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2)

第71章 跟何权商量完细节,叮嘱他租门面后,叶嘉宜就跟章敏回了H市。……

跟何权商量完细节,叮嘱他租门面后,叶嘉宜就跟章敏回了H市。

接近年关,一切停摆。房产中介公司,得在年后才能开业了。

叶嘉宜上午十一点半回到家,下午就接到了叶东盛的电话。

“嘉宜你回来了?我早让你陆叔养了两头小羊,是从蒙省那边运来的,一会儿我让他杀一只炖上,五点半开饭。”

叶东盛的声音顿了顿:“如果你妈愿意,让她一起来吃饭。”

“不了,我妈要陪我外婆,就咱父女俩吃吧。”

叶嘉宜知道,章敏可不愿意跟叶东盛一起吃饭。

下午五点半,她去了陆家餐馆。叶东盛厂里有事绊住了还没到,陆伟夫妇俩热情地接待了她。

“你妈还好吗?我好久没见她了。她明天有没有空?我想约她去逛街。”孙清道。

章敏和叶东盛离婚后,陆家夫妻倒没表现出白眼狼特质。孙清时不时邀章敏去逛街。章敏不想多跟叶东盛关系好的人来往,拒绝了两次,孙清不再邀请,但偶尔也会电话问候一下。

但这也不耽误他们跟杨梅来往甚密。

杨梅不上班,在H市又没朋友,无处可去,就时常到陆家餐馆来跟孙清聊天。

除了解闷,她大概是想通过这对夫妻了解叶东盛的朋友圈情况,或让夫妻俩成为她的嘴替,在叶东盛朋友圈刷存在感,传出好名声。

不管这段交往陆伟夫妻是不是被动的,他们对杨梅态度热络是事实,孙清经常跟杨梅去逛街,甚至还陪她做过一次产检。

章敏知道这事后,接孙清电话时都淡淡的。

叶嘉宜能理解陆伟夫妻作为生意人的为难处,但她也没兴趣陪孙清上演亲热戏码。

“她要陪我外婆,也没什么可买的。”

看出叶嘉宜态度的疏离,孙清讪讪:“那是,S市什么好东西没有?这里的东西再好也比不过S市。”

叶嘉宜没等她另起话题,就从包里掏出一迭纸,对孙清笑道:“孙姨你去忙,我有点事要做。菜等我爸来了再上。”

“行,好的好的。”孙清站起来给她倒了点茶,这才离开,“那你慢慢坐,有什么事叫孙姨一声。”

“好。”

饭店后厨,陆伟见她这么快就回来了,就知道了叶嘉宜的态度。

他低声问道:“她不理人?”

孙清摇头:“倒不是不理人,但很疏离,没说两句话就让我去忙,懒得理我。”

她叹道:“算了。叶总都给她在S市买房子了,以后肯定是要留在S市的,照应不到咱们。咱们也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她对叶嘉宜和章敏好,不过是看叶东盛心里还有她们,想讨个好。

叶嘉宜在京市呆那么久,年前一直没空看H市奶茶店的账本。今天上午回来,中午吴晴芳就把账本送来了,她这会儿正好趁着有空看一看。

其实这账也没什么好看的。吴晴芳做H市经理后,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耽误事儿,每周都会打电话向叶嘉宜汇报情况;每个月会亲自来一次S市,将账本拿给叶嘉宜看。

因此叶嘉宜对H市三家奶茶店的情况了如指掌。

没多久叶东盛就来了。

看他只一个人来,叶嘉宜很满意。

她可不想看到叶老太,更不愿意看到杨梅。至于那个从未谋面的血缘上的“弟弟”,她也没看上一眼的兴趣。

叶东盛显然是忙了一下午,连水都顾不上喝,坐下后足足痛饮两大杯凉茶,这才缓了过来。

放下茶杯,他道:“你马叔叔前天忽然晕倒,一检查就发现血压特别高,身体其他方面也有问题,当即就住院了。年底本来事情就多,这两天我忙得焦头烂额。”

“马叔叔没大问题吧?”叶嘉宜连忙问道。

“还好,就是三高。以后得长期吃药了,饮食也得控制。”叶东盛有些感慨,“岁月不饶人啊,他比我还小一岁呢。你爸我也是中老年人了。”

他眼带希冀地看着叶嘉宜:“你有空来帮爸爸的忙不?”

担心叶嘉宜拒绝,他又补充一句:“别忘了,这厂里有你一半的股份呢,过两天可就分红了。”

叶嘉宜寒假统共一个月,她去京市前后用了十天,过年服装厂要放几天年假;剩下的不过十来天时间。就算她再能干,在不熟悉业务的情况下,也帮不了什么忙。

叶东盛不是真的要她帮忙,而是想趁此机会跟女儿培养培养感情吧?

叶嘉宜略一沉吟:“好。”

几天时间,她也不是不能抽出来。

光拿分红,工厂有困难的时候却不出力,实在讲不过去。她不能给人诟病她的机会。

两人聊了几句厂里的情况,陆伟和孙清就来上菜了。

上完菜,夫妻俩又敬了叶东盛一杯,感谢他这一年来对夫妻俩的照顾,就退了出去,把包厢门关上。

叶东盛给叶嘉宜夹了几筷子菜,开始吃饭,边吃边聊天。

没多久,叶嘉宜吃饱,放下筷子,捧起茶杯,等着叶东盛吃完。

叶东盛也吃好了,他抹了抹嘴,点燃了一支烟:“嘉宜,杨梅生了个儿子。”

叶嘉宜怔了一下,点头:“我听说了。”

从杨梅生下孩子到现在,这期间叶东盛跟她通了无数次电话,从来没提这个话题,她以为两人达成了共识。没想到叶东盛当面提起了此事。

他想做什么?

