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 / 2)

罗翠红问:“比你年龄小的呢?”

“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军体拳还没打明白,我用过的枪比他见过的都多,就算他是高干子弟,本人聪明,他家人不傻就会让他在底层锻炼几年镀镀金。”张怀民此话并非无的放矢,年前见到钟更生,听他的意思就打算去基层。

老张:“这么说多亏了你上几年大学?你的大学这么值钱啊?”

张怀民:“大学跟大学不一样。去大学进修一两年的含金量没法跟我比。如果他本身上过大学,又去学校进修,毕业后不到部里也是外调到省公安部门当二把手,或者省会城市公安局一把手,不会跟我争这个大队长。”

老张转向罗翠红:“以前怎么都说大学没有中专好?新民和爱民也说中专比大学还难考。”

张怀民:“其实大学难。如果上三年高中把家里的钱花了,没考上大学只能当个临时工。中专毕业后是干部。等大学毕业中专生都工作五年了。从经济的角度看上中专划算。很多人看到这一点去考中专,录取人数就那么点,显得中专不好考。能坚持到高考的大部分学生都有把握能考上大学,升学率高,显得大学好考。”

老张想起团团的同学陈大勇,上完这个学期就不上了。团团以前还说过他们班上学期还没结束就少了俩,这学期结束得少三四个。到高二可能会少七八个。到高三会更少。因为他听说早两年高一的学生比他们多,现在高三学生比他们高一年级少两个班。

老张有了新的担忧:“你一半时间在学校,没什么经验,让你去市局,你能应付的过来吗?”

张怀民:“先看看。肯定有宿舍。不行我在市局住半个月。笑笑能理解,团团也习惯了。”

罗翠红点头:“因为笑笑也忙。她要是一天班没上过,你离家三天她就得跟你急!幸好当时没听你舅的。你舅还说找个老老实实在家的能帮你照顾孩子照顾老人,比娶个整天往外跑的好。我说他老封建,他还不高兴!”

“所以人家闲着没事都没来看过你。”

罗翠红冷笑:“我稀得他看?巴不得他一辈子不来找我。”

张怀民朝他爹看去,您老也是这么想的啊。

老张端碗喝粥。

以前老张跟兄弟姐妹的关系很好。

张怀民跟苏笑笑结婚那天,他兄弟姐妹都来帮忙。后来得知张怀民住苏家,他兄弟姐妹不同意。再后来听说团团姓苏,哪怕老张说不是倒插门,张家众人也不信,嫌老张一家给老张家丢人。从此就跟他不太走动。

老张退休前,他兄弟找过老张,因为张新民和张爱民有工作,张怀民远在南方,没人接老张的班,希望他们家孩子接班。老张说他跟单位商量好,让他儿媳妇接班。单位也同意,高中生识字多,抄电费抄的明白。

张家其他人认为王芳是外人,老张和罗翠红两口子还跟以前一样好赖不分,打那以后单方面跟老张断往。

起初他兄弟姐妹的孩子结婚或者有小孩,老张会拿两块钱过去。人家都是给五毛或一块,他这样做是变着法接济兄弟姐妹。然而钱收下,对他的态度像施舍,老张去了几次不再热脸贴冷屁股。可兄弟姐妹家日子穷,他还是想接济他们,就让无辜的张新民过去。

每次去都要赔笑脸,给领导拜年也没这么低三下四过,张新民现在大小是个领导,也是要脸的人,年前问他妈能不能不去。罗翠红随便他。张新民今年就没去。

老张问过张怀民要不要去他姑家,张怀民回一句,我过年值班。老张又眼巴巴找张新民,张新民装瞎,老张叹气,不去就不去吧。心想等外甥给他拜年,他再叫张新民回拜年。然而人家今年没来。

罗翠红知道他怎么想的,过了正月十五,故意问他,“你外甥忙什么呢?”老张死心了。前些天听说侄子的小孩剪小辫。罗翠红问他去不去,老张发火,“去什么去?一群白眼狼!”

这些事苏笑笑以前不清楚,罗翠红没说过,再加上她春节期间只有一天假,没空来公婆家,以为跟亲戚错开了。这几年住得近,除了过年没见过张家亲戚,苏笑笑才觉着奇怪。

张怀民的姨跟罗翠红的关系还行,但也是还行,因为她也不赞同张怀民倒插门。跟罗翠红属于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平时没有走动过。

苏笑笑觉着还是因为离得远。

以前张家在皇城西北方,张家准备买房的时候,他家亲戚建议买在那边——便宜。老张希望离皇城近点,一来治安好,二来离张新民和张爱民的单位近。又因为钱不多容不得他挑三拣四,最后买了现在住的房子。离以前的家将近十里路。

张怀民好奇:“爸,人家的亲戚也像咱家这样吗?”

罗翠红:“咱

家亲戚其实算好的。你舅你姨再穷没找咱们借过钱。你姑那边,你爸给人家收着,你爸不给她也没有以借钱的名义要过钱。要说不知道咱家有钱,不可能!都不要问我,一看团团穿的就知道。”

团团去学校没穿过布鞋,夏天凉鞋,春秋二季运动鞋,冬天雪地鞋。他这几年也没穿过带补丁的衣服。无论什么时候身上都干干净净,所到之处都会留下一阵香味。

陈大勇就调侃过他比班里的女同学还香。后来知道团团没用过香水便不再打趣他。陈大勇他们到苏笑笑家很爱干净,晚上吃东西一定会用肥皂洗手。

前些天苏笑笑奇怪香皂怎么用那么快,跟张怀民嘀咕一句,团团跳出来说,他同学用的。

爱洗手讲卫生是好事,苏笑笑隔天就买一块新的,还买了一袋郁美净放盆架上。

张怀民问:“他们知道我在警队上班?”

罗翠红点头:“不会乱说的。虽然嫌你倒插门骨头软,也不希望你被犯罪分子打死。”

张怀民不禁叹气:“有我这样的赘婿吗?怎么就没人信呢?”

老张:“有啊。说你惧内妻管严,不像个老爷们。”

“那也比吃软饭好听啊。”

苏笑笑只要不跟刘大军一家来往,罗翠红就对她一百二十个满意:“吃笑笑的软饭你嫌丢人?”

“别挑拨。”张怀民下意识往外看。

老张嫌他没出息,不想再聊这些:“下午还有事?”

“有啊。我坐车去市局周围转转。回头同事要吃沙锅炖吊子,我堂堂队长总不能问去哪儿买吧。”张怀民道,“方圆五里都在我脑子里,谁敢跟我耍小聪明?”

老张下意识问:“乡下不管了?”

“这几年因为排查嫌疑人,周边乡下我都去过。”张怀民提醒,“你忘了我有一回在农村住一周才回来?”

老张想起来了:“也别大意。能到市局的,看大门的都是人精。”

张怀民点头:“我知道,姿态放低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苏笑笑下班回来听说张怀民升了,跟老张和罗翠红一样感到担忧。张怀民搂着她安慰:“别人只知道我转业四年,你知道我这四年没闲着。在此之前还看了一两年刑侦笔记。我敢说有些内容副大队长都不知道。而且分局局长也说不懂的就问他。要是经济案,我还可以问成队。对了,我还有群众基础。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苏笑笑听到开门声,一把推开他:“就贫吧。”

“嗳,你——”抬眼看到团团进来,张怀民骂,“这臭小子!”

团团背着书包跑进来:“说我什么呢?”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团团:“下午运动会,结束就回来了。”

苏笑笑看到他脱鞋:“现在脱什么鞋?”

“我的鞋好多同学穿过,里头臭了。”团团抬手扔出去,“爸,去把我的拖鞋拿过来。”

第107章 请同学吃饭她真有创新精神

张怀民把鞋扔团团跟前就朝他背上一巴掌。

团团往前趔趄,气得大吼:“爸爸!”

苏笑笑给张怀民一下,转向儿子:“好了吧?”

团团勉强满意:“妈妈,我饿了,晚上吃什么啊?”

张怀民:“你奶该做好了。洗洗手去她家吃猪肚莲子汤和排骨炖干豆角。”

苏笑笑看向他:“你买的吧?”

张怀民笑了笑没有回答,推着她往外走,瞥到团团往书房跑:“锁门啊。”

“来了。”团团关上书房门跑过来,三两下锁上门,“爸爸,莲子不是煮粥的吗?”

张怀民:“也可以煮汤。其实猪肚鸡好吃。周末让你妈起早点,买只鸡和一个猪肚,让你妈做猪肚鸡汤。”

“为什么不是你早点起去菜市场?”

张怀民反问:“你觉着我周末有可能跟你一样在家睡大觉吗?”

团团白了他一眼:“您忙您有理。吃了有什么好处啊?”

张怀民不清楚:“少生病能长高。”

团团转向苏笑笑:“妈妈~妈妈~~可以吗?”

苏笑笑叹气:“我不会啊。”

“我给你买食谱!”团团脱口而出。

苏笑笑也想给他一巴掌:“怎么不是你学着做?”

“人家不是还小嘛。”团团抱住她的手臂,“妈妈,妈妈——”

张怀民鸡皮疙瘩出来了,他儿子明明是个小子,怎么比姑娘还会撒娇卖乖:“你买的食谱里头没有。我在南方吃过,北方厨师可能不会做。回头问问你奶奶怎么做的,把莲子换成鸡应该没问题。”

团团想说好,忽然想起过两天月考,虽然是学校老师印刷的试卷,但学校也很重视:“妈妈,用我写对联赚的钱买吧?”

“为什么?”

