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 / 2)

皇后极力将烦躁压下来,从来只有她算计人,哪有贵妃看似示软,实则将她架起来,反过来算计她的道理。

……

慧妃只觉得事情越发不对劲了。

先是咸福宫走水,陆答应没了,后是陆氏族人被满门抄斩,鄂侧福晋全家流放,连起先被封位的鄂贵人也被贬了,还送去圆明园冷宫,陪怡嫔姐妹俩和索绰络氏了。

这桩桩件件的事情必然跟娴妃小产有关。

陆答应是咸福宫之人,在外人眼中,这人必然跟她这个主位离不开关系。

陆答应、鄂侧福晋、娴妃。

慧妃极力将这三人连成一条线,却因两人的离世,娴妃的闭宫不出毫无头绪,但是陆氏和鄂侧福晋一并害了娴妃的事情板上钉钉,不然皇上不会动那么大怒火。

就在这时,宫里还传来皇上给贵妃的两个阿哥赐婚的消息。

“一个蒙古贵女,一个她亲外甥女,贵妃倒是真不想争了。”

慧妃眼神复杂,直觉告诉她,贵妃这么做一定有她的用意。

但理智又告诉她,贵妃这么做理所当然,永璐并非她亲生子,用母家外甥女将永璐彻底绑在储秀宫这艘船上,合乎道理,而永琮只要无心争那个位置,以嫡福晋为公主之女的身份,这妻族势力不浅,至少比已经成婚的两位阿哥嫡福晋妻族势力强。

不看嫡福晋是蒙古贵女的身份,这妻族身份也比起永琮即将进门的嫡福晋强。

毕竟和硕淑慎公主可是废太子之女,是废太子留在人世间被世人清楚知悉的子嗣,当年支持废太子一脉之人不少,固然现在走的走、老的老,年轻一代早就不记得废太子了,但有这层脸面在,和硕淑慎公主在京城行事也方便许多。

所以贵妃在不争的同时,给自己大儿子担保了一个亲王之位,妻族能帮到永琮,但是又不至于让永琮备受关注。

新帝即位后,必然会看在永琮不争不抢的份上,视为左膀右臂。

别说日后了,就连她现在跟贵妃老死不相往来,但如若有一日,永璇登基,将永琮视作左膀右臂,她是毫无意见的,甚至为此跟贵妃和好如初也无碍。

慧妃心思一动,所以到底是什么让贵妃现在就公然示弱,是她发现了操控娴妃没了子嗣的人是谁吗?

说实话,慧妃心里要是没有一点笃定的话,就枉费她进宫二十来年了。

她有种感觉,在后宫有能力操控一切的人除了皇后,应该不会有第二人了。

可是她宁愿自己猜错了,这般狠厉的手段,让两家族人为此付出血的代价,如果是皇后,她不敢想象现在的皇后变得多可怖了。

贵妃如今恨不得让两个儿子都无一争之力,以贵妃的警惕,她多防着些不要紧。

凡事只怕万一。

“多注意娴妃的动作。”皇后能借刀杀人的对象只能是娴妃了。

……

储秀宫,“真让他们成事了也好。”魏紫菀心情不错,儿媳妇是公主之女还是外甥女都好,都是自家人,甭管外边人觉得她们的身份有多不妥,可关上房门过自个儿的日子,犯不着让别人指点自己的日子。

“现在就差和恪了,这孩子可真是让本宫担心。”

魏紫菀托起小和恪,“和恪,你说是不是啊,让额娘担心可不好,你得快快长大了。”

小家伙一看到额娘就忍不住笑,“额娘!”

母女俩欢快的笑容没持续多久,兰佩求见。

“娘娘,皇太后想见七公主了。”

“……太后娘娘喜欢和恪是和恪的福气。”魏紫菀将小孩递给兰佩。

皇太后想抱养她女儿却对她女儿的命脉毫不关心,她顶多将小孩交给皇太后一两次,五公主可还养在皇太后膝下,若是贪心不足,几次下来,皇上也该有意见了吧。

兰佩悄无声息叹了口气,将七公主交给皇太后后,忍不住多嘴提一句,“太后娘娘,贵妃娘娘应当不会掺和进后宫诸事了。”

贵妃将自己最有优势的两个儿子都断了争储路,太后娘娘想亲近贵妃不会有人多想,即便跟万岁爷提起将七公主留京,万岁爷应该不会觉得不妥。

皇太后沉吟片刻,“贵妃确实看得通透,储秀宫有永琮代为满蒙联姻,或许,哀家也该有所动作了。”

第86章 第86章和恪婚事

“和恪,你说是不是啊。”

“皇玛嬷。”小孩含含糊糊凑过来,她是生人勿近,但对熟人很喜欢撒娇的性子,只是小时候看不出来,稍稍长些年纪就明显看出她对喜欢的人的依赖。

“哎哟哟,怎么这么讨喜。”皇太后被逗得眉开眼笑,伸手轻轻抚摸着小孩漂亮的眼睛,和恪下意识想躲开,但想到这是皇玛嬷,便闭上眼睛,等睁开时,眼前出现她最喜欢的小食,她高高兴兴坐下来,一手一个点心,小口小口地咬着。

皇太后笑眼弯弯,“这孩子真讨喜,能吃,模样干净漂亮。”

