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1 / 2)

第41章 小说被采用了,会在九月的《收获》里刊登

章外婆还没说话,吴晴芳就开口留客:“就在这儿住着呗,何必搬来搬去?等一中那边租到房子了再搬过去。”

“不了。”章敏知道吴晴芳心好,却也是说的客气话,“嘉宜白天要上学,跟我一张床睡不安稳。”

涉及到孩子的学习,吴晴芳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吃过饭,章敏和叶嘉宜就各自提着一袋子东西回了家。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呆在家里看电视,很少有人在外面闲逛,章敏和叶嘉宜得以顺利回家,没被围观。

第二天一早,叶嘉宜就骑着车去了学校,中午跟赵萌在学校食堂吃了饭,回教室趴了一会儿,继续上课。

晚上放学还没出校门,她就看到章敏站在一处角落里等她。

母女俩早上约好,如果章敏今天租到了房子,晚放学时就在校门口等她。如果没租到,那叶嘉宜就自己回去,不需要章敏来接她了。

这会儿看到章敏,叶嘉宜就高兴起来,跑过去问道:“妈,租好房子了?”

“租好了。”章敏拉着叶嘉宜往里走,“租的是一个退休老教师的房子,就在学校里。”

“哇,太好了。”叶嘉宜越发高兴。

在学校里,她中午和晚上就能回家吃饭,中午能睡个午觉,晚上也不耽误上晚自习,简直不要太方便。

要知道今天中午她就吃了几口饭。学校食堂做的饭菜,跟猪食也没区别,实在太难吃了。

上辈子她有钱,请了特别会做菜的住家保姆;穿越后章敏做菜也好吃。她自己厨艺也还不错。两辈子除了在章外婆家吃的几顿饭,她在吃上还没被委屈过。

学校东南角有几幢教师宿舍,章敏租的是后面一幢的顶楼五楼,五十平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

这房子比较老旧了,地是水泥地,刮了腻子的白墙有些发黄斑驳。

家具也老旧。不大的厅里一个木沙发,一个老式电视柜,一个木茶几;两个卧室里除了一张床,就只有一个镶了一小块镜子的那种老式衣柜。

而跟这些老式家具风格完全不同的,是主卧里欧式的带书架的一张桌子和椅子。

这套桌椅显然是章敏刚从纺织厂搬过来的,原是放在叶嘉宜房里的。现在桌子旁的书架上,摆放着她原先放在上面的课本和复习资料。

叶嘉宜对这房子的老旧没说什么。

她上辈子大学刚毕业时也是租过房子的,知道想要租个合意的房子有多难。

相对于房子的大小新旧和装修等问题,现在对她来说,自然是地理位置最重要。

这房子是在学校里,又是两室一厅,她跟章敏能一人有一个房,家里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已经满足了她所有的需求了。

至于章敏为什么让她住主卧,这也好理解。

主卧面积大,能放得下那套桌椅。次卧放了床和衣柜,就放不下别的家具了。

“柜子和床我都擦洗过了。我怕干得不彻底,就没挂衣服和铺床。”章敏道,“先吃饭,吃过饭后你上晚自习,我再收拾。”

客厅茶几上放着一盘红烧排骨,一盘冬瓜肉沫,一碗萝卜缨肉丸汤。

叶嘉宜饥肠辘辘,赶紧坐下来吃饭。

等吃了一碗饭,缓过来那股子饿劲儿,她才道:“终于活过来了。你不知道,中午食堂的饭菜有多难吃。”

章敏正要说话,就听有人敲门:“老黄,老黄。”

章敏放下碗筷去开门,就见门口站着一个老太太。

看到章敏,老太太懵了一下,眼睛就往屋里瞧:“黄老师呢?”

“黄老师搬去她儿子家住了,这里租给了我们。”章敏笑道,“我女儿是学校复读班的学生,在宿舍睡不好,我就租了这里。”

“搬去她儿子家住了?”老太太有些不敢置信,“怎么可能?她跟她儿媳妇又过不到一块儿。而且昨天她还跟我散步呢,也没说搬家。”

章敏笑容就有些尴尬:“我们就租三个月。三个月后黄老师又会回来的。”

她能说“钞能力”太强,能让刘姐使尽浑身解数替她四处打听游说,又能让跟儿媳妇不睦的黄老师愿意去跟儿媳一块儿住吗?

老太太没再说什么,只问了一句:“你叫什么?”

“我叫章敏。”

老太太点点头,下楼溜弯去了。

等脚步声彻底消失在楼口,叶嘉宜好奇地问道:“这房子多少钱一个月?”

“四百。”章敏道,“我给了财务科的那个刘姐一百,她替我极力劝说,说马上要房改了,黄老师这房子还得再补几千块钱。黄老师差钱买房,一听这话就同意租了。”

叶嘉宜放下碗筷,回房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章敏:“你取两千块钱家用。”

章敏一愣,哭笑不得,又莫名心酸。

她把银行卡推回去:“不用。离婚时你爸说是要存款,但还是留了四千块钱给我。而且他说了,你要高考,他每个月月初会给一千块生活费给我,让我照顾好你。”

叶嘉宜听了没再坚持,只道:“你要缺钱,跟我说。我手里还有我爸以前给我的零花钱。”

“不用。”章敏道,“我手里的钱足够花了。”

第二天放晚学,叶嘉宜刚坐下来准备吃饭,就听章敏说:“你爸联系不上你,就扣了我的BP机,说一会儿要给你送东西来。”

叶嘉宜担心BP机响,打扰到班上同学学习,再者就算她看到BP机的信息也没地方回电话,所以干脆就没带,把它扔在卧室的抽屉里。打算放学回家的时候,如果记得,就看它一眼。刚才饿了,也没顾上。

听了话她一愣:“送什么?”

