80-90(1 / 2)

第81章 这事没什么可聊的,赵兴邦转换了话题:“别说他们了。” ……

这事没什么可聊的,赵兴邦转换了话题:“别说他们了。”

他掏出手机,在叶嘉宜面前晃了一下:“嘉宜啊,我说你也不缺钱,也该买个手机了,平时联系你都不方便。”

连他都有手机,名下有好几家日进斗金的奶茶店、又有十几个房产中介铺面的叶嘉宜竟然没有手机,这简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享受在先的吗?有人不吃不喝都想买个手机。这不光是联系方便,也是财力和身份的一种象征。

叶嘉宜摇头:“我总感觉不划算。这玩意儿除了接打电话,又没别的功能。价格贵,更新换代又快,买它不如买房子。S市的房子买不起,我们H市的房子可以买一间。”

如果这手机有后世手机的功能,可以上网,可以码字,那花大价钱买一个她也认了。

可啥功能都没有,还要几千块钱,她真觉得不划算。

这种感觉,怕是只有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能理解她。

关铎闻言,诧异问道:“手机不就是接打电话吗?最多收发个短信,它还需要有什么功能?”

“比如,能视频通话,能上网,能购物,能看电影电视,还能直接连通银行账户,用里面的钱付款。”叶嘉宜随口道。

赵兴邦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他眼神怪异地看了叶嘉宜一眼,“你们作家想象力都这么丰富的吗?”

叶嘉宜懒得跟他说。

这会儿的人难以想象,二十一世纪的手机是如何的万能。

关铎倒是若有所思。

眼看着快到家了,叶嘉宜邀请道:“一会儿上楼到家里坐坐吧。”

“不用了,太晚了。”关铎回过神来,“以后有机会再拜访阿姨。”

闲聊时他已经知道叶嘉宜是跟母亲一起住了。

赵兴邦知道叶嘉宜是客套话,把手机递到她面前:“要不你打个电话给章姨,劳烦她把杂志拿到小区门口?”

叶嘉宜就是这个意思。

她接了手机打电话。

不一会儿汽车到小区门口,果然看到章敏在那里等着了。

看到女儿从汽车里下来,章敏提起身边的袋子过来,跟赵兴邦打招呼,又跟关铎客套寒暄。

叶嘉宜素来有收拾东西的习惯,要出版的杂志她都好好地放在书柜里。跟关铎约定好见面后,她把杂志都拿了出来,装进了一个包装袋里。

这会儿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遗漏,她将袋子放到了副驾前面,对关铎道:“放这儿了。你们录入电脑后,把电子版发过来我看一眼,确认无误后再付印。”

“行,没问题。”

赵兴邦的家更近一些。刚才他没有下车,专门陪着过来,是避免叶嘉宜和关铎孤男寡女相处尴尬,并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会儿他又上了车,跟着关铎的车一起离开。

“这小伙子长得真俊。”章敏跟叶嘉宜往小区里走,感慨着关铎的长相,又问,“出版社的主编是个什么职位?他念了大学吗?”

叶嘉宜瞥她一眼:“是出版社领导,北城大学毕业的。不过妈,你这操心的是不是有点早?我还小呢,起码二十七八再考虑个人问题。而且人家也没那意思,你说这话让人知道了多尴尬。”

“知道了,我也没说啥,就随便问问。”章敏也觉得自己这想法不对。

自己闺女名牌大学生,著名作家,名下诸多财产,还貌美如花,有才有财有貌,真要放话出去,追求的小伙子怕是得排到二里地去。她没必要见个长得好的小伙子就拉郎配。

想起闺女的话她又瞪眼:“不过二十七八都成老姑娘了,为什么要那么晚才考虑个人问题?好小伙子都给人挑走了,剩下歪瓜裂枣你看得上?”

“反正你别催。遇不上合适的我就不结婚。结婚干啥?挣了钱再回家给人家当老妈子?每天在外面干完回家干,干得不好还要被埋怨。自己挣的钱,花两个还要被公婆、老公念叨,我图啥?”

章敏被她说得哑然。

沉默了一会儿她问道:“那你老了怎么办?”气势弱了许多。

“有钱怕什么?我请几个保姆来伺候我。多的是人有儿有孙却老无所依的。我有钱请人照顾我就挺好。”

章敏没再说话,心里又酸又涩。

闺女是被她失败的婚姻影响了啊。

想要反驳吧,想想身边的人,似乎没有多少婚姻是幸福的。哪怕看上去幸福美满、人人称羡的陈娴,说起丈夫婆家来也是一肚子的苦楚。

她叹气:“反正你是个有主意的,就算我劝你,你也不听。随便吧,我也管不了你。”

母女俩这会儿已经上楼了。

叶嘉宜开门进屋换鞋,给自己和章敏倒了一杯水:“妈,我跟你说,我今天看到杨梅了。”

她把路上看到的事一说,章敏顿时忘了闺女的终身大事,追问起来。

得知这里还有叶东盛的手笔,她感慨道:“所以啊,你爸那人心眼子有时候挺小的。我离婚的时候就有点怕,怕他跟我翻脸,什么都计较。他脑子活,手段多,我还真斗不过他。”

所以哪怕服装厂是她跟叶东盛一起白手起家打拼出来的,她当时也没有要争的想法。要不是叶嘉宜给她支招,叶东盛随便分她点钱她就同意离了。

她都没想到还能要到一半股份给闺女。

“女人掉几滴眼泪就心软的人,有什么可怕的?”叶嘉宜不以为然,“要不是杨梅心术不正,以后没准会为了财产会谋害我爸性命,我爸估计也不会这么报复她。”

