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1 / 2)

第21章 综艺里摆摊/香喷喷干烙韭菜盒子

导演在一旁宣读“我是大老板”的游戏规则——

“本轮游戏参赛者共计100人,玩家抽取身份卡获取身份,其中【老板卡】10张、【员工卡】90张。”

“游戏模式为阵营战。玩家抽取阵营卡后分为A、B、C……H、I、J十组,每组中有老板1名、员工9名,共计10人。”

“每位玩家可获得初始资金20元,游戏过程中凭借【完成任务】、【自行创业】等方式赚取营业额。”

“晚上十点为休业时间,停止计算本日营业额。十点后,【老板】可选择是否使用已有的道具卡。”

“游戏持续十天。十天后,营业额最高的阵营获胜,获胜队伍可瓜分本轮游戏奖励。”

规则宣布完,玩家们凑在一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了几句。

有人抬起手,问:“道具卡怎么获得?分别有什么效果?”

导演笑而不答:“这就要靠你们自己去探索了。”

众人若有所思。除了道具卡略显神秘之外,这个游戏的其他规则看上去倒是挺简单的。——总而言之,获胜的关键就在于赚钱、赚钱、疯狂赚钱。

抽完身份卡和阵营卡后,众人不约而同地按阵营聚在了一起。所有人面色各异。

导演笑呵呵说道:“鉴于这是第一期节目,大家可能对规则没有这么了解,我先给你们提个醒——老板卡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份,不要轻易泄漏。”

说完这句话,导演便退到了拍摄范围外。玩家们按阵营站好,已经开始商量了起来。

沈三元站在一边,手上捏着两张卡片,一张白色一张蓝色。

蓝于飞远远走过来,看见她那张代表阵营卡的蓝色,默不作声把自己的绿色卡片往兜里一塞。

走到跟前,开始抱怨:“这个狗屁游戏,怎么安排在农村。鸟不拉屎的地方,还搞商战,真是笑掉大牙。”

蓝于飞往她身边扫视一眼,纳闷道:“你的队友呢?怎么就这么几个。”

沈三元慢吞吞“哦”了一声,满脸生无可恋,“我也不知道啊。”

这时,旁边一个同样拿着蓝色阵营卡的年轻男人说道:“都跟于燃走了。”

于燃,一个挺有名气的男演员。

这也难怪,毕竟来参赛的,不管是艺人还是素人,大部分都是为了积攒名气。跟于燃混,不用说镜头也不会少。

这时,一个娃娃脸女生问:“现在我们该去干什么?”

一时间没人说话,五个人都沉默了。

蓝于飞瞥了身旁神游天外的沈三元一眼,提议道:“创业吧,来摆摊。”

沈三元刚才还无神的双眼瞬间一亮:“摆摊?”

“对啊,这个游戏不是让我们赚钱吗?摆摊多好啊,现钱现结,投入也不用很大。”

沈三元:“我同意!”

另外三人互相对视一眼,也点头:“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啊。”

“那我们摆摊卖什么?”

“卖韭菜盒子吧。”

出乎意料,率先做出决定的居然是沈三元,只见她一改方才的随遇而安,变得格外有主意起来,“每人20块钱的启动资金,我们五个人加起来就是一百元,金额太小,只能买一些便宜的食材。韭菜和面粉十分符合这个条件。”

其他四人听得连连点头,娃娃脸女生又问:“我的厨艺不太好,你们会做吗?”

两个长相十分相似的年轻男人齐齐摇头。

沈三元:“交给我吧!”

————

张一张二,即那两个长相十分相似的年轻男人,是两兄弟,和娃娃脸女生赵濛去了集市上买面粉和韭菜。沈三元和蓝于飞则为了节约成本,准备去老乡家里借锅灶。

出乎意料的是,看起来性格恶劣不好相处的蓝于飞和老乡商量起来却是十分得心应手。

老乡家里的大娘还认出了他:“哎你,你是电视上那个蓝,蓝……”

蓝于风笑得温柔,十分讨喜:“蓝于风。”

大娘:“对对对,你演的那个封,封……”

蓝于风继续笑着补充:“封予岚。”

大娘也笑:“对对对,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不过你本人长得比电视上还好看。”

两个人扯着家常,气氛十分和谐。

这时,出去采购的小分队也回来了。张一、张二两人肩上各扛着一袋面粉,小姑娘赵濛两手空空,神情沮丧:“没有找到卖韭菜的地方。”

大娘“嗐”了一声,“多大点事?院子里不是有吗,随便摘,摘多少都行。”

蓝于风:“太好了大娘,您种的那韭菜看着长势就好,又绿又嫩,帮了我们的大忙了。不过我们可不能白要您的,市场上多少钱我们就按多少钱买。”

一番话把大娘捧得笑得见牙不见眼,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

进了厨房,看见用土块垒的老灶,几人还担心沈三元不会用。不过他们完全是多虑了,沈三元面色沉稳,动作娴熟,显然已经和这口刚认识的灶台处成了老朋友。

面板是用了多年的老面板,和好的面醒发一会儿,放在面板上揉,揉好后用刀将面团切分成三小块。

沈三元捏起一块面团不停转动,使之揉成圆形面饼,接着从中间掏出一个洞,继续两手转动,揉成面条后断开揪成剂子。

蓝于风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真心实意夸赞道:“沈三元,真有你的!揉个面团都这么有表演效果。”

这时,张一、张二和赵濛洗完韭菜回来了。

头刀的韭叶,菜叶最嫩。蓝于风的话也不全是恭维。洗好的韭菜还在滴着水,绿油油、嫩生生的,看着十分喜人。

沈三元让他们把韭菜放在了帘子上,控干水分,接着打了几个鸡蛋,搅拌均匀,往热锅里一到,霎时白烟升起、香气弥漫。土鸡蛋加上农家自榨的花生油,这味道别提有多香、多浓郁了。

鸡蛋炒成小碎块,拌入切好的韭菜里,接着滴入几滴香油、食盐。仅是如此简单的调味,就让馅子的香味变得丰富起来,浓郁的香气在满屋子里乱窜,勾得人人喉头滚动、口水直流。

做好了馅料,沈三元将一个个面剂子擀成皮,另外几人自觉地开始拿起面皮子往里塞韭菜馅子。

这一步倒不难,只需要在把韭菜馅夹在面皮上后对折起来,用力捏紧,不让馅子露出来就行。

沈三元把锅洗了,点上火热上,待锅内的水分烤干后,把捏好的韭菜盒子一个个摆在上面,小火烙。时不时翻个面,将两面烙得均匀。

韭菜盒子冒出香味后,几人心思浮动,几乎没办法再专注地捏手上的盒子。

过了一会儿,沈三元道:“韭菜盒子烙好了,大家过来吃吧!”

于是三人立刻把手里的面皮一放,迅速跑了过去。

一人一个刚出锅的韭菜盒子拿在手上,热气腾腾的韭菜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无油干烙的韭菜盒子,不像油煎的那样黄澄澄的美观,而是颜色较白,偶有一点焦黄。带着浅浅淡淡的炭火的气味。

拿在手里清爽利落,吃在嘴里则是香味醇厚、余味绵长。

韭菜、鸡蛋、香油,谁也不让谁,争相爆发出浓郁的香味,试图在嘴里斗个输赢。这场争斗,自然以味蕾得利,清爽的、焦香的、咸香的……可让它得到了一个大满足。

五个人捧着韭菜盒子大口大口吃着,咬得脆响,空隙间,沈三元抬起头一看,厨房门口正站着大娘3岁的小孙子,穿着布褂,咂巴着嘴,清亮亮的口水从嘴角滴落下来,拉了个半米长。

沈三元拿了布子给他抹干净脸,又洗干净那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拿了个韭菜盒子递给他:“吃吧。”

小孩儿也不认生,接过韭菜盒子就吃了起来。嘴张得大大的,要不是条件所限,恐怕一口就想把整个韭菜盒子包进嘴里。

几个人吃了个半饱才想起正事:“我们拿什么工具盛去卖?去哪里卖?价钱定多少?”

找这家的王大娘拿了几个圆盘状的竹编簸箕——这簸箕和蒸包子用的笼屉很像,但口径要大上许多,拿干净的布子垫了,接着把烙好的韭菜盒子一个一个摆在上面。

又另外拿了个纱布往上一盖:“这样好,保温又不怕灰尘。”

张一灵机一动,在簸箕上穿了两个孔,用绳子一穿,接着把绳子往脖子上一套,两手向前把着胸前的簸箕道:“怎么样?是不是有这味儿了?”

其他四人朝他竖起大拇指:“像模像样的。”

“价格呢?定多少?”

