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姜沅的主动,谢宥川最近都很餍足。
在空闲时间他自己去书店,买了《实用产妇护理》《现代育儿大全》《孕产大百科》《怀孕呵护指南》《孕妇心理学》等书籍。
姜沅平时在研究所忙的时候,他休假在家就会坐在书房看这些书。
这天,林青颖提着一袋小龙虾过来,这是她家亲戚从南方用冰块镇着,放在火车上捎过来的。
她不想自己独享,于是提着加了冰块的网兜挺着肚子就往姜沅家来了。
“阿沅!”刚进了院子她就热得不行,后背都有些淌汗,“邱阿姨?有人在家吗。”
院子门是打开的,林青颖以为她们母女俩总有一个人在休假,而且现在是周末,一般霍阿姨也会过来。
十五斤的小龙虾拎着有些沉,哪怕她有劲,走了这么久,还是有些累了。
外头太阳大,院子里的石桌石凳都烫得不行,林青颖走到屋檐阴凉处,顺手放下网兜,揉了揉被勒得有些发红的掌心。
听到外面有声音,谢宥川起身,将孕产大百科放回书架,正好在战国策旁边。
林青颖以手为扇站在屋檐下,抬头看着炙热的太阳,嘴里嘀咕——
“才七月初怎么就这么热了……”
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她下意识回头看,见是谢宥川,有些讶异:“你今天在家呀。”
谢宥川颔首,瞥了眼地上的小龙虾,轻松拎起:“她调休了,今天在研究所。”
林青颖“哦”了一声,跟着他的脚步进了堂屋。
堂屋里除了有可以容纳二十余人的大圆桌以及许多条椅子,还有一个小方桌,这是平时长辈和朋友们没有过来时,谢宥川和姜沅自己吃饭的地方。
堂屋里呈凹字状放了三条长沙发,都是纯木的,是霍家舅舅一点一点帮小两口添置的,木沙发上放着蒙了绿色粗布的软垫,还有裁剪得当的凉席。
林青颖刚坐下,谢宥川就搬来了风扇,开了个低档风,稍微侧着点,对着她旁边吹。
而后又提着小龙虾去了厨房。
没一会儿他端来了一杯凉白开,还有半个西瓜。
林青颖喝完水,也没跟他客气,接过西瓜拿着上面的勺子开始吃了起来,吃了四五口才觉得暑意渐消。
哪怕彼此都很熟了,谢宥川还是怕她会尴尬,开了电视让她看。
“小龙虾想怎么吃?”他随口问道。
这种东西他也不是第一次吃,虽然现在饭馆里很少有,不过谢宥川也知道该怎么处理。
“辣炒。”林青颖毫不犹豫道,“你先处理虾线过一遍油,晚点江敛会过来,我跟他说了要带调料,到时候让他弄。”
比起谢宥川,那肯定还是自家老公更加知道她的口味,而且姜沅跟她一样,也很喜欢吃辣的。
“嗯,可以。”谢宥川点头,视线不经意扫过她的肚子,若有所思问,“你孕期不适感强烈吗。”
他还是有些担心会影响姜沅工作,特别是林白当初说了,她如果怀孕,双胎的概率很大。
“还好吧,可能和个人体质有关,我是不怎么难受,也可能像林白说的,江敛质量好。”林青颖也不避讳,直言直语道。
见谢宥川不说话了,林青颖察觉到什么,眼前一亮:“阿沅打算要孩子了?”
“嗯。”谢宥川在另一条沙发上坐了下来,“在备孕。”
林青颖嘿嘿笑道:“那你晚点可以和江敛聊一下,他买了很多书,还有孕妇食谱,还有孕妇和新生儿必备的物品清单。”
“这些都可以提前准备一下,不过我到时候生完也可以直接把那些东西给你们。”
现在都是提倡只生一个,这些留着也没用。
至于姜沅会不会嫌弃是用过的东西……
林青颖倒是
没想过。
多年好友,林青颖知道她不是那样的人。
“好。”谢宥川颔首,向她了解了一些孕妇孕期的感受,以及他在孕妇心理学上看到的疑问。
林青颖有问必答,因为江敛也是这样的人,所以她也没有觉得男人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反而很欣慰他时刻关心着好友。
不说别的,林青颖觉得自己和姜沅看人的眼光确实没得说,不管是朋友还是老公,人品都很好。
她在学校平时也有王翠花照看着,日子过得倒是轻松。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过了一会儿,谢宥川去了厨房处理虾线,让她自己随意,需要什么就自己拿,也可以喊他。
直到下午五点半,江敛从研究所下班。
因为昨天提前说好了,所以他在副食品店买了一些姜葱蒜以及莲藕辣椒还有一些调料就直接来了四合院。
谢宥川已经把龙虾洗刷干净抽了虾线过了一遍油,江敛进了厨房,和他打了声招呼。
“我来吧。”
天气很热,江敛穿的依旧是长袖。
他不紧不慢卷起衬衣袖子,洗菜切菜都很自然,仿佛是在自家厨房。
他们自己买的房子早就装修好了,而且刻意买在华大附近,离学校以及姜沅家很近。
不过考虑到林青颖怀孕了有时候他不在家,需要人照顾,还是一直住在林家。
好在过来也不远,林青颖经常买好菜带着江敛过来做饭,所以对于谢宥川家里的厨房,江敛还挺熟的。
谢宥川点点头,也没有闲着,淘米煮饭后,又开始准备别的菜。
十五斤小龙虾有一半剥了出来,另外一半带壳炒,即便是这样,份量也挺多的。
今晚姜沅带了梁慧琳三人回来继续研究手上的课题,再加上邱映雪,一共有八个人,总算是把这些都吃完了。
吃完后,几人闲聊了一阵,林青颖摸着肚子,打着饱嗝。
邱映雪见她很爱吃辣,笑着问:“青颖,林白上个月回来是不是帮你诊过一次脉?”
