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7(2 / 2)

殿下三思啊 雾十 17968 字 6天前

她说:“陛下昏聩,听信谗言,夜袭北疆啸铁卫大营,欲陷尺玉、金丝两卫将士于不义,引发城中民愤,我等不忍同室操戈,特来此清逐陛下身边首恶!”

简单来说,就是二公主要清君侧。

这话别人会不会信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这话确实让侍卫们心里开始打鼓,有了不小的犹豫。因为他们确实接到了城中有流民袭击衙署的险情,虽然还不知道原因,但和二公主所说确实能够对上。

更不用说有些和尺玉、金丝有交情的侍卫,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他们提前换防了,但不知道换防去了哪里的消息。

而二公主已经在亲卫的护送下,一步步靠近了寝宫。

她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诚恳:“父皇,还请听儿臣一句,父皇,还请您开门一见!”与她真挚的情感不同的是,她手中闪着如臂使指、闪着骇人银光的大刀,一刻也没有放下。

***

沈里都快急死了。

闻时颂的亲卫首领终于把他知道的都一五一十的说了,二公主要造反,闻时颂不准备阻止就算了,自己还非要留在最危险的宫中。

“请殿下不用担心,太子殿下想必此时还宿在东宫,东宫虽然也在皇城之内,却并不与北内相连,宫内留有不少好手,殿下的安全绝对有保证。”没有人觉得二公主此行能成事,退一万步说,她真的赢了,太子殿下也足够在别人的保护下先离开皇城了。

但这些话,沈里却是一个字都不信的。

因为还有谁会比他更了解东宫呢?在东宫和北内之间一直都有一道直通的通训门。

在孝贤太子还活着的时候,那道门常年不曾关闭,北内的一切设防对于东宫来说都是形同虚设。虽然说在闻时颂当上太子之后,这门就被锁住了,沈里每天赶去弘文馆上学时,总要抱怨绕了好远的冤枉路。

但以沈里对闻时颂这个神经病的了解,当他想要破开那扇门时,一把简简单单的锁还能拦得住他吗?

说不定此时此刻闻时颂就在寝宫看热闹。

那么,闻时颂在吗?

他肯定在啊。

在二公主叫门的时候,闻时颂已经艺高人胆大的从后门进来了,以身犯险,刺激的不能再刺激。他这么做自然不是因为二公主造反,而是因为他一路追教主追到了这里。

他有个可以追踪他人的手下,对方觉醒的血脉其实挺鸡肋的,因为在同一时间段里,他只能追踪一个人,且需要对方身上带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类似于毛发啊什么的。这也是闻时颂之前为什么一看到荷包就想到了定位。

闻时颂找来拥有这样血脉的人想做什么,原因一目了然,他的掌控欲让他想知道沈里每时每刻的动向。

但到最后他也并没有这么做,原因也是一目了然,这样会让沈里不开心。

哪怕闻时颂自信可以做到沈里一辈子也发现不了,但他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在这个恋爱脑心里,沈里的需求,沈里的情绪,沈里的一切,都是高于他自己的。

闻时颂就是这么一种人,要么不喜欢,要喜欢就一定会陷的很深,很难自拔。

哪怕他和沈里严格意义上都还没有开始,他们只是成婚了。

总之,在看到教主的目的只是借用逍遥子的能力,把自己和杜言生对调,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皇宫之后,说真的,闻时颂是有那么一点点失望的。

就这?

又一个想来杀那老登的?

真的,你们能不能有多一点点的追求啊?比如毁灭个世界什么的,闻时颂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挺想这么干的,如果不是他后面喜欢上了沈里,而沈里喜欢这个世界,他肯定早晚有天会真的去实现这个野望。

不过,闻时颂还是第一时间赶赴了现场,毕竟他已经追到这一步了,眼瞅着就要成功了,他才不要放弃。顺便还能看看这教主能不能杀死老皇帝。

如果能,那他会很高兴。

如果不能,他好歹也帮沈里抓住了他心心念念的教主不是吗?

怎么样他都是赚的。

而此时此刻的大殿之内,老皇帝刚刚才从一场噩梦中惊醒,不知道为什么,他好像有些不能动了,他虽觉得不对劲儿,却也觉得正常,他最近每一日起来时身子都感觉一日比一日臣,只干涩着嗓子喊了一声:“来人啊。”

回答他的却只有灯火下翻书的声音。

老皇帝甚至有那么一刻怀疑是自己终于头痛到出现了幻觉,他这辈子从未被人如此怠慢过,好一会儿才挣扎着,奋力朝声源看了过去。

他确定了,他一定是在做梦。

因为那烛火下是一道他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在他过去生病的无数个日夜,他已经不知道看见过多少回这样的身影。

他最喜欢也最引以为傲的儿子亲侍汤药,陪在他的身边。

他儿子那些晚上几乎从来不睡,只会就这样随便拿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歪在宫灯下,一边看书,一边以备他这个生病的父皇有不时之需。

他颤颤巍巍即将喊出那个声音。

而在与此同时,闻时颂和二公主也同时一前一后,杀了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茗粥:初唐对茶汤的一种别称。

PS:明天的内容提要就叫“喜相逢”,沈里也会过来。

第85章 入主东宫第八十五天:

两个潜入者最先看到的是彼此。

二公主琥珀色的眼睛中有着明显的错愕,手上的刀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指向哪里。闻时颂就要比自己的二皇姐泰然自若的多,因为他掌握着更多的信息,他知道她要造反,知道她会出现在这里,甚至知道平凡之众的教主也在这里。

