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1 / 2)

第101章 第101章当天晚上郭大……

当天晚上郭大爷拉着大伙儿好一通聊,终于聊出个让他自己和冯小琴都满意的方案。

那就是把方连枝的户口单独迁出去,挂到医院那个房子那里,如果要收养孩子,也放到一起。这样,孩子就跟郭大爷没关系了。至于养孩子的钱,那就从房子的租金里出,孩子还跟他们住一块,方连枝带着就行。

现在唯一没确定的,就是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又是城市户口,又能合乎冯小琴心意的孩子。

郭小宝对这个方案也很满意,他是没把亲爹的遗产当回事,当然,也是因为就郭大爷那个大手大脚的劲儿,人走了估计不能剩下钱。但自己不在乎归不在乎,那也不能让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崽子挖走。

第二天乔天明回到家,听魏同心跟他讲起这件事的时候,倒有点想法。

“冯大妈只想要岁数小的孩子啊……她到底是想要孩子直接把她儿媳当亲妈,还是就想跟孩子亲一点?”

这个魏同心倒是不清楚,“不知道,但收养来的孩子,总会知道真相的。咱大院人虽然不至于故意在孩子面前说什么,但总会有说漏嘴的时候。”

乔天明摸摸下巴,“我有个战友去世了,他孩子才一岁多,小女孩。这要是落老家亲戚手里,肯定没好日子过。她妈倒是想带着孩子改嫁,但要嫁的那家全是男孩,她也怕女儿受欺负。”

“嫂子还找老领导问抚恤金能不能按月打给女儿呢,要是冯大妈收养这孩子,那倒是不怕没钱养孩子,也算做好事了。”

至于具体可能受什么欺负,乔天明没仔细说,魏同心也心知肚明。

那位嫂子嫁入新家,要想站稳脚跟,肯定得再生。这个一岁多的女儿,一时半会肯定没法仔细照应。

一个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孩子,这时候会被怎样对待,就可想而知。

就算是不生孩子,大人也没法时时刻刻看着孩子的行为。要是被那家里的男孩骂两句打两下还好。最怕的,就是另外一方面的侵害……

魏同心只问了一下冯小琴比较关心的户口问题,乔天明轻松地笑了,“没问题。这孩子属于烈属,户口方面有优待,能办下来。”

以防万一,魏同心催着他专门去厂里打电话核实这个情况,得到肯定的答复才跟冯小琴说。

冯小琴也正在愁去哪儿找个合适的孩子,甚至性别都不卡了,只求其他条件合适。

郭大爷跟她私下又聊过之后,她自己也想开了。

男孩虽然好,但她们家风水可能跟男的相克。

比如她自己、她姐,还有儿媳方连枝,三个人都是青年丧夫。

她儿子连个后都没下,人就没了。她姐的儿子倒是活得好好的,但人家跟妈不亲,跟爷爷奶奶亲,那肯定受到的影响就没那么深。

要是费老大劲收养个男孩,刚刚长成,就被她们家克死了,那可亏了大的。

至于郭大爷嘛,他自己就气人得很。当初谈对象的时候那张嘴有多会说话,现在那张嘴就有多会气人。到时候她俩还指不定谁先死呢。

这会儿听乔天明说那孩子的情况有点着急,二话不说请了假,带着方连枝出发。她还找了个娘家的壮汉亲戚一起,没两天就把人接回来,连户口都办好,正好赶在大年三十前一天。

“……小乔你那会儿跟我说着急,没想到那家亲戚真拿孩子当血包啊!抚恤金人家领导都说了,每个月发给他们,愣是不干,说领导贪污,把人家革委会的都带上门闹事了!没见过这么耍横的!”

冯小琴一脸心疼。

这孩子小小一个窝在方连枝怀里,见了这么多陌生人也不哭不闹,简直乖得离谱。

郭大爷暗中向乔天明飞眼刀。

虽然跟冯小琴说好了孩子的事,但他还以为且得有个一年半载的才能寻摸到城市户口的合适孩子呢,没想到个乔天明乱发好心,这么快就找来了,而且还是个才一岁多的。

就这小屁孩,也幸好是乖,要是成天哭闹,他就算拼着脸不要了也得赶方连枝和孩子都回医院那边住去。

而魏同心带着两个女儿,跟方连枝靠在一起小声说话。

乔朝阳和乔红霞趴在椅子边缘上,眼巴巴地看着小妹妹,也不敢伸手碰,就光看着。

“心心,她好小啊!怎么这么小一个。”乔红霞还是第一次见到比她自己更小的小朋友,很新奇。

乔朝阳抓住她的辫子把人往后拉,别再往前凑了,再凑就要跟小妹妹亲上了。

“你以前也这么小,后来会慢慢长大的。”

魏同心笑了笑,又继续刚刚被打断的话题,“……所以,这孩子的名字里加一个冯字?”

方连枝点点头,胳膊轻轻摇晃,想把孩子哄睡,“对。孩子亲妈只希望我们好好对她,至于改不改名字,都可以。她还把一半的抚恤金留下,让部队里按月给孩子打钱,一直到十五岁。”

“虽然这样算下来,没有很多钱,但人家亲妈也算是够可以了。”

“我妈是想着,这孩子的父亲是个英雄,母亲也是好样的,我们也没必要太小气。她本来是说名字里加一个我的‘方’字,但我觉得不好听。而且要是跟我关系太深,我娘家兄弟肯定又要找上门来,像对我一样对她。”

“我妈在的时候我不怕,但就怕我妈不在了,我一个人,护不住她。”

虽然才跟小孩相处了几天,但方连枝显然已经有了舐犊之情。

她本来打算伺候冯小琴到老,等时候到了,操办完一切,她也不知道再去干什么,不如跟着一起走。

但冯小琴非要给她塞个孩子,非要让她……继续好好活着。

方连枝也知道冯小琴对她不是纯粹的真心喜欢,有图她养老的部分,也有其他时候利用的部分,而且时不时会有点别扭。但冯小琴在对待她的时候,每件事都如同对待亲生孩子。甚至,只看眼前的魏同心就知道,亲生的闺女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待遇。

又何必要把感情拆得那么清楚呢?现在得到的已经足够珍贵了。

对方连枝最好的人,曾经是她的死鬼丈夫,现在,就是冯小琴。

——

年三十冯小琴和郭大爷都要值班,所以郭家的年夜饭,是方连枝、王大妈和郭小宝三个人一起操持的。两家也一起过年。

而魏成河和谭桂香也向魏同心一家人发出邀请,两家人一起团年。

只有张家是自己家的八口人一起吃饭,不知道为什么,总有种自家被邻居们排挤的感觉。

张四凤难得有这么长时间回家住,因为没有她的床位,十几岁的人了,还得跟爹妈挤一张床,很有点不适应。

但这还不是最不舒服的。

更难受的是,嫂子李伶娟话里话外都在问她什么时候找对象,有个合适的人要不要给她介绍。

不是,她才不到十七岁啊?

