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2 / 2)

风浅勾着一侧的嘴角看玄,他手腕一翻,打了个响指,无数青绿的能量落在小院里,星星点点,犹如漫天的星子洒落人间。墙角翠绿的秧苗爬满架,开了无数白的紫的小花,“咔嚓”一声,豆荚压趴了架。

风浅手指再一动,饱满鲜嫩的豆荚就被青绿的能量裹着脱离豆秧,自动在地上堆了一小堆,如此催了三茬,第三茬催熟到豆荚干瘪留种,干瘪的豆荚开裂,豆荚皮和豆粒分作两堆。

“收起来。”风浅得意地扬扬下巴,“明早吃芸豆排骨。”

风浅骄傲的像只开屏的漂亮孔雀,让人看得心痒,玄挥手把豆荚和豆粒收进空间,一把打横抱起风浅。

“啊!你干什么……”风浅推了推玄,底气有些不足。他刚刚装*装过头,为了漂亮浪费很多没用的能量,现在手脚有些发软。

亚兽人那点儿力气对兽人来说就像挠痒痒,除了撩拨惹火,没有别的用处。

玄一双幽深不见底的眸子深深盯着风浅,嘴唇微动,干脆利落,无声地朝风浅回了两个字。

未等风浅反应过来,已经抱着人进了浴室。

静寂的夏夜,燥热,汗湿,虫鸣。

玄挑了一件单薄的睡袍给风浅裹上。

回了卧室,幼崽的小床紧挨着大床,脑袋清醒过来的风浅在玄怀里动了动,一想到幼崽就在身旁,光溜溜的两条腿哪怕是在被子里也还是让他有些别扭,风浅用脚勾了勾玄的小腿,好声央道,“裤子。”

这哪儿是要裤子穿的样子,玄一把按住风浅的腰,低声警告,“老实点儿。”他有时真的分不清风浅到底是在勾引他,还是在勾引他。

觉察到玄的异样,风浅不敢动了。

窗帘飘动,夜风卷着清凉,旖旎的气氛逐渐平静。

风浅戳了戳玄的胸口,正经地商量道,“找个时间,我想去山上抓几只活的哞哞兽,今天去养殖场,我看那边把羬羊和小咕咕兽养的挺好,该试试别的动物了。哞哞兽养的好的话,还可以犁地。”

“还有追风兽,听祭司说追风兽的速度比溪山部落的兽人都快,要是能驯服,还有比这更好的代步工具吗。”风浅说。

“只可惜……”风浅有些担忧地说道,“现在的作物种类还是太少,没有一种适合做饲料。用麦籽喂家畜太奢侈了。”哪怕是蓝星也没有人用大米白面喂猪喂牛啊。

玄抬了抬风浅的下巴,觉得风浅最近忙的有些瘦了,“就为了抓几只活的野兽,还用你专门去一趟山上?当部落里的兽人是几岁的幼崽,摆那儿好看的吗。”

“我只是觉得我去的话更容易一些。”风浅解释。

“除了兰崽儿,没必要给人饭吃还得喂嘴里。”玄按着风浅的脖颈,吻了吻他额头,“乖,睡吧,明天让巡查队给你、不是,是给部落抓几只回来。”

“你已经给部落做了很多,完全对得起他们给你的信任,你不欠他们什么。”玄说。

第66章 纸墨(捉虫) 熬糖——植物界的四不像……

红羊祭司已经开始领人研究圭表和日晷、日规。

时间和节气的划分需要漫长的积累和记录, 想要记录就得有纸墨和文字。

造纸、制墨,这两样工序繁琐,动辄以年、月为单位, 可不是说做就能做成的,前期可能还是需要刻竹简, 以竹简替纸。

红山部落的午阳祭司跟他们介绍过东大陆这边的气候,夏季的第三个月是雨季, 他想利用雨季教红羊祭司一些简单的文字,方便红羊祭司记录日影变化规律。

他教红羊祭司认字, 日后再由红羊祭司教部落的幼崽和族人。

原黎山部落的时候, 大人们干活儿, 幼崽就交给部落里的老人带,老人带着幼崽们在部落附近拔拔草捡捡柴。他们部落以后可以建一个托管班或者幼儿园, 让幼崽跟着祭司认认字儿, 学点儿什么。

有了纸墨和文字,便算有了文明的雏形。他很期待, 几千几万年后, 兽人大陆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兽人大陆有妖兽和灵植, 虽然灵气稀薄,但也可以修炼,不知道以后会往修真这条路上走,还是点亮科技树。

为了造纸, 风浅和雪晴重新组建了三个采集队, 目的是去山上寻找适合造纸的树皮, 还有适合做纸药的植物。

采集队由亚兽人和兽人共同组成,每组十二人。

风浅是想找树皮纤维长,类似构树的树种, 实在不行还可以用雄性麦籽树。但雄性麦籽树的用处太多,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浪费雄性麦籽树。

忙了几天,类构树没找到,倒是先找到了纸药。

发现纸药的是檀。

那是一株比兽人还高的巨大龙舌兰一样的植物,四、五米高的花穗上零星还有几个未落的乳白色花朵,花穗和花朵都像极了放大版的凤尾丝兰,一两米长的肥大肉质叶片边缘带着尖锐的刺,叶片上一层厚厚的白蜡。

根部有类似兰科植物的假鳞茎,半米多高,胖肚子酒瓶似的坐在地上,假鳞茎上同样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尖刺。

这巨大的带刺植物可以说是植物界的四不像了。

檀取的是一块肉质叶片。

树上剩下的半片叶子还在流浆,透明胶状,黏腻,滑溜溜的,很适合做纸药。

风浅靠近,摸了摸缺口,不仅适合做纸药,这株四不像全株可食!

竟然可以吃。

风浅的注意力一下就转移到巨大的假鳞茎上了,假鳞茎一般是存储养分和水分的,这东西长的有几分像龙舌兰,不知道是不是同样可以酿酒。

风浅人菜瘾大,一杯就倒,但还是挺想的,不喝,做菜也是好的,去年酿的葡萄酒已经用完了。

大家合力把四不像砍了叶片放倒,再把叶片上的刺儿剃掉,风浅又嘱咐人把叶片外层的白蜡留着,他直觉这层白蜡会有很精妙的用处。

风浅先着手对付巨大的假鳞茎。他家幼崽本命灵植的假鳞茎还只有豆粒大,四不像的居然有半米高,这让他很不爽。

风浅用骨刀刮假鳞茎表面的刺儿。

他手里的骨刀是玄用妖兽骨做的,轻便但极其锐利,真正的削铁如泥,他拿从红山部落换回的铁锹试过,跟切豆腐似的。

骨刀划过之处,切面平整,假鳞茎表面没有白蜡,尖刺下面是一层木质化的结构,刮去坚硬的木质层就露出肉乎乎的白绿色里肉。

风浅用骨刀剜了一块,拿到嘴边闻了闻,那是一种类似于桂花的甜香,十分浓郁。

又是尖刺又是木质层,为了不被吃,也算是费尽心思了。

“好香。”有人感叹。

说话的是一个离风浅比较近的兽人,兽人的五感比亚兽人灵敏。

风浅指了指地上的巨大假鳞茎,“能吃,大家可以尝尝,估计很解渴。”