“是呀。”林青颖顺手接过江敛递来的西瓜汁,喝了半杯后,笑眯眯道,“他说我肚子里这个八成是个闺女呢。”
林青颖对男孩女孩都无所谓,和喜欢的人生的孩子不管怎么样都喜欢,不过在听到是女孩的时候还是觉得很开心。
有种得偿所愿的满足感。
“虽然说酸儿辣女不完全准确,但也有些依据的。”邱映雪看着她的肚子,眸光温柔道,“当初我怀阿沅和阿昭的时候,也是爱吃酸辣口的东西。”
闻言,林青颖轻轻地摸着肚子,一向大大咧咧的人眼睛里也带着柔情。
“她踢我的时候可有劲了,以后长大了肯定也跟我一样,是个身强体健的小姑娘。”
江敛原本平淡的目光在听到妻子的话后,也有了些许变化。
他视线下移,眼底一片温情,宽厚的大掌轻轻附在她的手背上。
两人的互动其余人都看在眼里,梁慧琳和于洋以及周诚对此倒是没什么感觉。
他们三个人回国是为了和姜沅一起做科研的,对于结婚生子的事没什么想法。
如果以后上了年纪真的想要孩子了,也可以直接去领养,这在国外很常见。
倒是谢宥川,看着江敛对比以前有了细微的变化,觉得挺意外的。
直到九月中旬,姜沅似有所感,去医院诊出怀孕两个多月的身孕后,他才理解了江敛的变化是从何而来。
谢宥川自己都没有发觉,他的眼底已经很少有冷淡了,而是不自觉流露出来的柔情。
最近沈临经常在家,邱映雪已经回家住了。
谢宥川回了趟军属院,告诉两边长辈这个好消息,并且请徐姨帮忙来家里照看妻子。
虞黎华和邱映雪都放不下心,来了小两口的家里,每天和徐姨商量着准备什么食材给她补补身子。
她平时工作就不清闲,现在又怀孕了,两家的长辈都怕她吃不消。
九月底,谢宥川休假,陪姜沅去医院做产检。
这个时候的姜沅怀孕差不多三个月了,但是肚子和平时看起来没区别,穿的也还是以前的衣服。
“同志,你爱人怀的是双胞胎。”医生看了眼b超单,叮嘱道,“你们以后每个月要过来产检一次,还有要多给孕妇补充些鱼肉蛋奶这些营养,多吃点蔬果青菜,对胎儿和孕妇都好。”
谢宥川虽然早有准备,可听到是双胎后,还是愣了一下,唇角紧抿,看向姜沅时眼底带着不易察觉的心疼。
姜沅也有些意外,手掌下意识覆上并不显怀的肚子,心里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很奇妙,她说不上来。
“大夫,平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谢宥川沉声问道。
“孕妇不能过度劳累,平时要多注意休息,还有,不要让她做重活。”看两人气质与众不同,再加上姜沅手指白嫩修长,医生也只是随口一说,没有多次强调。
这位女同志一看就是家里条件不错的,也不像是干过活的样子。
而且她能察觉到,现在这位男同志虽然看起来很平静,但是浑身紧绷,时刻在注意这位女同志。
应该平时就很关心妻子。
不过她还是提醒了一句:“有些怀孕的同志我们会和她的丈夫说,孕中期可以同房,不过幅度要小,而且适当的夫妻生活有助于以后的生产。但是你们这个情况,我建议最好不要,一次都不要有。”
“一定要按时过来检查,怀双胎要注意的事项更多,作为丈夫,你也要多上点心。”
谢宥川颔首,将医生说的话都记在心里。
出医院的时候,谢宥川下意识伸手,在后面护着她的腰。
和平时的镇定不同,看起来有些无所适从。
姜沅打趣道:“你在紧张什么?”