团团不好意思说实话,就说:“先说好不好。”

苏笑笑觉着他奇怪,而团团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她,也不像替她心疼钱啊。

张怀民走在苏笑笑另一边,眼角余光留意到她一脸困惑,笑着摇了摇头:“请同学吃饭。”

团团猛然转向他爸,满脸不可思议。

苏笑笑好笑:“就这事?用爸爸妈妈的钱买,你给妈妈打下手。”

团团摇了摇头:“还是用我的吧。”

见他执意这样,苏笑笑点点头:“先去奶奶家尝尝猪肚莲子汤好不好喝。”

罗翠红其实也不会做猪肚汤,别看她六十多岁,活了大半辈子。所以中午没做。下午张怀民走后,罗翠红找邻居打听,邻居也不会,就拽着罗翠红找有可能会的人。

罗翠红一听人家说洗干净后焯水,捞出来过了凉水再洗,莲子还要去心,她就嫌麻烦不想做。可都买回来了,不做不就浪费了吗。

下午一边收拾猪肚一边嘀咕张怀民给她找事做。

晚上看到张怀民喝汤,罗翠红就问:“好喝吗?”

“还行。”张怀民不太满意,跟他从前喝的不一样。

罗翠红没好气道:“还行也只有这一次。以后什么猪下水猪肚猪肝猪肺,不要拿过来叫我收拾。”

张怀民诧异:“这么麻烦吗?”

“你说呢?”

张怀民:“比鸡简单吧?”

老张:“鸡鸭鱼你妈收拾习惯了,不觉着麻烦。再说,也不一样。小鸡用热水烫一下毛就掉了。最麻烦的鸡肠翻过来洗洗好了。你这个猪肚,又是洗又是切又是炖,收拾了小半天。”

团团问:“爷爷怎么不给奶奶搭把手?”

“我剥莲子心呢。”

团团好奇地问:“莲子还要去心?”

老张本来就有点老花眼,盯着莲子半天,要不是他坐得住,得烦的没心思吃饭。虽说当时撑住了,不等于他现在心情好,“还得用水泡呢。”一脸的阴阳怪气。

团团转向苏笑笑:“妈妈——”

“回头你给妈妈搭把手。”

罗翠红闻言不禁问:“团团喜欢吃猪肚?你这孩子——”把“嘴巴真叼”几个字咽下去,“想吃回头奶奶再做。”

团团顿时愣住,不是嫌麻烦吗。

老张见状立刻说:“爷爷奶奶说笑呢。你和

妞妞不用爷爷接送,你爸的腿也好了,爷爷奶奶在家闲着也没事。“不等其他人开口,“越闲越没精神。我们不像你学习辛苦,星期天能睡一整天。我们一天睡五六个小时就够了。爷爷要不是白天太闲,也没心思去乡下钓鱼。”

老两口说得跟真的一样,团团一时弄不清他们哪句真哪句假。

张怀民心说,都是真话!

苏笑笑想笑:“团团,先吃饭。”

饭后,苏笑笑和她婆婆收拾碗筷,罗翠红一看见她干活就习惯性皱眉。可是当着二儿媳妇面也不能说,你放下让王芳收拾。

罗翠红就端着剩菜剩馒头随她去厨房。

苏笑笑看看没别人,小声说:“周末我们就不过来了。团团想请几个同学去家里吃饭。”

罗翠红本能想说,不年不节的吃什么饭。忽然想起十三年前的这个时节:“团团的生日到了啊?”

苏笑笑被问愣了愣神,好像快了,“今天几号?”

罗翠红每天撕掉一页日历,清楚的记得明天初一:“农历四月三十。”

苏笑笑算算时间:“下周二?那没法给他过,就当提前庆祝吧。”

“要不要我给你搭把手?”

苏笑笑:“不用。我周六下午不上班,回来把配菜买好,顺便叫菜市场的人给我留个猪肚,周日早上买回来,上午半天能收拾好。”

“那你回去吧。我刷。”罗翠红把碗筷放锅里就倒热水。

一口锅前面只能站一个人,苏笑笑就没往前挤,她把案板收拾一下。

团团哒哒哒过来:“妈妈,我出去玩一会儿?”

苏笑笑点点头。

罗翠红下意识朝外看,瞥到他的鞋:“团团的脚怎么了?”

团团正准备走,闻言停下:“好好的。”

“你咋穿着拖鞋上学?”

团团乐了:“哪有。我回来换的。今天学校运动会,跟我的脚一样大的同学穿我的鞋跑步,里头湿透没法穿。”

“你同学没有球鞋?”罗翠红下意识问。

苏笑笑故意说:“忘了吧。团团,你先去,一会儿妈妈去找你。”

等团团走远,苏笑笑才说:“大部分学生穿布鞋,其中一部分学生的鞋都快露脚趾头了。”

罗翠红天天看着她孙子衣服整洁鞋子合脚,时间长了潜意识认为高中生就是团团这样的,“一时没想那么多。你别收拾了,出去看着吧。”

苏笑笑心说,团团都十三四岁了,哪用得着她看着。估计婆婆嫌她跟个柱子似的碍事,顺着她的话出去。

翌日清晨,团团和苏笑笑起来张怀民就把饭买回来。

团团看看时间,六点钟,不禁问:“爸,您今天有任务啊?”

“洗脸刷牙去。”张怀民三两下吃好就拎着他的公文包去坐公交车。

路上人少,中间也没转车,半个多小时张怀民到单位门口。他看看表,不到七点,张怀民就在四周转转。直到八点张怀民才去单位找局长报到。

跟张怀民预料的一样,大家对他很客气,把他当客人的那种客气。

张怀民不急,先认清人,熟悉了手头上的工作再说。所以他一上午窝在办公室里一动没动。

市局有张怀民熟悉的同志——以前排查办案开会没少打交道,但他没找认识的人打听其他人的情况。可别人找跟他打过交道的同志打听过他。

市局同志对张怀民的印象枪法准,看起来没脾气但敢追车,前些天就被车撞了。录口供时脾气特好,嫌疑人想聊什么他聊什么,十次有九次能把嫌疑人绕进去。

别人学他,通常被嫌疑人带偏。

反正挺矛盾一人。

以至于他半天没出来,市局刑警队上下弄不清他是给他们个下马威,还是真脾气好坐得住。

中午在食堂吃了饭,张怀民就回办公室。有人急脾气,想早点弄清楚他是人是鬼,就拿着底下递来的案子:“我去问问?”

副大队长在警队干了二十年,本以为这次无论如何都是他,没想到被空降兵截胡。哪怕他知道论军龄张怀民跟他不差上下,论学历张怀民比他高一截,他心里也不服。可让他直接直接使绊子,市领导能把他调到派出所巡逻。闻言他使个眼色,那个暴脾气探员立刻去找张怀民。

办公室里的几个女同志见状不高兴:“孙队,人张队刚来,咱们大队有多少人他还没弄清,您就让他上案子?”

“心疼了?”

几个女同志呼吸一顿,不想理他。

法医进来正好看到这一幕,她经常跟孙副队出现场,搭档了十几年,跟他比较熟,直接说:“心疼了。怎么着?”

孙副队噎住。

女法医问:“既然把案子交给张队,那验尸报告——”

“给我!”孙副队一把抢过来,“是谋杀还是损坏尸体?”

女法医:“死后焚尸!”

孙副队眼神示意她说明白点。

上面号召火化,但很多农村老人不愿意,家里人就偷偷安葬。可这种不稳妥,一旦被查出来还得火化。有些人属于愿意火化但没钱,就把老人拉到地里烧了再埋。

所以“死后焚尸”不等于是凶杀案。

孙副队手上这个案子是一个男人老婆病死了,他把人拉到坟地里火化,打算就地掩埋。

火光冲天被打更的村民看到以为着火了,村民和男女老少赶到地里看到那男人也没多想,毕竟他家确实没钱。

村里有个女人跟着男的媳妇是一个村的,她赶集碰到娘家人说起这事,死者娘家人认为男心虚不敢火化,女的是被他杀死的,所以就报到派出所。派出所没有法医没有刑侦专家,就告诉死者娘家人他们要把案子给市里,所以没有那么快出结果。

死者娘家人不放心,跟派出所的车去市里。原本是去分局,到门口被同行识字的小辈提醒:“分局不如市局大。”

既然要闹,当然找个官大的。死者的丈夫也在,孙副队见他毫不心虚,提到分尸只有一点害怕,很像没钱火化自己烧的那类人,就觉着案子没问题。

不过既然报到市里,就要走个过场,于是交给法医尸检。

法医坐下休息:“他杀!”

“他杀?”闲着无事的探员不由得坐直,有的甚至站起来问:“嫌疑人是死者丈夫?”

法医:“这一点需要你们查。我只知道伤口在脑后,出血不严重。娘家人一直有所怀疑但不知道怎么死的,也许是因为死者一直躺着,伤口又被死者头发挡住。”

孙副队:“不说她一直身体不好?”

“阎王让她五更死,你三更把人杀了,你也是嫌疑人!”

孙副队下意识想怼两句,扭头一看张怀民拿着资料过来,他不敢故意找茬只能把话咽回去。张怀民把此事交给刑侦组,让队长带几个刑侦人员再带两个刑警。

为了迎接张怀民,没有要事的警员今天都在单位。部分手上没大事的警员就在大办公室唠嗑,刑侦队长正好也在。

队长问:“去这么多人?”

张怀民点点头,想起一件事:“到了那边先去死者娘家,让死者的兄弟陪你们过去。”

“他们去干什么?”

