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370(1 / 2)

第361章

是大数据推给她,是算法先动的手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小赵现在深刻明白了这个道理。

尽管这部电影只是一部爆米花商业片,尽管现在的挫折只是每个超英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完全用不到如此沉重的语气来形容,但小赵还是莫名觉得好生气。

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气什么,是气妖怪的狡诈,李茉的失误,还是这种在百米冲刺的终点前摔了一跤,让意气风发的少年不得不在现实前低头的感觉?

小赵并没有很喜欢李茉,凌穗岁这张脸还是让她耿耿于怀,但在李茉遭遇了一连串打击,先是作战不利,又被拆穿身份,最后还要被盯着送回国时,她的眼角却微微发酸。

李茉并没有因为失误而放弃,她还想为自己争取继续行动的机会,特勤局的调查员质问她,你能保证会成功吗?我们为什么要陪你胡闹?这里不是你的游乐场。

很显然,这已经不是正常的讨论和交流,而是先预设了肯定会失败的结果,以打压李茉为目的的输出。

如果李茉拥有丰富的对线经验,她肯定会跳出自证陷阱。凭什么她行动就得保证一定会成功?你们能保证吗?你们就没有失败过的时候吗?

但她没有,此时的李茉还是个心智不够成熟,刚从象牙塔里出来的大学生。她既难过,又委屈,想为自己说点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周围的人陆续离开,只有她一个人站在原地,因为调查员刚才说的话陷入了自我怀疑。

在快节奏的超英片里,即使李茉是主角,也不会给她太多时长的情绪特写。

但以凌穗岁的演技,想让观众理解、代入角色的心情,一秒就够了。

她为自己的失误感到懊悔,这个错误否定了她来到美国后的所有努力,由此升起的挫败感还逐渐蔓延、入侵她的记忆,仿佛要以排山倒海之势,否定她的整个人生。

小赵瞬间被这种情绪内耗击中,在她完全没反应过来时,她的眼泪先一步夺眶而出。

曾有人夸赞过,凌穗岁演过的所有角色里,总有一个会让观众觉得正在照镜子。

小赵对这种赞美嗤之以鼻,通通打为粉圈无脑溺爱,却没料到多年前射出的子弹,今日正中她的眉心。

她就是这样的人。她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被批评就会委屈,被否定就会内耗,人前是风风光光的开屏孔雀,人后遇到点挫折就恨不得能大哭一场。

正因为她的性格如此,所以她才不喜欢李茉的擅作主张。这种不够温和、不够稳妥,不在舒适区内的行为,让她本能地产生风险厌恶,“只要不去做就不会失败,失败了就会完蛋”的念头抢先占据了她的大脑。

所以……她其实没有李茉这么勇敢。

她不是讨厌这种行为,她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这么做的勇气。

小赵低下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特别懂李茉的情绪,理解她这种很想去找别人吵架,又陷入内耗不敢开口的拧巴劲。她肯定会在心里复盘该怎么吵回去,但她是不会开口的。

她只会装作无事发生,并假装自己很松弛——尽管很可能无人在意。

趁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荧幕上,小赵借着吃爆米花的动作,悄悄擦掉眼泪。

——说好的靠特效和打戏打发时间的超英片,搞这么让人真情实感的设定,这么煽情的桥段是要做什么!

小赵能共情李茉,也看到了李茉比她更坚韧的心性。

超英最能激励人心的品格,不在于她们没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而是在情绪陷入低谷时,依然能努力从困境中走出来。

别人说她不行,她会难过,会自我怀疑,但她最终还是会重拾自信。李茉坚信自己的推理和决策都没错,除非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信息,才会导致她的判断和现实有出入。

如果是别人向小赵转述这段剧情,她一定会觉得有点生硬,然而在观影现场,凌穗岁的表演是可以说服她的。

她的演技不是那种左眼冷漠右眼深情的精分,也不是三分凉薄三分漫不经心的扇形图。凌穗岁的眼里包罗世间万物,这次小赵看到的,是一座大山的崩塌,和无数幼苗破土而出,长成的茂密森林。