这年纪还没到领证的时候,又明面上为了家里和谐做出那么大牺牲,连个单独的床位都没了,就这么看不惯?

张四凤才不会傻傻地跟李伶娟对着干起来。经过这半年,她也算是历练出来了,笑着转移话题,“嫂子,我还小呢,不着急。你要是认识的人多,知道什么好姑娘,给我二哥介绍介绍呗?”

“我二哥年纪合适,长得好看,还是正式工,过几个月就要转正了。这会儿正是找对象的好时候啊!”

李伶娟被小姑子一噎,有点意外。

不对啊,虽然这半年见得少,但这个四凤怎么嘴巴厉害了这么多?以前不都是只会跟父母撒娇躲闪的吗?

张建华还真来劲了,“对对对嫂子,四凤说的没错,我这正想着找对象呢。我要求也不高,就是要个年纪合适、性格开朗点的女同志,是正式工就行,其他的我不挑。”

“我之前还找过四凤帮我介绍呢,但这丫头不会来事,连她们厂里的年轻女同志都认不全,还得是你人脉广。”

李伶娟喉头一梗又一梗。

什么叫“是正式工就行”?她自己都没工作,这二弟是在影射谁呢?

这真是求人办事,不是专门来讽刺她来了?

李伶娟尬笑两声,“呵呵,二弟,那难找,那彩礼可就不是咱们家能负担得起的。你啊,还是实际一点吧。”

说完,不等张建华回怼她,立马气冲冲地走开,“哎!张立志!你小子干什么呢?!给我放下!”

张四凤偷笑两下,

可惜地对二哥说,“哎呀二哥,你说大嫂是不是对你有意见啊,我就觉得你很好的,凭什么配不上。”

“再说了,什么彩礼不彩礼的,我二哥这人品、这长相、这正式工,条件多好啊?”

“二哥你也不要着急,如果明年还有下乡的情况,你到时候肯定比今年更抢手。那时候就算给我找个没工作的二嫂,肯定其他方面也是样样都比别人强的。”

至于那个别人是不是姓李名伶娟,那就不用单独强调了。

张四凤信誓旦旦说得自己都信了。

这套转移矛盾大法,还是她之前遇到了跟同志之间的小摩擦,魏同心告诉她的。现在稍微改一下用在家里,可比对同事更管用。

不信你看张建华,说着说着嘴咧得满嘴牙都能看见了。

“不错,是的。还是我的亲妹妹了解你二哥,不像有的人,在这里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家里没一个她看得顺眼的。”张建华大大翻了个白眼,心里美滋滋的。

这半年看着以前对他满眼欣赏的魏同心悠闲自在给人家当后妈,张建华心里总觉得怪怪的,偶尔碰上了连招呼都不想打。偏偏魏同心带的那俩孩子都格外热情有礼貌,每次都喊人,弄得他怪尴尬的。结果人家魏同心根本没当回事。

哼,他就等着到时候找个样样都比魏同心好的对象,也每次见到魏同心都跟她打招呼,让她好好羡慕羡慕!

第102章 第102章今年的春节没……

今年的春节没有假期,厂里宣传部早早就画好标语。

“鼓足干劲,狠抓生产”

“三十吃饺子,初一再动手”

“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1】

不过再怎么样,年三十这一天,也要给大家吃团年饭的时间。

魏家的大圆桌边,挤挤挨挨坐了十一个人,等刘淑英一声令下,立刻开吃。

一年到头,也就这顿饭最丰盛。

魏爱国魏爱军不在,魏同心带着乔天明和两个女儿加入进来,仿佛这个家并没有冷清多少。

魏家父母不知该作何感想,这毕竟是儿子们不在家的第一个春节。就算他们让父母寒了心,做父母的,终究还是会想念。

而对于刘淑英来说,距离上一次跟大儿子吃团年饭,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现在,大儿子名下有招赘的女儿,这个女儿还已经怀上了下一代,想必如果大儿子还看得见,应该也会高兴吧。

刘淑英闷头喝了一小盅酒。她平时不爱这些,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因为习惯,来上一杯酒。

最近机械厂废料被偷的事情,又让她想起大儿子当年遭遇的那件事。也是有小偷想对厂里的物资下手,但要偷的不是废料,而是刚刚拉回厂里的钢材。

对方有人,有车,甚至有枪。

只是他们没想到,竟然有人如此不依不饶,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还是选择以厂里的财产为先。

大儿子的死状,她看了,却也不敢看。那时只看到红影一片,就失去了意识。

但是,那一年正是推行火葬的第一年【2】……某个没有心肝的小领导,想让她儿子当厂里第一个响应号召的人。

哈!什么号召不号召的!人活着怎么签协议书都可以,甚至厂里需要,刘淑英可以拉着全家签署同意火葬协议书。但她儿子已经为厂里牺牲了,竟然还要榨干他最后一滴血吗?