这小脸小手肉乎乎的,一看便是贵妃仔细养了的,和恪性子天真惹人怜,贵妃宠出这样一个孩子,谁能说贵妃不对孩子上心。

四个孩子,即便是非亲生的孩子也能视作亲生孩子对待,若说待遇,宫里没人分得清贵妃对亲子养子的区别,现在贵妃还不知怎么让帝王同意两个孩子的赐婚了。

一个是蒙古贵女,一个是贵妃侄女。

皇太后对贵妃侄女成为永璐嫡福晋这点没意见,贵妃家世再不起眼,也是大选进宫的妃子,兄弟三人各有各的建树,不说贵妃兄长当了为百姓办事的好官,贵妃小弟也是当了蓝翎侍卫,是有皇帝提携,但若是本身没有能力,如何担得起帝王重视。

这家子各有各的拼劲啊,但又不同于寻常家族往上拼搏是为了给家族争光,让族人身板挺起,这家子从头到尾都是想着让自己过得更好,不惹事。

皇太后对魏氏一族的最大观感便是如此,知道分寸,但也知道自己努力上进的路怎么走。

她要怎么说,她从前对贵妃的怒火如同打在一团极软的棉花上,无劲可出,她甚至觉得从前跟贵妃闹别扭、生气的自己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贵妃能快快给两个儿子断了今后继承皇位的路,她怎么就想不明白贵妃对所谓的皇位、后位没有半点觊觎之心,魏家人想的都是让自己过得更好,贵妃亦是,自打进宫后,即便有着天赐的容貌,也不曾仗着恩宠肆意行事。

她怎么就用恶意揣测贵妃了。

人对有骨气之人总会有些敬畏,皇太后位高权重,对贵妃当时妄图利用自己,利用自己不成后直接将给她的孩子要回去,这说甩脸就甩脸的做法,当时有多生气,现在回过神后,便有些抓心挠肺。

尽管贵妃现在无视她了,但是贵妃还是将女儿送给她看着了。

皇太后胡思乱想有的没的后,盯着和恪看了许久。

和恪抬头歪着脑袋看了眼今天有些奇奇怪怪的皇玛嬷,又继续低头吃东西了。

额娘说过,有时候大人就是奇奇怪怪的,和恪不用管!

“和恪,你喜欢哪家男儿?”

和恪听不懂皇玛嬷的话,但她心里再次肯定了额娘的说法,额娘说得对,有时候大人好奇怪的!

皇太后在发话过后,便一巴掌拍向

自己脑袋,她问一个小孩这种事做什么。

“将和恪送去给裕贵太妃那儿吧,去跟皇帝说一声,就说哀家想见他。”

兰佩喜道:“是,太后娘娘。”

眨眼功夫,和恪便出现在还懒洋洋打着小盹的裕贵太妃面前。

“贵玛嬷!”和恪这孩子机灵,没忘了早些年一直带着自己的贵玛嬷。

裕贵太妃满脸惊喜,“哎呀,是福泽啊,让贵玛嬷抱抱。”

贵玛嬷一见面便叫出了和恪的小名,和恪很高兴,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贵玛嬷的喜爱,她抱住了贵玛嬷的大腿,“贵玛嬷,福泽喜欢你。”

“哎呦哎呦哎呦哎呦!”这可将老太太惊喜得不知所措了,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孩子。

哎呦,和恪是极其可爱的,和静也是极其可爱的,永琮永璐也是没由来的可爱,贵妃的孩子都是她的心尖宝,“你可得让贵玛嬷好好稀罕你了。”

和恪眨了眨漂亮精神的大眼睛,主动将小脸凑过去。

她知道的,额娘说,长辈这样说她时,就是想亲她漂亮的脸蛋!

裕贵太妃这下笑得眼睛只见缝了。

……

皇额娘想见他,乾隆这会儿即便是有事忙,也得抽出空来见见皇额娘,为人子,总得让自己母亲喜笑颜开。

只是他一过来便听到自己皇额娘跟自己嘀咕着和恪婚事,他没法不惊诧。

“皇额娘,您在说什么?”和恪这才多小,婚事以后慢慢商量也不差。

皇太后却以为他是在回绝,便来了脾气,“哀家这些年来没别的心愿,就是想小孙女留在身边,皇上你要是不答应,你就当没了哀家这个额娘吧。”

老太太发起脾气来不分来人是谁,是皇帝也一样发脾气,弘历是皇帝还是她儿子呢。

看见儿子反应不过来的模样,老太太想起自己从前不过是多管闲事一次,便被儿子有意无意敲打,这些年自己什么事都没管,和儿子母慈子孝多年,看着是好了,可现在,她心里委屈越甚,便不想理会后宫不得干政这种事了。

后宫不得干政,呵,她要是有这个心思,这些年她母家钮祜禄氏至于还混得不上不下,只是凭借天子母家的身份有了爵位,族中子弟没有一个有能耐的。

怪不得贵妃觉得皇帝靠不上,族人都是凭自己本事立足的。

皇太后心里清楚贵妃一家子都是有骨气的,但也不耽搁她现在就将这些账都加在皇帝面前。

乾隆愣了一下,越发不明白了,“就算皇额娘您想将和恪留在身边,那也得过些年再相看额驸吧,太早给和恪定下婚事,不就跟和静一样了。”

现在他看和静身边的特成额格外不顺眼,决心到了和恪这里时,等和恪长大后再商量婚事。

“你想将和恪留下来?”