顺着闻时颂的眼神方向看过去,最先引入眼帘的就是前朝名家手绘的八扇山水屏风,而在那屏风之后,就是躺在龙床上动弹不得的老皇帝以及灯下隐隐绰绰的黑袍教主了。

在这个因为讲究聚气而不大的房间里,看上去只有几个人,实在已经躺了一地的人。

闻时颂判断了一下,这些给老皇帝守夜的宫人都还有气,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昏迷了。没想到这还是个心慈手软的邪-教教主。

武艺在身的二公主也已经分辨出了室内还有另外一个活人,对方呼吸均匀,气息绵长,一听就是个棘手的练家子。她刀锋一转,就与闻时颂达成了一致,先共同对付外敌。

至少二公主觉得闻时颂是这个意思。

但闻时颂其实只在用眼神说,我们偷偷摸过去,你对付老皇帝,我对付教主,各得其所。

只能说这对姐弟是真的一点默契都没有,只不过很神奇的是,这无效的眼神沟通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下一步,两人一左一右摸到了屏风之后,眼瞅着就要各自直奔自己的目标而去了。

黑袍的教主自然也是发现了他们二人的,只不过他以为来的是二公主和她的手下,他很了解二公主,所以依旧不慌不忙。在这个关键时刻,只先声夺人的对老皇帝表示:“你觉得你这样依靠窃取他人寿命来苟延残喘的方式,能苟到几时?”

二公主果然停下了手上的动作,顺便还眼疾手快的一把扯住了闻时颂的后衣领。

在这方面她还是很了解自己弟弟的,教主说的话与二公主的猜测不谋而合,她的好奇心会趋势她先冷静下来,听听再说,可闻时颂不会,这就是个神经病,属狂犬的。

被扼住了命运喉咙的闻时颂只能艰难侧头,对二公主无辜的眨了眨眼,像极了往日沈里求他放手的样子。

可惜,二公主不是闻时颂,根本不吃这一套。

她坚信一旦自己放手,闻时颂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杀出去。

闻时颂会吗?

他当然会啊。他就不是那种能被劝住的人,不趁着对方病要对方命,还有空给他小嘴叭叭呢?知不知道反派多死于话多?他二皇姐这一看就不专业。

可惜,不专业的二公主有一帮子好力气,她还好死不死的卡住了命运的后脖颈,让闻时颂一时之间真的不好挣脱,只能继续听教主“妖言惑众”了下去。

“是,这种换寿可以让你拥有对方的寿数,在对方的寿数未到之时,旁人有再多手段也奈何不了你……”

二公主和闻时颂同时恍然。

一个想,原来这老登换的是寿数,那他的寿数现在到底加到了何种恐怖的数字?

另一个想,怪不得这老登怎么都杀不死,寿数还在就是他的不死金身,啧。

然后,两人又齐齐看向了彼此,用质疑的眼神问出了一模一样的话——你在恍然大悟什么?你能知道什么?

最后,又一起在心里傲慢的摇了摇头,否定了彼此,他/她才什么都不会知道呢!

当两个喜剧人还在这边“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时候,教主在那边已经对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儿、想要呼救却发现自己连声音都发不出的老皇帝进行了致命一击的展示:“知道这是什么吗?”

闻时颂和二公主不知道老皇帝知不知道,反正他俩是不知道,也看不见,在屏风后面急得不行,都想看看这教主有什么一招制敌的好手段,他们能不能效仿。

幸好,这位教主不仅看起来是个心软的人,还是个讲故事从来不卡关键信息的人,他一股脑就给在场的众人揭了秘。

他手上展示的就是他之前在烛火下看的书,那并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话本,而是一本“生死簿”。

这是一个教众觉醒的能力。准确的说,是父母是平凡之众,子女却意外觉醒了血脉,但父母中毒太深,不仅不想着好好培养孩子,还直接把孩子送给了前任教主“驱邪”,而这个孩子就觉醒了这样能看到他人寿数的能力。

教主意外救下了即将被处死的孩子,对方就把自己的能力所显化的书,借给了教主,他可以随意查阅任意一个他想看到的人的寿命倒计时。

而教主指给老皇帝看的,便是本应该属于谢皇后的寿数。

倒计时:零天一时半刻。

也就是说,老皇帝大概还有两个小时不到三个小时的活头。

教主之前和杜言生说的准备在初七上午行动,就是这个原因,他要亲自来看着老皇帝咽气。但因为二公主的仓促起事,教主不得不提前了自己的计划。

他不想二公主杀不死老皇帝,还要白白背负一个造反的骂名,那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教主提前等在了这里,给老皇帝下了药,让他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只能躺在这里,与他一起感受等死的感觉。

一如当年被抽去寿数的先后,在生命最后只能感受到的绝望与无力。

老皇帝先是不可置信,再是不断摇头,他不愿意相信对方说的话,也不愿意相信这话会出自他口。

毕竟他可是,他可是……

闻时颂终于挣脱了过于震惊而一时失手的二公主的控制,直接从屏风之后绕了出去,在老皇帝的震惊中,抽出了挂在墙上的宝剑。

这宝剑削铁如泥,剑光凌冽,是先后赠予老皇帝的定情信物。

如果沈里在这里,闻时颂一定会用它挽一个漂亮的正反手剑花,就像小时候一样,每每沈小里走过演武场,练功的闻时颂绝对会上演几个高难度。可惜,沈里不在,闻时颂也就没那个心思开屏给谁看了,他手起刀落,十分果断的就一剑朝着老皇帝扎了下去。

老皇帝哪怕再无法发出声音,求生的本能还是让他在这一刻从嗓子眼中挤出了一句沙哑的惊惧喊叫。

可也就仅此而已了,他的嗓子就像是一个破了的风箱,只能发出支离破碎的声音。

而这剑伤不仅造成了剧烈的疼痛,还带来了入注的鲜血,涓涓流淌,源源不断。而闻时颂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他到底会不会死了。”

二公主:=口=你这么虎的吗?

