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册封的旨意一日没拿到手,就有出现变故的可能,景阳当然不能放心。
有太子的东风可借,他又怎么会错过?
第86章 满月宴“太子殿下有四个……
“太子殿下有四个女儿,都能封郡主吗?”瑶光有些好奇。
是的,太子妃的第二胎,还是个女儿。
瑶光只知道,皇子封了王之后,有一个女儿能被册封为郡主。有嫡长女就册封嫡长女,没有嫡女的话就册封庶长女。
太子是储君,却又不是真正的君,他的女儿和普通皇子们的女儿,究竟有多大差别?
景阳抱着她娓娓道来:“太子妃所出的两个姑娘不必多说,肯定有一个郡主之位。庶妃们生的那两个,为长的占便宜。
父皇一向疼爱五哥,只要五哥开口求了,他的长女必然也能得个郡主之位。至于次女,多半会是县主。”
瑶光听了,心里有点平衡,伸手搂住景阳的脖颈笑道:“如此说来,太子也不比你强多少嘛,就是多了一个郡主而已。”
虽然景阳已经确定了不会去争皇位,但都是一个爹生的亲兄弟,皇位将来是太子的也就罢了。若是在太子没有登基之前,在待遇上就和其他皇子拉得太开,难免叫人心里不痛快。
景阳宽大的手摩挲着她的后脑勺,扯着嘴角摇了摇头,说:“若是大家都女儿不多,自然看不出多大差别。若是女儿多了,差别立马就出来了。”
瑶光一怔,连忙追问:“这又是怎么说的?”
景阳道:“如果咱们和太子都有七八个女儿,太子嫡出长女和庶出长女能封郡主之外,其余女儿也都能捞个县主。
可是咱们的女儿,除了第一个能封郡主,最多再有两个能得个县主之位。至于再多的,父皇肯给个郡君就不错了。”
瑶光哑然半晌,气恼地在他胸前捶了一下,不乐道:“算了,不说这个了。”
人的攀比之心,会随着环境的变迁,不知不觉就滋生出来。
瑶光自己都没意识到,随着景阳在朝中越发受重用,随着她的地位水涨船高,她的眼光是越发高了,不知不觉间,竟然也和东宫攀比起来了。
按理说旁观者清,但景阳自小在宫里长大,从来觉得人往高处走理所当然。
因而,对于瑶光的攀比之心,他从来不以为意,当然也就没在意那些变化。
还是几日之后,她抱着女儿回娘家,和母亲说话的时候,被大周氏点了出来,才猛然惊觉:我怎么变成这样了?
那天回到家里,她就闷闷不乐,看着景阳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这是怎么了?可是小王哪里做得不好,惹了王妃吃心?”景阳心里觉得冤枉极了,却还是陪着笑脸去哄她。
瑶光哼了一声,粉拳在他胸前捶了好几下,娇蛮道:“都怪你,都怪你!人家自从嫁给你之后,心境变化这么大,你也不提醒人家!”
景阳愕然,满脸都是迷茫之色,扭头问翠娥:“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谁在王妃耳边嚼舌根子了?”
翠娥也是一脸茫然,回道:“今日王妃归省,一整天都在傅家盘桓,没有再见别人呀。”
景阳闻言,便摆了摆手让他们都下去,又把女儿抱到自己怀里,才问道:“可是岳母告诉你了什么消息?哪个不长眼的嚼咱们的舌根了?”
想到这种可能,他脸上的神情依然柔和,眼神却骤然凌厉了起来。
自从入朝之后,他表现得一向耿直刚硬,谁都知道他不好惹。竟然还有人胆大包天,敢嚼他们家的舌根子,真是不知死活!
“哎呀,没有的事,是我自己的问题。”瑶光依偎过去,轻轻拍着他的后背替他顺气,把自己受母亲提点之后,意识到自己性格变化的是说了一遍。
景阳失笑:“我还当什么事呢。这算什么?你如今是郡王妃,将来还是亲王妃。所有妯娌中,除了太子妃之外,谁都得看你眼色。嚣张点怎么了?眼光高点怎么了?爱攀比怎么了?”
在圣人面前他们得装孙子,在太子夫妇面前他们也得敬着点儿。若是离了这两个,还要他们忍气吞声,那他这个郡王做得还有什么意思?
他倒了个手把女儿竖着抱起来,一手抱女,一手揽妻,仿佛抱着自己的全世界。
“只要我在朝堂上一日不倒,你和瑜儿就有一日的嚣张。万一我哪天真倒了,咱们家再考虑缩起脖子过日子。
能嚣张的时候不嚣张,等到不能嚣张的时候,想嚣张也嚣张不起来了。那时候再回过头想想,当初不嚣张岂不是亏了?”
瑶光被他逗得“嗤嗤”直笑,倾身在他脸上重重亲了几口,赞同道:“你说得不错,有权不
用,过期作废。哈哈哈哈哈……“又把自己说笑了。
佩瑜不知道母亲在笑什么,却能感觉到父母心情十分欢愉。
于是,她别拍起小手,咯咯笑了起来。
瑶光凑过去,也在她的小嫩脸上亲了两下,掐着嗓子问:“瑜儿也觉得爹娘说的有道理,是不是?”