电影散场后,姐姐拉着小赵说最后那段打戏有多燃多炸,迪兰德真舍得给特效砸钱,开大的李茉简直帅出了新高度云云。

小赵边听边往前走,用嗯、没错、你说得对来回应姐姐。

这场视觉盛宴确实值回票价,但她脑海里关于电影最深刻的印象,依然是李茉的文戏。

小赵打开微博,想搜索点《功夫大师》的后续。电影结尾有个关于反派的彩蛋,这也是超英系列片的传统艺能了。

她在实时广场看到了影评,以她混迹粉圈多年的经验,很容易就分辨出这些不是复制粘贴的水军,而是真情实感的活人。

这已经是上映第三天了,广场上还能以秒为频率不断刷新出新影评,可见影片在互联网的热度之高,这声量就是实实在在的“大爆既视感”。

电影已经看完了,小赵也不怕被各路博主贴脸剧透,放心大胆地探索着影评广场的新世界。

这一搜,还真给她搜出不少按帧闪过的隐藏设定。

比如,李茉所属的门派是虚构出来的天武派,她的服装、武器和阵法上都带有特殊纹路,而顺着她台词里提到的天武派相关,似乎能延伸出更庞大的世界观。

反派那边也是同理,被李茉捣毁的基地不过是个小据点,新的boss即将堂堂登场。

小赵看得很投入,还顺着微博推荐找到了不少香香的同人饭。她关注了分享和搬运的博主,又陆续摸到其它app用餐……

事先声明,这绝不是因为她爱看,就是大数据总是推给她,是算法先动手的。

咳咳,就和她在减脂期间曾误食过疯狂星期四的蛋挞一样,这次也是她误点的。

对,没错,就是这样。

理清相关逻辑后,她就心安理得地在#李茉#的话题里埋头狂吃,看到有人说李茉的人设不过是超英片的工业流水线制品,还忍不住在键盘上打字反驳。

说谁流水线呢,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设置或许有相似,但李茉闪着光的人格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她那么坚强勇敢,又那么敏感脆弱,这两种看似冲突的特质,就像是冰与火的交融,在她身体里势均力敌,此消彼长的纠缠不休。

坚强的是她,脆弱的也是她,对李茉来说,超英的超,就在于超越自我,战胜她性格里消极内耗的那一面。

她这些评论发出去还没多久,私信就收到了一个问号。

【你盗了别人的号?】

小赵正觉得莫名奇妙呢,一看私信对象竟然是她互关,而且还是她前担的粉丝。

小赵:……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还好微博现在已经取消了“已读”功能,她就当做自己没看到吧。

——角色是角色,演员是演员,李茉和凌穗岁是不一样的。

小赵守护着自己最后的倔强,顺便看了眼《功夫大师》的票房。

好家伙,这会都破六亿啦?

在小赵的印象里,超英片在国内已经走了很多年的下坡路,一度到了破五亿就能狂吹的地步。而这个标准线,《功夫大师》上映三天就达到了。

凌穗岁是不是真的功夫大师,这点还有待考证,但她是好莱坞的票房灵药,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了。

第362章

超英片不会换演员,但可能直接换角色

《功夫大师》既是系列故事的开端,又要讲清楚这一部的独立剧情,其实很考验编剧和导演讲故事的能力。

令观众欣慰的是,这次迪兰德和奇迹没让人失望。

作为一部商业片,《功夫大师》在讲清楚故事的同时,还几乎集齐了所有观众爱看、市场流行的东西。

有超燃的打戏与特效,有跌宕起伏的爽点和钩子,有主角“他们都不看好,偏偏我最争气”的成长线,还带着点喜剧和推理元素。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李茉的东方大侠身份。比起“功夫大师”,内地观众觉得这个称号更适合她。

因为李茉会的东西太多了——功夫只是她的技能之一,会画符、会念咒、会算命(?)的李茉还有很多特长是迪兰德没有重点宣传,让观众走进影院后大呼惊喜的。

(有热心人士纠正,李茉那个是算卦,用来感应妖怪的,和街头算命是两回事。)

《功夫大师》首日排片是三十几,次日、第三日都维持在三十左右,在暑期档里名列前茅。

尽管如此,《功夫大师》的票房依然高于排片,所谓的“暑期四大天王”里,有两部都在倒挂,估计是要吐点出来了。

至于吐给谁,影院心中已有答案。

七月的影片已经过了热映期,后面几部吊车尾的也基本没有逆袭希望了,这些新增排片都由功夫和喜剧电影平分。

目前这两部打得很凶,喜剧片先上映,在总票房上占领先优势,但功夫的日票房已经在首周末连超三天,就看工作日的表现如何了。

如无意外,今年暑假档冠军就要在这两部作品中诞生,七月的大盘没有现在火热,领跑七月的悬疑犯罪电影,上映后口碑不如预期,目前累计票房才九亿多,完全不是它们两个的对手。

目前,购票平台对《功夫大师》的票房预测在18-20亿之间,比起媒体超前预测结果,称得上是大幅增长。

内地形势一片大好,海外市场更是直接起飞。北美上映首日就拿下了五千万美元,首周末票房高达1.3亿,照这个走势,有望成为年度前五。

华国和北美是迪兰德重点关注的两大票仓,首周成绩都顺利达到预期,还超出不少。

这两个地方稳了,全球票房基本就稳了。更何况,各个国家地区的票房表现都不错,其中东南亚国家的票房还完全超出了迪兰德预料。

虽然这些地方的票房成绩和重点票仓没得比,但也要看和哪些数据相比。

对比往年的,《功夫大师》遥遥领先,对比迪兰德投入的营销成本去计算回报率,那更是不可思议。

业内人士都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李茉这个角色更能带给亚洲人一种文化认同感,《功夫大师》给她安排的剧情很欧美,但凌穗岁的呈现很东亚,她找到了这其中微妙的平衡。

另一个原因嘛,就是凌穗岁自带的路人盘了。

别看她“走向国际”时主要在好莱坞拍戏,参加的电影节也是欧三,但她在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可不低。在奥奇、天线等视频平台的海外版本里,她的作品在诸多东南亚国家中,都是出口剧播放量史冠。

这项成就已经保持了很久,奈何凌穗岁身上的光环太多,即使是粉丝,也不是人人都知道……

讲道理,这不能怪岁丝对凌穗岁不上心。毕竟对凌穗岁来说,这就是顺手的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各地传来的都是捷报,不过因为刚上映没多久,迪兰德官方肯定不能提前开香槟。

然而,功夫的导演已经很激动地私下联系了凌穗岁,让她做好拍摄第二部 的准备吧。

不,不止第二部 。按照这个票房走势,只要不出意外,新的超英宇宙就要诞生了!