但也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实验的好办法,老皇帝本就有些蜡黄的脸色,彻底变成了虚弱的惨白,像纸一样,又如风中的残烛。可他的生命就是如此顽强。都极重度贫血了,还神奇的能活下去。二公主想不信都不行了。

闻时颂却依旧像是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他也确实知道),只掏出雪白的锦帕,开始慢条斯理的擦拭起了自己母后的宝剑。

用母后的定情信剑物斩这畜生意中人,是个再完美不过的循环。

但这毕竟是他母后的东西,闻时颂还是十分爱惜的,他还美滋滋的想着,等事情结束了就把这柄十分有意义的剑送给沈里!

教主:“……”虽然我知道不该多嘴,但你真的觉得把这样一把剑送给喜欢的人,是个好主意吗?

闻时颂不满的瞪回去:“不是吗?”既有传承又有创意。

二公主也终于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她直奔老皇帝就去了。头晕脱力到几近晕厥,反复体验极重度失血带来的濒死体验的老皇帝却来不及高兴,就先一步看到了二公主手上的刀。

深夜(老皇帝以为的),皇宫,他的女儿提刀杀了进来,这代表着什么,哪怕是个傻子也该反应过来了。

老皇帝彻底绝望,满腔愤怒,他到现在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落得这么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他可是天子!

他要他们所有人死!

可惜,老皇帝只能无能狂怒了,而二公主也很生气:“你不知道你做了什么?还是你至今觉得你做的都是对的?你害死了大娘娘,害死了大哥,连老三那个蠢货都不愿意放过……”

从意识到老皇帝害死了自己太子皇兄的那一刻,在二公主心里他们之间的父女之间就彻底恩断义绝了,没有半分亲情,只剩下了纯粹的仇恨。二公主的世界很小,除了她已死的母妃和年幼的妹妹,就只剩下先太子孝贤了。

老皇帝更是一脸莫名其妙,我什么时候害死太子了?

我疯了害死太子?

那真的是他的继承人啊,她知道他为了他付出了多少吗?

这边还在恨海情天,那边教主还在试图说服闻时颂:“这剑,也许,大概,可能,会让里,我是说会让太子妃殿下觉得寓意不好。”

先后和老皇帝怎么看都只会成为一对怨侣。

闻时颂却自有一套逻辑:“强者从不抱怨,只会改变环境,在我们百年之后,这就上一把代表了我们情比坚金的宝剑。”

教主一时都有点噎住了。

只能调转话头,用商量的语气道:“既然两位殿下已经验证了我所说的,我所求的也不过是老皇帝的死,不知道两位殿下可否愿意与我们平凡之众做一笔交易呢?”

二公主没说话,只是托腮假装思考,她其实是支持交易的,因为这对她没有任何损失,甚至还有不少的好处。

她没说话,只是因为闻时颂没说话。

二公主必须得承认,在善于与别人博弈方面,她是不如她这个弟弟的,她想先等鬼精鬼精的闻时颂表态。

闻时颂……

终于擦完了剑,并当场翻脸,用它指向了黑袍的教主,带着从进门开始就忍到现在的愤怒。

教主觉得他应该生气的,正准备解释,就听到闻时颂说:“够了,你到底要用我皇兄的样子,恶心我到几时?”

二公主一愣,皇兄?

老皇帝却和闻时颂脑回路一致了,癫狂的想着,对啊,对啊,这人怎么可能是我的大郎呢?我的大郎怎么会怪我呢?我那么照顾与培养长大的大郎,绝无可能是眼前的贱人!

是的,老皇帝已经认出了眼前的黑袍人就是已死的先太子孝贤。

闻时颂也认了出来。

早在之前看到对方大火中的背影时,他就觉得不对劲儿了,但他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他哥哥死而复生,他只觉得这是平凡之众在装神弄鬼。

搞一个先太子出来,不就可以合情合理的谋反了吗?

真当全天下的都是傻子吗?

“我们本来可以谈,”闻时颂就宛如闲庭信步般在房内缓慢挪步,看上去就是寻常走动,直至猛然一剑,“但你们千不该万不该侮辱我的皇兄!”

神经病闻时颂对替身的态度只有一个,假冒伪劣都该死!

随着闻时颂说时迟那时快的出剑,教主却依旧不动如山的坐在原地,不躲不闪。也不知道是还有什么底牌有恃无恐,还是……

反正闻时颂的本来目的也不是杀人,而是举重若轻的挑落了那张金色的面具。

这一回一直算无遗策的教主才是真的错愕了,他自认为自己很了解闻时颂,以对方的性格,这个时候只可能是杀了他,或者伤了他,反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轻飘飘的挑开他的面具。

但闻时颂就是这么做了。

面具应声落地,在黑色的金砖之上发出冰冷而清脆的碰撞。

所有人都愣住了。

直至沈里抱着滚灯,带着谢兰芝凭空出现,在这几方对峙的关键现场,唯有沈里尴尬又不失礼貌的招了招手,打破了窒息般的沉默。

他说:“呃,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算了,不管哪一步,都请听我说……”

闻时颂面对状况外的沈里,第一反应是把他保护在自己的身后,第二反应才是把还在絮絮叨叨说着自己天真到令人发笑的什么姐弟联手计划的沈里,稍稍转了一个身。

沈里与对面安静坐在小榻上,宛如一尊玉做的雕像一样的男人四目相对。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不一会儿,沈里才说:“呃,我应该看什么?”

