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后来发生的事,宗策已经记不太清了。
他只记得这一年的雪下得极大,就连在城中生活了几十年的古稀老人,都说这是自己有生以来,见过最大的一场雪。
宗策甚至恍惚间生出了一种幻觉:
仿佛这场大雪,就是为了送别那人而落。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百官服丧。这期间,依照先帝口谕,国中大小诸事,都由宗策代为批阅。
和上次他总理政务时处处受制不同,那日从宫中回去后,唐颂便以自己老迈体衰、不堪大任为由,递交了告老还乡的折子。
这一举动再度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太子党更是如丧考妣,拼命想要上门劝说唐颂回心转意,然而统统都被唐颂拒之门外。
谁也不知道,为何本该在此时大展拳脚的唐阁老,会突然改变了主意。
而知晓内情的几人,都对此三缄其口。
宗策按照流程和唐颂走完了三请三辞,唐颂携家小归乡那天,他并未和其他朝臣一样到场相送,而是托人转交给了他一封信。
一封又殷祝亲笔书写的信。
上面只有一句话:“将来唐氏如遭大难,且非自身恶行所致,可凭朕亲笔谕旨,保全家小性命。”
落款是殷祝的私印。
唐颂双手颤抖地捧着那封书信,心中最后一点郁气和不甘也顷刻间化为乌有。
他当场膝盖一软,跪倒在地,任周围人怎么拉也不起来,朝着皇宫的方向深深叩首了一炷香的时间,这才伏地泣声道:
“老臣……拜别陛下!”
唐颂走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幼主年少,宗策独揽大权,和宋千帆作为辅政大臣,撑起了殷祝离开后隐隐出现动荡之势的大夏。
周边蠢蠢欲动的小国在挨了几发神机的炮火后,顿时一个比一个老实,也明白了就算大夏的皇帝年幼,但身边的这些辅政大臣可都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
尤其是宗策。
在周边国家看来,此人靠着军功和恩宠上位,被阁老弹劾谋逆,却依然能博取皇帝的信任,全身而退,后来更是让病重的大夏皇帝下遗诏任命他为朝中第一人,扶持新帝登基。
从一介御前侍卫,到与君王比肩,此中心机,不可谓不深!
再阴谋论一些,搞不好就连这次皇帝的死,也是宗策暗中动了什么手脚。
不仅是这些小国,就连大夏朝廷内部,也有不少人是这么想的。
证据就是陛下抬棺下葬那日,在满朝文武都痛哭失声的时候,独宗策一人立于帝陵满山青松前,神情寂淡,甚至还有功夫盯着那路边野花丛上停留的蝴蝶发呆。
他也因此被不少人在私下谤议“无心无肺”,辜负了陛下对他的一腔真心。
宋千帆将朝中这些风声告诉了坐在对面的男人,宗策淡淡地听着,不置可否,似乎全然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如何。
他饮下杯中最后一口茶,起身道:“我先回去了。”
“不再多留一会儿吗?”宋千帆慌忙起身,好言挽留道,“天色还早,这两天朝中无甚大事,就算赶着回宫批折子,也不必这么着急吧。”
王夫人从外面走进来,也跟着自家夫君一起劝道:“家父正好差人送来一批上好的大闸蟹,宗大人不如留下一起用个饭?难得中秋佳节,大家一起聚一聚热闹热闹也好……”
话说到一半,注意到宋千帆在拼命给她使眼色,自知失言的王夫人赶紧闭上嘴巴,冲宗策尴尬一笑。
宗策明白他们夫妻俩的好意。不过……
“不必了,”他说,“阿略还在家等我。你们慢用,在下就先告辞了。”
目送着宗策坐上马车,朝着皇宫方向驶去,王夫人蹙着眉,担忧问道:“你说,他这状态,究竟是算好,还是不好呢?”