谢宥川沉默许久,才说:“怕你在孕期太辛苦,也怕我照顾不好你。”
虽然之前有所准备,但是听到她怀了双胎,心疼比惊喜更多。
他这段时间看了很多关于女性在孕期中的生理以及心理反应,更何况她还是一位科研工作者,工作强度并不低,他有些怕姜沅吃不消。
姜沅却笑了。
她停下脚步,看着谢宥川,认真道:“你一直以来都考虑的很周到,从孕前就开始做准备,并且在第一时间请徐姨来家里帮忙。我的食谱也是你参考江敛的清单制定的,家里的事我都不需要操心。”
“我也知道,你为了让我保持心情愉悦,特意给林白哥哥打了电话请教,收集了一些橘皮挂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并且定时更换。”
“作为丈夫,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姜沅挽着他的手,言笑晏晏道,“谢宥川,我从来都不是什么易碎的瓷器。在备孕之前我就已经考虑好了在孕期关于工作和生活上要面对什么,你不用这么小心翼翼。”
听完她的话,谢宥川默不作声点头,直到现在,放下所有的担忧后,才有了一些初为人父的实感。
知道孙媳怀的是双胎,就连谢奶奶也坐不住了,连谢老爷子都不管了,亲自过来照顾她。
姜沅本来就是两家的心头宝,现在更加牵挂着所有人的心,都怕她怀了双胎孕期会不容易。
炎炎夏日格外漫长,姜沅本来一直是吹风扇的,谢奶奶也不知道从哪买来的两台空调,在她的房间还有客厅都各装了一台。
邱映雪本来是想晚上陪女儿一起睡,她有经验,还可以好好照顾女儿,可看了眼如胶似漆的小两口,又看到十分贴心的女婿,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将注意事项反复叮嘱女婿,邱映雪这才稍微安心。
得知她怀的是双胎,林青颖也很高兴,并且让江敛按照给自己准备的东西,都给姜沅准备了双份。
以前是想着如果阿沅怀了孕可以用自己的,现在她怀了双胎就不合适了。
两个孩子怎么好厚此薄彼,都该用新的才是!
姜沅怀孕有如实告知研究所的主任,并且在孕前就有提前说,自己在备孕。
这一点也是办公室主任所希望的,他认为在实验基地落成之前,姜沅能把这桩大事办成了也是好事,以后可以专心在实验室工作。
所以这段时间姜沅虽然有参加研究课题,但是基本上不怎么进实验室,反而开始进攻学术方面了。
在年底,实验基地宣告建成,但是实验设备成了一个难题。
作为国内第一个国际科研基地,太寒酸了自然是不行,上面一咬牙,斥巨资在海外购置设备。
而这次,其他国家并没有从中阻拦,毕竟全世界都在看着。
一九八四年,元旦。
驻美大使馆收到了一笔来自海外华人商家自发募集的钱。
金额之大,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不敢怠慢,立刻向外事部汇报。
梁母还是第一次来大使馆,她这次带了两万美金过来,被工作人员请到使馆内休息。
“邱先生,海外华人同胞带来了一百五十二万美金要支援祖国的科研建设!”
因公刚抵达美国的邱疏寒听到消息后,眉眼怔忪,随后反应过来,放下手中的公事,亲自前往大使馆。
来大使馆的人不少,总共是七十六户在美商家,做服装生意的最多,然后就是开餐馆的,还有一些其它行业的。
他们在得知国内科研基地建立好了以后,每家商量出两万美金,为祖国在科研领域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见到这群爱国华人同胞后,一向善言的邱疏寒却忽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目光扫过一张张面孔,他整理好西装,朝在座的华人同胞深深鞠了一躬。
“诸位同胞,我代表祖国人民感谢你们送来的一场及时雨。”
“邱先生。”有认识他的商家赶紧开口道,“我们也只是想尽一点微薄之力,您不用这样。”
“对呀,谁都希望祖国越来越好,我们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腰杆子才能越来越硬嘛。”
“我们都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哪怕如今我们已经移居海外,可说到底与祖国还是血脉相连,我们都知道,祖国需要这笔钱。”梁母真诚道,“祖国的面子也是我们海外华人的面子,科研基地必须弄起来,不能让外国人小看我们!”