闻时颂至今无法形容自己内心五味杂陈的情绪,他的大脑一片混乱,但还记得回答沈里的问题,他本能的阴阳怪气:“你连我哥都不认识了吗?”

“我为什么就必须得认识啊?”沈里逆反。

“因为你喜欢他啊!”闻时颂怒吼回来。

沈里的火也起来了,并且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原主总和闻时颂吵架,因为车轱辘话他是来回说,自己说过的一点都不听:“我说八百遍了,我不喜欢他!”

闻时颂:“你不喜欢他喜欢谁?”

“我,我……”

我喜欢你啊,白痴!

瞬间,沈里的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作者有话要说:

瞎扯淡小剧场:

孝贤太子默默戳了戳旁边的皇妹:你觉得他俩还要演这处爱情剧演多久?他们有意识到,我们这么多人都在现场吗?连狗都在。

二公主:皇、皇兄?真的是你?冤魂索命?

孝贤太子:……抱歉啊QAQ我其实没死。

第86章 入主东宫第八十六天:

说来玄幻,但是在沈里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亦或者说是终于直面了自己感情的那一霎,他失去的记忆就如潮水般重新涌了回来。

他想起来了。

什么都想起来了。

从他胎穿到这个世界,因为小朋友的脑子承受不住成年人庞大的记忆而浑浑噩噩的幼年;到爹娘带着年幼的他去开源寺找僧医求医问药,却反而巧遇能看破命理一说的玄真法师,法师带着弟子帮他封印了大部分的现代记忆,让他重回清明,顺利以小孩子的身份在古代又重新长大了一次。

他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真正的孩子,只除了偶尔会从脑子里冒出一些没能封印住的现代常识。

什么奇变偶不变,符号看现象之类的顺口溜张口就来。

这些知识对沈里的古代人生有什么具体的帮助不好说,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年幼的他在看到闻时颂的第一眼,就始终古怪而坚定的觉得,这位殿下应该是个天生的血脉觉醒者。

两人还为此吵了一架。

闻小颂气的脸都白了:“是不是觉醒了血脉就那么重要吗?!”他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吼了出来,攥紧的拳头都在抖的那种,沈小里还以为他要打他,结果……

闻时颂反而先被气跑了,头也不回的一边跑一边还不忘说“我早晚也会觉醒的!”。

沈里那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他不是非要阿兔觉醒的,他只是觉得阿兔应该天生就是个血脉觉醒者,他是在和他讨论,但这明显伤到了自尊心极重的皇子殿下。

“怎么办啊,阿兔以后是不是就不要和我当朋友了?”那是当时沈里最害怕的事。

当然,他的害怕永远不会成真,只是后面他们是怎么和好的,沈里已经没什么印象了,也不重要。

因为重要的是,当可靠的太子哥哥介入两人的事之后,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沈里话里的古怪。

他没有问沈里为什么会觉得闻时颂天生就应该拥有血脉,只是循循善诱的引导着小朋友把能想到的与之有关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哪怕说的再怎么颠三倒四、稀里糊涂也没有关系,重点是把知道的都说出来,然后再一一梳理。

沈小里一口气真的说了很多零零碎碎的画面,连他自己都不明白他看到的代表了什么,他只觉得他做了好多噩梦哦。

但孝贤太子却觉得这些不是梦,而是沈里这个福星看到的未来。

他把沈里庞大的信息迅速整理出了一个相对可靠的时间线——闻时颂作为一个天生的血脉觉醒者,却很厌恶血脉这一套,因为他的觉醒后遗症十分严重,自幼伴随的疼痛不会让他死去,却始终在折磨着他。他也因此在长大之后暗中继承了平凡之众,平凡之众的教义是杀死所有的血脉觉醒者,而闻时颂则是想要毁灭世界,大家一起死!

也就是说,闻时颂才应该是此时此刻这个一袭黑袍,头戴金色面具,坐在老皇帝面前等着他一点点死去的邪-教教主。

沈里想起了这些,也不自觉就说了出来。

谢兰芝看看自家天生邪性的小表哥,再看看一身正气的大表哥,怎么说呢,确实,还是小表哥更像一个邪-教教主。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教主从闻时颂变成了孝贤太子。

对于沈里的话,孝贤太子还没有什么表示呢,躺在龙床上的老皇帝已经再次激动了起来,仿佛抽风了一样,明明都那么虚弱了,却还在怒目圆睁的看向闻时颂。

就好像在说他就知道,他就知道,果然是他!

果然是他什么呢?

果然是他想要毁灭世界啊!

这也就回到了沈里从小到大一直都有的一个疑惑上,为什么同样是老皇帝和谢皇后的孩子,闻时颂这个小儿子,却始终得不到父亲的喜欢呢?就哪怕无法像喜欢老大一样喜欢幺儿,也没必要父子成仇吧?