宋千帆沉默许久,摇头道:“我也看不清了。”
车轮滚滚,碾过青石板路。
马车最终停在了卢及的那间旧宅前。
宗略这段时间一直不在旧都,立夏那日,他就出发去了卢及的故乡,说要为对方扫墓,带走了大部分下人。
宗策平时一般还睡在御书房,也很少来这里,今日过节,他便让府上的人都放了假,自己则钻进后厨,点火烧水。
他先给自己煮了一碗面条,又走到地窖里,从弥漫着寒气的冰桶中捞起了一个饺子,一齐下进了汤里。
弥漫的白雾升腾而起,宗策端着这碗只有一个饺子的清水面条,有条不紊地坐在了院中的石凳上。
烛火昏暗,月明星稀。
宗策捏着筷子,搅了搅那碗面条。
夜空中金黄的圆月让他的眼神微微恍惚,直到夏日清风送来一阵花香,方才回过神来。
卢及养的这些花,品种都很珍贵,放眼整个大夏都难得一见。
他不常来,日常就由宗略负责照料这些花花草草,宗策一直觉得他不会园艺,谁知春季一到,满院芬芳更胜从前,引得蝴蝶蜜蜂翩飞,乍一看,还以为是误入了某处桃源仙踪。
那日宗略叫人给他带话,说院里花开了,可以来看看时,宗策满脑子只有一句诗: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他垂下眼眸,又搅了搅面条,低头囫囵吃了一大口。
连面带汤地喝完,碗里只剩下了一个被冻得有些变形的饺子。
宗策知道这不是那人亲手包的,可那一日,殷祝说的每一句话都反反复复地回荡在他的脑海之中,满朝文武都含泪吃完了陛下最后的恩赐,唯有宗策舍不得吃这顿饺子,叫人把他的份冻了起来。
这是殷祝走后的第一个中秋团圆日,宗策决定允许自己尝一个,就当是那人还在,吩咐御厨给自己下的好了。
他用筷子夹起那枚圆滚滚的饺子,放进嘴里。
刚咬了一口,就吐了出来。
宗策怔然看着那饺子皮里露出一角的铜板,不知过了多久,忽然用手抵着额头,靠在桌边低声笑了起来。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明明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可眼眶却酸楚至极,像是有只看不见的飞虫撞了进来。
宗策用力地眨了几下眼睛,视野仍然模糊一片,胸膛中仿佛被人撕扯开了一个巨大的空洞,叫人喘不上气来。
他的眼前闪过很多画面,从初见时殷祝仰头望着他,压抑着欣喜的热切神情,到知晓自己心意时欲盖弥彰的惶恐躲闪,再到一切真相大白时,那双月夜下因为愤怒而格外明亮的漂亮眼眸。
最终一切定格在帝陵前的涛涛松海前。
宗策重新拿起筷子,将那枚铜板挑出来,一点一点地吃完了那个饺子。
又苦又涩。
他想,这宫里包饺子的御厨,手艺该精进了。
*
云端之上,万里晴空。
殷祝一把揪起白胡子老道的衣襟,质问道:“我干爹呢?他人去哪儿了?”
白胡子老道一记浮尘敲在他手腕上,嚷嚷着让他撒手,年轻人一点都不知道尊老爱幼。
但殷祝就是不干,还更大嗓门地嚷嚷回去了,说他身为神仙以大欺小倚老卖老,让他赔自己的记忆,否则等下见到他干爹,他百分百要狠狠告上一状,叫你这老头儿吃不了兜着走。
狐假虎威这种事情,殷祝想来干得十分顺手——就从他最后那一幕瞥见的两人的站位来看,他干爹在神仙里的排位,肯定是要比这老头大的,就是不知道究竟大多少了。
殷祝原本只打算吓唬他一下,没想到白胡子老道听完,面色还当真僵了一瞬。
这是有戏!
殷祝立马精神一振,盯着他,慢斯条理道:“你想有话好好说,那行啊,先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我会莫名其妙死掉?你和干爹为什么又会出现在我榻边?”
其实殷祝最想知道的,是那个一看就很有神性的干爹,究竟和他的凡人干爹是个什么关系?