孙副队不敢怼张怀民,敢怼之前跟他争大队长的刑侦队长:“张队怕你们进去了出不来!”

法医经验丰富:“很多农村一个村是一个宗族,他们帮亲不帮理!”

刑侦队长还没遇到过这么彪悍的村民,本想说现在都什么社会了。可他见几个刑警也点头,就带几人先去派出所,又捎上死者娘家兄弟,然后才去死者婆家。

公安局的车停下村民就围上来。等他们把人从屋里叫出来,痕检专家找到凶器,车前车后几十个大老爷们,一个个跟狼盯着肉似的看着他们。

村长也来了。死者的兄弟一看到村长就让他偿命,村长这个时候要阻止公安拿人,那就是两个村子的事。村长不希望两个村的村民打得头破血流就说听公安的。

张怀

民下班时他们还没回来。刑侦队长要是连这么简单的案子都办不好,他也不用干了。所以张怀民也没等他们,到点就下班。

周日清晨,张怀民也没去单位坐班。

团团起来见他在院里打拳,跟他玩十多分钟就叫他洗漱。张怀民擦擦脸问:“你还有事?”

团团抹上郁美净,去书房存钱罐里拿二十块钱,又去厨房找篮子和布口袋,让他妈在家做饭,他和他爸去买菜。

原先苏笑笑要提前准备,团团说他知道同学吃什么他来买。

张怀民见团团瓜果蔬菜买一布口袋,买了鸡和猪肚,还要买鱼:“这么多吃得完吗?”

“吃得完。”团团拽着他到家,吃过早饭就给父母安排活,他妈洗猪肚,他爸杀鸡洗鱼洗菜。

张怀民气乐了:“你干嘛?”

“我还有事!”团团换上球鞋和外套就往外跑。

张怀民看着菜园子:“家里有这么多菜,他又买这么多,打算请多少人?”

苏笑笑:“除了一名、小光他们几个,哪还有朋友。”

“这些东西十个人也吃不完。”张怀民问。

苏笑笑心说,比前世去同学家,同学父母准备的少多了,“吃不完留晚上吃。把爸妈和新民、王芳和妞妞叫过来一块吃。你赶紧把鱼杀了,炉子上的水快开了。”

团团到杨一名家门口喊一声“杨一名”,杨一名跑出来,小声问:“苏阿姨同意了?”

“我妈妈要反对,我敢说请你们吃饭吗?”

两天前去学校的路上,团团对几个同学说,他生日快到了,今年正好周二没法过,他妈妈说提前过,要是考得好,大家都去他家吃饭。

虽然杨一名家有钱,但他爸妈下了班不想做饭,所以他的晚饭经常很凑合。早饭十有八/九买着吃。中午又在学校吃大锅饭。经常这么搞,杨一名就特想吃家常饭。

苏笑笑练了这么多年手艺凑合。在杨一名看来比他妈好。李小光、陈大勇和朱红伟家生活条件一般,没吃过好东西,对他们来说苏笑笑做的啥都好吃。

团团这话一出,几人鼓足劲,会的先写,写了检查,保证都对,再琢磨一知半解,认真懵一点也不会的。

杨一名听了他的话问:“现在去哪儿?”

“买汽水啊。”团团把钱给他,“你叫上李小光、陈大勇和朱红伟。”

杨一名推回去:“跟我客气啥啊。”

“这次用我的。下次你过生日,咱们去你家你再买。”

“我家没人给咱们红烧鱼猪肚鸡。”

团团想了想:“跟我妈妈学学,我们自己烧。你爸爸妈妈不反对吧?”

“不反对!”杨一名要给他妈包一叠饺子,他妈能显摆一整年。

团团又把钱递过去:“我先回家给我妈搭把手。”

杨一名拿着他的钱去找三个同学,怕他们的父母不同意,就胡扯今天是团团的生日。

李小光从家里出来就问:“要不要准备礼物?”

杨一名摇头:“不用。你送给他,他还要买来送你。送来送去多麻烦。”

朱红伟小声嘀咕:“那多不好意思。”

“等陈大勇赚了钱再说。”杨一名拍拍抓过陈大勇,“明年能不能把苏团团生日礼物补上就全看你了。”

陈大勇顿时觉着压力很大,但跟辍学比起来也不算什么:“等着吧!”

再说团团,到家就去堂屋打扫卫生,把条几桌子擦的干干净净,又把他买的早熟的番茄黄瓜洗干净放果盘里。

苏笑笑见他忙来忙去很是好奇,过去看一眼,想笑:“没买到水果?”

“樱桃没了,杏子酸。要是在南方就好了,没有枇杷和杏,也有杨梅啊。”团团把切成段的黄瓜跟番茄放一起,红配绿,挺好看,“妈妈,怎么样?”

苏笑笑:“团团,妈妈问你,怎么突然想到请同学吃饭?”

“就是突然想到的。”

苏笑笑摸摸他的脑袋:“那就去帮爸爸洗菜。妈妈去做猪肚鸡。”

团团跟她出去:“妈妈,吃米饭还是吃馒头啊?”

“家里还有几个馒头,我忘了和发面,再在炖鱼的锅里贴几个死面饼?”

团团点头:“也可以。妈妈,你知道我的生日快到了吗?”

“还想请同学来家里给你过生日啊?”

“那天周二,我们没时间。”

苏笑笑:“那就当提前庆祝?下周末妈妈去给你买生日礼物?”

“不用,我啥都有。”团团摇摇头,到他爸身边蹲下,“张队,要我做什么?”

张怀民指着蚕豆:“剥蚕豆!你妈说跟韭菜一块炒。她真有创新精神!”

第108章 扫地出门赚了钱对半分?

苏笑笑家只有一个炉子,炖了汤就没法做别的,她就切菜,把要做的提前准备好。

菜备齐汤还没好,苏笑笑闲着无事,跟张怀民在厨房聊天:“改天买个电饭锅?”

张怀民查案的时候见过电饭锅:“可以蒸米饭的那种?”

“也可以煮粥。早上起来先把粥煮上,等咱们洗漱后再把菜做好,粥就差不多了。”苏笑笑想起一个问题,“要外汇券吗?”

张怀民:“你把钱给新民。”

苏笑笑差点忘了,张新民现在大小是个官,可以去友谊商店看看:“那回头给新民。只有一个炉子太不方便。有了电饭锅,以后晚上多做点放电饭锅里,也不用等到九点十点再封炉子。”

张怀民闻到浓郁的香味:“好了吧?”

苏笑笑夹一块猪肚让他尝尝。张怀民点点头。苏笑笑又夹一个鸡爪,很好啃,她就把汤倒带盖的搪瓷盆中。张怀民去刷锅,苏笑笑用炒菜锅炖鱼。鱼熟了盛出来用盆盖上保温,苏笑笑炒菜。

最后一个菜快出锅,张怀民把汤端过去。团团见状带着几个同学进来拿筷子拿碗。李小光来了三次才扭扭捏捏说一句:“苏阿姨辛苦了。”不擅长这种表达,说完脸通红。

陈大勇听见了,他张张嘴,犹豫好一会也没说出口,跟以前伸手找他妈要学费一样难为情。

苏笑笑端着菜故意问:“还缺什么?”

陈大勇摇了摇头,憋出一句:“好像差个板凳。”拎着板凳就走。

苏笑笑坐下便跟几个小的解释没做汤,猪肚鸡就是汤,然后给每人盛一大碗。

出锅前苏笑笑放了一点胡椒,鲜香的汤微辣很开胃,杨一名觉着肉不如汤,他把汤喝完剩半碗肉就加汤。苏笑笑给他盛满。张怀民让他吃鱼吃菜。

杨一名性格外向敢直接表达:“苏阿姨,这个汤太好喝了。我原先还想边喝汽水边吃菜。”看着面前放的两瓶汽水,“张叔叔喝不喝?”

张怀民:“你对我真好!”

杨一名嘿嘿两声,把汽水拿下来放身后。

苏笑笑见陈大勇和李小光不敢夹菜,给团团使个眼色。团团给他们各夹一块鱼肉:“客气啥!”

四盆素菜和一盆炒鸡蛋一盆鱼以及一盆猪肚鸡吃得干干净净,包括那盆被张怀民吐槽的创新菜。苏笑笑把碗筷送到厨房就问张怀民:“吃不完?”

“真能吃!”张怀民看着干干净净的馍框,“我都担心他们撑着。你说团团突然要请他们吃饭,是不是因为看出小光他们几个馋了?”

苏笑笑:“可能就想跟同学热闹热闹。这么大的小孩想得多,过几年上了大学就不会想一出是一出。”

张怀民听到脚步声把话咽回去,看到朱红伟进来:“找团团?”

“不,不是,我刷锅,您和苏阿姨歇会儿?”

苏笑笑:“不用。青菜是团团洗的,鱼和鸡是你张叔叔收拾的,我就做个鱼炒几个菜,不累。堂屋打扫干净了?”

朱红伟点点头。

苏笑笑:“那玩去吧。难得周末,好好休息休息。”

团团拿着抹布过来:“妈妈,你顺便洗洗。朱红伟,咱们去书房。”洗洗手就把他拽走,“走啦。我爸爸跟我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最讨厌别人在旁边,我也不行。”

苏笑笑震惊。

张怀民张张口:“他他——他说什么呢?”

苏笑笑顶着一张大红脸:“说什么你不知道?”

张怀民心虚:“我也没做什么。”

苏笑笑白了他一眼,“刷锅洗碗?”