章敏摇头:“无非是些吃的用的。他好歹是你爸,你现在这么辛苦紧要的关头,他要不闻不问,那才是丧良心。”

叶嘉宜没说什么。

吃过饭后没多久,章敏的BP机就响了起来,她看了一眼就下了楼,没一会儿就带上来两个人,叶东盛和叶嘉兴两人四只手上提满了东西。

看到这老破小房子,叶东盛眉头微皱,不过没说什么,开始往外掏东西。

“嘉宜,爸叫人从S市给你买了个复读机回来,你试试看好不好用。”

接下来又往外掏各种东西,衣服、鞋子、辅导书、零食等等。

如果是原主,可能会对叶东盛背叛家庭有怨念,不愿意接受叶东盛的示好。

可叶嘉宜穿越前年纪也没比叶东盛、章敏小多少岁。而且因为写小说的缘故,代入笔下的主人翁体会过一遍又一遍的人生,等她自身经历事情时,往往会十分清醒地以旁观者地态度看待问题。

叶东盛的示好,她全收;至于感情,那是没有的。

“对了。”叶东盛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这里有你一封信。”

叶嘉宜接过来一看,是《收获》杂志社寄来的。

她那小说寄出去都快一个月了,她昨晚心里还嘀咕呢。

担心李玉燕和杨梅作妖,她当初寄稿时没敢留服装厂的地址,而是留的家属区那套房子的地址。

这阵子她们没住在那里。这么久没得到杂志社消息,也不知是她的稿子没被采用,还是有消息过来,只是她没收到信而已。

她还打算让章敏明天回去打听打听呢,没想到叶东盛就把信带来了。

现在这封信薄薄的,应该不是退稿信。

她拆开信封,展开来一看,发现果然上面说,她的小说被采用了,会在九月的《收获》里刊登。

因为信封上的寄信地址印着“《收获》杂志社编辑部”字样,叶东盛拿到这封信时就好奇了。

他忍不住问道:“杂志社的人为什么会给你寄信?难道你投稿了?”

“嗯。”叶嘉宜很高兴,“我写了一篇小说寄过去,没想到竟然被采用了。”

叶东盛和章敏都大吃一惊,两人不禁对视一眼。

闺女什么时候这么能干了?这还是他们那个娇憨爱玩,怕苦怕累的女儿吗?

“能给爸爸看看吗?”叶东盛指了指那封信,问道。

叶嘉宜把信递了过去。

刚想伸手的章敏只得等着。

看清楚信上写的内容,叶东盛惊喜坏了。

换以前,他就要详细问问女儿,写的什么,什么时候写的,有没有人替她修改过。

可现在他不敢问。

他把信递给章敏,拍着叶嘉宜的头道:“我闺女太能干了。”

说完他就开始掏兜,把皮夹里的钱全掏出来,塞到叶嘉宜手里:“这是爸爸奖励你的。等下个月厂里资金缓过来,爸爸给你买电脑。”

叶嘉宜越发高兴:“谢谢爸爸。”

叶东盛知道自己不方便多呆,又跟叶嘉宜说了几句话,就告辞离开了。

走之前还没忘跟叶嘉宜道:“有什么事就给爸爸打电话。爸爸过段时间再来看你。”

等他走后,叶嘉宜关上门,回头看着章敏,眨巴眨巴眼:“妈,爸买的这些东西和钱,我是不是不该收?”

章敏哭笑不得。

她这女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变得有八百个心眼子了。

她一摆手:“收,干嘛不收?你不收也是便宜别人。以后你还得给他养老呢,现在凭什么不收?”

叶嘉宜立刻跟小鸡啄米一般:“嗯嗯,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给我爸一个笑脸,鼓励他多往这边搬东西。”

章敏不由笑了,点了一下叶嘉宜的额头道:“你这鬼丫头。”

第42章 王春要卖房子

之后两周,叶嘉宜开始了辛苦的复读生涯。清早六点半起床,背单词背古文,并围着操场跑步;吃过早餐后,七点半踏进教室——虽然八点才上早读,但这个点教室里已坐满了人。

九点半晚自习下课,她又回出租屋里,跟老师补一个小时的数学。十一点钟才得以上床。

其实刷过这么多的课,叶嘉宜心里有数,她考上大学是绝对没问题的。至于什么大学,还得看运气。

只不过一来原主是学渣,她一下子成绩提高那么多,不经历一番“头悬梁,椎刺骨”的努力是不行的。

二来她也想尽可能地努力,争取高考的时候能考好点,争取上一个好大学,目标就是S市的福旦大学。

虽然大学毕业后她也不可能朝九晚五去上班,但一个名牌大学的文凭还是很有必要的。

她上辈子就是S市的人,适应不了北方气候。以后的事业也打算在南方,所以她不打算去京城上大学。

她这人有个习惯,定好目标后就会力以赴。

上辈子能万字更新一两年的人,她最不怕的就是吃苦。

章敏见闺女这么努力的,心里感动之余,每天就变着花样给叶嘉宜做早、中、晚饭。

母女俩呆在一中这个小世界里,日子过得单调而清静。

可一个多星期后,王春来访,打破了这份安静。

离上次见面不过才二十来天,王春却仿佛老了十多岁。

她站在门口,神色诚惶诚恐,一个劲儿地道歉:“敏姐,实在对不住。我知道嘉宜读书要清静,不宜打扰。我这实在没办法了才去齐大妈那里打听的住处。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你们住在这里。我问一句话就走。”