老一辈人的对祖国的羁绊都很深,家国情怀也很重,不然她也不会同意女儿回国搞科研。
以梁慧琳在物理实验室的经验,哪怕去了美国境内别的研究所,月薪也不低,一千美元总是有的。
而梁慧琳在回国后,月薪只有五十三块八毛二。
梁慧琳
三人对此却并没有任何异议。
因为她们不是奔着钱而回国的。
姜沅如果留在美国,光是在物理实验室的月薪都有将近两千块,更别说各种科研奖金还有奥莱斯大学的奖学金。
可她回到国内,照样拿着八十多块钱的工资。
这些科学家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祖国成为科研强国。
邱疏寒将这些海外同胞的名字以及金额登录在册,并且亲自送他们出去。
一向温和的眸子有些微红,却依旧带着笑意,目送华人同胞们的背影离开。
这件事传回国内后,掀起了轩然大波。
以宣城制衣厂、首都红星机械厂、黎城纺织厂为代表的国营企业,纷纷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同志们!海外同胞已经行动起来了,咱们也不能落后!这两年我们厂的经济效益节节攀升,不仅超额完成了国家分配的任务指标,并且还预留了相当充足的自有资金。”
余厂长站在台上,挥舞着拳头,慷慨激昂道:“咱们工人向来是最先出力的,国家有什么困难,我们哪怕咬着牙也要顶上!这次经过厂领导班子会议全体决定,我们制衣厂准备向科研基地捐款两百八十万!”
这笔钱厂领导和财务科都是严格计算过的,根据厂年入千万以上的利润来算,除了按照规定应该上交的款项,再扣除生产成本、职工工资福利、以及各项扩产支出,这个金额属于定格了。
但如今的制衣厂在保证厂子的正常运作之下,咬咬牙还是能拿出来。
国外的华人同胞都表态了,作为一个经济效益非常好且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国营大厂,余厂长觉得这个金额最合适。
而且现在国家鼓励企业支持科研教育等领域,他们这项决定汇报上去,上面主管部门也会大力赞扬。
职工们也纷纷举着拳头附和:“捐!咱们必须要搞科研!”
“我们都同意!”
而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其它国营厂,钢铁厂的经济效益向来不错,还有化工厂机械厂这些。
不过孙厂长没有余厂长这么豪气,制衣厂说利润上千万,但他估摸着是上了好远了。
这几年宣城制衣厂可谓是国内国外的钱都赚,员工都扩招好多批了,俨然成了超大型国营企业。
不像他这种小县城钢铁厂。
所以孙厂长比较谨慎,只凑出了二十万。
其它的国营企业也纷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带动了很多改革开放后自己做生意的小商贩,还有一些工人以及普通百姓。
几块钱,十几块几十块几百块的都有,人民日报和收音机以及新闻联播天天播放同胞们的爱国之举,海外也不断有同胞向大使馆捐钱。
这时候的姜沅也怀孕六个多月了,过年这段时间她在家休息,天天都能听到电视机关于国人积极支持科研的新闻。
和谢宥川商量了一下,夫妻俩几乎将所有的存款全部捐出。
她每个月的工资不少了,有八十多,加上各种补贴也快一百了,谢宥川因为是团级干部,虽然现在工资加津贴没有在边防团那么高,但也有差不多两百。
哪怕捐了存款,养孩子还是够的。
而邱疏寒邱映雪兄妹俩更是在第一时间就向有关单位捐了款项。
邱家在邱老爷子那个时候就是爱国商人,现在虽然没有经商了,但在这些时候总是会积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家和林家还有虞家都纷纷跟上,用林白的话来说,这也算是支持自家小姨子,毕竟她也是搞科研的嘛。
这次由海外华人带头组织的募捐,也让世界见识到了国人团结起来的力量,人民日报对同胞们的爱国精神高度赞扬。
相关部门在统计收到的资金总数后,专款专用,很快,从国外购置的科研设备航运回国。
梁慧琳等人因为对这些设备非常熟练,被派去科研基地验收且安装调试仪器。
林青颖在上个月月初已经生下了一个五斤六两女孩儿,白白嫩嫩的,特别招人喜爱。
一向寡言少语的江敛抱着自己孩子,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姜沅对这个干女儿也十分稀罕,不仅送了早就备好的全金长命锁,还有两个金手镯以及一个大红包。
春三月,姜沅的预产期也快到了。
在此之前,谢宥川和姜沅商量过了,他在军医院做了结扎手术。
在三月底,也就是二月二十八日,姜沅进入首都医院待产。
这一天,谢沈两家人都在医院等候,就连谢老爷子和谢奶奶都来了,林青颖更是抱着孩子和江敛一起坐在外面走廊的椅子上,时刻盯着产房上面的灯。
比她自己生孩子还要紧张。
因为是双胎,生起来没有那么容易,直到晚上九点多,两个孩子才相继出生。
护士抱着两个孩子从产房出来:“恭喜家属,是龙凤胎,来位同志和我们一起去看着孩子清洗。”
“我来。”
刚从美国匆匆赶回来沈昭眉眼间都是疲倦,看到他出现,沈家人都很意外。
“阿昭?你怎么回来了?!”