凌穗岁很淡定地表示知道了。她在通话中表现得云淡风轻,挂了电话后,整个人长舒一口气。

还好还好,肩膀上的担子总算能先卸下来一半了……天知道,在等待上映的这段时间里,她这心情坐了好几次过山车呢。

她本来想吃顿火锅庆祝一下,不过整个八月都是电影的战场,她还是安静等待结果吧。现在就庆祝,等于主动调高自己的期待值,这不是什么好心态。

而且,拍不拍续集不是导演说了算,和迪兰德的合作肯定还是以合同为准。

和这种体量的电影制片大厂进行片约谈判,凌穗岁是一点都不敢大意,否则很轻易就会被拿捏。

她列表里的好友们再一次发来祝贺,亲戚朋友们想要的签名照角色图变成了李茉,《功夫大师》的相关周边已经售罄,凌穗岁又收到了代购请求。

这个她是真帮不上忙,迪兰德是个巨无霸企业,制片和周边销售业务压根就不重合。她自己收藏的,也只有从剧组顺走的拍摄道具而已。

咳,这个也是超英片的老传统了……反正下部电影肯定会换新的,折扇可比什么盾牌啊、铠甲啊之类的东西便宜得多。

凌穗岁这段时间全球到处跑路演,和功夫的主演们聚了很多次。

电影形势大好,最赚钱的是迪兰德,吃到红利最多的是凌穗岁,不过其他演员也跟着收获了知名度超高的角色,这种事情是不分主配角的番位,全靠个人发挥的。

虽然《功夫大师》里没有爱情线,但这几天还是出了热门cp,就是李茉和艾米扮演的高级调查员米歇尔。

米歇尔,她从刚出场时就对李茉的身份抱有怀疑,是她拆穿了李茉,是她发出那句“你能保证会成功吗”的质问,但也是她在打团战时,第一个坚定地表达对李茉的支持。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因为那时李茉是正确的,而她会支持正确的一方。

比起具有鲜明成长线的李茉,米歇尔的设定有点偏工具人,这也是很多超英片里的配角通病。

让这个角色被观众们注意到的,除了艾米本人的演技,还有她和李茉之间的互动。

虽然剧情不算新鲜,但她俩的眼神看向对方时,那种只可意会的交流补全了台词上对于二人关系描述的空缺。

而且,正是因为不可言传,所以在这方面,太平洋两岸的网友们磕的还不太一样。

北美这边磕的是“我的魅力终将征服你”,而华国网友磕的是相爱相杀。还有人脑洞大开,觉得米歇尔这个角色很有“妈感”,她和李茉是特勤局的前后辈,这何尝不是一种养成系呢?

凌穗岁把这种说法分享给艾米时,她非常非常惊讶。因为她在演绎角色时,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李茉的妈妈。

嗯……凌穗岁继续给她解释,妈感未必是指具体的母亲,也可以是让人感觉到温暖,特别有安全感的女性形象。

米歇尔的能力很强,而且,虽然她前中期对李茉不太信任,还扯掉了她的马甲,但她在确认李茉并不是大师·李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送她回国。

网友们给出的解读是,这里很危险,米歇尔认为不适合她继续待下去,这是一种保护。

基于此,她所有的批评、指责,都可以理解为刀子嘴豆腐心。妈妈心里是为你好的,但妈妈不会这么直白地表达出来,这更贴合华国人心中的妈妈形象了。

谁都没想到,比起神秘到在电影里压根没露脸的大师·李,艾米扮演的米歇尔倒是在华国网友心中先当上李茉的妈妈了。

艾米还是不太理解这种想法,但她为自己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而高兴。所以,她会自己用翻译软件,去探索中文互联网上关于米歇尔的二创内容。

如今票房走势大好,谁都知道《功夫大师》肯定会出续作。

凌穗岁肯定继续担任主演,功夫2会进一步展开李茉的故事,至于其他演员,就要紧张一段时间,看迪兰德会不会发出新的合作邀请了。

超英片通常不会更换角色演员,但很可能直接换角色。除了已经确定领盒饭的反派,在第一部 里出现过的角色,第二部还会不会出场,还能有多少戏份,就真的很难说了。

从剧情来看,身为高级调查员的米歇尔很适合接着在第二部 出现,可惜目前她们都不知道功夫2要讲什么样的故事,会不会有新的调查员空降——从各种层面的。

毕竟,打江山要冒风险,坐等吃红利又不用。这种事情不仅发生在内娱,放眼全球皆如此。

凌穗岁有点意外,因为从观众反馈来看,虽然李茉的人气拉开了断层差距,但在配角里,米希尔的人气是最高的呀,连她都会担心这个吗?