佩瑜咿咿呀呀了几声,算作回应。
瑶光立刻就对着景阳夸赞道:“你看咱们闺女多聪明,这么小就能听懂话了。”
景阳的亲爹滤镜比她的亲娘滤镜还厚,半点没觉得这话有什么问题,直接就跟着点头附和,一对新手父母开启了对娃的夸夸夸模式。
佩瑜虽然还听不太懂大人们的话,也从父母的神情里察觉到是好话,给出的反馈十分欢乐。
一家三口时不时发出一阵快乐的笑声,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出一片岁月静好。
=====
很快就是太子第四女的满月宴,虽然太子自己对这个女儿的出生都十分失望,但毕竟是太子妃所出,皇子大臣们都备齐了礼物前去道贺。
瑶光和几个妯娌一起陪太子妃说话,看着身姿瘦弱、脸色苍白的太子妃,年纪最小的阮子娴没管理好表情,露出了些许怜悯之色。
当时瑶光就站在她对面,赶紧对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收敛收敛。
站在阮子娴身旁的李思蓉看在眼里,不屑地撇了撇嘴,脚下一错,身子稍微倾斜了几分,刚好隔绝了太子妃和阮子娴之间的视线。
好在阮子娴只是单纯并不是傻,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整理好表情之后,轻轻对李思蓉道了声谢。
李思蓉白了她一眼,脸上露出几分不耐之色,半点没有掩饰的意思。
反正她和七皇子的夫妻关系一向不好,也懒得为丈夫拉拢人脉,当然是以自己高兴为主。
这一场满月宴,身为主人公的太子妃强颜欢笑,把妯娌几个弄得都不大自在。眼看着时候差不多了,就纷纷告辞离去。
妯娌四个一起出了东宫的大门,李思蓉终于嗤笑出声,用只有他们几个才能听见的声音说:“五嫂那副样子,知道的是生了女儿,不知道的还以为孩子生下来就夭折了呢。”
杨婉吓了一跳,忙不迭地呵斥道:“七弟妹慎言!”
李思蓉不以为意,自顾自道:“我知道她为什么不高兴,不就是又生了个女儿吗?女儿又怎么了?女儿也是皇家血脉。皇家的女儿,谁敢怠慢?”
说到这里,她忽然想到了什么,挑眉对杨婉道:“说起来,还没生产的九弟妹不算,咱们妯娌几个,唯有六嫂家里连得两个儿子。也不知道太子妃看见六嫂,心里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说完这些话,她也不管别人是什么反应,扶着婢女的手,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
这回换杨婉的脸色不好了。
瑶光心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是什么人,惹她干嘛?
但成年人的社会就是充满了虚与委蛇,不管心里怎么吐槽,瑶光表面上还是要安慰:“六嫂,你别听她瞎说。太子妃还年轻,又不是以后都不能生了。”
哪里知道,杨婉听了她这句话,神情顿时就复杂极了。
瑶光见了,心头一跳,忙左右看看,但没人注意这边,低声问道:“六嫂,你可是得了什么消息?”
阮子娴没说话,只是忽闪着好奇的大眼睛凑了过来。
杨婉也私下看了看,确定没人注意他们,才低声道:“这月十五我进宫给母妃请安,母妃说太子妃接连产育,上一次月子里养得不好,这次又难产,日后在子嗣上怕是艰难了。”
阮子娴瞪大了眼睛,倒抽一口凉气,连忙捂住嘴巴,把那一声惊呼闷了回去。
瑶光:“这……”
她赶紧回想了一下十五那天,她抱着女儿一起去给皇后请安,皇后的神情好像没什么不对,也没有和她多说什么。
是皇后城府深呢,还是根本就不在乎太子妃能不能生?
再联想太子妃进门之后,就一直在和皇后夺权,说不定皇后心里巴不得太子妃不能生呢。
把憋了许久的秘密吐出口,杨婉明显轻松了许多,又和所有吐露秘密的人一样叮嘱他们:“这话我只和你们说了,你们回去可别乱说。”
“六嫂放心,我一定不会乱说的。”阮子娴第一个打包票。
瑶光也道:“六嫂还不知道我吗?我就不是那多嘴多舌的人。”
杨婉笑道:“我自然是相信你们的,不然也不会告诉你们。”
三人相视一笑,氛围非常和谐。
但是没过几天,太子妃不能生了的消息,就在京城权贵之间传得沸沸扬扬。
瑶光只能确定自己没传,却猜不出究竟是谁把消息传出去的。
夫妻二人凑在一起分析了一通,觉得后宫嫔妃,还有几个皇子妃都有嫌疑。
甚至就连皇后,都不例外。
虽然皇后从没有明着表露对太子妃的不喜,但也从没表现出喜爱太子妃这个儿媳。
在皇宫里,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第87章 甄妃的转变常言道:福兮……
常言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这话果然不假。
太子连得四女,不单是他自己,就连东宫的妻妾们都有些怀疑人生。
原本那两个生了女儿的庶妃还有些摩擦,都想替自己的女儿争取一个郡主之位。
可随着太子妃生下太子的第四个女儿,两人都知道太子心情不好,也不敢再闹腾了,让太子妃耳根子清静了许多。
这是太子妃的因祸得福。
至于太子那边,他连得四女很是颓然,圣人心疼他,把他留在乾清宫宿了好几夜,父子二人秉烛夜谈,原本有些疏离的关系立刻回到了从前,仿佛那些似有若无的裂痕都是错觉。
为了安儿子的心,关于太子妃的流言出来之后,圣人亲自命人彻查,源头查到了甄妃那里。
于是乎,眼见就要到手的贵妃之位,再次远离了甄妃。
甄妃抱着儿子到乾清宫喊冤,圣人非但不为所动,还当众斥责她为母不慈,竟然拿自己才周岁的儿子做筏子。
这种话对宫妃来说相当严重,甄妃当场就吓得浑身发软。如果不是十三皇子的奶娘眼疾手快,只怕就要变成头一个被自己亲娘摔死的皇子了。
圣人面色一变,当即便说甄妃不配为人母,命奶娘把十三皇子抱到贤妃那里去。
奶娘不敢违抗圣命,甄妃哭得死去活来,也没能让圣人收回成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抱走了。
后宫嫔妃嘲笑她不自量力,仗着自己生了两个皇子,竟然就敢和太子别苗头。
朝堂后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圣人儿子虽多,唯有太子才是心肝肉。余下的哪怕是顺妃所出的八皇子,也不过尔尔。
甄妃自入宫以来,头一次丢这么大的脸,吃这么大的亏,狼狈不堪地被人送回了长春宫,很快就病倒了。
平日里把对甄妃的厌恶摆在脸上的皇后,这一次却并没有落井下石,自顾自叹息了几声后,反而吩咐太医好生诊治,万不可怠慢半分。
却是圣人对甄妃如此无情,让钻了多年牛角尖的皇后猛然醒悟:对于圣人来说,她亲妹妹顺妃也好,打着顺妃替身旗号的甄妃也罢,不过都是满足他私欲的玩物而已。
只因顺妃死得早,所以成了白月光。
甄妃安稳生下了两子,容颜依旧秀丽,身姿也更加丰腴窈窕,圣人却已经露出了厌倦之意。
她又何必去针对甄妃呢?分明圣人才是罪魁祸首。
经此一事,甄妃元气大伤。
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无法忍受母子分离之苦,以最快的速度养好了身子,原本要慢慢减的体重也迅速瘦了下来,对着圣人小意温柔,百般讨好奉承,终于得了圣人一句准话,把小儿子从贤妃那里抱了回来。
对此,贤妃大大松了口气,忙不迭地把这烫手山芋还了回去。
人家又不是没儿子,且眼见甄妃势头未衰,又何必去触这个霉头?