这下换皇太后愣住了。

乾隆不大自然道:“朕想着永琮都娶了蒙古贵女,储秀宫也算有人顶上,就没必要让和恪抚蒙了。”

显然皇帝是清楚自己这算法有多离谱的,将和恪抚蒙的份算到永琮头上,这不摆明是将储秀宫看成一体了吗,可他众多子嗣,怎能这样划分,而且皇子和公主的婚事怎能一概而论。

和嘉公主、和静公主注定留京了,和敬公主确定留京抚蒙,唯有五公主和和恪公主婚事尚未定下,两位公主是肯定要抚蒙的。

要是和恪公主也要被帝王私心留下来。

那留京的公主就有三人之多了,这还没算上已经实打实留京的和敬公主,兜兜转转只剩五公主抚蒙,放在康熙朝,那是不多见的,甚至将女儿留京,那都是罕见的两三例。

皇帝是皇权至上、说一不二的皇帝,能让自己喜欢的女人的长女留京,是他最大的私心,可若是两个女儿都留京,私心再重也抵不过对皇权的看重。

可有时皇权离私心也不过是给个台阶下的距离。

有永琮娶蒙古贵女这事,皇帝发现自己可以说服自己了,都是满蒙联姻,兄长顶上,妹妹不去也是可以的吧。

可皇太后只是惊讶一下,也不想儿子是怎么想的了,儿子同意就好,但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得将和恪婚事定下来,当心以后皇帝改变主意,或是迫于形势不得不让和恪抚蒙。

还是当娘的了解自己儿子,知道自己儿子这么多年也只生这么个子嗣,以后未必有其他公主出生了。

或者说,就算有别的公主出生,也说不准会不会发生意外,让公主抚蒙之事不成。

就好比慧妃生下龙凤胎,就注定和嘉不会抚蒙。

第87章 第87章知足

“弘历,和恪婚事还是早些定下好。”皇太后就差把不放心三个字摆在面上了。

乾隆轻咳一声,“皇额娘,放心吧,朕心里有数。”

婚事过早定下是不成的,如同他现在也没让和静和特成额婚事定下来,只是明面上让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罢了。

谁知道这些未来额驸将来会不会出事,当然,他对和恪未来额驸是谁,心里也有个定数,这次不会像和静这次透个口风了,除了天知地知他知,绝无第二人知晓。

毕竟大清不缺才俊,这个不行还有下一个。

皇太后见实在说不定儿子,便只好叹声。

“罢了,既然你心里有数,哀家信你一言九鼎。”皇太后话锋一转,“既然和恪注定要留京,那便让哀家抚养和恪吧。”

皇太后还惦记着让和恪留在自己身边一事,既然她让和恪留京之事成了,那依据贵妃的心思,她应该是能光明正大将和恪留在身边,享受儿孙之乐。

乾隆却给她泼冷水,“皇额娘,和恪养在贵妃身边,和恪还小,离不得亲生额娘。”

他格外在亲生额娘这点上重音强调,“况且皇额娘您不是抚养吉佳了吗?”

先前五公主只是表面上养在皇太后身边,实际上还是跟娴妃有些接触的,可是经过娴妃孩子没了的事,并且今后娴妃难以有孕,五公主是不可能继续交给娴妃了。

即便五公主也是被人算计,但是她间接害了娴妃孩子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五公主只能交给皇太后抚养。

皇太后捏着眉心,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人挑两桶水两头都得分个高低,她确实偏疼和恪,也没法不偏疼和恪。

“吉佳这孩子,皇帝你何时册封。”皇太后难得替自己这个孙女着想,皇上亲生女儿中,就吉佳尚未册封,宫中等出嫁时再册封的公主,就只有宗室养女,哪有皇上亲女跟宗室养女相提并论的说法。

那不糊涂了吗。

“娴妃那事,还得过些时候。”皇帝也不好说,总得过几年再册封五公主,不然娴妃前脚刚掉孩子,五公主就被册封和硕公主了,这不是让娴妃气得半死吗。

“也是。”皇太后也是清楚娴妃孩子没了的全过程,只觉得造化弄人,往后这宫里进的新人,必然要从高门大族里挑选了,毕竟这样养出来的贵女懂分寸——

也不能完全说懂分寸,而是她们知道一损俱损的道理,不可能堵上全族人的命下手。

……

白驹过隙只在弹指一挥间。

转眼便到乾隆十八年,魏紫菀进宫也将近十年了。

她现在是最好的年纪,不到三十便是极具风韵的时候,换句话来说,皇帝确实喜欢这般年纪的女人,从他后宫妃子大多是这个年纪频繁生子便能看出了。

皇帝越发频繁过来储秀宫了,但恩宠这事一码归一码,魏紫菀其实没想着这个年纪再要一个孩子,虽说皇帝喜欢这般年纪的女人,可他又不用生孩子。

她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往后再要孩子面临危险的只有她,在医术不发达的古代,三十来岁生孩子就算是高龄产妇了,即便她还没到三十,但是四舍五入,勉强也算了。