朝家人颔了颔首,沈昭目不转睛看着两个孩子:“护士同志,我跟你去。”
男人身穿白衬衫黑西裤和一件卡其色风衣,已经褪去了眉眼间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沉稳。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脊背如苍松般笔直……
邱映雪本来想去看着孩子的,但是见儿子过去了,她脚步微顿,转身去产房看女儿。
因为是双胎,姜沅是剖腹产,如今还是麻药状态。
医生将她安置在一个单独的病房里,谢宥川一直在这里守着她。
两个小时后,姜沅已经清醒了过来。
一睁眼,就对上妈妈担忧和心疼的目光。
“阿沅,是两个龙凤胎宝宝。”邱映雪温柔地轻抚她的脸庞,“女儿,辛苦你了。”
虞黎华去问医生产妇注意事项了,如今病房里只有邱映雪还有林青颖以及谢奶奶。
谢宥川站在床头,眼底的疼惜不言而喻。
“两个孩子看起来都很漂亮,还是基因好啊!”林青颖的女儿现在是江敛抱在外面,这种场合他进来也不合适。
林青颖有些羡慕道:“以后长大了肯定不得了。”
这时,沈昭也和沈临一起抱着两个孩子进来了。
从见到孩子的那一刻起,沈昭一瞬都不敢错眼。
而此时,看到姜沅,万千思绪在心头,最后只剩一声:“姐,我回来了。”
姜沅温声一笑,握着谢宥川的手,看向弟弟的目光十分温暖柔和。
“回来就好。”她说。
姜沅在医院住了三天,这三天,沈昭一直在病房守夜。
谢宥川大概知道他是为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和他轮流守着。
等可以出院了,姜沅就回到了四合院。
研究所给了她两个月的产假,可以好好修养一阵。
这几日,替姜沅护理伤口以及处理恶露的事都是由谢宥川亲力亲为的。
他还请来了表姐邱望舒,月子期间的早期护理以及药膳都由她来配制。
而两个小朋友的名字也定下来了,是由谢老爷子和沈家商量好后,一起取的名字——
哥哥谢朝旭,妹妹谢骄阳。
家里的长辈们盼望两个孩子永远充满希望和活力,健康成长。
林青颖时不时抱着女儿来四合院看两个小不点,还给宝宝们准备了和女儿款式相同的长命金锁,红包更是十分丰厚。
沈昭只有半个月的假,他依依不舍和两个孩子还有姐姐道别,又踏上了去美国的路程。
这种天气坐月子是最舒服的,不冷不热,谢宥川按照邱望舒的指示,用她配制的中药材加入艾叶和生姜熬水给姜沅洗澡,而他时刻都在观察姜沅的心理情况。
好在她状态一直不错,伤口恢复的也很好。
再加上两个孩子从出生后一直是羊奶以及奶
粉喂养,时不时补充叶酸以防叶酸性贫血,哪怕不喝母乳也没关系。
平时都有徐姨和家里长辈轮流带着,所以压力不太大。
家里其余人都要上班,谢奶奶怕徐姨一个人忙不过来,影响到孙媳产后恢复和休息,所以她也留了下来。
很快,到了五月。
姜沅休假期满,又骑着单车去研究所了。
研究所里都知道她是修了产假回去生孩子去了,徐宁看到她,还有些纳罕:“你这腰身怎么看起来比生之前还要细了,而且脸色好像更加红润有光泽了些。”
她年纪比姜沅大很多,生了两个孩子,但是产后身材一直恢复不了,还是后来上了年纪加上研究所又忙,才慢慢瘦下来的。
姜沅心知这都是家里人的功劳,所以也只是笑笑。
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没让她沾手太久,晚上不用喂奶起夜,而且还有表姐替她准备药膳以及产后修复,丈夫怕她弄到伤口更是亲自帮她擦洗……
而且徐姨和奶奶带孩子经验十足,干妈从学校里回来也会过来帮忙,总之这一切都需要庞大的人力。
姜沅对此也十分感激。
梁慧琳三人最近连轴转都快累晕了,偶尔抽个空去四合院看看她,其余时间都住在办公室的单间里。
看到她来了,如同看到了救星:“姜,周诚说有个数据测算需要你核实,你快帮我们看看!”
姜沅颔首,没有过多磨蹭,跟着他们进了数据分析室。
一九八四年,九月底。
接近国庆假期。
人民日报却突然发布了一条足以震惊世界的消息——
【我国西北实验基地于国庆前,顺利研发出来一款名为猎隼-200的中程多用途导弹。
这款导弹运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在10-15马赫以内,具备多重打击能力,射程在1500-2500公里,可携带常规高爆头。
猎隼-200的出现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威慑与战术打击能力,更填补了中程多用途导弹的空白,是我国无数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在国庆前,用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科研工匠精神,为祖国献上的一份伟大贺礼!】
这份报道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国内同胞举国欢庆,海外同胞也纷纷沸腾起来。
首都的街上一片热闹,欣欣向荣。
与此同时,首都国际科研实验基地也宣布将于十二月份正式开启,欢迎国外科学家们入驻。
姜沅在电视机看到新闻报道,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师。
她怔怔盯着屏幕看了许久,直到徐姨抱着孩子过来,才回神。
“阿沅,明天就是国庆了,要不咱们去街上看看?”