艾米叹气。好吧,看来凌穗岁不常住美国还是有坏处的,她的消息没这么灵通。

事实上,好莱坞盯着这个大饼的演员,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

第363章

您有一份监制offer

毫不夸张地说,《功夫大师》续作现在是让好莱坞演员们最心动的香饽饽。

超英片在票房上创造过的记录,可以参考奇迹。虽然它现在没落了,但迪兰德又开了在票房上表现亮眼的新系列,超英宇宙眼看着又有新的希望了!

你可以说这种片子不够艺术,但很难否认它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艺术和票房双丰收的电影可遇不可求,即使是顶级演员,也未必每次都能握住一头。

岁丝就一直强调,像《屠龙者》这样口碑票房都优秀的电影,是可遇不可求的现象级,不必强求凌穗岁每部作品都有这种效果,这是不可能的。

《功夫大师》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全球爆火的ip,尤其它还是不需要考虑原作的原创宇宙——这也就意味着,在最好最好的情况下,编剧导演甚至可以为了演员定制角色。

这并非不可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茉的人设就参考了凌穗岁本人。就算编剧没有刻意而为,但在确定凌穗岁出演的情况下,创作时怎么可能不受她的影响。

所以,随着《功夫大师》热映,迪兰德电影公司最近可是热闹得很。

童晓曼才刚和迪兰德那边确认过凌穗岁的档期,就有人爆料了《功夫大师2》的上映时间,是后年的十二月。

看到新闻的凌穗岁震惊了,什么时候拍摄啊?这事还没通知她本人呢。

“明年年初拍摄吧。”童晓曼和她同步了信息进度,“他们的剧本早就写好很多版了,但具体筹备还要时间,这已经非常快了。”

凌穗岁听到耳朵里的是,等《功夫大师》的热映宣传期过去,她可以休息到明年年初。

她是这样想的,却听到童晓曼问:“你年底要参加活动吗?”

“什么活动?”

“其它的就算了,星光大赏肯定要去吧,我们公司和天线合作的比较多。”

童晓曼:“如梦令今年播得特别好,平台等着你去当vip之星呢。往年没剧播,我们还能以没作品,不好意思去领奖为由婉拒。”

她的言下之意,今年肯定不行了。

如果凌穗岁还是个体户,那她给不给平台面子都无所谓,但她不还是丰收传媒的老板之一么。就算她不管事,但她拿分红啊,她有这个责任。

“行吧,我会去的。”

凌穗岁点头,又一口气问:“那除了剧宣,我今年还有别的行程吗?”

童晓曼将平板递给她:“我们筛选后的邀请都在这,你看吧。”

她想去就有,不想去就没有。

凌穗岁对这种状态很满意,她挨个划过查看。

从现在到明年,满打满算也只有四个月了。正经的片约肯定不够时间,除非是临近开机,找她救场的剧组——那得是特别特别熟的人,就不会出现在这里等着童晓曼告诉她,而是亲自找她了。

因此,凌穗岁看到的只有各种活动,还有几个综艺。

“培养功夫演员的竞技真人秀……”她的目光在这里停留,还多看了几眼。

这是奥奇头部综艺,拟邀的选手里有一半都是圈内叫得出名字的年轻艺人,向她发出的邀请当然是导师席。

节目投资规模大,阵容很豪华,正因如此,凌穗岁毫不犹豫就划走了。

在这个时间点,搞培养功夫演员的真人秀……傻子都能想到,这是为了蹭谁的热度。

其实奥奇开出的条件特别好,凌穗岁也愿意给内娱培养一些好苗子……但她实在很难相信一档这么大投资,有这么多当红明星的综艺节目,是真的想培养好演员,而不是为了大肆捞金。

——这是培养给哪个剧组?还是说奥奇打算做慈善?

明知道结果的事,凌穗岁才不会抱有天真的幻想。

凌穗岁不仅不想当导师,连帮他们拍个宣传片都不乐意。这不是有没有空的问题,是她打心眼里不愿意配合这种事情。

而且,说句让人丧气的话……就算奥奇是真心想做好节目,能起到的效果也不大。

几年前她和水果tv合作了《大侠请接招》,虽然制作这档节目的初心只是为了宣传,但从客观上给内娱输送了一批好苗子,比如她公司的林雅涵。

要问到之后?没有之后了。

这个节目最红的学员就是林雅涵,但她这几年最精彩的打戏片段都来源于节目内容。

她最红的剧和武侠无关,演过的打女角色毫无水花——不是她不努力,而是演员有再多真本事,遇上敷衍了事、能力有限的剧组也施展不出来。

别的不说,光是运镜这块,就能难倒无数导演,真以为打戏只对演员有门槛吗。

更惨的情况是,影视剧质量上去了,但没钱搞宣发……“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互联网信息茧房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早就不适用了。