也就是那个时候,大儿媳妇的娘家人来闹着要工作,大儿媳装聋作哑,都想要从她儿子身上撕走最后一块肉。

但刘淑英,绝对不同意。

那是她对人下手最狠的一段时间:自己接手工作,赶走大儿媳,一分钱都没让她带走。后来听说大儿媳被娘家远远嫁走,再也没回来过。

有人眼馋工作,她就从早到晚站在厂门口哭,终于等到省里来视察的领导,一锤定音,永绝后患。

有人看不惯她们家因老大牺牲分了大房子,四处挑拨,她就仔细打听那家的丑事,闹得全厂皆知。

还有人想要欺负她一个寡妇,也有人想要欺负谭桂香一个年轻小媳妇,甚至有人到几个孩子面前假装敬佩她们大伯,实际上就是想看她们的哭脸。刘淑英都跟老二两口子一起,一一报复了回去。

那段混乱的日子过了能有两三年,再接下来,就是三年困难时期。伸过爪子的都被剁了,其他人,都只顾得上填饱肚子,不敢也没有精力再伸手。

老二不喜欢别人提到他大哥,一方面是因为他从小性格不好,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那几年全家都在苦水里浸着,时时提心吊胆,准备应付接下来的磨难。

机械厂不仅仅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更是各种人混杂在一起的角斗场。

厂里的安排都出于好意,但别人见你得到的更多,总会心生不满,继而想要让你难堪。

好在,都过去了。

刘淑英又喝了一口酒。

魏同心注意到奶奶表情不对,但自己坐得太远,只能戳戳大姐,让她问问情况。

魏成河也注意到自家亲妈的状态,但不用猜都知道,这是又想起大哥了,正伤怀着呢。别人关心一下可以,他这个老二去关心,那就是纯找揍。

因此,魏成河只当作无事发生,继续拉着乔天明聊厂里的事。

大孙女的安慰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刘淑英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魏同心只好故意跟魏渡江说起今天碰见的八卦,“姐,你知道之前我们买肉的时候碰见谁了吗?”

魏渡江很捧场,“你这么说,那肯定不是我们邻居。”

“对,”魏同心点点头,“就是之前被带给冯大妈的那个小男孩!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在帮别人家排队。但他不是去福利院了吗?难道是福利院欺负新人,专门让他去的?”

“就算他有点小毛病,其实也算是我们机械厂的人,厂里不能就这么看着他被欺负吧?”

说到这个,刘淑英还真是知道,忍不住插嘴,“不会的。那个小孩是户口落在福利院,但咱们厂有人好心,平时让他一起吃饭。你看到的肯定是他在帮那家人排队。”

这话一出,桌上大半的人都投来了惊讶的目光,只有三个孩子埋头苦吃。

刘淑英顾不上伤心,继续道,“就是你詹大妈的大伯哥。哦,安邦,那个人就是你爸他们车间的。”

魏同心本来还想说,没料到这机械厂里还有这么有善心的人。毕竟带着吃饭可不是小事,虽然这孩子也有供应,但他这个年纪,马上就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一般人家可真经不起这么造。

听到是赵主任车间的,那可就有点理由了。

这赵主任过去一年屡屡犯错,却硬是凭借自己多年的人脉和手段,赖住了没被弄下台。

但他勉强稳得住,底下想取而代之的人可不一定等得及。

就看这一手:赵主任把车间工人逼得偷废料,有的人却能无私地为工人子女提供帮助。

不管这做得是不是太明显,但事实就是如此,人们就是会顺着这个思路想。

年前,厂里的调查结果就到那个偷废料的工人截至,后面到底有没有其他阴谋,却没有更多的证据。

偷窃、虐待侄子等罪名数罪并罚,当然,也有年前省里要求严格管理的因素。总之,这位工人是除了郭

大勇之外,唯一一个被开除的人。

他媳妇被娘家接回去,儿子送回乡下老家,房子收回厂里,等待后续分配。

只有这个小男孩能够留在城里,充当赵主任管理能力太差的证据。

“厂里的处分虽然定了,但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魏渡江喃喃自语。

刘淑英听到她的话,嗤笑一声,“当然没那么简单。他废料卖给谁,从哪里找的车拉货,又有哪些人给他放行,我们都不知道。”

“就像你爸,”刘淑英看到魏成河抬眼,改口道,“哦,你原来的大伯,遇到的那些人,也不能算完全调查清楚。”

“当时行凶的人、司机、买家,全部都找到了。厂里只查出来是有人看到厂里运输车,看到那么多钢眼馋。但我总觉得,后面还有其他人给这件事出谋划策。”

刘淑英很多年都没有提起过当时的事情,今天却情绪所至,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魏家父母知道这件事,小辈们却并不知道,因此各个睁大了眼睛。

“你们也看到了,就算到了现在,县里也不太平。”

“郭家遇到了特务,同心抓到了偷卖废品的小孩,也许还有其他的事情,我们不清楚。”

刘淑英难得把自己的善意向全家人散发,“我年纪大了,也不再贪心,只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能一起过每一个新年。”

魏家父母第一个举杯,其他人也陆续跟上。

今天这顿饭,信息量实在太大。魏文红睡前还挂心大伯当年的事,忍不住小声问奶奶,“奶,奶,你睡着了吗?”

刘淑英听到了,但也没有答话,只有微微的鼾声很快响起。

小孩子还是不要知道太多了,就当,是她喝醉了酒,说胡话吧。

——

乔家屋内,魏同心和乔天明这对结婚超过半年,实际相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夫妻,还在随意说些闲话,打发时间。

“这回带回家了不少腊肉,应该很够吃一段时间。我看朝阳和红霞跟你处得很好,之前我还担心你们仨闹矛盾呢。”乔天明温和地看着魏同心。刚刚他跟老丈人一起喝了酒,但人还很清醒,只是脸颊温度稍微有些高,又因为一张小黑脸,看不出什么。

但在魏同心眼里,在煤油灯的灯光下,乔天明的眼睛微微湿润,说话的音调也柔软黏糊,跟平时的样子很不同。

于是她笑了起来,“你也是。你一出差就好长时间,我也担心过红霞看到你不认识了,哭着找我要亲爹,我也没有地方给她找呀。”

是很轻松的态度,没有抱怨,也不是指责。

但乔天明就是莫名地愧疚,心里酸软无比。

她一个年轻女孩,这半年就这样磕磕绊绊带着两个孩子,独自生活过来了。

照顾好了她自己和两个孩子,跟传她谣言的亲二哥打架,为朝阳去学校里撑腰,发现了朝阳和红霞的天赋,甚至还自学了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

乔天明开始质疑起魏成河和谭桂香。

这样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为什么在那对父母手上,不仅晚了两年读书,甚至连初中都是勉强毕业?