“叮铃铃”,电话响了。

“接吧,估计是你爸。”章敏道。

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叶东盛打来的。

果不其然,叶嘉宜接通电话,叶东盛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他打电话除了关心叶嘉宜有没有安全到家,就是询问杨梅的事。

先前叶嘉宜用关铎的手机打电话,当着别人的面,又担心浪费别人电话费,她问明是叶东盛插手就挂了电话。

这会儿她到家了,叶东盛自然要好好问问。

了解完情况,叶东盛道:“嘉宜啊,不是爸爸心狠。如果让杨梅嫁个有钱有势的老公,以后她没准就会来报复我。我不得不防她一手。她没了好名声,嫁的不好,就翻不起太大浪花,咱们也不用老防着她了。”

“嗯,我知道。爸,我能理解,真的。”叶嘉宜道,“况且今天看她那样子,真不是个简单的人,防她一手非常有必要。如果可以,你和宋白英最好派人盯着她,确认她想要好好过日子了再放松警惕。”

见闺女能理解自己,叶东盛很欣慰:“你能理解爸爸就好。”

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他心里五味杂陈。

以前的闺女,就是个傻白甜。没心眼,手又松,他觉得随便一个傻小子都能哄到她手里的东西。

想想自己打拼出来的偌大家产,将来要落到女婿手里,这女婿以后还不定能善待自己闺女,他就不甘心。所以总想着再生个儿子。

如果闺女像现在这么精明能干,他肯定不会跟章敏离婚,也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了。

不过,如果他跟章敏不离婚,闺女可能不会奋发图强,变成现在这样子。

叶嘉宜不知道叶东盛在电话那头想了一堆有的没的。

挂了电话,她把BP机关上拿去充电,然后换了身运动服,下楼去跑了几圈步,回来洗个澡就睡下了。

上辈子挣了那么多钱,结果年纪轻轻就没了。还好她父母疼她,她还有个姐姐,那些钱留给父母颐养天年还不算浪费。

好不容易重活一回,叶嘉宜特别注意锻炼身体,并早睡早起,劳逸结合。

她再不要为了赶稿子把身体累垮了。

早早睡下的叶嘉宜不知道,论坛上因为一个回帖在一定范围内掀起了风浪。

#25738楼#

此书与《梦今生》已于今日与我社签约出版,不日实体书将与各位友书见面,敬请期待——南城出版社1999年4月26日。

这是叶嘉宜跟关铎签约后,说好的让他在论坛里回帖,也算是告之其他出版社一声。

叶嘉宜发文都是在一个帖子里。论坛里的回帖都是以发帖顺序排列的。她每次发新章都会在网友的回复后面。

读者想看文,可以点“只看该作者”。至于其他回帖,那就得去爬楼。

这本《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又火得一塌糊涂,一个晚上随随便便都能涨上几百层楼,回帖是极容易沉底的。

但正因这书火,众出版社都派人盯着呢。

关铎这回帖发出不久,就被人发现,互相在扣扣上转发告之,不到一个小时,出版界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了。

宁菲今晚跟男朋友看电影去了,从电影院出来发现调成静音的BP机上接到了十几条消息。有主编打电话没回复,又发了汉显消息的;有出版社关系好的同事发来的。

这些消息都显示一个意思:《梦今生》与《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今天跟南城出版社签了合约了。

第82章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宁菲叫了起来。叶嘉宜这两本书绝对……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宁菲叫了起来。

叶嘉宜这两本书绝对会是畅销书,从论坛里的回复就可以看得出来。

从来没有一本书刚发文没多久,回帖的楼有盖得这么高的,这还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只发了四章,影响力还不够的情况下。

《梦今生》那边,现在已是史无前例的高楼了。

宁菲虽然才进出版社三年,也能看出这两本书付印出版以后,随随便便都能卖出三万册以上,五万没问题,十万都有可能展望。

但出版社领导不同意叶嘉宜提出的要求。

虽说一万册以内,叶嘉宜退了一步,只要7%;一至三万册内也退了一步,只要8%。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本书最赚钱的是三万册以后。

最主要的是国家规定就是8%,超过部分也不到9%。出版社领导觉得,一旦答应叶嘉宜,他们对以前的那些著名作家就没法交待。

他们是大出版社,有自己的傲气。而叶嘉宜不过是初出茅庐的小作者。只有叶嘉宜向他们低头的,绝对没有他们向叶嘉宜低头的道德。

领导的这个决定给到宁菲这里后,她也没急着去跟叶嘉宜沟通,做她的思想工作。

她觉得,其他出版社应该也不会违反规定,答应叶嘉宜的要求。既如此,不如让叶嘉宜先碰碰壁。

这种刚出名的年轻作家容易飘,狂傲地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这时候就得杀一杀他们的傲气。

等知道自己虽写出了一两本反响不错的书,在这个社会上却啥都不是,他们也就老实了。

等叶嘉宜发现自己的要求太高,处处被拒后,宁菲再出马,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劝一劝叶嘉宜,打打感情牌,再展示一下大出版社的实力,叶嘉宜最后还得乖乖跟她们签约。

以后她出新书再来谈签约,就不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了。

这是宁菲的经验。

可她没想到到嘴的鸭子竟然飞了。

“谁给你发的消息?出了什么事?你脸色这么难看。”宁菲男朋友问道。

“领导发的,工作上的事。”宁菲道,“我得找地方打电话。”

“前面小卖部里有电话。”

