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2 / 2)

他点燃一支烟吸了大半支,才平复了一点心情,开口问道:“老宋,你说,我是不是错了?”

宋建军耿直地点点头:“对,错了。”

他是管这片区的,在这派出所呆了五六年,叶东盛又是他从二十来岁就认识的朋友。叶家的情况,他不说一清二楚吧,也了解个七七八八。

他看了叶东盛一眼:“咱俩认识也有十多年了。你拿我当兄弟,哥有话也就说你两句。”

“古人都说,糟糠之妻不下堂。你想想当年章敏跟你结婚的时候你有什么?你能有今天,你老丈人、章敏有多大的功劳?结果你倒好,发达了就抛妻弃子,你这叫忘恩负义你知道吗?”

“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章敏嫁给你,那是冲着你的人;你有钱了别人嫁给你,那是冲着你的钱。这情义谁真谁假你不知道?说句难听话,等以后你老了没钱了,你现在这位娇妻还能不能守在你身边可就说不准了。兄弟,你这办了糊涂事你知道吗?”

他站了起来,拿起桌上的警帽,拍了拍叶东盛的肩膀:“这话,那天喝你女儿的升学宴知道你离婚时我就想说了。兄弟,这么好的老婆,这么能干的女儿,你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到底要闹哪样呢?”

章家算是对叶东盛有恩,H市认识叶东盛的人少有不知道的。正是如此,叶东盛跟章敏离婚,转头就跟杨梅领了结婚证的事,他都没脸往外说。他的朋友还有许多人不知道。

叶东盛不说,章敏却不愿意再顶着叶夫人的名头。谁先说谁还掌握主动权。所以那天升学宴,她就借着跟朋友闲聊,把离婚的事宣扬出去了。

不好的消息向来传得快。等酒宴结束,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对夫妻离婚了。

宋建军消息灵通,工作单位和住处都离纺织厂不远,在叶东盛闹离婚那天晚上就知道消息了。但师出无名,他当时不好特地跑来跟叶东盛说这番话。

他是重情义的人,特别感激自己妻子在他当兵时替他上孝顺老人、下抚养孩子。以己度人,他就特别为章敏不值。

他今天是不吐不快。

不等叶东盛说话,他就起身挥了一下手,走出了小饭馆。

看着宋建军的身影消失在视野里,叶东盛坐在那里,深深地吐出一口烟圈,任凭烟雾将自己的脸笼罩住,什么都不用看见。

叶嘉宜放学回家,就被章敏一顿疯狂吐槽:“你说你爸是不是神经病?他下午打电话来东拉西扯,问他有什么事又不说。后来我不耐烦了,直接挂了电话。”

下午叶嘉宜BP机上可接收到了章斌六七条信息,知道H市那边发生的事。叶东盛怎么想的,她猜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她把奶茶店被撬,扯出了李玉燕的事跟章敏说了。

然后问道:“妈,如果我爸后悔了,你要跟他复婚吗?”

“我呸他一脸。”章敏断然道,“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是好日子过腻了才会回去过以前的日子。不说你奶奶那恶心手段吧,光你爸做的那些叫人寒心的事,我都不可能原谅他。”

H市,叶东盛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嘟嘟”声,放下电话,走到公园边对着街景一直坐到天黑,这才起身回家。

远远的,他就听到母亲在骂杨梅,骂她是小偷,不光偷别人家男人,还偷别人的钱和配方,骂得极脏。

这是意料中的事。

纺织厂家属区没有秘密。昨晚抓小偷时闹出了动静,大家不用出家门,站在楼上就能看到;今天派出所去服装厂抓李玉燕,服装厂那些女工都扔下手里的活儿来看热闹。

更何况大家在这片区住了几十年,谁家不沾亲带故?

宋建军的母亲、妻子就是纺织厂的;派出所其他人也差不多。大家不会主动往外说,但这种不涉及机密的小案件,家人问起总会带出一两句。不到一天,就能传遍整个片区。

屋里,杨梅弱弱地争辩了两句,说她根本不知道李玉燕的事,这事跟她无关。争辩不过,就嘤嘤地哭了起来。

任谁在外面听了,都得说叶老太不作人,欺负儿媳妇;又同情杨梅,觉得她可怜,相信她无辜。

她真的无辜吗?

想起李玉燕的供词,叶东盛自嘲一笑。

叶东盛很不想回家,但他不可能一辈子不回去。叶老太是他的母亲,他有赡养的义务;杨梅肚子里怀了他的孩子,他有抚养责任。

就算他不想再跟杨梅过下去,但在杨梅哺乳期结束之前,他都不可能离婚。

他深吸一口气,走进了家门。

“东盛你回来了?”

“儿子你回来了?”

两个女人异口同声,说完对视一眼,杨梅捂着嘴哽咽,似乎在极力控制哭泣声。

叶老太则中气十足地道:“儿子,你必须跟这狐狸精离婚。这种道德败坏的女人,我们叶家容不下!”

“东盛,李玉燕的事我是真的不知道。我又不缺钱,怎么会跟李玉燕算计着偷东西呢?”杨梅哭哭泣泣地道。

因为前面就哭过,她鼻子红红的,眼睛微肿,被雪白的皮肤一衬,看上去要多可怜就多可怜。

叶东盛疲惫地叹口气,走过去坐到桌前:“吃饭吧。”

叶老太和杨梅都僵住。

饭?哪来的饭?