叶东盛说完那句就沉默了下来,烟头明明灭灭,不知在想什么。

叶嘉宜也没说话。

看在叶东盛没说“你杨阿姨给你生了个弟弟”的份上,她忍受着二手烟的荼毒,没有起身走人,想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支烟吸到一半,叶东盛似是下定了决心,按灭了烟头,开口道:“我想跟杨梅离婚。”

叶嘉宜又是一愣。

抬眼看向叶东盛,她忽然发现他苍老了许多。

去年她刚穿来时,他还是一名保养得宜的帅哥,看不出年岁;这会儿已是真真正正的中年大叔了:眼角平添了许多细纹,眼袋明显,眼底蕴满红血丝,神情疲惫。

看来这段婚姻没给他带来幸福,甚至连平静凑合都做不到。

叶嘉宜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也没兴趣知道。

“离呗。”她道,“你不提,我也想劝你离。”

这话出乎意料,叶东盛诧异问道:“为什么?”

他跟章敏离婚,身为女儿的叶嘉宜不光没哭闹,连劝都没劝一句,平静地接受了家庭的破碎。

要不是她默然奋起,去复读考了个重点大学,又创业开了家奶茶公司,并至此对他这个父亲态度疏离,他百般讨好都不冷不热,他都以为这个女儿完全没心没肺。

那时候她没反对他娶杨梅,现在却劝他离婚,这孩子的反射弧是不是太长了一点?

叶嘉宜似乎明白他在想什么,解释道:“人心易变,男人尤然。你喜新厌旧,想要娶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我能理解;而我妈天天被老太太骂,她过得也很不开心。你们结束那段婚姻,我不反对。我觉得分开挺好。”

“杨梅虽是小三,破坏我们的家庭。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不是你起了心思,她纵然有心也难以成事。所以你离婚后想娶她,我不反对,你爱娶谁娶谁,反正我不跟你们一起生活。只要你过得好,就是我这个女儿对你的孝心了。”

叶东盛愕然,继而苦笑。

闺女这话可真犀利啊,啥都敢说,完全是把他的脸面剥下来还踩上几脚,丝毫不顾他的感受。

但谁叫他犯贱要去问呢?闺女是能说出这番话的。

她发表的每一篇小说他都反复看过。闺女就是这么聪明的一个人,看问题犀利透彻,像他!

“当时不反对,为什么现在劝你离婚呢?是因为发生了偷配方那件事。”叶嘉宜继续道。

“你赚着钱呢。那么大一个厂,也没短她的吃穿用度,她都能觊觎我的配方,这人心术不正!说真的,听到这事我时不寒而栗。要知道我可拿着厂里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呢,我还开奶茶店、写小说,以后还会赚更多的钱。她要是害我性命,我的钱就能由你和我妈平分。”

“等她跟你过得不耐烦了,神不知鬼不觉给你下个药,那厂所有的一切不就全归她了吗?她还能得我名下一半的财产,人生简直不要爽。”

叶嘉宜呷一口茶:“或许你会说我杞人忧天,把人往坏处想。但想起我跟这种心术不正的人在法律上有这么近的关系,我真的睡不安稳。我努力赚钱,积累财富,结果有人像毒蛇一样暗中觊觎,换你你睡得着?”

这是她的真心话。

写小说要剖析人性,容易把人往坏处想。叶嘉宜承认自己这个毛病不太好,但没办法,世上有的人真的很坏,不得不防。小说来源于生活。那些惨案里的杀人凶手在未出事前,看上去都是好人。

叶东盛被她说得毛骨悚然。

他常跟宋建军吃饭,听他说过一些案件,知道叶嘉宜并不是危言耸听。

杨梅和李玉燕今天能使阴招,打叶嘉宜奶茶配方的主意,明天就很有可能用车祸或下毒的办法害他和叶嘉宜的性命,夺他们名下的财产。

第72章 “过完年我就去跟她办离婚手续。”他沉声道。他又解释:“她……

“过完年我就去跟她办离婚手续。”他沉声道。

他又解释:“她还有几天才出月子,过年期间民政局也不上班。”现在离过年就只有两天了。

紧接着他叮嘱一句:“这话你别往外说,你妈那里也别说,我怕打草惊蛇,让她起歹念。”

叶嘉宜点头:“我知道。”说完貌似无意地提醒一句,“孙清阿姨似乎跟杨梅走得很近,你小心点别透口风。”

她不知道叶东盛今天会提起跟杨梅离婚的事,否则就让他另找地方吃饭了。

想起杨梅经常来找孙清玩,叶东盛下意识朝门口看了一眼,脸色有些不好看。

“另外,杨梅生的孩子,我建议你最好去做一下亲子鉴定。”叶嘉宜又道。

叶东盛一怔,继而脸色大变:“你、你是说,那孩子不是我的?”

叶嘉宜表情淡淡:“你要离婚,顾忌肯定很多。首先就是孩子跟谁的问题;另外她是你儿子的妈,她以此要挟,你就算离婚也要大出血。可如果儿子不是你的,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做做亲子鉴定总是没错的。”

她直视叶东盛的眼睛:“你能保证孩子真是你的吗?”