她拿自己的生命安全来拼一个莫须有的孩子,若是一尸两命,她四个孩子还未长成,要她怎么办才好。

魏紫菀极其为难,想将帝王推走,但是帝王恩宠不可拒,若是惹怒了帝王,以后恩宠更别想要了,她的孩子还没长成,她的族人还在拼搏,她不能做这种事。

想喝避子汤,这东西有伤身子,加上宫里人都是人精,她一旦给自己捣鼓避孕药,想都不用想这事会立马传到帝王耳边。

她之前是用一些科学的避孕手段,加上她晚上喜欢跟帝王说起她学习进度,有时候谈的晚了,皇帝有心想做那种事都得看看明日早朝还有没有精力。

久而久之,以原身这么容易怀孕的身子,这些年竟奇迹般只有三个孩子。

可随着帝王来的次数频繁,她怎能不担心自己会怀上孩子,原身在乾隆三十一年都还有孕顺利生子。

若是让后宫那么多不曾有孕的妃子知道她的想法,必然唾弃不已。

可现实情况是,她的确不缺子嗣,甚至犯不着为了再求一个阿哥将自己的性命赌上,她心中的天平早就向自己的四个孩子倾斜了。

“关嬷嬷,你说这太妃们都是何时被帝王赐避子汤的?”

魏紫菀听说有些宫妃到了一定年纪,如果有帝王怜惜,不必让其继续受生养之苦,就会赐下避子汤。

关嬷嬷心里微微惊讶,“娘娘是不打算要孩子了吗?”

这话在宫里是极其不可思议的,放眼后宫妃子,哪个宫妃不想要孩子,即便孩子多的,也不在意自己多生几个孩子,唯有这样,自己的地位才会越发稳固。

她以为娘娘这些年没有再怀上子嗣是因有了两子两女,心里并不着急,也不急着邀宠。

结果娘娘已经断了再要子嗣的心思。

“本宫不缺子嗣,四个孩子足够了,这宫里没有人比本宫的孩子更多,本宫要是还不知足,上天会谴责本宫的。”

“可娘娘现在还年轻,万岁爷怕是不会如娘娘所愿。”关嬷嬷心里叹道,万岁爷不但不会如娘娘所愿,还会盼着娘娘生下更多子嗣。

毕竟娘娘的孩子一向讨人喜欢,万岁爷对娘娘又那般喜爱,怎么会不盼着跟娘娘再有一个孩子。

若是说娘娘想以后不生养孩子也好,趁还年轻时再怀一个孩子,也能防着某些意外发生,说到底,永琮阿哥还未长到成亲生子的年纪,说句不好听的,还有夭亡的风险,和静公主和和恪公主将来总要嫁人的,不能一辈子陪在娘娘身边。

永璐阿哥是娘娘养子,胜似亲子,将来要是永琮阿哥没法站住,也能孝顺娘娘,但柏氏至今还好好活着,她总怕有生母过来争抢永璐阿哥。

就算是她多想也好,也算是她这个奴才擅自行事,她知道自己的说辞能影响娘娘,她也不得不多说一句,“娘娘,趁您还年轻,便再生一个子嗣也好。”

她压低声音,“您子嗣够多了,万岁爷才会赐给您避子汤。”

这么说也没错,娘娘子嗣多了,万岁爷必然不会让娘娘再生养了,高位生养多了,万岁爷不会坐视后宫局势这般发展的。

魏紫菀深深看了她一眼,关嬷嬷这话着实不像话,若非是跟随她多年的老人,她早就让她下去领罚了。

只是,为了不重现原身生孩子生到身子有问题的情况,她竟是要利用自己的孩子达成目的了吗。

魏紫菀把玩着手中扳指,目光跟挂在正堂中央的唐卡佛祖对上眼。

佛祖慈悲,宫中人似乎都这么认为,皇太后更是将敬佛一事时时刻刻牢记在心。

但她绣过唐卡,也拜过佛,跟有禅意的人说过不少话,她心中仍不见对佛祖有一丝敬意,神佛又如何,不能护住她的,不过是徒有虚表。

她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她绝不允许自己走上跟原身一样的路。

她必然要长命百岁,子孙绕膝。

想让她借助自己的子嗣达成目的,她不愿意,谁也别想说服她。

魏紫菀脸上浮现温和的笑容,笑意不达眼底。

她记得今年要大选了。

皇上也该将心思从她身上挪开了。

今年听说有不少贵女参加大选,其中也包括了她那位准弟媳戴佳氏。

第88章 第88章齐聚

长春宫,皇后神色淡淡,“五月是今年大选选定的好月份,有哪位妹妹愿意帮本宫筹办选秀事宜。”

“让妾身来吧。”魏紫菀放下茶杯,迎着众人诧异的目光,莞尔一笑,“宫里许久不见新妹妹,我倒是对这新妹妹好奇极了。”

嘉妃犹豫了一下,也道:“我也同贵妃姐姐一起吧。”

“还有妹妹要来吗?”皇后微微一笑,目光放在其余三妃身上。

纯妃顿了一下,见皇后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解释道,“娘娘,妾身儿媳有孕了,妾身想照顾儿媳,怕是忙不过来。”