原先叶老太和杨梅谁也不做饭,叶东盛只好请了一个中年妇女来做饭搞卫生,结果没几天那人就受不了叶老太的苛责,愤而辞职。

叶东盛只好又请了一个,没干几天又跑了。

最后,叶东盛以答应每个月给一千块钱家用的代价,请叶老太做饭。

可叶老太年轻时就是随便糊弄的主儿,什么东西切好往锅里一扔,放点盐放点油,煮熟就了事。

年纪大了后搬来城里享福,家里事从不沾手,全扔给章敏,每天回家两脚一翘就等着开饭,吃得不顺心了还要骂人。

现在再让她做家务,那就别指望了。

开始几天还好,她还记得儿子每个月给她一千块钱。任天天大鱼大肉,每个月五百块钱伙食费也尽够了,她落得五百块到口袋。心情好,她还尽心尽力地做了几天饭。

叶东盛这些年被章敏的手艺养叼了嘴,叶老太做得再好他也吃不惯。但他知道老娘就这手艺了,只要尽心,他也不挑了。脚下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日子过成这样怨得了谁?

可没几天,叶老太就不耐烦了,不是把饭做糊了,就是菜做咸了,而且还克扣伙食,整桌菜里都挑不出几根肉丝。

叶东盛还好,三天两头有应酬。杨梅就惨了,吃得两眼发绿。可她一说,叶老太就骂她不惜福,让婆婆伺候她还挑三拣四。

最后又是叶东盛私下里答应杨梅,每个月多给她六百块钱营养费,这才平息她的泪水。

今天叶老太一个下午都忙着四处吃瓜,好不快活,回来就逮着李玉燕的事骂杨梅。

杨梅听到李玉燕被抓,整个人都慌了。心神不宁,哪里还顾得上做饭不做饭?更何况,做饭也不是她的事。

看到家里冷锅冷灶,以及两张无所谓、无辜的脸,再回想起以前,家里每天收拾得干净妥贴,一进门就有热饭热菜,在外面喝了酒回家还有醒酒汤和暖胃的炖品,每个月家里花的钱也都完全可控,叶东盛都深深后悔,为什么当初要想着离婚。

打电话让陆家餐馆送餐,吃了饭回到房里,见杨梅依偎过来,叶东盛挪开了身体,决定把话摊开来说清楚。

“派出所所长是我朋友。李玉燕的供词他都跟我说了。”他直视杨梅,“当初你们是怎么算计着接近我,又是怎么打算偷了奶茶店配方去外地开奶茶店的事,我都知道了。”

杨梅整个人僵住,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叶东盛。

“我没有,她胡说,她是胡说的!”她语无伦次地争辩,泪眼婆娑。

“你否认也没用。”叶东盛道,“本来派出所是要找你问话的。因为相熟的关系,他们只是私下里找了我,没有像李玉燕那样当众上门来找你问话。我跟他们说可以以赔偿的形式,跟对方私下里调节矛盾。”

第67章 杨梅抿了一下嘴。什么“跟对方调节矛盾”!对方是谁……

杨梅抿了一下嘴。

什么“跟对方调节矛盾”!对方是谁?章敏和叶嘉宜,叶东盛的前妻和女儿。他们之间,打个电话的事,还要派出所出面“调节矛盾”?唬傻子呢?

可她不敢吱声。

叶东盛继续道:“如果你决口否认,说跟偷配方的事无关,那我就去派出所撤销申请,不作私下调节。你到时候去派出所,当着公安的面跟李玉燕分辨清楚。”

他沉声道:“章敏是我前妻,叶嘉宜是我女儿,可她们跟你没关系。相反,她们还跟你有怨。我出面也只能请求她们私下调节,否则她们就要诉诸公堂,你想想清楚!”

见叶东盛态度坚决,语气冷淡,杨梅的眼泪哗哗地流,委屈极了:“我怎么分辨?李玉燕要往我身上泼脏水,我跳进黄河都说不清。李玉燕就想让你出面保她,要不然就拉我下水。她打的什么算盘你不知道吗?你明摆着不相信我,呜呜呜……我招谁惹谁了?”

叶东盛冷冷地看着她,一副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会相信你的态度。

杨梅哭得更大声了。如果说刚才还有表演的成分,现在她是真伤心了。

叶东盛是再也不相信她了。

那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她抬起泪眼:“我知道,我就知道你心里只有你那个前妻和女儿,没有我和儿子。既然这样,你何必娶我?你不过是想借我的肚子要个儿子罢了。我告诉你,你做梦。咱们这日子过不下去了,离婚吧。”

说着她一抹眼泪,挺着肚子站了起来,拿出皮箱开始收拾东西。

叶东盛坐在那里没动,冷声道:“你犯了错,关章敏和嘉宜什么事?你别东扯西拉地转移话题。什么借你的肚子要儿子?我又没强迫你,你要没那个心能跟我上床?”

“叶东盛,你混蛋!”杨梅把衣服往床上一扔,声音尖利地质问,“什么东扯西拉?我问你,你是不是花了十几万块钱给叶嘉宜在S市买了房子?”

叶东盛一怔,盯着杨梅问道:“你怎么知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叶东盛,你没良心。我辛辛苦苦给你生儿子,结果你让我住这样的破房子,上个厕所都要走老远。在附近买个房子不过一两万块钱你都舍不得,却舍得给你女儿买十几万的房子。谁婚前跟我说,要让我过好日子?你这是骗婚你知道吗?”

早在叶东盛去S市给叶嘉宜买房子的时候,她就知道了消息。

毕竟当时李玉燕还是会计,叶东盛从厂里抽出资金、延迟支付货款都避不开她。再套一套张波的口风,就知道了叶东盛的行程。

当时她就气得差点没厥过去。

她怀着叶东盛的儿子,还住在服装厂这个破旧的小平房里,不说漏风漏雨吧,也破破烂烂,上个厕所还要跑外面去。

结果叶东盛连一两万块钱的楼房都不舍得买来给她们娘儿俩住,却花十几万块钱给叶嘉宜在S市买房子。

说是给叶嘉宜买,章敏还不是会跟着住?