看到这样的王春,章敏满心不是滋味。

她跟王春差不多年纪,王春还比她小两岁。两人以前同样有个苛待儿媳的婆婆,现在差不多时间失去丈夫。

她唯一比王春强的是有一对好父母,以前一个工作,能挺直了腰杆子做人。

“你说的哪里话。”她热情招呼王春,“来,快进屋坐。”

屋子就这么窄,除了两间卧室和厨房、卫生间,就这么一个厅。母女俩的晚饭就摆在客厅的桌上,叶嘉宜刚才正坐在沙发上吃饭。

看到这情形,王春越发局促,脚下都没法挪动:“我是不是打扰你们吃饭了?你们吃,别管我。我的事不急。要不,我一会儿再来。”

“来来来,进来坐,别客气。”章敏把她拉进屋,将门关上。

叶嘉宜打了声招呼,把桌子往外挪了挪,又倒了一杯茶放到桌角,歉意地朝王春笑笑,坐到桌前继续吃饭。

今天老师拖堂,放学比较晚,她又是值日,回家就晚了。吃过饭,她还得去上晚自习。

看章敏要去冰箱里拿水果,王春连忙拦住她:“敏姐,你别客气,我说几句话就走,真的。”

十几年的邻居,章敏也知道她的性格。太客气的话,王春会很不自在。

“那我就不客气了。”她拉了一张小板凳,在王春对面坐了下来。

王春舒了口气。

捧着那杯茶,她踌躇了一会儿,这才道:“房子要改革了,你听说了吧?”

章敏点头:“知道。我家房子我已经买下了。”

这是公开的事。房改局的人要说服大家,特意拿了这事来做例子。

“那……你还要不要房子?我家那房子需要交一万八千块钱。如果你再给两千块钱给我,那房子就归你。”王春满脸殷切地望着章敏。

章敏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

一旁的叶嘉宜则问道:“那房子你不要吗?”

她虽然在复读,却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相反,她隔上几天就跟陈磊联系一次,时刻关注着纺织厂家属区的动静。

章敏也差不多。她为避免麻烦,这段时间一直不回纺织厂家属区。但吴晴芳一家三口在周末的时候会过来一次,章外婆更是隔个两三天过来。家属区的事情,他们都会聊起,章敏也会有意打听消息。

王春家里,仇大壮虽然是替私人打工,但他是因公丧命,又有公安介入,老板还是给了一定的抚恤金;而车祸逃逸者也被抓住了,他是过错方,晚上打大灯导致仇大壮瞬间致盲才出的车祸,他那边筹集了不少钱以减轻刑法。

因此仇家得到了三万八千五百元的赔偿款。

他们那栋房子是一梯两户,一户大户型,一户小户型。

仇家住的是小户型,只有七十五平米。

仇大壮虽去世了,但他在纺织厂工作了那么多年,工龄还是在的。不过他家是单职工不是双职工,工龄抵算的钱少一些。大家替王春估算了一下,他家买完房,王春还能剩下两万块钱过日子。

仇家大女儿比叶嘉宜大一岁,已经上班;小儿子比叶嘉宜小两岁,今年十六岁,正在读高二。

王春和女儿赚钱养家,存款足够送儿子上完大学。所以她虽然失去了丈夫,以后的日子却不会很难过。

也因如此,这会儿听王春说要卖房,章敏母女俩才颇感意外。

王春脸上露出难堪之色:“我婆婆……把钱都拿走了。”

章敏和叶嘉宜都皱起了眉头。

叶嘉宜道:“按照遗产继承法,那笔赔偿款,你能分一半。剩下的一半由你婆婆、你女儿、儿子共同继承。也就是说,你婆婆只能分到六千多块钱。”

王春捂着脸哭了起来:“那钱我婆婆直接拿走,回乡下去了。他们一家子七八口人,我就算去要也要不回来。”

“我以前过的什么日子,敏姐你也知道。我手上根本没钱。如果不卖房子,我们一家三口都要饿死了。”

章敏叹了口气。

家属区就没秘密。王春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不光仇大壮的工资是仇老太拿,就是王春大女儿仇招娣的工资都得交给仇老太,自己只能留二十块钱零用。

远水救不了近渴。就算王春能跟仇老太打官司,也解不了现在的燃眉之急。

想到这个,叶嘉宜也是一时默然。

“这个……你知道,我离婚了,离婚时我要了房子,存款归叶东盛。”章敏一脸为难地道。

同情归同情,但她手上没钱;而且有了一套房子,她觉得没必要再买。

她正想着如何措辞婉拒王春,就听叶嘉宜在一旁道:“王婶儿,那房子卖给我们,你不后悔?”

王春大喜,连忙道:“不后悔,我不后悔。”

她可知道,叶东盛最宠这个闺女了。他赚那么多钱,叶嘉宜手上应该不差钱。

既然叶嘉宜开口问,那就肯定能拿得出钱,也想买。她都成年上班了,那买房子也是能作主的。

“卖了房子给我们,你一家三口住哪儿?”叶嘉宜问道。

别她把房子钱交了,王春一家还住在那里,死活不搬,那她不是找只虱子在头上挠么?