他自己先把手里的块茎扔嘴里,桂花的甜香,但口感很像甘蔗,还有渣,风浅默默扒了扒手指,这是几不像了。

不过,榨成汁的话,兰崽儿应该会喜欢。

他外出采集的这几日,玄和九换班,九出去巡查,玄留在部落里看家坐镇,幼崽就扔给玄了,出来半日,风浅有些想崽儿了。

“啊,甜的,竟然是甜的!”最先吃到嘴里的人惊讶地叫道。

“甜的?我也试试。”采集队的人纷纷扔下手里的活儿围了过来。

在兽人大陆,甜味是比盐更难得的东西,一般只有蜂蜜是纯甜味儿的东西。但野生的蜂蜜才有多少,遇上,并顺利取回来,还得是有蜜的,这概率几乎不用抱什么希望了,有的人一辈子也吃不上一口。

假鳞茎是风浅收拾出来的,大家陆续尝了几块,便不好意思继续割风浅的那块,转而去附近山坡又放倒了几株四不像。

“挑开花的砍。没开花的还没有长成,味道不会太好。”风浅嘱咐。

四不像是多年生的植物,开花代表成熟,结了籽儿之后就会枯萎。假鳞茎里的营养是为种子准备的,花落之后结籽儿,种子吸收假鳞茎里的营养长大成熟。

酿不酿酒的先不说,这东西够甜,或许可以熬糖。

很多野果都可以酿酒,但能熬糖的可没有几种。

风浅没有去砍别的四不像,只把手里这株的假鳞茎完全剃了刺儿,又从硕大的花穗里翻出了几粒成熟的种子。

四不像浑身都是宝,日后少不得要扩大种植。

采集队里的年轻亚兽人们都经历过春天开荒种地,这四不像能吃能用,他们看见风浅捡四不像的种子,几乎条件反射,不用风浅说就知道该怎么做了,立马也蹲到地上开始找种子,心思再活一点儿的,遇见了能装进背篓里的小苗也挖了下来。

采集小队满载而归,除了作为纸药用的肉质叶片交给部落,其余的收获采集小队队员们平分了。

檀作为发现者,分到的东西最多,一整块假鳞茎,一把种子,十余株小苗。但他明显不是很高兴,特别是看着背篓里的种子和小苗时。

风浅很快想明白了。别人分到的种子、小苗都能种到自己院子的菜地里,但檀不行。檀在集体山洞长大,在结契前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小院。

至于结契……

集体山洞的亚兽人没有结契自由,一旦成年就必须听从部落安排。

部落一般会在秋季换盐集市结束后举行大型的结契仪式,在这之前,他得和红羊祭司、雪晴好好商量,研究出一个新的方案。

集体山洞的幼崽完全由部落养大,成长过程中确实比有双亲的幼崽消耗了更多的部落公有资源,但回报部落的方法不只有听从部落安排、结契生崽儿这一种。或许可以整合出一个类似“助学贷款”的东西。

他们部落以后会用“贡献点”代替货币,族人通过劳动,对部落做贡献,赚取“贡献点”,再用贡献点去跟部落交换公有物资。

将集体山洞幼崽成长过程中多消耗的公有资源换算成贡献点,集体山洞的幼崽成年后通过还贡献点的方式来回报部落,以此废除过去的“包办结契”。

集体山洞的幼崽要还贡献点,像檀这样发现了纸药,对部落做了贡献的,也要额外奖励贡献点。

可能还需要建一个“任务堂”来处理贡献点的事。

风浅打定了主意,心思又转回到四不像的假鳞茎上,眼下还是先把糖熬出来。若是真能熬出糖,那他们部落在布匹、肥皂、盐之后,又能多个招牌。

就是,如果熬糖的话,他手里这块假鳞茎还是有点儿小了。

风浅合掌,拍了拍手招呼大家,“我想用假鳞茎试试能不能熬出糖。”

“糖?糖是什么东西?”有人问。兽人大陆还没有“糖”这个词。

风浅耐心解释,“我们管有咸味儿的东西叫做盐,盐泉水是咸的,熬出水分就得到了盐。糖就是指有甜味儿的东西。假鳞茎是甜的,如果我们把它的汁水榨出来,熬出水分后或许就能得到有甜味儿的糖。”

用“咸”和“盐”来类比“甜”和“糖”,大家很快就明白了。

“风浅,你好聪明。”

“熬出的盐比盐泉水咸,那假鳞茎熬出的糖是不是也比直接吃假鳞茎甜?只要一小撮就能拌出一大碗甜水儿?”有人期待地问。

“按理说应该是这样的,但没有实际做,我也不敢肯定能甜到什么程度。”风浅答。

“那就赶紧试试啊!”有人兴奋地催促道,“风浅,你说怎么弄大家伙儿动手。”

假鳞茎扒去木质层,露出里面嫩白多汁的白绿色果肉,切成小块,用大木锤锤至细碎,拧出汁,用蚕丝布过滤,架锅熬煮。

绿色的糖汁受热后氧化成棕红色,大食堂里满溢着浓厚的甜香,香甜味儿逐渐飘到中心广场上,引来一溜儿幼崽扒着窗框,眼巴巴地往食堂里瞧。

风浅让人舀了两勺拉丝冒着热气的糖汁分别兑了两大木盆的糖水给幼崽们尝鲜,周围的大人也能跟着尝上一口半口的。

“果然是甜的,还带着什么花的香味儿,真跟蜂蜜似的。”有人惊讶道。

风浅也得了一碗,熬煮之后依然有淡淡的桂花香,香气更柔和。他尝了一口便乐呵呵地端出去给还在中心广场巡逻的玄和幼崽,炎炎夏日,糖水可是解暑的好东西。

“看来是做成了。”玄笑道。

“糖是做成了,纸药也找着了,但最重要的树皮还没影儿呢。”风浅说。

“树皮的事……”玄盯着喂幼崽的风浅,沉吟片刻,说道,“部落附近你们这几天都找的差不多了,明天我领巡查队去棠庭山找找,那边树多,或许能找到合适的。”

“棠庭山啊。”风浅重复道。

棠庭山上不乏有品级的妖兽,之前是迁徙,为了生存,没有办法,必须穿越,现在只是为了寻找适合造纸的树就让族人冒险进棠庭山,难免有些顾虑。

“你放心,那上面的妖兽我和兔宝贝又清理了不少,现在很难遇到了。”玄说,“若是能遇上一两只,在不危及生命的前提下,就当给族人历练了。部落需要成长,族人也需要成长,兽人们的战斗力不提升,部落发展的再好,守不住,也是给别人做嫁衣。”

