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调笑道:“小王整个人都是王妃的了,自然是任用王妃处置。”
话音未落,他已欺身上前,两人的呼吸都消失在了彼此的口鼻间,相互交换,缠绵入骨。
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气喘吁吁地分开,眼神却依旧胶着在一起,黏腻得仿佛拉出丝来。
也不知是谁先动的手,只知道眨眼之间,两人就坦诚相待。绡金帐子从挂钩上滑落,遮住了两具炽热的身体。
衣衫一件又一件从罗帷间丢出来,很快便在床前的脚踏上堆成一座锦绣山。
第二天是休沐日,景阳和佩瑜都不必去衙门当值。
但佩瑜还是一大早就起来了,先在自己院子里打了一套拳,然后去耳房洗了个热水澡,穿好衣服去隔壁院子寻妹妹一起用早膳。
佩瑶的作息和姐姐差不多,姐妹二人一起用完了早膳,她派人到正院去询问,得知父母还没有起,就决定免去晨定这一项。
对此他们已经习惯了。
或许在别人家里,子女坚持对父母晨昏定省才算是孝道。可对他们来说,为了满足自己的孝道,逼着父母迁就自己的作息早起,简直就是大不孝。
佩瑶忍不住吐槽:“每次爹一休沐,娘就陪着他懒床。”
正在喝茶的佩瑜闻言,挑眉看了妹妹一眼,嗤笑道:“说得好像爹当值的时候,娘就起得很早一样。”
虽然已经穿越很多年了,但晚起晚睡的作息却像是刻进了瑶光的骨子里一般,这么多年也没改过来。
除了选秀时在宫里那段时日,她为了中选还知道装一装,嫁到王府之后直接就不装了。
也就是晋王在朝政上公事公办,在私事上却颇有些离经叛道,根本不觉得自家王妃不爱早起是什么大事。
退一万步讲,就算王妃起得晚了些,她睡得也不早呀。王府内外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大小属臣虽不至于个个都与晋王一条心,但在瑶光多年如一日的经营拉拢下,对许多事情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而,佩瑶理直气壮:“姐姐,你不是常说‘在其位,谋其政’即可吗?属于晋王妃的职责,娘不但做到了,而且还是超额完成。不想早起怎么了?”
佩瑜无语:“我也没说怎么了呀,这不是你起的话头吗?”
“是呀。”佩瑶点了点头,依旧理直气壮,“虽然娘平日里也不爱早起,但每次爹休沐时,娘肯定是为了陪爹,才多睡一会儿的。”
佩瑜:“……行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她觉得这个话题再争辩下去,也不会有任何结果,还是换一个吧,别浪费时间了。
“对了妹妹,你最近有没有看上眼的少年郎?”
提起自己的婚事,佩瑶立刻警觉,问道:“姐姐问这个做什么?我比姐姐小好几岁呢,就算真要成婚,也该是姐姐先吧?”
佩瑜并不与她拐弯抹角,直言道:“如今朝廷已经开放了女子科举,下一步肯定就是允许女子继承父亲的爵位。咱们家是有王位要继承的,爹娘需要一个继承人,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佩瑶一怔,脸色变得很不好,语气也有些冲:“姐姐,你是在可怜我?你觉得我会就此沉寂,日后再无起复的机会了?”
就算她心智再强,再怎么早熟,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哪怕早已做好了被冷藏的心理准备,事到临头还是难免有心理落差。
特别是自己的亲人触碰到了禁区,让她格外敏感。
佩瑜不慌不忙,直言道:“我不是在可怜你,也不觉得你这辈子就这样了。相反,这次你替天下女子抗了雷,受益者但凡有一个是有良心的,你就前途不可限量。”
佩瑶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佩瑜道:“那些受益者里,也有我一份。我只是想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她认真地看着佩瑶:“妹妹,我把父亲的爵位让给你,并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自己,为了让我自己心里好受。”
佩瑶与她对视良久,率先移开的视线,语气又轻又急:“我还没有心上人。爹还很年轻,不着急有继承人。”
她知道姐姐说的是实话,却不是全部实话。
爱是常觉亏欠,爱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忧虑。
虽然姐姐笃定她的前程不会差,却也会害怕有个万一,万一升米恩,斗米仇呢?