两人去了小卖部,宁菲拔了电话,call叶嘉宜的BP机。

叶嘉宜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所以回到家后就把BP机关机充电了,睡之前也没开机。

这也是她不买手机的原因之一。

有手机固然方便,可也有随时随地让人找到的麻烦。别人打电话,你就得被动接听。

就像现在,如果她有手机,不给手机号码不好;给了嘛,她跟对方交情没到那份上。就算她不想理对方,也得接对方电话,麻烦。

所以当知道关铎有手机,却在最开始时只给了她BP机号码,她是很能理解的。

而BP机就有余地多了。“时间不方便”“找不到电话回复”“BP机坏了”这些理由就很强大,让人无法反驳。反正回不回电话,什么时候回,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叶嘉宜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起床先跑了两圈步,吃了早餐后她用电话给宁菲的BP机留言:“抱歉没看到。是的签约了,他们很有诚意。”

BP机汉显字数有限,言简意赅,挺好。

留完言她愉快地骑着自行车去上学。

到了教学楼下,她刚把自行车停好,就有一个男生冲了过来,把一封信塞到叶嘉宜手里,红着脸道:“叶嘉宜同学,我喜欢你。”

不等叶嘉宜说话,他就跑了。

叶嘉宜耸了一下肩,将信塞到书包里,继续往楼里走。

因为她长得漂亮,穿着打扮也不错,刚进大学就引起了学长们的注意,有不少男生来跟她搭讪,或是给她写情书。

但这时候的学长们是矜持的,含蓄的。一学期下来,或含蓄或明白表示的有六七个。

后来她获春雨文学奖的消息传出后,发现这位学妹如此优秀,竞争者变多,群狼环伺,这些追求者就疯狂起来。

像这样直接冲到她面前表白的情况,一周内起码出现两三起。

叶嘉宜现在处理这类事情也很熟练了。

有机会让她说话的,她当场拒绝,甚至直接不接情书。

像刚才这样没机会说话,也没机会当场把情书塞回去的,她也会把情书收好,但不会打开,更不会给回应。

反正她多次在众人面前讲过她目前不会谈恋爱,至于这些人怎么理解,那就不关她的事了。

走到教学楼下,她就看到秦蓁站在那里,似乎是在等她。

见她看过来,秦蓁笑道:“别人接情书好歹脸红心跳一下,你怎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叶嘉宜道:“他们又不是真的喜欢我,就是个追星的心态,过了这阵子就没事了,不必太在意。”

“我喜欢你这泰然自若的态度。”秦蓁毫不遮掩自己对叶嘉宜的欣赏。

两人相视一笑,一起上楼。

这两节是大课,是在阶梯教室上课。

两人一进教室,宋静芝就朝她们招手。“嘉宜,秦蓁,这里。”

两人过去,在宋静芝旁边坐下。

不一会儿,王影安跟两个男生进来了,他没朝后面看,直接坐到了第二排左边。

紧接着,吴芷跟同宿舍的同学进来了,直接坐到了第一排左边座位上——她一向喜欢坐这个地方。

王影安凑过来跟她说了两句话,吴芷顿时笑颜如花,还得意地朝这边瞥了一眼。

宋静芝见状,对叶嘉宜道:“咱们班长现在怎么回事?一反常态啊。”

秦蓁开始没反应过来,朝前面看了一眼,见王影安跟吴芷有说有笑的,这才恍然大悟。

王影安知道叶嘉宜喜欢坐在中间靠后的位置,且宋静芝喜欢给她们占位置,所以上大课时会特意选在她们前一排的位置,下课时好方便转身跟她们说几句话,刷刷存在感。

坐在哪里是人家的自由,叶嘉宜也不能开口叫他别坐在那里。

更何况他言行十分有分寸感,就是闲聊两句,或讨论一下作业,从不死缠烂打,更不往叶嘉宜手里塞情书,倒也不讨人厌。

叶嘉宜也就直接把他无视掉,或当成普通同学相处。

可昨天到今天,王影安一反常态地没往这边坐,而是坐到了吴芷常坐的位置后边,还跟她有说有笑。

要知道,以前王影安向来对吴芷避之不及的。

叶嘉宜道:“这样挺好。”

吴芷嫉妒心强,而王影安这人相处久了,她就看出他是个目的性很强的人。这种人她不喜欢。

这两人能凑一对,她倒是乐见其成。

宋静芝是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

她丢下一句:“我去前面坐,打探一下消息。”就去了前面。

等第二节下课的时候回自己班教室时,她凑到叶嘉宜和秦蓁身边,低声道:“有个消息,你们肯定不知道。”

两人都转头看她。

“同学间流传,那个在网络上写《梦今生》《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人,就是咱们班的吴芷。”

叶嘉宜和秦蓁都同时瞪大了眼睛。

叶嘉宜在心里直呼“卧槽”;秦蓁则是不敢置信,她不愿意相信自己最喜欢的小说竟然是讨厌的吴芷写的。

“作者的事,是吴芷亲口承认的?”叶嘉宜问道。

宋静芝摇头:“她说不是。但跟她同一宿舍的人说看到她在写《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后续情节。”

叶嘉宜气笑了。

这种伎俩,她真是见得多了。

弄出点似是而非的事,等别人问到自己头上时却矢口否认,别人只以为他(她)想遮掩事实,反而更确认是他(她)做的。

等真相爆出来,那人就会万分委屈地说:我可没说是我做的,都是别人乱猜的,怎么能怪到我头上?