虽说她有手段让王春搬,但口碑却坏了。毕竟人都是同情弱者的。

这家属区里,交不起房改房的钱退房的,可不止王春一家。不要说给两千,给个五百,那些人就能把房子让给她。

这种转让,政策上当然不允许,但人家就没钱买房,政府也不可能留下大量的房子不流通,房款收不回,又留下下岗职工诸多问题。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双方协商好签字,房管局就能给办房产证。

王春看了章敏一眼,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容,对叶嘉宜道:“嘉宜,你这房子买了也不住。你看,能不能暂时让我们先住着?等我从我婆婆手里要到钱,我们就找个房子搬出去。”

说完也不敢看章敏,只两眼殷切地望着叶嘉宜。

在她的印象里,叶嘉宜天真单纯,不谙世事,打小就不把钱当钱,是个傻大方;年轻姑娘面皮薄,又富有同情心。她都这么说了,叶嘉宜肯定不会拒绝。

只要叶嘉宜答应,章敏这个宠闺女的就不会拦着。

“那不成。”叶嘉宜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王春一噎,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望着叶嘉宜。

“如果是这样,那这房子我就不买了。”叶嘉宜说着,站起身来,对章敏道,“妈,我吃好了,去上晚自习了。”

“嘉宜,你等一下。”王春连忙站起身来,想要上前拉住叶嘉宜。

叶嘉宜身子一侧避开了,皱眉问道:“王婶儿,还有什么事?”

“嘉宜,婶求求你,可怜可怜我们。”王春救助似地看向章敏。

原先她怕章敏阻拦,特意避开章敏的目光。可这会儿她又觉得,没准章敏比叶嘉宜更容易心软。

章敏本就不想买房子。这会儿见王春欺负到她女儿头上,哪里还有好脸色?

“我们不买,你回去吧。”她冷下脸,拦在王春和叶嘉宜之间,“别觉得我闺女好说话就欺负她。”

被章敏拦着,王春想去拉叶嘉宜也没拉着。

眼看叶嘉宜就要进房里去了,她急声道:“我们给租金,我们给租金还不成吗?嘉宜,我们给租金。”

叶嘉宜没理她,进房收拾起桌上的书就准备去教室。

第43章 叶嘉宜心里其实是有些惋惜的。王春家是一楼,阳台那边靠着马路……

叶嘉宜心里其实是有些惋惜的。

王春家是一楼,阳台那边靠着马路,阳台和围墙之间有两三米长的距离。他们那一排的一楼为了占用这点地方,都会在两边用砖头围上,这就形成了一个小院子。

如果她将围墙拆掉,再把楼梯口封起来与家属区隔开,将阳台那面墙打掉,那套房子就成了一个地段极好的旺铺。

现在的房子并不管商用还是住房,只要位于路边,都可以用来开铺子。只要你的铺子有营业执照,就没人管。

一万多块钱买个旺铺,简直是从地上捡钱的好事。

可她讨厌被人道德绑架,更不喜欢惹麻烦。

王春见她背着书包打开大门,顿时急了,喊道:“我搬家,明天我就把房子腾出来。”

叶嘉宜停住了脚步。

章敏却一推女儿:“赶紧去上课,要迟到了。”说着,对叶嘉宜使了个眼色。

叶嘉宜知道章敏的意思,上杆子不是买卖。王春既然求到门上,想来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买家。她想买,明后天都来得及。

实在不成,那也是她跟这套房子无缘,不必强求。

想通这一点,她快步下了楼。

下了晚自习回来,吃着章敏做的银耳羹,叶嘉宜道:“妈,王春家那房子,我想要。”

“为什么?”

叶嘉宜给她分析了一通房地产行业的前景。

章敏知道叶嘉宜手里有两万块买电脑的钱。相比起电脑,她更赞成女儿买房子。至少房子是固定资产。电脑么,在章敏看来就是个玩的东西。

“我听说,家属区有不少人拿不出那么多钱,所以想把房子转掉。王春家在一楼,又吵又潮湿。王春你也看到了,是个贪心的;仇老太更是不可理喻。你买她家房子,麻烦不少,不如买别人家的。”

叶嘉宜摇头:“王春家院子打通,就是一现成的铺子。就算自己不做生意,租出去,一个月也能收几百块钱租金,更不用说以后房子还会涨价了。这房子怎么买都是值的。”

章敏一听能做铺子,顿时心动。

离婚后她就一直思考,自己能做什么。

她身体不好,又养尊处优几年,实在是不愿意为了几百块钱累死累活给人打工。她更倾向于做生意。

吴晴芳的韩国饭团卖得极好,收入也不错。

章敏一来没资金,二来没手艺。思来想去,她似乎也只能卖韩国饭团。

所以她打算等叶嘉宜高考完后就买个三轮车,每天辛苦一些,骑到一中门口来卖韩国饭团。

可如果有个铺子就好了。

她可以做个小卖部。

那栋楼下人流量可不小。

家就在楼上,楼下开个小卖部。不需要技术,也不累人,进项想来却不小,是最适合她的生意了。

就只是……她没有开小卖部的资金。一个小卖部,进货可需要不少钱。而且铺子买来之后也是属于叶嘉宜的,她用了就是占女儿的便宜。

章敏思绪纷杂,却也不反对叶嘉宜买房子了。

“好,那妈替你买。”她道,“最好咱们别直接出面,让别人替你拿下。”

叶嘉宜也是这么个意思。

她道:“明天是周末,咱们去找陈阿姨吧。我钱不够,还打算跟她借点钱。”

章敏一惊:“你爸不是给了你两万块买电脑的钱吗?那钱你买什么了?”