她以前,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罪?

魏同心没有注意到他的走神,只是伸手摸了摸他的脸,感受到那略有些高的温度,和颇为舒适的手感,才继续说下一句话,“你不想让我们三个打起来,那就保护好自己,多回家当和事佬,知道不?”

乔天明心里暖烘烘的,也摸了摸魏同心的脸颊,“那我去烧个水,明天还要上班,改休息了。”

两人亲亲密密躺进温暖的被窝,感受着纷纷扰扰中,片刻的宁静与安心。

第103章 双更合一初一一大早,郭诚信……

初一一大早,郭诚信风尘仆仆赶到家。

下乡三年多,人瘦了,但也精神了,眼睛里还像当年一样带着坚定的光芒,只是外表看上去沧桑了很多。

王大妈顾不上埋怨,看到人,就只想得到心疼。

但郭诚信一张嘴,就还是当年那个味道,“妈,您要是过得不开心,跟我爸离婚也就离了,但怎么能从他那里要那么多钱呢?那都是我爸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挣的,您邀您自己那一份就行。我们几个有手有脚,连小宝都成年了,怎么能还从我爸那里要那么多钱呢?”

说完,他也不等王大妈和郭小宝反驳,自己就后退了一步。

“不过,我今天刚到家,确实不应该一回来就跟您说这些。咱们还是先热热闹闹过年吧!妈,你别忙了,过来坐,我给你讲讲我们生产队前段时间交粮的事……”

心疼个屁心疼!真是一番好心喂了狗!

王大妈早知道他这副德行,只是没想到,吃了三年多的苦,还是一点都没改。

“你这孩子,怎么刚回家就说这种话。反正这钱我是拿回来了,你不想要,我就自己收着。至于你弟弟妹妹,她们可没说不要。你那一套要求你自己就行,别代表他们。”

郭小宝才不惯自家哥哥这臭毛病,当场怼他,“妈说的对。我找工作、找对象,都得从这笔钱里出,哥你可别拿我的东西做好人。”

“咱们那个爸早就二婚了,那边连孙辈都有了,咱们仨可还都单着呢!”

冯小琴收养孩子的事情发生得太快,王大妈还没来得及给两个孩子写信告知。

郭诚信下意识想到那个小男孩,“是之前小宝抓到的那个小孩吗?看来是他家大人有问题,被厂里抓起来了吧?没想到啊,我爸新找的这个对象这么善良,也算他难得做点好事。”

这小子在乡下就没被人打几顿?怎么还是这么直愣愣的。

王大妈按住想要爆炸的郭小宝,真是懒得跟郭诚信说更多。对这个儿子,最好是只使唤他,千万别交流任何东西。

“快吃饭!吃完刚好赶上给大家伙儿拜年。”

郭诚信果然老老实实一声不吭地吃饭。

听说郭诚信回来了,院里其他人加快速度收拾,也往郭大爷那里去拜年,总算是碰上了。

等郭诚信在众多邻居的围观之下给自家亲爹拜完年,郭大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红包之后,他终究还是没管住嘴,夸了几句。

“爸!我听说您跟冯大妈收养了个孩子,现在也算是我的侄子了吧?我劝了您这么多年,您今年主动做好事,帮助弱势群众,真的太好了!我敬佩您!”

郭大爷当场就想把那个红包收回来,“得得得,这都什么跟什么?你从哪儿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

大儿子没犯事的时候特省心,这个老二,就是平时特烦心,但轻易不惹事。

还有个老三,又促狭又爱捣鬼,老四呢,则是随时准备当老三的打手。

就这么四个孩子,没一个靠谱的。他自己虽然没管过,但王大妈管孩子管得唉声叹气的时候,那也都是在他耳朵边上叨叨咕咕。

三年多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结果嘴里就两句正常的话,说完就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原形毕露了。

郭诚信没把郭大爷的冷脸当一回事。

他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决定这一辈子都要当好人、做好事、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时候年纪小,满心热血,不仅自己想这样做,还想劝家里人都跟着一起做。

可想而知,那时候家里人没一个给他好脸看的,都烦得不行,今天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虽然现在他成熟了,只打算自己奉献,不再管别人干什么。但毕竟是家人,都劝习惯了。在黑省插队的时候,那里又没什么娱乐,他闲着了就给家里每个人单独写一封信,说说近况,也劝劝大家。

就这么三年下来,本来就是个话稍微有些多的人,现在竟然有直接变成话痨的趋势。

郭大爷好久不被这个二儿子当面劝,还有点不适应,竟然多解释了好长一段,“那孩子跟我没关系,是你冯大妈给……”

他一时间竟然没想到自己儿子跟方连枝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给她闺女收养的孩子,你就当亲戚家的侄女处就行了。”

冯小琴在郭大爷卡壳的时候莫名有点不自在,假装不经意地打量周围邻居。发现没有人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才收回目光。

再婚的寡妇不好当,尤其当着郭大爷前妻的面,就担心哪里没做到位,让人家笑话。等郭大爷又接上后半句话,才稍微好一些。

这个郭诚信说话这么不给老郭面子,肯定在他爸面前有几分脸面,可不能让他对自家有偏见。

冯小琴连忙解释,“对对,梦冯是我孙女,你爸不用管的,户口也跟我,我闺女落在医院那边,不跟我们一起。”

“嗯?”郭诚信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怪怪的,“不跟我爸姓,那就是跟您姓,叫冯梦冯吗?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那边郭小宝已经在偷笑了,听妈说的,没给二哥解释,果然要出笑话。

“梦冯姓李。”方连枝刚给孩子喂完饭,忍不住出声打断郭诚信的联想。就让这人这么想下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李梦冯是烈士的子女,我们没给她改姓,只是在名字最后面,加上了一个姓。”

郭诚信“哦”了一声,不方便夸方连枝,就竖起大拇指夸冯小琴,“冯大妈,您真是这个!虽然没有收养厂里的孩子,但帮助烈士子女,也是大功一件!这方面,我也尊敬您。”

冯小琴被夸了,却没觉得多高兴,下意识想躲。

这孩子有点邪门,感觉说话怪怪的,不太像正常人。

不确定,还得再看看。

她把话题引向其他人,“这孩子我也就是搭把手照顾一下,不算什么。还是小乔和同心给我介绍的,他们关注到了,我才有机会呢。”

跟郭诚信一对上目光,魏同心的脚趾就不自觉抓地,开始用力并轻微移动。

“哎呀!乔哥!同心!你俩也是热心肠。咱们院里大家都是好心人。以前是没轮到,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评上先进呢!”