“行,我来。”张怀民撸起衣袖先洗几块抹布。

苏笑笑拎个小马扎坐下:“新环境还适应吗?”

张怀民:“还行。毕竟都是一线干警,行就行,不行就破不了案,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弯弯绕绕。再说,现在犯罪分子那么嚣张,胆小的身体素质不行的待不了几天,都不需要同事使绊子。”

“刺头也不好管吧?”

张怀民:“他要能破案,而不是用屈打成招,他只要不跟我争这个大队长,他把局长打了,我也可以假装没看见。”

苏笑笑不禁盯着他打量:“你变了!”

“变好看了?”

苏笑笑又白了他一眼:“快点刷!”

张怀民把脏水倒了,又换一盆干净的冷水

加热水:“不开玩笑,真不用给团团准备生日礼物?”

“他心情好的时候什么都好。万一那天心情不好,咱们再没点表示,你等着他阴阳怪气拍桌子瞪眼吧。”

张怀民:“拍桌子瞪眼没什么。男孩子脾气硬点以后才能顶门立户。我现在就觉着他太会撒娇,没有一点男子汉气概!”

“都敢使唤你给他拿拖鞋,还没气概?”

“他那叫恃宠而骄!”

苏笑笑问:“你是不是忘了他才多大?”

“十四岁不小了。再过两年都可以当兵了。”

苏笑笑:“你那个时候十六岁可以当兵,现在不行!再说了,以前跟现在能一样?以前他这么大就可以上战场。少用以前的要求要求他。”

张怀民见她起身:“干嘛去?”

“去堂屋看看收拾好了没有。”苏笑笑怕跟他吵起来,到堂屋扫一圈,就把晾了半天的被子翻过来。

张怀民把碗筷擦干净放好,关上门过去帮忙:“是不是可以换薄的了?”

“晒好收起来不用了。”早上苏笑笑就把薄被子拿出来让风吹走捂了一个冬天的霉味。

夫妻俩看看没有别的事,就拿着晒得暖暖的薄被子回屋睡午觉。

醒来后发现书房空无一人,苏笑笑估计团团跟几个同学玩去了,就没管他,她和张怀民该干嘛干嘛。

翌日,团团把试卷拿回来,英语和语文都只扣了作文分,数学附加题写了一半,所以没能考满分。这个成绩要能保持下去,重点大学稳了。

苏笑笑习惯了,但该夸该还是要夸两句。团团一脸得意地表示正常发挥。苏笑笑问:“想上哪所大学啊?”

“从世俗的眼光看,京大!可是学校名气大不等于专业强。我找师兄打听过,我学的专业首选东北,其次就是航大。我不想去东北。”

苏笑笑:“明明可以上京大却选了航大,会不会有点可惜?”

“有舍有得啊。”团团确实为此纠结过,“再说了,又不是去私企上班。听说行业内更看重专业。”

苏笑笑摸摸他的小脑袋。

“妈妈!我都多大了啊?”团团推开她的手:“做饭去!做饭去!”

话音落下,张怀民回来,团团吃惊:“爸爸,你这么闲啊?”

张怀民想忙也有的忙,陪刑侦查案,跟经侦蹲点,还可以帮忙审嫌疑人。可每个队都有队长,每个组都有组长,他把人家的事干了,人家做什么。简直吃力不讨好!

“你爸我现在是舵手,只需要看着船别翻。”

团团跑过去:“升职了?”

张怀民点点头:“爸爸没给你丢脸吧?”

“太争气了!”

张怀民朝他脑门上一下,“写作业去!”

团团摇头晃脑笑了笑,拎着书包去书房做作业。

苏笑笑去薅菜,张怀民帮她拿篮子。苏笑笑问:“真这么闲?”

“大概因为之前严打让大部分人意识到上面不是嘴上说说,在街上混的那些比去年老实多了。不过等这股风过去,又得故态复萌。”

苏笑笑:“能踏实两年?”

张怀民点头:“偷抢打砸的这帮人消停了,经济犯罪激增。”

“那你多跟大爷大妈聊聊,一发现苗头就让经警严查。等受害人意识到被骗,嫌疑人早捐款跑了。”苏笑笑也不希望他太累,“我是说你闲着没事的时候。”

张怀民笑着说:“大爷大妈积极着呢。之前帮那个大妈挽回损失,她把这事告诉大家,现在大家看到个陌生人都会多留意几眼。”

“别逞强!”

张怀民摇了摇头:“不会。神都无法庇佑所有人,何况我一个人。”见她摘黄瓜,“吃凉面?”

苏笑笑:“团团晚上不想吃凉的。”

“总说团团,我呢?”

苏笑笑呼吸一顿,无奈地问:“请问张队晚上吃什么?”

“我儿子吃什么我吃什么。”

团团在书房听到这话,对着数学课本翻个白眼。

苏笑笑去拿镰刀割韭菜。张怀民问:“韭菜盒子?煮点挂面算了。想吃让妈做。她天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苏笑笑好笑:“真是个大孝子!”把韭菜给他,又去摘蚕豆。张怀民见状明白:“蚕豆炒韭菜?”

“你不是说味还不错?敷衍我呢?”

“没有!蚕豆炒软再放韭菜,出锅后韭菜不老,蚕豆带沙入味,确实不错!”张怀民问:“还和面吗?”

苏笑笑:“煮挂面?”

“那团团他们晚上吃什么?”

苏笑笑:“那就和面。一半切了煮面条,一半做水烙饼,让他们晚上卷酱菜和咸鸭蛋?”

张怀民喜欢吃卷饼:“多做几个卷饼,我也尝尝。”

苏笑笑心说,明明就是想吃。说得真含蓄!

“你洗菜啊?”

张怀民:“你只管和面烙饼,其他的事我来!”

有他这句话,苏笑笑立刻去厨房。

张怀民想想那几个小子食量大,而他家蚕豆不需要留种,所以他又摘许多饱满的豆荚。蚕豆剥出来有两碗,张怀民估计差不多了,洗干净后就去摘韭菜洗韭菜。

面是鸡蛋青菜手擀面,团团和张怀民都好这口,苏笑笑饭量小,所以菜剩了一半。饭后苏笑笑把菜和蚕豆放炉子上温着。

晚上团团先给几个同学讲试卷,讲累了讲渴了讲饿了,几个小子去厨房。倒水的倒水,拿筷子的拿筷子,跟在自己家一样。

陈大勇想想他的成绩,感觉照此下去两年后能考上大学,所以愈发不想辍学。

陈大勇长这么大还没吃过纯白面的烙饼,他希望以后隔三差五就能吃一顿。不止是卷韭菜蚕豆,他希望卷烤鸭卷红烧肉。

前提他从家里出来。

他父母太节俭,哪怕他月入过万,天天红烧肉,顿顿烤鸭也吃得起,但凡他提一次,父母都会埋怨他不会过日子。

陈大勇吃完烙饼下定决心:“苏团团,杨一名,李小光,朱红伟,我决定,一放假就跟我父母谈判。”

团团点头:“我们支持你!”

“如果我被赶出来——”陈大勇转向苏团团,“能不能收留我几天?”

李小光跟他哥住一屋,没有多余的房间,朱红伟的卧室一间隔两间,他妹住一半他住一半,一张一米宽的床,没法收留陈大勇。

杨一名有单独的房间,但他跟他哥他姐关系不好,陈大勇不好意思连累他被哥哥姐姐嘲讽。

团团点头:“可以。我后来想了想,我家以前的房子离这边远,你住那边上学不方便,我们也没法帮你摆摊。我叔的房子在杨一名家西南,离他家直线距离不到一百米,我叔一家住我奶奶家,可以把厢房租给你。他家厨房空着,也可以借给你用。”

“你叔刚买的新房?不好吧。”陈大勇担心。

团团:“帮你问问。我婶肯定希望有人帮她看家。”

有了他的支持,陈大勇愈发有底气。

七月初学校一放假,陈大勇就跟他爸妈商量,跟他叔进货赚的钱他留一半。他父母下意识以为听错了。陈大勇

重复一遍,他爸气的指着他骂,什么难听骂什么。他妈骂的不脏,但张口闭口都是白养他这么大,他不懂事,白读这么多年书。

他叔跟他们住一起,听到哥嫂跟侄子吵起来,好奇过去一问,就不愿意带陈大勇。

陈大勇表示他自己想办法。他爸让他站住。陈大勇回头问,是不是同意给他一半。他爸让他滚。陈大勇真往外走,他爸又威胁他走了别回来。

陈大勇犹豫片刻,找个编织袋,把他的床单被子衣服鞋子和书都塞进去,背着编织袋出去。

他叔拦住:“怎么脾气这么大?那是你爸妈,还不能说两句?”

“让他走!”陈父大声说,“我看他能去哪儿!”

陈大勇:“大不了睡桥洞!桥洞又不是没人!”

以前不想麻烦朋友,陈大勇想找每月只要一两块钱的房子,不巧看到桥洞底下住了很多人,都是来首都要饭的。

陈大勇当时还安慰自己,他最少不需要要饭。

他叔抓住他,让他给父母道歉。

陈大勇看着他叔问:“既然卖东西赚钱,怎么不叫我爸跟你干?就算我爸请不掉假,找你拿货,周末出去多少都能赚点。为什么不让我爸找你拿货?”