沈三元拍了板:“3元一个,5元两个。”

其他人纷纷表示同意。

至于摆摊的地点,也已经决定好了,就在之前买面粉的集市。

听说现在正是附近几个村子赶集的时候,人流量大着呢。

————

沈三元留在村子里烙韭菜盒子,另外四个人套着簸箕去集市上叫卖。

赵濛起先还有些不好意思,转头一看,张一、张二两兄弟已经玩开了,脸红脖子粗大声叫喊着,似乎生怕自己比对方少卖出一个韭菜盒子,而演戏多年已经小有名气的明星蓝于风,更是不怕不好意思,完美利用自己的帅气形象,对着路边的大娘大姐们一口一个“姐姐”叫着,一转眼,簸箕里的韭菜盒子已经卖出去好几个,刚开张就有了生意,着实让人羡慕。

赵濛深吸了一口气,也鼓起勇气,开始吆喝:“韭菜盒子,好吃的韭菜盒子,三块钱一个,五块钱两个……”

随着说了越来越多遍,声音也逐渐响亮起来。

有个年轻妈妈听到她的声音,还真的过来买了两个。

给她的双胞胎女儿一人一个拿在手上:“吃吧。”

女儿仰起头问她:“妈妈你呢?”

年轻女人摇摇头:“妈妈不爱吃。”

听到妈妈这么说,两个女儿于是没有再问,一人捧着一个韭菜盒子,“啊呜”一声,大大张开口,咬掉了一个小角。

小姑娘粉粉嫩嫩的小脸蛋,可可爱爱的,两只小小的手上捧着一个大大的韭菜盒子,视觉效果对比强烈,看上去更可爱了。

见女儿吃得香,鼻间又时不时传来韭菜的香气,女人也有些好奇韭菜盒子的味道,便问:“圆圆满满,可以给妈妈吃一口吗?”

两个小姑娘很乐于分享,满满见妈妈只咬了圆圆的韭菜盒子,还有些不满:“妈妈你怎么不吃满满的?”

于是女人又往她手上的韭菜盒子上咬了一口。

韭菜的香气塞了满嘴,炒鸡蛋的味道也丝毫没有被掩盖,再加上外面烙熟的面皮,一口下去,也太好吃了!

于是女人——

“圆圆,再给妈妈吃一口。”

“满满,妈妈也吃一口你的。”

……

左一口右一口。

两个小姑娘看着吃得不亦乐乎的妈妈,很疑惑:“妈妈,你不是不爱吃这个吗?”

女人:“呃……”

她能说是因为想留着肚子吃别的才这么说的吗?

都怪韭菜盒子太好吃了!

已经走出一段距离的赵濛被女人叫住又卖给她两个韭菜盒子的时候,还有些疑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发现确实是自己的第一个顾客后,也只当韭菜盒子确实好吃才这么快就有了回头客,一时间很是开心。

这时,一个大娘走到面前,凑近簸箕,左看看右看看,撇了撇嘴,表情有些嫌弃:“我还以为是什么东西呢,不就是韭菜盒子吗,卖得这么贵。”

赵濛不高兴了,但顾客是上帝,她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大娘,我们的韭菜盒子都是现包现烙的,韭菜还是刚从地里摘回来的呢,三块钱一个的价钱不算贵了。要是您还嫌贵的话,可以买两个。”

大娘说:“我怎么知道你的韭菜盒子是不是真的现做的,而且味道都不知道怎么样呢,你就让我买两个。一下损失五块钱,你赔我啊?你这小姑娘还挺会打算的。”

赵濛:“……”

大娘又道:“这样,你免费给我一个韭菜盒子尝一尝,要是味道好的话,我就找你买两个。”

赵濛有些犹豫,这时又听大娘道:“我跟我的小姐妹们一起来的,韭菜盒子吃着好吃的话,我再推荐给她们。”

“你想想,只是免费给出一个韭菜盒子,就可以增加这么多客源,不会让你赔本的啦。”

赵濛很想问:要是你吃完一个韭菜盒子直接走人了怎么办?毕竟味道好不好还不是凭你一句话。

——不过,她对韭菜盒子的味道有信心。

于是赵濛点了点头:“行。”

大娘面色一喜,立刻从簸箕里抓了个韭菜盒子拿在手上,她抬起头,视线和导演组的一个工作人员对上,见对方点了点头,这才拿着韭菜盒子咬了一口,边嚼边说道:“我看你这个韭菜盒子也…好香啊,怎么这么好吃!”

大娘说着话,往手里的韭菜盒子看了一眼,只见里面的内馅黄绿相间,韭菜嫩绿、鸡蛋嫩黄,煞是好看,这么一愣,话没多加思考就说了出来:“还真是新鲜现做的,难怪这么好吃。”

赵濛也笑着道:“肯定好吃啦,不然我怎么敢让您免费试吃呢。怎么样大娘,要不要多买几个?”

“这……”大娘有些犹豫,片刻后,咬了咬牙,“买!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叫上我的小姐妹一起来买!”

大娘没有骗人,片刻后,她果然带了一群年纪相仿的大娘们呼啦啦涌来。

赵濛被她们围得密不透风,一边打包一边收钱找钱,忙得不亦乐乎:

“大娘您要两个对吧?五块钱。”

“四个十块钱,已经是最大优惠了,真的不能更便宜了。”

“好嘞,大娘您拿好!”

在大娘的帮助下,赵濛带来的韭菜盒子很快就卖完了,她喜滋滋道:“我再回村拿去!”

赵濛走后,一个工作人员大步朝大娘走去,脸色不太好看:“怎么回事?大娘,不是让你骗到一个韭菜盒子就走人的吗?你怎么还把道具卡给她了!”

大娘委屈:“不是你们说的可以用那什么卡付费吗?我尝了一下觉得那个韭菜盒子挺好吃的,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

工作人员叹了口气:“这才第一天就给出了一张道具卡,而且距离游戏开始还没有三个小时吧……”

他一边说话一边往正在大口吃着韭菜盒子的大娘手里瞥,这味道实在是太香太浓郁了,不喜欢吃韭菜的闻了都想尝一尝,更别提他一个喜欢吃韭菜的人了,根本抗拒不了,于是,“这韭菜盒子真这么好吃?大娘,你买了四个对吧,能不能……”

大娘:“不能。”

工作人员:“……”

另一边。

赵濛快速跑回村后,往厨房一探头:“他们人呢?”

沈三元:“还没回来呢。”

赵濛迈步走进厨房,脸上美滋滋的:“那我是第一个把韭菜盒子都卖完的人咯?”

进了厨房,才发现沈三元手上在捏着面皮,模样看上去却不是韭菜盒子。

赵濛凑近了看了一眼,见她的捏法特殊,动作十分干脆利落,手指纷飞间,捏出来的面皮形状像个包子,褶皱更细、也更匀称,捏合处一个面疙瘩都没有,整体光滑圆润,好看得不得了,不由得问道:“这是什么?”

沈三元回答:“韭菜篓。”

“锅里有煮好的,要不要尝尝看?”

出去一趟还真饿了,赵濛于是快步走到灶前,揭开盖一看,锅里蒸着一盘白白胖胖的韭菜篓,一个个高壮耸立,不像扁包子软趴趴的,而是如竹篓般骨立挺拔,十分美观。

赵濛感叹:“这名字真贴切!”

说着,一边伸出手从盘子里拿了个韭菜篓。热乎乎的,把她烫得来回倒手,就这样,还要往嘴里塞,咬一口,有汪汪的油汁迸射出来,低头一看,半融半晶莹的脂油把韭菜碎照得亮晶晶的,更好看了。

嘴里的韭菜香和油脂香融为一体,真是要把人香迷糊了。

赵濛嘴里塞着韭菜篓说不出话来,只使劲朝沈三元比了个大拇指,咽下嘴里的东西后,才连声夸赞道:“好香,好吃,是和韭菜盒子不一样的味道!”

沈三元笑着朝她道:“那这次就往簸箕里放一半韭菜盒子一半韭菜篓吧。”

嘴里嚼着东西的赵濛模糊不清地应:“嗯,好。对了——”

她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呀掏,“刚刚收到的钱,先还给王大娘吧……”

这时,“哐当”一声,一张金色的卡片从她用来装零钱的口袋里掉了出来。

“这是什么?”

赵濛捡起来一看,就见卡片的正面写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雇佣卡】

第22章 商场如战场亦如演技场

【雇佣卡】——

使用此卡可指定其他阵营的任意一名玩家加入本阵营。

注意:

1、只有“老板”拥有使用本卡的权利;

2、若指定的玩家是对方阵营的“老板”,则对方阵营全体归属于本阵营。

看到第二条,赵濛立刻睁大了眼,嘀咕道:“难怪导演要老板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份,‘擒贼先擒王’啊,整个阵营都被兼并了。”

沈三元认同地点了点头。

又听赵濛问:“也不知道咱们阵营的老板是谁……”

“不用说也是于燃啊。”走进屋的张一随口说道,“这个傻子,游戏刚开始就暴露了身份,要是别的阵营也拿到了雇佣卡,咱们可以不用玩了。”

张二紧接着问道:“这张道具卡你是哪里来的?”