白胡子老道叹了一口气,认栽道:“行吧,你先松开我,待我慢慢跟你讲。”
殷祝瞪了他一眼,松开了手。
“长话短说。”他没好气道。
白胡子老道心疼地捋了一把被殷祝拽掉几根的胡须,但见殷祝暂时服软,口气立马就不一样了:
“你擅闯星君道场,我禀报星君后,星君好心不与你计较,还打算等尹昇死后亲自把你送回去;结果你呢?非要乱来,给他强行延寿一日,现在好了,星君修行被迫中断,还提前八百年来了情劫!”
他碎碎念道:“这个轮回道场,原本是星君开辟出来用作历练的,结果被你搅合散了。星君也真是好脾气,不仅把修补的责任都包揽了,还说让我过来多照顾一下你……你笑什么?”
殷祝强压下听到“情劫”两个字不自觉上扬的唇角,面对怒视自己的白胡子老头,挑眉道:“听你这口气,好像很不服的样子?怎么,我干爹把你的活都干了,你还不满意吗?”
不等白胡子老道说话,他又笑道:“听你口气,星君应该神位比你高吧?可我管他叫干爹唉,你说,咱俩这辈分怎么算?”
白胡子老道怒斥道:“厚颜无耻!”
殷祝心想我就脸皮厚怎么了,我干爹可是星君耶。
一听就知道超厉害的!
“那道场里的宗策,是星君的意识投影还是分身?”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殷祝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觉得有点儿不太能接受——虽然有个神仙干爹当靠山的感觉很不错,但他喜欢的那个,还是随他打天下、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凡人干爹。
“那是星君的过去。”白胡子老道说,“星君是由凡间信仰凝聚神格,飞升上界的。”
殷祝睁大了眼睛,下意识脱口而出:“祖父悖论?不对,还是莫比乌斯环?”
他改变的,难道是真实的历史吗?
似乎是洞察了他的心声,白胡子老道点了一下头,冷哼一声:“就是你想的那样。所以你明白我为何说你乱来了吧?当初怎么劝你都不听,还吵吵着什么宗策离不开你……要是没有你,星君现在的修为早就更上一层楼了!”
殷祝一听这老头说话就来火:“有我怎么啦?这辈子我干爹他仍是战神,但不是在死后才被万民供奉,不比人死了才追封来得好吗?”
白胡子老道:“凡间事怎能和仙家修行相比。小孩子家家,你懂什么!”
殷祝冷笑一声,正要撸袖子好好跟这老头理论一番,实在不行就以德服人,忽然听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低沉声音:
“仙君,我从前同你说过,凡间种种,都是劫数。并不是没有谁,这一劫就不会存在的。”
殷祝猛地转头,在看到他干爹的脸时,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可等反应过来此干爹非彼干爹后,他又有些踟蹰,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方式对待这个宗策。
在殷祝看来,这两个人的气质实在不太一样。
这位干爹身上氤氲着淡淡的香火气,很好闻,漆黑的双眸犹如深邃夜空,蕴藏万千星辰,一看就知道不似凡人。
他想了想,决定先双手合十拜一拜,然后央求道:“那个,星君干爹,既然历史都已经被改变了,那我能不能回到,呃,就是下界那个凡人干爹的身边?求你了干爹,帮帮忙吧~”
星君在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眼神中划过一丝异样。
他意味不明地问道:“你很想他?”
殷祝小鸡啄米式点头。
当然了!他现在都不敢去想,自己死后他干爹会是怎样一副状态,虽然殷祝已经为宗策把能考虑的都考虑了个遍,但不亲眼看到的话,果然还是很难放下心来。
“其实不必理会,”星君朝他淡淡一笑,“他即为本座的过去,本座能飞升成神,就说明过去即使改变,也不会对他产生太大影响,凡人一世,最多不过百年而已。”
“本座可以送你回到自己原本的世界,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留下,陪本座度过情劫,”他说,“你意下如何?”