直至孝贤太子说出了真相。

因为开源寺的大和尚不只预言了沈里在将来会成为一个福星,也预言了皇后所出之子注定要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大的威胁,也就是厄运之子。

而在老皇帝的理解里,长子如此优秀,长子绝无可能,那就只可能是另外一个还没有出生的孩子了啊。

若不是谢皇后据理力争,乃至是以死相逼,闻时颂甚至也许都得不到出生的机会。

老皇帝对他和谢皇后的孩子终究还是还是有些恻隐之心的,只不过他的这份心只体现在他没有直接杀了闻时颂,而是选择了剥去还在母后腹中的他的血脉力量,想让他一辈子当个普通人,那他就没有办法毁灭世界了。

但是在孝贤太子听来,这种命理之说简直荒谬至极,他觉得打破预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听预言,但比预言更荒谬的是他的父皇相信了。

并且深信不疑。

就像他给了未来的福星沈里种种优待一样,他对闻时颂始终戒备,始终无法放心。

“血脉力量还能被剥夺的?”谢兰芝一脸震惊,双手捂脸,宛如世界名画《呐喊》,他是真的害怕,万一有天有人把他的力量夺走呢?虽然他的“大家都来评评理啊”挺鸡肋的,但他也不想失去它啊。

孝贤太子在解释之余,还不忘安慰自家不着四六的表弟:“不用担心……”

二公主已经跟上了思路,虽然她还沉浸在太子大哥回来冤魂索命的理解里无法自拔,但这方面她可以接话:“不是剥夺,是交换。”

是抱朴道人的能力!

“交换到哪里去?”谢兰芝一愣。

沈里已经不自觉看向了孝贤太子,这个一直温和对待身边每一个人的端方君子,已在藻井之下的侧影显得是那样单薄,又是那样自责,他根本不敢去看他的阿弟。

为什么闻时颂没有像“梦里”那样天生觉醒血脉?因为他的血脉被老皇帝换给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嫡长子啊。

当孝贤太子意识到这件事时,他整个人都差点崩溃了。

这也就是二公主见到孝贤太子与抱朴道人的那一次,他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他接下来将要从抱朴的口中听到什么,只没什么遮掩的就请了父皇身边这位最为神秘的道长过宫一叙。

抱朴道长一开始自然是什么都不会说的,可孝贤太子自有他的本事与手段。

也就让他听到了人生中最为残忍的一段话,当然,事实证明有些事情是没有下限的,他这个时候还觉得这段话已经足够残忍,后面才会知道还有更残忍的真相在等着他。

“父皇为什么要这么做?”孝贤太子不可置信。

抱朴道人实话实说,因为你是太子,因为朝廷需要一个觉醒了血脉的太子,因为老皇帝一系列下饭的操作,让平凡之众在南方刮起了反抗的旋风,已经威胁到了老皇帝的皇位,他需要一个重新拉拢民心的“旗帜”。

而优秀而杰出的帝国继承人,就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沈里一口气能举出不少现代君主立宪王朝的例子,多少欧罗巴的吉祥物皇室都是靠年幼的继承人才挽回的下跌支持率?

年轻就代表着无限的希望,无数种可能,以及蓬勃的生命力。

孝贤太子本就出生在一个十分合适的位置上,他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出身世家,品貌兼备,除了没有觉醒血脉,再没有任何缺点。

老皇帝做梦都想自己的太子能变得“完美”。

就在这个时候,抱朴道长出现了,一如二公主对他血脉能力的推测,他可以交换生命,交换人生,交换一切。但这种交换也是有条件的,所求愈大,所需的条件就愈加严苛。

好消息,他可以让孝贤太子的血脉从无到有。

但坏消息是,孝贤太子还能从他一母同胞的手足身上换。

老皇帝听到这两个消息时简直欣喜若狂,他二话不说就选择了剥夺闻时颂的力量。因为在他看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好消息,这是两个好消息啊,长子得到了血脉,幼子也无法毁灭世界。

“啧,”长大后的闻时颂不屑的撇了撇嘴,眼神冰冷的看向老皇帝,“你是不是觉得我还应该谢谢你啊?”

谢谢你让我活着?

那你现在应该挺后悔的了,因为我不会再让你活下去!

闻时颂可以没有血脉力量的,他对这个事真的无所谓,但天生控制狂的他不能接受的是老皇帝这种明明是为了自己,为了一己之私,擅自夺走了属于他的东西,却还要腆着脸装慈父的行为。

明明老皇帝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但闻时颂还是和他吵的有声有色:“如果你觉得你没错,那按照你这个逻辑,你已经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危害,你就是江山社稷的毒瘤,那我杀了你也是为了你好,免得你一错再错,在历史上留下更多骂名!”瞧瞧他们这对父子,父慈子孝,多好啊。

老皇帝简直要被闻时颂气死了,这能一样吗?我可是留了你一命呢!你竟不感激我就算了,现在还要杀了我?我可是天才,我死了,这个是国家就乱了!

闻时颂嗤笑,看向自己的皇兄:“明明我阿兄才是最好的选择。”

二公主也来不及消化海量的信息了,只下意识就跟着说:“就是,就是。”虽然她也没想到自己的造反好像要变成从龙之功了,不过无所谓,这多好啊,二公主发自真心的想着,如果皇帝是大哥,她百分之二百的愿意!

孝贤太子僵直的身子浑然一震,他根本无法关注到有关皇帝那部分的内容,他只不可置信的看向闻时颂。

你、你还愿意叫我一声阿兄吗?

“你不怪我?”

闻时颂奇怪的看了一眼他的皇兄:“我怪你什么?你当年也小,又不知道这些,也决定不了这些,甚至……”还因为得到了他的血脉力量,而背负了那样的病痛折磨。闻时颂毫不怀疑那病有多痛,痛到他都想毁灭世界了。“哦,不对,我还是要怪你的,我们先来说说你明明知道这些,为什么不告诉我,又为什么要假死离开?!”