林雅涵的困境不仅是她自己的,也是很多演员的。

真正想搞大制作的戏,就得在选角上让步,有自主选角权的剧组,往往班底不咋样,也不会太有钱……

这就是影视行业的现状,所以凌穗岁才会觉得这种真人秀没有用

内娱没有好的武侠片,功夫片,最大的问题不出在演员身上。

这就是为什么,混出头的演员都倾向于涉猎幕后,或者自己组班底。反正好坏都是主演扛了,如果不把话语权拿到手,就等于把命运交给别人。

凌穗岁全都看了一遍,确认自己对这些活动完全没兴趣,就放心地准备休假到明年了。

当然,正在进行时的电影宣传还是要持续跟进。虽然续作已经稳了,但第一部 的票房肯定是越高越好。

在宣传期间,凌穗岁还打听到了第二部 的某些内容。

米歇尔这个角色还在,不过艾米的番位可能要往后挪好几个位置——新电影会加入两个女超英,分别是搞魔法的,靠变异的,她们的个人电影也正在筹备中。

李茉要带新人,凌穗岁可能也要一口气签上八、九部电影的合约。

不仅是她主演的功夫大师系列,她还要参演另外两位超英的个人电影,且戏份占比不小。如无意外,她们就是新超英宇宙的“三巨头”,还会有几部合体电影……

凌穗岁觉得吧,等这些合同一签,她后面几年也不用考虑别的作品了,大部分时间都会花在李茉上。

迪兰德之前表现出了犹豫,但从如今这股热乎劲来看,他们对李茉的信心简直不要太强了。

这些是凌穗岁早有预料的事,她对此还算接受良好。

她只是有点为艾米可惜,不过艾米比她想得开。只要还能在这个系列继续演,对她来说就是很好的结果了。

话说,在《功夫大师》爆火之后,网上还有人质问凌穗岁,为什么不肯拍国产功夫片,就那么想帮好莱坞赚钱吗?

凌穗岁很想回答,国产功夫片,你投资吗?

《功夫大师》的制作成本有两亿美金,换成rmb是十四亿多。别管实际是不是真用了这么多,反正在电影院里坐着的观众,确实感受到了每帧都是经费在燃烧。

十四亿的成本,即使不算宣发,想回本最少最少也要三十六亿。如果想有的赚,就得四十亿起步,然而这个成绩已经可以排进内地影史票房前十了。

在同等,甚至稍次一等的条件下,凌穗岁都很愿意优先考虑国产电影,但她一厢情愿没有用,也得有剧组敢冒这个风险吧,国产电影又没有迪兰德那种全球发行的能力。

事实已经证明,即使是《功夫大师》,在国内票房也不可能飙到四十亿,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不过,功夫、武术这些东西,毕竟是华国的传统文化。即使凌穗岁现在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巨星,也不会改变她希望国产武打电影能自己发展起来的想法。

华国影视的对外输出,其实也是凌穗岁在异国他乡的底气。因为她有退路,迪兰德等公司才会对她更客气,要是内娱发展太烂,人家就会觉得她不舍得跑,可以尽情拿捏她了。

八月底,凌穗岁收到了唐冰的问候。

老师先关心了她的近况,然后提出有人想约她见面,问问她的意思。

凌穗岁:【谁啊?】

唐冰:【藤正德,算是我老师的朋友】

豁,那这辈分够高的呀。

唐冰都这么说了,只要凌穗岁不是忙到实在抽不出空,怎么也该去见见的。

更何况,她本人也对藤导很感兴趣。

对方是香江人,而且是香江非常出名的功夫片导演,难道他想找她拍戏吗?

这可能不太行……有李茉在,凌穗岁不太愿意接着演重复类型的角色,迪兰德那边说不定也会有意见。

等见面后,凌穗岁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藤正德不是想找她当主演,而是想找她当监制。

哦豁,监制?

如果是内地导演找她,凌穗岁二话不说就会拒绝,因为她又不是专业做这个的。但是吧,在香江影视行业的分工里,监制代表的是另一个意思,而且也是这个词的本义。

监制是个引自香江电影工业体系,却在内地产生了变化的概念。

在内地,监制什么都要管。既要负责拍摄时的总预算,参与安排影片的具体拍摄计划,还要代表制片人监督导演的艺术创作和经费支出,同时也得协助导演安排具体的日常事务。

然而在香江,监制会对电影创作提供概念设想和大的建设性意见,会参与剧组重要决策,但不负责具体的剧本编写和导演拍摄。

按照凌穗岁的理解,藤正德是想找她当合伙人?

这……有点兴趣,但她之前没尝试过类似的工作,藤导对她哪来的信心啊。

第364章

“去性别化选角的可行性”

在见面之前,凌穗岁查过藤正德导演的资料。

她对这位导演的印象是他最出名的代表作,那部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都不错,但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了。

之后,藤导还有些不错的作品产出,只是在票房上不尽如人意。

他最新一部电影是前年上映的,总票房加起来不到两亿。这个成绩对低成本文艺片来说还不错,但从成本来衡量,肯定是亏本了。就算加上流媒体版权费用,也无法实现盈利。

就算藤导不是商业片导演,不以高票房出名,但投资人不是做慈善的。

藤正德找到她,也是希望向她取经——如果要拍“功夫”这种已经不算热门的题材,怎么在电影的内容和盈利上实现平衡呢?

凌穗岁:“……这个,藤导。如果你看过电影,应该知道功夫大师不是单纯的功夫片。”

谁家功夫带大招特效啊!明眼人都看得出是迪兰德挂个招牌吧!