若是她有个王爵在身上,那就不一样了。用娘的话来说,就是抗风险能力直线上升。
其实她自己心里,也不是没有这层忧虑。只是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她从不表现出来,自己也在下意识忽略。
佩瑜笑道:“那等你什么时候遇到了喜欢的,就和爹娘还有姐姐说。”
“嗯。”佩瑶点了点头。
第134章 姐妹之间对于自家王妃不……
对于自家王妃不爱早起的事,不但两位郡主习以为常,底下的人也都见怪不怪了。
反**中的规章制度都是王妃定好的,只要没有突发状况,大家都按照制度形式即可。哪个环节出了乱子,哪个环节的负责人就去领罚。
等夫妻二人从上房出来,已经快要中午了。
他们俩干脆把早膳和午膳合并,连午膳也不和女儿们一起吃了。大家谁也别打扰谁,都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来就行。
这边他们醒了,佩瑜安排的人立刻就禀报了两位郡主。
两人又等了半个时辰,估摸着父母已经用完了膳食,才携手前去请安。
“行了,别那么多虚礼。”瑶光笑着叫女儿们起身,问道,“今天难得休沐,你们没出去玩?”
佩瑜看了妹妹一眼,笑道:“我有些事情要和妹妹商议,就推了外面的邀约。”
瑶光点了点头,并没有追问是什么事。
两个女儿都大了,有了自己的隐私,做父母的好奇心还是别太强了,不然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对于怎么教养孩子,瑶光已经掌握了经验。
对于孩子,不能不管,但也不能处处都管。适当地放权给他们自己,逐渐引导他们明白,掌握了权力就要承担对等的义务。
把权力和责任一起下放给他们,刚开始磕磕绊绊的肯定会吃点亏,但慢慢的,也就从一次次的吃亏里学会稳重和权衡了。
这一点,他们的大女儿做得很好。小女儿因为天资聪颖,从小就太有想法,叛逆期也来得有点早,吃的亏也相对多一些。
特别是这一次,一下子就栽了个大跟头,还是她自己乐意的。明知前面是个坑,仍旧兴高采烈地往里跳。
想到这里,瑶光就忍不住叹气,只盼这次的大亏别磨灭了小女儿的心气。
至于宫里的那个,自然有皇帝和皇后教导。
而且说实话,太子徒周生下来就被抱走,从没在她身边长过一天。瑶光心里虽然知道那也是自己的女儿,但比起自小养在身边的这两个,总是差了一层。
但她不问,佩瑜却主动说了:“爹,娘。如今圣人已经支持女子可以参加科举,想来要不了几年,就会暗中授意心腹,在朝堂上提出允许有爵无子的人家,允许女儿招赘袭爵。”
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没料到大女儿会想到那么远的事。
景阳蹙眉问道:“那也是以后的事了,如今八字都还没一撇,你这么早提起来又是为什么?”
“姐姐!”佩瑶下意识出声阻止。
佩瑜转头看了她一眼,目光十分坚定,佩瑶想要阻止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
对于姐妹二人之间的眉眼官司,瑶光和景阳看得一清二楚,也隐隐约约猜出了什么,原本有些紧绷的身体都放松了下来。
——他们害怕姐妹二人因为爵位相争,如今不像是要争,反而是要相互推让的样子。没有利益冲突,也就不会感情破裂,乃至反目成仇。
制止了妹妹之后,佩瑜便起身对父母行了个礼,正色道:“女儿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爹娘,让爹娘心里有数。若是有朝一日,圣人允许女儿招赘继承爵位,女儿希望爹娘能立妹妹为晋王世子。”
景阳追问:“你真的想好了?”