慧妃神色不悲不喜,这些年她很少做出动怒或喜悦的神色,当年怀龙凤胎给她留下的后遗症在这两年因年纪大了,越发明显,她看起来比她原本的年纪还老五六岁。

便是旁人看了会怀疑是不是到了抱孙子的年纪,只不过慧妃本就不盼着恩宠了,平时也就做出一副平平淡淡的模样,让自己的容貌看起来没那么多细纹。

她犹豫了一下,“妾身也来吧。”

永璇是还没到年纪娶妻,但是她容貌已逝,陆氏和林氏作为她身边人,一个早死,一个不中用,这些年容色大减,还得选一两个固宠的宫妃。

慧妃话音刚落,娴妃也点头了,“妾身也来吧。”

这样下来,四妃只剩纯妃无动于衷。

但纯妃确实对这种事兴致淡淡,皇上已经给她两个儿子爵位,她大儿子对皇位无欲求,又不愿后院进人,就守着一妻两妾过日子,小儿子太不着调,之前天天找贵妃要奶茶喝也就罢了,近两年还专门研制奶茶这种东西。

便是经商她都还能听出几块银子响声,换做是这奶茶,大概只能听个水声吧。

摊上这两个儿子,纯妃只想着安享晚年,对帝王纳妃一事不感兴趣。

而且往年这些人也对大选之事不感兴趣,今年贵妃头个参与,她不免多想,兴许会发生她始料不及的变化。

便故作不知皇后探过来的视线。

“娘娘,妾身可否一起?”说话的是愉嫔。

皇后略微诧异看她一眼,“自然可以。”

愉嫔松了口气,也不顾其他人投来的目光,永琪再过几年就到婚配年纪了,她作为额娘无法给永琪更好的,但是她想给永琪精挑细选一个性子好的女子红袖添香。

像三阿哥曾经的侧福晋西林觉罗氏那般的,她可不乐意看到。

这样一来,有五人帮忙操办选秀之事,皇后笑意越发浓重了。

今年大选她听说前直隶总督戴佳那苏图之女戴佳氏要参选,尽管那苏图已经逝世了,但戴佳氏的身份可不低,戴佳一族是包衣抬旗不错,但戴佳氏却是圣祖成妃的族曾侄女、戴佳氏的嫡母章佳氏是圣祖敬敏皇贵妃的亲侄孙女。

这一族是凭借圣祖成妃起势的,有跟其他后妃家族代代结亲,因此戴佳氏是最适合不过为妃的贵女。

不过有贵妃亲弟在,皇上不至于会对贵妃未来弟媳感兴趣。

……

魏紫菀从长春宫离开后,看到永珹行色匆匆,不免多看一眼,便被两个女儿迎面扑过来,“和静和恪。”

魏紫菀双手一揽将两个孩子牢牢抱在怀里,笑意颇浓,“今早醒得好早啊。”

“额娘,和静醒得早,还带妹妹穿衣了。”

和静得意撑腰,和恪乖乖嗯了一声,“额娘,姐姐好厉害。”

“是很厉害。”魏紫菀挨个摸了下孩子头,“今天这么早醒,一定还有别的事要做吧。”

和静点头,“额娘,我们要去找郭罗玛嬷了。”

去找她额娘做什么?魏紫菀茫然,“是你七哥九哥带你们去的?”

唯有这样才能解释两个小孩出宫自由了。

皇帝给两个儿子定下嫡福晋后,便对他们随意出宫一事不怎么理会了,只要不是在宫外惹出大祸,皇帝都视若无睹。

所以两个当哥的能带妹妹出宫很正常。

“是啊,九哥说想带我和妹妹看未来嫂嫂。”

和恪用力点头,“嫂嫂!”她强调道,“七哥也看嫂嫂。”

魏紫菀嘴角抽搐,“你们一个个年纪才多大就想着找未来嫂嫂。”

她估摸以两个儿子的年纪,顶多是去找两个未来媳妇相认,然后像和静和特成额一样整成玩伴关系,毕竟这一个二个的,年纪才多大啊。

六人中年纪最大的应数她未来大儿媳博尔济吉特氏,但她最多也不会超过十四岁,当初连连没了两任未婚夫君便是因皇帝一时兴起给她定下一门娃娃亲,等她年岁见

长后,那娃娃亲对象没了,便又选了一人,但那人身子弱,也早早没了,这才到了永琮。

她心里没什么男女大防的忌讳,“既然要相识,那就玩个尽兴。”

和静拉过来特成额,“额娘,七哥说还要带上他!”

特成额小脸认真,“娘娘,奴才会照顾好和恪公主的。”

魏紫菀眉头皱得更厉害了,心想这一群小孩该不会是想着认认真真介绍彼此未来伴侣结识吧,她没啥意见,就是和恪掺和进去,好像有些孤零零的。

她多摸了和恪脑袋一回,委婉道:“要是你兄长姐姐们到时不理会你,光顾着跟他们玩伴说话,你就早点回来吧,额娘在宫里等着你。”

“额娘?”和恪歪着脑袋,不知额娘在说什么,但乖乖点头,“额娘,和恪会好好玩的。”

“还有我还有我。”和静将脑袋凑过去,“额娘多摸了和恪一次,我的还没摸。”

“是是是。”魏紫菀伸出手将她头发捋得乱七八糟,偏生这孩子还很高兴,“真傻。”