“呃,那钱我借给高欢了。就是上次我跟谢解放叔叔去S市的时候借的。”

经历过大熊市,许多人一夜之间破产,如今谈股色变。

如果章敏知道她把钱投到了股市里,肯定会一天天在她耳边叨叨,让她没个清静。

高欢是陈娴的女儿,跟原主交情极好,又在S市上大学,是最合适的背锅侠。

章敏皱眉:“高欢出了什么事不敢让她爸妈知道,要问你错钱?”

“她炒股被套牢了。”叶嘉宜面不改色地撒谎,“妈你放心。她过年红包有多丰厚就不说了,平时陈阿姨给她的生活费不少,她姥姥舅舅也时不时给钱,很快她就能把钱还给我。”

“陈阿姨那么精明一个人,高欢炒股和借钱的事,她没准就知道。你就直接跟她说咱们想买房子,手头一下子不凑手,跟她借一万五,最迟年底就还。她肯定二话不说就借了。”

“那倒是。”章敏点头,“你陈阿姨是个大方的。”

叶嘉宜手握东盛服装厂百分之四十九股份的事,陈娴是知道的。知道叶嘉宜有还款能力,借钱真不难。

“一事不烦二主,到时候让陈娴阿姨替咱们把房子买下吧。”叶嘉宜又道,“另外,你拜托她帮办个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就写服务类。如果需要更详细,就写餐饮服务。”

“行,我明天去找她。”章敏道。

至于做餐饮而不是做小卖部这一点,她没提出异议。

房子是女儿买的,她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再说从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女儿确实比她有主意,头脑也更灵活。

商量好这事,叶嘉宜去上晚自习,章敏则去了外面,找个地方给陈娴打电话,跟她约好第二天上午上门拜访。

听母女俩说借钱买房,并请陈娴帮忙出面买,陈娴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等叶嘉宜写了借条,她把钱给了叶嘉宜,这才问道:“你们不是有套房了吗?怎么还买?”

章敏没有说话,而是望向了叶嘉宜,显然是让叶嘉宜来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住房都紧张。以前都靠国家分配住房,现在房改政策出来了,房子应该能买卖。我觉得,这房价迟早要上涨。”

叶嘉宜笑了笑,继续道:“再说这房子拿来出租,每个月都有房租收入。租个十年二十年就能把买房子的钱赚回来。到时候这房子还能传给儿女,这笔账怎么都划算。”

陈娴想了想,点头道:“你这话也没错。作为长线投资,这钱肯定是亏不了的。”

她觉得吧,买房子虽然不会亏,却想要回本那花的时间太长了。

现在有太多赚钱的生意。把钱拿去买房子,相对而言就是在亏钱。

但她是个圆滑人,不会泼冷水,只点出了“长线”两个字,就看这母女俩有没有经济头脑了。

叶嘉宜自然也听出了陈娴的意思。

她笑道:“陈阿姨,那房子是在一楼,路边,可以把后院打通做铺子用。”

“嗯?”陈娴这下是感兴趣了,“这样的话,倒是值得买。”

叶嘉宜这话提醒她了。

如果有能改成铺子的房改房,倒是可以买上几套。以住房的价格买铺子,那赚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这算是承了叶嘉宜的人情,她对买房的事自然尽心。

“既然那王春急着用钱,还可以压压价。给个五百一千,就能把房子拿下来。”她道。

叶嘉宜却摇头:“不用了。那房子买到就是赚到。五百一千的,对我来说没什么,但对她们意义不一样。”

陈娴越发欣赏叶嘉宜了。

有头脑,又心存善念,这样的孩子,女儿跟她交好,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放心。

她道:“我明天就让人去找那个王春。房改办那边我也有熟人,到时候让王春写个转让协议,过后我再通知你们去办手续。”

顿了一下她又道:“你们还想买哪里的房子,我都可以帮你们这么办。”

章敏苦笑:“买这个房子钱就不凑手了,哪里还能买别处?”又感激道,“多谢你,陈娴。”

陈娴摆手,笑道:“那可不一定。叶东盛那厂子生意挺好的,年底分红的时候可是不小的一笔收入。那钱与其存入银行,不如买房子。”

以前叶嘉宜娇憨,章敏也没显出什么能干来。

结果章敏离婚时*让叶东盛吃了个哑巴亏,这会儿又有魄力借钱买房子,而且这主意似乎还是叶嘉宜出的,倒让陈娴对这母女俩刮目相看。

叶嘉宜持东盛服装厂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又跟她女儿高欢要好。陈娴很乐意看到叶嘉宜成长起来。

有陈娴出手,没几天,叶嘉宜就拿到了那套房子的房产证,上面写着她的名字。除了房产证,还有一个营业执照。

“多谢。”章敏满心感激。

以前家里万事有叶东盛,她不用操心,也没经营出人脉。如果没有陈娴帮忙,买房、办营业执照,她都得大费周章。

看来以后她得立起来才行。

叶嘉宜不知道,因为这件事的刺激,章敏此后积极参加社交,积累了很多人脉,成为了她事业上的一大助力。

此时后话了。

“那房子你们要租出去吗?”陈娴问道。

章敏看向叶嘉宜。

叶嘉宜道:“我打算七月份高考完后开个店。”

陈娴点头,也没多问,提议道:“现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那我出面,先替你们租出去吧,价钱可以便宜点。你这房子买下来后空着,那家人没准又撬门住进去。与其惹麻烦,不如先租出去。”