那毕竟是一个亲王的爵位,就算是要降袭,以圣人对晋王府的态度,最多也只会降一级。
那也是郡王爵,只要有了这个爵位,哪怕在京城,也算是顶级权贵了。
穷苦人家为了一口锅、半间房子都能打生打死。稍有家产的兄弟相争,更是能打出狗脑子。
他们姐妹俩从前的关系的确很好,可那是在没有爵位可争的前提下。若是真有其中一个能继承王爵,他们还会始终如一吗?
佩瑜笑道:“爹,你问这话也未免太小瞧我们姐妹了。不是女儿说大话,就算咱们家什么爵位都没有,凭我们姐妹俩的本事,也能各自挣出一个位极人臣来。
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整天惦记着爹娘手里那仨瓜俩枣。有真本事的,都喜欢自己拼前程。难道在爹心中,你的女儿们就是那种没出息的废物吗?”
被她堵了这一通,景阳简直又好气又好笑,指着她对瑶光道:“你看看,你看看,我只是说了一句,她就回了我一车子的话。
果然呀,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难免觉得老爹老娘的想法都过时了,也不乐意听了。”
母女三人都被他逗得咯咯直笑,瑶光在他胳膊上掐了一下,嗔道:“你也真是的,多大个人了,还是没个正形。”
景阳笑道:“晋王有没有正形,出去打听打听才知道。”
人本来就是多面提升,他在家里是一个样,在外面又是
另一个样。
放眼整个京城,但凡是和晋王接触过的,哪个不赞他秉性刚强,立身持正,眼里不揉沙子?
“哈哈哈哈哈……”
笑过之后,瑶光看向长女:“你是什么心思,爹娘都明白,想来你妹妹也明白。但你有没有问过你妹妹,她愿不愿意呢?”
佩瑜道:“我和妹妹已经说好了。只是如今,妹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入赘。
咱们家的爵位是王爵,将来一旦有人在朝堂上提出女子袭爵的事,必然有无数人打我们姐妹的主意。
人心叵测,若是对方再有意伪装,只怕很难识破。还望爹娘多多留意,尽早替妹妹选出一个好拿捏的人选。”
佩瑶点头附和:“姐姐说得是。”
像他们这样的人,从不把儿女情长放在心上。即便是找伴侣,也要找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而不是去追求什么情投意合。
身在皇家,真心是最不要紧的。
瑶光明白了两人的心思,迟疑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只是有一点,对方注定不能和你白头到老。”
佩瑶直接问:“那能和我生孩子吗?”
“能,当然能。”
“那就无所谓了。”佩瑶笑道,“我本来也只是需要一个继承人而已,只要能和我生个孩子,能不能白头到老有什么所谓?不过,娘说的是谁?”
景阳和佩瑜也都疑惑地看着她,很显然对于瑶光口中的人选,他们也不知道。
见父亲都不知道,姐妹二人心中更加疑惑了。
瑶光对景阳道:“其实那个人你也认识,还对他颇为欣赏。”
景阳满脸茫然。
瑶光笑着提醒道:“或许我换个说法,那只狐狸你也认识,跟着马大哥和秋练姐姐一起来咱们家的。”
“你是说……皇甫公子?”景阳恍然,又有些愕然,然后就是皱眉不情愿,“当时见他的时候他就那么大年纪了,咱们女儿青春年少,哪里般配?”
他女儿那么好,就算不强求门当户对,也得找个一样年轻貌美的大小伙子。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位皇甫公子和他们夫妻差不多大吧?