凌穗岁很难形容李茉的能力到底属于哪个体系,非要说的话,其实更靠近修仙,只是为了多拍点打斗画面,不要让战斗在十几秒的对轰内结束,她经常物理揍人。

“那也确实有功夫。”藤正德客观评价,“你的招式很专业,一看就是练家子。顶多是……混合果蔬汁,因为加入了很多橙子,所以叫橙汁。”

嗯,这个形容确实没毛病。

藤正德继续开门见山:“投资人都建议我转换思路,多拍点市场流行的东西。表现功夫内核的作品,真的已经过时,没人爱看了吗?”

这话问的,让凌穗岁很难回答。

她思考片刻说:“功夫的内核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我们可以给出心中的答案,但不意味着我们能想到的就是全部,就一定正确。”

“所以,该被用作考虑观众是否爱看的,不是功夫的内核,而是具体的创作。”

藤正德若有所思,他默了片刻,然后笑笑。

“年纪轻轻,骂的挺脏啊。”

凌穗岁喝了口茶,没有吭声。

是藤导先给她挖坑的,那她内涵他一把怎么啦?

——不是功夫片没人看,是你拍的东西没人看。别怪题材,先反思自己。

藤正德试探她,凌穗岁也可以试探回去。

如果对方闻之色变,那她会立刻道歉,同时监制电影的事就当没听过——她特意来香江一趟,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个爹的。

好在,藤正德的气量不负大导之名。

言语交锋后,他收起了长辈的目光,认真平视眼前的凌穗岁。

他很早就知道她的名字,毕竟《只有月亮经过》仍然保持着香江电影票房榜的最高纪录。

在他身边,很多人说这是一部没什么营养的爱情片,是市场营销战胜了电影质量,还有人说这是劣币驱逐良币……这其中还涉及到了票房通货膨胀,让他的老朋友们心里很不服气。

藤正德看过这部电影,他认可凌穗岁的金像影后,但对月亮确实颇有微词,还觉得她有点明珠暗投……等《大侠无忧》上映,他才不用感慨好钢没用在刀刃上。

同时,他也很佩服凌穗岁选剧本的能力,他非常希望,香江电影也能出现一部像《屠龙者》这样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佳作。

这就是藤正德找她当监制的目的。当然,如果实在不能两全其美,稍稍偏向票房也行……

投资人是很现实的,为了维持大导的排面,他真的不能再拍亏钱的作品了。

要求提了,藤正德也不忘摆出自己的筹码。

票房分红是不用多说的默契,缺什么都不可能缺少最现实的利益;除此之外,对还算年轻,暂时没有幕后经验的凌穗岁来说,藤正德脑子里的知识经验,他的人脉和关系圈,都是宝贵的财富。

凌穗岁认真听着,又忽然来了一句:“如果我没打算转行当导演呢?”

要知道,不是每个演员都有“演而优则导”的理想,以她的名气,也不害怕上了年纪后没有戏拍。

藤正德顿住,随后若无其事地把话题转移到他的新电影计划。

——那些都是添头,还是来聊聊电影本身吧。

顶多,附加价值卖不动了,在分红上给她多占一点……

藤导以前拍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功夫片,这次他决定解构自我,拍一部“筹备功夫片”的电影。

投资人的不看好,演员很难选,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甚至是上映后的低迷……都可以从他的真实经历取材。

这不是藤导心中真正的功夫片,但可以拍出功夫打戏。

他描述得蛮清楚,凌穗岁能听懂他的意思,同时也听出了他语气里的些许别扭。

凌穗岁:“冒昧问您一句——您是还没做好通过自嘲的方式来加入喜剧元素的准备,还是觉得拍这部片子,有点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呢?”

“这也太冒昧了。”藤正德觉得有点牙疼,“你说话委婉点能怎样?我今年六十八了!”

“那就是还不到七十,您年轻着呢。”凌穗岁回道。

托裴学海的福,对付这种老登……老一辈艺术家,她很有经验。

藤正德:……

他哼了声,心里却是非常非常满意的。

如果监制不懂导演,那两人的合作将是一场灾难。但现在看来,虽然他俩之前没接触过,也不影响精神上的同步嘛。

“你说的都对。”藤正德痛快承认,“人无完人,这正是我需要你的地方。”

“我想跟上这个时代,你肯定也有想从我身上得到的东西,不然你刚才就不会这么说了。”

指出问题,就是在考虑合作的基础上试探他的底线,不然一个能在国际上混出头的明星,不会轻易说直接得罪人的话。

凌穗岁并不意外自己的想法被看穿,对方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就真的白混这么多年了。

藤导已经退了几步,她也要开始提条件了。

“首先,我希望电影主角是女性。我看过您的很多作品,如果把男主角性转成女性,同时也性转伴侣,对整部电影的情节和逻辑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您反对,请举例。”

凌穗岁的脸上就写着“我倒是要听听有什么功夫是女主角不能练的”,这种近乎挑衅的心态让藤正德皱起眉头,但他想了半天,一时还真不想出来。

他问凌穗岁:“既然男女都一样,你为什么要换?”