陈大勇他叔被问住。

其实这里头没有陈大勇想的那么龌龊,就是他叔希望他哥一家有钱,又不希望他哥比他有钱。如果陈大勇的父亲参与进来,那他肯定会带几个儿女一起干。他叔孩子小,需要他婶照顾,他叔一个人无论怎么干都不可能比陈大勇一家赚的多。

陈大勇趁着他叔愣神,推开他叔背着编织袋出去。

前几天团团就帮陈大勇问好了。

陈大勇跟老张家住得近,他算是王芳看着长大的,学习不好但品行不坏,也没听说他偷鸡摸狗。

前两天王芳叫张新民去旧货市场买一张旧床和书桌以及柜子。以后陈大勇不住了,粉刷过后还可以当客房。再说,碰到他们都忙,没时间回去也不用担心家里遭贼。

团团一看到陈大勇过来,就让他去找杨一名,他去找他奶拿钥匙。

杨一名刚起,听到陈大勇喊他,趿拉着拖鞋出来,揉揉眼睛,难以置信:“你,你真被扫地出门?”

陈大勇心里没有因此感到轻松,反而很茫然。

杨爸爸听了儿子的话从院里出来:“大勇,听一名说因为你想上到高中毕业,你爸妈不同意?”

陈大勇点头:“我说赚的钱给我一半,我爸妈也不同意。”

杨爸爸听糊涂了:“你是说你父母让你辍学赚钱,赚的钱全交给他们?”

“我没问,但大概是这样。我跟我叔做生意,不管赚多少他都会一五一十告诉我爸妈。因为我哥没有对象,我家没房子,要人家女方嫁过来,我家得出一大笔彩礼。”

杨爸爸费解:“为什么不把钱拿出来买房?”

“我家没钱。”陈大勇叹气,“我爸妈的工资除了养我们几个,剩下的都给我叔我姑我舅我姨了。我叔前几年回城后结婚的钱就是我爸给的。”

杨爸爸没想到这一点。看看陈大勇是家里最小的,又看看他家最小的,除了吃就是玩,学习还要麻烦团团天天盯着。杨爸爸心里不落忍,“以后遇到困难告诉叔叔,别瞎捉摸。”说完转向他儿子,说的就是你!

杨一名:“我们可以问张叔叔和苏阿姨。”

“差点忘了。”杨爸爸笑了,他俩确实比他懂得多。听到脚步声,扭头看去,团团跑过来。杨爸爸看清他手里的钥匙大为震惊,“团团,你家又买一套房?”

团团愣了一瞬,失笑:“我叔的房子。”

杨爸爸松了一口气:“还以为又买一套房。”

杨一名趁机问:“你看团团比我小两岁,苏阿姨就把他的房子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给我买——”

“我还没有。”杨一名的大哥从屋里出来。

杨爸爸顿时感到压力大,早知道就生老大一个好了,“忙你的去吧。”

杨一名帮陈大勇拎着东西,团团一边前面带路一边问:“陈大勇,我跟我小表舅说过你的事。他说他帮你问问,有没有消息这周末都来我家。你要不要先听听他怎么说?”

杨一名替陈大勇做主:“这几天先把东西买齐。今天周四,不差这两天。”

有了杨爸爸的承诺,陈大勇心里依然很慌,毕竟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家,他不敢做主,就点点头表示听他俩的。

陈大勇不用买衣服被子,但要买牙膏洗衣粉脸盆。好在这些东西不贵,陈大勇卖对联赚的钱花不完。

东西买齐,陈大勇就跟团团回家,先在他家吃几天。赚到钱再买炉子煤球锅碗瓢盆。

一直在团团家吃白饭,陈大勇心里不踏实,晚上一闭眼就做梦。以至于周日早上五点多就爬起来,六点左右就去团团家。

早饭后抢着刷锅洗碗。厨房收拾干净,他哪也不去,就在堂屋等刘庄。

幸好刘庄习惯早起,他等了十多分钟刘庄就到了。刘庄进来团团就给他拿凳子倒水,水杯递给他就让他快说。

苏笑笑好笑:“容他喘口气!”

刘庄喝两口水润润唇:“我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跟人家去南方,但人家不会教你怎么进货。可以看在都是首都人的份上告诉你哪里能拿到货。”

团团不禁说:“这样也行啊。”

刘庄摇了摇头:“人家眼光好,进的东西好卖。你眼光不行,可能打折都没人要。”

苏笑笑点头:“说第二个。”

“第二个是去人家家里拿货。我问过,假如这一包东西六十块钱,你能卖八十,多出的二十是你的,人家还给你两块钱辛苦费。”

团团:“要是没卖完呢?”

“没卖完你也得给人家六十块钱。”

“哪有这样的?”

苏笑笑道:“团团,如果你把价格高的好卖的都卖了,卖半包就赚二十,人家也不知道。你跟人家说,不好卖我亏钱,剩的半包东西还给你,你给我三十块钱,人家图什么?”

刘庄点头:“人家去南方拿货承担风险,你只想占便宜不想担风险,哪有这么好的事。”

团团听明白了:“所以要赌一把?”

刘庄:“跟我说这些事的人很诚实,以前经常去我对象家门口卖菜。我对象说北边几个公园里卖衣服的人都是找他拿货。对了,今年年初有一部电视剧,过了年大家都学男女主角穿衣,笑笑姐知道吧?”

“我的毛衣就是在公园买的。”苏笑笑说出来停一下,“你的意思是找那些人拿货?”

刘庄:“那些人找进货的人拿货。别管人家进价多少,又赚多少,主要是你拿到货一天卖完就能赚两块钱。一个月卖二十天,学费生活费出来了。”

团团算算:“一个暑假能赚一百块?开学后周末还可以去公园?”

苏笑笑:“团团,重点是不用担惊受怕。”

陈大勇心动:“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钱。”

刘庄:“我说六十是打比方。也许一包只要二十块钱。我打算让我几个姐姐和姐夫试试。回头他们拿衣服的时候,你把钱给他们,让他们帮你捎一包?也不用担心人家看你年龄小骗你。”

团团拍拍陈大勇的肩:“第一次我出六成你出四成,你主卖,我给你搭把手,赚了钱对半分?”

第109章 摆摊顺利你把学习提上去就不是骗人。……

杨一名和李小光以及朱红伟以为刘庄不会那么早过来。以至于慢慢悠悠到团团家只听到最后一句。

杨一名进门就说:“我们五个一人两成,赚到钱平分?”

陈大勇点头。

杨一名不禁摇头:“你就这点出息!”

“我——全身上下也没有六十块钱。总要留点钱交学费。”陈大勇说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囊中羞涩而羞愧。

刘庄问:“那就这样?我现在回去。有可能下午去拿货。”

陈大勇心底不安:“明天就卖?”

刘庄:“我

只有今天有空带他们过去。”

陈大勇不由得看向团团,团团想了想,“小舅,先帮我们垫上。我们一个人出二十块钱,照这个钱帮我们拿。”

刘庄点点头起身告辞。

苏笑笑送他到门外:“到家别说保证能赚钱。万一忙了一天赚一块钱,你姐夫你嫂子没意见,他们家可能嫌少,怪你没本事,上了几年大学都不能带家人致富。”

刘庄的对象跟他说一包衣服至少能赚五块钱,加上人家给的辛苦费,一天七块钱打底。刘庄想着比他爹一早挑着担子进城赚得多且轻松,这几天很兴奋。

苏笑笑的话让他顿时冷静下来,想起他大姐夫爱吹牛,他姐的公婆眼高手低。邻居跟他爹进城卖洋槐花,从早上卖到中午赚一块钱,去掉来回车费剩六毛都很高兴,他姐夫听说了这事嫌吃饱了撑的。

可前些日子麦子没熟,地里啥事没有,在家闲一天也是一天。到城里卖洋槐花也不耽误纳鞋底。

刘庄沉吟片刻:“我知道该怎么说。”

到家他就叫大堂哥去他姑家。

中午都在他家吃的。

吃饭的时候刘庄趁机说他给大家找个生意,要敢赌一把,下午就跟他进城看看。

苏笑笑的姑胆子大,这几年也存了几百块钱,敢拿出五十块钱赌一把,当即表示她去。

刘小叔为了支持儿子,也给刘庄五十块钱。刘庄的大伯和二伯犹豫片刻,两家一起掏五十块钱。

饭后,四人去镇上乘车,到城里又转一路车才到进货点。

刘庄找人打听的时候让人家给他留几包,他当时想的是都不愿意干他干。他对象也支持他。所以除了他爹给的,刘庄身上还带了一百多。

人家家里货不多,刘庄把他的钱掏出来,加上他姑他大伯二伯的钱,几乎把人家的货包圆了。

四人一人拎两大包,刘大伯犯愁:“去哪儿卖?”

刘庄:“先去笑笑姐家,明天再说。”

去的路上刘庄把陈大勇的情况告诉几个长辈,几个长辈很同情他。又因为刘庄拿的货有团团一份,老几位自然不介意带上陈大勇。

刘大姑一锤定音:“就去笑笑家!”

到苏笑笑家五点多了,再晚就赶不上回镇上的公交车,几个长辈放下东西就告辞。刘庄把一百块钱的货挑出来给团团。团团把早已准备好的钱给他。

苏笑笑见刘庄热的满头大汗,明天还要早早起来去上班,“在哪儿进的货?回头叫大勇自己去。”

陈大勇一直在苏笑笑家等刘庄,闻言忙不迭点头。

刘庄指着西北方:“离这边远得很,得有七八公里。”

苏笑笑想象一下:“京大那边?团团爷爷以前的家那边?”

“没到京大,人大靠北一点。”

陈大勇问:“难不难找?”