赵濛一脸懵:“不知道啊,从收钱的袋子里掉出来的,兴许是哪个NPC付钱的时候塞进来的。——诶你们都不知道,韭菜盒子可受欢迎了,我收钱都收不过来。”

另外三人也深有同感:“还别说,虽然是小本生意,但利润还算可观。路上遇到了别的阵营在做任务的小分队,听说可辛苦了,忙活了大半天,一个任务都没完成。这么看来,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可以继续卖韭菜盒子。”

接着,三人又带了一些韭菜盒子、韭菜篓到集市上售卖,生意依旧红火。

到了第一天晚上十点,众人在村口的空地上集合。

一百个人吵吵嚷嚷的,白天还光鲜亮丽的他们,经过一整天的劳动,个个都精疲力尽,脸上尽显疲态——除了沈三元五人。

只见他们打着饱嗝,大摇大摆走过来,容光焕发,吃饱喝足的模样,一看就是没吃什么苦。

其他人看了,心里略有些不平衡。

一人找上了看上去很好说话的沈三元:“你们今天,没去做任务?”

沈三元真诚的疑惑:“什么任务?”

那人却闭口不谈了,心中不免冷笑:原来任务都没找到,肯定是当街溜子混了一天,难怪一个个优哉游哉的,那他肯定不能把任务内容告诉出去了。

这时,导演组推着一个公告栏模样的板子走了过来,导演举着喇叭,解释道:“上面粘贴的就是你们今天营业额的排名情况。”

赵濛看了一眼,惊呼出声:“第五名诶!好厉害!”

张一、张二同样与有荣焉。

在沈三元五人兴致勃勃地讨论时,又是刚才那个人看了过来,见她们旁边站着的同阵营的于燃几人脸上满是生无可恋的颓态,顿时眼含嘲讽,一脸不屑:切,靠队友的废物!

旁边一人过来祝贺:“王立,你们今天干什么了,怎么营业额这么高,第一名诶!”

王立谦虚地笑笑,打着哈哈:“运气好而已,接到了一个收益比较高的任务卡,不过明天可能就没这种运气了……”

第二天、第三天……

沈三元五人小队依旧在集市上售卖着韭菜盒子。

他们的韭菜盒子因为味道好、价格又便宜,已经在这条街有了回头客,甚至有人专门跑来只为买他们的韭菜盒子。

当然,韭菜篓在村民中也是大受欢迎,只是因为价格略高,没有韭菜盒子那般畅销。

一直到了第五天。

赵濛敏锐地发现,她们的生意没有前几天那么好了。

“这怎么会呢?按理说应该越卖越好才对啊,毕竟我们的韭菜盒子那么好吃,吃过的还想吃,没吃过的也会想尝尝。”

张一不以为然:“可能是吃腻了吧。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会腻。”

这个说法立刻遭到了另外三人的反对:“连续吃了五天韭菜盒子,我就没腻,接下来的五天,我还能继续吃。”

张一闭上了嘴,不敢说话。

他也爱吃、还能继续吃啊。但现在不是在讨论营业额减少的原因吗?

原因没找出来,营业额却是切实地减少了,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天,这两天结束营业后回到村里,以往沉甸甸的钱袋子都只能装个半满。

到了晚上,往那“公告栏”上一看,营业额的排名已经下降到了第七名!

这种情况大大打击了几人的积极性。

这天,赵濛像往常一样挂着簸箕到处吆喝叫卖着韭菜盒子,有个人原本要在她这里下单,却被同行的另一个人叫住了:“别买这个,还是去隔壁那条街买另一家的吧,那家才是正宗的韭菜盒子!我们同村一个人吃过后念念不忘,直呼从来没这么这么香的韭菜盒子,我们又不常来集市,要吃当然得吃最好的。”

于是这人收回了手,一行人一同走远了,留下赵濛一脸懵逼:

什么韭菜盒子?这里还有比她们更香更好吃的韭菜盒子?怎么可能!

自觉发现了营业额下降原因的赵濛偷偷跟在他们后面,果然在不远处的另一条街道发现了一个售卖韭菜盒子的小摊,定睛一看,摊主居然同是参赛玩家。

相比起她们走卖式摆摊的寒酸,另一个阵营可谓是财大气粗,直接包下了一个摊点,一行十人,有的在擀面、有的在包面皮、有的在切韭菜、有的在煎韭菜盒子,看上去热闹非凡。

但最让赵濛生气的是,他们居然在摊子前摆了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

集市最先售卖的唯一正宗韭菜盒子,其他都是冒牌货!

赵濛惊呆了:人怎么可以这么无耻?!

怒发冲冠的赵濛立刻就想冲出去质问,脚步一抬,脖子一紧,被身后一只大手拉住了,熟悉的声音随之传来:“等一下——”

赵濛转过头,看到了同样蹲在角落里的三个队友。

她皱起眉,满脸不解:“还等什么?对方都要踩到我们头上去了,他卖他的,还把我们打成冒牌货,算什么?还有那个什么‘集市最先售卖’,论起开始售卖的时间,我们是他的祖师奶奶!”

蓝于风双手抱臂,不耐地扯了扯唇角:“那你就打算这样冲出去?在众人面前揭穿他们的真面目?可真热血啊,赵大小姐。”

另外两名队友在一边小声附和:“这样不行,他们不会信的。”

赵濛这时也慢慢冷静了下来:“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就这么看着他们抢走我们的生意,还要踩我们一脚?”

蓝于风笑了一声:“别急啊。我问你,你觉得我们的韭菜盒子好吃吗?”

赵濛莫名其妙地看他一眼:“废话,当然好吃,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韭菜盒子。”

蓝于风点头:“刚才我们去买了他们的韭菜盒子尝了尝,味道很一般。”

“那怎么会……?他们的生意比我们好这么多!”

蓝于风冷笑:“这就是营销的厉害之处了。附近的村民只知道集市上有一家很好吃的韭菜盒子,却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当然就会到第一眼看上去就很正规,而且还很自信的摊子上去了。”

赵濛越听越烦躁:“那就这么看着?什么也不做?”

“当然不是,我有一个好主意……”

————

王立站在韭菜盒子摊点前,看着一眼看不到头的排队队伍,一脸得意。

旁边有人恭维道:“不愧是老板,就是有商业头脑,想到卖韭菜盒子,成本低、制作又简单,很快就能回本,这两天的营业额简直是节节攀升,相信不用多久就能重回第一了!”

又有人道:“王总可是货真价实经营着一家公司的,能分到王总的阵营,我们可太幸运了!”

王立矜持地点了点头:“说这些干嘛,大家都是比赛的参与者,是平等的,我只是运气好拿到了老板卡而已。不过我看你们两个很不错,节目结束以后可以考虑来我公司看看……”

说着,王立突然面色一变,看着前方两个人影,倏然拧紧了眉。

其他人看过去,就见有两个年轻男人,如路人一般从队伍面前经过。

其中一个人手上还拿着一个韭菜盒子,吃得很香,韭菜盒子溢散出来的气味更香。

这股味道立刻勾起了众人的馋虫,引得人喉头滚动。

终于,他旁边那个年轻男人也按捺不住了,问:“你的韭菜盒子好香啊,是在这个摊子买的吗?”

“不是诶,是在另一条街,一个挂着簸箕的年轻姑娘那里。”

“啊?可是听说这家才是正宗的啊,你是不是买错了?”

“咦,那个姑娘的韭菜盒子我前几天就在买了呀,比这个摊子的开业时间早好几天呢。”

“不不不,我不信,你那种路边摊买的,哪有这家有正经摊点店面的好?”

见他摇着头一脸不相信,年轻男人急了,两手拿着韭菜盒子一下掰成两半,热气腾腾的韭菜香、鸡蛋香立刻飘得到处都是,一个韭菜盒子的香味甚至盖过了前面摊点上摆着的好几屉。

再一看,金黄酥脆的表皮里夹着嫩绿的韭菜叶、和着金灿灿的鸡蛋碎,黄绿相间,卖相极佳,十分诱人。

年轻男人道:“看到这韭菜叶没?嫩生生、现摘的,再看这鸡蛋碎,炒得多好啊,火候好,没炒老,香得不得了……”

另一人立刻附和:“确实,闻起来就香,吃起来肯定更香。”

年轻男人也不小气,直接就让他吃了一口:“怎么样?”

男人满脸回味:“嗯,太香了,韭菜盒子怎么能这么好吃!面皮烙得又脆又香,包裹着的韭菜鸡蛋内馅更是香得不得了!你刚刚说的那个姑娘的摊子在哪?我要赶紧去多买几个!”