吴芷更会说:我学习写作呢,想看看我写的跟原作者差距有多大,思路是否一致。别人误会时我还否认了。我有什么错?

“那她同宿舍的人看清楚她写了什么吗?”她又问。

“没有。”宋静芝道,“就晃眼瞧着是上面的名字、情节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还没来得及细看,吴芷就收走了。”

计划搞得还挺缜密。

“她既是《重来》小说的作者,咱们作为同班同学,不得对后续章节先睹为快吗?让她宿舍的人弄两章看看啊。”

宋静芝和秦蓁见叶嘉宜一副深信不疑的样子,十分诧异地问道:“你相信她是《重来》的作者?”

“你们不信?”

“我不信。”宋静芝道。

“我不敢相信。”秦蓁捧着心,一副心痛欲绝的架式。

叶嘉宜好奇地看着宋静芝:“你为什么不信?”

吴芷之所以那么嫉妒叶嘉宜,也是因为她的写作水平不错,在王影安追求叶嘉宜事件的刺激下,也写过两篇小说,发表在知名杂志上。

她在宋教授写作课的评分上,也是中等偏上的。

“文如其人啊。闻越这种人物,岂是吴芷那种人能写得出来的?她既没有那样的智慧,也没那种胸襟。”

叶嘉宜点头赞同。

她并不打算因为这事而暴露自己的马甲。上辈子她真是被读者追更追怕了。

网上的读者不怕,最怕的是身边认识你的读者。那真是恨不是追到家里去,不让你吃饭睡觉,就关在小黑屋里一直码字给她看。

她相信,如果知道她是《重来》作者,宋静芝和秦蓁是一定不会放过她的。

还是先让吴芷享受这种“幸福的烦恼”吧。顺便也把王影安这人吸引走。这位王同学,叶嘉宜觉得越接触越觉得难受。

第83章 “一会儿我去趟银行,你们先回宿舍。”中午吃过饭,叶嘉宜对秦蓁和宋静……

“一会儿我去趟银行,你们先回宿舍。”中午吃过饭,叶嘉宜对秦蓁和宋静芝道。

三人都是外宿生,但为了中午有个地方休息,三人还是申请了一张铺位。

“要不要我们陪你去?”宋静芝问道。

三人上厕所都一起,她觉得很有义务陪着叶嘉宜去银行。

“不用,我很快就回来。”叶嘉宜道。

她是去查自己的银行账户的情况。

每间奶茶店店长会在下午银行下班前把当天的营业额存入公司账户,财务部在月底结算后将职工的工资、奖金及店铺租金、税务等留存后,利润部分全部打入叶嘉宜的私人账户。

奶茶店可谓是现金奶牛,尤其是S市这几个店,一天能卖十几桶奶茶,收益极为可观。几个奶茶店一个月的收入,不算开店时固定资产投入的话,利润可达十几万块钱。

这可是普通人月工资几百块钱的九十年代末。可见这赚钱的速度,说出去有多吓人。

除了当初办房产中介公司投了五万块钱,奶茶店的收益叶嘉宜一直没动,一直等着五月股市的这波行情。

房产中介公司这个月刚刚赢利,利润跟奶茶店相比不值一提。

今天是四月二十七日,叶嘉宜可不想放着这个月的收益不动,因此她前几天就让会计把账算一算,将这个月的支出截留下来,剩下的都打到她账户上。

这时候银行柜员机已在S市各大银行普遍使用了。

叶嘉宜出了校门,到柜员机前排了几分钟队,就查到了她这张银行卡余额。

一百一十八万八千多元。

这就是叶嘉宜穿越到这里一年的时间创下的财富。

她满意地抽回银行卡,回了学校。

下午她就向辅导员递交了假条,请假三天,理由是父母离婚,她要回H市看看。

开学填表时只需要填父母姓名职业等信息,并不需要注明他们是否离异。

叶嘉宜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她向来不喜欢向别人透露自己的隐私。

因此除了亲近的、有必要知道的人外,她不会跟别人说她父母已离婚。宋静芝、秦蓁都不知道。

所以辅导员一看这请假的理由,对叶嘉宜就十分同情,二话不说就批了假。

请假是宋静芝、秦蓁一起陪着去的,自然知道了她请假的理由,两人都一脸欲言又止,想安慰又无从安慰的样子,差点让叶嘉宜一时心软,吐露真相。

好在她强忍住了。

如果知道她要去股市炒股,这两个好奇宝宝是一定想跟着去看看的。到时候她叶嘉宜是个百万富翁的事就瞒不住了。

光获个春雨文学奖就惹来一堆麻烦,如果知道她是百万富翁,名下奶茶店还会每天为她创造几万财富的消息传出去,她不知道会若来什么麻烦。

所以还是不要搅乱校园这纯洁的一池春水吧。

叶嘉宜请了假要去炒股的事,章敏也一无所知。

第二天叶嘉宜照例跑步吃早餐,然后在快到上课时间,背着书包骑着她那辆粉红自行车出了小区,往证券交易所的方向而去。

上课是八点,证券交易所要到九点半才开门。

叶嘉宜将车骑到证券交易所附近,找了家咖啡馆坐下,边做作业边等时间的到来。

差不多到九点半的时候,证券交易所门口稀稀拉拉聚集了二十几个人,大多是四五十岁不上班的。

这会儿的股市正处于中国第五次熊市,股民们炒股都没心气儿。

叶嘉宜见人不多,也不着急,等他们进去了才慢悠悠地进了门。

此时大厅里没几个人,大部分人都在抬头看屏幕,交易窗口都没人排队。

叶嘉宜直奔其中一个窗口:“我要申请大户室。”