叶东盛默然。

他不能肯定。

说起来,杨梅怀孕的结果,是她到医院看过确定后才告诉他的。

他没半点怀疑,是因为他跟杨梅发生关系就在那一个月前。

但杨梅产检并不是在纺织厂门口的这家医院,而是去了城南的那家,离这里开车要半个小时。

杨梅给出的理由是她当初跟表姐逛街,中午吃饭时干呕想吐,在表姐的逼问下才说出了她跟叶东盛的事,两人怀疑她怀了孕,于是就近检查,才得知她怀孕了。

当时她就在城南医院建了卡。

在城南医院建卡,当然要去那里产检,反正厂里有面包车,叶东盛也就由她去了。

杨梅要生的时候,非得要求到城南医院生产。那时候偷配方的事已出,叶东盛对她心生芥蒂。但想着女人生孩子是过鬼门关,城南医院也是正规公立医院,他体谅她,便开车送她去了城南医院。

现在想来,这些都是个疑点。他怀疑城南医院有杨梅或李玉燕的亲戚朋友,杨梅去那里产检、生孩子,是为了方便隐瞒怀孕的时间。

叶东盛道:“我会去做亲子鉴定。”

叶嘉宜点头,没再多言。

她之所以有此提议,可不是随口一说。原著里曾提过这件事。

那是小说末尾了,女主回杭州探亲,看到一个老头儿坐在街边,旁边正好有人议论,说“这个是叶东盛吧?当年他为了要儿子娶了小三,结果那儿子不是自己的,白白当了冤大头,真是活该”。

一直忍到现在才跟叶东盛说,是因为她觉得现在医学没那么发达,胎儿做亲子鉴定似乎做不出来。

再者,这孩子上辈子可是出生甚至长大了的。要是她在其未出生前说出这消息,叶东盛由此跟杨梅离婚,杨梅打掉孩子,那她无端就担了一份因果。

穿越的事都发生了,她必须得对鬼神与轮回有敬畏之心。

叶东盛想起自己有可能当了绿王八,还为了别人的孩子跟章敏离婚,伤害了闺女,就觉得脸上臊得慌。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就是天下第一大傻瓜。

再一想,他之所以杨梅有牵扯,是因为李玉燕打他财产的主意,他就恨得牙痒痒。

幸好当初吴晴芳机敏,知道关店缘由时就把她的金戒指跟现金放到了一起。当天是个周末,奶茶店生意又挺好。李玉燕指使的人偷盗金额较高。

叶东盛知道后恼恨李玉燕竟然敢打女儿配方的主意,走了关系,让李玉燕被顶格判。她要坐五年牢。

要不是这样,叶东盛更怄得慌。

他平缓了一下情绪,问道:“吃饱了吗?吃饱咱们就走吧。”

“走。”

等用面包车送叶嘉宜到家,叶东盛道:“你要写作业,还要写小说,如果太忙,就不用去厂里帮忙了,我那里忙得过来。”

叶嘉宜知道他一见自己,就会联想到头顶青青大草原,未免心里尴尬。

她十分体贴地道:“奶茶店的账我还没盘完呢,年后还打算再开一家公司,手头事儿挺多,那我就不去厂里了。辛苦爸爸。”

回到家里,章敏没问她跟叶东盛吃饭的事,叶嘉宜也没提孩子的事。

亲子鉴定虽然从1985年就开始民用了,但还不像后世那样普遍。H市就只有一家医院可做,速度也没那么快。

叶嘉宜去探望了马东升,就在家好好过了个年,每天去外婆家吃饭,回家就睡觉看电视,放空大脑。

初八奶茶店开业,她初六就跟章敏回了S市。

叶东盛查到杨梅之所以选择城南医院,是因为李玉燕有个远房亲戚在那里当妇产科医生。谨慎起见,他趁孩子生病去验血时取了血,把血样分成两份,一份去H市那家医院,另一份送到了S市的一家医院做检验。

故而叶嘉宜开学上了十天课后才接到了叶东盛的电话。

“嘉宜,你说中了。那孩子不是我的。”

隔着电话,叶嘉宜都能感受到叶东盛强压着的怒火与屈辱。

不过她并不同情叶东盛。

“那你打算怎么办?”她问道。

“还能怎么办?那当然是离婚,让她净身出户,带着那小杂种给老子滚!”他还要让那给他戴绿帽养贱种的贱人付出代价。

“也不知道那孩子的爹是谁,你小心点,别让他们狗急跳墙。有心算无心,要是他们丧心病狂害你,你丢了性命不说,偌大的家产可就是他们的了。”叶嘉宜提醒他。

这年头科技没那么发达,破案率不高。要是对方手段高明,叶东盛真是枉死都找不到申冤的地方。

叶东盛被她说得心头一凛,狂怒的头脑终于冷静下来。

杨梅跟他生活在一起。如果她察觉出他的不对劲,要害他性命,那简直不要太容易。

叶东盛跟宋建军在一起喝酒聊天时,听他说过不少案件,那些阴私手段真叫人防不胜防。

“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的。”他郑重道。

叶嘉宜挂断电话后就没管他了。

她忙得很。

因为奶茶店连锁店的形式让新店成功得十分丝滑,赵广博和吴晴芳的提成也拿得不要太爽,他俩,尤其是有野心的赵广博强烈要求再多开几家。

赵广博甚至提议去京市开几家奶茶店,以打响品牌名声。同时,他提议在每家奶茶店隔壁,增开一家甜品连锁店。

叶嘉宜同意了在H市增开一家、S市增开三家奶茶店的提议,驳回了甜品店,也让去京城开奶茶店的计划暂缓。

她给出了理由:“人手不足,能担任店长的人有限,步子跨得太大,一个节奏不对就会摔个大跟斗。京市的距离太远,难以掌控。之后我要用钱,经不起失败的风险。”