瑶光道:“你们先听我说完,如果觉得不行,那就再换别的人选。反正以咱们家的条件,哪怕是招赘,也有大把的人乐意上门。”
“是呀爹,先让娘说完吧。”佩瑶作为当事人,反而是最冷静的。
瑶光道:“这些年咱们接触的狐仙不知凡几,你们也应该明白,狐仙和凡人终究是不一样的,哪怕还没有成仙,寿命也比我们更加悠长。
那皇甫公子这么多年来,容貌一直未曾变过,还是如当年一样的青春貌美。
最重要的是,我之所以提名他,就是因为从红玉和十四娘口中得知,他的修为已经到了渡红尘劫的时候。只要度过了红尘劫,他就能正式成仙。”
最后这句话说出口,无论是景阳还是佩瑜,都没有了反对的心思。
——莫说皇甫公子依旧年轻貌美了,就算他不够貌美,仅凭他以后能成仙,就有了足够的优势。
第一,对方肯定不会和佩瑶抢孩子,等他道成之后,孩子就是佩瑶一个人的了;
第二,哪怕对方成仙了,也不可能完全斩断俗缘。将来他们的孩子能有一个仙人父亲照拂,有着说不尽的好处。
而瑶光和景阳,还有另外一重不能说的心思。
他们两个修行多年,这些年越发身轻体健,岁月在他们身上几乎没有留下痕迹,分明已经四十多的人了,看起来却不到三十岁。
不是他们不想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入仙道,而是踏入仙途是有一定限制的。
他们曾经旁敲侧击过,两个女儿都一心在朝堂上做出一番事业。这样磅礴而旺盛的事业心,注定享尽红尘富贵,却偏偏与仙道无缘。
给女儿多找一个仙人做靠山,也是多一种保障。
佩瑶直接拍板:“好,我同意了。只是不知,人家能不能看得上我?”
瑶光笑道:“只要你有心,娘一定让你达成所愿。”
她当即便让人去请红玉来家里一趟,透露了自己的意思,请红玉到皇甫公子面前,替自家小女儿说媒。
“你放心,我女儿不是死缠烂打的人。她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人,生下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而已。待皇甫公子悟透了红尘,渡过了劫数,尽管抽身离去。”
有这种好事,红玉如何不答应?
当天晚上她就施展遁术回了家,去见父母和兄长。
皇甫公子虽是红玉的兄长,早年间却一心向往人间,把大多数心思都用在了读书上,对修行不怎么上心。
不知道哪一年,他忽然开窍了,把四书五经都丢到了一边,捡起老庄认真研究修行之道,终于在今年取得了重大进展。
第135章 姻缘定“给我说媒?”皇……
“给我说媒?”皇甫公子笑问道,“是你的哪个仇人呀,你要这么坑人家。”
红玉不满道:“哥哥这是什么话?做媒人本是积德行善的好事,我怎么就是坑人家了?”
皇甫公子不言,只是一谓地看着跟在妹妹身侧的徒青臣笑。
有这么个前车之鉴在,他们狐族再入世寻找情缘时,都变得谨慎多了。
许多狐族为了避免再出现徒青臣这样的麻烦,情愿去找已经娶妻生子的有妇之夫,家中已经有妾室的那种。
都已经娇妻美妾在怀了,狐族男女投怀送抱,那都是在送你艳福,你已经赚大了。
哪日人家抽身走了,你继续过回妻妾成群的日子就是了。
果然,自那以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像徒青臣这种情况。
皇甫公子正在物色人选,妹妹忽然跑了回来,说是要给自己说媒,他不多想才怪呢。
红玉气哼哼地给自己倒了杯茶,一口把凉茶闷了,才道:“这一家也是认识你的,对我的情况也很了解,什么不知道?实话告诉你吧,人家找的就是你这种,为的就是给自家生个继承人。”
皇甫公子:“我是只公狐狸,不会生。”
红玉无语,冷笑着问:“那你能让人生吗?”
皇甫公子一怔:“你是替女方家里说媒的?”
“不然呢?”
皇甫公子大大松了口气,立刻起身:“走,我跟你去。”
虽然这个时代并不崆峒,但皇甫公子大约是天生的异性恋,对和男人结合很是抵触。
他之所以找情缘找了这么久,并非没有合适的人选——实际上,那种人选到处都是,随便一抓就有一大把——他只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原本他以为妹妹所谓的说媒,就是有谁惹了她,她找自己替他报个仇。不想对方却是个姑娘。
这可真是瞌睡里送来了枕头,太好了!