但相处越久,她越知道叶东盛是多刚愎自用的一个人。木已成舟,她要是为此哭闹发脾气,于事无补,还会暴露她查叶东盛行踪的事实,叶东盛也会对她起厌烦之心。

她决定默默咽下这口气,留作后手。

现在就是它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她提起此事,叶东盛必然会愧疚,两相一抵消,就会原谅她。偷配方这事,就算过去了。

另外,她跟叶东盛关着门说话的时候,叶老太向来喜欢偷听。今天发生那么大的事,叶老太此时一定就在门口趴着。

要知道儿子给叶嘉宜花了十几万块钱买房子,叶老太不闹得天翻地覆才怪!

果然,她话声一落,门外就传来了叶老太的咆哮声:“什么?东盛,你花了多少钱给嘉宜买房子?十几万?开门,你给我开门说清楚。”

门被拍得哐哐作响。

叶东盛深吸了一口气,走过去把门打开。叶老太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幸好叶东盛有准备,把她扶住了。

“你老娘,我,一辈子吃糠咽菜,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我都还住在这破屋子里,你竟然拿十几万块钱去给嘉宜买房子,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当娘的吗?啊?你良心被狗吃了吗?”叶老太拍着胸脯,唾沫横飞。

她是真伤心了。

她一直不知道儿子这服装厂赚多少钱。她打听过,叶东盛就糊弄她,说一个月下来,好的时候能赚四五千;差的时候就一两千。如果遇上质量不好被退货,还得往里赔进去。

总而言之,一年也就是三四万块钱的收入。

三四万,万元户啊,比起章斌一年赚个四五千块钱,她儿子不要太能干太有钱。

可现在告诉她,儿子一出手就十几万。

十几万什么概念?她老人家一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钱。

有这钱,不说孝敬她这老娘。每个月给点家用还抠抠搜搜。以前担心她给钱给侄儿们花,还夺了她的管家权。

这会倒好,送给别人家去了。

那叶嘉宜跟着她妈离开叶家就再也没来看过她这个奶奶。她根本就把自己当成章家人,而不是叶家人。

这房子送出去,还有叶家的事吗?那不相当于送给章家吗?

老太太是真伤心了。

母亲有高血压,叶东盛还真担心她气出个好歹来,连忙解释:“不是这样的。那房子,嘉宜和章敏也出了一部分钱,另外服装厂嘉宜不是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吗?我就算挪了一部分*钱来给她买房子,我也只相当于出了一半钱,还有一半是她自己出的。”

“嘉宜这么能干,给我涨了这么大个脸。她现在要在S市读大学,我给她买个房子也是应该的。儿子什么样我还没看到,等他长大,我都老了。没准到时候我还得指望嘉宜养老。现在不对她好点,什么时候对她好?”

他不说这话叶老太和杨梅还好,一说两人气得恨不得给他几巴掌。

好好一个服装厂,叶东盛白手起家一点一滴打拼出来的。没想到他一股脑地送了一半给叶嘉宜。

这简直是有病!

“你两个哥,我让你给他们安排工作,你说不行;你侄儿,退伍回来你就让他做保安。结果你一家伙送了一半厂给你那女儿,现在还给她买十几万的房子。我的天爷啊,我就没见过这么傻的人。她以后带着东西嫁到别人家去,那不成了别人的东西了吗?”

她往地上一坐,哭道:“天呐,我的命咋这么苦呢?一个二个不能干,好不容易有个能干的,却是个棒槌!”

嚎了两声,见叶东盛不说话,她一擤鼻涕:“不行,你也得给我买个十几万的房子,写我的名字,否则我就到处去说你不孝顺。”

儿子接她来城里住,别以为有多孝顺,他不过是想获得一个好名声。

否则他发了财,老娘还在乡下受苦。别人就会说他没良心,不愿意跟他做生意。

“没有。爱住住,不住滚!”叶东盛今天窝了一肚子的火终于爆发了,“想说就去说。我不孝顺,难道老天还能劈了我不成?这么多年大哥小弟也没见多孝顺,老天怎么不劈他们?你赶紧收拾东西,去跟你两个孝顺儿子住去。”

以前叶老太只折腾儿媳妇,他在家的时候少,对老娘的德行感受不深。

可这阵子,他真是受够了!

“还有你,”叶东盛又指着杨梅道,“服装厂是我和章敏白手起家做起来了,赚了钱给我闺女买房子怎么了?关你什么事?”

“老子跟你上床,却也负责任,把你娶回家,供你吃穿用度,你还想怎么样?想让老子把所有的钱都送到你手上,你有那本事吗?你要不想过,明天就去离婚!儿子爱生不生,老子不缺给老子生儿子的人。”

叶老太被骂得消了气焰,杨梅也捂着嘴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叶东盛懒得理会她们,转身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

“赵广博,你真不能离开H市去S市吗?我在S市的奶茶店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店长。如果你愿意去S市,这个店长就是你的。”

经过偷配方这事,叶嘉宜对赵广博这人越发满意。

S市的奶茶店现在是章敏在管,但章敏身体不好,她还要给奶茶店调制奶茶配料,不可能长期管一个店。

S市的奶茶店招店员不难,难的是一个让人放心的有能力的店长。

见赵广博有些意动,叶嘉宜又加了砝码:“奶茶店的生意如何,你是知道的。S市很大,S市人的消费能力是H市的两三倍。奶茶店开在那里前景如何,我不说,你也能想像得到。”

赵广博点头。

这话他十分赞同。

“在S市,你仍卖四元一杯吗?”

