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VIP】(2 / 2)

他改变不了姑母与王家的命运。

……

今日的皇宫格外萧索。

林苒策马入宫,一路畅行,但甬道上随处可见厮杀过后的满地狼藉。

奚鹤鸣已经在东宫便被拿下了。

那本就是一场请君入瓮的戏码——太子既昏迷不醒,宫中生变,东宫势必不可能安全,太子一定会被盯上,故而她与徐明盛商量来一场瓮中捉鳖。

而奚鹤鸣入局了。

从他率领叛军出现在东宫起,他注定不可能顺利离开。

破局关键在于一支出人意料的军队。

谁都不会想到,本该远在边关、她的兄长林长庚会出现在京城。

这是太子提前做下的安排之一。

一旦京城里出现异动,他们便会以黄雀在后之姿出马。

林苒赶到蓬莱殿时,在这里的那场厮杀尚未结束,她在马背上弯弓搭箭,射杀几名叛军后才从马背上跳下来。她一下马,当即有几名将士围上来,护在她左右。二哥林长洲与她一道入宫,翻身下马后也走到她身侧,陪在她身边。

“将军、太子妃,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在里面。”林长洲手底下的人小跑着上前与他们禀报。

林苒一点头,与自己二哥对视一眼,便一道入得殿内。

蓬莱殿的正殿内静悄悄的。

他们循着延兴帝发出的细微动静寻至里间,如之前萧婵来时那般一眼望见坐在床榻旁的王皇后。

林苒脚下步子一顿,低低喊得声:“母后。”

王皇后没有回头,慢慢替延兴帝掖一掖锦被,温和道:“太子妃来了。”

听见皇后娘娘语声平静,林苒这才走到床榻旁。靠近床榻,把延兴帝的狰狞模样看得更为清楚,他嘴巴大张着,双目猩红,喉咙一直发出粗喘的声音,费尽力气,但未能说出半个字。

林苒移开视线,复看向王皇后。

只听皇后娘娘徐徐开口说:“苒苒,有一件事,母后想求你。”

这尚且是皇后娘娘第一次这样喊她,言辞之间比往日任何时候都更亲密。

林苒知道,这亦是来自皇后娘娘最后的恳求。

两个人默契不去多提宫变之事。

“母后但说无妨。”林苒很快出声接下了王皇后的话。

王皇后道:“无论如何,你同阿月的感情不是假的,你应也了解她,晓得她单纯懵懂,心地善良。故而,母后想求你给阿月一道赐婚的旨意,保她平安无虞。”

这一道旨意如今已不是谁都能给了。

皇后娘娘的旨意势必无人买账,因而在王皇后真正开口之前,林苒猜出或许与阿月的去处有关。

不过,在她进宫之前,当确认宫变与皇后娘娘有关时,徐大人已经先对她提过这件事。徐大人认真而严肃同她说,愿意娶乐安县主为妻。

徐大人是英国公府世子,与太子殿下关系亲密,前途不可限量。

林苒觉得,求娶一事徐家定不知情。

是以,对于徐大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十分轻易的事情。

却也因此更看清他的真心。

林苒很难不答应。

他们都知道,阿月与这些事情不会有太深的纠葛,她确实是无辜的。

“好。”

“母后请放心,阿月不会有事的。”

林苒给出自己的承诺。

她如此爽快,哪怕开口之前晓得她不会拒绝,王皇后依然生出些许恍惚。

多余的话便已然不必再问。

相信她不会将阿月随随便便嫁了的。

“好,多谢。”

王皇后点一点头,话才说罢,王怀仁又一次从外面闯进来里间。

林长洲拦下他,没有允他继续靠近。林苒看过去,但见他涨红着一张脸,仪容不整,满头大汗,眉眼满是急切之色,气喘吁吁说:“姑母,快救救萧婵,她、她寻短见冲进偏殿了!”

林苒与王皇后闻言皆一怔。

冲进偏殿?偏殿的大火尚未扑灭,何况处处浓烟滚滚,在这个时候闯进去只怕是凶多吉少。

但林苒一时不明白为何王怀仁来求皇后娘娘去救阿婵。

再去看王皇后,见

她面有惊讶,眼底闪过不忍之色,俨然知晓缘由。

王怀仁却顾不上林苒与林长洲在这里,一味恳求着王皇后:“姑母,过去的那些事情对她还不够残忍吗?除了你,还有谁能救她一命?”

“母后……”

林苒的话才出口,王皇后兀自长吁一气,站起身说:“我去寻她。”

王怀仁隐隐不忍:“姑母,对不起。”

王皇后摇头,反而自嘲一笑:“仁儿你说得对,终究是我亏欠她太多。”

林苒不知王怀仁所说究竟是什么事,唯一能感知到内里复杂,且皇后娘娘须得亲自入火场救人。

此事她终究有所顾虑。

王皇后看出林苒心思:“仁儿会陪我进去,其他的事太子妃无须在意。”她瞥一眼床榻上的延兴帝,补上一句,“命人请太医来罢,陛下恐是要不行了。”

未等林苒多言,王皇后与王怀仁便先行离开。

林长洲见妹妹无意阻拦,与他们放行,而后上前关心一句:“还好吗?”