殷祝想了想,说:“我选C。别说百年了,就算只有三年五年,我也想陪着他一起。”
但或许是担心星君误会,他赶忙又补充道:“我不是不愿意陪你的意思,就是,总觉得咱俩是第一次见面……有、有点不太熟,而且神仙寿命应该都很长吧?大不了等我死了,你再把我弄过来也成……”
越说到后面,殷祝的声音越低。
因为就连脸皮厚度如他,也觉得这个建议有点太过分了。
哪有这样既要又要的?
但星君看着他,唇边的弧度却反而加深了。
“好。”他缓缓点头,“本座可以送你去见他。”
星君伸出指尖,再次凝聚出了那只蝴蝶,在殷祝倏然收缩的瞳孔中,蝴蝶化为一道光,没入了他的眉心。
“但有一点,方才你说错了。”他温和道,双眸一眨不眨地注视着殷祝。
“生生,我们并非是第一次见面。”
第125章 【四合一】
直到千百年过去,宗策都还清楚记得他与殷祝的第一次相见。
成神后他立下道场,只为让自己从一次次轮回中放下执念,可那份生前的不甘怨愤太过浓烈,既成就了他今日的神格,也阻碍了他的修行,使宗策迟迟不能向成就大道更进一步。
为了散心,他便决定在下一次轮回开始前,去凡间走上一趟。
比起他所生活的那个朝代,凡间的变化很大。
宗策有些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但还是入乡随俗,用法力变出了一身T恤牛仔裤的装扮,走在了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心。
漫无目的地逛街时,他被穿着清凉的姑娘拿着一个名为“手机”的东西索要联系方式,宗策很认真地询问了对方什么是手机,又从WiFi一直问到互联网起源,最后在那姑娘一脸“这帅哥怕不是个傻子”的诡异目光中,认真向她道了谢。
他用黄金换了些钱,去街边给自己买了一部手机。
……然后就跟人在网上吵起来了。
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在学会基本的用手机上网后,宗策最关心的,当然是有关自己和大夏的相关讯息。
为此,他还专门加入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论坛。
因为这个论坛的规定里写着:“欢迎考据,理性讨论,拒绝一切黑粉意淫杜撰”。
但进入论坛后宗策才发现,这些所谓的“理性网友”,是不是把他想得有点太过于圣人了?
尤其是那位叫“生生不息”的网友,更是天天刷屏,变着法儿地吹捧自己,活跃得让宗策都有点儿受不了。
这位周二到周四痛骂尹昇,顺便夸他;周五到周六从野史里翻出一堆乱七八糟的论据,直截了当地夸他;周日发自己到各个名胜古迹和宗公寺庙打卡的照片,变相夸他。
除此之外,还会间歇性发一些周边照片,炫耀自己和偶像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周一白天他不发帖的原因不是因为要休息,而是开组会要上交手机。
窥屏多日后,终于在某一天,在这位生生不息又开始吹他彩虹屁的时候,宗策没忍住,在他发的帖子底下回道:“你怎么知道宗策不是早有反心?”
没想到这下却是捅了马蜂窝,那名叫生生不息的网友立马炸了,狂喷他十几条说他胡说八道,信口造谣。
宗策那时候还不知道,在关于偶像清白的问题上,一个狂热粉丝的战斗力堪比一头发狂的成年猛犸象。
他还很认真地遵循论坛的规定,结合正史回复了那位网友,论述条理清晰,推论合情合据——最关键的是,他就是当事人,还能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是怎么想的吗?
苏成德后来与他关系冷淡,就是因为在监军期间发现了这个苗头,身为宦官,他忠于朝廷;身为友人,他又不愿告发宗策,最终两人只能渐行渐远。
但那名网友非常倔强,打死也不相信,他们辩论了快三天,最后对方一口咬定他是黑粉来论坛捣乱的,不仅骂他你知道个屁的宗策,还嘲讽他是不是用老年人手写打字才回复得这么慢。
的确只会用手写的宗策本人:“…………”
他被气笑了。
同时也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
好好的,他为什么要在网上跟后世的凡人辩论这个?