“不难找。下了公交车走几十米进了胡同就能看到他家。他家门口经常停一辆三蹦子。不过货不在他家,他也是跟人家合伙。应该是人家选品,他负责跑腿。”

苏笑笑:“人家的事咱不管。你把具体地址写下来。这些货要是这两天能卖完,你不得闲就让大勇和大伯他们几人去拿货。”

陈大勇一想到有几个长辈跟他一块,心里不害怕,就说:“我们自己去。”

团团跑去书房拿笔。

刘庄把乘坐几路车,对方家门牌号以及所在的胡同都写下来。

苏笑笑见天色不早了也没留他。

刘庄走后,苏笑笑把几个包裹都打开,结果让她很意外,里头的服饰都一样,其中一个包裹里头还有一张指导价格。

苏笑笑让团团抄写几张,明天教她大姑、大伯、二伯和小叔。团团抄好,苏笑笑让陈大勇对着服饰背下来。

陈大勇拿着指导价跟服饰对一遍就问:“苏阿姨,这是最低价?”

苏笑笑点头:“按照这个价卖,卖完能赚两块钱。也就是刘庄说的辛苦费。”

团团指着红裙子:“妈妈,建议价格是五块,我卖的时候说南方最新款十块钱一条,客人还到八块,那三块钱就是我们自己的?”

苏笑笑点头:“好比这包服饰五十块钱,刘庄给人家四十八,就等于人家提前把两块钱辛苦费给你们。”

陈大勇明白了:“可是现在普通工人每月三十块钱,厂子效益好,各种福利奖金加一起也不到四十,谁舍得八块钱买一条裙子?”

苏笑笑心说我同事就舍得,“先试试。想好去哪儿了吗?”

团团:“去有钱人多的地方。”

话音落下刘庄进来。

苏笑笑不禁问:“忘了什么”

“忘了说别去东城和北边,那边的公园几乎都被人占了。”

陈大勇:“前门大街前后呢?”

刘庄:“如果你在前门东大街,就叫我姑和我爹去南边公园,叫我大伯他们去长安大街北边,不能过东四。要是这几个地方不好卖就去大栅栏、西大街那边试试。这些地方就算有摆摊卖衣服的,也不用担心跟咱们的货一样。我特意问过他们,他们的人差不多都在东四以北。”

苏笑笑:“别太担心,让他们先试试。哪有人一开始就能把东西全卖了。

刘庄点点头:“对。进这么多货的几人也是一点点干的。”

团团提醒:“小舅,再不走就赶不上末班车了。”

刘庄赶忙告辞。

苏笑笑问团团:“小光他们去不去?”

团团:“去啊。刚放假,在家也没事。”

苏笑笑看看天色,“我做饭,你去把一名他们找来,叫他仨当客人找你们买衣服。”

团团眼中一亮,叫陈大勇去找杨一名。他去找李小光和朱红伟,因为找他俩很难避开陈家人。陈大勇很怕看到他叔和他父母,担心被他们三言两语吓回去。

那天背着编织袋离开已经用尽陈大勇此生全部的勇气。

陈大勇对团团的安排很满意,但也没多想,以为团团随口安排的。

俩人出去,苏笑笑摘几根黄瓜和几个西红柿,又掐一把绿油油的苋菜。苏笑笑拍个黄瓜,又把西红柿切好,做西红柿炒蛋。菜炒好,苏笑笑用热水煮挂面和苋菜。

杨一名闻到香味进来瞅瞅,很是失望:“怎么跟我妈一样?”

苏笑笑:“天气热不想和面。在我家吃点?”

杨一名摇了摇头,叫走李小光和朱红伟。

陈大勇洗洗手就来端菜:“苏阿姨,不等张叔叔了啊?”

苏笑笑:“就算堵车这点也该来了。到现在还没来就说明他忙。不管他。回头我用电饭锅煮几个鸡蛋,再热几个馒头,留他回来吃。”

团团进来端面:“我爸爸是公安,遇到的事都是突发案子。他天天准时下班才奇怪。”

陈大勇见母子二人都这样说,便心安理得吃面。

苏笑笑问:“团团,偶尔吃一次挂面也不赖吧?”

“明天不许再做挂面。”

苏笑笑:“要不要我做几个油饼留你们中午吃?”

陈大勇问:“中午不回来?”

团团被问住,就看向他妈:“中午没人买衣服吧?”

苏笑笑上哪儿知道去,她前世今生两辈子也没卖过衣服。虽然前世见过,可前世见的都是晚上。这年头谁敢大晚上在外面闲逛。

苏笑笑:“我也不知道。要不带上水壶和吃的先试试?”

陈大勇点头:“苏团团,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啊?咱们没经验,突然来一群人买衣服也应付不过来。”

团团想想也是。

晚饭后出去玩儿,晃悠到他奶家,想起他堂姐放假了,就怂恿堂姐一起去。

妞妞对卖衣服很好奇,翌日一早跟团团几人去前门大街摆摊。他们走后,刘大伯等人才过来。

苏笑笑的堂嫂堂弟妹也来了。刘大伯觉着卖衣服还是得女的出面。他们之所以跟过来,是担心小流氓欺负儿媳妇侄媳妇。

刘大姑带着儿媳妇和女婿过来。苏笑笑趁机对她姑和他叔说:“以后家里没人,就把衣服放我原先的家里。”说完就把大门和她以前卧室的钥匙给她姑,“对了,对面两间,就是刘旭以前住的房间被我租出去了。”

刘大姑随口问:“租给谁的?”

“赵大妈的闺女和女婿。九月份过来。可能也是摆摊卖衣服。”

刘大姑的儿媳妇不由得皱眉。

苏笑笑见状好笑,首都那么大,市场都让给你,你忙得过来吗。

刘大姑眼尖也瞧见了,但她当没看见,儿媳妇要是不满,大不了分家。别人不舍得把辛辛苦苦盖的房子分出去,她不怕!以后赚了钱,她就在城里买房。农忙回家种地,闲了就在城里做个小生意。

苏笑笑又把刘庄交代的事告诉几人,又把团团抄的价格给识字的人,几家就分两路。刘小叔和刘大伯两家一块,刘大姑和刘二伯两家一起。她到公园和刘二伯分开,一个在正门里面,一个在侧门路边,都是较好的位置。

刘大伯也跟刘小叔分开,一个在街头一个在街尾。

这年头除了秀水街,其他地方

几乎没有服装店,也不用担心在人家店门口被人赶走。街头街尾开店的人起先冷眼旁观。后来发现很多舍得花钱的人驻足,他们立刻从屋里出来招揽生意。

一波客人陆续离开,开店的人对刘大伯和刘小叔两家很热情,跟他乡遇故知似的。到了中午还让他们进去喝水。

刘大伯和刘小叔都有经验,带着壶来的,所以只是进去倒点热水。

团团他们几个一开始没生意,杨一名说选的地方不对,李小光要去大栅栏,妞妞建议六个人分两个摊位。

几人争论不休,最后叫团团拿主意。

团团有什么主意啊。他只有卖对联的经验:“我和妈妈一开始卖对联的时候也没人买。再等等吧。没钱的不光顾咱们的生意,有工作的都在上班。有钱又有时间的,我感觉还没睡醒。”

杨一名点头:“我星期天能睡到十一点!”

李小光说他是猪。

杨一名要打他,想过来的两名年轻女子停下。妞妞眼尖,一把抓起团团催他喊人。团团下意识喊:“姐姐买衣服?”

团团留着学生头,穿着黑裤子白衬衫,一看就是好学生。苏笑笑特意提醒他穿的。那俩人又看到妞妞穿着蓝裤子碎花衬衫,头发编成两个辫子,非常朴实,便试着走过来。

看起来性格外向的女青年问:“这个红裙子怎么卖的?”

今年夏天流行各种纯色裙子,其中红裙子最好卖,有点工资的年轻女子都想买一条。团团立刻说:“十块钱一条。”

另一个女同志惊呼:“这么贵?”

之前演练过许多次,团团拿出吊牌:“你看,南方的,一次去好几天,要算上运输费和吃住。”

“便宜点?”

陈大勇期期艾艾地说:“九块?”

俩人笑了,嫌他小气。

团团犹豫片刻,一脸肉疼说道:“十五块钱两条?姐姐,我们是找人家拿的货,人家也要赚钱。”

“什么意思?”性格外向的女同志问。

团团:“我们这么小咋去南方啊?”

“你还是学生吧?”

团团点头:“我们都是学生。”一把拉过陈大勇,“他学习特好,但他爸妈见人家做生意赚钱,就说不如早早出来赚钱,让他辍学。这些货是我们几个凑钱进的。”

李小光和朱红伟下意识点头。

两个女青年看着他们老实巴交的样子,又看到陈大勇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顿时信了。

两人走后,陈大勇小声说:“骗人不好吧?”

团团:“你把学习提上去就不是骗人。”

李小光不禁说:“对啊。”

妞妞震惊:“可以这样吗?”

“大勇的成绩搁乡镇中学能进全班前二十,就算不是最好,也不差吧?”团团问。

以前刘庄说过乡镇中学的情况,陈大勇闻言心里顿时没了负罪感。团团把他推到前面:“说好了你主卖,怎么变成我?”

陈大勇被他说的羞愧:“那你歇着,我,我来。”

可能陈大勇表现的很青涩,他在指导价上多加一两块钱,还让客人觉着捡到大便宜。

不如刘大姑几家卖的快,等下午到苏笑笑家一对账,本钱收回来了,刘大姑几人剩四成,团团他们几个的货还剩一半。不同的是刘大姑几人的有便宜的有贵的,团团几人的货几乎都是便宜的。超过五块钱的一件不剩。

刘大姑问团团:“明天去拿点?”

