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行了,都散了吧。”
这一节课恰好是下午最后一节课,学生们一窝蜂都朝食堂跑去,倒不是怕抢不到自己喜欢吃的菜,而是想早点吃上。
食堂准备的饭菜都是足量的,每个人都能吃到撑,就算吃不完,还能喂猪喂鸡。
食堂后头就建了一个专门的养殖场,里头养了鸡鸭鹅猪羊等家畜,以后等这些家畜长大了,食堂就可以自给自足,不用从外面采购食材了。
不仅有养殖场,还有一大片农田,只不过目前还没有种上东西,这是薛婳为学生们准备的试验田,打算到时候给学生每个人都分一块地,让他们自己种植。
种地也是一项技能呢,而且是镌刻在种花家每个人血脉基因中的本能。在这个以农为本的时代,如果能将这项技能修炼好,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愁饭吃。
今天的晚饭照例是三荤三素一汤,三荤:红烧肉、酱爆鸡丁、梅菜扣肉。
红烧肉浓油赤酱,肥而不腻,一块块如同鲜润的玛瑙,入口即化,还带着微微的甜意。酱汁淋在晶莹雪白的米饭上,拌上一拌,用勺子大口送进嘴里,别提多满足了。
酱爆鸡丁是用猪油炒的,里头用的是黄豆酱,炒出来的鸡丁嫩如豆腐,同样是拌饭佳品。
梅菜扣肉咸淡适中,肉被煨得软烂,里头的梅菜充分浸透了肉汁,吃起来比肉的味道也不差。
其实这个时候河里的鱼也很鲜,经了一冬,开春破冰后,河里的鱼养肥了膘,无论是红烧、清蒸还是用豆腐煨汤,滋味都美得很。
不过考虑到鱼里的刺比较多,学生年龄又普遍偏小,所以薛婳将菜单里和鱼有关的菜都划掉了。
哦,除了甲鱼。
今天的汤就是甲鱼汤。
三素:清炒春笋、干锅豆腐、烧菜心。
这个时节春笋刚刚冒头,嫩得很,用猪油炒一炒就很好吃了。
另外还有两样点心:芝麻球球、米糕。
芝麻球球是用糯米面皮包上芝麻白糖豆沙等甜馅,裹成球形,放进油锅里炸,外面再滚一圈白芝麻,特别香,吃的时候有些微粘牙,还会拉出丝来,酥沙松软、甜而不腻。
总之众人踏进食堂,一眼望去全都是好吃的。
不过在学校待了几天,他们已经适应了许多,知道那些吃食不会消失,现在的生活也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心里安定下来,已经不再像一开始那样迫不及待地一哄而上,而是有序地排起了队伍。
吃的时候速度也不再跟打仗似的。
只不过大部分人依然吃得很快就是了,毕竟长期形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
只是因为不再缺衣少食,所以懂得克制自己了。
当众人吃得正嗨时,广播里传出了一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