姜沅摇头,拿起一边的拨浪鼓逗弄着一双儿女:“研究所有项目要忙,我要赶紧处理完。”
她去国际科研基地是必然的,与她一起的还有梁慧琳三人,整个国际团队的首批人数定在五十,国内各个研究所总共占了二十个名额,剩下的就是国外科学家了。
马上就到了十月,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她想争取在这个时间段把手头这个课题项目完成。
“行吧,那我们明天去凑个热闹,到时候我和黎华还有你妈妈一起去。”徐姨笑呵呵问放在沙发上的两个小不点,“好不好呀朝朝,我们和妹妹还有外婆奶奶一起去~”
小朝旭朝徐奶奶吐了吐小舌头,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儿,就像月牙儿。
他好像听懂了徐姨话里的意思,努力偏头去看一边嘴里吐着小泡泡的妹妹。
小骄阳和哥哥心有灵犀,一抬脚,蹬在了他的屁股上。
两个小不点玩得不亦乐乎,嘴里咿咿呀呀个不停。
谢宥川所在的部队要参加明天的阅兵仪式,这段时间哪怕是周末都没有回来,两个小朋友的爸妈最近都忙得不行。
好在他们平时都是由徐姨和谢奶奶带着,也不会黏着爸爸妈妈。
姜沅在家的时候也会抱抱孩子,香香软软的小团子格外乖巧,也不爱哭闹。
随着容貌长开,小骄阳越来越像她爸爸,小朝旭反而像妈妈更多。
蹭了蹭女儿柔嫩的脸颊,又分别亲了亲一双儿女,姜沅这才依依不舍回房间办公。
翌日。
姜沅像往常一样,来到研究所。
刚放好单车去办公楼,就听到物理研究所所长喊她。
“小姜同志!先别忙工作。”
姜沅有些疑惑,不过还是过去了。
“所长,您找我有事吗?”
“叶教授送来两份邀请函,其中有一份是你的。”所长越看这小姑娘越欢喜,这可是他们物理研究所的宝贝疙瘩。
来研究所还不到两年,科研成果出了不少,还自己组建了科研团队。
她那个科研小组可了不得,算得上是研究所的骨干了。
不过想到她即将调去国际科研团队,所长还是有些舍不得的。
“邀请函?”姜沅眨了眨眼,不懂叶教授会给自己什么邀请函。
她当下就拆开看。
红色为主调的邀请函上是横版简体字,看到是国庆观礼请柬,原本不经意的目光愈发郑重。
“怎么样,去看阅兵,这个时间不管怎么样都得腾出来吧!”所长见她有些怔然,开怀大笑道,“小姜同志啊,上面一直有人在关注你
哦。”
“不说其它成果,你研究出来的新型超导材料如今也在国家各个领域展开应用了,这份请柬,你当之无愧。”
“小同志,前路漫漫,要继续努力啊!”
所长心情颇好,说话也没有平时那么绷着。
不管是谁,自己的研究所人才辈出,又拿到了国庆阅兵观礼请柬都很难开心不起来。
姜沅也笑了,她颔首:“好。”
当下两个人就出发去目的地,离研究所不远,两人也没有坐研究所的小汽车,而是骑的自行车。
街道上飘扬着国旗,人们脸上笑容洋溢,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十分热闹。
所长感慨道:“我们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研究所,很少能有闲暇时刻出来逛逛,现在突然看到这么多人,还有点不习惯。”
姜沅笑着回道:“可这也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意义。”
看着一张张笑脸,所长脸上的笑容也舒展开来。
“这么一说还确实是,你那个研究项目还要多久?不能在走之前把烂摊子留给所里的同事啊!”
姜沅无言以对。
所长却舒心大笑起来。
按理来说一个研究项目的周期是很长的,可姜沅和她的小组成员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总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当然,对此所长是喜闻乐见的。
两人一边骑车一边聊一些不涉密的公事,等到了禁止通行的中心区域,两人从车上下来,拿出自己的证件以及观礼请柬,交给相关工作人员。
等核实无误后,工作人员才伸手,示意哨兵放行。
将单车随意停在哨兵旁边,所长招呼姜沅进去,同时还不忘整理自己的衣服。
他穿的是深蓝色的中山装,姜沅则是白衬衫配黑色长裤,倒是也适合出席这种正式场合。
不过姜沅属实是没想到,自己会在国庆当天收到请柬。
有工作人员引领他们到相应的座位,每个观礼嘉宾都有自己的专属位置,身份也是经过多重核实的。
本来在和老战友说话的谢老爷子看到孙媳,不由讶异道:“阿沅?”