今年五月份,股市有一波大行情。她绝不容错过。

之所以同意增开四家奶茶店,还是因为奶茶店的经营模式已十分成熟,开业后很快收回成本并赢利,没什么风险,不会让她的钱压在店里出不来。

赵广博发热的头脑稍稍冷静了些:“好,听你的,先开四家。”

吴晴芳没有异议。

而房产中介公司也在年后开起来了。

何权奔着好好在公司干到退休的目的,使尽浑身解数,把五万块钱的投资运用到了极致,精心选择了十二个小区,租了十二个门面。

这些门面有些是破平房改造的,把墙刷刷,门口三面砌瓷砖,把大牌子一竖,就改头换面,挺像个样子;有些就像以前王春家房子一样,一楼住房改造而成。大多不是正经门面,租金都不贵,但位置还挺显眼。

后世租门面都直接付一年或半年租金,何权凭着他三寸不烂之舌和人脉,把这些门面的租金都变成了月付。

五万投资愣是被他花出了十万块钱的架式。

房产中介公司目前主要的业务是房产租赁,以及房改房的转让。

中介公司开业第一个月,本来是亏本的,结果何权用他手中的资源拉平了;第二个月公司收支持平;第三个月开始赢利。

虽然目前三四个门面赚的钱跟一家奶茶店差不多,叶嘉宜还是很满足了。她开这个公司看的不是眼前,而是未来。

未来十五年是房地产的天下。

她开中介公司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替她在S市寻找性价比最高的房源。

等她手里有了资金,房地产又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她就会囤铺面和房子。到时候她会把最优质的铺面和房子收归到自己名下。

当然,中介公司也大有可为的,它不光做现房买卖出租生意,还可以与众房地产商合作,成为新房销售的一个渠道,利润也是很可观的。否则后世不会到处是房层中介门店。

奶茶店有赵广博和吴晴芳,房产中介公司有何权,另外有打杂跑腿小哥陈磊,叶嘉宜也懂得放权。

因此她麾下队伍越来越庞大,却还不算太忙。

第73章 让她烦恼的是学校的同学。“嘉宜,你能帮我看看我这篇小说吗?……

让她烦恼的是学校的同学。

“嘉宜,你能帮我看看我这篇小说吗?我都改了两遍了,还是被退稿。”班上一名男同学拿着篇稿子递到叶嘉宜桌前,笑容里带着讨好。

叶嘉宜得了奖,从京市回来前她拜托宋教授父女替她保密,说不喜欢被人瞩目的生活。

宋教授和宋静芝表示理解。他们也确定信守承诺,没跟人提起。

可报纸杂志上有报道,甚至还有照片,福旦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学生本来也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叶嘉宜获奖的事还是成为了轰动本校的大新闻。

本校学生获得春雨文学奖,这在福旦大学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学校通过广播表扬了叶嘉宜,校报也对她进行了采访。

校友们抬眼一看,发现这位获奖者不光有大才,还青春美丽,气质出众,衣品一流,叶嘉宜一下子就成为了福旦大学的风云人物。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烦恼。

这不,不光中文系的学生,外系的学生都想在写作上一展才华,也有望能获个文学奖。被退稿后,想着成功者就在身边,就递过来想让她指点指点。

叶嘉宜深知这个头不能开。她只要指导了一个,就会有无数的稿件堆到她课桌上来。而且有些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写得稀烂也想让她帮着修改,最好改成直接可在报刊杂志上过稿的文章。

她宁愿写十万字,也不愿意替人改八千字的文章。她实在没本事把麻布改成锦缎。

她硬着心肠拒绝:“不好意思啊,我作业没做完呢,编辑那边又催稿,我实在抽不出时间,抱歉。”

“张信威,你怎么没个眉高眼低呢?咱们大作家的时间多宝贵啊,怎么能浪费在你身上呢?”吴芷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

上学期王影安就对叶嘉宜有好感;这学期开学后,是个人都能看出王影安对叶嘉宜有意思,就差明着表白了。

不表白,大概是因为叶嘉宜态度疏离。王影安担心表白后遭拒绝,连接近叶嘉宜的机会都没有。

吴芷直接成了叶嘉宜的职业黑粉。

但她不想破坏自己在王影安心目中的印象,不敢明火执仗跟叶嘉宜对着干,就只敢偶尔阴阳两句。

叶嘉宜洞若观火。吴芷为什么看不惯她,她一清二楚。

吴芷偶尔阴阳两句,她也懒得回怼,免得大家误会她为了个王影安跟吴芷争风吃醋。

她对王影安无意,就算王影安不表白,她拒绝的态度也十分明确。

无奈王影安像是听不懂人话似的,总是逮着机会表现自己。他也不过份,也不死缠烂打,甚至还跟身边的同学说“喜欢谁是我的事,与对方无关”的话,让叶嘉宜十分无奈。

宋静芝受宠长大的,哪里忍得了吴芷?

这不,都不用叶嘉宜开口,宋静芝就跳出来对喷了:“吴芷你怎么说话的?谁的时间不宝贵呢?叶嘉宜又不是老师,她凭什么要花时间精力去给人改文?班上这么多人,系里那么多人,她别吃饭睡觉都改不过来。她还要不要过日子做自己的事了?”

吴芷脸上下不来,顿时恼羞成怒,连宋静芝也怼上了:“叶嘉宜都没说话,宋静芝你这么护着干嘛?我又没说你,你激动个什么劲儿。”

“我就看不惯你阴阳怪气。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宋静芝道。

去年电视剧《水浒传》乍一播出,这首歌就红遍了大江南北。班上这些中二文学青年尤其喜欢。

因此宋静芝这么一说,坐后排看热闹的一个男生就忍不住唱了起来:“红红火火闯九州呐!”