第67章 喜事连连(捉虫) 雨季

糖汁熬至黏稠, 倒进两指高的木制模具里,放凉,成型, 第二日一早,用锋利的骨刀将凝固成型的糖砖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糖块。

掌刀的亚兽人们将糖块切的很小, 力求部落里每个人都能分上一块。

浓缩后的糖块齁甜,指顶大小一块就能化一大碗糖水。

尝过糖块后, 部落里所有人,除了巡查队和走不动路的老人、幼崽, 其余人全上了山。

如果说兽人亚兽人们对盐是重视, 那么对糖就是疯狂。

已经有了种植意识的族人们不仅是上山砍糖包的, 他们还要种,为了以后能有源源不断的糖块。

因为硕大的假鳞茎, 族人管能熬糖的四不像叫糖包。

发现糖包的山坡离部落营地不算太远, 祭司和风浅商量着,也不用另外开荒一块地种糖包, 他们以现有的这片长着糖包的山坡开始, 挨着往部落方向种植。

“糖包浑身都是刺儿, 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不敢靠近。”红羊祭司摸着花白的胡子说道,突然眼睛一亮,问风浅,“这玩意儿比人还高, 浑身都是刺儿, 若是在田地周围密密麻麻地种上一圈, 就没有野兽能闯进地里霍霍粮食了!”

前不久有群花斑兽闯进麦籽地里,糟蹋了许多麦籽儿。虽然这群花斑兽已经进了族人的肚子里,但糟蹋的麦籽却是回不来了。大家这两天正商量着要不要砌道围墙把田围起来, 可田地的面积太大,这才迟迟没有动手。

祭司越说越兴奋,比划着说,“北边太初山和西边棠庭山,往咱们部落来的方向也可以种一大片,阻挡山上的大型野兽!”

“这主意好。”风浅拍手赞成。

他观察了一下山上大大小小的糖包树,估摸从小苗到开花至少也得三、四年,若是从种子开始种植到成熟期收割,五、六年也是有可能的。生长周期太长,确实不适合大片的往地里种。

和当年就能收获的麦籽相比,在地里大片种植糖包树太浪费,特别是兽人大陆现在连温饱都没解决的情况下,把糖包树种在山上或者当作篱笆种在田地周围,最好不过。

在祭司的带领下,族人砍树的砍树,种树的种树,用了一天的时间将山上所有成熟的糖包都运回了部落,接下来的两天,部落里一直飘着熬糖的浓厚香甜气儿。

族人将砍回的糖包全熬成了糖块,每个人都能分到几块。

分糖块的喜悦还没过去,西山砖窑那边又传来了好消息,他们烧制的第一批陶器出窑了!

许是长期烧砖的经验有些用处,第一次烧陶就有一半的成功率,就连一米多高的大水缸也烧成了两个!虽然是做了五个才烧成了两个,但大型的陶器,即使是有陶部落一年也烧不出几个,这么大的水缸更是见都没见过,兽人大陆头一份了。

当晚,为了庆祝,中心广场架起了比人还高的篝火,更有巡查队猎到的狂化野猪下锅加餐。

所谓的狂化野猪其实是一头一级野猪妖兽,有了品级的野猪战斗力飙升,被兽人们称为“狂化”。

妖兽肉不仅肉质、口感比寻常的野兽好,更能强身健体,吃多了,还有可能像玄一样觉醒某种天赋异能,一脚迈入修真的大门。

这头狂化野猪是巡查队在棠庭山深处猎到的。

玄和身后五、六个兽人,一人扛了一大捆各个品种的树皮给风浅。

“你看看,有没有哪种是能用的。尽量按着你的要求筛选了。”玄说。

造纸最好选用纤维长的树皮。

那边正在杀猪,风浅也不急,细细比对着,从几十种树皮里挑挑拣拣,选出六、七种可以试试的。他打算把这几种树皮分开试验,选出效果最好最适合的。

部落附近一直没有发现石灰石,风浅准备用草木灰水代替碱水,熬煮树皮。

去外皮,碱水浸泡,熬煮,清洗,晾晒……十几道工序下来,风浅估摸着造出第一批纸怎么也得秋冬左右了。

还有墨,制墨也是个慢功夫,桐油、松脂,烧烟、收烟、洗烟,阴干……十几二十几道工序下来又是一年半载,不仅制作周期长,后期还要配上各种名贵的香料,金箔、麝香,鹿角胶……

不过,他也不是要复刻价比黄金的古墨,他的要求不高,能写字儿就行,也就没必要完全按着流程来。

眼看就要到雨季,砌松烟窑是来不及了,雨季也不方便砍松枝烧烟,制墨需得等到雨季之后了。

雨季之前,部落里还有一件大事——收萝卜籽!

春天种下的萝卜,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花落之后,成熟的萝卜籽儿已经压弯了萝卜秧,他们需要在大雨到来之前把萝卜籽儿收回来,雨季之后将萝卜籽儿种上,秋末冬初便能收获一筐筐多汁脆口的大萝卜!

部落里的萝卜花被风浅用异能蕴养过,又有亚兽人们精心照料,收获的萝卜籽儿不仅数量多而且颗颗饱满,保守一点儿发芽率也不会低于95%,粗略估计,一棵萝卜花结的籽儿估摸能种两亩地左右。

他们从祭司那拿来绿萝卜、白萝卜、胡萝卜等六种萝卜,每种都有十几个,所有品种的萝卜籽儿加一起差不多能种将近两百亩,部落一共才三百多人,这个冬天,萝卜是管饱的了。

兽人亚兽人们欣慰地看着成堆成袋的萝卜籽,明显也想到今年冬天至少萝卜是管够吃的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祭司也不吝啬了,发萝卜籽儿都不用天平称了,用幼崽们捡回的树叶子,将六种萝卜籽儿用树叶包好,每家每户都发一些,只嘱咐来领种子的族人说,“种子来之不易,拿回去就要细心播种,不够的再到我这来领,种不了的记得还回来。”

各家私人的菜园子都只有一亩左右,这段时间已经先后种了葱、花芸豆,还有的人家栽了山上挖回来的野菜和果树,能种萝卜的地有限,种子用不完也是有可能的。

“您老尽管放心,大家都知道这种子是怎么来的,真遇上那张狂浪费,不把种子当东西用的,不用您说,谁见了都得先把人按住揍一顿,这可是能让大家吃饱肚子、不挨饿的宝贝。”来领种子的亚兽人拍着胸脯保证。