郭诚信发自内心地高兴。

他其实是个挺简单的人,自己做了好事开心,看到别人做了好事也开心。

如果他自己做了好事,但别人不理解,甚至埋怨,他也不会多难过,只是不会再跟这个人打交道了。

说他牛心古怪也好,说他傻也好,反正他就这么直愣愣地过了很多年,以后也不打算改。

郭诚信又看着魏同心,真诚地说,“同心妹子,之前我收到爱军的回信,听说你恰好在下乡之前嫁给乔哥,还以为你怕吃苦才想了这个办法逃避下乡。但现在我亲眼看到你,就知道你跟我一样,是个有想法、有追求的人。”

“你的选择是很明智的!农民不缺一个普普通通十几岁的知青,但你在城里、在朝阳和红霞身边,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这话说的……还特意把两个孩子点出来,那能是什么不可替代的位置。

值得信赖的育儿保姆吗……

魏同心听到这些“夸奖”的话,脚趾头在鞋里使劲扣住鞋底,扯起嘴角回应了一下。

乔天明也格外尴尬。

昨天晚上两人的感情终于有了些许进展,今天郭诚信这话一说,简直是当面挑拨。

郭诚信到底还是有点眼力见,看乔天明和魏同心都只尴尬笑笑,连忙把话题转到乔天明身上,“还有乔哥,你退伍这么久了,还能惦记着战友的孩子,虽然自己帮不上忙,也会积极想办法,介绍合适的人来解决问题,真的非常厉害。”

咋的,讽刺他没能留在部队,还天天惦记着以前的人和事,甚至现在也没什么本事,连个孩子都只能介绍给邻居来养?

别说他才回家一年左右,就算是离开连队十几二十年,他也还是可以关心战友的好不好?!

这回轮到乔天明脚趾扣地了。

见郭诚信还没个打住的意思,郭小宝按照出门前王大妈的吩咐,赶紧拉住自家二哥。

“哥?哥!别说了,刚好这里大家都在,我们给各位长辈也拜个年吧。”

魏家和张家人背后汗毛一竖,下意识觉得不妙。

“魏叔,你可得好好给我传授一下教育孩子的经验,不仅同心妹子这么有觉悟,渡江也是,能自愿给招赘,给她大伯继承香火。真的,牺牲太大了,这种行为太伟大了。魏叔,我还带了点黑省特产回来,一会儿给你送去啊。补的!”

魏成河咬牙微笑。

“安邦,倒时候也给你送点。我跟渡江差不多大,她没有亲哥哥,你可以把我当她的哥哥看待。渡江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你可得多照顾她,帮帮她。”

赵安邦醋坛子打翻。

“刘奶奶!哎哟,今年见面,感觉您又年轻了呢!这马上都要有重孙了,祝您长命百岁。”

刘淑英松了一口气。

张大爷和杨大妈两个主动出击,询问郭诚信下乡的经历,本以为能躲开语言攻击,没想到他话锋一转,又绕到张家孩子们这里。

“张大爷,杨大妈,虽然你们疼孩子,但这里都是咱们自己人,我还是要说句实在话。建国哥就算了,四凤也不说,只说建华和建设,很该下乡锻炼锻炼的。”

郭诚信也不是无缘无故这么说,“要我说,我建设弟弟都算是可去可不去,他一向听话,眼里有活。但建华老弟确实平日里缺乏锻炼,也没什么生活常识,可以去体验一下的。”

“杨大妈,您反正是决定好了要把工作给建华,那完全可以让他下乡锻炼一段时间,后面再叫他回来接班。这样既起到了效果,又不用担心把建华身体搞坏,您说是不是?”

杨大妈的思路莫名其妙就跟着郭诚信走,等她回过头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点头了!

“哎,这就对了。去年您肯定是一时心急,没有想到。今年要是再有下乡机会,你完全可以这么来一次,试试看。”

试什么试啊,可别真让这小子给糊弄傻了。

最后还是王大妈放心不下,跑过来揪走郭诚信,也拯救众人于水火之中。

至于为什么平时厉害的邻居们都没怼他?

那当然是因为,他确实是个道德层面无可指摘的好人,是打小就真给大家帮忙的热心肠!

如果他仅仅是人好那也就罢了,厉害就厉害在,他能在当好人的同时,还完全坚守他自己的原则。

比如骂了他的人绝对不帮,跟他已有的安排冲突就绝对不做。他自己心里排了一张助人为乐时间表,其他的事情,任谁来说都得放后头。

三年困难时期,他自己都不大点儿,但就是能在城郊发现一个隐蔽的小水沟。他带着院里邻居,把不多的几条鱼全给捞了,让大家那天晚上都混了个八分饱,到现在院里年轻一辈都记得那一天。

王大妈揪着郭诚信的耳朵,没好气地教训他,“你这三年多还真是白历练了,没发现说话邻居们一个都不爱搭理你吗?”

郭诚信自己还委屈呢,“我从来都是这么说话的啊。院里大家三年前也是这个态度,也没有变化。我在生产队的时候,我这么说话,人家听了都可高兴,哪有什么不爱搭理我的事。”

王大妈也是没脾气。

这个老二,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邪门。虽然说话尴尬,但人缘一直都还不错。就是可惜,这么大岁数了,也还没个对象。

王大妈警惕地问,“你刚回来我还忘了问,你没有在那边找对象吧?我告诉你,可别想着跟年轻女同志共同建设祖国北方边境。你插队的那地儿就够北的了,再往北去,你得考虑考虑你老娘的心脏受不受得了。”

郭诚信也没打算一直在那里耗着,毕竟他虽然有热情,但干农活确实比不上人家本地居民,也比不上农场里会操纵机器的知青同志。但一时半会儿的,他也没找到更需要他去奉献的地方,所以没想动弹。

就这种情况,郭诚信哪有功夫找对象?