团团摇头:“过几天等人家进了货多拿几包,一次卖一周!”

“都过去两天了,说不定去进了。”刘大姑对女婿和儿媳妇说,“明天你们看着,我坐公交车去问问。问清楚了等他们回来咱们就拿货。”

刘小叔点头:“早拿到货早点卖。”

陈大勇看着团团说:“我跟爷爷奶奶们一块去?”

刘大姑:“你得去。现在我们可以帮你,到秋我们收庄稼种地,想来也没空。”

陈大勇看着几个同学:“咱们一起卖到开学?以后周末我,我再自己去?”

杨一名:“现在咱们合伙,以后周末我们陪你去。周六和周日晚上写作业,正好白天休息。”

陈大勇张嘴想说谢谢,但他不习惯,感觉肉麻,犹豫片刻重重点头。

刘大姑看看天色:“团团,我们先回去。以后就把东西放你原先的家里,不到这边来了。”

团团送他们到门外,回来对杨一名说:“回头你陪大勇拿货。”

“为什么不是你?”

团团:“你多锻炼锻炼,以后好抓嫌疑人啊。”

“对啊。见得多了才能一眼看出不同。”杨一名按住他的脑袋研究,“怎么长的啊?”

第110章 路边偶遇卖这么久还没赚够学费?……

团团推开杨一名,问陈大勇什么时候买炉子煤球和锅碗瓢盆。

原先兜里没钱,也不知道摆摊这事成不成,陈大勇像半只脚踩在空中,随时有可能万劫不复,以至于他在苏笑笑和张怀民面前很拘谨,也不敢像以前一样同团团打闹嬉笑。杨一名跟以前一样挤兑他,他也不敢理直气壮地顶回去。

现在一天把本钱赚回来,陈大勇一改往日自卑,挺直腰板,问道:“东西卖完就去?”

李小光不禁问:“人家不会看咱们几个年纪小骗咱们吧?听我爸说煤球跟煤球的区别可大了。”

朱红伟点头:“有一回我家买的煤球特难烧,晚上封了炉子,夜里也得起来看看,不然到早上就灭了。”

陈大勇看向团团:“周末再卖?”

“等周末我妈妈休息吗?她也不怎么懂。我爷爷奶奶没事,叫他俩跟咱们一块去。”

杨一名点头:“可以。老人还会还价。”

陈大勇不由得想起团团的爷爷就住他家前面,“不会我们前脚买回来,后脚你爷爷就告诉我爸妈吧?”

老张不喜欢陈大勇的父母,自己没本事赚钱,没本事给儿子娶媳妇,却把小儿子推出来。对外的说辞还是大儿子有工作,辞职下海不值得。这话说的,陈大勇辍学摆摊就值得呗。

团团认为陈家父母胆小不敢摆摊,老张认为他们想赚钱又觉着摆摊丢脸。陈大勇打小调皮,以前在学校混日子,在他父母看来照此下去早晚把自己混进去。让他跟他叔摆摊,总比没人盯着犯罪强。所以他父母认为让他辍学是为他好。

老张在团团跟前数落过陈家父母,团团十分笃定:“不会!”

陈大勇还不知道怎么面对父母家人,担心碰到他们:“你去跟张爷爷说说,我就不去了?”

团团点头。

杨一名:“我总觉着这个时候生意更好。”

团团眼神示意他继续。

杨一名:“你看,这个时候大家都下班了,晚上不用加班,晚一点回去也没关系。”

李小光瞬间懂了:“可以慢慢挑东西?”

“对!”杨一名就是这样想的。

陈大勇看向团团。

团团琢磨片刻,“我们一点半收摊,回来买好东西就去菜市场门口摆摊?”

朱红伟:“你们是不是忘了,

买米面要粮票?”

陈大勇没想到这一点,脸色骤变,仓皇转向团团,满眼祈求,求他想办法。

团团“切”一声:“就这事?我早想过。城里的粮食要票,农村不用。大不了贵一点。城里两毛,农村三毛。”

陈大勇不由得嘴说:“我爸妈知道了肯定骂我不会过日子。”

团团:“你家买的粮食便宜,就能让你吃饱吃好?”

不可能!陈大勇记事以来在家没吃过一顿饱饭。逢年过节多吃两口还会被数落贪嘴。要是偶尔说一次也没什么,可他吃得慢一点都会被怀疑偷偷加了饭。

想起这些,陈大勇心里难过,“到时候还得麻烦刘爷爷刘奶奶。”

团团:“不麻烦!”

杨一名看看天色:“就这么决定?我爸妈快下班了,我得回家。”

李小光和朱红伟跟他出去。

陈大勇把钱整理好,塞兜里又拿出来,感觉放他租的房子里不保险,因为一个大院子只有他一人,小偷敢直接抢。

团团见他犹犹豫豫的不知如何是好,就打开柜子给他个木盒,木盒上的锁还是老式铜锁。陈大勇笑着接过去,想道谢又觉着生分,暗暗记在心里,“以后我赚了钱也买一个这样的房子。”

“我婶说楼房舒服。”

陈大勇:“楼房不好。我有个亲戚的房子两室一厅,有厨房有卫生间,看着很干净,可是想吃点葱都要用花盆种。要是有一套楼房一套这样的就好了。下雨下雪天住楼房,平时住瓦房。”

团团想说他想得美。忽然想起妈妈说他现在需要鼓励:“会有的。我们把卖剩的东西整理分类?”

陈大勇把编织袋里的东西拿出来,挨个放好用报纸包好,他俩就去冲澡。刚冲好,准备烧热水,苏笑笑拎着包回来。

苏笑笑见他俩在厨房门口:“做饭了?”

团团摇头:“不知道吃啥。”

苏笑笑故意说:“煮面啊。橱柜里不是还有一包挂面?”

团团翻着眼睛看着他妈。苏笑笑走近朝他脑门上一下:“别看!我不想和面。煮粥吃凉菜?”

他们几个中午没有正儿八经吃饭,喝的水吃的水果和油饼,肚子里乱七八糟的,需要点热汤热水暖暖胃。

团团点头:“白米粥,不要加你想吃的那些。”

苏笑笑气乐了:“啥是我想吃的?”

“也不是你想吃的,我说错了,你好奇的。什么桃胶银耳,一个比一个难吃!”团团嫌弃,“还没有脱了皮的麦仁好吃。”

陈大勇好奇:“脱了皮的麦仁是什么?”

团团:“没吃过?那回头找村里人买点。妈妈,还有脱了皮的麦仁吗?”

苏笑笑摇头:“刘庄要给我我没要,担心咱们都不在家,天热生虫。”

脱了皮的麦仁是刘庄他娘在家闲着没事自己弄的。苏笑笑她婶给刘庄弄六斤,让他给苏笑笑两斤,自己留两斤,再给他未来岳父一家两斤。刘庄觉着他对象家不稀罕那东西,要给她一半。苏笑笑向他保证他岳父一家稀罕,刘庄才拿走。

刘庄对象的父母过过多年苦日子,所以看着表皮炸开的麦仁也没嫌弃,当天就让儿媳妇和大米一起煮粥。刘庄对象的嫂子生在建国后,父母有工作,没吃过什么苦,嫌弃麦仁。可又不敢忤逆婆婆,就抓一把。

谁知煮好后黏糊糊的,麦仁不硬,也没有面粉的干涩,细品比大米还香。刘庄的未来岳父岳母很满意,问刘庄麦仁在哪儿买的,刘庄说他母亲砸的,他未来岳母由衷说道,他妈辛苦了。

前些天端午节,刘庄去他对象家,他拎过去的东西人家留下,返给刘庄一瓶酒和两份点心,说学生送的吃不完,让刘庄星期天回家拿给他父母。

言归正传。

苏笑笑说的事团团有印象,“妈妈,回头再给你你留一斤啊。”

“知道了。那你俩摘菜洗菜,我去煮粥。”

团团:“多煮点留爸爸回来喝。”

“也不知道你爸回不回来。”

团团:“不回来留我俩喝。我和陈大勇晚上做暑假作业。”

陈大勇忍不住问:“这几天都没见张叔叔,他这么忙?”

“今年上面要阅兵,估计忙着抓犯罪嫌疑人审理大案,该判的判,该毙的毙,防止阅兵期间出事。”

团团好奇:“妈妈听谁说的?”

“来往的邮件,全市的电话都归我们管,我们也要保证阅兵期间这方面的安全啊。”苏笑笑没打算跟团团说这事,既然说了索性全说了,“阅兵期间我可能没空给你做饭。我没回来也别瞎想,去奶奶家吃饭。一个人睡害怕,就让小光或大勇陪你。”

团团摇头:“我才不怕。您忙你的。我都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苏笑笑摆摆手,团团端着盆去摘黄瓜茄子豆角。

翌日一早,团团就要去前门大街,比张怀民上班还积极。张怀民看看表,“还没到七点,去这么早干什么?”

“这个时候正好,再晚公交车上就挤了。再再晚天就热了。”团团擦擦嘴,叫陈大勇拎东西。

陈大勇走着去路边,团团跑着去找李小光、朱红伟和杨一名。他们仨刚洗好脸,本想抱怨还没吃饭,忽然想到兜里有钱可以买着吃,就拎着水壶跑出来。

路上人少,公交车开得快,十几分钟几人就下车了。

到路边李小光一边把东西往外拿一边冲来来往往的行人吆喝,“南方的袜子凉鞋,帽子丝巾啦~~来看一看,看一看不吃亏啦~~”

喊了几句,李小光躲到团团身后,他嫌丢脸。

团团把他拽出来:“一回生二回熟!我妈妈说了,赚钱不丢人!”