终于把儿子要回来的甄妃痛定思痛,承认了一个不敢承认的事实:圣人对她已经生出了厌倦之意,她若不想彻底失势,就得早做打算。
“太子,太子?为什么我的儿子不能是太子?”
想到这次的祸事全因太子而起,甄妃心中恨急,从前没有的野望骤然破土而出,以极快的速度在心里扎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做宠妃算什么福气呢?哪怕皇后也不算福气。只有做了太后,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
哄睡了小儿子,她对着镜子把眼中的野心藏好,仍旧一副娇柔似水的模样。
那是圣人最喜欢她展露的样子。
曾经她以为,顺妃便是这般柔情似水。后来才知道,正因为顺妃从不肯对圣人如此,他才越发渴慕。
她是顺妃的替身,却又不完全是。更准确地说,她扮演的,一直都是圣人想要的顺妃。
=
====
又到了天枢等人入王府与属官们交流的时候,这次玉微却没来,天权告诉瑶光:“二姐病了,二婶叫她好好在家养着,最近就不出门了。”
瑶光瞬间了然,点了点头说:“眼看她一天大似一天,已经到了相看的年岁,自然要先把身子养好,其余的都可以压后再说。”
她转头吩咐红绒:“去库房收拾些黄芪等温补的药材,等他们几个回去时,叫他们替我带回去给玉微,也算是我这个做姐姐的一番心意。”
做戏就要做全套。
虽然瑶光知道,玉微这病是装的,为的就是避开最近的风头,免得身上沾了腥。
这件事还要从甄妃意识到圣人对她生了厌倦之心开始。
甄妃不愧是甄家精心培养出来的,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处境,就迅速做出了反应,朝外戚与勋贵之家伸出了橄榄枝,要几个年轻的女孩子进宫陪她说话。
她派出来的人手说话不算隐晦,大家伙自然都明白,陪她说话只是幌子,她这是要给圣人举荐新人。
一时间,有些人家都蠢蠢欲动,近来递牌子进宫的命妇们骤然多了起来,且十个有九个从坤宁宫出来之后,都会到长春宫去坐坐。
傅家无意掺合这回事,索性就叫玉微称病,推掉了一切交际应酬,也表明了自家的立场。
他们家人一向不贪心,已经有了一个大姑娘嫁给了皇子,二姑娘的婚事眼见也低不了,没必要把好好的女孩子送到宫里去,让那年纪一大把的老皇帝给糟蹋了。
有如傅家这般豁达的,自然就有想借此加强与皇家联络的。甄妃要选人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勋贵之家竟是比外戚们更加积极。
当今圣人是开国后的第二位天子,许多勋贵却已经传到第三代了。
二代勋贵们有和当今圣人有一起长大的交情,第三代却什么都没有。
如今太平盛世,武将们渐渐没了用武之地,不想沦落成神京的二流人家,自然就要另辟蹊径。
要么就像贾家那样,送第三代的子弟们去读书,走科举路线。
要么就是想法子把女儿送进宫里,从勋贵变成外戚,运气好了还能再延续两代的富贵。
对此,景阳的评价一针见血:病急乱投医!
既针对甄妃,也针对那些妄图送女入宫的勋贵们。
他最近比较忙,自从太子清除掉工部营鄯司那些贪墨公款、敲诈勒索商户的官员之后,就积极往工部安插自己的人手。
许多工部原本的中下层官员,或出于对太子荡清乾坤的敬佩,或出于墙头草的惯性,也纷纷倒向太子。
营鄯司又经常与户部或内务府合作,牵连其中的官员也不少,太子头一次在朝堂上露出雷霆手段,自然不会半途而废。
但凡涉案之人,无论官职高低,不管背后有什么靠山,都被太子以强硬手段一网打尽。
圣人心里自然不大舒服,但他心里也明白,太子想要在朝堂上建立起威信,这是必然的过程。
他只是觉得自己的权势受到了冒犯,却并没有废黜太子的打算,对太子的一切行动都呈默许态度。
可默许归默许,父子二人的罅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今太子连得四女,整个人颓废异常。圣人心疼了,父子二人的感情修复如初。
为了让儿子走出阴霾,圣人直接把景阳从刑部调到了工部,为工部行走,与工部尚书平起平坐。
景阳成了工部真正的主事之人,除了要尽快翻阅工部历年卷宗之外,往东宫跑的也比从前更勤快,就是为了向太子表明他并无野心,一如既往地以太子为尊。
太子对他并无怀疑,景阳更多的还是做给圣人看的。
这番忙碌一直持续到年后,跟苏先生学了两年多的天枢和天璇准备回乡参加童生试,苏先生也提出了辞官,准备参加今年的科举。
傅安不放心这两个小子,他也无官职在身,干脆亲自带人跟着,一来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二来防止他们半路上被人给骗了。
半大小子正是中二的时候,对于父亲(叔父)的说辞很是不满。他们觉得自己读书虽然没多大天分,但做人还是很机灵的,怎么会被人给骗了?