“对。”叶嘉宜道,“马上开业这家,等一个月后生意做稳了,资金也回笼一些,我打算再同时开两家奶茶店,到时候会开在S市最繁华的地段。到时候,我会开一家公司来做统一管理。”

第68章 她抬眸:“赵广博,不瞒你说,我相当缺有能力又信得过的人。陈磊是你的……

她抬眸:“赵广博,不瞒你说,我相当缺有能力又信得过的人。陈磊是你的好兄弟,他性子怎么样你清楚。他头脑机灵,品行上佳,但管人的能力却是不够。我打算把他留在我身边做助理,平时帮我传传话、跑跑腿。”

“而我要上大学,实在没精力管理公司。如果你来S市,等公司成立,我想任命你当经理。你愿不愿意跟我去S市,做公司的经理?”

“愿意,他愿意。”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叶嘉宜身后响起。

叶嘉宜转头,赶紧起身:“赵爷爷。”

“坐,快坐。”赵爷爷轻咳两声,在赵广博的搀扶下坐了下来,凝视着叶嘉宜,“你就是小博的老板啊?真年轻啊,年轻有为,年轻有为。”

叶嘉宜微笑道:“赵爷爷,我知道赵广博是因为您的身体不愿意离开H市;而您为了他的前途,又愿意放手让他离开。其实也不是没有两全的法子。赵广博去H市,收入肯定比在这里高。到时候租一个房子,您跟着他一去S市不就行了?”

“S市离这里不远,生活习惯差不多,言语也是相通的。您去了那边,也不会不习惯。”

“好,我去,我跟着一起去。”赵爷爷笑呵呵地道。

他并不是不愿意离开家乡。而是他这代的人,在哪里生活一过就一辈子。除非单位让你工作调动,否则没想过换个地方生活。

孙子退伍回来,他就想着让他找工作结婚生子,不知道还能让他去S市发展。

见一老一少都转头看他,赵广博无奈点头:“好,我答应你,带爷爷去S市。”

等叶嘉宜告辞离开,赵广博送她到门口,问她道:“你回来怎么不打声招呼?要是我今天没按时回家,你不是扑个空?”

今天回家,看到叶嘉宜等在楼下,他吓了一跳。

叶嘉宜忙着S市开业的事,高鹏飞和李玉燕的事她都没出面,只在电话里了解事态发展。

现在事情结束,她竟然回来了,还悄没声息地出现在他家楼下。

叶嘉宜调皮一笑,摊了摊手:“没办法啊,我太缺人才了,不得不特意回来,三顾茅庐。”

原先问过赵广博,他说要伺候爷爷,不愿意离开H市。叶嘉宜不知道他是怎么跟自家爷爷沟通的。

但她觉得,只要是个疼爱孙子的长辈,赵爷爷肯定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缘故,阻碍了孙子的前程。

所以她没打招呼,在赵广博下班后直接到了他家里,跟他谈这事。

赵家住在筒子楼里,是个套间。他们在外间说话,赵爷爷在里间绝对能听到。

这不,她达到了目的。

赵广博没怪叶嘉宜,反而有些感动。

叶嘉宜愿意用计来说服他爷爷,可见是真看重他的能力。

士为知己者死。既然叶嘉宜觉得他是个人才,那他愿意替叶嘉宜管好她交给他的这一摊子事儿。

当晚,叶嘉宜去了外婆家,然后住在了那里。

她们家久不打扫。就住一晚,她不想麻烦搞卫生。

再说李玉燕和杨梅为了个配方就派人去撬奶茶店的门,焉知会不会丧心病狂地找人对付她?

写小说的人脑洞大,遇到事忍不住阴谋论。

提起搞卫生,不得不提一件事。

叶嘉宜和章敏去S市没几天,吴晴芳下班后上楼一趟,想搞过一次卫生,免得滋生虫蚁。

结果第二天叶老太就骂到了奶茶店去,说吴晴芳趁她孙女不在家,想霸占房子,要求吴晴芳把钥匙交出来。

吴晴芳自然不肯。回家后call叶嘉宜,叶嘉宜跟她说不用再去搞卫生了。转头打了电话给叶东盛,叶东盛呵斥了叶老太一顿,这件事才得以罢休。

看到叶嘉宜,章外婆等人都十分意外:“你怎么忽然回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我缺人手,想叫赵广博去S市帮我,特地来三顾茅庐呢。”叶嘉宜笑道,又转头对吴晴芳解释,“我最信得过的是舅妈你,可惜你要照顾家里,不能来S市帮我。”

“那我可去不了。赵广博这人不错,能干,也没太多花花心思,让他去帮你最好。”吴晴芳一点也不介意。

叶嘉宜做事周到,可不会顾头不顾尾。在此之前,她就打电话跟吴晴芳说过要让人去S市帮她,还邀请了吴晴芳。

如她所料,吴晴芳表示不能丢下家人去S市。她极力推荐了赵广博,对赵广博的为人和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

因为这个,叶嘉宜对吴晴芳又高看了一眼。这位舅妈为人大度,不是妒贤忌能的人。

吴晴芳又问道:“他答应了吗?”

“答应了,所以舅妈你得再招新人了。”叶嘉宜道,“而且不止招一个,我打算在H市最繁华的两个区各开一家奶茶店。舅妈,你得担任经理一职,替我管理这三个店了。”

“啊?”吴晴芳虽然对自己有信心,但还是忐忑,“我行吗?”