“妈,你放心吧。我再怎么有主意,找对象了也得带到你和我爸面前,让你们看了才行。”他还特意声明,“你可别误会,不是让你们帮我把关,我的革命友谊对象我自己会拿主意。但总得让你们见过了才能定下来。尊重你们而已。”

王大妈弯曲指节,毫不客气赏他脑门一个板栗吃,转身收拾去了。

“随你的便。不过,我给你找了个好去处,后天你给我乖乖去报道,以后留在城里,黑省就别回了。”

郭诚信下意识

认为王大妈跟某些知青家长一样,给他走关系买工作了,“妈,我在黑省挺好的,吃肉的次数比在城里还多呢,你可别为了我搞些歪门邪道的,咱不至于。”

王大妈这个活可真是干不下去了,“老娘还要你来教?”

终究是顾虑到新年第一天,不好跟刚回家的傻儿子翻脸,“你,过来把碗洗了,这灶台也都收拾干净!”

“别问问问的,放心,肯定符合你的要求。要是你不满意,立刻把我给你找的工作辞了,回你的黑省去,我再不干涉什么,行了吧?”

郭诚信听到这话才放下心,乐颠颠跑去洗碗。

王大妈一屁股坐到郭小宝身边,母子两个一起边嗑瓜子边欣赏郭诚信干活,可谓是心旷神怡。

魏同心就是这时候迈进他们家的门,过来给王大妈拜年。

“王大妈,我郭二哥真会体贴人,这才刚回家呢,就知道帮您干活。”

幸好正在干活,不然这人还得张嘴,那可真是不好应付。

王大妈大方地给他们一人抓了一把瓜子,还给两个小孩每人一个小红包,热情邀请魏同心多坐一会儿。

“过年嘛,高兴。他们要上班的人忙得很,我们几个闲人,正好自己乐呵乐呵。”

手里就剩最后几颗瓜子的郭小宝闻言一愣:还差几分钟才需要动身呢,那我现在就走?

魏渡江和赵安邦也带着五妹过来了,几人正好围坐到一起,齐刷刷嗑瓜子看郭诚信忙活。

郭诚信真是一点都没愧对他的名字,干起活来格外舍得下力气。不仅把面上的杂乱脏污全收拾了,有些细缝里的污垢都在想办法收拾,因此这个活,可真是一干就停不下来。

大家聊着聊着,就讲到了近几年的习俗变化,春节跟平时的差别越来越小,不免感叹几句。

王大妈灵光一现,想到了什么,“哎,对了。大年初二回娘家,那安邦,你这得回你家一趟吧?”

魏渡江和赵安邦面面相觑,之前从没想起过这茬。

“这,我奶倒是提过一嘴,但安邦这个情况,就赵主任和那个后妈在,也不知道回去了受不受待见。”

多的先来不及想,魏渡江赶紧表态,不是他们不想回,是赵主任那里不待见他们。

王大妈也点点头,“唉,确实。赵主任确实对安邦太不好了。之前他们一家过来拜访,一看那个赵聪我就觉得不对。你看看安邦刚来我们院是什么样,那个赵聪又是什么样子?一看就不是公平对待的孩子。”

“而且这个大儿子会读书都故意破坏了,那个小儿子读不出个什么还非要读,以为谁不知道似的。我们小宝就比他大一届,学校里打听打听就知道,那学习啊,不行的。”

几个姓魏的女人都含蓄微笑,这时候不适合接话。

赵安邦借过话头,“王大妈,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今年确实是不太方便。”

他眼睛往魏渡江肚子上看,王大妈恍然大悟。

刚怀孕,那确实是的。

那正常嫁娶的人家,怀孕初期的小媳妇也都不好大年初二走娘家的,最多是娘家人上门来看。

魏渡江她们两口子这个情况,赵安邦的怀孕反应比渡江还严重,两个人都不合适。

这个理由可比前一个有说服力多了。

王大妈问起这话,就是想到前几天听到有几个婆子闲聊,说起这机械厂首对招赘夫妻的事,话里话外都等着看好戏,这才想着随口提醒一下。

现在可不需要再为她俩操什么闲心了。

——

大年初二的晚上,魏同心和乔天明算完全年结余情况,终于有多余的钱,能把承诺给孩子们的零花钱发到位,

“朝阳有我们承诺补给你的钱,从四岁到八岁一共五年,总共三十六块。从这个月开始,朝阳迈入十岁,零花钱是每个月一元。”【1】

“红霞从四岁就开始拿零花钱,比姐姐拿钱早,所以没有补的部分。从这个月开始,你的零花钱是每个月五毛。”

两个小孩红光满面。

乔朝阳看着三张大黑十,想了又想,还是把这几张大票子递给魏同心,“心心,这些钱太多了,还是你帮我拿着吧。”

魏同心挑眉。

她自己小时候可从来不会主动把钱交给大人帮忙存,毕竟这样给出去的钱,一定会进入大人的钱包,从此与她告别。

“你确定哦?没有什么比较贵,但你舍不得买的东西吗?现在正是合适的时候哦。”

乔朝阳摇摇头。

她最想要的就是画册和颜料,这些靠手里的钱就够了,爸爸还给她带过一部分,现在确实不缺。

“等我想买什么的时候再找你吧。”小孩笑得眯起眼睛,脸上全是信任。

魏同心当然不会辜负这份信任。自己淋过雨,总能学会给别人撑伞。

——

大年初三一大早,乔天明又随车队出发,魏同心则按照计划,继续学习数理化自学丛书。

郭诚信也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被王大妈指引着,带去了县里一处稍显偏僻的建筑。

“XX县殡葬管理处?!”