他身后一排等着领种子的兽人亚兽人们也都跟着附和,萝卜籽儿是他们亲手种的,从开荒开始,一直到收获,顶着大太阳拔草、浇肥水,这期间流了多少汗、出了多少力,眼巴巴地盼着望着,侍弄了小半年才得的东西,谁敢浪费,先问问他们的拳头。

萝卜秧打成捆,被送到养殖场的草料棚里。

为了迎接雨季,负责养殖场的兽人亚兽人们用砖石和木头砌了一个挡雨的草料棚子。下雨天没法上山割草,他们提前攒了满满一草棚的干草。麦籽地、窝窝绒地平时拔的草也被他们打成捆收在草料棚里,还有前些天熬糖榨糖汁剩的糖渣,也都堆在这里。

临近雨季,族里的老人每天都在观察天气变化,族人们囤柴,屯肉,做肉干,有条不紊地迎接雨季。原黎山部落所处的西大陆,夏季虽然同样多雨,但并没有连绵的雨季。第一次过雨季,大家格外谨慎,想出一切能想的,防患于未然。

雨季,水多,洪涝,最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水患。

部落周围风浅都陆续走过,植被茂密,且并不是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土质,那就只剩下河道水患。

风浅领着人在部落和田地周围沿着陈年旧有的水道,重新疏通了水渠,个别严重的地方用石块混泥土砌了堤坝,特别是洛水河沿岸。要想在洛水河流域平稳地驻扎下来,他们必须熟悉洛水河的水情,并提前做好防备。

紧锣密鼓地筹备中,终于在一天夜里,大风呼啸,漆黑的夜空被闪电撕开,亮如白昼,几乎同时,雷声震耳发聩,宣告着雨季的到来。

风浅被闪电的白亮晃醒,夜风吹着窗扇嘎吱嘎吱响,他推推睡在外头的玄,想让玄去关窗,话还没来得及说,就听到轰隆而降的雷声,刚想感叹这雷够近的,就听幼崽“哇”一声被吓哭了。

这下也不用谁叫谁了,夫夫两个“嘭”地从床上弹起,赶忙把幼崽抱到大床上。

“小爹和阿父都在,兰崽儿不哭了啊。”幼崽被玄抱在怀里,风浅一边扒着玄的胳膊哄,一边把幼崽外溢出的能量都收回来,“乖,宝贝儿不怕啊,只是打雷,正常的自然现象,兰崽儿不怕。”

幼崽抓着风浅的胳膊不放,哭的打嗝,嘴里哇哇地说着什么,他本就才开始学说话,一哭一急,更说不清楚了,玄和风浅干着急。

“要不然你抱抱?”玄提议。幼崽一般都更亲近生了自己的亚兽人阿姆。

风浅伸手去玄怀里抱崽,突然,忽一下,身上一凉。

风浅一愣,这场景,他太熟悉了,不禁抬头去看玄,带着点儿嗔怪,幼崽被雷吓的哇哇哭,玄这个时候脱他衣服是想干嘛!

不看还好,一抬头,玄身上也光溜溜的,锁骨上都是他啃的牙印子。

夫夫两个干瞪着眼,互相看着,愣了半晌,同时笑出声来。

他家幼崽,不仅继承了风浅的植物系异能,一出壳就觉醒了本命灵植,现在这是连玄的空间异能都觉醒了。

幼崽到了风浅怀里,感受着小爹身上熟悉的气息和令人安心的心跳,哭声渐渐止了。玄又拿了两身衣服出来和风浅换上,下床去关窗,只听“嗙”一声,一回头,老婆孩子全掉地上了——床没了。

“宝贝儿,乖崽儿,咱能把床拿出来吗。”风浅哭笑不得地哄着怀里的幼崽。

幼崽打了个哭嗝,纤长的睫毛被泪水粘的一缕一缕的,忽闪着一双琥珀大猫眼,无辜地看着风浅,好像是在思考小爹说的话。

幼崽小胖手揪着风浅的胳膊,皱皱眉,一使力,床没拿出来,风浅身上又是一凉,刚换上的衣服又没了。

风浅麻了,他就不该指望一个连“爹”都叫不利索的崽儿能听懂人话。

“你的崽儿,你管。”风浅心累,坑爹的崽儿,头上长草的问题还没解决,这又来一大麻烦。

玄轻笑,双手一抄,他抱着风浅,风浅抱着幼崽,老婆孩子一起抱去了隔壁给幼崽准备的卧室,这边是炕,和墙壁地面连在一起,没法被幼崽收进空间。

“在他学会控制空间异能之前,我可不敢抱着他出门了。”风浅拍着怀里惹完祸就睡着的崽儿说。

玄亲了亲风浅额头,“嗯,睡吧,从明天开始,我化成兽形带他。”雨季,巡查队也没法去森林里巡查,正好在家带崽儿。

第68章 贡献点(捉虫) 樱桃煎

雨季潮湿泥泞, 家里只有草帽勉强遮雨,没来得及也没找到合适的材料做蓑衣或者其它雨具,风浅宁可窝在石屋里长蘑菇, 也不想去外边沾一身的泥水。

以至于大半个雨季过去了,风浅只出门了两趟, 一次是前几天芽和猛的幼崽出壳,他领着兰崽儿过去送了新鲜的吃食。另外一次是刚进入雨季的时候, 部落里召开集体会议,讨论贡献点的事。

兽人大陆现在是以物易物的阶段, 突然提出贡献点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肯定要有人反对。

为了不让“兽神”影响族人的判断, 族长九和红羊祭司并没有告诉大家改用贡献点交换物资的意见是风浅提的。

贡献点的主张一提出来,族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 他们觉得这样做会让身体病弱或者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兽人亚兽人活不下去。大家本是一个集体, 将“你的我的”分的太清楚,会让族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冷漠生疏。

但另一方面,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贡献点可以直观的表现出每个族人对部落做的贡献, 按着对部落的贡献来领公共物资, 公平公正,可以让所有人信服,这才是部落发展的长远之计。

那一天,族人聚集在公共石屋里, 从日出一直讨论到日落, 最后由风浅提了一个“基础贡献点”的概念才了结这场争辩。

族人日常参加集体劳动, 每人每天可以获得十个贡献点,但像是巡查队、狩猎队这种危险大,或者是其他脏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儿, 贡献点可以适当增加或者翻倍,具体情况由族人一起讨论确定。

部落恢复正常生活后,采集队、狩猎队所得依旧一半归部落所有,一半归个人所有。

每家每户院子里菜地的收获归个人所有,集体开荒种地的田地收获归部落所有,由部落统一调配。

所谓的“基础贡献点”是保证部落里的老幼病残弱以及怀蛋孵蛋的亚兽人的基本生活,以上几种情况的族人每天可以自动获得五个贡献点。

部落提供统一的石屋,五个贡献点足可以保证这些人饿不死,部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族人,但要想过上更富裕的生活就要靠自己的双手。