就在宗策准备不搭理这人的时候,屏幕上跳出来一则消息通知——他被管理员踢出了论坛。
原来这个生生不息就是管理员的小号,论坛也是他一手创建,全凭几年如一日的疯狂水帖吹他的彩虹屁,才把论坛的排名水到了最前列。
怪不得他们争辩的时候,好多人都在劝他蒜鸟蒜鸟,你斗不过他的,宗策见这人回复条理还算清晰,历史学得也不错,本以为是个能讲理的,没想到竟然给他来删号拉黑这一套。
宗策不是个争强好辩的性格,但相比与隔壁主张割肉喂鹰的佛祖,继承道统的神仙普遍都瞧不起这种以德报怨的外来神仙。
他们修行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又不是白白当冤大头忍气吞声。
而宗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被这位网友的阴阳怪气和各种嘲讽激起了火气。
道场中的一次次轮回经历也对他的心性产生了影响,每当宗策看到这人在论坛发帖吹捧自己的种种功绩时,心中总会升起一个念头:
你错了。
你只是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
他的第一座金身,是后世大夏沦丧后,由那些流离失所、被屹人当做猪狗奴役的百姓,在绝望之际向上苍祷告铸成的。
此后每一次收获大量信仰,都是在烽烟四起的乱世。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去祈求神灵的帮助。
后世将他一个家国沦丧的败军之将当做战神来膜拜,不断给他编纂各种功迹,美化他的人格与品行,说他是虽败犹荣的英雄,是完美无瑕、可歌可泣的宗公。
可宗策还活着时,听到的却大多是攻讦的话语。
朝堂上的大臣们弹劾他“空战耗尽国力”、“一意孤战,不顾百姓性命安危”;朝廷连着数月拖延军饷,军中的士兵们缺粮缺衣,最终信任的亲兵带着手下逃亡。
他下令将这些人按照军法处置时,那一句诛心的谩骂像是刀子一样捅在他的心上,叫宗策至今都难以忘怀——
他说,连让兄弟们填饱肚子都做不到,宗守正,你怎么当的将军!
那种感觉,正如他走进宗公庙,看到堂前供奉的那块牌位时,内心的复杂难明一样。
这块牌位上写着一句话:
——愿千秋后世,国泰民安;天下苍生,离苦得乐。
他为什么会成神?
不就是因为,无论他生前还是死后,天下的人们都一直在做着一个同样的梦吗?
宗策想,这个与自己在网上争辩的人,假如生活在那个时代,就会明白,他所喜欢的那个宗将军,其实是多么普通又无能为力的凡人。
所以出于某种冲动,他也这么做了。
他借用了一位小辈的形象,也就是那位白胡子老道,将这个叫殷祝的年轻人带到了过去,那段真正的历史之中。
这里不是他的道场,时间线是固定的单一航道,无论对方做什么,都不会改变既定的历史节点。
但宗策很快又后悔了。
这个孩子——以殷祝二十出头的年纪,在上千岁的宗策看来当然是个孩子——只是在网上与他起了口舌争辩,并没有做错什么。
即使事后他会消除对方脑海中关于穿越的记忆,但也不能抹去殷祝因为自己而亲历乱世的事实。
所以宗策在第二天就找到了对方,向他道歉,并说明要带他回到现代。
却被殷祝拒绝了。
他不知道宗策的身份,只当他是个气性大的神仙,但还是很认真地告诉他,既然来到了这里,自己暂时还不想回去。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试试看改变这段历史。
宗策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天道已经规定了,影响这个世界的一切关键节点绝不会被改变,比如屹人注定会灭夏,再比如他一定会死在兴和七年的除夕之夜。
他的道场,只是模仿天道的运行规则,形成的一方不算全面的小世界。
里面的一些节点可以被他改变,有一些则不能。
只有当他修为更进一步、将道场开辟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时,作为创世的神明,才可以做到意随心动,不再顾忌这些规则。
但殷祝就是不相信,坚持说自己要试试。
就像之前那样,宗策依旧无法说服他。
他看着黑发青年眼中亮起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千年前刚踏入皇宫的自己。
临走前,他给殷祝留下了许多金银财宝,告诉他如果想要回家,随时可以在梦中呼唤他。
然后看着殷祝用这些钱招兵买马,救济穷人,又因为无法违逆时光的洪流,在一次次意外和朝廷的剥削中被迫散尽家财,带着仆人踏上了逃亡之路。
宗策以为,他不久后就会呼唤自己离开。
但殷祝没有。
即使一无所有,他也很快振作起来,靠着现代考古留下的记忆,带着手下人挖了几座前朝大墓,进献给一位朝中官员,很快又重新发家致富了。
这一次,他将钱财都用在了给神机营提供军饷上。
他买了很多粮草和过冬的衣裳,派人送给宗策,却在半路上被运粮官贪污,花大价钱买来的几十车军需全部打了水漂。
前线的将士们依旧饥肠辘辘,吃不饱饭还要和屹人作战,那名亲兵也还是当了逃兵,当着自己将军的面骂出了那句诛心之言。
殷祝听说了这件事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坐了一天一夜。
“够了,”宗策忍不住出现在他面前,“你已经做的够多了,随我回去吧。”
在现代,你有爱你的父母,有富足的家庭,还有亲朋好友相伴,何苦要待在这里,行一场注定徒劳无功的救济?