她忍不住笑道。

和静骄傲挺起小胸膛,“才不是,和静最喜欢额娘了。”所以只有额娘能这样碰她了,其他人想碰和静,和静才不乐意。

魏紫菀伸手将她头发理得服服帖帖,吩咐道:“出去好好照顾妹妹,你是姐姐,妹妹还小,不过你也是小孩,有拿捏不定的事就听你哥哥的吧。”

“好。”和静紧抓妹妹的手。

……

宫外,大伙齐聚魏府上。

小舅舅魏德馨虽是长辈,但却是长辈中年纪最小的,因此由他亲自组织这次会议,大家都没意见。

永琮和永璐在央求皇阿玛同意定亲那天,在致美斋有模有样商量,打算将他们未来嫡福晋和妹妹的未来额驸带过来,大家一起打个照面,以后就是自家人了。

三个小孩都有未来伴侣,唯独和恪身边孤零零的。

魏德馨跟他姐果真不愧是姐弟,脑回路一模一样的,看着小外甥女目光有些可怜。

“小舅舅,你干嘛看我。”和恪突然抬头问道。

小孩对大人视线最敏感,和恪发现小舅舅莫名看了她好久,她还奇怪小舅舅为什么只看她,不看其他哥哥姐姐。

魏德馨一拍脑袋,“小舅舅这不是觉得和恪公主长得果真可爱,必然是宫里最可爱的小公主。”

和恪抿了抿嘴,“额娘早就说过了,小舅舅你干嘛骗小孩。”

姐姐是最漂亮的小公主,她是最可爱的小公主,小舅舅干嘛讲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肯定有事骗她。

魏德馨没想到小外甥女这么不好骗,况且他也没说错啊,小外甥女确实可爱。

想着这是姐姐的孩子,便格外纵容道,“奴才在想和恪公主何时有额驸,像阿哥公主们将未来福晋/额驸带到身边也是好的。”

打小培养的感情能不好吗?以后成亲了必然感情和谐。

他犹豫了下,还是将手放在小外甥女头上摸了摸。

和恪茫然,没想到小舅舅想的竟是这种事,她伸出小手拍了拍小舅舅手背,格外大气道:“和恪还小啊,小舅舅。”

第89章 第89章团结

魏德馨失笑,“是小舅舅多虑了,和恪公主还小呢。”

他摸了摸孩子头,掩下眼底担忧,永琮永璐和静三个孩子的婚事都定下了,就只差和恪的了。

只怕皇上到时会独独让和恪抚蒙,这让姐姐怎么受得住。

而且和恪这般乖巧懂事,让性子这般和软的公主抚蒙,不敢想象。

希望圣上不会让和恪公主抚蒙,像和敬公主那般只抚蒙不留京也是好的。

魏德馨只得将担心掩在心里,不让这群小孩看出来,作为长辈还让小孩担心,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好了,大伙都到齐了。”永琮拍了拍掌,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小小少年风姿卓越,一身正气如修竹挺拔,尤为俊俏。

见所有人都看过来,永琮眉眼弯弯,“从现在开始,咱们可以好好结识,今后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之间有商有量,有什么事好好说,有什么矛盾有什么不满的可以找我,小爷可好说话了,大伙可不得做对不住储秀宫的事。”

他脸上笑意颇浓,毫不忌讳说出这等带着威胁的话,永璐不忘在旁补充,“我们兄弟姐妹没有什么忌讳的事,但要是将某些要紧的事一直瞒着,这不忌讳也得变忌讳了,这不利于我们一家人的团结。”

和静觉得自己也得说点什么,“储秀宫不欢迎对额娘不敬的人。”

和恪歪了歪脑袋,求助般看向小舅舅。

魏德馨心里顿时来了劲,一肚子话想支援和恪公主。

但和恪最终还是想出了下马威的话,“和恪会找皇阿玛。”

魏德馨悄悄给小公主举起大拇指。

和恪害羞地抿抿唇,摆摆小手。

特成额摸摸鼻子,费力解释道:“特成额不会对不住储秀宫的。”

博尔济吉特晨珺不大介意,“既然要跟你成家,这种事我还是能做得到的。”

魏兰芝缓缓点了下头,“能做到的。”

“既然这样,那我们今天就好好说说心里话吧,一家人不必说两家话,不管我们是娶是嫁,总归是储秀宫的人,可不能离心。”永琮扫了眼众人,又露出方才如沐春风般的笑容。

博尔济吉特晨珺心里微微惊讶,这位未来夫君看来不似面上般毫无心眼啊。

不过,都是皇子阿哥了,即便贵妃娘娘宠得再厉害,也不能真的满心善意,人善被人欺。

她点了点头,也笑道,“咱们来仔细认识一下,将来等成亲时,便知见不生分了。”

永琮笑意更深,他选这位嫡福晋果真没选错,合他脾性。

而魏兰芝静静地看着未来七哥和未来七嫂,又看向自己未来的夫君九阿哥,心里大抵有数了。

这是能靠得住的兄嫂,而九阿哥只听未来七哥的话,额娘说过她不适合为长媳,只适合当小儿媳妇,有这两位兄嫂在,她当那性子和软的小儿媳正正好。

她缓慢地点点头。

和恪看了眼这位未来九嫂、她现在的表姐,为何表姐说话这么慢,做事看起来也好慢好慢,跟未来七嫂风风火火的模样完全不同。

她扯了扯表姐的衣袖,表姐回过头看她,也是语气缓慢地问道:“和恪公主,怎么了?”