我们不是兄弟吗?有什么是不能兄弟商量的?

“假死?”二公主茫然看向皇兄,不、不是冤魂吗?她还是说他们能有个一直年轻的厉鬼当皇帝,超酷的。

“因为皇后姨姨。”沈里给出了闻时颂答案。

孝贤太子到这一步的时候,也不想说,想要阻止沈里,因为他想保护自己的弟弟。

可沈里觉得比起无知的被保护,闻时颂更想听到真相,也应该知道真相。

老皇帝有一年病的极重,所有人都觉得他已经没有办法活下去了,但老皇帝找到了抱朴,他想要活下去,条件限制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天底下有什么多健康的人,老皇帝唯独换了发妻的命,因为只有谢皇后符合这个条件,还必须是她心甘情愿。

“母后绝不可能答应!”闻时颂下意识的就张口否定了。谢皇后爱老皇帝吗?那肯定是爱的,但她并不是谢家特产的恋爱脑,就像她会希望来世不要再嫁个老皇帝,她想进入朝堂,去成就另外一番人生一样,她是不可能答应老皇帝换寿的,因为比起丈夫,她更爱她的两个儿子。

这也是谢皇后最后答应的原因,她的两个孩子。

若教全天下知道玄真法师对闻时颂的批命,闻时颂会如何呢?老皇帝没把这个威胁说出口,但谢皇后很了解自己的枕边人,如果逼急了,他什么都干得出来。她曾十分欣赏他的这份不择手段,但当这手段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时,她才明白这到底有多痛。

趁着老皇帝还在用“我们的大郎还小,若他此时继位,江山势必风雨飘摇”来苦苦哀求,谢皇后明智的决定要见好就收,不然等老皇帝说出什么不能收回的话后,她的小儿子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她用自己一个人的命换了两个孩子的未来,她觉得很赚。

闻时颂彻底暴走,重新抽剑去砍向了躺在床上的畜生,怎么会赚呢?生命永远无法用数字衡量,母后想他活下来,他也想母后活下来啊。

他一直以为他的母亲是因为血脉后遗症而突然暴毙,根本无法想象她在死前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绝望与抉择。

如果可以,他只想回到过去对她说,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会比你自己的命更重要。

闻时颂的泄愤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而老皇帝的生命也已经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彻底清零,生死簿上一个大写的血红色的零,他终于死了,他终于无法再伤害到任何人了。

沈里冲上去抱住了闻时颂,试图让他冷静下来。

但其实闻时颂真的还挺冷静的,至少足够他意识到了什么,他看向自己的兄长:“你也让抱朴给你我换人生了,对吗?”

他脑海里时不时的那些话,并不是他的臆想,也不是他精分,而是他皇兄真实的想法。

他们两人交换了接下来的人生,他成为了太子,皇兄代替他成为了平凡之众的教主。只不过这交换和孝贤太子以为的并不太一样,不是百分百互换,就像抱朴和明月那样,不过是一些潜意识合理了外人的认知而已。

大家觉得先太子死了,所以闻时颂才能够当太子。

孝贤太子去当了教主,老皇帝潜意识里以为的厄运之子,也就从小儿子变成了大儿子。

大家觉得……

闻时颂看向沈里,这一回他是真的终于又开心了起来:“你是因为想嫁给我,才答应和我哥先订婚的,你喜欢我!”

沈里:“?”

作者有话要说:

瞎扯淡小剧场:

沈里:您这个优秀的脑回路是从何而来呢?

闻时颂:我哥要交换人生,你肯定知道,你答应嫁给我哥就是答应嫁给未来的我,那不就是你喜欢我吗?

↑恋爱脑就是这样的,能从任何细枝末节里给自己扣糖吃,大家不要学,不要恋爱脑。

*之前作话说的故人,某种意义上就是说的闻时颂他自己啦。游戏时间线上,教主是闻时颂,如今被改变的这个时间线上教主是哥哥。当时大部分大家都猜到了哥哥,我记得好像只有一个亲亲猜到了闻时颂23333能对上这个脑洞好神奇啊。

第87章 入主东宫第八十七天:

闻时颂的恋爱脑猜测那肯定不对。

沈里并不知道孝贤太子要和弟弟交换后续人生的计划,孝贤太子也不可能告诉他,他会答应和对方联姻只是因为……

因为什么沈里没有再回想下去。

眼下最重要的是老皇帝死了,接下来要如何处理。好比该怎么解释老皇帝尸体上的伤口,陛下是重病驾崩还是被刀剑砍死的,终究还是不一样的。说来二公主也有点冤,所有人都只看到了她提刀进入老皇帝的寝宫,大概怎么也想不到根本没轮到她动手。

孝贤太子自然不会让妹妹白白背负上弑父的骂名,当然,弟弟也不行。

至于要如何遮掩,这就不是沈里和谢兰芝这种脑子的选手能够参合的了,他们也不想参合。虽然他俩本来被精准传送来到寝宫里是想帮忙的,结果如今好像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这可……

真是太好了!

谢兰芝撸着彪子老大的毛毛,偷偷对抱着滚灯的沈里说:“如果人手紧缺到需要用到咱们,那得是多糟糕的情况啊?”