“就在隔壁那条街,一个年轻姑娘,脖子上挂着一个簸箕的,别找错了!不仅有韭菜盒子,还有韭菜篓呢,同样好吃得不得了!”

“哎好,就在隔壁那条街是吧?我马上去!”

一时间,摊子前排队的人都蠢蠢欲动——

男人闻到香味咽口水的时候他们在咽口水;

男人吃到韭菜盒子的时候他们还在咽口水;

男人询问韭菜盒子摊子地点的时候,他们纷纷竖起了耳朵。

现在男人走了,他们……

“咳,我看别的摊子的韭菜盒子也不错啊,闻起来很香,看上去也新鲜,也不是非得在这里买。”

“就是,这里还要排队,我们去那边买吧。”

“走走走。”

队伍里的人一下少掉一半,剩下的还有不少人在犹豫。

和同伴一起来的交代小伙伴:“你在这里排着,我去那边买一个尝尝,比较一下哪个更好吃。”

过了一会儿,同伴回来:“哇,那家的韭菜盒子真的太好吃了,还有韭菜篓,更是回味无穷,你必须得尝尝!”

就这样,队伍里的人又少掉一半。

原来的长龙现在只剩下零星几个。

阵营其他人看向王立:“老板,现在怎么办?”

王立早已气得两眼发黑:F阵营的人当他是傻子吗?找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来当陌生人,是生怕他看不出在演戏吗!

现在好了,本来味道就比不过,营销也失败了,还能怎么办?

趁早收摊回家吧!

————

当天晚上,村口。

导演组再次更换了公告栏上各阵营的排名情况。

看到营业额又涨回来了,他们所在的F阵营甚至更进一步排在了第四名,赵濛佩服地看向蓝于风:“还是你有办法!”

蓝于风冷哼一声:“这算什么,没聚众去他们摊子面前吃已经很给面子了。”

离得近的王立阵营当然听到了他们的话,撇了撇嘴,却什么也不敢说。

于是沈三元在莫名地发现自己的队友一下颓丧又一下积极后,莫名又被旁边阵营的人敢怒不敢言地瞪了好几眼。

这时,导演乐呵呵地走了过来:“赛程已经过半,但排名却没有固定,接下来还有一次迎来大变动的机会——最新得到的消息,明天有两个工地需要订购午餐,这可是个大订单,就看你们哪个阵营可以拿下了。”

离得近的E阵营已经开始讨论了起来:

“来任务了!听导演的语气,这次任务的奖励金额不会少!”

“必须拿下。”

“可是我们好像没有会下厨的人啊……”

“而且资金也没剩多少,靠着每天的20块救济额苟延残喘。”

“是啊,任务很好是没错,可这和倒数第一的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

“——怎么样,要不要加入我们?”

同为F阵营的于燃走到沈三元面前,眼角下垂,颇有些不耐烦地问,“毕竟同属一个阵营,前几天你们摆烂就算了,现在明显是一个机会,也该出出力了吧?”

沈三元低着头,没说话,又听于燃继续说道,“我们这里有一名厨师,胜算很大,不需要你们做什么,只是来打打下手,这样也不行?”

沈三元还是没说话,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像是被气极了。

眼看于燃还要再问,赵濛率先开口打断,掷地有声地拒绝道:“不行。”

张一、张二也紧接着说道:“从游戏开始就各玩各的,现在也没必要再凑在一起。”

于燃气极反笑,冷哼一声:“行,那就继续去卖你们的韭菜盒子吧,五块钱就能买两个,这种廉价食物,卖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

于燃走后,赵濛见沈三元还是一个人沉默地低着头站在那里,立刻心疼地走过去安慰道:“三元,你的厨艺这么好,我们才不会让你去给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打什么下手。”

张一、张二:“就是,本来玩游戏就是为了开心,于燃是老板又怎么样,凭什么我们只能打下手?看不起人我们就不和他玩。”

这时,靠近了的赵濛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

“zZZ……”

赵濛:?

站着也能睡着,真乃神人啊沈三元!

第23章 铁锅蛋、糖饼烙饼葱油饼/“我是大老板!”

各大阵营很快为“给工地供应午餐”的任务积极准备了起来——

除了E阵营,他们还在纠结怎么用每天发放的20元救济金填饱肚子。

或许也要排除F阵营……以沈三元为首的五人小队依旧风风火火地投身于韭菜篓的摆摊事业中,似乎并没有把这个任务当回事儿。

经过大半天的忙碌后,各阵营带着自己做出的成品前去“投标”。

有人信心满满,有人惴惴不安。

于燃倒是老神在在,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很快,导演组公布了结果:

获胜组是A阵营和F阵营。

于燃朝着另一边站着的沈三元等人冷哼一声,旁边的狗腿子已经开始恭维上了:“有于哥在,成功是必然的,只是讨厌的是又有人什么都不干沾我们的光就得利了。”

这时,导演继续说道:“非常感谢各位的努力,工人对咱们提供的番茄炒蛋盖饭和韭菜篓很是满意……”

“——韭菜篓?”

于燃皱起了眉,“导演你是不是弄错了,我们阵营交上去的明明是翡翠烧卖。”

小弟也附和道:“就是啊导演,翡翠烧卖和韭菜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的翡翠烧卖可是大厨耗费很多心血做出来的,您可别说错了。”

导演很是不悦:“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没到老眼昏花的程度。翡翠烧卖和韭菜篓长得又不像,我能认错吗?”

于燃还是提出质疑:“怎么可能,我们的翡翠烧卖用了最好的食材,花费了最长时间,做出的成品又好看又好吃,怎么会落标?况且还输给了韭菜篓这种廉价小吃,我不信!”

于燃这话就差明摆着把“有黑幕”说出来了。

导演很生气,索性一挥手:“那就实地去看看。”

其他阵营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现在这个发展:不管是翡翠烧卖还是韭菜篓,不都是F阵营赢吗?怎么还起内讧了。

不过有热闹,不看白不看,于是一行人跟在导演组后面往工地走去。

还没走近,他们就闻到了一阵浓郁的韭菜香。

热气腾腾的,香飘十里,引得众人馋涎欲滴。

虽然知道F阵营在摆地摊卖韭菜篓,但没想到他们能把味道做得这么好,只是闻到香味就勾起了食欲。

空地上坐着打地基和挖水井的两伙工人,一伙人手上端着份番茄炒蛋盖饭,和他们一样,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另一伙工人手上的韭菜篓吞着口水。

两大笼屉的韭菜篓,揭开盖,冒着热气,工人们刚把手洗干净,还没擦干水,就伸出了手,从笼屉里拿起一个韭菜篓就咬了下去。

那韭菜篓个头做得大,胖乎乎一个,面皮洁白无疵,高壮耸立着。咬开后,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子也讲究,专选细嫩的部分,粗大的韭菜叶一律舍去,晶莹的脂油融入其中,使韭菜变得软润合度,油亮亮的,一口下去,简直不敢想能有多好吃。

一阵风吹来,带起一股韭菜味,当真是香极了。

这时,又有人担来了两桶开水,那些工人们便纷纷拿瓢舀着喝,一口水、一口韭菜篓,吃得淋漓尽致、十分豪爽。

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众人都不由得呆愣了几秒。

就连导演也咽了口口水,问:“怎么样?这下服了吧?”

“番茄炒蛋盖饭,胜在便宜管饱;韭菜篓能赢,也是同样的道理,味道这么好,实属意外之喜,工地负责人找过来的时候,甚至想让我们把这几天的午饭全包了。”

于燃别开眼,撇了下嘴:“那我们的翡翠烧卖也不差啊。”

话音刚落,就被导演用卷起来的纸筒敲了一下脑袋:“你还好意思说。你的翡翠烧卖是好吃,但成本高,定价也高,根本没考虑市场需求。都是干苦力活赚辛苦钱的,哪来这么多闲钱买好看却不管饱的翡翠烧卖?”

导演双手抱臂,一锤定音:“行了,就这样,这次任务的获胜者为A、F两大阵营,金钱奖励已经加在营业额上了,具体的排名你们可以自行去公告栏观看。”

当天晚上,各大阵营排名情况更新如下:

第一名A

第二名F

……

第十名E

比赛所剩时间不多了,接下来两天,各大阵营都莽足了劲挣营业额,生怕落后于人。

也在这时,沈三元在王大娘的厨房发现了一样新厨具——铁锅。

这种锅形状和铛很像,口大底小,很高,用铁打的,相当厚实,拿在手里十分厚重。

不过这种铁锅有一个相当突出的优点:降温慢。

沈三元拿碗打了三个鸡蛋,加上油盐佐料,搅拌均匀,接着倒在锅里,放在火上连烧带烤。

直到蛋液开始膨胀成高高的蜂窝状,涨到锅口,变成焦黄色,这时连锅端上桌,锅里的烤蛋还在发出滋滋响的滚沸声。

赵濛在一边看着,满眼兴味,拍着手道:“这道菜好看,叫什么?”