和恪眨了眨眼睛,“没什么。”

果然表姐是个慢吞吞的性子,和恪脑子里快速闪过额娘说的话,往往性子慢吞的人都不会轻易跟人生气。

和恪再看看一直跟在七哥身后的九哥,七哥也是个不容易生气的,总是笑呵呵,九

哥平时会钻牛角尖,但额娘说过了,九哥是很好很好的人,也是很好很好的哥哥,跟表姐在一起,应该就是长辈们说的天造地设的一对吧。

而七哥性子爽朗,这位未来七嫂也是个好说话的,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可是到了六姐和特成额这里,和恪眼里闪过迷茫,她看不懂特成额,这个人都不会说话的,总是闷头干事,而姐姐风风火火,她挠了挠小脸,要是说姐姐经常欺负特成额、特成额任姐姐欺负,这算不算良配?

反正姐姐也只是喜欢跟特成额开玩笑。

和恪年纪小小便洞察人心,将三对未来成婚的少年郎看个明白,也知道小舅舅之前那么说是啥意思,但是和恪就是不想明白。

反正和恪还小,成婚之事等长大后再说。

和恪趴在桌子撑着小脸,眼睛眨啊眨,像星星闪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哥哥姐姐们的举动。

看着七哥和未来七嫂很自然谈到一起,两个人都很主动,说起自家有几口人,平时都是什么性情?以后成婚了会有几个孩子,那些妾室生下来的孩子会不会养在嫡妻身下。

后面这句话是未来七嫂问的。

七哥干脆道:“你是嫡福晋,这些事自然交给你管,只要别是皇阿玛看不过眼的程度,都随你,爷额娘不会管我们后院事的。”

未来七嫂满意地点头。

和恪目光投射在九哥和表姐身上。

不管九哥说多少句话,表姐总是简单应一声,久而久之,九哥干脆不说话了,轮到表姐多起话来了。

而六姐和未来姐夫一个负责吃,一个负责递。

和恪看了一会儿满眼迷茫,和恪将来也要像哥哥姐姐们找一个性子比较奇怪,但品行还算不错的人吗。

和恪想了想自己认知中最奇怪的奇葩举动,摇了摇头,和恪谁都不选,谁想让和恪成亲,和恪就跟皇阿玛哭!

和恪只想跟额娘、姐姐、贵玛嬷和皇玛嬷在一起。

……

今年大选身份最高之人当数戴佳氏。

魏紫菀知道乾隆后宫妃子数量看着够多、够唬人。

可那是因为乾隆活得够久,只要寿命长,加上是皇帝万万人之上的地位,每三年的大选,每年的小选,即便只进了几个人,对上乾隆八十九岁的寿命,后宫妃子不多才奇怪。

今年即便大选,进宫的妃子应该不多。

魏紫菀在考虑要不要带个新人在身边。

这期间的度要把握好,不能将皇帝推走,也不能让新人踩着她上位——

这样一想,她都想叹气了,当宫妃就是不能随时安枕无忧,无论位高位低,都取决于帝王心思。

还是将那位新人推到别的宫所吧。

她打了个哈欠,想起皇帝愈发频繁的过来,她甚至想是不是自己身体出点毛病,不能经常侍寝才能推脱皇帝,但是正如一个妃子是否生养都取决于帝王一念之间,她身子出了毛病,太医必然会诊断出由来,再禀告帝王。

到时她可就彻底得罪帝王了。

总不能她当初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过得好攀附上帝王,却没想过当宫妃的后果是这般吧。

她当初既然已经想好了,就不后悔自己走这条路,她的四个孩子确实因为皇家权势过得不错,她也当上贵妃了,族人步步高升,收到了好处再后悔也没有这个道理的。

可眼看自己这个年纪再怀孩子,那也不成,总会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至于怎么做,她已经想好了。

这些大选秀女便是拿来转移皇帝和宫妃们注意力的,让她们时刻紧盯着她,倒不方便她派人动作了。

“妹妹们,姐姐乏了,先行回去了。”

魏紫菀将账本放下来,眸带笑意,三妃一嫔不敢多言,“是,妾身恭送贵妃娘娘。”

魏紫菀便自然而然起身离开长春宫。

连皇后都借口疲累早早回房,她就是想让旁人以为她对选秀之事上心才接手这些事,目的达成了没理由再待下去吧。

妃子们面面相觑,嘉妃也想走,但其他妃子出于自身目的都留下来了,她跟她们位份一致,总不好也走了。

第90章 第90章使女

愉嫔还在兴致勃勃给五阿哥挑选使女。

皇子阿哥在正式娶妻前,身边必然有妾室伺候。

愉嫔不敢赌万岁爷会给永琪赐下满洲贵女做侧福晋,事实上,这般身份贵重之人,她见过永璋的侧福晋西林觉罗氏,便下意识有些哆嗦了。

她宁愿自己给永琪选定的使女母凭子贵、以子册封侧福晋,也不要身份贵重之人当她儿子侧福晋,身份贵重就意味着不好驾驭。

纯妃作为妃位都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媳妇惹祸,她不过一个嫔位,永琪还是众多皇子阿哥中爵位最低的皇子之一,她们母子俩怎么可能做到连纯妃母子俩都做不到的事。

而且,即便是成为儿子嫡福晋的人选,愉嫔也由衷地觉得身份不高不低的贵女挺好的。

就好比是令贵妃娘家人的身份,是汉军旗出身,身份不显,但也不会太差,毕竟族中有一位贵妃和两位皇子两位公主做倚靠,前途不可限量!