大家轰地一声笑了起来。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消散了不少。

秦蓁本来也想怼吴芷两句,被这气氛一冲,就不好接着吵了。

叶嘉宜早就有话说了,可没等她张口呢,宋静芝就跟吴芷呛呛上了。

她也不是躲在别人身后,让别人替自己冲锋陷阵的人。

她站起来,走到讲台上,开口道:“感谢大家的厚爱。大家能让我帮着看稿,是认可我的能力,我十分荣幸。但老师们布置的作业有多少,大家都知道;因为获了奖,各杂志报社的编辑催稿信一封又一封,这份厚爱沉甸甸的,我很惶恐,担心对不起他们的看重,所以要很多时间和心血去写稿。”

“另外,我家里是做生意的,我父母为了锻炼我,还分了一部分生意让我照看。所以自从进校以来,我就很忙,忙得没时间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这学期更是申请了走读。”

“因此,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一声抱歉,真不是我高傲看不起人,不愿意帮助同学,实则没时间,分身乏术。请大家谅解。咱们相处的时间还有三年半,我是什么样的为人,相信大家会有时间了解。”

说完她看向了吴芷:“吴芷同学,我自认入学以来,就没跟别人发生冲突。我实在想不起什么时候得罪了你。你能跟我说说吗?”

吴芷瞪大了眼,不明白叶嘉宜为什么把话给挑明了。

她委屈地咬了咬下唇,道:“嘉宜你和静芝都误会我了,我刚才那话的意思,跟静芝的差不多,就是说你太忙了,没时间给大家看稿。可能我言辞不当,让你们误会了我,我向你跟静芝道歉。”

说着她站起来,朝叶嘉宜鞠了一躬,又朝宋静芝微一鞠躬。

叶嘉宜盯着她:“是误会就好。如果吴芷同学不会说话,我劝你还是三缄其口的好。我们才学过孔子之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仁者,其言也讱’,望吴芷同学说话前先想想这两句。”

“好、好的。”吴芷心里恼得不行,脸上还得挂上笑容,“多谢叶嘉宜同学教导。”

“教导”两个字,她咬得尤其重。

王影安见两人起码表面上冰释前嫌了,便起身打圆场道:“好了,误会解除。同班同学,就应该团结。”

他又对大家道:“宋静芝说得对,叶嘉宜没有义务给人改稿,她自己也忙。咱们作为同班同学,更应该体谅她,不说在外班同学前护着她吧,至少不要心怀不满、说三道四。”

说到这里,他瞥了吴芷一眼,又道:“叶嘉宜成为了大作家,咱们身为同班同学,说出去也是一份荣耀。没准哪天咱就得求叶嘉宜帮忙呢。今日结善缘,日后好相见嘛。”

“哈哈,班长说得对,我们都团结友爱,争当做个好学生。”后排男生起哄道。

他们也不是对叶嘉宜不尊重,就是活跃活跃气氛。

“是极是极。”

“然也然也!”

叶嘉宜叹了口气,低下头去看书。

吴芷自觉又输了一个回合,咽不下这口气。叶嘉宜得了春雨文学奖,学校除了宋教授无人能超越。吴芷觉得只有网络文学能打败她。

她对身边的同学道:“月月,你看了网上那篇《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了吗?实在是太好看了,你一定要去看!这小说就是《梦今生》的作者写的,我感觉比《梦今生》还要好看。可惜它是连载的,看得我抓心挠肺睡不着觉。”

这时候教室已经安静下来了,吴芷的声音不大,大部分同学都听见了。

这会儿电脑虽不普遍,网吧却开了不少。因为上网是件时髦事儿,就算是经济较拮据的同学也会省下一点生活费,去网吧开开眼,免得参与不进网络时髦话题里。

去年《第一次亲密接触》和《梦今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大家现在上网,第一个事情都会在论坛里翻翻,看有没有好看的小说。

吴芷这话引起了班上不少同学的共鸣。

一个女同学叫起来:“吴芷你也看《人生如果重来一次》啊!昨晚我才看到,看完那叫一个抓心挠肺啊。我感觉如果我发生意外,最遗憾的事就是没看到这小说的结局。”

“我也是我也是,太好看了,太喜欢了。”

“还用你说?第一章出现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啊啊啊,想到一周才能看一章,我就受不了。”