贡献点也有奖赏的机制,像发现纸药糖包树的檀,还有找到适合做纸的树皮的几个兽人,只要是给部落做了巨大的贡献,都会给出相应的贡献点奖励。

经过族人一致的商议,几个发现类构树皮的兽人每人奖励五十个贡献点,发现纸药的檀,因为糖包树还能熬糖的特殊性,奖励檀一百个贡献点。

至于风浅,红羊祭司数数只会数到九百九十九,兽人大陆还没有“千”这个计数单位。

是该给红羊祭司这个几千年后被后人称赞“聪明智慧的老祖宗”增加点儿文气儿了。

整个雨季玄都在教红羊祭司、族长九、雪晴等几个人认字儿。他先教几个人,再由这些人教给部落里所有人。

玄的文化常识来自觉醒的传承。

高级大陆和兽人大陆是相通的,玄教的是高级大陆的通用文字。

玄传承觉醒前,风浅曾经教过玄认字儿,风浅的那套文字和高级大陆的通用文字相比,虽然一脉相承,但缺胳膊短腿儿。

教祭司认字儿的重担就这么落到玄身上,风浅难得偷闲,抱着崽儿窝在家里,下雨天才不想出门呢。

“爹爹,红红的,甜甜。”幼崽白嫩嫩的小胖手往柳树条儿编的烘笼上伸。经过玄的再三教导,幼崽已经不会随随便便就把什么东西往空间里收了。幼崽的储物空间是本命灵植的假鳞茎,大小刚好能放下他们卧室的大木床。

堂屋里,风浅正在往烘笼上摆刚刚蒸过的樱桃。

兽人大陆的樱桃有蓝星的桂圆大小,玄之前摘了挺多,都放在空间里,雨季得了闲,风浅便变着花样的做给幼崽吃。

未经驯化的野生樱桃口感偏酸,直接当鲜果吃能酸的合不上嘴,风浅便按着红枣“三蒸三晒”的法子,套用到樱桃上,做了“糖渍水晶樱桃”给幼崽磨牙。

樱桃洗净晾干,去蒂去核,浓糖水腌渍,蒸——晾晒,重复三遍,最后一遍的时候浸上蜂蜜,晒出的樱桃肉酸甜可口,晶莹剔透。

雨季没有太阳,他便改用了烘笼,用炭火烘干。

“爹爹,吃。”兰崽儿坐在小爹腿上,小胖手指着烘笼上的樱桃肉,一双琥珀大猫眼却直勾勾盯着风浅。

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小馋猫儿了。虽然幼崽没有兽形,但也改变不了是玄这只大猫的崽儿,可不就是小猫儿了。

“兰崽儿这么喜欢爹爹做的樱桃啊。”

“喜欢,爹爹。”幼崽奶声奶气。

刚学会说话,还是几个字儿几个字儿的往外蹦。风浅也不跟他计较到底是喜欢爹爹还是喜欢爹爹做的樱桃了。夹了一筷子,吹凉了喂给幼崽。他家小猫儿随了大猫儿,一点儿热的吃不了,猫舌。

“啧啧,这小嘴儿甜的,跟你另一个爹似的,就会哄人。”风浅听到院外开门声,挑了挑眉。他这话虽然是看着幼崽说的,但也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

进屋的玄把遮雨的兽皮挂在门口的架子上,笑着问风浅,“才出去半日,就开始跟兰崽儿念叨我了?”

玄把拎回来的兽皮袋放在门口,接过风浅怀里的幼崽。

“你这拿的什么,今儿还赚了学费回来?”风浅打趣道。

“部落里今天摘了一批花芸豆,这是分给咱们的。”玄抱着幼崽坐到风浅对面。

“这么多,也吃不了啊。”风浅说。他上次催生的花芸豆还没吃完呢,全堆在玄的空间里。

“已经倒出一半给公共食堂了,一点儿不拿回来也不合适。”玄说。风浅有异能,可以随时催生植物,他们家不缺花芸豆,但族人不知道,也不方便让族人知道,多少总得拿回来点儿才像那么回事儿。

“这茬花芸豆长的好,今天摘的这一批就有二十多袋,族里也不缺这一点儿。”玄一边哄幼崽一边跟风浅说族里的情况。

“那可不,这茬花芸豆可是喂了肥的。”风浅得意。种这茬花芸豆前,他让族人把养殖场里发酵过的粪肥推了十几推车喂到地里,鲜花插在牛粪上才能长,追了肥的花芸豆想不丰收都难。种地,他一直都是专业的。

“今儿下午,祭司和九提起了换盐集市的事,除了种子,你还有没有想要的?”玄问。

风浅往烘笼上夹樱桃肉的筷子停住,不禁问道,“这么快就考虑换盐集市了?不是秋季第二个月吗?等雨季过了,也还有两个月呢。”

“是秋季第二个月,从第二个月圆之夜到第三个月圆之夜之间,持续一个月的时间。但咱们这到东海部落预计得一个月左右的路程,今年第一次去,路也不熟,更得提前。而且……”

孵蛋的时候,风浅对兽人亚兽人的问题特别敏感,想到接下来的话,玄顿了下,看了眼风浅,才小心地措辞道,“部落里成年单身的兽人很多,这次去换盐集市的主要任务是相一些亚兽人回来。”为了相到更好更多的亚兽人,就得尽早赶到集市。

风浅盯着筷子尖儿上的樱桃肉,眼皮动了动,到底没说什么,兰崽儿是他的崽儿,他自然会护好。至于其他的,一兽人大陆的特殊环境所致,二兽人亚兽人人口比例悬殊,三兽人大陆历史进程就是发展到这个原始部落的阶段,他一个外来客,总不能突然跳出来不让人娶媳妇吧。

任何改变都要循序渐进,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裆。

“嗯”风浅轻声应道,继续拿筷子往烘笼上摆樱桃肉。

“这次换盐集市我们不去。”玄说。

风浅顿了顿,想到兰崽儿还小,来回两个月,哪经得住,确实不能去。

“你不去,谁领队?”风浅问。

“九,这次九和雪晴过去。”

九是部落里除了玄之外战斗力最强的兽人,雪晴负责相看亚兽人。

玄又说,“红羊祭司想亲自去收集各种种子和作物,但部落这边,换盐集市的时候正好赶上麦籽秋收,红羊祭司有些犹豫。”

麦籽归部落集体所有,收获的时候至少需要有祭司和族长中的一位来主持。

“族长和祭司也不能同时都离开部落啊,晴姐也不在,祭司再走了,部落不就空了吗。摊子太大,人不够用啊。”风浅无奈地耸耸肩,突然笑着揶揄道,“也别光盯着亚兽人了,九和雪晴这趟要是能多拐些人回来就好了。”

“唉。”风浅叹口气,“当初经过蚕桑部落的时候,祭司要把蚕桑部落的人拐过来,我就不该劝的。”

蚕桑部落的态度很明显,他们是一个独立的部落,并不想归到哪个部落里,所以他才劝红羊祭司强扭的瓜不甜。但不甜的瓜,它至少是瓜,能吃,能解渴,能填饱肚子啊。他们部落现在什么都有,就缺人!