她这真是尽心尽力替章敏母女俩打算了。

“好,听你的。就是又得麻烦你,真不知道怎么感谢。”章敏感动万分。

以前哪怕两家交好,陈娴也是高姿态的。她都没想到陈娴竟然是个这么热心肠的人。

因为是陈娴出面买的房,王春知道她是市政府的人,根本不敢惹,收了钱没两天就搬出去了。

过了几天,就有人住了进来,是市政府刚结婚的一对小年轻。因为没分到单位的房子,暂时租房子住。

第44章 作为复读班,每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叶嘉宜控制着自己,让……

作为复读班,每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叶嘉宜控制着自己,让各科成绩缓步提高——数学成绩则是真实地在提高。

一个月后,在学校组织了一次摸底考试后,钱维文打电话给章斌。

“斌子,你外甥女这成绩简直不可思议,这次摸底考试她考了四百五十七分,在班上排五十九名。”

要知道,去年叶嘉宜的高考才考了二百分。

现在只复读了一个月,她的分数就提高了二百多分,说明这个孩子很有潜力。

一中复读班门槛很高,能进来的都是快摸到录取线的。再加上一中老师有经验,复读班的重本录取率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叶嘉宜这次考试成绩排在中等偏下,可见并不差。如果她再进步一点,考个大专是没问题的。

亏得学校担心叶嘉宜会拉底复读班的录取率,就算有钱维文的面子,也只肯让她借读,不愿意让她成为一中复读班的一员。

“这怎么可能?”电话这头的章斌惊呆了。

“嘿,你这个外甥女应该是头脑比较聪明的,只是以前不认真学习。现在认真又努力,这不成绩马上提上来了。”

钱维文今年当高一班主任,上的也是高一的语文课。前阵子忙,知道叶嘉宜安安稳稳地每天上课下课,他也就没有多过问。

直到这次摸底考试,他去问了复读班班主任,才知道叶嘉宜成绩这么好。

“我跟她语文老师一个办公室,语文老师说她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作文尤其写得好,特别有灵气。要不是上的复读班,要集中精力备战高考,她都想推荐去参加作文比赛了。”

“哈哈,太好了。谢了维文,回头请你吃饭。”

章斌高兴得不行,转头回去就把这好消息告诉了章外婆。

“哎哟,那可太好了。这嘉宜要考上大学,你姐以后就不用愁了。”章外婆嘴里直念佛。

章敏离婚,她老人家这心里憋着一团火呢。

憋火之余她又担忧。

章敏和叶嘉宜母女俩都没个正经工作。虽说离婚时叶嘉宜手上得了东盛服装厂差不多一半的股份。但在老人家眼里,这东西是虚的,每年能分多少钱都不知道。

万一那服装厂生意不好,倒闭了呢?万一叶东盛那王八蛋转移了财产,特意让这服装厂亏钱了呢?叶嘉宜这不光分不到钱,还得倒背债务!

别看叶东盛现在还挺疼闺女。但有了后娘就有后爹。那小三枕头风吹着,长年累月的,再多的疼爱都会烟散云散。

一辈子自立自强的老太太觉得,什么股份,都不如自己有工作有本事靠得住。

如果外孙女能考上大学,以后分配个工作,再怎么的,娘儿俩不会饿死,那她老人家也就放心了。

“晴芳,这段时间还有人跑到你那里问你姐的事不?”章外婆问吴晴芳。

在叶东盛和章敏离婚前,纺织厂家属区也不是没有离婚的。

有一对,男人喝了酒后就习惯家暴妻子,有次差点把妻子活活打死。在妇联和工会主席的干预下,两人离了婚。

还有一对则是妻子偷人,被丈夫抓了个现行,第二天就离了婚。

但不管怎么的,这些人离婚,都闹得沸沸扬扬,夫妻俩差点打破头。

叶东盛和章敏原来好好的,忽然悄没声息地就离了婚,几天后家属区的人都没反应过来。

直到陈磊向陈大妈透露,大家才知道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章斌向来早出晚归,章外婆以前住小院时就不爱出去跟人扯老婆舌,搬了家后也一样深居简出,更何况现在吴晴芳生意好,她除了三日三餐外,还会帮儿媳妇准备煮饭准备材料,更加不爱出门。

叶老太自打被叶东盛接走后几天没露面,也不知道住到哪里去了。家属区的人没地方打听这事的真假,于是就寻到十七中门口,找吴晴芳打听。

打听之余,见吴晴芳卖的韩国饭团又好吃又便宜,就顺手在她摊子上买两个,倒让吴晴芳的生意又好了一些。

后来哪怕知道了叶老太的住处,也爱去吴晴芳那里买早餐,顺便聊一聊八卦。因此吴晴芳的消息倒灵通。

吴晴芳笑笑:“没了。这都过去一个月了。”

她没跟老太太说的是,这两天不断有人特意去她摊子上,告诉她叶东盛跟个离婚小媳妇勾搭上的消息。

她担心老太太被气着,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没说。

“等咱们嘉宜考上大学,保准吓他们一跳。”她挑老太太喜欢听的话说。

果然,章外婆听到这话就眉开眼笑:“明天上午我去你姐那儿一趟,看看她们娘儿俩。”

因为叶嘉宜只有吃饭的时候才有空在家,她就专门挑吃饭的时候过去,好看上外孙女一眼。

第二天,章外婆就带了一条鱼去了一中,跟章敏一起给叶嘉宜做了顿酸菜鱼。

这天是周末,叶嘉宜白天照样上课,但晚上不用上晚自习。吃完饭,她就进房间学习了。

不过房子就这么点大,又不隔间,外面章外婆压低的声音仍然飘了进来。

“当初叶老婆子不是跟东盛搬到鞋厂住了吗?那老太婆是个惯爱讲闲话的,鞋厂冷冷清清的,她住了一天就吵着闹着要搬出来,叶东盛只得在外面给她租了个房子。”