窗口后的男人抬起头来,打量了她两眼。

见对方是个年轻姑娘,他眉头微皱了一下,语气透着点不耐烦:“大户室有资金规模要求,二十万元。”

熊市对资金的要求比较低,中户室十万,大户室二十万,随时来都有位置;如果遇到牛市,大户室人满的情况下,除非有人退出,否则想进去都难,而且每个月还要收几百元的大户室使用费。

叶嘉宜没在意他的态度,把手里的证券证和银行卡递过去:“转一百万进去。”

男人一愣,态度郑重起来,接过证券证和银行卡,操作了一番,跟叶嘉宜道:“请输入金额和密码。”

叶嘉宜输入,确认。

男人将单据打印出来,递给叶嘉宜,脸上已带了笑容:“叶小姐你好,我这就让人带你去大户室。”

他回头叫了一个小伙子:“小陈,你带叶小姐去大户室。”

小陈拿了钥匙,对叶嘉宜笑道:“叶小姐,这边请。”

叶嘉宜跟着他往大户室方向走,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叶嘉宜?”

叶嘉宜抬头一看,很是意外:“关铎?”

她看了看,见关铎似是孤身一人,问道:“你也炒股?”

关铎点头,看看小陈,看看叶嘉宜:“你这是……”

小陈赶紧唤了一声:“关先生,叶小姐是大户室的客人。”

关铎英俊的脸上漾起了笑容:“同道中人啊。”

叶嘉宜的眼眸在小陈和关铎两人身上转了转,也笑了起来:“还真是巧。”

看来关铎也是大户室客人,而且还是常客,所以小陈认识他,并且还挺熟悉。

两人跟在小陈身后进了大户室。

叶嘉宜好奇地打量了两眼,见里面并不像《暴发户的时代》里的那样是一圈圈沙发围起来的,旁边的人站起身来就能看到你在买什么股票。

这里更像后世的办公室,不过不是给人隔出一个个空间,而是把电脑隔成一个个小隔间,电脑像是被装进了小匣子里,操作更隐蔽,人却是可以随意走动的。

“平时这里人很少吗?”叶嘉宜问关铎。

“也会有一些。”关铎道,“有时三四个,有时五六个。”

他话声未落,一个老头儿进来了,声音比人更早进来:“小关,早啊。”

进门看到叶嘉宜,他怔了一瞬,便看向关铎,笑问道:“小关,这是你女朋友?”

第84章 关铎赶*紧看了叶嘉宜一眼,对老头儿道:“高大伯,这是叶小姐,新来的大……

关铎赶紧看了叶嘉宜一眼,对老头儿道:“高大伯,这是叶小姐,新来的大户。”

高大伯一愣,继而哈哈笑了起来,对叶嘉宜抬了抬手,做了个敬礼的动作:“对不住,对不住,恕我老高眼拙,看你叶小姐这么年轻漂亮,我还以为你是跟着小关过来玩的。”

他又自我介绍道:“我叫高大富,九十年代初我就在这大户室混了。说话声音大,嘴上没把门,刚才失礼,叶小姐见谅。”

叶嘉宜朝他颔首一笑:“没事,高大伯,一个小误会。”

她不想多聊,转头问小陈:“我用哪台电脑?”

“那一排,这台、这台、这台,都没人。你看想要哪一台。”

叶嘉宜走到角落里,指着最里面的那台道:“我要这台。”

小陈打开电脑,输入一串密码,对叶嘉宜:“你可以改密码。我给你示范一下。”

去年六月windows98系统在美国发布,九月就推向了中国。无论是叶嘉宜买的电脑,还是这里的电脑,使用的都是windows98系统。

如果叶嘉宜再穿越早两年,她就得重新学习dow命令。这让她再次由衷感谢那位嫉妒她的小粉红,给她选了个最好的时代。

尽管已经会了,她还是认认真真地看小陈操作了一番,这才点头道:“我懂了。”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小陈说着便离开了。

高大富感慨道:“要是前几年,小陈可没那么耐心。那时候大户室一机难求,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都牛的不行。岁月变迁,股海沉浮,大浪淘沙啊。”

他瞧了两人一眼,“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你俩都不简单啊,年纪轻轻的就混上了大户,后生可畏。”

“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金子。高大伯你才是最厉害的。”关铎笑着应了一句,注意力就集中在了股票上。

叶嘉宜不想聊天,一旦混熟了这些人要问她买哪支股票,她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干脆主打一个生人勿近。

她将电脑改了密码,便打开股票软件,看了一眼大盘。

刚才在大厅,大盘情况一眼就看到了,目前大盘位于一千多点,大厅屏幕上一片绿油油的。

她登录了自己的账户,查看了一下后台。

去年八月,在奶茶店赚钱之后,她又抽了一千块钱出来,在开学前来买了“亿安科技”,后来就再也没关注过股市行情。

她之所以买这个股,就是想看看这段时间它的走向。

她买的时候“亿安科技”股价在5.6元左右,现在是11.3元,后台显示她的股票价值是二千零一十四元。

叶嘉宜看了看这支股票的K线图,发现K线图一直呈成着上扬的姿态,这在熊市里是很少见的。

看来那些资料写的是一点没错,这是一支牛股。

上辈子她写小说时查资料,就看到过“亿安科技”的一篇材料,资料里说这是个庄家坐庄的一支牛股。【注】

亿安科技的老板罗成筹集了十八亿余元的资金,用640个户头持有99%的股票,其中131个户头持有其全部流通股的82.91%,在1998年8月到2000年2月这17个月的时间里,把股票价格从5.6元拉到126.31元,涨幅高达2300%。

他十分聪明,拉升过程中从来不拉涨停板,因此也就不必公开席位信息。

后来这支股被广大股民誉为中国股票市场的神话。

2001年4月证监会对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作出了处罚:没收违法所得4.49亿元、罚款4.49亿元,但老板罗成跑掉了!