“商量好带哪些人了吗?”风浅又问。

“暂时没定。”玄说,“但肯定要从巡查队里出。”部落现在的巡查队还兼顾着狩猎队的任务,由部落里战斗力最强的兽人组成。

风浅点点头,“还得挑几个嘴皮子利落,会做买卖,心思灵活的。前几次负责招待红山部落的那几个就不错。”

“肥皂和陶器肯定要带去的,盐呢?咱们去参加换盐集市还自己带盐,这不明晃晃的抢人生意吗,东海部落还能让咱们进集市吗。”风浅突然有些好奇。

“盐咸部落的时候并没有不允许自己带盐。”玄说。

盐是生存的根本,大家去换盐集市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换盐,哪有人会自己带盐的,他们部落应该是第一个带着盐去换盐集市的了。

第69章 腌肉 明年的秋天,他和玄未必还在部落……

同样是猫在家里, 不方便出去捕猎,冬季严寒,冻成一个天然的大冰箱, 新鲜的兽肉不需要经过任何处理,埋在雪堆里, 放一整个冬天都不会坏。

但湿热的雨季不行。新鲜的兽肉即使做成肉干也保存不了多久。

陆续出现肉干变质的情况,各家各户只得赶紧将雨季前储存的肉干都拿出来吃了, 然后趁着短暂的雨停或者下小雨的时候出门重新捕猎。

山林里地面被雨水浸泡多日,湿滑黏腻, 狩猎队虽然捕到了一些猎物, 但也陆续有人摔了胳膊, 崴了脚。

好不容易猎到的猎物,兽肉保存又成了问题。

做肉干需要晾晒, 雨季根本没有大太阳, 完全没有晾晒的条件。高湿高热的节气,若是不做成肉干, 再新鲜的兽肉第二天都得变质变馊。

他们迁徙到洛水流域半年多了, 部落里第一次出现了沉闷的气氛。

正在堂屋里用炭火烤地甜果的风浅听了玄的描述, 皱了皱眉,他们家玄的空间保鲜,不存在兽肉变质的问题,倒让他忽略了这一点。

“没熬成油渣吗?用油炸一下, 混在油里一起放, 应该能存很长时间。”风浅问。

“大食堂里正熬着, 但陶锅石锅不够用,熬一宿也熬不了多少。今天抓了一群花斑兽和一窝野猪,兽肉有些多, 吃不了,这种天气也没法做成肉干。”玄惋惜,“有些可惜,明早就变味儿了。”

他的空间是可以保鲜,但不能暴露。兰崽儿还小,他们一家身上都藏着秘密,必须格外谨慎。对他来说,族人再如何,也没有风浅和兰崽儿重要。

而且,他和风浅不会一直停留在部落里,今年他在,可以在雨季帮族人储存食物,那明年、后年,他和风浅不在,族人又要怎么渡过漫长的雨季呢。

风浅翻了翻火炭上的地甜果,地甜果是他自己催生的,比正常的地甜果甜很多,烤的黑红的外皮上已经呲呲地流了蜜水,一屋子都是地甜果的甜香,暖烘烘的。

幼崽在玄的怀里扭了扭,小鼻子动了动,被地甜果的香气馋醒了。

风浅刮了刮幼崽的鼻头,把烤好的地甜果夹到陶碗里,对玄说,“上次跟红山部落定了六口大锅、十口小锅还没送来,估摸着得等雨季后了。若是早些定了,再多的肉也能熬成油渣。”

风浅用筷子剥地甜果皮,将金黄流蜜的地甜果肉夹到另一个陶碗里放凉,继续说,“没有锅,这事也好办,咱们部落有盐。盐可是好东西,以前盐珍贵,大家都不舍得用,就没发现盐的妙处。”

剥好了地甜果,风浅拍拍手上根本不存在的烟灰,“行了,这事交给我,你在家哄崽儿做晚饭,我去部落一趟。”

玄领族人外出捕猎,他教族人储存兽肉,也算是夫唱夫随,模范夫夫了,风浅心情很好,哼着小曲出门了。

“哎呀,风浅你来了,整个雨季也没见你几次,终于舍得出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又下蛋抱窝了呢。”雪晴笑着打趣。

兽人大陆生育率不高,下蛋抱窝绝对算得个好词儿了。

雨季和雪季一样,外出不便,基本都猫在家里,没网没电,兽人和亚兽人一起猫在家里还能做啥。往后,这雨季肯定和雪季一样,成为第二个容易怀蛋生崽儿的季节。

下蛋抱窝的话头儿一起,食堂里干活儿的亚兽人们瞬间来了劲头儿,话题跑的没边儿了。

原始人好直白,风浅有些脸热,他拍拍手,赶忙打断,“大家去仓库把陶缸陶罐全搬来,再拿些盐过来,我教大家腌肉。”

部落里的盐足够,又新烧了陶器,这个时候提出腌制品,用盐延长食物保质期,水到渠成。

大食堂里灯火通明,族人折腾了半宿,仓库里的陶罐不够,又征用了各家各户分到的陶罐,才将所有兽肉腌制好。

几天之后,族人第一次尝试用腌肉炖花芸豆,和鲜肉相比,腌肉的口感和风味都比较独特,有的人只一口就喜欢上了,也有的人还不太适应,但至少解决了雨季兽肉难储存的问题。

腌肉制作方法比肉干简单,不受环境限制,存储期限比肉干长,吃法也比肉干多,一碗腌肉,一盆花芸豆,一炒,就够一大家子的人饱餐一顿,对喜欢腌肉的人来说,腌肉是比肉干更好的选择。

更何况腌肉只是其一,腌制作为一种食材的处理、储存方法,还可以将肉换成野菜,萝卜,甚至鸟蛋,鱼虾,极大的丰富了餐桌,这让亚兽人们跃跃欲试,只盼着雨季之后,摘了野菜,捞了鱼虾、鸟蛋挨个试试。

将这批兽肉吃完,雨季也进入了后期,为了防止大家进山捕猎受伤,耽误雨季之后的工作,族人一同商议决定将养殖场里的成年野兽先宰了吃肉,渡过眼前这段艰难时期。

有了驯养野兽的意识后,族人会将活抓到的野兽送去养殖场。只是抓活的比抓死的难,偶尔才有,特别是成年的野兽更不容易抓。养殖场里多是一些野兽的幼崽,成年的野兽并不多,但勒一勒裤腰带,渡过这个雨季还是够的。