吴晴芳没跟婆婆说叶家的事,章外婆也不爱外出跟人闲聊。但家属区哪有什么秘密?章外婆就算不出门,也有人上门去跟她说话。

这一来二去的,叶东盛和叶老太身上发生的事,就没有章外婆不知道的。

“结果那老太婆也不知道是闲得发慌,还是没人管她了,隔三差五地就跟人吵架,昨天还跟人打起来了,被公安带回去拘留了一晚。”

听到母亲这话,章敏就冷笑:“她以前在村子里,就是整天跟人吵架干架。后来进了城,因为叶东盛顾忌名声,警告过她,说如果她跟人吵架干架,就把她送回村里,她才消停一点。”

“现在搬出去住,以为没人知道她是谁,她又吃饱了没事干,不就可劲儿地折腾?”

说完她又问:“叶东盛没带那女人去见老太婆?”

章外婆摇头:“没带。不过有人到叶老太面前嚼舌根了。叶老太还张罗着给儿子娶个黄花大闺女呢。这一听说那女人是离婚的,气得要死,直接杀到了服装厂,指着那女人的鼻子骂了一通。”

章敏笑了笑,嘲讽道:“看来这一个月以来,叶东盛的日子过得十分热闹呀。”

章外婆偷偷看了闺女两眼,发现她并没有伤心难过的情绪,这才放下心来。

章敏发现了母亲的打量。

她转头笑道:“妈,你别担心我。我对叶东盛的感情,早在知道他出轨还隐瞒财产的时候就没有了。这段时间呆在这里,是我这些年来过得最舒心的日子。”

“咚咚咚……”大门被敲响。

“我来。”章外婆过去开门。

看到门外站着叶东盛,她立刻沉下脸来:“你来干什么?”

叶东盛张嘴想叫一声“妈”,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满脸尴尬。

他解释道:“我来看看嘉宜。”又举了举手里提着的塑料袋,“给她带点东西。”

夫妻离婚,但叶嘉宜仍然是叶东盛的女儿,他有权来探望女儿。

而且,老太太也希望叶嘉宜能继续受父亲宠爱。

不过她没让叶东盛进门,转头叫了一声:“嘉宜。”

屋里叶嘉宜已经听到声音了,这会儿已经跑了出来。

“嘉宜。”

看到闺女,叶东盛如获大赦,把手里的塑料袋递给她,“你学习用脑,爸给你买了点补脑的,你记得吃。”

他又掏出一迭钞票,塞到叶嘉宜手里:“有什么想吃的就买,别省钱。”

说完他朝章外婆笑笑,就打算离开。

自己离婚,导致闺女大受刺激,竟然回了学校复读,而且十分努力。他心里的愧疚翻了几番,又特别欣慰于闺女终于知道学习和努力,所以对闺女十分上心。

他每周都来看叶嘉宜一次,就为了表达自己对女儿的关心。

好在章敏是个大气的,并没有把他关之门外,而是选择无视,让他每次都能跟闺女说上几句话。

现在前丈母娘在,他感觉尴尬,就打算快速离开。

“等一下,爸。”叶嘉宜叫住他。

她跟章外婆和章敏说了一声,跟叶东盛下了楼。

快到校门口时,看到四周没人,叶嘉宜停住了脚步。

“爸,费浩林那边怎么样了?”她问道。

叶东盛一愣,眉头就皱了起来。

费浩林的事他早就处理好了。

他特意没提,是想着时间一长,没准闺女就把这人给忘了。

没想到这还惦记着。

不过他也没慌。

费浩林出了那样的事,又落了个不好的下场,他就不相信闺女还会想着这个人。

他当即把费浩林在乡下有未婚妻,被未婚妻一家找上门,未婚妻的哥哥一气之下把费浩林打死的事,一五一十地跟叶嘉宜说了。

第45章 叶东盛倒想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但又担心闺女脑子里哪根筋不对,不但没……

叶东盛倒想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但又担心闺女脑子里哪根筋不对,不但没庆幸这事提前暴露出来,反而怪他没帮她把那位乡下未婚妻处理了,害得费浩林丧命。

他道:“最近厂里忙,我就叫人去打听着,还没来得及跟你说,他就被人打死了。”

说完他看闺女除了惊讶就没别的表情,心下一松。

他道:“我听到这消息时那叫一个气呀。他都有未婚妻了,还来招惹你,当你是什么了?要是没察觉,你跟他处了对象,他未婚妻一家打的没准就是你了。这事啊,我真是越想后怕。”

叶嘉宜也一脸后怕的样子:“还真是。幸好后来我打算复读,没跟他再见面。”

叶东盛松了口气,抛开这个话不提,问叶嘉宜:“能听懂老师的课吗?要不要爸爸给你请家教?你也别太有压力,尽自己的努力就好。”

叶嘉宜点头:“幸好我读的是文科,只要努力背书就行。就是数学差一些,我妈已经给我请了家教了,请的就是教我们班数学的老师。”

“那就好,有什么事你跟爸爸说,也别太累着。爸爸这边也帮你打听打听,看看哪个大学比较好进。你只要尽力就好。”他叮嘱道。

叶嘉宜算是知道原主为什么学习那么差了。

“行,我知道。爸你慢走。”

回到服装厂他叫人收拾出来的那处平房前,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叶老太中气十足的骂声。

“哭什么哭?叫你做个饭就哭,东盛不在家,你哭给谁看?一天天的跟个狐狸精似的,妖里妖气,装模作样,我呸,只有我儿子眼瞎看不出你是个狐狸精变的?”