“绝对没问题。”叶嘉宜道,“放心,出不了什么问题,遇事咱们打电话商量。”

“行,那我就试试吧。”吴晴芳下定了决心。

叶嘉宜进门坐下,接过章外婆递过来的水,跟吴晴芳说了一下待遇。

基础工资比店长高五十块,奖金是三个店的提成,提成比例稍微降了一点点。

如果新开的两个店生意跟老店一样好,那吴晴芳一个月能拿一千块钱的工资。而两个新店开的最繁华的地段,营业额绝对会比老店好。

章家几人听了高兴得不行。

章斌和叶嘉宜的辣椒生意在九月初就顺利结束了。当时两人各投了两千,结果每人各挣了四千出头。

章斌拿到钱后,就向同事、朋友借了钱,把房子给买了下来。

奶茶店收入可观,吴晴芳第一个月拿到了八百块钱工资。夫妻俩算了算,他俩的收入再加上章外婆的退休金,一个月达到了一千三百块钱。他们节省一下开支,每个月可以拿出八百五十块钱来还房款,一年就能把欠债还清。

现在房子买了,本来还款压力就不大,现在吴晴芳能成为经理,借的钱很快就能还清了。

章外婆十分懂分寸,刚才外孙女和儿媳妇讲正事,她不插嘴。

这会儿她感激地道:“嘉宜,你舅舅、舅妈能把房子买下来,真是多亏了你。”

“外婆您可别说这话。我是幸亏有舅妈,才能把奶茶店开下来,安心在S市上学,我妈也能安心在S市陪我。”叶嘉宜道。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吴晴芳以前遇事没往坏处想,在高鹏飞派人来打听配方的时候没警醒。但经历了这一次的事后,她也成长起来了。

叶嘉宜相信,以后再遇上这种事,她一定能处理得比这次更好。

反正叶嘉宜也没有更好的经理人选。吴晴芳能成长起来,她不惧给她更高的位置。

叶嘉宜在舅舅家住了一晚,次日就独自回了S市。

赵广博和陈磊还没法走,他们得帮吴晴芳在H市租到合适的门面,并招到合适的人,将另外两个店开起来才离开。

“磨刀不误砍柴功”,筹备两个新店,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叶嘉宜对这两个店半点没插手,只把两个店的设备和原料准备好。

半个月后,H市两个奶茶店开起来了,生意极好,并且很快走上了正轨。

这时赵广博才带着爷爷去了S市,住在了陈磊给他租好的房子里,开始跟他一起筹备S市的两个新店。

在H市开那两个店时,两人和吴晴芳还遇到些困难,时不时call叶嘉宜请示一下;有了经验,再到S市开店时,两人驾轻就熟,十分顺手了。

H市两个店是十月份开的,S市两个店是十一月开的。等到叶嘉宜期末考试时,一切都欣欣向荣,六个连锁奶茶店每天给她了带来丰厚的利润,还不怎么需要她操心。

她在学校也没闲着。上课之余,在学校她就琢磨小说大纲,周末回家再用电脑码出来——十月下旬,她就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

对于用惯电脑码字,且手速一小时达四千字的她来说,手写小说是一件痛苦的事,写得慢不说,修改后还要誊抄,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好在投稿到实体杂志的小说她只写短篇和中篇。网络小说是发表在BBS上的,免费,最多名声大了被出版社看中出个单行本,总体来说写长了不划算,所以她写的也是中篇小说,几万字。

因此这个学期她写了一篇半网络小说——有半篇还在连载中。发表在各杂志的小说有六篇。在写作上她的收获也颇丰。

1999年1月,学校开始期考。

考完最后一科叶嘉宜回到家里,章敏跟她道:“今天你舅妈打了电话给我,说杨梅昨晚上生了个儿子。”

叶嘉宜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眼皮都没抬:“哦,是吗?”

这个原著里有写,意料中的事。不过,叶东盛这个儿子,好像身体有问题?

因原身跟原女主钟清泠没啥交集,叶家的事都出现在八卦里。叶东盛这个儿子身体有什么问题,小说里没有提及。

第69章 说起来,她穿到这里这么久了,一直没跟钟清泠见过面呢。也好,……

说起来,她穿到这里这么久了,一直没跟钟清泠见过面呢。

也好,她没兴趣跟原男女主掺和到一起,毕竟“文似看山不喜平”,小说男女主就意味着麻烦招惹体,她这个小炮灰可不想升级为女配角。

过自己平安喜乐的小日子不好吗?

章敏见女儿情绪没什么波动,放下心来:“咱们现在过得很好,奶茶店的生意很好。你好好上学,他们家的事,咱们别理会。”

叶嘉宜点头,答应得很清脆:“好。”

章敏不想提前夫一家,转而问道:“你放假后回H市吗?咱们在哪里过年?”

她自己很矛盾。

在S市她过得前所未有的自在,没人盯着她吃什么穿什么,不会有人议论她。她身体都比以前好很多。

但她在H市长大,离开H市这么久,又有些想念家乡。而且母亲年纪大,她也想回去陪陪她老人家。

“我要去京市。”叶嘉宜道,“过年的时候,大概农历二十八二十九,我会直接从京市去H市,陪外婆过年。你什么时候回去看你自己,我让陈磊陪着你。”

章敏犹豫了一下,问道:“这里让陈磊收账行不?我陪你去京市。”

“行啊,你陪我去吧。账让陈磊收没事的,账目有会计呢,错不了。”

叶嘉宜开第一家店不久,就让陈娴介绍了一个会计给她,打理奶茶店的账目。章敏每天去收钱,不过是怕她没事做太闲才安排的工作。

叶嘉宜考完试,就跟章敏坐上了去往京城的飞机。

……

两天后,春雨文学奖颁奖典礼上。

“叶嘉宜。”一个惊讶的女声响起。

叶嘉宜转头一看,正是前天才见过面的宋静芝。

她朝她微一颔首,看向旁边的中年男人,笑着打招呼:“宋教授,您也来了?”