这也让族人充分认识到养殖的重要性。

以前热心养殖的多是亚兽人。亚兽人没有兽形,很难独自捕猎,人工养殖野兽让他们不依靠兽人就能获得兽肉。

现在兽人们也注意到了养殖的重要性。驯养野兽是风浅提出来的,他们以前碍着玄和风浅的面子,虽然没说,但多少都觉得养殖太麻烦了,没必要。饿了就去山里抓呗,哪就用的着自己养了,一天两顿三顿的割草喂草,简直把野兽当祖宗伺候了,有那个工夫干什么不好,多少野兽抓不回来。

可现在,阴雨不断,山上路滑,若是没有养殖场里的野兽,他们就还要上山捕猎,这一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受伤,甚至丢了性命。

和受伤、丢了性命相比,把野兽当祖宗伺候也没什么了。不就是割点儿草吗,田地里拔的野草不也都进了野兽的肚子吗,野兽排的粪便还能喂到地里增加粮食产量呢,这好像形成了一个圈哈。

兽人们愣了愣,心里琢磨出了味儿,果然还是兽神大人和兽神伴侣眼光长远,想到了他们想不到的。

此后,狩猎队再进山捕猎便总想方设法抓活的,下山的时候也绝不空着手,不扛猎物的总要割两捆鲜嫩嫩的青草送去养殖场。

驯养野兽,这就是把主动权掌握到了自己手里。有了这些野兽做后盾,再遇到天气恶劣,不适合捕猎的时候,大家也不需要冒着受伤的风险进山了。

湿漉漉的雨季在家抱着伴侣睡觉、吃肉、生崽儿不好吗,谁愿意上山滚一身泥啊。

雨过天晴。

雨季之后,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祭司根据从玄那学来的词汇,把夏季四个月分成初夏,仲夏,雨季和暮夏。夏季最后一个月便称为暮夏。

暮夏有风,不似仲夏和雨季那般闷热。

风浅去地里走了一圈,地面干的差不多了,可以开始种萝卜了。跟在他后面的红羊祭司拿着一个兽骨做成的笔,咔嚓咔嚓地在雄性麦籽树做的竹简上记录。红羊祭司兽形是羊,没有锋利的爪子尖儿,便借助兽骨做成的笔在竹简上刻字。

“暮夏,八月初九日,宜种萝卜。”红羊祭司边刻边说。

风浅无奈地笑笑,好一个好学的小老头儿。

种萝卜是大事,他把部落里所有的兽人亚兽人都叫了过来,新开了两百来亩田地。部落里有从红山部落换回的十把犁,一起用上了。

清理干净的田地上,先用犁犁一遍,往垄沟里撒上发酵好的粪肥,再用犁重新犁一遍,豁开垄台,将原来的垄沟变成垄台,新垄台上种萝卜,长出的萝卜苗自然就坐在粪肥上了。

正常种萝卜为了保证发芽率,每个坑里要播几粒种子,种子萌芽后通过疏苗,只保留长势最好的一棵。

那是土地一定,不缺种子的情况下,和他们现在的情况相反。他们现在有大片的土地等待开荒种植,但种子数量有限。

风浅跟族人讲明情况,以后种子多了,种植的时候还是按照正常的种植方法,每个坑里播几粒,之后疏苗,只保留一棵。但今年情况特殊,种子有限,每坑只播一粒,力求不浪费一粒种子。

“这事明年再和大家说呗,现在说了也记不住,倒让你费口舌,到时候大家都听你的不就行了吗。”中年亚兽人笑着说道。风浅虽然只是个年轻的亚兽人,但屡次解决部落遇上的麻烦,有他在,比族长和祭司都让人安心。大家私下里都玩笑说族人和祭司可以换人,但兽神大人的伴侣不能换。

风浅笑笑,没往下接话,幼崽出壳以后,他总觉得玄有些不一样,有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紧迫感,对修炼的事更是格外上心,以玄现在的速度继续下去,等他把附近太初山的资源“搜刮”完,幼崽稍微大一大,部落也在洛水河安稳地驻扎下来了,恐怕就是他们离开部落的时候了。

明年的秋天,他和玄未必还在部落里。

第70章 造船 人心最难笼络,当部落渡过最初最……

兽人大陆两次月圆之间, 也就是一个月,有三十六天。红羊祭司以月圆之夜为十八日,取月初到月圆为上半月, 为初一日到十八日,取月圆到月末为下半月, 为十九日到卅六日。

换盐集市是从秋季第二个月圆之日开始,持续到第三个月圆之日, 换算成祭司制定的“太初历”就是十月十八日持续到十一月十八日。

现在是暮夏八月份,部落暂定九月二十八日左右出发, 距离出发去换盐集市还有一个多月, 大家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做着去往换盐集市的准备。

他们部落这次要带盐、肥皂、木梳、陶器, 还有一包糖块。糖块只是预备,若是看上什么要紧的东西, 前三样实在换不来, 才会拿出糖块。糖块是比盐更珍贵的东西,他们想象不到还有什么东西是糖换不来的。

以往在原黎山部落的时候, 各个山洞还会私下拿出一些东西, 拜托换盐小队帮他们额外带些盐或者其它什么东西回来, 今年不需要了。

他们部落有足够的盐、肥皂与其他部落进行交换。

族人只需要报出自己想要的,然后扣除相应的贡献点,换盐小队就会将东西带回来。贡献点可以通过参与部落集体劳动积累,也可以拿属于自己家的兽皮、兽骨、盐等折算给部落, 换成贡献点。

族长九和红羊祭司正在商讨这次换盐小队的队员, 风浅和玄领着人开始造船。

洛水河发源于太初山, 蜿蜒向东,注入东海,正好有一条支流的入海口就在东海部落附近。

当初会选往洛水河流域迁徙, 也是做了造船顺河而下,去东海部落换盐的打算。

不管洛水河下游是什么情况,他们部落领地内的这段河道是很适合航船的。船造好了,即使不能乘船去东海部落,那在领地内也可以使用。

他们选了营地附近的一处水湾做码头。用石块填地基,地面以上用原木和木板搭了一座造船工坊。

工坊建好后,留下擅长木工的兽人造船,其余的兽人继续做部落的基础建设。

眼看着还有两个月就要秋收了,最先建的四座公共石屋,两座改名济善堂,给原集体山洞的老人和幼崽住,剩下的两座,其中一座的一楼改为公共食堂,另一座的一楼成了部落商讨事务的会议室,只剩两个二楼作为仓库,根本装不下今年的粮食。他们需要再建两座仓库。

这两个仓库风浅打算挖地下室,至少也得是半地下室,方便储存萝卜。

既然要挖地下室,那就得离水远一点儿,别两锹下去挖成了池塘。

仓库最终选在山脚下,往地下挖了三米多,地下室砌完之后,整个墙面用水泥糊了厚厚一层,防止渗水。地上一层盘了炕,起了火墙和壁炉,这是给地甜果准备的,地甜果怕冻。地上二层采用大窗大门,保证通风,这里以后要存麦籽、花生以及各种干菜干果。窝窝绒收获之后存到中心广场公共石屋的二楼。