兄妹二人即刻去见父母,红玉禀明了自己受晋王夫妇之托,来替他们家二郡主向兄长提亲的事。
皇甫老翁听完,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一言难尽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问道:“这…
…晋王妃对咱们狐族有大恩,这几年不知多少学医的狐族,在她的医馆里积累功德无数,根本无需渡红尘劫便已足够成仙。这样坑人家的闺女,你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得知真相的皇甫公子“噗嗤”一笑,惹来妹妹的眼刀子伺候。他连忙捂住自己的嘴,用眼神示弱,表示自己不笑了。
徒青臣笑着替自家娘子解释:“岳父大人误会了,晋王夫妇知道咱们家是什么情况,人家要的就是这样的女婿。”
皇甫老夫人不解道:“凡人女子不比我等妖族,活在那样一个世道上,想要自立也不容易。因而,他们大多盼望能有个如意郎君,做一辈子的依靠。这晋王夫妇怎么想着给女儿找个……”
一时之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但红玉却毫不客气:“没有担当,始乱终弃的,对不对?”
皇甫老夫人尴尬地笑了笑。
她毕竟是继母,皇甫公子非她亲生,她只能用眼神示意自己女儿收敛些,不要乱说话。
皇甫公子嗤笑道:“也不知道是谁先干出始乱终弃的事来,害得人家相思病死了都不能投胎。”
红玉:“…………”
徒青臣:“…………”
——不待这么当面揭短的啊。
“笙儿,别胡说!”皇甫老翁斥了他一句,沉吟了片刻,又问红玉,“那王府那边还有什么条件?需要多少聘礼?”
既然对方不介意,那他们家就更没有什么好矫情了。
红玉道:“爹,人家王府是要招婿,不需要咱们准备聘礼。如果爹娘不介意,倒是可以给哥哥准备些嫁妆。”
这本是句玩笑话,不想皇甫老翁和老夫人却认真了。
老夫人道:“虽然赘婿都是光着脚上门的,但咱们家并不缺钱财,王府又不止二郡主一个女儿,她又是次女,将来分家产时,只怕分到的也有限。不如咱们家就以‘嫁妆’的名义,贴补他们小两口一些。”
皇甫老翁点了点头,附和道:“夫人说得不错。笙儿是去渡红尘劫的,早晚要离去,有了孩子多半是郡主独自抚养。虽然人家不介意,咱们也不能没有一点表示。”
至于皇甫公子,虽然他才是当事人,婚姻大事却是父母之命,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余地。
皇甫二老一番商议,很快就敲定了嫁妆的数量: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上好的锦缎五百匹,织锦三百匹,缂丝五匹。另有日常器具,如酒器、食器等各陪了两套,都是用上好的玉石打造的。
对他们这些精怪来说,金银玉器是不值钱的,这副嫁妆里价值最高的,除了那些绫罗绸缎,就是雕刻玉石的工艺。
一切都准备停当,皇甫二老就换了吉服,亲自带着皇甫公子登门提亲,一家人做足了诚意。
晋王府这边,佩瑜和佩瑶姐妹也没遵循时下的礼节躲在屏风后面,而是跟在父母身后,大大方方地帮忙待客。
瑶光和景阳是早就见过皇甫公子的,今日重逢,也就是大略看了看,见他还是如当年一般青春貌美,也就放下心来,只等女儿自己相看。
佩瑶也不害羞,盯着皇甫公子仔细打量,倒是把自幼熟读圣贤书的皇甫公子给看害羞了。
打量了一番之后,佩瑶微微点了点头,对他的外貌非常满意。
她转身对双方二老行了个礼,大大方方地说:“爹,娘,伯父,伯母,我想带公子到花园去转转。”
狐族都是颜控,哪怕找情缘找的都是渣男,那也得是容貌俊美的渣男,丑男再深情他们也看不上。
佩瑶的容貌虽不如姐姐一般融合了父母的优点,却也完全继承了母亲的美貌。
皇甫一家人第一眼看见她,就觉得这姑娘长得真好,心下先生出了三分喜爱。
如今又见她大方爽朗,完全没有寻常闺秀的扭捏,就更加喜欢了。
皇甫老夫人笑道:“好孩子,你们去吧。”又交代皇甫公子,“笙儿,好生照料郡主。”
“是,母亲。”皇甫公子拱手应诺,侧身让佩瑶先行,“郡主请。”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花园,佩瑶命丫鬟们在亭子里摆好茶点,便挥手让人都下去。
“我放才听令堂喊你‘笙儿’,你的大名可是叫皇甫笙?”