“二哥,无事。”

林苒轻轻叹一口气,“只不曾想,最后是这个样子。”

她知道皇后娘娘不会逃。

当真要逃,在他们赶过来之前便离开了。

只方才听皇后娘娘与王怀仁之间那一番对话,她有种不祥预感。但已没有阻拦的必要……或许,尊重皇后娘娘的选择,亦是给了彼此最后的体面。

几名太医被请至蓬莱殿时,蓬莱殿外的厮杀已经结束。

来来去去的将士正在清理残酷厮杀过后的痕迹,地上躺着的一具具尸首被搬走,遍地血痕来不及冲刷,空气里氤氲扑鼻的浓重血腥味道。

被请来的太医背着药箱穿过满地狼藉,入得蓬莱殿,甫一瞧见床榻上躺着的延兴帝俱是脸一白。

他们互相看得两眼,齐齐跪下哀泣道:“陛下,微臣来迟了!”

皇帝陛下的情况一看便知不对。

身体僵硬、口不能言,又已然进气多、出气少……只怕半日都撑不过去。

“尽力救治便是。”林苒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晓得皇后娘娘那话不是虚言,也无意为难这几个太医,但总归不能放任皇帝陛下不管。这话让几名太医心安两分,纷纷领命,放下药箱开始救治皇帝。

蓬莱殿的厮杀结束了,另一边,太极殿的大臣也被林长庚率兵救下。

皇宫连带皇城各处风波逐渐被平定。

消息接连来报,意味着这一场宫变骚乱即将被平息。

可这场骚乱带来的后果、对朝局的影响,却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皇帝陛下不知能撑多久,皇后娘娘以及王家与此事牵扯巨大,永宁公主似也参与其中,太子伤重未醒,沈妃腹中的龙嗣更不可能挑得起大梁……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朝堂风波不会真正消停。

太子,难道不知吗?

林苒想起萧照,越是被迫面对眼下局面,越无从真正理解他的行径。

太子不会想不到今日局面,因而他安排得极为妥当。

可最终将一切交付于她……他为何不怕?

只因为若她出事连累他出事是更糟糕的情况?

林苒很想问一问,有多想问,也不得不等到他熬过这一关,醒来再说了。

得救的朝臣们关心延兴帝和太子的情况。得知皇帝正在蓬莱殿便要入宫求见,皇帝已口不能言,而大臣们无诏不得入宫,这件事被摆到林苒面前。

听过禀报,林苒收起思绪,直接应允几位重臣来蓬莱殿见皇帝。

倘若皇帝陛下撑不了多少时间,合该有大臣在场,也可免去许多的麻烦。

大臣们不多时便到了。

入得蓬莱殿,见到躺在床榻上的延兴帝,纷纷下拜,泣声告罪。

朝堂内外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未能有所防范,险些不知落得个什么下场,这会儿自然又心虚又后怕。见到皇帝陛下,瞧着陛下模样,思及太子情况,更多几分慌乱……往后,可如何是好?

众人心思各异,哀哭片刻,询问起太医皇帝陛下如何。

太医支支吾吾说不出个囫囵话,恰在此时,外间蓦地传来王怀仁的声音:“太医!太医!”

林苒往外走得几步,撞见奔进里间的王怀仁。他发鬓凌乱,衣裳不整,脸也花了,怀里则横抱着一个人,那人双眼紧闭,半边脸血肉模糊,是火烧的痕迹。

萧婵?!

意识到被王怀仁抱过来的人是谁,林苒大吃一惊,连忙喊太医:“快!为永宁公主医治!”

王怀仁把萧婵小心翼翼放在小榻上。

他看向林苒,没有多言,又急忙转身往外走。

大臣们看着毁容的永宁公主瞠目结舌,几名太医回过神,围上来看诊,林苒低声同自己二哥林长洲说得一句,林长洲随即追着王怀仁背影出去了。

奄奄一息的皇帝陛下、重伤的永宁公主使得蓬莱殿内一阵忙乱。

但延兴帝与萧婵的情况一个赛一个不妙。

大臣们心中惴惴之际,林长洲去而复返,他走到林苒身边,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说:“皇后娘娘为救永宁公主,亲自闯进火场,不小心被坠落的横梁砸伤,未来得及救治,皇后娘娘已经……薨了。”

“你说什么?皇后娘娘怎么了?”

林长洲的话清楚落在大臣耳中,其中一人下意识不可置信发问。

“皇后娘娘……薨了……”林长洲语气沉痛。

众人哗然,尚未来得及消化这件事,又听得正在床榻旁忙着救治皇帝陛下的太医连声惊呼。

几名大臣赶紧围上去。

但见皇帝急促的两声呼吸过后,如同被扼住脖颈般呼吸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微弱,唯有充血的一双眼睛几乎从眼眶里瞪出来,眼底似乎满是不甘。几息时间,他忽然四肢抽搐,接着两眼一翻,嘴巴大张,在他们的面前气绝而亡。

众人冷汗涔涔,跪倒在地。

一时之间,蓬莱殿内哭声此起彼伏。

皇帝驾崩、皇后薨逝、太子昏迷,而永宁公主伤重……

面对这般局面,林苒比任何时候都希望太子醒来,她想回东宫看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