听到大家热烈讨论着这小说的剧情,表达着自己的喜欢,班上的男同学也不例外,叶嘉宜面上不显,心里挺高兴。

她是四月份才才开始发表这篇小说的。

这时候也没有专门的小说网站,更没有编辑催稿。大家在BBS上发连载小说,完全没有日更之说,一周能更一章几千字,不烂尾,不断更,就已是良心作者了。

她现在不住校了,晚上随便码一个小时字就能日更四千。但她不想标新立异,更新节奏其他人一样,都是每周更新一次。

唯一比其他人更良心的,就是她每次更新都是七八千字。

每个优秀的网文写手都深谙断章艺术,务必要在每章末尾留下个钩子,吸引读者点“下一章”。这是叶嘉宜上辈子吃饭的手艺,这辈子自然也没丢。

这本书大纲、细纲都已写好,资料也准备妥当了。全文会在三十万字左右,大概会连载半年。

第74章 故事发生在现代,女主闻越从迷茫中清醒,发现自己重生了,重生在了十八……

故事发生在现代,女主闻越从迷茫中清醒,发现自己重生了,重生在了十八岁刚刚高考结束的时候。

上辈子她幼年生活在孤儿院,七岁被收养,养父是个靠岳家发家、深爱妻子的成功商人,养母美丽善良。

闻越大学时外公和养母一起遭遇车祸去世,留下一大笔遗产。养父与她解除收养关系,另*外娶妻生子。

六年后她去外地出差,意外看到养父和他的妻子,想上去打招呼时听到他们谈话,骇然知道外公和养母遭遇的车祸并不是意外,而是养父下的手。

如果不是当年她分文不要就爽快解除收养关系,她也会遭遇不测。

闻越惊恐转身,打算去报警,结果被养父发现,将她推到马路上被车撞死。

重生回到十八岁,她不光要救外公和养母的命,还要将养父送进监狱,为上辈子的罪孽付出代价。

她上辈子是一名记者,走访报道了许多犯罪案件。她带着这些或已发生却未破案,或未发生的案件重生,她要替天行道,抓住凶手,挽救受害者的性命。

这篇小说,现在才连载了四周,两万多字。

女主重生归来,没有打草惊蛇,先改了志愿,成为警察大学的一名学生,跟一名警花成为好友,引致她认识了第一个案件的受害者。

这情节设定放在穿越重生文泛滥的后世,就是个俗套。可在现在,就是个具有开创性的题材。

叶嘉宜的文字简洁精妙,笔下人物极具特色,情节跌宕起伏,题材又是从来没有过的集重生、复仇、悬疑于一体,并以连载这种吊有胃口的方式出现,更是著名网文《梦今生》的作者所写。

因此才连载到第二周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看过的读者直接转化为脑残粉,四处推销宣传。

网文之所以能大卖,就是因为它爽。人生苦短,很多人不愿意去品味现实生活的苦涩,而是想要在网络世界里YY。

所以吴芷一说这个话题,就引来了激烈的讨论,并且迅速在班上蔓延,成功将叶嘉宜刚才的风头盖了过去。

吴芷瞥了叶嘉宜一眼,心中万分得意。

宋静芝也是《人生如果重来一次》的脑残迷妹,一听这话题她就激动起来。

她凑到叶嘉宜面前正想开口,猛地想起会对叶嘉宜造成冲击。她及时刹车,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着。

“咳,咳咳咳……”

叶嘉宜好笑地给她拍了拍背,道:“那篇《人生如果重来一次》我也看了,很好看啊。”

“咳咳,是吧是吧?”宋静芝一把握住她的手,好像找到了知己。

傍晚叶嘉宜放学回家,等饭的时间打开电脑论坛,论坛私信处就不停地跳动。

叶嘉宜点开,网页卡顿了好一会儿才打开。

私信绝大多数是读者发的,其中还夹杂着几封出版社的信息。

“叶蔓,你的新书我好喜欢好喜欢。我们出版社可以出版,两本书一起签给我们吧,好不好?”

“叶蔓作家你好,我是XX出版社的编辑小张,我们有意出版你两篇小说。如果有意请联加扣扣:XXX……详聊。”

叶蔓是叶嘉宜给自己在网上起的笔名。

《梦今生》口碑出来后,就有不少出版社在论坛私信里联系她,叶嘉宜一概没理会。

作为一个没名气的新人,第一本书的稿费肯定要被压。她想等第二本口碑出来的时候再谈。

没想到这本才发了三章,这些出版社就嚷嚷着可以出版了。

不过也正常。上辈子她新书还没影呢,出版社就一再叮嘱要签给他们,不要给别人。

想了想,叶嘉宜觉得现在正是谈出版的时候。

她挑了几个正规的后世还知道名字的出版社加了扣扣。

其中两个就有上辈子她合作过的出版社。

因为她在网站上成绩极好,自带庞大的读者群,合作时还算愉快。后来她的作品影视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后来的作品出版社还主动提了稿酬。

不过她也知道,“成功后,身边都是好人”。现在她还不算成功,所以她并不以固有印象来选出版社,打算货比三家。

其中一个扣扣一秒通过。

宁静致远:“啊啊啊,叶蔓,我终于联系上你了。”

宁静致远:“我们有意出版你网络上这两篇小说,绝对给个好价钱,咱们线下见面谈谈呀。”

宁静致远:“我们出版社在S市,叶蔓你是哪儿的人?你看你哪天有空,我等会儿就去买票。”

叶嘉宜:“……”

这位宁静致远打字的速度,一点儿也不比她这时速四千的差。

她回复道:“我这本书才写个开头呢,你就确定能出版了?万一烂尾呢?”

宁静致远:“我相信你的写作水平!而且窥一斑而知全豹,你这本书绝对差不了。叶蔓,咱们可以线下谈谈。我们出版社很有诚意的。”

叶嘉宜想了想,回复道:“好吧,那这个周末吧。我就在S市,你不必买票。”

这个出版社正是上辈子合作过的其中一家。如果真有诚意,这辈子再次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两人约定好地点和具体时间,叶嘉宜也懒得应付其他出版社了,统一复制黏贴:“不好意思,这本书刚开了个头,出版暂时不考虑。”

“第一本也先不考虑,等这本写得差不多再说。”

“嘉宜,吃饭了。”章敏在餐厅叫道。

“就来。”

叶嘉宜又统一复制了个“吃饭了,拜拜”,关上**对话框,去饭厅吃饭。

刚坐下,她的BP机就响了,叶嘉宜看到是叶东盛,走到电话机旁回电话。

“谁啊?吃过饭再回吧。”章敏道。

“我爸。他这会儿call我,肯定有事。”