皇甫公子道:“不错,的确是小生贱名。”
听见他的自称,佩瑶又问:“你读过书?”
皇甫公子道:“跟着一位孔先生读过几年,只是没什么天赋,不会做八股,也不会写策论,只好学些诗词美文做消遣。”
佩瑶点了点头,说:“那就是不曾发过了。”
公子笑道:“郡主说笑了。哪怕小生文章做得极好,身为狐族,没有户籍,也不能参加科考。我辈读书,不过是修身养性罢了。”
佩瑶道:“那这一点咱们俩就不一样了,我读书就是为了入朝为官的。”
皇甫公子由衷赞道:“郡主好志向。”
佩瑶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一直在观察他的神情。见他这话说得十分真挚,半点不似违心之语,不由心生好奇。
“我听说像你这种不以科举为要的逸士高人,都鄙视我们这些追求功名利禄的,常斥之为国贼禄蠹。公子仿佛与他们不同。”
皇甫公子一怔:“怎么能这样说呢?我年少之时,一心读书,在修行上从不上心。父亲、母亲也不曾因此斥责,只说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小生自己不喜欢做官,也不能要求世人都与我一样呀。”
他只是个小小的狐仙,连个仙籍都没有,哪来那么大的脸,敢管那么宽?
佩瑶一直挂在脸上的笑容,终于变得真挚起来:“皇甫公子,你很好。不知公子可愿入赘王府,做我的仪宾?”
公子起身拱手:“固所愿尔。”
佩瑶含笑将手抬起,皇甫公子会意,小心翼翼地托住指端带着薄茧的柔荑,把纤纤素手的主人扶了起来。
“我爹娘和你爹娘应该还在商议你我的婚事,咱们做小辈的就别去打扰了,到我的书房去坐坐吧。那里有很多书,必然有你喜欢的。”
两人携手去了书房,接替尤三姐的婢女慧儿微微一笑,叫小丫头们好生伺候,她则是跑到前厅去,在瑶光耳边把郡主相中皇甫公子的事说了。
瑶光微微一笑,言辞间不再顾左右而言他,肯认真和皇甫二老商议关于入赘的事了。
皇甫老夫人微微松了口气,笑眯眯地说:“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我们老两口也怕儿子手头不便,就给他准备了些嫁妆,还望王爷和王妃不要怪罪。”
景阳笑道:“怎么会呢?亲家和亲家母一片爱子之心,实在令人动容。”
瑶光更是冷笑道:“什么规矩不规矩的,规矩还不都是世人定的?说不定佩瑶和笙儿成婚之后,赘婿带嫁妆的事,会变成新的规矩呢。”
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如今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虽然谈不上男女平等,但女子的地位随着权力的转移,必然会大幅度提高。
而女子的地位提高,做赘婿也就不再是辱没祖宗的事,和女子出嫁一样都会变成常态。
那像女子出嫁一样,带着嫁妆一起到妻子家里去,岂不是理所应当?
皇甫二老对时局的变化并不敏感,只当她是为了维护自家儿子的面子,对自家儿子日后在郡王府的活,倒是不怎么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