沈三元回答:“铁锅蛋。”

拿长刀把形状像蜂窝的铁锅蛋切成菱形块,给其他小伙伴一人分了一块。

一尝,味道和炒蛋、煎蛋又有很大不同,香香的,热热的,非常好吃,关键是卖相还这么奇特又好看,很有噱头。

张一一边吃着,一边问:“要把这个加进菜单吗?”

沈三元却摇了摇头:“卖烙饼去。”-

赶集持续了近半个月时间,沈三元还是第一次上街。

王大娘有个摊点卖她自己钩织的毛鞋、毛线帽,征求过她的同意后,沈三元把烙饼摊摆在了她的旁边。

帮忙将简易的灶台和案板支好后,赵濛捧着簸箕里的韭菜盒子一步三回头:“你一个人真的可以吗?真的不用我们留下来帮你吗?”

沈三元摆摆手:“放心吧,没问题。”

赵濛等人离开后,沈三元开始和面。烙饼需要用热水和面,和出来才软,和好后等待醒发的时间里,沈三元把锅烧热,倒上蛋液,开始摊蛋皮。

一张一张蛋皮,薄如蝉翼,在盘子里叠了一层又一层,垒得高高的。

这时,有个牵着女儿的年轻男人经过,停下来,看了一会儿,问:“你这卖的是什么?”

“烙饼。”

“饼呢?”

“还没开始烙呢。”

男人看了看盘子里的蛋皮,又看了看案板上的面团,来了兴趣:“那来一张烙饼吧。”

沈三元应了一声,见盆里的面醒得差不多了,挑起锅里的蛋皮后,便往里倒了一层面团液。

男人看得好奇:“不用刷油?”

却见铁锅里的面团液很快凝固成型,成了一张薄薄的烙饼皮。

沈三元把烙饼皮往干净的案板上一挑,问:“要几张蛋皮?”

男人犹豫着:“两张吧。”

沈三元于是往烙饼上盖了两张一样大小的蛋皮,卷起来,竖着递过去:“两块钱。”

“这么便宜?”

男人付了钱,接过烙饼,大大咬了一口,外层的烙饼白磁糊裂的,确实香得不得了,而里层的蛋皮则很好地中和了这种口感,又软又嫩,麦香和蛋香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左一口、右一口,真是一顿简单却无与伦比的美味。

男人吃得不亦乐乎,把旁边的女儿馋得直流口水:“爸爸,你在吃什么呀?”

软软糯糯的声音立刻唤起了男人的父爱,只是一看,手里的烙饼只剩了个边角。

男人不好意思地笑笑:“爸爸尝个味,这烙饼好吃,给圆圆也买一张。”

男人站起身,往沈三元摊子上扫了一眼,问:“还有别的口味吗?”

沈三元手上的动作不停,一边回答道:“除了蛋皮,还有加黑糖的糖饼、加葱油的葱油饼。”

男人还没开口,一边的小姑娘已经急匆匆说道:“圆圆要糖糖!”

男人立刻宠溺一笑:“好,给圆圆买糖糖。”

想了一下,“再给去买韭菜盒子的妈妈和妹妹也带一份。”

于是转过身,和沈三元道:“两份糖饼、两份加两张蛋皮的烙饼、两份葱油饼。”

“糖饼两元、烙饼两元、葱油饼三元,一共14块。”

听到这个价格,男人再次感叹:“真便宜。”

爽快付了钱,父女俩直勾勾地看着沈三元做饼的过程,吞着口水等待。

他们也不想的,但面前传来的味道实在是太香了。

烙饼摊好后,往上面抹上黑糖,一卷,丰富的黑糖几乎要溢出来,在焦香的烙饼皮上裹上了一层甜香。

葱油饼的做法要细腻一些,面擀得薄薄的,层次多,往上撒上一层细葱花,九分白一分绿,再抹上一层薄薄的、亮晶晶的葱油,最后放一点儿脂油丁,烙好后把饼一卷,直立起来在案板上戳打两下,葱油饼的层次被戳松,口感更好了。

小姑娘圆圆两只手抓着糖饼,咬一口,拉起细细的糖丝,把脸吃成了大花猫,口齿不清地嘟囔:“甜,香香,好次!”

而男人闻着葱油饼的香味,一手捞起女儿抱在怀里,迈着大步,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找妻子和女儿会合了-

沈三元的烙饼摊子虽然才是第一天摆摊,但因为味道好、价格便宜,很快吸引了很多顾客。

王大娘离得近,闻着香味直咽口水,被沈三元塞了一个葱油饼。

刚吃完,手上又被塞了一张糖饼。

想给钱,被拒绝了。

于是王大娘吃着香喷喷的烙饼,看着因为烙饼摊吸引来的顾客越卖越好的毛线帽,美滋滋地数起了越来越丰富的钱袋子。

这时,王大娘看到不远处有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定睛一看,是个年纪不大的小伙子,再一看,还不止一个。

她立刻拉住了沈三元:“你看那些人,是不是眼红你生意好来捣乱的?”

沈三元一看,只觉得那些人面熟,不认识是谁,但要是来捣乱的,她能让他们吃不完兜着走。

只是过去好一会儿,那些人也只敢远远看着,甚至不敢靠近三米远。

不远处的人堆里,几个小伙子眼巴巴地看着沈三元的烙饼摊子流口水。

旁边一人恨铁不成钢:“本来我们就没有收益,现在你们还要拿每天的救济金去送给别的阵营?”

“可是她的烙饼真的好香。”

“而且还便宜。”

“那么大的一张糖饼才两块钱,那么香的葱油饼才三块钱!”

“——我真的好想吃啊!”

原先反对的人听着他们的描述,也不由得咽起了口水,但是——

“不行!太丢人了,居然去买别的阵营的食物,要是被其他阵营的人知道了得嘲笑死我们,况且现在还在录节目……”

话没说完,身旁的几个人已经冲了出去:“被笑死我也不想被馋死。”

“啊啊啊香香的烙饼我来了!”

留在原地的人:……

愣了一会儿:“你们能不能别这么没骨气,哎,等等我呀,不许吃独食!”

也跟着冲了过去。

于是沈三元看着几个“不怀好意”的别的阵营的玩家径直冲到了自己摊前,随后扭扭捏捏地问道:“那个,我们要买烙饼,多少钱?”

问完,似乎又觉得不好意思,战战兢兢加了一句:“能买吗?”

得到了一声响亮的肯定的回答:“当然可以!”

沈三元笑眯眯看着他们:“要买什么口味的?”

几个人拎着烙饼,没走多远,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嚼嚼嚼)

“你说这个烙饼,怎么就这么好吃呢?”

“呜呜呜,糖饼好香、好甜、好好吃哦!”

“F阵营的人也太幸福了吧,每天都可以吃到这么好吃的烙饼。”

“还有韭菜盒子、韭菜篓。天知道那天看到那群工人吃得狼吞虎咽,我都想上去抢了。”

“你说我们怎么就这么惨,20块钱,每天吃都吃不饱。还好现在有了便宜又好吃的烙饼,明天我还要吃!”

“嗯嗯,我也是!”

自从参加了这个破比赛后,这是几人难得吃饱了的一餐,大口咬着烙饼,几个大小伙子差点痛哭流涕。

这时,有人问了一句:“你们知道咱们阵营的老板是谁吗?”

“比赛都快结束了,藏得也太好了。”

“最好不要让我知道是谁,不然必须打他一顿出气。占了老板的身份,又不干事。也不想想就我们这么一群散兵,能成事吗?”

几人愤愤咬着手上的烙饼,左一口、右一口,中间再咬一口。化悲愤为食欲!-

比赛还剩下最后两天,沈三元的烙饼摊子可谓在集市上出了名。

她烙的饼,饼皮酥脆、内馅鲜嫩,口感和味道都绝佳,价格还便宜,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来赶集的乡亲们,一边吃一边走,兜里还要揣上一袋带回家。

因为生意太好,蓝于飞和赵濛几人索性也留在了烙饼摊,在旁边又支了个灶台煎韭菜盒子、搭了个笼屉用来蒸韭菜篓。

不仅是E阵营,其他阵营的人也纷纷成了烙饼和韭菜盒子的俘虏。

起先还会遮遮掩掩,后来见F阵营的营业额高居不下,稳居榜首,自知夺冠无望,索性放开了吃。

只是一边愤愤咬着烙饼,一边在心里流着泪:打又打不过,还得给F阵营送营业额,这也太惨了!