但祖母卢氏也发了话,两人心里再不乐意,也得乖乖听话。
玉微拿着她精心绘制的《春日雁归图》来探望姐姐时,把这事当笑话讲给瑶光听了,姐妹二人笑作一团。
一岁多的佩瑜已经能说很多话了,只是说得不大清楚。
小姑娘正趴在毯子上摆弄各种材质的小动物,母亲和姨母的爆笑声突然传过来,招得她满脸好奇地探头去看,不明白他们在笑些什么。
佩瑜的长相集合了父母的优点,鹅蛋脸,柳叶眉,挺翘的小鼻子,红润润的小嘴和整齐的牙齿,还有一双水汪汪的杏眼,好奇时忽闪忽闪的,细碎的光芒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玉微一眼看见,只觉得心都化了,顿时就顾不得大姐,上前把外甥女抱在怀里猛亲了好几口,夹着嗓子问:“小鱼儿,你在看什么呀?是不是想姨母了?”
佩瑜小猫歪头,脆生生地说:“瑜儿想姨母。姨母,你和娘在笑什么呀?”
“哎哟,咱们小鱼儿真是太可爱了!姨母也想你呀,天天想,夜夜想,恨不得把你抱回去养。”
玉微没忍住,又在小姑娘脸颊上各亲了一下,狼外婆似地诱哄道:“小鱼儿,今天跟着姨母回家好不好?外祖母和曾外祖母都想你呢。”
小姑娘脸上露出了纠结之色,为难道:“可是……可是,如果瑜儿跟着姨母走了,爹和娘也会想瑜儿的呀。”
她虽然也喜欢姨母,喜欢外祖母和曾外祖母,可还是爹娘更重要。
第88章 勋贵之女入宫玉微虽然被……
玉微虽然被拒绝了,却被小姑娘可爱得嘎嘎直乐,抱着她回到瑶光身边,没口子地夸赞道:“咱们小鱼儿真是太聪明了,肯定是随了大姐。”
在她心里,包括玉衡在内的姊妹六个,就属大姐最聪明、最有成算。
很多时候,父母说的话她不爱听,同样的话被大姐说出来,她就算心里不乐意,也会仔细考虑一番。
她觉得大姐比爹娘有见识,还绝对不会害她。
瑶光温柔地给女儿擦了擦脸,随口道:“也可能是随了她爹。”
玉微点了点头,“那也可能,大姐夫也是很聪明的。”
见他们姐妹又说了起来,根本没回答自己的问题,佩瑜不乐意了。
她伸出小手捂住玉微的嘴巴,气恼道:“姨母,姨母,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和娘在笑什么呢?”
玉微一怔,对上这家姐姐似笑非笑的神情,忙低头哄道:“是姨母不好,忽略了小鱼儿的问题。不过也是小鱼儿太可爱了,让姨母什么都忘了。”
得了她的道歉,佩瑜绷着小肉脸,郑重地说:“瑜儿原谅姨母了。姨母,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了吧?”
“当然可以啦。”玉微捏了捏她肉嘟嘟的脸颊,声音明快地说,“我们在笑你舅舅们呢。他们两个人不大,却又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不肯听爹娘的话。”
佩瑜鼓了鼓脸颊,满脸纠结地看向自己的母亲。瑶光对她露出鼓励的笑容,示意她按照自己的想法说。
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原本有些动摇的佩瑜立刻坚定了想法,板着小脸一本正经地说:“姨母,爹
娘也不都是对的呀。也许是外祖父和外祖母错了,所以舅舅才不乐意听的。我娘说了,不能因为他们是长辈,就只听信一面之词。”
这段话实在是太长了,她断断续续分成了好几节,原本已经能控制好的口水又没控制住,顺着下巴就跌了下来。
偏偏小姑娘已经知道爱面子了,觉得自己都一岁多了还流口水,实在是太丢脸了,包子似的小脸皱皱的,马上就要哭出来了。
瑶光连忙把女儿接了过来,一边掏出帕子替她擦口水,一边夸赞道:“瑜儿真棒,这么小就懂得这么多道理了,真是娘亲的好宝贝!”
说着,还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小姑娘顿时就骄傲起来,回了母亲一个湿漉漉的吻,嘚瑟地看着玉微,等着姨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玉微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抬头看向自己姐姐,控诉道:“大姐,小鱼儿还这么小,你就教她这些呀?当初你教我的时候,我都五岁了。”
瑶光微微一笑,毫不客气地扎心道:“瑜儿天资聪颖,有些道理自然可以早些告诉她。”
玉微猛然捂住了胸口,夸张地质问:“姐姐的意思是说,我小时候比较蠢吗?”
瑶光:“其实你现在也一样。”
“啊,大姐,果然爱是会转移的吗?你已经不爱我了。”
瑶光冷笑:“少来,快告诉瑜儿,你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玉微知道,自家姐姐教孩子,从来不会仗着年纪和辈分一味打压,更注重于平等交流。
因而,虽然她觉得对才一岁多的外甥女认错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调整好了心态,对佩瑜道:“小鱼儿说得对,是姨母想差了。”
佩瑜一本正经地点了点,想了想又伸出小手在她头上摸了摸,老气横秋地说:“没关系,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玉微:“…………”
瑶光哈哈大笑,周围伺候的人也都忍不住笑弯了腰。
李嬷嬷道:“奴婢见过的孩子多了去了,像咱们小郡主这么聪明的,还是头一个。”
翠娥与有荣焉地说:“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生的,是谁教的?”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直把小姑娘夸的两颊嫣红,像是熟透了的苹果,引着人去咬一口。
伺候的人有心无胆,玉微却半点都不客气,亲了好几口才心满意足。
或许是刚给姨母讲了道理的缘故,小姑娘还残存着好为人师的心态,满脸无奈地任玉微在她脸上亲来亲去。
分明小小一个人儿,却端着“真拿你没办法”的纵容之色,引得大家又笑了一回。
她也不知道是在笑自己,只以为大家是在笑姨母,顿时更觉得无奈了。
——唉,姨母虽然不太聪明,却实在喜欢我,以后还是多照顾点儿吧。
玉微可不知道外甥女下定了决心要照顾她,抱着外甥女玩了一会儿之后,就又把她放回了玩具堆里,嘱咐李嬷嬷和两个小丫头好生陪她玩闹。
再回到瑶光身边,她就满脸神秘地压低了声:“大姐,你听说了吗?锦乡侯府的三姑娘,安阳伯府的二姑娘,都进宫去陪甄妃娘娘了。”
瑶光道:“已经听说了。你如今能正常出门,不就是因为他们俩已经被选中了吗?”