资料里总结说,罗成费了这么大的劲,投入18亿,拉了23倍,才赚4亿多,似乎做庄并不是很赚钱的。

这资料叶嘉宜当时看过就看过了,没太多想法。

可穿越到1998年,想起这则资料,再想起1999年“5.19”是大牛市的开端,她自然要跟着发一波大财啊。

前段时间整个大盘行情不好,叶嘉宜当时也没有多少钱,便只投入一千块钱看看这股票是否如资料所说的那般神奇。

现在看来,庄家操盘想来也是随行就市的,大盘行情不好,他就只翻了一倍,不敢太打眼。

叶嘉宜先看了一波各色股票,最后决定玩一波大的,一百万元资金全部买亿安科技。

1999年5月19日股票来了一波大行情,之后就两年多时间都是牛市。

牛市里大部分股票都是赚钱的,叶嘉宜还记得科技股最牛。但她记得最清楚的还是亿安科技,其他的都不怎么拿得准。

所以还是打算孤注一掷。

她打开后台,先买了亿安科技二十手,即200股,便不再管它了。

这种庄家基本控股的股票,都是自己卖出,再自己买进,她这一百万跟人家的十八亿自然没法比,但一下子购入一百万,还是会引起点波澜。让庄家注意到就不美了。

反正现在离5月19日还有一段时间,她不着急,慢慢来。

一百万元440手“亿安科技”,她有时候隔几分钟挂几手,有时候隔二三十分钟挂二三十手。

总体原则就是无规律,悄悄的进村,打抢的不要。

开始她还担心关铎会凑过来问她买什么股票,探讨一下股市行情。

结果一个上午关铎都十分安静。除了起身上厕所,他就坐在位置上安静地呆着。

直到快到十一点半的时候,他出去了一趟,叶嘉宜就感觉到口袋里的BP机震动了一下。

她拿起来一看,发现是关铎发给她的,问中午要不要一起吃午饭。

如果一起吃饭的话,他的车停在证券交易所后面的停车场,他到时候会在车上等她。

等关铎从外面进来时,叶嘉宜就朝他点了一下头。

大家既然在这里遇上,除非以后再没交集,否则他总要问起她炒股的事。

七月份她还要跟他去云省买茶叶呢,总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而且他刚才的举止也十分有分寸,想来如果她不愿意细谈,他也不会追问。

到十一点半,股市休市,关铎只礼貌地朝叶嘉宜和高大富打了声招呼:“下班了。”就径直出了门。

高大富起身,问了一句:“叶小姐,我看你操作挺频繁啊,有什么好股推荐一下?”

叶嘉宜站起身来,笑道:“你老人家可是大浪淘沙淘出来的真金,我可不敢班门弄斧。”

说完她拿起BP机,作出翻看信息的样子,又说了一句:“我去回个电话。”便直接出了门。

高大富可是在九十年代初就拿大哥大的人。

他不过是见叶嘉宜年纪轻轻就进大户室炒股,想来出身不凡,家里长辈让她来股市里见见市面,并不觉得她有什么本事。

这会儿见她连个手机都没有,顿时歇了结交打探底细的心思。

叶嘉宜在后面的停车场找到了关铎那辆奥迪,果然看到他坐在驾驶位上。

关铎远远就看到她了,伸头出来道:“上车,咱们找个地方吃饭。”

叶嘉宜拉开车门坐到了副驾上,没话找话:“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你,你今天不用上班?”

关铎打着方向盘,笑道:“我们上班比较弹性,有事也可以请假。”

他又道:“你不会告诉我,你是逃课来的吧?”

“请假。我说家里有事,要回H市。”

关铎笑了起来:“我才是没想到,你也炒股。”

“去年就开始炒了。”叶嘉宜含糊道。

她这话明显避重就轻,关铎显然十分知情识趣,没有再就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

他介绍自己的情况:“我爷爷、大伯、姑姑他们都在漂亮国。大学期间我去那边玩,就跟着堂兄表姐去股市里玩了一下,当时对于电脑和炒股十分感兴趣。回来后就时常去旁听计算机课,也进了股市学炒股。”

“大学毕业后我跟一位朋友合伙开了家IT公司。不过我只投资,不参与运营与业务。工作之余无事可干,我就把更多精力放到了股市上。想想我也炒了六七年的股,也算是深资股民了。”

说到后面,他用的是开玩笑的口吻。

按理说,关铎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就轮到叶嘉宜介绍自己。

但叶嘉宜并不想多谈自己这作弊的人生,只笑着附和道:“那你这业务还挺广泛的,从出版到IT到茶叶到炒股。”

关铎看她一眼:“我看你也不差。”

叶嘉宜抿嘴笑:“差不多吧。人生不息,折腾不止。”