到了比赛的最后一天,晚上十点,公告栏上果不其然是F阵营的营业额位于第一名。

于燃面色不快,但还是诚心诚意地给沈三元道了谢。

显然他们也清楚到底是谁沾了谁的光。

导演举着喇叭喊:“十天商战结束,本次比赛的胜利者已经决出。”

这时,变故横生。

王立拿着一张金色的卡牌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等一下,我这里还有一张道具卡没用。”

他先是带着冷笑扫了F阵营的人一眼,随后看向导演:“导演,现在还是可以用的吧?”

导演点了点头:“可以。”

王立拿着道具卡,翻转过来,赫然是一张【雇佣卡】

F阵营的人顿时面色一变。

王立捏着卡,上上下下来回打量着F阵营众人,满意地看到他们从方才的欣喜开始变得不安,叹了口气后,这才慢悠悠说道:“哎,我也不想的,但谁让我在最后一天拿到了这张【雇佣卡】呢,命运即是如此。”

他转过身,看向导演:“使用【雇佣卡】,雇佣对象——于燃。”

导演点了点头:“【雇佣卡】生效,现在于燃归属B阵营。”

方才还准备庆祝的于燃面色一黑,F阵营的人更是面如死灰。

花费无数努力好不容易得来的第一名,结果在最后一刻拱手让了出去,为他人作嫁衣裳,任谁也接受不了这种结果。

赵濛更是愕然,要知道F阵营的营业额起码有80%是他们赚的,现在算什么?

突然想到什么,赵濛赶紧从兜里拿出一张金色的卡牌,同样是【雇佣卡】:“我也要使用道具卡,使用对象:于燃。”

导演摇了摇头:“使用失败。”

“为什么?”赵濛刚想问,突然想起自己不是【老板】,而他们的【老板】已经被雇佣去了别的阵营,甚至他们这个阵营已经归属在了别的阵营。

真是憋屈啊!

要是先一步用掉这张道具卡就好了。

沈三元站在小伙伴中间,左看看,右看看,见赵濛和张一、张二俱是一副恨得咬牙切齿的模样,颇为纳闷:“你们这么舍不得于燃吗?”

这时,笑得一脸得意的王立走了过来:“沈三元,你还没搞清楚状况吗?你们这些天来费心赚取的营业额已经全部归我们所有了。说起来,还真是要谢谢你啊,要不是你,我们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沈三元:“你在说什么屁话?”

她指向公告栏:“第一名还是我们F阵营,没错吧?”

说着,伸手从赵濛手里拿过【雇佣卡】:“使用【雇佣卡】,使用对象——蓝于风。”

一群人尚在一头雾水之际,导演:“【雇佣卡】生效,蓝于风归属F阵营,E阵营全体归属F阵营。”

“全部道具卡使用完毕,游戏结束。”

“我宣布,本次游戏的获胜阵营是——F阵营。”

导演说完,全场愣了足有一分钟。

尤其是赵濛、张一等人,更是一头雾水:

发生了什么?

我们还是赢了?

于燃不是已经被雇佣走了吗?

沈三元为什么可以使用道具卡?

E阵营的人同样一脸懵逼:

啥玩意?

我们怎么就躺赢了?

我们的【老板】是谁?

王立站在沈三元面前,一脸不可置信:“怎么可能?你才是F阵营的【老板】?!”

沈三元笑眯眯:“现在是【大老板】了哦。”

第24章 咸菜肉丝面

参加综艺的经历并没有给沈三元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回到横市后,她马不停蹄支起了自己的小面摊,继续营业。

影视城的食客们早已习惯小面摊时不时休业的频率,但这次足足有十天没看到沈三元,可把他们馋坏了,听说了她回来的消息,纷纷放下手上的事,匆匆赶往小面摊,就想吃上第一口热乎的。

到了地方,一下就闻到了空气中用大棒骨吊的汤那股浓郁的鲜味,还是那么熟悉,那么诱人。

于是纷纷大手一挥:“老板,来碗清汤面。”

沈三元“哎”了一声,用笊篱捞上面,往碗里一倒,淋上几滴猪油、撒上一把葱花,接着舀一勺棒骨汤往上一浇,一碗清汤面好了。

面条端上桌后,食客们迫不及待开始吃了起来。

手抻的面条,依旧那么筋道,从筷子上弹到齿间,咀嚼中,给牙齿欲予先挡的弹性。麦香萦绕,再来一口浓郁的骨汤,还是那么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

众人吃得狼吞虎咽、满头大汗,突然闻到一阵区别于骨汤的浓郁咸香,抬起头一看,沈三元又在准备新品了。

胡天咬着个萝卜缨子,站在旁边看。

就见沈三元先是从腌坛里拿出一团咸菜,是雪里蕻,才腌不久,颜色翠碧、黄里泛青,咸味很是浓郁诱人。

取出一团,切成碎末,接着把一旁的猪后腿肉切成细丝,掺上一点肥肉,一同倒入锅中翻炒。

加白糖、倒入黄酒,旺火煸炒,镬气十足。

一时间,菜入油锅发出的滋滋声,和锅铲与铁锅发出的碰撞声交融在一起。

明火闪烁,照亮了一方天地。

这幅场景在小面摊中还真不常见。

不少食客都被吸引了视线,伸长了脖子往这边看。

胡天快速把手上的最后一点萝卜缨子放进嘴里,嚼出“嘎嘣嘎嘣”的声音,模糊不清地问:“这是什么面?”

沈三元给锅里加上水,放上面条,就着“咕嘟咕嘟”的沸腾声回答:“咸菜肉丝面。”

锅盖一掀,猪油的浓香、雪里蕻的咸香、后腿肉丝的肉香瞬间爆发出来,在小小的面摊里扩散。

各种香味碰撞着、较量着,随着沈三元把面条盛入碗里的动作,不甘地归于面条之下,蛰伏着,只待有人来一探究竟。

胡天深吸一口气,实在忍不住了,扬手道:“好香。给我来一碗!”

咸菜肉丝面在外面的小面馆里不算稀罕,但沈三元好像总有一种把普通常见的食物做得不一般的魔力。

比如刚吃过的萝卜缨子,寸把长,极脆嫩,有甜味,水汪汪的,味道甚佳,名字也好听,叫“心里美”。一口吃下去,不只心里美,嘴里也美。

又比如面前的这碗咸菜肉丝面——

黄绿的雪里蕻末、鲜嫩的猪肉丝交融在一起,一同覆盖在黄澄澄的面条之上,颜色分明,十分诱人。

胡天端着碗看了又看,还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这才拿起筷子开始吃了起来。

挑一筷子面条,上面挂着满满当当的又多又碎的雪里蕻,吸溜进口,韧性又弹口;猪肉丝炒得嫩嫩的,十分入味,为这一口面条又增添了不同的风味和口感;再喝一口汤汁,酸爽带鲜,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这碗面,面烫、汤烫,碗也烫,却就得趁着这口烫意吃,吃的便是一个滚烫酸爽。

胡天抹了一把额上的汗,秃噜完面条,又端起碗大口大口喝起了汤,直到把汤连同浮于其上的雪里蕻末一饮而尽,放下碗,喟叹一声,这才尽兴。

从美味中脱离出来,胡天打量了一眼四周,发现面摊里的所有人都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在吃着,吃得满头冒汗依旧不停,或者说,他们就是喜欢这种热气上涌的感觉。更甚者,没有座位,站在一边也要捧着面碗吃得尽兴。

见沈三元在灶台上忙个不停,胡天没有去打扰她。

胡天本是横市美食日报的记者,听说了影视城门口有家小面摊做的面条好吃,故慕名而来。

本来以为又是一家徒有其名的营销店,在苦等了近十天,终于等到面摊营业,看到沈三元手抻面条的熟练和闻到那一锅大骨汤浓郁的鲜味后,胡天这才有了改观,就凭这两手,他相信这家面条的味道即使不突出也绝对不会难吃。

在吃过咸菜肉丝面后,胡天算是彻底的服了——好吃,太好吃了!

面条柔韧弹口、汤汁酸爽顺滑、配菜相得益彰,一切都恰到好处,谁能说这样的面条不好吃?

这才是他和他们美食日报坚持寻找的真正的美味!