毕竟她儿子也只是固山贝子,皇上还有这么多儿子,她们母子俩并不受宠,就不盼着高门大族的贵女进门了。

如果不是九阿哥已经定下嫡福晋是贵妃侄女,皇家不会默许一连出现两位同枝同脉的嫡福晋,加上贵妃至今就一位侄女,愉嫔无论如何都得探探贵妃口风。

而如今宫里符合她心思的有慧妃侄女,其余三妃都不大符合她要求。

娴妃侄女已经成了三阿哥嫡福晋,而嘉妃和纯妃都是包衣旗人,母族身份不高,连能够上皇子嫡福晋的最低资格都没有。

况且就算她们族人够上了。

愉嫔也还是不大能看得进眼,原因很简单,她们族人都不是长进之人,只是靠两位妃位才勉强在京中有两分薄面,但实际上,看不上她们族人的人也不少,等两位宫妃一去,金氏一族和苏氏一族转而就被人抛在脑后了,谈何风光,谈何不是在拖累永琪。

而慧妃就不一样了,慧妃族中是实打实的有顶梁柱,慧妃之父高斌如今还在朝中被万岁爷看重,有实打实的治水功绩,攀上这门妻族,对永琪好处不小,还不用为慧妃家族门第在意,毕竟慧妃所在的高氏一族便是从汉军旗包衣抬进满洲上三旗的,不属于名门望族。

不会让永琪难为。

她这个想法想要实现起来应该并不难。

只看皇上确确实实给让贵妃侄女为九福晋,也让娴妃侄女为三福晋,皇上总共就十个成活的阿哥,这其中就有两个皇子嫡福晋是出自后妃家族,她如何不能肖想永琪嫡福晋是慧妃侄女,说不定皇上还真就这么想的。

念起慧妃侄女从包衣抬旗这事,愉嫔就不由自主给儿子选看的使女往更低身份的看下去。

慧妃便在相看容貌不错、家世中规中矩的女子了。

她是总结出一个规律了,没有野心的女子不会投靠她,而有野心却身份太低的,总会想着踩她上位,或是给她弄出数不尽的麻烦。

这身份太高的女子,不用投靠她便能在宫里立足了。

唯有这身份不高不低的,在起初需要她帮忙时,会投靠她帮她固宠,等日后自己起势时,还会记着她这份香火情。

慧妃已经想通了,妄图将一个有野心也有运道的女子一直压着,无异于给自己寻仇,而她有子嗣有位份,那些有野心之人在脱离她之后还能不能立足是另一回事,至少她保证她在宫里的人缘过得去就好。

单是看娴妃那子嗣没了的事,可见娴妃平时多招仇恨,若是人缘好,不说在宫里如鱼得水,可也不会给幕后之人利用的机会。

娴妃……娴妃在看了慧妃一眼后便专心看账本了。

如今的她,早就没了一身淡然,取而代之的是稳重,失去孩子并且今后再也不能生养之事让她发生怎么样的脱胎换骨,旁人不由得知,挨在她旁边的嘉妃却胆颤心惊。

早知如此,她就学纯妃走人了,何必掺和进去。

这一个个的冷脸相对,她在旁看得冷汗淋漓,心里真恨自己多事,方才贵妃娘娘走时,她为何不跟着一块走!

……

储秀宫,魏紫菀回来时便见婉嫔和颖贵人两位妃嫔笑盈盈看着她,一个给她亮出她和储秀宫其他宫妃一起做成的唐卡,另一个则弄出了新款式的化妆品。

商量好两人产品上新一事后,魏紫菀才反应过来,“他们五人怎么还没回来。”

“娘娘,小主子们兴许还在热闹呢。”子衿双手捏上她肩膀,为她松骨。

魏紫菀心里腹诽,四个小孩别给她闯祸就好,成天到晚让额娘担心,得亏她也算是个开明的家长,对小孩私底下的举动从不干涉,只要别是涉及朝廷之事以及欺男霸女之事就好。

而此时三对未婚男女皆已达成共识,在旁观望的和恪若有所思,不过还是为她们储秀宫的团结高兴的。

和静看了眼天色,有些不安道:“我们要回宫了吧,额娘会担心的。”

“回什么宫,难得出来一趟,我带你们去我府上走一圈啊。”永琮一左一右拍着两个妹妹的肩膀,“放心,爷派人给额娘传话了,不会让额娘担心的。”

在老大的带领下,一个个都忘了回宫之事,玩得乐不思蜀。

不过永琮永璐这两兄弟也没忘了正事,去看看额娘在宫外的门面,魏家人不愿派人过来接手这些门面,说都是宫里娘娘的,他们已经出门办事时得旁人三分敬重已经是仗着娘娘脸面了,再接手娘娘的门面,那可真是羞愧之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