作为军区司令,他自然是有资格来观礼的。
姜沅下意识看过去,随后露出微笑:“爷爷。”
谢老爷子哈哈大笑,和蔼道:“这是你王爷爷,江北分军区司令。老王啊,这是我孙媳,姜沅,科研工作人员。”
“王爷爷好。”姜沅笑着问好。
王司令见他这得意样,就知道老友是在炫耀。
谁家小辈有资格和长辈一起被邀来观礼?谢晋的儿子谢璋还是个军长呢,不也只能在家里老实呆着么。
不过看到眼前温和有礼的小姑娘,还是乐呵呵道:“好,科研人员好啊,今年阅兵展览的新武器猎隼-200就是你们这些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嘛!好孩子,以后有空多来家里坐坐。”
姜沅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么快新武器就会拉出来,看来也是为了震慑某些国家了。
她笑了笑,点头应好。
姜沅的座位离谢老爷子还是有些距离的,她跟着所长去一边坐下,对于她家长辈是一位老将军,所长也并不意外。
能进七九二研究所,祖宗十八代肯定都被查了个底朝天,所有的资料他那里都有备份封存的。
阅兵仪式开始,城楼上不仅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还有各界代表、英模人物、退休老干部以及友好国家的嘉宾。
随着国歌奏响,所有人员同时起立,国旗在广场上空飘扬,猎猎作响。
阅兵部队如钢铁洪流,整齐划一,等待检阅。
在卡车装载着新型武器亮相时,所有人都用力鼓掌。
这一天,注定是难忘的一天,在所有人心里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姜沅似有所感,下意识看向城楼观礼台。
有一道消瘦的身影挺拔如松,但是隔太远了,戴着棉质口罩,看不清面容。
可她却莫名觉得熟悉。
在阅兵仪式结束之后,姜沅还有些恍惚。
叶教授从人群中过来,找到她后,看了眼旁边的研究所所长。
对方会意:“小姜同志,我就不等你了,研究所还有很多事要忙。”
说完后,和叶教授打了个招呼,马上离开了。
“有人要见你,时间有限,跟我来吧。”叶教授没有多言,只是示意姜沅跟上。
姜沅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向平缓的情绪有些细微变化,心脏猛然跳个不停。
她从来没有觉得几分钟这么漫长过,跟在叶教授的身后,仿佛像是走了十几年。
直到走到一个会客厅。
空旷的场地里面静谧无声,但是有一道清瘦的身影负手而立,背对她而站。
这道身影瘦削却挺拔,背脊如苍松般笔直,没有丝毫佝偻。
他身上的衬衫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有些褪色了,但仍然整洁干净,规整地扎进深色长裤里。
姜沅手指不自觉有些颤抖,下意识脱口而出:“老师。”
多年来,一直在她梦中的身影如今真的出现在眼前,纵然早就模糊,可她却片刻都不敢忘。
话刚出口,泪水夺眶而出,姜沅轻咬嘴唇,眼底带着希冀和憧憬。
很快,她听到了一道魂牵梦萦的熟悉声音——
一如往昔那么温和。
“阿沅,”这位儒雅的教授轻笑道,“我们终于见面了。”
燕珩缓缓转身,整齐向后梳拢的发间掺杂着银丝,如雪落青松。
他摘下口罩和墨镜,露出一双含笑的眼睛。
眼底深邃如湖水,好似蕴藏着无穷尽的智慧。
姜沅目不转睛盯着他,在看清他的面容时,毫不犹豫扑进他的怀里。
小时候掉进水里,她以为自己会被溺死,窒息而亡,是一双温暖的手将她从水里托起,一直托举到现在。
姜沅对老师的眷念就像是孩子对父亲的慕孺之情,早已深深超越了血脉。
泪水模糊视线,她泣不成声。
一向温和从容的人,在经历过各种磨难时都没有落泪,可现在,她却完完全全像个小孩子。
见她难受,燕珩心中有愧,抬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
“抱歉,阿沅,让你担心了。”
这么多年积压在心里情绪瞬间决堤,姜沅哭得十分畅快,哭湿了自己的衣服不算,老师的衬衣也被她的泪水洇湿。
燕珩知道她这些年来受了不少委屈,并且因为他的死讯心里惶恐不安。
哪怕是从叶教授那里知道他如今尚且安好,可心依旧落不到实处。
他并没有出声安抚她,双手垂在身侧,等她哭够了,才笑着看向叶教授:“明岳,我有话想和阿沅说。”
叶教授颔首会意,看了眼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姜沅,还觉得挺新奇。
这个小姑娘从出现在首都开始,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淡定从容的,他从来没有见过她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除了第一次听到关于知微的消息。
现在这场景倒是有意思,不过他也够识趣,给了师徒俩单独相处的时间。