郭诚信忍不住念出声,猛地回头看自家亲妈。

王大妈看他吃惊的那样,一脸得意。

“怎么样?这地方其他人不愿意来工作,你愿不愿意来奉献奉献啊?”

“最近市里又大力推行火葬,这个殡葬管理处的岗位,还是上个月刚放出来的呢!”

“可惜啊,这么好的岗位,又响应号召,又能缓解土地资源的紧张情况,偏偏没人愿意来。哪怕是那些不想下乡的人,也很少往这儿跑。”

王大妈显然做了一番功课,小词儿那是一套一套的。

郭诚信心底的热血被狠狠唤醒,大声说,“别人不干,我来干!”

第104章 第104章殡葬管理处招……

殡葬管理处招收的是工人,而且火化设备使用起来非常需要注意安全规范,没什么文化的人,还真不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

另外,火化设备的技术不算太先进,除了在火化前搬运遗体之外,火化过程中也需要操作员人为来翻动,也需要一把子力气。【1】

多方原因之下,就算县里有不少人家为下乡的事情急红了眼,也没有把孩子往这儿塞。

管理处的处长看了郭诚信的初中毕业证明,随便考了几个问题,得到答复之后点点头。学历这一关算是过了,但还有体力考验。

他指着院里的石墩子对郭诚信说,“那个石头,你抱起来,要是能一口气做五个蹲起,就算你合格。”

那石墩子看上去倒没什么特别,表面光滑,感觉是被人当凳子坐了好久,盘得发亮。

但王大妈年轻时候也干过苦活累活,知道这玩意看着不起眼,实际上压秤得很,担心自家儿子做不到。

郭诚信非常稳地匀速做完五个蹲起,要不是有三年多干农活的经历,以前的他,还真不一定有着把子力气呢。

快速做完之后,郭诚信一脸骄傲等着被夸。只不过被他藏在身后的手还在微微颤抖。处长心知肚明,但也没有点破。

傻小子多的是,愿意来他这里的傻小子可少得很。这个已经很不错了,可不能随便放过。

考核非常顺利,得知郭诚信是个知青的时候,处长也没有表现出介意,而是非常高兴地让他尽快把户口关系转过来。

“在农村插队是一种奉献,为我们殡葬管理处工作也是一种奉献嘛!知识青年,就要像你一样,抓住机会,在任何能发光发热的地方好好干!”

这番话恰好说到郭诚信心里去了,“处长!您说的对极了!我打小就想着做个好人,积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受限于我的个人能力,只能帮帮身边的家人和邻居,做些苦活、力气活罢了。”

“后来我主动申请下乡,但我从课本里学到的农业知识,实际用起来也比不上

人家老乡。我就觉得自己派不上太大用场,甚至还给人家拖后腿,只能咬牙拼命干,最后效果也一般。”

“但在您这里,在我们殡葬管理处,又需要文化知识来学习燃煤炉的使用,又需要我这种年轻人来出一把子力气,我终于找到最合适的岗位了!”

别管这话说的有几分真,有这个态度,那就是个好苗子。

这毕竟是个想要回城的知青,这会儿干劲满满,也可能是以为有个工作就是好的。真让他干几个月,没准又要打退堂鼓。

嗯,在他的户口转过来之前,招人还是可以继续的,免得到时候他这里连五个人都凑不够,那就抓瞎了。

处长哈哈笑了两声,拍拍郭诚信的肩膀以示鼓励,“好,好!那你今天就来上班。跟在我身边,先看看这个工作是怎么干的,怎么样?”

就缺人到了这种地步嘛?

明明是王大妈费尽心思找的工作岗位,这会儿反倒是她先怀疑起来。

郭诚信利落地应了,留下王大妈一个人带着疑问回家。

——

也是初三这天,乔天明的战友,机械厂安保队成员孙永健的妹妹孙永康,那个自幼学武的出色民兵队员,来到魏同心母女三人面前。

按照他们之前商量好的,从这天开始,孙永康将带着乔家姐妹两个学武。

哦,还附赠一个想要锻炼身体的魏同心。

孙永康一头短发,身材中等,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特别。

但当她架起招式,开始演示的时候,整个人显得沉着又危险,随时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演示完,看着一脸好奇的两个小姑娘,她解释道,“今天是我哥还没把地方腾出来,从明天开始,你们早上要提早起床,跟着我练基本功。晚上也要做晚课。”

孙永康又看向魏同心,“同心姐,你只要早起就好了。我打算教你一套养生的拳法,这个贵在坚持,不能急于求成。”

魏同心点点头。

她本来是一个晚睡晚起专业户,可惜到了这个年代,无聊得不行,晚上看报纸太久都担心眼睛出问题,只能早睡。

孙永康教她们的内容也不是什么家传秘诀,而是比较通用的拳法,所以之前送上简单的拜师礼就够了,不用再严格进行拜师流程。

后世经常听说,当年第一届传统武术比赛受伤情况严重,传武都是杀人技,魏同心还真挺好奇的。

跟乔天明一起去送东西那天,她就专门问了问自己的武术天赋如何,结果没有任何意外,不仅年纪大,而且根骨不行,最多强身健体,其他的是别想了。

乔朝阳的情况跟她差不多,倒是乔红霞,勉强算是有几分天赋。

简单说了一下后面的安排,孙永康很快离开,风风火火去做自己的事。

王大妈飘飘忽忽回到院里,正好碰到魏同心母女三人送完孙永康回来。偏偏郭诚信的户口和粮食关系还在东北没转回来,王大妈想要倾诉都不行,只能跟她们仨打了个招呼,又飘飘忽忽回家。

“心心妈妈,王奶奶这是怎么了?”

魏同心也纳闷,这明明早上是母子两个出的门,结果就回来一个。难道是王大妈看到她大姐和大姐夫的情况,也想让郭二哥找个人家入赘,好借此机会回城?

看这样子,难道是有工作的女同志看不上郭二哥?

又或者是王大妈给郭二哥找了个工作,但郭二哥不愿意,非要回东北奉献青春?