“怀孕?怀孕怎么了?老娘生了那么多孩子,生之前还在地头做农活呢。你金贵成这样,做个饭都不行,你是王母娘娘吗?还想让老娘伺候你,作梦!”

看到叶东盛进门,杨梅像是看到救星似的,哭着扑了过来。

“慢点,别摔着。”叶东盛连忙上前扶住她。

叶老太嗤笑一声:“哦,难怪要哭呢,原来是你男人回来了。果然厉害,隔老远就知道了,给老娘在这上眼药呢。”

叶东盛皱眉,对叶老太道:“妈,你能不能别说了?杨梅怎么知道我回来?还有,你能不能别一天到晚的找事儿?”

叶老太指着门口吼道:“你去站在那边,看看是不是能看到那条小路?你不在家的时候她厉害着呢。结果你一回来她叫苦叫累,若得老娘骂她,然后就哭上了,让你觉得是我在欺负她。”

说起这个,她就气得想吐血。

叶东盛不想让杨梅肚子里的孩子成私生子,所以在跟章敏离婚的第二个星期,就跟杨梅领了证。

没领证之前,她看这个杨梅温温柔柔的,说话还好听,以为是个好拿捏的。没想到结了婚这女人就原形毕露了。

这女人惯会使阴招。叶东盛在家时,她就特别温柔贤惠,对她这个婆婆也温顺孝敬,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可叶东盛一走,她就对自己的话充耳不闻,有时候还会不阴不阳地顶几句。

估摸着叶东盛回家了,她就故意引得自己动火骂她,她就抹眼泪装可怜。

不过几天的功夫,就引得儿子跟自己离了心。

叶老太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很快就要被儿子赶回乡下去了。

相比起来,性子直爽,从不耍歪心眼的章敏就好太多了。

“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杨梅抬起泪眼,声音可怜又委曲,“我这身体不争气,妈叫我做事的时候手脚慢,总惹得妈不高兴。是我不好,妈说几句也是应该的。”

叶东盛看她这样子,又看看怒瞪着杨梅的老娘,叹了口气,和稀泥道:“行了,都是一家人,互相包容一下,别一天到晚吵吵嚷嚷的。我累了一天了,让我清静一会儿。”

杨梅抹抹眼泪,水洗过的眼眸里盛满了关切与温柔:“你赶紧歇歇,我准备了你最爱吃的豆瓣鱼,担心凉了不好吃就一直留着,等你回来做。我现在就去做,你先喝杯茶。”

说着转身给叶东盛倒了一杯茶,这才进了厨房。

叶老太冷眼瞧着,咬牙切齿。

叶东盛的烦躁被杨梅的温柔安抚了一些,可转过脸来看到母亲的表情,烦意又涌上心头。

“妈,你能不能别一天天找事儿?杨梅还怀着身孕呢。让我离婚再娶是的你,我再娶了你又是这种态度,你是嫌我的日子过得太好是吧?”

……

埋头苦读的日子过得极快,眨眼的功夫,就到了高考的日子。

这么重要的日子,叶东盛自然是准备好好表现的。他打算开车送考。

结果叶嘉宜运气极好,分配到的考点就在一中。她只要从教师宿舍区小门出去,走几步到学校大门,再进学校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坐车。

她直接拒绝了叶东盛的送考。

“那早中晚餐我都包了。到时候我直接从陆家餐馆打包过来,让你妈别煮饭了。”叶东盛道。

叶嘉宜摇头:“这几天很重要,外面的饭菜不敢吃,怕吃了不合适的拉肚子。我就吃我妈煮的饭菜就行。”

虽说陆家餐馆夫妻两人都是章敏的老熟人,杨梅和李玉燕收买他们的难度极大。但这么关键的时刻,叶嘉宜可不敢冒险。

收买的难度大,却不是没有。万一呢?何必冒这个险!她又不缺这几顿饭。

叶东盛讪讪:“那好吧,那我到时候在学校门口送你。”

“也行。”叶嘉宜没再拒绝。

这年头也没有后世送考“旗开得胜”等花样,很多家长甚至都不来送考,校门口并不拥挤。

叶嘉宜提前二十分钟到校门口,跟叶东盛和章敏打了声招呼,拿着准考证就进去了。

考试很顺利。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考场门口,叶东盛迎了上来,开口问道:“觉得怎么样?考得还顺利吗?”

第一场考试他就想问了。但怕影响叶嘉宜的考试状态,他一直忍着没问。

章敏这三天也时常跟他碰面,但都当作不认识,连个眼风都不给他。

这会儿走过来听到这一句,她忍不住怼道:“考都考完了,有什么好问的?考得怎么样等成绩出来了自然知道。”

“不是……我就是关心关心。”叶东盛赶紧道。

章敏不再理他,转头一秒变脸,对叶嘉宜柔声道:“累了吧?妈给你订了你最爱吃的菜,一会儿就送到家里。咱在家里吃,吃完好好睡一觉。”

叶东盛本打算带叶嘉宜出去吃的,一听章敏这话就噎住了。

但他还是要争一争的:“嘉宜,爸爸订了餐厅,坐车过去也不累。你和你妈妈一起去吧。”

叶嘉宜自然是要站章敏这边的。

她挽住章敏的胳膊,冲叶东盛笑道:“出去吃太累了,我想回家吃。”

叶东盛就知道是这样。

他无奈道:“那好,我叫人把菜送过来。”

虽然离婚了,但章敏希望女儿仍然能得到父爱,不希望女儿把叶东盛推得太远,便宜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