关铎哈哈笑了起来。

没一会儿,他的车就在一个弄堂附近停了下来。

两人下车,关铎领着叶嘉宜进了弄堂,没走几步,一个小饭馆映入眼帘,里面人还挺多,但整体环境还算干净。

关铎让叶嘉宜找个位置坐下,他去张罗。

大概是饭馆太忙的缘故,所有的客人都到窗口点菜;菜炒出来后,也是客人自己端到桌前。店里的人就只抽空出来收拾一下桌子,打扫打扫卫生。

但美食在民间,这里的菜味道格外好。

“怎么样?喜欢吗?”关铎问道。

叶嘉宜吃得头也不抬:“好吃,太好吃了。”

这里的菜怎么说来着?锅气特别足,味道十分地道。那种装潢精美的饭店是吃不出这种烟火气的。

第85章 看叶嘉宜丝毫不因为这里的喧闹、嘈杂露出嫌弃之色,反而沉浸在美食之中……

看叶嘉宜丝毫不因为这里的喧闹、嘈杂露出嫌弃之色,反而沉浸在美食之中,一脸的享受,关铎的眼眸闪过一抹笑意。

直到吃完饭又一起回证券交易所,关铎都没问叶嘉宜买的什么股票。

下午,叶嘉宜又在买进买进再买进中度过。

这天,她花掉了二十万资金。

证券交易所三点就结束交易了,关铎还要回出版社上班,朝叶嘉宜微点了一下头就离开了。

叶嘉宜没再去咖啡馆。

上辈子她常常去咖啡馆码字,有时候一呆就一天。

这会儿即没有手提电脑又没有智能手机,她不能码字、不能上网,呆在咖啡馆干瞪眼吗?

她这会儿正应该在学校上课呢,又不能回家。想了想,她去了网吧。

网吧她还没去过呢。以前写年代文还要查资料,现在穿越到了这时代,她自然要去开开眼。

可进去她就后悔了。

这时候的网吧就是一间大屋子。

为了效益,狭小的空间里尽量的塞进更多的机位,机位比课桌都大不了多少,人差不多肩并肩地坐着,十分拥挤。

上网的大多是青年男子,相当一部分打扮得像不良少年。有人抽烟,有人吃东西,有人把键盘拍得啪啪作响。

电脑桌和键盘看上去也是脏兮兮的。

“坐这吧。”管理员耷拉着眼皮,一副睡眠不足的样子。

“呃,算了。”叶嘉宜转身就走。

这样的环境,她根本呆不下去。

最后她还是回了家,跟章敏道:“我们老师有事,这几天下午都只有一节课。”

叶嘉宜一向自律,就是上了大学,写文之余她也没放松学习,上学期考了个第一,拿了一等奖学金。

所以章敏没有一点怀疑,给叶嘉宜倒了杯果汁就去忙她的了。

这栋楼一楼有套没装修的空房子,叶嘉宜让何权想办法联系房主,把它租了下来,放上从赵国庆那里定制的简化版流水线。

章敏每天就在那里调配调料包。

就是把每样料按配比称好,放进去搅拌均匀,机器就会按要求自动分装打包。

机器噪音不大,闭卷门窗,一楼隔壁几乎听不到声音。

章敏每天在九点以后去开机器,做上两小时就能把几个奶茶店所需要的调料包做出来。

为防止预发情况,她会提前备好一周的料。

叶嘉宜让陈磊考了个驾照,花一万块钱给他买了辆二手面包车,每天他就把调料包送到奶茶店。

至于H市,他会在每周五把下周一周的量送到吴晴芳那里,再由吴晴芳统一配送。

现在章敏每天做两三个小时几乎不用动脑的事情,其他时间就看看电视,下楼跟人聊聊天。

女儿争气,又没有丈夫公婆这些烦心事,她现在神经衰弱都好了不少,晚上基本都能睡着觉了。

第二天叶嘉宜又去了证券交易所。

大户室的人比头天多了几个。不过大家都是来挣钱的,也没太多兴趣交际闲聊,打声招呼就各忙各的了。

这环境让叶嘉宜很满意。

家里的电脑可以上网,也能下载证券交易软件。但这时候的网络是电话拨号的,非常不稳定,速度很慢,常常卡顿,网络延迟很严重。

炒股的话,你在后台挂个单,等电脑网络转半天反应过来,股价早就不是这个价了。

所以这时候炒股,就只能到证券交易所来。

看看股价比昨天还低两毛钱,叶嘉宜一家伙挂了200手的购入单,从11.1元挂到11.3元,四十多万块钱的亿安科技。

亿安科技的庄家每天都是卖出股,过几分钟再买回来,一点点的推高股价。

十八亿的盘子相对于四十万来说自然是大的,在那边还没反应过来时,叶嘉宜挂的单就交易成功了。

亿安科技的k线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上扬弧线。

接下来叶嘉宜又跟昨天一样操作,到下午股盘休市的时候,她又买了十几万块钱。

至此,她已完成八十多万无的建仓任务。

这天中午,她仍然是跟关铎去吃的午饭,不过不是头天那个饭馆,而是另一个。

而味道也一样的让人惊艳。

叶嘉宜相信,如果自己一直来,她会跟着关铎吃遍S市的美食。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好吃的地方?”她忍不住问。

“我父母都爱美食,我从小跟着他们,对吃的就比较挑剔。长大后就自己找好吃的,这几年几乎吃遍了S市的大街小巷。”

有句话他没说,好吃的很多,但饭搭子难找。

有些好朋友不爱吃,爱吃的经济条件又跟不上;既爱吃、经济条件又好的,性格品行又不怎么入他的眼。

这就造成了他有钱也吃不上三个菜的局面——点多了吃不完,浪费。他的教养不允许他浪费粮食。

这几天跟叶嘉宜一起吃饭,他觉得格外合拍。

叶嘉宜爱美食,会吃。她对美食的点评简直点在了他的心坎上。

另外就是她不是个爱占便宜的人。这顿他请了,下顿她就偷偷先把账给付了。

关铎虽不是个小气的人,但以前有同学觉得他有钱,就理所当然地让他付账,一顿两顿就算了,顿顿如此,这总让他觉得自己像冤大头。后来他就不爱跟这种人来往。

叶嘉宜道:“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也。”