胡天很快确定了下期日报的主题,至于内容,他有一通对咸菜肉丝面的感悟想要表达。

胡天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过现在这样文思泉涌的时候,他立志要把这家小面摊宣扬出去,让更多横市人民吃到如此美味的面条!-

徐茂阳,一个无所事事的富二代。日常喜欢赛车、泡妞、打游戏。但现在,吃喝超越玩乐,排在了第一位。

自从吃过影视城门口那家小面摊的清汤面后,徐茂阳惊觉找到了人生真爱,为了更方便吃到面条,他甚至在旁边的小区买了套房。

小面摊休业的十天,他足足吃了十天无味的外卖。知道沈三元回来后,一时没转变过思维的徐茂阳打开外卖app,搜索小面摊,果不其然没找到,于是灵光一动,叫了个跑腿。

等待外卖送达的时间里,徐茂阳舒舒服服地窝在温暖的家里打着电动,心中感慨无限——有钱真好啊。

十分感谢辛勤拼搏的父辈和懂得享受的自己。

游戏里,徐茂阳操纵的勇者被boss逼得节节败退,血量见底,最终已回天无力,一下被杀回了出生点。

这已经是第五次了。徐茂阳被激起了斗志,正想再战,这时“叮咚一声,门铃响了。

正纳闷是谁会来,突然想到自己点的外卖,徐茂阳顿时把手柄一丢,颠颠跑到门口,打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个年轻男人正笑眯眯地朝自己挥手:“嗨~”

徐茂阳脸一黑,下一秒,“砰”的一声,门被关上了。

屋外的男人拍着门:“徐茂阳,我知道你在家,别躲在屋里不出声,你有本事……”

门开了。

徐茂阳一脸黑线:“项姨,你是来了横市以后被传染了吗,能不能别这么多戏。”

年轻男人走进屋,一脸不忿:“徐茂阳,我可是刚下飞机就过来了,你就是这么迎接老朋友的?”

徐茂阳狐疑地看着他:“你来横市干什么?之前叫你过来,不是一直拒绝吗。怎么现在你的农场就不用管了?”

“什么农场,别这么说,农业基地!我可是个正经的生意人。”

项前进打量了一眼他住的屋子,“不得了,堂堂徐少居然蜗居在这么小一个房子里,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当真是转性了。”

“之前听他们说我还不信,没想到你居然做到这种地步,果然还是真爱的力量伟大啊!”

项前进八卦地看着他:“快说说,你的真爱到底是谁?”

徐茂阳张了张嘴,这时,门口又是“叮咚”一响。

徐茂阳:“真爱到了。”

在项前进好奇的目光下,徐茂阳拎了两盒外卖进了屋。

项前进:“你在逗我?”

徐茂阳自顾自把外卖盒打开。两碗咸菜肉丝面,一份宽汤,一份干捞。

闻到香味的那一刻,项前进顿时不八卦了,自来熟地坐在了餐桌上,眼巴巴地看着面前的两碗面:“好香啊,这味道,让我想起一个故人。”

徐茂阳看他一眼:“行了行了,别演了,本来想尝尝不同口味的,正好分你一碗。你要什么口味的?”

项前进选了干捞的那份。

两人面前各摆了一碗面条,拿起筷子,话不多说,就要开吃。

项前进刚下飞机,一路上什么都没吃,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这时候面前放了一碗热气腾腾又香气四溢的面条,顿时胃口大开,化为饕餮,大嘴一张,就把一半的面条卷进了嘴里,塞得满满当当、鼓鼓囊囊的,张嘴都困难,他愣是一边吃一边吞,一滴酱汁都没有撒出来。

这份干捞的咸菜肉丝面,咸菜碎裹满了每一根面条,酱汁里融合了猪油的香味,趁着热烫微粘时起劲搅拌,让咸菜碎、肉丝和面条都被这迷人的香气席卷裹挟,一口下去,当真让人欲罢不能。

项前进吃得一口接着一口停不下来,自从沈三元离开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吃得这么畅快的时候了。

徐茂阳同样大口吸溜着面条,抽空抬起头一看,顿时被对面双眼通红、热泪盈眶的人吓了一跳:“知道面条好吃,但你这反应未免也太大了吧?”

项前进:“你不懂,这个面条真的有种熟悉的感觉。”

徐茂阳不能理解,他拍了拍兄弟的肩膀,敷衍道:“好了好了,喜欢吃下次还带你去吃。”

项前进白他一眼。

吃饱喝足,两人窝在沙发里打起了电动。

一人一个手柄,徐茂阳玩得如有神助,在把boss一招击倒后,他顿时兴奋得一跃而起:“大力水手有菠菜,我有咸菜,旗鼓相当!”

项前进再次白他一眼,拿起手机,随手翻了翻,在看到推送页的一则内容时,顿时睁大了眼,难掩震惊:“卧槽,沈三元!”

听到熟悉的名字,徐茂阳立刻凑了过来:“什么,沈三元?”

看到内容后,他同样震惊出声:“卧槽,小面摊怎么上报了?要是火了,更难排队了!”

项前进:“小面摊?这两碗面是沈三元做的?”

徐茂阳点头:“对啊。”

项前进喃喃:“难怪有故人之姿,原来是出自故人之手啊……”

他伸出手,一把拉住上蹿下跳的徐茂阳:“快带我去找沈三元,我找她有急事!”

第25章 烈火烹油,香气扑鼻的炒面

横市《美食日报》起初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

毕竟这只是一个小城市的小媒体,受众不广,并且作为主题的“小面摊”也一直藉藉无名。

直到有一天,娱乐圈当红小花郑思唯转发了这条博文,并评论:“横市最好吃的小面摊,安利给大家!小老板做的馄饨也特别好吃哦~”

郑思唯是最近炙手可热的女星,首次参演影视剧就是由刘导执导,这部剧尚未播出就备受瞩目。

这条博文一经发出,粉丝和路人就倾巢而出:

【思唯推荐的小面摊,必须打卡!】

【让我看看这家小面摊到底有多好吃~】

【老板出钱了?不过是一家店面都没有的面摊,居然发动了当地媒体和女明星打广告。】

【话说老板连租店面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钱营销?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家小面摊必定好吃啊!兄弟们我先冲了!】

……

作为和郑思唯同类型的小花,徐孟晨从出道起就和她打起了擂台,两人不出意外地成了对家、死对头。

看到她那条关于《美食日报》的博文后,还以为她又在搞什么幺蛾子,这时一旁的助理告诉她:“晨姐,影视城门口那家小面摊真的很有名,我们好多人都听说过,据说面摊老板是手工拉的面条,吃起来可筋道了。”

徐孟晨想了想,拍了下掌:“行,等会儿你去买两碗回来,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好吃。”

到了饭点,徐孟晨在休息室左等右等没等到助理,就在她寻思着要不要再叫个人过去看看什么情况的时候,小助理满头大汗地回来了:“晨姐,人太多了,排了好久的队才买到!”

徐孟晨纳闷:“郑思唯的号召力这么强?”

小助理神秘兮兮凑近,小声告诉她:“应该不是,我在排队的人里面看到了刘导,还有隔壁剧组的王编剧呢!”

徐孟晨顿时一脸震惊:“这家小面摊到底什么来头!”

“应该就是味道好吃吧。”小助理看着打包回来的面条咽口水,“排队的时候,闻着周围浓郁的香味,真是馋死我了。”

徐孟晨这才看向了桌上的打包盒。很简朴的包装,甚至有些简陋,让人第一眼就高看不起来。徐孟晨为了保持身材很少吃外卖,偶尔吃也是从高级饭店买来的。高级饭店的打包盒也很高级,保温效果很好。

看到连个商标都不带的包装,徐孟晨很是纳闷:“难道真是高手在民间?因为味道好吃所以不屑搞那些有的没的?”

小助理这时已经打开了自己的那份咸菜肉丝面,顿时,浓郁的香气伴随着热气溢散了出来。

小助理深吸一口气,感叹:“好香啊,不愧是用大铁锅炒出来的。”

徐孟晨面上有些嫌弃:这么多油,能吃吗?

喉头却不由自主地滚动了一下,手上打开打包盒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她的那份是清汤面。

没办法,女明星就算是偶尔开个小灶也必须吃得清淡一点。听说郑思唯和刘导关于减肥这件事都吵起来了,她可不能像郑思唯一样不自律。

对面的小助理已经扒拉着面条呼噜噜吃了起来,吃得狼吞虎咽的,毫无形象可言。

徐孟晨暗暗告诫自己,作为女明星她可不能这样,时刻保持优雅是她的职业素养。

面前的清汤面看起来倒是清淡,徐孟晨很满意。

她不紧不慢地拿起筷子挑了一小撮面条,凑近了“呼呼”吹着气。

这角度,这神态,即使不小心被拍,也是出圈美图。

吹凉了,徐孟晨这才张开口,小心地把面条送进嘴里,像助理一样吸溜是不可能的,毫无美感可言。

徐孟晨嚼了嚼,突然动作一顿。

好吃,太好吃了。筋道的面条吸收了肉骨头熬出来的鲜汤,味道浓厚、清爽有余而鲜味十足,越嚼越劲道、越吃越有滋味。

这样好吃的面条,当然得大口秃噜才过瘾!

徐孟晨咬了咬牙,内心默念:女明星的基本素养,女明星的基本素养……去他x的!