玉微嘻嘻一笑,却又叹了一声,露出了兔死狐悲之色。
“大姐你说,他们两家是何必呢?当今圣人对这些勋贵们还算恩遇,他们两家不好生教导子弟,却把女儿往那深宫里送。
那两个姑娘我都是见过的,锦乡侯府的三姑娘性情十分温婉坚韧,安阳伯府的二姑娘虽争强好胜,却也没什么坏心思。
若是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我觉得他们俩都能把日子过好的。如今被父兄亲手送进宫里去,又不是正经选秀进去的,还不知道要怎么熬日子呢。”
正因为玉微和他们熟识,得知此事之后才更有感触。
瑶光忽然意识到:玉微是真的长大了。
虽然在她面前还是个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其实该懂的心里都懂,该明白的也都明白了。
瑶光叹了口气,温柔地把妹妹搂进了怀里,语重心长道:“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打算,别人家的事咱们也管不了。
不过,既然是甄妃联络了他们,让他们把女儿送进宫去的,在宫里自然要照料他们。如若不然,就是得罪了大半勋贵。”
玉微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说:“但愿如此吧。”
但姐妹二人心里都明白,这两位姑娘在宫里纵然有甄妃照料,却也很难爬上高位了。
不过,两位姑娘成功承宠之后,有心做皇亲国戚的勋贵之家都振奋了起来。
人一旦执迷起来,就会下意识忽略坏处,一心只看见好处。
就比如锦乡侯的姑娘只得了个贵人分位,安阳伯家的更是只封了个常在。且圣人宠幸了两三次之后,就把人抛到了脑后。
他们不会觉得是圣人有意压着,只会在心中不屑,觉得是那两位姑娘没本事,不能笼络住圣人。
但凡有一个怀了龙种,坐上一宫主位岂非是指日可待?
从前是没人想到这一头,如今既然有人先走了这条路,那些有益的勋贵们,就开始着意培养自家的女儿,把他们往宫妃的路子上教养。
新进宫的两个勋贵之女没坐上一宫主位,倒是生了十二皇子的兰贵人,还有生了十四皇子的申贵人都成了嫔位。
嫔位之上为一宫主位,做了一宫主位后,就有资格接见外命妇了。
瑶光念着从前的交情,在申睿册封礼过后,就约着陈思一起进宫探望她。
两人先去坤宁宫拜见了皇后,向皇后说明了要去探望昭嫔申氏。
因申睿入宫之后就极为安分,对高位嫔妃恭敬,对分位比她低的也十分友善,上官皇后对她的印象极好。
听瑶光说他们要去拜见昭嫔,皇后立刻就同意了:“你们是一同选秀的交情,如今她好不容易熬出头来了,于情于理是该去看看。昭嫔住在玉溪宫,就在坤宁宫后头,去吧。”
瑶光笑嘻嘻道:“多谢母后。瑜儿就留在您这里了,等儿臣陪昭嫔娘娘说完话,还是要回母后这里来的,您可不能嫌我烦。”
上官皇后佯装恼怒,哼道:“嫌你烦你就不来了?本宫算是看出来了,你们两口子呀,是如出一辙的厚脸皮,咱们瑜儿可别学了去。”
她把孙女抱在怀里,赶苍蝇似地挥挥手:“快走,快走,省得教坏了本宫的孙女。”
瑶光唉声叹气道:“唉~我就知道,母后是个喜新厌旧的。如今有了更可爱的小孙女,我这个儿媳妇就要退一舍之地了。陈妹妹,咱们还是快走吧,省得再留下去,碍了皇后娘娘的眼。”
一席话逗得众人都大笑了起来,崔姑姑笑道:“王妃娘娘还是快走吧,您把皇后娘娘逗得肚子疼,到头来劳累的还是下官和底下的奴婢。”
“哎哟,又碍人眼了。陈妹妹,快走,快走!”瑶光直接拉着陈思就走,陈思要行礼告退都没空,满脸无措地被她拉了出去。
“傅姐姐,咱们就这样出来了,皇后娘娘不会怪罪吧?”陈思忐忑地问。
瑶光笑道:“放心吧,母后没那么小气。走,咱们去看看申姐姐。”
一入宫门深似海,虽然瑶光经常入宫给皇后请安,但因为申睿的分位不够,她就算有心也不能单独探望,只是偶尔在宫宴上,两人能对个眼神。
得知他们要来,申睿也很激动,忙叫人把好茶好点心都摆出来,又吩咐人去库房,把圣人赏的好东西收拾出来准备做赏赐。
听到太监通报说人到了,申睿忙不迭地说:“快,快请进来。”
她又叮嘱怀里的十四皇子:“梧儿,记住母妃方才跟你说的了吗?”
十四皇子徒景梧,比佩瑜要大两个月,说话也比佩瑜更清楚些。
他重重点了点头,把母妃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等会儿进来的两位是母妃的故友,梧儿要喊八嫂和堂嫂。”
“对,梧儿真乖!”
第89章 昭嫔投诚“给昭母妃请安……
“给昭母妃请安。”
“拜见昭嫔娘娘。”
不等两人拜下去,申睿便抬手虚扶:“快起来,快起来,不必多礼。”
两人坚持行完礼起身,瑶光笑道:“礼不可废。更何况,我们是来恭贺姐姐封嫔之喜的,自然要好好拜一拜嫔主娘娘,好
让娘娘日后替我们撑腰呀。”
申睿被她逗笑了,一边给他们赐座,一边嗔道:“傅妹妹还是这么促狭,可见晋王殿下对你体贴,没叫你受过委屈。”
面对这样的调侃,瑶光落落大方,半点羞涩躲闪之意都没有,反而得意道:“那是,我和八郎乃是母后钦点的好姻缘。”
这回陈思也绷不住笑了,三人笑作一团。
宫娥送了上好的碧螺春来,还有宫里最时兴的茶点。
等两人喝了茶,申睿才感慨道:“咱们一起选秀的日子犹在眼前,转眼之间就都有了孩子了。哎,对了,孩子们怎么没来?”