很快院里大家都知道了郭二哥的去处,其他人就算心里介意,也看在这么多年邻居的份上没有当面多说什么,显得冯小琴反应最大。

“不是,你前面那个媳妇怎么给你儿子找了那么个地方啊?”冯小琴紧皱眉头,指头连戳郭大爷,想让他去提出反对。

“去看公墓大门都比在那儿好呀!那可是要火化的,活生生的人,就得由你的儿子给送进锅炉里给烧掉!”

郭大爷事不关己地吸溜一口茶,“哪来活生生的人,都是死的才要烧哇。你一个医院里工作这么多年的护士,还在乎他这么点小打小闹的?”

护士跟那个能一样吗?

见过人生病受伤,跟亲自处理尸体,那是能相提并论的吗?

冯小琴受不了。

她打小儿就迷信。这两年是管得严,不敢正大光明地搞了,嘴上也不敢说个啥,但她心里还是很相信鬼神之说的。

尤其是人死了,也不说什么香火不香火,反正就算有人给烧纸,也不一定能分到她头上。但死后留个全尸,这总是最基础的要求吧?

更别说还是这种直接用火烧的,那郭诚信要是回家,得带回来多少怨气?真是想都不敢想。

她打个寒战,“谁家小打小闹跟他一样……你就不怕,到时候也给你、也给我烧了?”

郭大爷惊讶不已,“小琴,这火化都是领导们排在前头,以身作则,可从来没有强迫普通老百姓火化的。”【2】

“不是我说,我这个八级工倒是有可能轮的上,你嘛……你要是能当上县医院护士长,那也是可以的。”

冯小琴气得狠狠拧了郭大爷胳膊一把。

这老东西都说的什么话?

怎么就又开始炫耀自己了,还看不起她这个多年老护士?

当年要不是正赶上孩子还小,前夫又去世了,那个护士长哪轮得到别人来做?

要不是这老东西老当益壮,外表也还行,除了钱还有点其他本钱可图,她才不会好声好气伺候人呢!

郭大爷这边行不通,冯小琴又去找王大妈,想要她给郭诚信换个工作。

王大妈等郭诚信下乡的大队寄文件等得心焦,听到冯小琴凑上来的时候,第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以为人家有什么其他信息渠道。

“怎么了冯大妈,是火葬场不好给知青转正吗?”

冯小琴尴尬笑笑,“哪儿啊,不是。就是我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照顾过的病人也都很少有选择火化的,怕你给你家孩子找的那个工作啊,干不长。”

旁边的魏同心看出冯小琴神色不对,但一时也没往封建迷信那方面想。在她的概念里,这会儿城里的工人应该都是唯物主义战士,没有那些观念才对。

王大妈这会儿还觉得她是好心提醒,“没事,干不长也是份工作,我老二能凭借这个机会留到城里就行。其他工作倒是也能花高价买,但老二那个人你们也知道,轴得很。条件好的工作人家非不乐意干。”

冯小琴最终只能直说,“哎呀,我的意思不是那个!那火葬场工作,那搬搬抬抬的、上手烧的,那可都是死人呐!要是个老头干这个也就算了,他一个小伙子,干这么晦气个工作,以后怎么好找对象哇!”

好哇,这人嫁过来这么久都安安分分的,还以为真是个好相处的呢。没想到,这老东西果然不好对付,刻薄都藏在针尖儿里!

王大妈猛地站起身,“一个送人家火化的工作你就嫌晦气了?我们家诚信还没嫌弃你个老寡妇带个小寡妇晦气呢!”

“平时给够你这个后妈的脸面了,怎么好事一件都没我们的,好不容易有个

工作,自家的人先骂起我们来了?”

“你有本事嫌弃,你有本事再给我家儿子找个工作啊?咧着个大嘴说说说,还真以为你给老郭当个三婚的媳妇,就能对我的孩子们指指点点了不成?!好大一张饼脸!”

第105章 第105章冯小琴气得直……

冯小琴气得直发抖,“你个人嫌狗厌的老泼妇!我一片好心还不如直接喂狗!你要是有本事,怎么只给你儿子找个搬死人的工作?挑上我的理了你!还嫌我晦气?”

“我告诉你,我前夫那是为公、为国牺牲,我儿那是意外去世!我把我儿媳妇当亲生闺女看待!我们可不像你,三个亲生的孩子都绑不住男人的脚,人家宁愿分出去大半工资,都要跟你这个晦气的女人离婚!”

“大家伙儿给我评评理,就那么个工作,要是好,县里那些不想让孩子下乡的,还不早就挤破门了,哪等得到这会儿?还有他郭诚信这都二十多了,马上就要找对象结婚,就这么个工作,哪家姑娘愿意上门啊?我可都是好心,她姓王的就这么直接揪着我骂,这像话吗,有她这么做人的吗?!”

她身后郭大爷刚从屋内冒出来一个头,听到这话,又默不作声缩回去了。

王大妈很大声地笑了一下,“哈!真搞笑,我有儿有女有钱,你捡了我不要的东西,还觉得特得意啊?”

“我儿子娶什么样的媳妇,他亲爹都不管,轮得到你来管?有空管好你孙女就不错了,还想往我家插手,你有那么多只手么你!”

“还一口一个晦气晦气的,只怕是破四旧把你给漏了,没想到你个工人阶级还有这种老旧的思想呢!就算按照你的说法,我儿子最多也就是让人家安息,你个当护士的才是把活人照顾走了,说个屁你说!”

这越说越不像话,这年还没过完呢,别再把革委会的人引上门来。

冯小琴怒火直冲天灵盖,“你个狗吃了心肝的!你猜封建老旧!你个地里挖出来的老骨头,活该你儿子也跟死人骨头作伴!”

刘淑英和杨大妈刚把俩人拉开,郭小宝就直愣愣从屋里冲出来,一个头槌顶冯小琴肚子上,给她顶一跟头。

魏同心被这动静惊得退了两步,赶紧让孩子们回屋,她自己去叫魏家其他人出来劝架。

冯小琴被这力道顶得跌倒在地,当即哎哟哎哟叫唤起来。

郭小宝倒是腰上一使劲就站起来了,“我们家的事用不着你管!”

话音刚落,他就被不知道哪里飞出来的方连枝撞到在地,被狠狠给了几个大嘴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