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咧嘴一笑:“如果真有的话,只需要两枚炸弹,就可以终结整场战争。”
张虎心中愤愤不平。
谢尔盖:“对了,五分钟前总指挥所下达命令,长官要求我部,在台儿庄战役结束后,尽快返回徐州。”
张虎皱眉:“后方出什么事了?”
突兀的电报,让他有些心慌。
谢尔盖摇摇头:“目前尚不知晓。”
张虎点了点头:“给总指挥所复电,我部已收悉相关命令。”
——————
汤恩伯部骤然出现在北侧,第十师团腹背受敌,大乱阵脚。
矶谷廉介仓促抽调预备役部队,组建一个临时支队,共计三千余人,部署在台儿庄之北进行抵抗。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短暂稳住局面后,第十师团立刻撤出原有阵地,收缩战线。
第二集团军损失惨重,伤亡已逾十分之七,无力参加拂晓后的战斗。
反攻的重担,自然落在了一纵,四纵的肩上。
随着时间推移,胜利的天平逐渐倾斜。
城外高低,指挥所内。
孙铭:“长官,前面和日军第10联队作战的,应该是第25师!”
楚云飞放下望远镜:“25师?汤恩伯的部队?”
孙铭点点头:“是!”
楚云飞双手背在身后,凝望前方战场:“第二十军团,当真是国军精锐,十五生的重炮,还真是少见!”
高地下方,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数朵蘑菇云升起。
剧烈的爆炸声,甚至传到了楚云飞的耳朵里。
所谓的十五生重炮,就是自德国引进的sFH18 150毫米榴弹炮。
大部分折损在了南京,只剩下几门重炮,还装备在野战部队。
眼下的国军,75毫米火炮,可以充当主要炮兵力量。
哪支部队要能装备上105毫米火炮,在大型战役中,都是战区长官掐在手心里的王牌精锐。
更不要提150毫米重炮。
孙铭心中倒不羡慕,这种口径的重炮,自家也有好几门。
105毫米的更多,足足有二十多门。
至于75毫米火炮,数都数不过来,多到只能下配给纵队,担任一线火力支援。
“长官,我部是否帮一帮友军?”
楚云飞沉思:“都是打鬼子的部队,既然碰上了,肯定得帮帮场子!”
“让七营,八营,九营赶过去支援,突袭日军侧背!”
“还有炮一营,二营,提供火力支援!”
孙铭:“是!”
楚云飞望向前方战场,眯着眼睛,暗自盘算。
他乐于帮助友军,但不能瞎帮。
汤恩伯军团出现在眼前,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日军的防线快要被打穿了!
只要能消灭面前之敌,便可将前后战场连成整体,一旦被分割包围,就算鬼子兵个个有三头六臂,恐怕也无力回天!
孙铭有些不放心:“长官,总指挥所那边”
楚云飞挥了挥手:“无妨,战场之上,先斩后奏,快把命令传递下去,指挥所那边,我自会去说情!”
第十师团撤退速度太快,整个台儿庄周边,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大量情报如纸片般纷纷飞向总指挥所,参谋官们忙得焦头烂额。手上的情报还未处理完,新的一批情报又接踵而至。
无奈之下,先前制定的作战预案只得统统作废,重新开始制作新的方案。
可还没等忙完,又收到了一批新的战报。
效率很低,下达命令的延迟性很大。
然而日军在持续转移,前线部队不能坐视不管、无所作为。
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
于是只能依据一线指挥官的判断,先采取行动追击,事后再向上汇报。
毕竟不是谁都像王奉那样,不但能对战场信息了如指掌,还没有一丁点的延迟。
只要他想,就连矶谷廉介一天上了几次厕所,都能弄得明明白白。
孙铭敬了个礼:“是!”
楚云飞目视前方,心中估量着战局。
日军第十师团自滕县,一路打至台儿庄,血战经旬,看上去作战仍异常勇猛,但实则已是强弩之末,弹药,汽油皆以消耗殆尽,稍微遇到些挫折,便会彻底泄气,全军胆落。
就像现在这样,狼狈逃窜,溃不成军。
胜利,已经很近了!
三个步兵营收到命令后,迅速出击,与友军第25师一起,夹击包围圈中之敌。
精锐纵队的士兵素质,与鬼子兵不相上下。
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略强于日军。
一方士气低落,又无炮火支援,一方保持全盛之势,身后火炮云集。
孰胜孰败,根本没有悬念。
——————
第十师团。
矶谷廉介坐在马上,神情惊慌:“第40,63联队在哪里?”
武藤正:“第40联队被敌军两个师围困,屡次突围无果,第63联队前往支援,但遭遇阻击,停滞不前!”
“第10联队遭遇夹击,被分割包围,目前情况不明.”
矶谷廉介忙问:“骑兵旅团呢?让他们速来支援!”
武藤正叹了口气:“在来援途中,遭遇守备军重火力阻击.被迫撤出战场。”
矶谷廉介攥紧马缰,想要调兵遣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武藤正在一旁劝说:“阁下,四处都是支那军队,我部被分割包围,如若再不撤离,恐怕.”
矶谷廉介转头,望向身后千余名溃兵,自知无力回天,再三犹豫,终于鼓足了勇气:“命令各部,自行突围!”
武藤正躬腰:“哈依!”
矶谷廉介举目望天,心中满是不甘。
“此战我军,全败于守备军之手!”
如果那晚,支那援军未至,后半夜入城军队便可攻陷整个台儿庄。
就算今日拂晓背侧遭受进攻,也有充足的兵力和时间调转枪口。
应付起来游刃有余,甚至还能有序反攻。
何至于惨遭如此大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