宋知润见到叶嘉宜也十分吃惊:“叶嘉宜同学,你怎么在这儿?”问完就反应了过来,“难道你有作品获奖了?”

春雨文学奖经费有限,典礼规模不大,与会者就只有文学奖理事、邀请来的颁奖嘉宾,以及获奖者。其他人都没邀请。理事和颁奖嘉宾会带一两名晚辈。

叶嘉宜出现在会场,孤身一人,身边没有长辈,很有可能是她的作品获奖了,而不是跟随长辈来的。

“是的,宋教授。”叶嘉宜恭敬地道,“我的一篇拙作有幸入选青年组优秀短篇小说奖。”

“年轻有为啊。”宋知润十分感慨。

他是春雨文学奖理事,深知叶嘉宜能获得这个奖有多不容易。

春雨文学奖虽然分为长篇、中篇、短篇。为了激励年轻人,又分出了一个青年组,但因为它是全国性的,含金量高,且三年才一评一次奖,竞争十分激烈。

虽然他当初,甫一看到叶嘉宜的文字,就深觉这是个极有写作天赋的年轻人,行文精妙,文采斐然,最难得的是字里行间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十分的与众不同。

拥有前者,或许能成为优秀的文字工作者;拥有后者,才能成为写作大家。

那些大文豪,笔端无不充斥着自己独特的文字魅力,让一些人沉醉其中,发自内心地喜欢甚至痴迷,成为其忠实的读者。

叶嘉宜是二者兼而有之。因此他十分看好叶嘉宜的未来,觉得只要这个年轻人努力上进,坚持写作,努力深耕,必会有所成就。

但他觉得,叶嘉宜至少还要努力和沉淀几年。能在三十岁有所成,就已是年少成名了。并不是她的水平不够,而是练笔总要有个过程。

没想到,她竟然已经获得了成功。

春雨文学奖,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它三年评一次,每次长、中、短篇各评两个奖,一个叫春雨文学奖,一个叫春雨青年文学奖。

所有四十岁以下的作家的作品都归于青年文学奖。这既是给青年作家的机会,也是给中老年作家的机会。故而春雨青年文学奖并不比春雨文学奖含金量低。

有些作家从二十多岁开始写作,写到三十九岁,都不见得能拿这个青年奖。

宋知润自己,也是三十七岁才拿到了青年文学奖。前年,即五十一岁时又拿了春雨文学奖。

因为他拿全了两个奖,一位老作家去世空了个位置出来,再由恩师推荐,他才有资格做春雨文学奖的理事。

叶嘉宜才多大?二十岁,就拿了春雨青年文学奖。

后生可畏啊!

感慨之余,宋知润又骄傲起来。

不管怎么说,叶嘉宜是他的学生。自己的学生二十岁拿了春雨青年文学奖,说出去他都脸上有光。

宋静芝却是另一种心境了。

她万分不相信叶嘉宜得了青年文学奖。

“我爸是理事。你得奖,我爸怎么不知道?”她瞪大了眼睛问道。

“我寄稿件留的是家里的地址。”叶嘉宜笑了笑,看了宋知润一眼,“老师您是理事,学生不敢损老师名声。”

宋知润愣了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用手指点了点叶嘉宜,笑道:“你个小机灵鬼。放心,就算你写学校的地址,举贤不避亲,只要你的作品好,我也会投你一票的。”

果然叶嘉宜能获奖是有原因的。自己女儿的脑子就不如人家的活。

要是叶嘉宜投稿时写的是学校地址,打着他学生的名号,评奖的时候他怎么做都不对——极力力挺她,别人会说他不秉公评奖,有失偏颇;不力挺她,别人又觉得他凉薄,为了彰显自己公正,自己的学生都不护着。

现在有人说闲话,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驳,他根本不知道获奖的是自己学生的作品。

想通这点,他看向叶嘉宜的目光就更加亲切了。

“你是一个人来京市的吗?住在哪儿?理事会给我们订了附近的宾馆,你要不要搬过来跟静芝住?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不等叶嘉宜拒绝,他又道:“你住这边,我也好介绍一些人给你认识。在文学界,多认识一些人不是坏事。另外明天我给你填个表,你获得了春雨文学奖,完全有资格加入国家作家协会。”

叶嘉宜的文字他是真喜欢。但她还要在大学里念四年书。他还打算等她多发表几篇文章,再介绍她加入S市作协。

他了解过,叶嘉宜不是S市人。加入了S市作协,对她毕业后留在S市工作有好处。

现在叶嘉宜都获得春雨青年文学奖了,有资格加入国家作家协会,S市作协都可以直接跨过了。

想到这个,他再一次感慨小姑娘的年轻有为。

听到后面那句,叶嘉宜拒绝的话就咽了回去,微笑道:“谢谢教授。我是跟我妈来的,住在城西酒店。宋教授你们住的宾馆叫什么名儿?我到时候去找静芝。”

听到“城西酒店”四个字,又是跟妈妈来的,宋知润就摆手:“城西酒店也挺近,要是你觉得方便安全,就不用换来换去了。走吧,咱们去那边。”说着率先往前走。

城西酒店是四星级大酒店,文学奖主办方提供的宾馆是不上星的私人小旅馆。有四星酒店住,谁还住小旅馆?