“就是就是。”沈里猛猛点头,觉得谢兰芝说得很对。除了老皇帝派兵偷袭北疆的事情以外,他其他的都并不怎么关心。而闻时颂已经跟沈里解释过了,哪怕老皇帝还活着,这事也成不了,他早就和沈青起通过信了。

沈青起早已经秣马厉兵的等待了北疆,就等着让老皇帝明白一下为什么大启铮铮十六卫,只有他们啸铁卫干掉了蛮族!

当然了,如今皇帝这老登已经死了,等他的死讯传出之后,尺玉和金丝两卫就更不可能再做什么了。

边疆的百姓不会再饱受战争之苦,不管是来自外敌的,还是来自内部,

沈里彻底放下了心。

他和谢兰芝很有眼力见的给聪明人让了道,以不多嘴、不捣乱,不帮倒忙为己任,主打一个陪伴的从头坐到了尾。虽然完全没理解孝贤太子几人的计划,但是无所谓,他们只需要知道怎么安排怎么来就行。

等沈里不知不觉靠着闻时颂睡过去,再睁开眼时,他已经回到了东宫,显德殿各处都挂上了白绸,连大红色的宫灯都变成了白底黑罩的。

老皇帝殡天的消息已经公布了出去,先帝的葬礼被有条不紊的安排了起来。

太后也已经在清河公主的陪伴下第一时间从宫外赶了回来。作为一个母亲,教她白发人送白发人,她肯定是十分伤心的,不过,太后根本没有来得及犯病,就先一步接到了她最优秀的大孙子死而复生的好消息。

在一好一坏的两个消息对冲中,太后反而神奇的挺了过来,有模有样的主持起了大局。

孝贤太子的“复活”,自然是让朝野上下一片震动的。只不过大家对于他的接受程度比想象中的还要高,在闻时颂这个有口皆碑的神经病出面承认了这真的是他亲哥之后,就更是没有了怀疑,毕竟那可是闻时颂啊,连他都心甘情愿的让位了,这还能有假?

虽然老皇帝的死确实疑窦丛生,但大家对于孝贤太子的继位却只会欢天喜地,据说有好几个老臣甚至激动的大半夜去京郊哭太庙了,真是祖宗保佑啊,老闻家的列祖列宗终于干了一回人事!

得不得人心,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当然了,以孝贤太子的能力,沈里觉得他肯定也是给了大家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的。但就冲大家如今这个热情的架势,大概哪怕没有理由,别人也能给他编出个十个八个吧。

闻时颂如今就坐在床边,就这么满心欢喜的看着沈里,也不知道到底看了多久,朝闲的。

沈里被看的都有点发毛了,只能清了清嗓子,没话找话道:“呃,你现在不应该是最忙的时候吗?”皇帝殡天,皇权交替,各方势力居心叵测……

“有我阿兄啊。”在这点上,闻时颂和二公主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是他阿兄当皇帝,他愿意。家长回来了,恋爱脑也就可以专心谈恋爱了,“阿达告诉我说,你知道二皇姐造反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回来救我?”

你果然喜欢我!

闻时颂其实已经给沈里安排好了退路。

二公主当时一心造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闻时颂也跟着去景山的庄子上,因为她怕闻时颂到时候挟持她妹妹来威胁她。等确定闻时颂不去之后,她才松了好大一口气,但要闻时颂说,她的气还是松早了,因为他早就给亲卫首领阿达下了死命令。

一旦事情不对,就让沈里带着小公主躲去他安排好的地方,那孩子照样可以成为钳制二公主的筹码。

但是沈里没有,他不仅没有跑,还选择了义无反顾的来皇城找闻时颂。

最危险的皇城。

如果这都不算爱……

沈里觉得他很有必要打住闻时颂了,再让他这么没完没了的脑补下去,自己都快要变成谢家大舅了,但是谢谢,他并不是个恋爱脑。

也不是个傻子。

敢在那个时候闯皇城,只是因为他很确定自己能帮得上忙,且有十分充分的自保手段。他是有底气也有底牌说这个话的。

他的底牌就是他的金手指。

当时阿达对他介绍说,十六卫率领了大启六百到八百个折冲府,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每府在一千二百人到八百人不等。衔蝉卫领了其中五十府,也就是大概四万到五万的兵力。当然,在二公主的秘密经营下,也许还存在扩军瞒报的情况,也就是说现场的兵力只多不少。

守城的踏雪卫的规模也差不多,大概会更多一点,但踏雪卫分散在雍畿各处。

总之,现场这些人肯定已经兵戎相见,快乱成一锅粥了。

太子留下保护沈里的亲卫明面上随他出京的只有两三百人,哪怕算上暗地里的也不过千数。他们若什么准备都没有就不管不顾的逆行往皇城冲,那简直就是主动往绞肉机里送死。

但沈里却问:“那在这两卫的将士中,血脉觉醒者的占比又是多少呢?”

阿达不知道具体数字,但可以给一个类似的参考,普通人中血脉觉醒者的概率在几千到几万分之一不等,世家的话大概能缩小到几百甚至几十分之一。看上去沈里身边有很多血脉觉醒者,实则只是因为朝廷聚集了全国上下大半最优秀的血脉觉醒者,真正的觉醒概率是很低的。

一个卫队里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血脉觉醒者是什么屡见不鲜的情况,那之前金吾卫一个普通侍卫的觉醒就不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与讨论。

每个卫队中的士兵基本都是普通人,因为一旦觉醒就会晋升成。而在将领中,血脉觉醒者的概率也不过常年稳定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我能让在场所有东宫的人都觉醒,我们在血脉觉醒者的人数上就会呈现压倒性的大优势,对吧?”有了这么多血脉觉醒者,他们也就有了可以进场谈判的资本。

阿达愣住了,或者说直接傻了,但他还不忘点头回答太子妃的问题,如果大家都能觉醒了,那当然是可以的,他们甚至可以以小博大。

但太子妃能做到这一步?