叶东盛真体贴起人来,是可以很体贴的。没事他会在晚上七八点的时候call她,这时候她都在家,方便回电话。

“嘉宜,我下午去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了。”电话里传来叶东盛的声音。

叶嘉宜猜到就会是这事。她开学这么久了,叶东盛这婚也应该离了。

“她闹了吗?”她问道。

叶东盛咬牙:“怎么可能没闹?不过没闹起来。我是约她到陆家餐馆摊牌的,当时张波和韩文婷也在。她看到亲子鉴定就傻眼了,还一口咬定说不可能。我跟她说如果不离,我会起诉离婚。我查到了她奸夫的名字。她一听这名字就同意离婚了。”

说到这里,他一阵后怕,他不敢想象如果闺女没提醒他,他最后的结局会怎样。

杨梅的奸夫是她中专的同学,还跟她谈过两年恋爱。只是因为奸夫不是S市本地人,中专毕业后回了县里,两人才分的手。叶东盛之所以拖这么久,就是为了查这奸夫,也为了一击必中,不跟杨梅多扯皮。

如果杨梅生了歹心害他的性命,带着财产嫁给奸夫,他叶东盛岂不是为这一家三口做了嫁衣?

杨梅要是没这心思,又怎么会一听奸夫的名字就同意离婚?她明显是心虚了!

“那就好。”叶嘉宜也是松了一口气。

她叮嘱道:“爸,你要是再婚,一定要擦亮眼睛啊,别找人品不行的人,否则你闺女我只能跑到国外去了。”

“不会了,爸再也不结婚了。”

叶东盛聪明,聪明人就容易多想。经过杨梅这遭,再被叶嘉宜一吓唬,他真不想再婚了。

他决定以后感觉孤单就找个女人搭伙过日子,他可以每月给丰厚的生活费,但结婚他是真的不想。

叶嘉宜觉得叶东盛不再婚不太现实。一来他奈不住寂寞;二来他有钱有貌,年纪也不大,自有那些想要走捷径的女人打他的主意。

她提议道:“你做好婚前财产公证,再把遗嘱立好,就可以避免这种麻烦。那些人知道你不在后分到的遗产还不如你平时给的多,就不会起歹念了。”

叶东盛点头:“我问过张波了,张波也是这么提议的。”顿了一下,“我已立过遗嘱了。”

虽然这事对他来说,觉得很膈应很不吉利。他才四十多岁,身强力壮,实在不是考虑身后事的时候。他母亲叶老太一餐都能吃两大碗饭呢。

但想想如果自己出意外,他辛苦这么多年赚的钱便宜了杨梅和她儿子,就算顺利离婚也得分给母亲,再落到兄弟侄子手里,他更不甘心。

最后他还是在跟杨梅谈离婚前,就去立了遗嘱。

叶嘉宜放心了,安慰他道:“你别觉得不吉利。人家有钱人都是这样做的。就跟买保险似的,那是保平安呢。”

叶东盛确实有被安慰到:“闺女你这么说,我真感觉心里好受多了。”

父女俩又聊了几句闲话,这才挂了电话。

章敏在旁边早听明白了,嗤笑一声道:“你爸这人,就是活该。”

“可不就是活该!”叶嘉宜万分赞同。

原先有妻有女,家庭美满。结果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折腾,这不是活该是什么?

周末,她去了约定的咖啡馆。

“咦,你……你是叶嘉宜?”宁菲看着坐到对面的大美女,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第75章 作为出版社的人,不可能不关注春雨文学奖的消息。更何况叶嘉宜……

作为出版社的人,不可能不关注春雨文学奖的消息。

更何况叶嘉宜是个青春靓丽的大美人,这在文学界不多见。她们出版社的人都感慨说,才与貌都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上天当真是眷顾她。

“对。你是出版社的宁静致远?”

叶嘉宜看到对面这个戴眼镜的文静女孩儿,心里也十分感慨。

上辈子,她是见过宁菲的。

不过当时宁菲已是出版社的主编了,打扮时尚精致,气质成熟高雅,跟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的青涩女孩子判若两人。

上辈子负责叶嘉宜出版事宜的另有责编,叶嘉宜跟宁菲只加过威信,没加过扣扣。

“我是出版社的宁菲,你好。”

宁菲站伸出手跟叶嘉宜握了一下,感慨道:“没想到叶蔓竟然是你!”

叶嘉宜笑着眨了一下眼:“还请替我保密。”

宁菲点头:“除了我的顶头上司和法务部的人,其他人我都不会说。”

叶嘉宜可不单单写出了网络红文,她还是春雨文学奖的获得者。给她的稿费,就不能是新人的价钱。这需要上司同意。

另外签合同是要用身份证的,这事瞒不过法务部的人。

她又道:“你放心,我们都是有职业道德的人。没有你的允许,关于你的一切,我们都是不允许往外说的。”

“我相信你。”叶嘉宜道。

如果她跟宁菲合作,最不愿意曝光她身份的怕就是宁菲的出版社了——一旦曝光就会有许多出版社来抢她,为达目的会给出丰厚的稿酬。

“网络畅销书作家+春雨文学奖获得者+二十岁青春靓丽女大学生”,这样的身份就是一个极好的噱头,有点眼光的出版社就能够看见她光辉的“钱”景。

不是她自吹自擂,后两个身份是前段时间报纸给她加在头上的。

因为有“二十岁青春靓丽女大学生”的加持,比较小众的春雨文学奖就备受关注起来。普罗大众十分好奇,想看看这位二十岁的春雨文学奖获得者,是如何的“青春靓丽”。

刊登了她照片的那份报纸,销量明显要比其他报纸大很多。

这张照片是她获奖的时候记者拍的,里面还有颁奖嘉宾和主持人,并不是她的单人照。记者也没征求她的同意,自顾自地刊登了出来。

春雨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有义务宣传这个奖项的。她被登了照片,还不能去较这个真,没办法去告那位记者侵犯了她的肖像权。