凌穗岁反问:“既然男女都一样,你为什么不肯换?”

藤正德:……

藤正德用沉默回应,凌穗岁这时笑了笑。

“那我退一步好了。”她说道,“我曾经和朋友讨论出一个想法,希望能在这部电影里实践。”

“藤导,你愿意尝试去性别化选角吗?”

按照凌穗岁的想法,电影里所有的角色都只需要设定性格,在选角上能者居之。谁演的好,谁更能打,就让谁上。

这种选角方式的优势非常明显,每个角色的可选择范围都翻倍了,优中选优的概率也翻倍了。

藤正德没有立刻回答,他想了想,还是说:“以男性为主角的电影,绝大多数女观众照样支持,但如果以女性为主角,部分男观众就不会看了——至少不会优先考虑。”

这部分人也未必全都仇视女性,但偏见和刻板印象绝对是难以移动的大山。

这话挺难听的,但凌穗岁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影视行业的现实。

就拿最近上映的《功夫大师》来说,即使它的主角是凌穗岁,观众喜欢的都是李茉,还是有“业内人士”点评,说迪兰德糊涂啊,换成男主角票房至少再涨十亿,女超英的受众还是不够广。

瞧瞧,有男的,功劳给男的;没男的,虚构一个男的也要出来抢功劳。

虽然这类言论的评论区底下都在骂,不可能成为主流,但也把岁丝和李茉粉丝恶心得够呛。

有男的票房就会好,那奇迹扑过的超英片都是假的咯?真是脸都不要了!

“这就是您需要衡量的了。”凌穗岁平静回复,“您是对自己的电影质量没信心,还是对男演员没信心,觉得他们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肯定会输给女演员呢?”

藤正德呵呵两声,这还没启动选角,候选人还不知道是谁呢,叫他拿什么比?

他说:“这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还要问编剧的意见。我们讨论的是很笼统的概念,还没涉及到具体情节……也要考虑到角色性别比例的呈现效果。你说的这个想法,可以用在某些角色,但不能全片推广。”

凌穗岁托腮,很多电影是全男阵容,没人觉得不对;而只要考虑到有全女的可能性——甚至只是可能性,不是既成事实,他们就立刻意识到性别比例很重要了。

她不觉得自己太敏感,别人比她敏感多了。

她是女演员,这是和她息息相关的事情。如果她连这个都不关心,那还能关心什么?一辈子忍受别人说“换成男演员票房会更高”吗?凭什么?

但这种事情一口吃不成胖子,她只是被邀请的监制,不是出钱的甲方,藤导对她的意见采纳程度肯定有限。

没关系,慢慢来呗,她年底才满三十一岁呢。

第365章

这是对剧情的思考,也是对自己的疑问

剧组休息时间,荆心怡上网刷到了凌穗岁的热搜,有人在香江茶餐厅偶遇了她。

荆心怡的目光在这条热搜上停留,又点进话题页仔细查看。

被拍到的图很模糊,照片上的女人还戴了口罩,必须是铁杆粉丝才认得出这是凌穗岁——荆心怡确认了,就是她。

“她怎么跑香江去了……”

荆心怡的大脑飞速思考:“这不年不节,最近香江也没有颁奖礼和电影节啊……估计是要谈新作品了。”

想到这,荆心怡立刻将自己的猜想告诉旁边的经纪人,让他多关注凌穗岁和丰收传媒的动向。

她还是觉得他们在《易如反掌》拍摄前,联系上剧组的时间太晚了。再给她多一点时间,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经纪人觉得她想多了:“凌穗岁就去了趟香江,目前什么消息都没透出来,我上哪给你打听啊?没准人家就是去迪兰德乐园玩,也说不定。”

“不会的。如果去玩,肯定有更多照片。”

荆心怡很肯定地说:“而且现在功夫大师的热映期还没过去,她不可能在全球跑宣传期间自己溜去玩,这不是凌穗岁的做事风格。”

哪怕说她是为了新ip落地香江迪兰德,去实地考察下情况,听起来都比上面这个靠谱。

她又强调:“就是因为什么消息都没有,才更要打听,这说明人家对这个饼很用心,捂得特别严实。不然就算是为了蹭她的热度,这时候也该有五六个瓜冒出来了。”

她所在的公司,就经常做这种事,他们对这套流程应该蛮熟练的啊……

经纪人将信将疑,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应下。

他不是公司手里资源最多、业务能力最优秀的经纪人,而荆心怡在成为公司力捧的小花后,还坚持和他合作,就是为了保持这种能在决策中占主导的地位。

荆心怡交代完经纪人后,又开始猜测凌穗岁会拍什么题材。

她猜不到凌穗岁被邀请的身份是监制,还以为会是主演。所以她的目标就是保女三,争女二,只要戏份够,番位无所谓。

她猜了很多题材,有凌穗岁拍过的,也有没拍过的,在发现自己没法百分百排除任何一个后,荆心怡还是暂且放弃,等待消息。

不过,她还是可以提前做点准备,比如网购一本粤语教材。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这个饼只是她的幻想,是她猜错了,至少学到的技能是自己的,她不会损失什么。

看她从现在就开始努力,经纪人还调侃道:“为了凌穗岁铁粉的人设,你也是够拼的。”

荆心怡抬头看他:“你觉得我能走到今天,全靠营销这个么?”