瑶光道:“母后想念孙女,把瑜儿留下了。”
陈思也道:“我们家大嫂一直不开怀,就明儿一个孩子,伯母和大嫂都疼得厉害,一刻也离不开。”
自她被诊出有孕之后,大嫂刘氏似乎是对产育之事死心了,亲自做主给丈夫纳了两个良家女作妾。
可直到陈思的长子徒明出生,大房也依旧没传出喜讯。
信王府虽没为此找大夫,家中上下却隐隐约约都明白,问题多半是出在世子徒尧臣身上了。
徒尧臣低落了一段时间,和妻子商议,趁两个妾室还年轻,添了一份嫁妆把两人送回家去了。
两个妾室也知道留在这里没前途,对此非常配合,带着自己原本的嫁妆,拿着信王府额外给的一份,欢欢喜喜地归家去了。
也是自那以后,刘氏便把一腔母爱都投放到了徒明身上。
陈思没想那么多,申睿听了却是心中一动,蹙眉道:“你家那大嫂,不会是打着过继的主意吧?”
“过继?”陈思一怔,犹豫道,“若大嫂真有这心思,公婆也不反对的话,其实我也没意见。”
从她进门开始,大嫂就对她挺好的,如今对徒明的疼爱也是真心。
与其等到日后大房无子,二房袭爵时要降好几级,还不如直接把徒明过继给大房呢。
申睿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一时愣住了。
陈思笑了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申睿恍然,自嘲地笑了笑:“我也是在宫里待久了,遇见什么事都爱往坏处想。”
当初参加选秀时,她也是踌躇满志,一心想在宫里挣出个出路来,好光耀门楣。
可真正入选之后,她一个小小的常在,大部分宫妃的分位都比他高,只要出了门,几乎见个人就要行礼。
这也就罢了,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可因她生得貌美,圣人连着宠幸了她三天,就惹了许多宫妃的眼。
他们是不会喊打喊杀,平日见了说话也是笑眯眯的,看上去一个比一个和善。
可是,暗地里却多的是叫人有苦说不出的手段。她资历又浅,又明白圣人对她只是新鲜,并没有什么情谊。为了不自取其辱,遇见什么事都是能忍则忍。
直到怀了身孕,那些暗地里欺负他的嫔妃才有了顾忌,她的日子也才好过了许多。
这次她能和入宫好几年的蓝贵人一起晋封,也是因为徒景梧这个儿子。
这种种境遇,让她难免把儿子看得极重。她也是以己度人,觉得若是有人要过继她的儿子,她便是拼了命也不会让对方得逞。
可她却忽略了,陈思的处境和她是不一样的。信王夫妇尚在,却身子骨都挺硬朗,未来的好多年信王府的大房和二房都不会分家。
就算把徒明过继给了大房,上头有信王妃压着,刘氏也不会阻止陈思和儿子相处的。
除了儿子对自己的称呼变了,陈思几乎没有任何损失,还能白捡一个爵位,她当然不会介意。
眼见气氛有些尴尬,瑶光连忙打圆场,笑道:“如今申姐姐也算熬出头了,圣人有没有说过,何时派人把姐姐的家人接到京城?”
提起许久未见的家人,申睿身上的气息一下子就柔和了下来,满面欢喜道:“说了。圣人已经传了中旨,命礼部和内务府派遣人手,分别去接我和慧嫔的家人入京团聚。”
慧嫔就是原本的蓝贵人,借着这次晋封,她终于坐上了甘泉宫的主位。
这次入宫的两位贵女,安阳博家的二姑娘杭常在,就住在甘泉宫的东配殿。
提起这件事,申睿不由面露怜悯,对二人道:“慧嫔和甄妃有过节,杭常在又是甄妃举荐入宫的,如今落到了慧嫔手里,只怕日子不会好过。”
想当初慧嫔还是贵人时,带着十二皇子在甄妃手底下讨生活,没少被甄妃找借口克扣。
她毕竟是皇子之母,找准的机会到太子妃面前哭诉了一番,立刻就迁到了甘泉宫,甄妃纵然恨得牙痒痒,也管不着她了。
如今风水轮流转,这苦头却是要杭常在来吃了。
瑶光和陈思对视了一眼,只是笑,没发表意见。
无论慧嫔如何行事,杭常在又是不是可怜,内宫之事,都不是他们这些外命妇能管的。
申睿也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连忙把十四皇子抱了起来,柔声哄道:“梧儿,母妃是怎么跟你说的?”
十四皇子看了母亲一眼,又扭头看向瑶光二人,奶声奶气地喊道:“八嫂,堂嫂。”
无论何时,幼崽都更容易博得人类的喜爱。特别是玉雪可爱的小宝宝,乖乖地开口喊人,真是要把人的心都萌化了。
瑶光和陈思都忍不住露出了温柔的笑容,拖长了声音答应。瑶光从袖中取出一枚金锁,陈思则是拽下腰间的一块玉佩,权做给十四皇子的见面礼。
“不是什么好东西,十四弟拿着玩儿吧。”
十四皇子看向母亲,见母亲笑着点了点头,才伸手接了过来,有礼貌地道谢:“多谢八嫂,多谢堂嫂。”
或许是方才失言的缘故,接下来申睿的话题便只在育儿上打转,主打一个平稳安全。
三个母亲兑了三个萌娃,各自都有一箩筐的趣事。再加上聊这个话题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一时间整个玉溪宫的正殿充满了欢声笑语。
=====
第二天中午,申睿凑了个皇后清闲的空档,就抱着十四皇子去坤宁宫请安了。
她借着瑶光这层关系向皇后表忠心,表示日后在宫中,一切为皇后马首是瞻。
皇后静静看了她片刻,微微挑眉一笑,问道:“这世上从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你可知向本宫投诚,得到了本宫的庇佑之后,会失去什么?”