至于“网络畅销书作家”这个头衔,加诸她头上她一点儿也不虚。

她上辈子是实打实的网络畅销书作家,这辈子占了题材先机,而且还因为写了实体传统文学的缘故,她的文字更精炼、对人性的剖析更深刻,文笔更炉火纯青,她只会比上辈子更火。

宁菲脸上露出笑容,镜片后的眼眸终于露出了跟上辈子一样的精明干炼:“那好,咱们来谈谈稿酬问题。”

“如果你去打听过就应该知道,1990年实行的国家稿酬标准,每千字是十至三十元。最高不超过四十元。一般新人都是十元每千字,等第一本书销量达到一定标准,这个作家被市场所认可,第二本书我们才会把稿酬往上提一提。”

“你现在第二本网络小说正在连载,市场反响不错,而且又有春雨文学奖的加持,我会向上级申请,将你的《梦今生》稿酬提到每千字十五元。”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这本书虽只开了个头,但我相信精彩一定不输《梦今生》。到时候你就不是新人了,这本书我可以给你提到二十元。”

叶嘉宜耐心地听宁菲把话说完,才道:“不好意思,我不签买断,只签版税。我有我的既定目标,就不跟你绕弯子了。无论《梦今生》还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万册以内版税7%,一至三万册版税8%,三万册以上版税10%。”

这是今年六月起才会实行的新规定,她并没有占出版社的便宜。

“另外,我发表在各报刊杂志上作品,加起来也有十几万字了,我打算集结成一本作品集出版。我想委托你们出版社一起出版,稿酬跟《梦今生》两本一样。”

“这……”宁菲眉头微拧。

她们出版社之所以给出高价,在《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只开了个头的情况下就签下两本书,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网络上的反响。

现在大家还习惯于看实体书。就算在网络上看过,但因为喜欢,等实体书出版后还是会买来收藏。

他们能预估出那两本网络文学的价值,才给出了超出新人的高价。

可叶嘉宜不跟她们谈买断价,反而要签版税,还要搭上一本传统文学作品集,这就有点过分了。

叶嘉宜道:“我知道我的要求你们可能接受不了,但我不接受讨价还价。你不必现在回复我,回去跟领导商量一下,再在扣扣上回复我即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会在暑假完结,我也不是很急着谈出版的事。”

宁菲心想:你不急我急呀。

她都能相像得到现在会有多少出版社盯上叶嘉宜,想从她手上把《梦今生》两本网络小说签下。

在占了见面先机的情况下,如果叶嘉宜还要被竞争对手签下,她会哭死,领导会把她骂死。

她咬咬牙:“十五元,三本书,全都十五元每千字,如何?你可以回去问问你的老师宋知润教授,他的小说就是我们出版社出版的,最开始就是十元,第一次获春雨文学奖后提到三十元,第二次获得春雨文学奖后才升到了四十元。这是顶格待遇。”

“另外按国家规定,版税一万册内8%,超过一万册以千册算,每千册0.8%。没有10%的说法。”

听到十至三十,最多四十元,叶嘉宜就替宋教授这些作家悲哀。

一本书,字数一般在十五到二十万之间。就按二十万字算,四十元每千字的稿费,一本书也才获得稿费八千元。

而这二十万字,是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呕心沥血。有些作家精于求精,一稿又一稿的改,逐字逐句地推敲,二十万字可能要精雕细作好几年,结果就获得这么几千元的稿酬。

因为物价上涨,国家会在今年,即1999年6月1日实行国家版权局《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调整了稿酬标准。原创作品会涨到每千字三十至一百元。可即便一百元顶格待遇,二十万字也就两万块钱的稿酬。

她上辈子是加入了作协的。先入的S市作协,后来加入了国家作协。

有人说,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两个阵营互相看不惯。

传统文学觉得自己是阳春白雪,是高雅艺术,网文就是粗制滥造的庸俗之作。

而网文作家却觉得你高雅又如何?我收入比你高。我一个月几万甚至几百万的稿费,比你一辈子挣的都多得多。

可叶嘉宜上辈子接触过一些传统文学的老前辈,他们其实是很包容的。他们也看网络小说,也承认有些网文作家写得极好。

有个前辈满含辛酸地说:“只要你们网文作家不在我们面前炫耀自己的收入,我们就能和睦相处。”

自己呕心沥血一辈子,收入比不过二十多岁网文中层作家一个月的收入,换谁谁心里平衡?

但出版社是要赢利的。读者群体普通人占大多数,他们的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看小说就是一种娱乐放松,他们更愿意看让自己精神愉悦的作品。

所以他们愿意花几十元钱去看一篇连载的没有深度的爽文,也不愿意不花钱去看一本剖析人性的传统文学作品。

书不畅销,出版社自然不会给高稿酬,甚至不给稿酬。所以出版社在作家面前是高姿态的,你得求它给你出版。如果你没有底气,不光不能计较稿费,为了让自己的心血出现在大众面前,有人甚至还愿意自费出版作品。

这就是现实,很无奈。

想到这里,叶嘉宜没兴趣再跟宁菲谈下去了。

现在新规定还没出来,

她将剩下的咖啡饮尽,站起来道:“我就那么个条件,你们能接收呢,我们就签合同;不能接受就算了。我说了,我不讨价还价。”

《梦今生》十万字的篇幅,十五元每千字,买断它才一千五百块钱稿酬,开什么玩笑!

宁菲只得道:“我知道了。领导周一才上班,到时候我会汇报上去,有结果了我会跟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