这么多年没见,肯定是有许多话要说的。
他悄无声息退了出去,偌大的会客厅只有两人。
姜沅哭够了,嗓音也有些沙哑,不好意思地从老师怀里退出来。
哪怕是小时候,她都从来没有和老师如此亲近过,她刚才太激动,现在才后知后觉察觉到有些不合适。
燕珩却恍若未觉,故意忽略,不让她尴尬。
随手拿过一边的外套给她遮掩,随后递过去一块手帕,眼角的笑纹带着岁月的痕迹。
“干妈身体还好吗。”他嗓音温和道。
姜沅穿上黑色的中山装外套,挡住了衬衣上的了泪渍,用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泪痕。
对于老师知道她和霍家的关系,姜沅并不意外,重重点头:“干妈很好,哥哥也很好。”
随后,她又忧心道:“您的身体……”
“有保健医生替我调养,没有大碍。”燕珩端起
一盏清茶,递给她润润喉咙,随后又走到一边,示意坐着说话。
姜沅默不作声坐下,仔细打量老师的脸色。
他和记忆里没有什么不同,还是一样的温润如玉,只是鬓角的白发愈发多了起来。
但却更具文人风骨。
她这才彻底放心下来,一双眼睛红通通的,目不转睛看着老师,生怕他什么时候又突然消失。
“我还要回西北。”燕珩笑着说,“干妈和哥哥那里继续帮我保密,好吗。”
他来见姜沅也是经过层层审批的,如今还在保密期,可以接触他的人不多。
叶教授是因为身份特殊,且他身上也有国家保密任务,属于高级别科研人员,所以才能接触燕珩。
姜沅的情况也差不多,她的身份让上面很放心。
“好。”姜沅在研究所工作了这么久,自然知道相关条例,郑重点头道,“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干妈的。”
“好。”燕珩温和笑道,“那就拜托阿沅了。”
听他这么说,姜沅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因为好像平时生活中,干妈照顾她更多一些,现在又惦记着她的两个孩子。
师徒俩聊了很多工作上的事,姜沅也说了一些关于干妈和哥哥的近况给他听。
虽然老师并没有主动提起,但姜沅知道,他最挂心的还是妻儿。
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姜沅从来没觉得时间流逝这么快,在老师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让她无比眷念。
直到叶教授进来,她才意识到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
“到时间了。”叶教授朝老友颔首,看向眼睛红肿的小姑娘,“我送你回去。”
姜沅恋恋不舍看向老师,最后还是顺从地站了起来。
燕珩不适合在外面出现,只能送她到门口。
在分别之际,他笑着问:“还记得老师以前让你时刻谨记的一句话吗。”
姜沅愣了一下,随后点头,语气温和且平缓,一字一句道:“当敩附金重,无贪曜火明。”
小时候,老师就教导她,要像金石之器一样沉稳厚重,不要贪恋焰火般短暂的浮华。
她一直记在心里,不敢忘记。
“你已经做到了,阿沅。”燕珩温声道,“你是我最满意的学生,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科研工作者。”
“秉持本心,深耕学术沃野,老师相信你的未来定然如长明的火炬一般绚烂多彩。”
姜沅原本浮躁的心莫名平静下来,她退后一步,深深朝老师鞠躬行礼。
“我记住了,老师。”
已经跟着叶教授走出一段距离的姜沅,还是忍不住回头看。
她知道,那道温和的目光始终带着笑意,在背后默默注视着她。
等出了禁区,姜沅看向叶教授,真诚道:“谢谢您,让我能和老师见一面。”
“是他想见你。”叶教授说,“为了这次见面,他提前准备了很久,审批都有半年。”
“姜沅,别留恋,以后你们还会再见面。”
她重重点头,没有让叶教授送自己,而是骑着单车在街道穿行,没过多久就到了家。
刚停好单车,就听见谢宥川的声音:“回来了?”
姜沅抬头看过去,点了点头,在手下垂的时候无意间碰到衣服口袋,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现在穿的是老师的衣服。
略微蹙眉,她怕老师有什么重要的物品放在衣服里,如果是这样要赶紧送回去。
她伸手摸了一下口袋,摸出两块玉。
谢宥川见她有些愣神,疑惑地走过来。
看到她手里的东西,男人眉梢微挑,语气平和道:“看质地,应该是和田玉,边疆那边盛产这个。”
姜沅为了看得更清楚些,进了屋子,打开台灯。
细腻温润的和田玉线条圆润,色泽纯净,如同羊脂。
玉扣中间穿了一条红绳,看得出来手工磨砺的痕迹。
而在两块玉扣内侧,分别有一个字。
旭、阳。
一笔一划,代表着长辈对后辈最纯粹的疼爱。
姜沅攥紧玉扣,眼睛泛起水雾。
这两枚平安扣,是老师一点一点,亲手为她的孩子打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