申睿既然敢来,自然是深思熟虑过的,当即便正色道:“甘蔗从没有两头甜的,总要做个取舍,这么简单的道理,妾身自然明白。”
她从来都不傻,反而挺聪明,这几年窝在后宫,对宫中的形式不说洞若观火,也了然了七八分。
太子成婚之后,圣人便支持太子妃分皇后的权柄,明显是不愿意皇后势力过大。
如今她光明正大地投入皇后麾下,就等同于自绝恩宠,圣人大概率不会再宠幸她了。
失宠,对于后宫嫔妃来说,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但申睿对圣人的恩宠从不沉迷,想要跳出来自然也容易。
如今她膝下皇子已满周岁,眼见得身子健壮,是能养得住的,后半生也就有了依靠。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还要去争夺那虚无缥缈的盛宠?
对于她来说,投靠皇后这个后宫之主,保障他
母子二人能在后宫安稳地活下去,比和圣人多睡几觉重要多了。
“哦?”皇后似笑非笑,“后宫之中,从来落子无悔。本宫虽能出手庇护,却也不能面面俱到。若是有朝一日你后悔了,可没有后悔药给你吃。”
“妾身绝不后悔!”申睿斩钉截铁,目光清正而锐利,带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皇后见此,露出几分欣赏之色,笑道:“日后闲暇时,可多带着小十四来陪本宫说话。本宫膝下两个孩子都已成婚了,各自有了小家,再孝顺也难免顾不上我。你带小十四多来几趟,也好给这偌大的坤宁宫多添几分鲜活期。”
申睿闻言,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声音响亮而坚定:“只要娘娘不嫌弃,日后妾身和小十四来打扰您的时候多着呢。”
皇后笑道:“怎会嫌弃呢?咱们小十四这么可爱,你又如此知情识趣。本宫只恨自己不是个男人,这么个佳人白白便宜了圣人。”
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申睿的心神也更加放松了。她哄着十四皇子亲近皇后,小孩子的童言稚语最能抚平人心,皇后也不禁多了几分真切的怜爱。
中午才发生的事,等景阳下职回来便和瑶光说了,还点评了一句:“这位昭嫔娘娘,可比你有心眼多了。”
瑶光道:“那是自然,人家打小就是当成嫔妃培养的,我这半路出家的哪能比得上?”
话音才落下,她又冷不丁地问:“你喜欢这样的?”
“当然不行。”景阳只觉得后颈皮一紧,下意识地回道,“心眼太多了,还是王妃好。”
瑶光似笑非笑地睨了他一眼,到底松松手放过去了。
第90章 怀懿郡主等到五月底,从……
等到五月底,从山东传来的好消息,说是天枢二人都考中了童生,从今往后也算是正式入学了。
两人暂时不打算回来,要等到秋天再考一回秀才。派人回来主要是给家里报个喜信,再有就是让家里给他们爷儿仨收拾些厚衣裳。
报信的人头一天回来,第二天大小周氏就领着玉微登门了。娘儿三个都喜气洋洋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瑶光,又说要在家里设宴,答谢景阳找的好先生。
这是喜事,景阳自然不会推辞,问明了是哪一天,答应到时候一定会去。
非但如此,他还主动承诺,苏先生离去之后,会再替天枢和天璇找个好先生。
大小周氏自然是感激不尽,私底下对瑶光说:女婿如此体贴,莫说是皇子了,就算是普通人家,也不一定能做成这样。
瑶光嘴上附和,心里却很明白:做同一件事,皇子花费的精力和资源不值一提;若换到普通人家,那可要费老鼻子劲了。
但这不代表她就不感谢景阳,当天晚上,她就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欢悦之情。
夫妻两个都正当年少,血气方刚的年岁,不但景阳受不了这个,瑶光自己也很激动。一直胡闹到后半夜,想着景阳明日还要去工部当值,才各自收拾了一番,搂着一头睡了。
第二天一早,生物钟迫使景阳先醒了过来。见妻子乖乖躺在怀里,双颊嫣红,满面春色,汗湿的头发曲卷着贴在脸颊上,依稀还残留着昨夜的风情。
他忍不住低头又吻了上去,瑶光在睡梦中自有感应,无力地推搡了一番,娇声道:“嗯~不要了~”
一股热血噌就窜到了头顶,若非瑶光眼睛一直没睁开,景阳绝对以为她是故意的。
他猛然抬起头来,用力吸了几口气,把心头那股燥火压了下去,小心翼翼地从被窝里挪了出来,用眼神止住了要出声的秋萍。
秋萍会意,只无声的行了个礼,带着两个小丫鬟上前替他穿戴整齐。
等到了外间,王喜已经领着小太监端来了洗漱用品:猪鬃毛的牙刷、太医院精心配置的牙粉、加了香料做的姨子,还有洗漱完了之后用来润肤的香膏。
这一套流程下来,小半个时辰就过去了。内室里传来的动静,却是瑶光终于醒了,声音慵懒又娇媚地问:“八郎呢?”