抬起头打量了一眼四周,确认没有粉丝和代拍,徐孟晨果断张大了嘴,端起碗连面条带汤,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这面条当真是好吃,味道和她小时候在奶奶家吃过的用自家种出来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做的面条很像,充斥着小麦的原香。却又更加劲道、弹牙,连着面汤一起吃,热气腾腾的,胃里和身上很快就热了起来,额间冒出一层薄汗,实在是酣畅淋漓!

徐孟晨抬起头,就看到小助理正一脸讶异地看着自己。

她稍稍地感到些许不好意思,但让她停下来?不可能!

小助理瑟缩着指了指旁边放着的小号打包盒:“晨,晨姐,清汤面恐怕没什么味道,我给你打了点儿剁辣椒回来。”

徐孟晨:“不用,够味。”

小助理点着头喃喃道:“哦,听说这家小面摊的老板做的咸菜也是一绝,尤其是这个剁辣椒……”

话还没说完,嘴上说着“不用”的徐孟晨已经拿起盛着剁辣椒的打包盒快速往自己碗里扒拉着。

红艳艳的剁辣椒,有一股淡淡的酒味,辣味闻起来倒是不浓,徐孟晨吃了一口,第一口没有尝出来辣味,但整体的调味的确十分好吃、甜咸入味,混进面里,吃起来是不一样的风味。

一碗面条吃完,肚子里暖暖的,充斥着饱腹感,徐孟晨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受了。她一时有些罪恶。

小助理这时也吃完了,和她一样,吃得一干二净,碗里什么也不剩。

徐孟晨有些好奇:“怎么样,你那碗咸菜肉丝面好吃吗?”

小助理重重点头:“好吃!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面条!”

徐孟晨:“行,晚上我也吃这个!”

小助理睁大了眼:“晨姐,你晚上不是不吃东西的吗?说要减肥。”

徐孟晨一言不发,心中一番天人交战,最终做下决定:“就吃这一次!少吃一顿瘦不了,多吃一顿胖不了。”

小助理讷讷点头:“听起来好像有道理。”

又见徐孟晨拿起手机捣鼓了起来,嘴里还在嘟囔着:“吃都吃了,也不能白吃。”

“叮咚”一声,是特别关注发了消息的提示音。

小助理拿起手机一看,就见徐孟晨发了一条新博文:

【徐孟晨:影视城门口的小面摊我也打卡了,今天也是爱吃的小吃货一枚呀~】

【吃得干干净净的空碗.jpg】

粉丝们很快就来了捧场:

【啊啊啊,晨晨终于又发微博了~】

【真羡慕晨晨怎么吃都吃不胖的体质。】

【这家小面摊真有这么好吃吗?怎么晨晨和隔壁那谁都发了?】

营销号们嗅觉敏锐,同样闻风而来,一个个夸张吸睛的标题随即出现:

【惊,势如水火的小花不约而同发博夸赞究竟为哪般?】

【死对头小花摒弃前嫌竟为同一家小面摊站台!】

……

就连徐孟晨本人也没有想到,本意给自己立吃货人设的一条博文竟然让小面摊的知名度又提高了不少。

而沈三元小面摊的真正爆火,还是在综艺《我是大老板》播出之后。

点开视频,这样的弹幕随处可见:

【心疼xxx,给节目组努力打工一整天,不如人家卖一屉韭菜盒子的收入。】

【还是摆摊的收入高啊,盲猜最后获胜的是f阵营!】

【话说这个韭菜盒子真有这么好吃吗?我还没有吃过呢。】

【楼上的,建议你必须尝试一下,韭菜盒子真的好吃,是我最喜欢吃的一种食物了!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沈三元做的韭菜盒子肯定好吃!这色泽、这酥脆的面皮,更不用说内馅还是用鲜嫩的韭菜叶和土鸡蛋做的,更是香迷糊了!】

……

一时间,关于“韭菜盒子”“韭菜篓”的讨论度空前绝高。

当然,关于剧情的讨论也有——

【于燃到底为什么这么自信自己是老板?他没看到自己卡牌上并没有“老板”两个字吗?】

【王立太坏了,差点就让他得逞了。】

【???没看懂。沈三元为什么要对蓝于风使用雇佣卡?e阵营最后为什么也赢了?】

但最后都会被【啊啊啊好想吃韭菜盒子啊】【韭菜盒子到底有多好吃】这样的评论刷屏。

综艺的导演,王导,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最后的赢家是沈三元,但关于她的讨论未免也太高了吧?

——而且,谁还记得我这是商战综艺,不是美食综艺!谁能管管啊!

就在王导郁闷之际,一旁的手机“叮咚”“叮咚”响了起来。

拿起来一看,是其他导演发来的“慰问”:

【赵导:老王啊,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请了沈三元上你的综艺啊?】

【钱导:老王,我敬你是条汉子,不过可惜的是,你也没能打破“沈三元魔咒”,哎!】

【孙导:事已至此,还是好好琢磨怎么另开一档美食综艺吧!】

……

王导的脸黑了又黑,终于在众多条冷嘲热讽中看到一条不一样的:

【李导:老王,看到消息后请务必告诉我,你是怎么说动沈三元参加的综艺?我邀请了她好多次,愣是被拒绝了。】

王导的唇角勾了勾,心想事情也没有这么糟糕嘛。突然想到李导最近导的一部综艺就是关于美食的,笑容顿时凝固在脸上。

王导这时也咂摸出一点儿不寻常来,他仔细回想着沈三元是怎么报名的这次综艺来着?——是老刘推荐的!

毕竟是刘导推荐的,王导也不好回绝。反正就一个素人,还能翻了天不成?

不曾想还真让她把天翻了,综艺的主题都被改了!

不仅如此,还成了游戏的最终赢家,拿走了最后大奖!

王导每每想到这里,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韭菜盒子、韭菜盒子,有那么好吃吗韭菜盒子!

真是气死他了!

这时——

场务在一旁问道:“王导,午饭吃什么?”

“随便,吃什么都行。”

“那就吃韭菜盒子好了。”

“不要韭菜盒子!”

……

场务小声嘀咕:“不是说吃什么都行的吗?”

但导演有令,他不得不从,看了综艺后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口香喷喷的韭菜盒子里,现在也只好回家再吃了。

场务走出门,正寻思该去给王导买什么做午饭,就看到面前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走过,连忙叫住她:“哎,等下,卖的什么东西?”

就见那小贩把担子一放,激起的尘土显示上面的重量不轻,不免让人疑惑这小姑娘细胳膊细腿的怎么挑得起这么重的东西。

“炒面,要吗?”那人回答。

“怎么又是面?”

场务“啧”了一口,“行行行,炒面就炒面吧,给我来一份。”

趁着小贩起灶点火的功夫,场务又道:“你怎么想到在影视城卖起面条了,没听说最近门口那家小面摊很有名吗?也就遇到的是我,不然你今天怕是一单生意也没有。”

沈三元“啊”了一声,“这倒没听说,还有这回事?”

她又笑了笑,“不过今天应该不用担心,门口那家小面摊没营业!”

场务听了,暗自庆幸自己嫌远没去。

这时,沈三元已经支起了灶,准备炒面了。

场务以前去过的炒面摊子,炒面师傅无一不是身强体壮的大块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炒面是个力气活,若要没点力气,就没办法翻动锅里的面条,而面条要是炒得不均匀,就不好吃了。

只是这小姑娘倒很有信心。

煮至半熟的面条放入平底锅中,先要抖开、抖散,接着拿着长长的竹筷和锅铲翻动它、炒匀它,力图让每一滴酱汁都裹上面条。

场务站在一边看,见这小贩每一步都做得毫不费力,顿时纳闷起来:难道这活儿其实很轻松?还是这炒面不正宗。

沈三元可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见面条已经煎得微微泛黄,同时一股焦香弥漫出来,立刻又从一旁的篮子里抓了一把洗好的菠菜放在锅底,简单翻炒一下,随后把锅反扣,盛出装盘。

浓油赤酱的炒面,其上顶着几片红绿相间的菠菜,别提有多诱人了。

场务本来没觉得有多饿,但看到这碗炒面的卖相,又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焦香、酱香,顿时胃口大开,肚子也饥肠辘辘起来。于是又下了一单:“再给我炒一份打包带走,这碗就给我吃吧。”

“哎,行。”

沈三元又问,“有两种配汤:鸡鸭血汤和油豆腐线汤,要哪个?”

“鸡鸭血汤。”

沈三元便盛了给他递过去。

场务端着面,着实被香得口水直流。汤面、捞面、拌面他吃过不少,但最香、最馋人的,还得是这口炒面。更让他觉得惊讶的是,影视城里随便找的一家炒面小贩居然有一手出乎意料的好手艺,瞧这面炒得焦而不黑、干而不硬,每根面条上都带着焦黄、裹满了酱汁,看这样子就知道难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