宋静芝感觉自己要重新认识叶嘉宜这位同学。

身为宋知润的女儿,她也很清楚要获得春雨文学奖有多难,叶嘉宜同学的写作水平出乎她的意料,更难得的是她在班上还这么低调。

而且,叶嘉宜的家境似乎也很好?

一个人如果只比你强一点点,你可能会嫉妒;但如果比你强很多,那生出的就不是嫉妒之心,而是仰慕!

高山仰止,莫不如是也。

“宋教授,好久不见,您身体可好?”

看到有人跟父亲打招呼,父亲驻足寒暄,宋静芝忍不住凑近叶嘉宜,问她道:“你一个人过来,你妈妈在酒店?”

叶嘉宜自觉自己的心理年龄比班上同学大很多,所以对于她们无伤大雅的一些小嫉妒小敌视,她根本不在乎。

因为宋知润对她的提携,她也愿意回报宋静芝一点善意。

她笑道:“我家里是做生意的,寒暑假我家人会带着我到处跑,我都习惯一个人到处去了。所以我妈很放心我,到了京市就自己找个团旅游去了。”

她不是非得撒这个谎。

实在是她小说里的思想深度,不是一个生活环境单纯的小姑娘所能拥有的。

现在就借宋静芝的嘴解释一下,总比以后被人造谣抄袭再避谣好得多。她喜欢凡事掌握主动,未雨绸缪。

另外,章敏确实是旅游去了,不过是叶嘉宜劝她去的,免得她在酒店里闷得慌。放她一个人玩,叶嘉宜又不放心。跟国营旅行社签个合同跟导游走,倒还安全些。

“哇,真好。”宋静芝很羡慕。

她父亲也时常出来参加文会,但这还是第一次把她带在身边。不带她出来,他们也不让她自己出去玩,去个同学家玩半天都得报备。

“我在城西酒店住的是标间,我妈出去玩几天,晚上不回来住,你要不要搬过来跟我一起住?”叶嘉宜发出邀请。

宋静芝高兴地点头:“好啊好啊。”她低声道,“住这边宾馆的全是这个年纪的人,个个是长辈,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每人见到我都要教育我两句,我真是受够了。”

她朝前面努了努嘴。

此时跟宋知润寒暄的从一个变成了三个,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

偏巧宋知润转过头来,正好看到女儿作怪。

他瞪了宋静芝一眼,朝叶嘉宜招手:“嘉宜,过来,我给你介绍几位知名作家。”

叶嘉宜连忙拉着宋静芝跑了过去。

接下来几天,叶嘉宜除了参加颁奖典礼,就是跟着宋知润拜访这些文学界大佬,又递交了加入国家作协的申请表,跟着宋知润参加了一个作协的座谈会,这才一起回了S市。

第70章 “爸,我回到S市了。”到了家,叶嘉宜就给叶东盛打了个电话报……

“爸,我回到S市了。”

到了家,叶嘉宜就给叶东盛打了个电话报平安。

他如愿以偿地得了个儿子。

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给叶嘉宜的电话一点儿也不少,每个星期都有一次,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他来H市出差必然会给她带服装厂新出的衣服,以及各种零食。

不管他是真心疼爱女儿,还是因为叶嘉宜越来越能干,叶东盛对她好是做人情投资。论迹不论心,叶嘉宜也没有拒绝他这份心意。

他给的所有东西,她都接着;他call她,她也会回电话。再多的,她就回应不了了。

“你真拿了XX文学奖了?哈哈,我女儿真是太能干了。你不知道,昨天我跟你宋叔他们吃饭,说起你得奖的事,他们还不相信呢。行,行,好,等你回H市,咱们父女俩再聊。好,再见。”

挂了电话,叶嘉宜摇摇头,又拿起话筒重新拨了一个号:“何叔,我回来了。我今天下午、晚上都在家,你有空过来找我吧。”

这半年来,因为租门面的事,叶嘉宜一直跟何权保持着联系,也了解了一些何权的情况。

何权原是一个国营厂的小领导,后来厂子没了,他也下了岗。

因为认识的人多,又看到房改时有人买不起房想转让,有人则想趁机换个面积大点的房子,他帮忙置换了两套房,收到谢礼后,就觉得这是个赚钱的门道。

他跟一个同样门路广的朋友一起开了家房产中介所——就是租了一间破平房做办公地点,再利用人脉寻摸房源,介绍给有需求的人。

他们没有注册公司,需要人时就拉亲戚朋友来做事。

当时说好了,各自卖出去的房子,提成归自己;亲戚朋友帮忙的费用就自己结算。房子的租金和水电费每个月平摊。

反正就是个草台班子。

但别说,最开始两个月艰难些,后面名声传出去后就好了,挺赚钱。不说发财吧,至少比以前在厂里强。

何权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可他没想到的是,朋友在家人的撺掇下,竟然不声不响去注册了个房产中介公司,然后跟他说,不跟他合伙了。

何权诧异之余就十分愤怒。朋友这是为了利益,背叛了他们的友谊。

虽说原先是各赚各的,朋友没占他金钱上的便宜。但两人把这一行做开了,朋友抢注公司,不就是想抢市场份额吗?

他单打独斗,抢客户怎么抢得过有营业执照的公司?