“苏阿姨这么会说,卖对联的时候还不好意思?”李小光反问。

杨一名一本正经地感叹:“知易行难啊!”

团团把他推前面:“你喊!”

杨一名张张口,犹豫好一会也没能喊出来。团团故意刺激他两句,杨一名扯开嗓子就喊:“快来看,港城明星同款太阳镜!”

呼啸而过的年轻男子急刹车,一双脚蹬地调转车头:“明星同款?”

杨一名心虚,弱弱地说:“不是明星本人戴的。”

那人失笑:“我当然知道。你能弄到明星本人戴的,还在这儿摆摊?”

到跟前看一下几个,视线停在团团脸上,很是确定地问:“你们几个不大吧?这些东西在哪儿弄的?”

言外之意,就你们几个敢去南方?怕不是偷的。团团脑子灵听出来,半真半假地说:“找我家亲戚拿的货,赚高中学费和生活费。我保证这些全是从南方进的。”

那人蹲地上看一会儿,花半个月工资买一副太阳镜和一双丝袜。团团用报纸给他包好。

陈大勇接过钱人都傻了:“他都不还价?”

团团也没想到遇到个这么爽快的:“有钱吧?你看他的车子,嘎嘎新。看起来比我爸的还好。我爸爸说,没钱没关系买不到这么好的自行车。我爸的车子还是我叔找同事弄的票。”

“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十五块钱啊。“陈大勇压低嗓子说,“咱们的进价才四块五。人家进的更便宜。我感觉成本价最多三块。”

团团:“三块正常啊。”

“正常?”陈大勇惊呼出声,发现有人往这边看,赶忙小声说,“我怕人家回来找咱们。”

杨一名:“不会的。”

陈大勇疑惑,他怎么这么确定啊。

杨一名提醒:“你以前说你叔说人家南方进货北方卖,利润五倍。这说明别人卖的跟咱一样贵。都这么贵,他凭啥嫌咱卖的贵?”

李小光点点头:“我家前面的邻居上周买个墨镜,二十块钱。”

陈大勇惊得难以置信:“不是两块?”

“两块钱买你啊?”杨一名反问。

陈大勇需要缓一缓,慢慢蹲在地上。

朱红伟小声问:“这些卖完咱们能分多少钱?”

团团:“卖完再说。一人五块也值。”

朱红伟想想也对,但新手还是不敢漫天要价。可能他们显得稚嫩,有些东西确实比别人卖的便宜,中午十二点左右,几个小子蹲地上啃黄瓜番茄喝水的时候来了一群青年。

一人挑两三样,也没怎么还价。

一点多收摊,还剩两成。

团团去他爷爷家,妞妞从屋里出来问他生意怎么样。团团点点头:“还行。姐姐,你要不要把零花钱拿出来进一包货,跟我们一起卖?”

妞妞昨天下午回到家确实想过:“一包东西五十块钱吧?我没有那么多钱。”

团团朝他爷爷奶奶抬抬下巴。

妞妞眼睛一亮。

罗翠红:“给你二十块钱,回头还我们二十二?”

“成交!”妞妞兴奋地大喊一声。

团团向他爷爷说明来意。老张找个人力三轮车,陪团团和陈大勇去买一百块煤球,买个小炉子,买一个烧水壶,买一口可以炒菜煮面煮粥的锅,又买两副碗筷。

钱花了不少,陈大勇一点也不慌。

东西放好去团团家冲冲澡,他先去菜市场,团团去喊杨一名几人。几人去的是大菜市场,走到菜市场门口正好赶上大部分职工下班。

团团没有因为菜市场门口接地气而降价。人家嫌贵,他就说去南方拿的货,来回要花多少钱,住宾馆吃饭又得多少钱,还说这么热的天容易中暑等等。

这些都是事实,但有的人依然继续压价。昨天就回本了,团团不急,那人假装不买走人,团团也不喊她回来,叫他同学冲别人吆喝。

其他人一看还不掉价也不再压价,真心想买的就拿一个。

能来大菜市场的人都不差钱,卖到太阳落山只剩零星几个,杨一名吆喝着一块钱全拿走,感谢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支持。

卖完收摊各回各家。晚饭后齐聚团团家算账。算好就把钱分了。又过一天,刘大姑来团团家找他,团团带三十块钱去找杨一名等人。

五个少年加上妞妞买了四编织袋货。

当天下午就拿一部分去菜市场门口摆摊。

菜市场里头没有卖服饰的,跟他们几个没有竞争关系,又看他们年龄小,张嘴闭嘴赚学费,人家也不好意思撵他们。

说起来还是他们几个青涩的学生样保了他们。

八月初,他们还去菜市场,菜市场的人忍不住问:“卖这么久还没赚够学费?”

团团指着穿着朴素的陈大勇说道:“他爸妈让他辍学,他不愿意,他爸妈就把他赶出来。他不光要赚学费,还要赚房租和生活费。”

人家不信。

团团:“骗你小狗!你也可以去他住的地方打听,看看他是不是一个人出来租房。”

杨一名胡扯:“租的还是我家的房子。”

提起这事陈大勇仍然不好意思,人家见他耳朵通红,耷拉着脑袋,便不再怀疑。

收摊准备走了,一个大妈拎着一兜子菜塞给陈大勇:“虽然是人家挑剩的,其实没坏,就是干干巴巴显得颜色不好看。洒点水就好。但我们不能洒水,会被客人投诉。”

陈大勇一脸茫然,什么情况啊。

团团替他道谢,给她一个鲜亮的小发卡。大妈哭笑不得。妞妞说:“给您闺女戴。”

大妈笑着道一声谢,进去就跟同事们感叹那几个孩子真懂事。

此后再也没人赶他们挤兑他们。

八月下旬把秋天的货拿回来,杨一名等人分好货就问团团是不是应该把钱存银行。

团团:“你是未成年,银行给咱们开户口吗?”

李小光朝外面睨了一眼。

团团出去问他妈妈。

苏笑笑以前工作的邮局可以开户存钱,她想想那个时候的规定:“满十六岁可以。你不行。”

十三周岁的团团撇撇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几个同学。

翌日,张怀民陪他们几个去银行把钱存起来,陈大勇几人踏实了。说着笑着走到路边,杨一名看到团团停下:“苏团团,看什么呢?”

张怀民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吉普车朝他们开过来,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条手臂随意搭在车窗上的男军官冲团团挑挑眉。

团团愣了一瞬,反应过来激动地“哇”的一声跑过去:“大娃哥哥!”

男军官正是钟大娃,身着军绿色短袖衬衫,见他这样高兴不禁爽朗一笑,摸摸他的小脑袋:“嘛呢?”

“我——陪我同学存钱。你你怎么在这儿啊?”团团好奇朝里看。坐在副驾驶的军官冲他挥挥手。团团对他还有印象,抿嘴笑笑。钟大娃捏捏他的小脸,“去哪儿?我送你。”

团团下意识摇头。

张怀民正好要去单位:“出城还是进城?”

“进城。”钟大娃回答。

张怀民打开后面车门:“捎我一段。团团,你们几个自己回去。”

“啊?不是,这就走啊?”团团肉眼可见地失落。

钟大娃推开他的小脑袋:“哥还有事。改天休假找你玩儿。”

团团赶忙说:“爸爸,你把新家地址告诉大娃哥哥。”

钟大娃:“我知道,你以前说过。”

“还记得?”

钟大娃佯装不快,朝他脑门上敲一下:“小看我了不是。走了啊。”冲不远处的几个小子挥挥手。

车走远杨一名几人才敢靠近。杨一名一脸稀奇地问:“苏团团,你还有当兵的哥哥啊?”

团团摇头:“不是的。他是我爸爸领导的儿子。以前我和妈妈在岛上陪爸爸,他家离我家很近。”

杨一名:“他在首都当兵?他是军官吧?看起来不像新兵。”

团团:“他大学上的军校。”

“首都的军校?最好的军校不在首都吧?”

团团摇头:“看专业。最好的军校不一定有最适合他的专业。再说了,他以后可以去国防大学进修。这两个学校的人脉能保我大娃哥哥一辈子。”

杨一名听出来了,他同学很崇拜对方,“那他前途无量啊。”

“当然了。我大娃哥哥今年才二十二岁。毕业两年了。”团团说起钟大娃就很骄傲,“年龄最小学历最高,他再有机会上战场,无敌了!”

杨一名乐了:“真厉害!”

团团感觉他皮笑肉不笑:“你不懂!回家!”

杨一名追上他:“公交车还没来。”

团团:“走着回去。车上小偷太多!”

杨一名算算距离,两公里,走回去也无妨,就催李小光等人跟上。

陈大勇到团团身边问:“我是不是要再买点粮食?”

杨一名不赞同,买太多招老鼠。

团团:“可以带去食堂换饭票。”

陈大勇以前中午在学校吃饭,一顿可以吃四个大馒头,但只敢吃两个,有时候甚至一个。闻言他想饱餐一顿,“那我们下午下乡,往后几天卖衣服。我怕时间长了天气变冷压在手里。”

首都的秋天极短,说降温就降温。苏笑笑曾提醒过团团,别拿太多秋天的货。团团点头:“听你的!”

这三个字让陈大勇愣了片刻,回过神发现几个同学走远,赶忙追上去,笑着大喊:“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