不太可能吧?

血脉力量再怎么强大,也是有限的啊。

沈里表示,力量确实是有限的,但金手指没有啊。

沈里也是在这一刻才明白了他这个金手指真正的含金量,血脉觉醒者的力量就像修仙者体内的灵气,亦或者魔法师的魔力,或者普通人的体力,他们一次性能使用的上限都是有数的,总有力竭的时候。

金手指就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了,毕竟沈里只需要动动手指,点点觉醒键就行了,这又能耗费多大的力气呢?

他让别人觉醒,只有觉醒条件这一个限制。

而闻时颂……

早就想到了这一步。

沈里也是才发现的,他和闻时颂身边每一个信得过的普通人,身上的觉醒条件都是满的,也就是说只要沈里愿意,他随时可以直接让他们一键觉醒。

之前在试验沈里的能力时,闻时颂确实跟他要过很详细的身边人的觉醒条件。

但沈里当时以为闻时颂要这些只是为了进行数据分析与对比,没想到闻时颂闷声干了这么大的事,他蚂蚁搬家一样以沈里的名义帮他完成了身边人所有的觉醒条件,当然,也是因为这些人的觉醒条件都没有出现颜仲卿和杨了之那么变态与特别的。

甚至,闻时颂连觉醒条件必须的给沈里的礼物,都已经替他处理好了。

沈里根本见都没见过这些。

闻时颂也从没有提过,因为他和颜仲卿一样,是很不赞成沈里随随便便给别人觉醒的,他觉得那样沈里需要承担的风险太大了。

可在危急关头就不一样了,沈里随随便便就可以制造出一个能碾压所有卫队的血脉觉醒团出来。

闻时颂想着,如果哪天他真的玩脱了,阴沟里翻船没办法再保护沈里了,那沈里就可以这样自保,至少有一个安身立命、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沈里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在觉醒了所有人之后,杀回皇宫来救他。

一想到这里,闻时颂脑后的背景都要开花了。

他超爱我的!

除了这个理由,闻时颂不接受任何解释。

沈里一句话都没说,就让闻时颂都说完了,所以他只能说:“……我们先吃饭吧,我有点饿了。”

“好的好的。”闻时颂早就让人准备好了,他哥成了皇帝,他还是太子,连东宫都不用搬出去。

只不过这天的东宫晚饭十分热闹,已经直接从小两口的甜蜜饭变成了家族团圆宴。

不只暂时还没登基的孝贤太子来了,二公主也带着妹妹来了,谢兰芝更不用说,他也刚从东宫的厢房里睡醒,整个人还处在一种高度亢奋中,他竟然参与了一场“谋反”,还成功了!虽然他其实什么都没有做吧,但那也是参与了啊!人这一辈子能参与几次造反呢?他老了之后一定要写本回忆录!好好把他的光辉时刻表一表!

一家人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吃起了饭,在饭桌上,孝贤太子还不忘夸沈里:“你的救援计划做的很不错。”

只看沈里带着谢兰芝和滚灯还有彪子老大凭空出现,孝贤太子基本就明白沈里的打算了。

滚灯可以保护所有他想保护的人。

谢兰芝可以在关键时刻用那个“大家来评评理啊”进行发声,重点并不是真的让大家评理,而是掌握发声渠道,成为那个书写历史的人。

当然,沈里最厉害的还是找到了逍遥子。

“这倒是没有。”沈里实话实说,他也想找逍遥子来着,但根本无从朝起啊,“我们能传到皇宫,是因为杨了之觉醒了任意门的血脉。”

任意门这个名字是沈里给起的,杨了之的能力一目了然,她可以打开一道门,把人传送到任何她想让对方出现的地方。

当然,也是有很大的限制条件的。

类似于杨了之一口气能够传送的人数是有限制的,她本来打算先把沈里和谢兰芝送过去,下一批就送颜仲卿和武力值最高的阿达的。但掌握着与她联系渠道的沈里,及时打出了暂时先不要轻举妄动的信号,她才停止了第二次传送。

“你们就这么几个人能干什么?”二公主发出了疑惑的声音。

“能把老皇帝传送走啊。”沈里回。

沈里不知道当时寝宫里的情况,但从事实上分析,他们唯一的敌人就是老皇帝。或者最坏的结果,闻时颂和二公主对砍。那也可以把二公主传送走。

擒贼先擒王,闻时颂还能翻不了盘?

闻时颂立刻他能,他一定不会让沈里失望。

当然,沈里的这些计划最终都没能用上,可孝贤太子还是要说:“虽然我没想明白那只猫有什么用,但我们里里现在变得很厉害哦。以前也厉害,只是现在更厉害了。”

孝贤太子对沈里,或者说对身边的妹妹弟弟,采用的永远是鼓励式教育。

过于饱和,过于夸张了。

但……

没有一个不受用。

也包括此时此刻的沈里,他超得意的,虽然很想努力表达一下谦虚,但嘴角真的压都压不住。他就是这么棒!

而在旁边专注给沈里剥虾的闻时颂,本来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嫉妒了,事实证明他还是嫉妒啊,他算是明白了,这和他以为沈里喜欢谁没关系,只要沈里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他的嘴里就反酸。只能一遍遍告诉自己,他超爱你的,他超爱你的,他超爱你的!

作者有话要说:

如无意外,明天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