但殷祝只是低声说:“我给宗府上送去的拜帖和书信,他从来没收到过,想要登门拜访,他也永远不在家。”
宗策:“所以我说,历史会自行修正,你如果想要改变的话——”只会再次一无所有。
殷祝抬起头看着他。
几年时光让他变得成熟了许多,但目光中的火光却一如初见时那般明亮,甚至更甚从前。
“但那次他凯旋归来的时候,我站在楼上远远地望了他一眼,披着战袍骑在高头大马上,就和我想象中的将军一模一样。”他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笑道,“——我干爹可真帅!”
宗策一时失言。
他落荒而逃。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再去看殷祝的情况。
究竟是为了逃避,还是因为出于别的什么感情,宗策说不清楚。
直到那日他碰见了那名小辈,对方一见到他,就大惊:“您这是情劫到了啊!”
情劫?
宗策对此一笑了之,只旁敲侧击地提醒了对方要多加修行,不可成神后便随意懈怠——那孩子才多大,又是男子,宗策看他的眼神里只有慈爱,怎会引得红鸾星动呢?
他并未多想此事,直到感应到天道呼唤。
不知不觉,下界的时间线已经来到了他兵败被俘、被押上法场受刑的那一日。
宗策站在云端之上,远远地看到自己被赤身绑缚在刑架上,同样的经历他已经体验过无数回,但这还是他第一次从旁人的视角观看这一幕。
看着台上的血人,他冷漠心想,真是狼狈。
但脑海中又情不自禁地冒出一些奇怪的念想:
殷祝会看到吗?
这么多年过去,他还会坚持从前那样的看法吗?
没有回答。
他仰天望去,铅灰色的天空中飘起了雪。
与他记忆中的景象毫无分别。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行刑期间,殷祝一直没有呼唤他。
也没有来。
除夕之夜,聚在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们纷纷散去。
他们还不知道法场之上受刑人的身份,只当是个被官府捉住判刑的倒霉蛋,剩下负责看管法场的官兵们则都是魏邱和柳显的亲信,这会儿也都懒懒散散地坐在一旁打牌,或是抱怨两句过年还不得清闲,就等着刑架上的宗策咽气后替他收尸。
这时候,一个提着一篮馒头的男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无牌可打闲得无聊官兵看了他一眼,顿时皱起眉头:“这么多?你小子也太贪了吧!”
男人点头哈腰地朝他们走过来,往牌桌上放了一点碎银子,坐在那儿的官兵头子随意拿起银子,掂量了一下,又放嘴里咬了一口,从鼻孔里挤出一声哼气,算是同意他过去了。
“多谢官爷!”男人立刻眉开眼笑,谄媚地又向他们鞠了一躬。
然后他快步走到刑架上的宗策旁边,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眼,露出敬而远之的神色,嘴里念叨了两句,从篮子里取出一个馒头,准备弯腰蘸在那血泊里——
“哎呦!!!”