“早起来了。”景阳笑着走了进去,抬手替她把碎发抿到耳后,又俯身在她额头上吻了吻,柔声道,“我先去用早膳,你若是困,就再多睡会儿吧。”
瑶光乜斜着睡眼,不轻不重地睨了他一眼,就像羽毛在心上轻轻蹭过,直蹭得人心痒痒。
“你还说,你还说,我起不来都怪谁呀?”软语轻嗔,娇蛮可爱,景阳柔声哄了许久,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才退了出来去侧间用膳。
用完善出来的时候,就看见佩瑜的奶娘李氏在东厢房探头探脑的。
景阳略一思索就知道她什么意思了,直接吩咐道:“好好照看郡主,先别去打扰王妃。”
“诶,奴婢知道了。”李奶娘连忙应了,和另一位王奶娘轮换着吃早膳,就想法子哄着郡主,打消她要去找母亲的念头。
想到被退回内务府的赵嬷嬷,他们两个心里有些忐忑,只盼着王妃能体谅他们是一片真心为了主子,别让他们也回去了。
至于赵嬷嬷是因为回奶才被退回去的,这种明面上的理由,他们这种资深老油条是不会信的。
内务府把他们挑出来做奶娘时,已经着重培训过了: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药能用,什么药不能沾他们都一清二楚。
没人会相信赵嬷嬷连最基本的忌讳都不知道,回去休息几天竟然吃错了东西,把奶给回了。
他们一边对赵嬷嬷的遭遇幸灾乐祸,一边紧了皮子暗中告诫自己:在晋王府当差,让王妃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若是惹了王妃的眼,根本不必王妃发话,有的是人收拾他们。
瑶光这一觉直睡到中午,早膳自然也不必用了,直接吃午膳。
佩瑜小姑娘整整一个上午都没见到母亲,虽然两个奶娘加四个小丫头已经施展了浑身解数,仍就快到小姑娘的临界点了。
等他们听说王妃已经用了膳,半点不敢耽搁,抱着佩瑜就来求见。
“快让瑜儿进来。”
小姑娘看见母亲,忍了一上午的委屈瞬间就爆发了出来,扑进母亲怀里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瑶光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心下十分愧疚,抱着女儿一直温柔地拍哄。小姑娘哭了许久,心里的委屈才发泄干净,靠在母亲怀里一下一下地打哭嗝。
“娘的乖宝,委屈你了,往后再也不会了。”瑶光心疼极了,叫人打了温水来,亲自替女儿洗脸抹香膏。
享受着母亲的服侍,感受到了母亲的关怀,佩瑜很快又高兴了起来。等抹完了香膏,她搂着瑶光的脖子直起身来,在母亲脸上落下一个大大的香吻,咯咯笑了起来。
见女儿终于高兴了,瑶光暗暗松了口气,心情也跟着舒畅了起来。
早在几个月前,景阳便借着太子的东风,替佩瑜求得了郡主的诰封,圣人下旨册封为“怀懿”郡主。
因她是景阳的长女,又是目前唯一的孩子,圣人格外怜爱两分,封汤沐邑四百户,仅比太子的嫡长女少了一百户。
太子庶长女虽同样被封为郡主,但汤沐邑却只有惯例的三百户。
绕是如此,太子次女的母亲依旧妒忌得眼红。
只因她女儿将来只能封个县主,太子妃膝下还有一女,必然是要超规格封的。轮到她女儿的时候,只怕圣人不会额外加恩,能有一百户的封邑就很好了。
县主之下的郡君没有封邑,每年只有三百两的俸禄,相当于后宫嫔位。郡君之下的县君,则只有一百两的俸禄,相当于后宫的贵人。
宗室女的诰封只有这四级,若想再往上升,就得指望父亲上位做了皇帝,自己鸡犬升天变成公主。
公主的汤沐邑,整整八百户,长公主是一千户。再往上就没不会再加了,哪怕是公主命长或皇帝命短,有幸做了大长公主,也只是在地位上稍高罢
了。
次女的母亲妒忌长女的母亲,长女的母亲听说晋王之女的封邑比她女儿多了一百户,心中也很是不愤。
在她看来,她女儿虽是庶出,却是太子之女,哪里是郡王之女可比的?
这位的脑子也不大够用,某一次瑶光抱着女儿给皇后请安时,恰好碰见太子妃领着两个生育过的庶妃,也带着各自的女儿给皇后请安。
那位生了庶长女的胡庶妃,对着瑶光就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瑶光虽不明所以,却也不是那吃哑巴亏的人,当时就靠在皇后身上,露出了委屈之色。
皇后轻轻撇了胡庶妃一眼,仍旧言笑晏晏地哄着孙女们玩乐,仿佛什么事都没有。
他们婆媳之间的小动作,太子妃自然看见了,却也只是微微皱了皱眉,怕胡氏的的所作所为让皇后迁怒了她这个太子妃。
等到临去之时,皇后特意给太子妃赏了东西,为的就是安她的心。
太子妃心里松了口气,却知道这件事绝对没完。
果然没过两天,皇后就说身体不适,让人传话到东宫,让胡庶妃抄几卷《药王经》替她祈福。
抄经可是个辛苦活儿,这辛苦不单是在要写很多字上,还在于每次抄之前都要沐浴斋戒,每抄一个字都要念一声佛,一卷没抄完的时候,绝对不能中断,不然就得重抄。
再有就是,皇后只含糊说了“几卷”,没说定数,但肯定不能只有一卷。至于抄多抄少,就看抄经人的诚意了。
三卷经书抄下来,胡庶妃几乎脱了一层皮,整个人都憔悴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太子妃把皇后对胡庶妃不满的事告诉了太子,太子又不缺人伺候,直接就冷落了她。
自从女儿封了郡主之后,胡庶妃在太子妃面前就有些不恭敬,太子妃心里自然不舒服,只是一直按耐着没和她计较。
如今她自己放到了皇后手里,太子妃自然要抓住机会,一击必杀。
文秧自小就被长公主精心教导,很明白宫斗的精髓从来不是眼花缭乱的你来我往,只在一个“忍”字上。
忍到对方出错,找准时机迅速出手,让对方再无翻身之地,也就赢了。
但宫斗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按下葫芦浮起瓢,赢了这一个对手,还会有下一个。
如今在文秧心里最要紧的,就是努力调养身子,争那一线生机再怀一胎,最好是能一举得男。
可说来也怪,自从太子妃生完二女儿之后,东宫就再也没有好消息传出来。
为此,瑶光和景阳也暗地里嘀咕过,只说是缘分未到。
毕竟四个女儿摆在那里,已经证明了太子的身体没问题。至于后院的女眷,总不可能个个都有问题吧?
=====
这天景阳回来,告诉她一个消息:圣人亲自选了两个身姿丰腴的小官之女,赐给了太子做庶妃。
看来,东宫长久没好消息,圣人也着急了。
作为皇帝,他自然不喜欢太子威胁到他的权柄;可作为父亲,他又替儿子后继无人而着急。
景阳叹道:“若是东宫再没好消息传出来,只怕圣人又要请高人来做法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他没跟瑶光说,就是圣人在给太子赐人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就想起来自己的八儿子后院就一个王妃。
如果不是景阳坚决拒绝,又搬出自己的母亲顺妃,触动了圣人那自欺欺人的情肠,只怕今天他就要去睡书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