关铎抬眸称赞:“说得太对了。”

叶嘉宜有些遗憾地叹了一口气:“我就请了三天假,明早再来一趟,短时间内我就可能不来了。”

这种走在大街小巷遍尝美食的美好时光,她真有些舍不得。

关铎眼里闪过一丝晦暗,脸上却仍挂着笑:“其实我也不是每天都来,就是觉得难得找到个好的饭搭子,这两天才每天来。”

“你不来,下周我也专心上班了。”他又补充一句。

这两天相处愉快,吃到了自穿越以来最舒心的味道,叶嘉宜很承这份情。

她便想回报一两分。

她道:“不知你对现在的股市怎么看?”

关铎很意外。

这两天看叶嘉宜对股市避而不谈,他以为她不会说起这个话题。

他直视叶嘉宜,认真地道:“我觉得现在是建仓的好时候。”

“建仓”两个字他咬得很重,显然也存了提醒叶嘉宜的想法。

只是炒股带了赌的成分。一般讲究些的人都不会劝人家买进,更不会强劝别人买什么。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只赚不赔。

别人听了你的话买股,一旦赔了钱,那就是一份因果,或许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关铎话说到这份上,已是很掏心掏肺的了。

叶嘉宜颔首:“一月份国家提出要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二到四月上证管理层不断重申积极的政策方向;三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觉得一切向好。”

她虽然没有花太多时间去看新闻,研究股市,但涉及到一百万资金,她不可能就真的凭上辈子的记忆去投资股市。

她上网时会去印证记忆中的资料,看看现实是不是按资料记载中的那样去发展。

按图索骥,有了结果再去求证,不需要花费她太多时间精力。

她庆幸地发现,历史进程果然是一样的。

这一会儿,她拿出这些资料来显摆,也算是给关铎打个预防针:她之后在股市赚了大钱,既不是玄幻不是撞大运,而是分析过政策,有理论依据的。

她做事情永远喜欢未雨绸缪。

就算以后关铎跟她聊这话题她也不虚,她以前看过很多这时代的政治经济资料。被她在现实中印证融合后,这些资料就成了她的知识储备。

穿越是她的金手指,她为什么不能拿来用呢?

关铎听了她的话,激动起来:“你说的太对了,跟我的分析一模一样。我也觉得国家正有意往好的方面引导,股市一定会迎来一轮高峰。所以这几天我一直在建仓。”

他看着叶嘉宜,一字一句:“我觉得科技板块应该是国家扶持的重点。”

叶嘉宜笑起来,目光里全是佩服:“关铎,你很厉害。”

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说出刚才那番话的,可关铎凭自己的脑子,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科技板块,正是这一波涨幅最大的股票。

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拥有这样的财富呢,靠的可不是家里。

关铎脸色微红,看着叶嘉宜的目光也亮晶晶的。

下午开盘的时候,叶嘉宜又挂了十多手,把剩下的十多万块钱都花光。

她站了起来,看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她也没打扰大家,悄悄离开了大户室,打了个车回家。

周一去学校,她看班上同学对吴芷越发热络,不少人凑到她身边跟她说话,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吴芷在班上的人缘并不好。

她不解地问宋静芝:“吴芷身上,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难道网文的误会还在继续,而且愈演愈烈?

宋静芝看了那边一眼,低声道:“上周五,学校校报的人采访了吴芷,问她对网络文学怎么看。”

第86章 叶嘉宜挑了挑眉,没说话。可接下来宋静芝的话叫她一怔:“听说……

叶嘉宜挑了挑眉,没说话。

可接下来宋静芝的话叫她一怔:“听说家园论坛要对吴芷进行视频采访。”

叶嘉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吴芷这么猛的吗?她撒那个慌,可是一戳就破啊。

原来同学间传一传,她不承认,就算谎言被戳破也不要紧,上升不到道德层面。

校报上的采访,只要她说点是似而非的话,就算事后证实她不是《梦今生》和《重来》的作者,学校会护短,她被同学议论议论就过去了,造不成大的影响。

可一旦在全国性论坛里接受采访,事情闹出来后,总有读者不接受她的洗白,到时候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学校不处理她都不行。

到时候她还能在学校呆下去吗?

这念头一起叶嘉宜就否定了。吴芷应该不会那么蠢!

而且,家园论坛上发帖虽然不像后世那样需要绑定身份证,但通过后台私信是可以联系作者的。吴芷想冒充她也冒充不了。

除非家园论坛也想混水摸鱼搏流量。

《梦今生》刚刚结文时,论坛就联系过叶嘉宜,要对她进行视频或文字采访,叶嘉宜拒绝了。

之后也没见家园论坛对谁进行过视频采访。

现在冷不丁地要采访吴芷,怎么看都感觉很奇怪。

叶嘉宜问宋静芝:“最近家园论坛上除了《重来》,还出现了什么有名的新小说吗?”

自从《第一次亲密接触》《梦今生》和《人生如果可以重来》火起来,还被出版社看中出版后,网络上就出现了很多小说。但写得好的人极少。

所以叶嘉宜这么一问,宋静芝和秦蓁就知道她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