这……当然不是。

如果光靠这种手段,就能捧出一个流量花,其它公司早就效仿了。事实上,模仿她路线的人真不少,但能抓住机会,将蹭来的热度转化为对演员本人好感度的人,只有荆心怡。

经纪人自觉失言,他有些尴尬,但没再说什么。

荆心怡很聪明,不过内娱像她这么聪明的人还有很多。

她的经纪人在打听,其他人也在打听,甚至他还不是最快的一批。

凌穗岁是真没想到,她只是去了趟香江,就引来这么多的业内关注。

很多人问,你下部电影要拍港片么,什么题材,和谁合作,岁皇带带我们啊!

路人只拍到了凌穗岁,没人在意她对面的藤正德。

说实话,要是藤导的口风松一点,透露出他和凌穗岁见过面,对方还蛮有合作意向的事情,他压根不用担心拉投资的事,只需要考虑该收谁的钱。

不过……这些公司也不傻,让凌穗岁当主演,那投资管够的,但你说只是监制,顶多客串,这个票房号召力就要大打折扣,他们也要谨慎考虑了。

凌穗岁当演员厉害,不代表转幕后也厉害,在这条路上已经有很多前辈跌倒过,像唐冰这种成功的,反而是极少数。

因此藤正德完全没声张,他既想闷声发大财,也不想过早被媒体抬高电影预期。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些媒体只管自己的热度和点击率,哪里管电影会不会被捧杀。提前开香槟的是他们,见势不妙就狂踩的也是他们。

因为《功夫大师》还在热映期,凌穗岁和藤正德只见了一次,就从香江赶往下一个行程。

一次会面当然不足以让双方拍板定下合作,他们这几天一直在线上沟通。她和藤导聊电影艺术,童晓曼和藤导团队聊利益分成,两边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当然,这种进展还不足以快进到选角阶段。各路演员的小算盘,目前只能是白打了。

凌穗岁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认为戏中电影筹备的重点可以放在选角上。

为了增强情节冲突,还可以把传统的电影试镜变成综艺选角,这样强化了演员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也让主要角色们有了更多展示功夫的机会。

藤导说综艺选角听着很像是闹着玩,凌穗岁说,那就对了,您想拍的不就是自嘲么?

就是要这种闹着玩的效果,才能以更娱乐化的方式表现出剧组看似用心,实则胡闹的选角方式。观众被逗笑了,讽刺的内涵也有了,情节呈现出来的方式还没那么沉重。

你可以说它不够鲜明,不够锋利,《屠龙者》就曾被批评过在莫妮卡x骑士的感情线上着墨太多,以至于在观众的记忆点上一度抢走了电影立意的风头。但这没办法,沃纳要赚钱,就必须在艺术性和大众性上找到平衡。

即使是凌穗岁,也不能既要又要。《嫁不出去的姐姐》票房就只有六亿,直接大幅拉低了她一番电影票房的平均值。

当然,藤导要拍的也不仅仅是自嘲和讽刺。他还想把功夫的内核,套在现代的故事里。

关于这个问题,凌穗岁也思考过。

在“功夫”这个词刚出现的年代,它代表的是积贫积弱的国民强壮自身,打败敌人的目标和精神,这点在藤导的前几部作品都有体现。

但在现代背景,“功夫”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李茉来说,这是她成为超英的能力,她的目标也是打败敌人,守卫世界和平。但对于没有超自然因素的世界,只是普通人的演员们,又为什么要练功夫,为什么要拍功夫片?

这是凌穗岁对剧情的思考,也是她对自己的提问。

在她刚来到这里,并不确定自己未来会接到注重打戏的作品,也不知道自己能成为国际顶级打星时,她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日复一日坚持练功的呢?

她那时还没进圈,更别提有什么竞争对手。即使在小有名气后,她为武术付出的每一滴汗水,也从来没想过是为了打败谁,把谁当做假想敌。

凌穗岁认真回忆,她确实有过提前练习,不放过每一个机会的想法。既然都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那这个人就应该是她。

同时,她也很沉迷这种辛苦。

这听起来有点荒谬,但仔细想来,肉体上的疲惫确实占据了她大量精力,让迷茫、彷徨、犹豫纠结等情绪在她的脑子里无立锥之地,似乎也是她的意志力非常坚定,很难被外界干扰的原因之一。

如果用“成为更好的自己”来形容,会显得有些宽泛和假大空,这句话早就被用烂了。

至于锻炼意志?强健体魄?又都不够全面。

说来说去,要回归初心的话——

大概她只是想着,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吧。

第366章

角色粉的战斗力一点都不比演员粉差

关于《功夫大师》的宣传工作在九月初就基本结束,从那之后,凌穗岁真正意义上休息了一段时间。

到了九月底,即将迎来国庆档的时候,《功夫大师》也正式退出院线电影竞争。除小范围包场外,票房不会再有增长了。

这部电影在内地的票房是24.97亿,全球票房15.7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