后背像是撞上了炮仗,他突然发出一声怪叫,痛得整张脸都狰狞起来。
男人摔倒在刑场上,一篮子的馒头散落一地,他挣扎着扭头望去,发现那竟是一个披头散发的年轻乞丐。
对方一口咬在了他的手腕上,那双漆黑眼眸死死瞪着自己,目光中像是燃着一把火,几乎要灼伤男人的眼睛。
“来人啊,有疯子!”他被咬得痛叫起来,拼命用脚踹这疯子,还想着伸手去抢救自己的馒头——这疯子大概是许久没吃饭了,脑子又不太好使,逮着他的馒头就踩!神经病啊!
打牌的官兵们这下也坐不住了,纷纷拿起棍棒围过来。
为首那人喝道:“干什么呢!扰乱法场纪律,给我打死了事!”
棍棒如雨点般落在那乞丐身上,乞丐发出一声呜咽,但死也不松嘴,像只疯狗一样逮着那男人咬,还有意把人往馒头那儿引。
不多时,散落一地的馒头就被众人的脚步踩成了稀巴烂。
混乱之中,没人看见台上伤痕累累的刑犯动了动,吃力地睁大了眼睛。
他的视线和被淹没在人群中层层遮挡的年轻乞丐对上,对方用那双布满血丝的双眸执拗地盯着他,直到被彻底踹倒在地。
而在小巷里,还有一位所有人都看不见的神明,猛地摇晃了一下身体,扶住了墙面。
他按住自己的脑袋,感受到脑海中突然多出一段的记忆碎片,和体内突然暴涨的修为,瞳孔骤缩,呼吸急促。
虽然只是一瞬间……但他记忆中的历史,的确被改变了!
他咬牙挤出两个字:“住手!”
官兵们的动作戛然而止。
光天化日之下,一个大活人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原地消失,吓得他们丢了棍棒,险些魂飞魄散。
宗策把殷祝送回了家。
他抹去了对方的记忆。但又会在深夜到来时,独自坐在殷祝的床边,望着殷祝的睡颜静静发呆,直到太阳升起。
看着青年蹙着眉头,并不安稳地在睡梦中轻唤干爹的模样,宗策伸出手,轻轻抚平了他眉宇间的沟壑,并下定了决心。
他要给殷祝一个没有遗憾的世界。
这是他欠对方的。
凝聚了记忆碎片的蝴蝶没入眉心,殷祝终于想起了一切。
——原来从前看到的那些关于干爹的幻境、偶尔一闪而过的违和感都不是假的,他真的不是第一次穿越啊?
睁开眼看到星君专注的眼神时,他却脱口而出:“上千岁的人了,还在网上跟年轻人打嘴仗,你羞不羞?”
白胡子老道怒道:“怎么和星君说话呢?再说了,星君怎么会干出这么幼稚的事情!”
星君轻咳一声:“抱歉,一时冲动。”
白胡子老道:“…………”
星君:“你先回去吧,这里有本座就行。”
再听不出来这是星君在委婉跟他下达逐客令,白胡子老道这几百年的修行,也算是修到狗身上去了。
主动告辞前,他想起殷祝刚才跟他嚷嚷的“我叫他干爹”,再联想一下星君突然到来的情劫……顿时五雷轰顶,浑浑噩噩地走了。
碍事的家伙终于走了,殷祝满意地收回视线,回头却险些撞上一张马脸,吓得眼前一黑,练练退后怪叫道:“这里怎么会有一匹马!?”
星君道:“这是本座的坐骑,你骑过的。”
殷祝勉强冷静下来,定睛一看,发现嘿,还真是。
“它也成神了?”他好奇问道,“就跟那什么,呃,哮天犬一样?”
星君颔首:“你若对二郎真君感兴趣,将来我们可以一同去他那里做客。”
殷祝双眼放光:“撸哮天犬也可以吗?”
“可以,”星君淡淡一笑,“哮天犬还挺喜欢与善客亲近的。只是一般神仙在看到哮天犬化作人形后的模样,都会对他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