他倒是可以也办个公司跟朋友打擂台,可他家庭负担重,赚的钱都花出去了。办公司需要注册资金,还需要固定场地,办营业执照什么的也是一笔花费。

开公司是赚钱,可风险也大。

叶嘉宜现在还上着学,手上又没有太多可用的人。两个城市,六家奶茶店,这个摊子就够她忙呼了,她本来没想过这么快就办房产中介公司的——现在还不是办房产中介公司的最佳时间。房改房买到手后,得安置五年后才能上市流通。商品房现在也少。

但知道何权的情况后,她还是打算找他谈谈。

下午三点,何权敲响了叶嘉宜家的房门。

“小何来了?坐。”章敏给他倒了茶上了水果,就去忙自己的。

女儿越来越能干,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会女儿的事业上指手划脚。

叶嘉宜把一份合同放到了何权面前:“你先看看。”

何权草草看完,就抬起头来诧异地看着叶嘉宜:“你要开中介公司,想聘我为副经理?”

“对。”叶嘉宜点头。

何权有些悲伤,又有些愤怒,心里五味杂陈。

谁都要来这个行业分一杯羹。他那个朋友就算了,连叶嘉宜也要掺一脚。她不就仗着自己有点钱吗?

她想让自己加入公司,不就是看中他手上的资源和人脉吗?可既看中,竟然连个经理都不给他当,只让他当副经理。

这简直是欺负人!

他张了张嘴,想一口拒绝,并骂叶嘉宜几句,以泄心头之愤。

可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他实在是没任性的资格。

叶嘉宜的公司开起来,挤占了市场份额,他以后在这一行会更加艰难。很有可能,他在这行干不下去,得出去找工作了。

与其去找别的工作,不如接受叶嘉宜递过来的橄榄枝。好歹她给的工资待遇不错。

他闭了闭眼,强压下心头的悲凉,哑着声音问道:“如果我想要经理这个职位呢?”

叶嘉宜自然知道他想的是什么。

她温声道:“我先解释一下不邀请你成为合伙人,而是聘请你当副经理的原因。”

“首先,我这个房产公司,跟你们开的不一样。我注资五万块钱,会请很多员工,每个月的开支都很大。”

“第二,我公司在卖房思路上跟你们以前不同。不是各自为阵,而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资源共享。”

“你身为副经理,下面的员工成交了房子,你也是有提成的,等于你手里的资源还是为你赚取利益。而正是因为你手里的人脉和资源,我才会聘请你当公司副经理。”

“至于为什么不是经理。那是因为这个经理由我来担当。总不能我花钱办个公司,反而让你当一把手,我屈居你之下吧?世上没这道理!”

奶茶店和房产中介公司,在叶嘉宜眼里就相当于亲生女儿和小丫鬟的区别。

为什么放着亲生女儿不管却来管这小丫鬟?那是因为她对何权的了解,还没到放权的地步。

既要开中介公司,那就要开成功。不成功亏钱还是其次,最怕的就是惹上不该惹的麻烦,甚至背上官司。

她跟何权只是仅有的几次接触,了解不深,她不敢把公司直接交到他手里。

何权年纪大,以前还是厂里小领导,是S市本地人,有一定的人脉,手里有资源,无论是赵广博还是陈磊当经理都压不住他,反而让公司陷入内斗。思来想去,叶嘉宜决定自己来当这个经理。

等过上一年半载,她对何权有了足够的了解,觉得他人品、能力都合格,她再给他升到经理的位置上去。

如果他哪方面都不行,有这一年装载的时间,中介公司也能走上正轨,在S市站稳脚跟了。那到时候对不住,她只能请他做个普通职员,或是干脆走人。

一听叶嘉宜自己当经理,何权就释然了。

叶嘉宜是老板,当然得当经理;他虽有经验有人脉有资源,终归是个打工的,给个副经理的位置已是对他的肯定与尊重了。

“那当然,那当然。”他笑道,“多谢叶经理赏识我,给我这个职位。”

叶嘉宜点头:“作为经理,我制定公司制度,决定大方向,掌握人事权。”

她指了指桌上的合同:“如果你愿意做副经理,签下了合同,那么接下来租门面,置办办公用品,招聘员工,就是你的事了。”

“我愿意,我愿意。”何权连声道。

不过签字前,他还是仔细看了合同,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他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同是一式三份。何权签了字后,叶嘉宜也签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公司的印章。

她把其中一份给何权,道:“另两份,我这里保管一份,以后会交给公司人事部一份。之后招聘员工,过了式用期后也按这个流程走。”

她进房片刻,拿了两份文件给何权:“这是公司框架和计划书,你看一下。”

何权看过之后,轻拍了一下桌子:“妙啊,我以前怎么没想到这么做?”

他跟朋友以前租的那间破旧偏僻的平房,纯粹就是歇脚用。除了跑累了回来有个落脚和商量事情的地方,没起别的作用。无论是房源还是买房、租房的客户,都是他们自己利用人脉或者走访得来的。

叶嘉宜这个公司却不同。她租的是门面,也就是说比较显眼。然后在橱窗上贴上房屋出售和出租信息。

这等于是个广告,告诉所有人这是个房产中介公司,每天有人开门办公。有房子出售、出租的人可以去登记信息;想要买房、租房的人也会上门去咨询。

也就是说,叶嘉宜随便招个外地人在那门面里坐着,就会有生意上门;别人还不会怀疑他们是骗子。

而且她还不是租一个门面,而是在各个大型居民区租。这等于是把各片区的房源一网打尽啊。

“这是你想出来的办法?”他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叶嘉宜。

叶嘉宜点头,面露不解地道:“是啊,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这当然是参照后世的房产中介公司模式。

“没问题,没问题。”何权连连摇头,心里万分感慨。

难怪人家年纪轻轻,读着大学呢,就开了好几家奶茶店,每天赚得盆满钵满。这头脑真是不简单啊。

他忽然斗志昂扬起来:跟着这样的聪明人,他何愁不发财?他朋友新开的公司就等着破产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