兽人们建了半年的石屋,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办法,再建这两个仓库,除了挖地下室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水位,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麻烦的是船坊。

船长年浸泡在水里,没有漆、蜡,渗水严重,更容易腐烂。

家里的木家具也是,没有打蜡涂漆,刨的再平滑也容易起刺扎手。

可漆树,让他上哪儿找啊。

之前为了寻找适合做纸药和造纸的树皮,部落附近甚至棠庭山都被翻了一遍,根本没遇到能产漆、产胶的树种。

“风浅阿叔,风浅阿叔,红山部落的客人来送货了!”负责传信的幼崽兴奋地跑到船坊,打断了风浅的思路。

“这就来。”

听到红山部落来人了,风浅心情总算好了点儿,摸了摸暂时无解的木板,迫不及待地抱着兰崽儿往中心广场去。他上次用水泥方子跟红山部落换了两口铁锅,经过一个雨季,终于送货过来了。穿过来快一年,终于用上铁锅了!

红山部落这次送来锹五十,犁十,伐木的重刀五,镰刀五,六口熬盐的大铁锅,十口做饭用的小铁锅,外加风浅的一口小铁锅,一口炉子上用的小小锅和炉子。

红山部落的午阳祭司喝了口红羊祭司沏的糖水,一脸熨帖,笑眯眯地感叹着,“每次来,你们这都不一样。”

红山部落也学了水泥的制作和石墙的砌法,因为黎山部落的影响,他们部落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永远都跟不上黎山部落改变的速度。

午阳祭司细细品了品舌尖上的甜味,有股花香,又不似蜂蜜,黎山部落竟然舍得用甜水招待客人,这既是黎山部落的富庶,也是黎山部落对他们的看重。

甜味儿总是让人心情愉悦,午阳祭司面对红羊祭司又多了几分推心置腹。

“秋季的换盐集市,要不要和我们组队一起去?我们年年走这条路,熟悉情况,一起走也能多几分照应。拖贵部落的福,我们这次去换盐集市也不用扛那么多盐回来了。”午阳祭司笑着问红羊祭司。

“哎呦,这感情好啊。”红羊祭司笑道,忽然皱皱眉,拍了下脑门,“瞧我这记性,什么都能忘了。我们部落这次打算坐船去换盐集市。”

“船?”午阳祭司疑惑。

红羊祭司笑着,献宝似的,“走,我领你去那边看看。这船啊,可神奇了,就是几块木板拼在一起,像个盆似的放进水里,竟然就能载人运货了。”

红羊祭司领着红山部落的人去参观船坊了,雪晴忙着安排待客的伙食,九让人把红山部落送来的东西搬进仓库,等送走红山部落的客人再进行分配。

“风浅。”九叫住风浅,“你那两口锅够用吗,有一口还做的那么小,部落那十口小锅里,你再挑一口拿回去?”

风浅笑道,“谢谢族长,不用了,我家人少,这两口锅就够了。玄他们狩猎回来的时候,你让玄把这两口锅给我扛回去就行了。”他现在抱着幼崽,没法再拿锅回去。

九顿了顿,“行吧,不够你就找我要。”

“这十口锅,您可得好好想想分给哪家用。”风浅提醒。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十口做饭用的锅,大食堂也就需要四口,另外六口锅怎么个分法,也是件麻烦事。

九笑道,“这好办,我、雪晴、红羊祭司,我们三家是肯定不能先用的,其余人,谁家愿意出贡献点谁先用。”

铁锅是他们部落用公有的资源从红山部落换的,一口铁锅多少盐,明码标价,各家可以拿贡献点或者等价的盐换。

“也是。”风浅说。有贡献点在这,他纯属庸人自扰了。

“来,兰崽儿,跟大伯说再见。”风浅抓着幼崽的小胖手教他跟九挥手拜拜。

幼崽歪歪头,琢磨了会儿“大伯”是谁,又是个什么意思,奶声奶气地对着眼前唯一的陌生兽人挥了挥手,“大伯,明天见啊。”

“哎呦,明天见呢。我们兰崽儿这么小,说起话来却文绉绉的。”九一个两米多高的健壮兽人,对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幼崽,声音突然夹了起来。

兽人大陆对幼崽的偏爱,风浅见怪不怪了,抱着幼崽去了养殖场。

刚迁徙到洛水流域的时候,亚兽人们抓了几只羬羊,他套了一只母羊和一只小羊,小羊已经过了哺乳期,兰崽儿出壳后,一直喝着母羊的羊奶。

羬羊肉不腥膻,奶也几乎没有腥味,很容易接受。

母羊一天早晚各挤一次奶,他家只拿晚上的奶,早上的奶分给部落其他的新生幼崽了。

这里边还惹了一些纷争。

今年部落先后出壳了五六个幼崽,羬羊奶不够分,几个幼崽的亚兽人阿姆就吵了起来。直到狩猎队又活捉了一头带崽儿的哞哞兽,哞哞兽体型大,奶也多,这才好起来。

在兰崽儿之前,兽人大陆的幼崽是没有喝兽奶的,有奶果就吃奶果,没奶果就把大人吃的食物煮到软烂喂给幼崽。

因为看风浅给兰崽儿喂兽奶,兰崽儿又确实比同龄的幼崽长的结实、聪明,大家才跟着风浅用兽奶喂幼崽。

风浅听说有人因为这事打起来之后,有些哭笑不得,只能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兽人大陆生蛋孵蛋,连哺乳期都没有,刚给兰崽儿喂羬羊奶的时候,他甚至还有些担心会不会乳糖不耐受,观察了好些日子才放心地给幼崽喝羬羊奶。

他是真不知道兽人大陆的幼崽喝兽奶有没有强身健体的效果。

他给幼崽喝羬羊奶,完全是蓝星的惯性思维,觉得奶有营养、养身体,小孩子就得喝奶。再就是奶可以做很多甜点、点心,可以变着花样给幼崽做辅食。

他家兰崽儿比同龄的幼崽聪明、结实,是因为还是个蛋的时候就被兔宝贝用能量蕴养着,出壳之后更是被兔宝贝追着喂花蜜。

没想到给幼崽喝个奶还能惹出这样一段事。

部落的族人虽然淳朴简单,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因为想起兽奶的事,他刚刚才特意提醒九好好想想怎么分配那十口铁锅。

兽奶才多点儿东西啊,分不均都能打起来,何况铁锅这样的大物件了。

还好贡献点制度建立的及时。想要东西?行,拿贡献点换吧。

人心最难笼络。

当部落渡过最初最艰苦的那段日子之后,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