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2)

“好吃了我就吃一大盘。”

柳天骄笑骂道:“滚吧你, 感情好吃不好吃得意的都是你。”

柳金儿跟着笑, “谁叫我是客人呢, 你就该好生招待我。”

她多少知道吴举人如今对卫文康有些意见, 但她也没有旁的可信之人,柳天骄的路子她是不打算断了的, 那自然是要想法子更拉进距离些。反正吴举人的性子他是看透了,对人的情分有却不多,只要能得利,什么事他都可以不计较。

这回的喜宴对卫文康来说是大事,柳天骄可一点儿不敢打马虎眼,知晓他们吃的是农家菜的味道,但也不能弄得太磕碜了, 务必色香味俱全。因而, 光是定宴席的菜单都破费了一番功夫。

他们这儿请客, 稍微正式点的场合就要讲究十全十美, 也就是说饭桌上至少得凑十个菜。且这个数目只是底线, 菜越多说明主人家更有心, 有时把桌子摆满都不一定够。

柳天骄预备到时借个大圆桌, 菜就定二十道。鸡鸭鱼肉是最基本的, 鸡就做辣子鸡,鸭做酸萝卜老鸭汤,鱼的话是麻辣鱼,猪肉做红烧肉是最拿得出手得, 再用排骨做个手抓排骨。

牛肉是硬菜,柳天骄预备弄来凉拌,再加番茄一起炖个菜。还有蒸碟,一道梅菜扣肉、一道萝卜丝、一道糯米饭。这就十一个菜了,剩下的还做什么呢?

对了,炒菜还没有算呢。柳金儿给的牛肉多,干脆用牛肉再炒道肉丝。猪杂也算是他家的一大特色,再炒个肝腰合炒。素菜也要有,如今地里时令菜蔬得是,空心菜或是红薯尖随便炒一样都很好。另外唐睿小娃娃要来,小孩子多半喜欢吃土豆,就炒个酸辣土豆丝。

这样就凑齐了十五个菜。剩下的五个倒也好说,汤总得有吧,就做个肉丸小白菜汤。还有道柳天骄以前听说过但没做过的北方菜,叫拔丝地瓜,听说就是红薯和白糖做的,特别好吃,柳天骄预备试一下。说起北方菜,怎么把把子肉忘了。另外再配个下酒的凉拌黄瓜,这菜就只多不少了。

柳天骄看了看自己的菜单,辣的甜的清淡的都有,应当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饭后点心他也是想好了的,就做酒酿豆花和绣球酥。酒酿豆花是他爹还在世时就做过的,味道很不错。绣球酥还是卫文康府试后,他俩赁了个住处,房东家买来分与他吃了些,柳天骄自己琢磨出来的。

绣球酥的原料很简单,就是猪油、面粉和水,味道也不突出,关键是样子好,外层交叉编制,色彩鲜艳,真跟个小绣球一样。柳天骄估摸着拿来招待客人应当不会让卫文康丢份儿。

拟好了菜单,柳天骄心里就有谱了。张罗着又把家里收拾了一番,地扫了,能擦的都擦得干干净净,鸡棚鸭棚这些也提前清理干净,虽说离家里还有一段距离,但天热,备不齐有什么味儿。还有通往他家的路,村里鸡鸭多,难免路上各种粪便,乡下人不觉得有什么,但吴举人这些肯定是不习惯的。

这些活儿拉拉杂杂的,干起来却是麻烦得很。好在有小包他们,有空就打整,倒是没等柳天骄动手。

江闵那个鬼灵精的,更是提前把两只狗都救出来洗了个澡,说它俩一天到处打滚,别一到家里跑动就掉出灰来。柳天骄听着两只狗嗷嗷叫,估摸着洗澡不是目的,折腾两狗玩才是小江闵的用意所在。

好在那个鬼灵精点子多,靠谱的也有,不知道从哪搞回来几只荷花,插在一个陶盆里,娇艳欲滴,把屋子都衬得鲜亮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请客的日子也到了。一大早家里人就换上最体面的衣裳,起来忙活。柳天骄做菜,小包和江闵跟着打下手,金泉一个人去镇上做生意。

柳天骄一边切菜一边想,请完客就赶紧把帮工的事情定下来才行,家里人手还是太少了,少一两个人就转不开。

像今日这情况,猪来不及宰,丸子和神仙肉也忙不过来炸,金泉去镇上也就只能卖卤猪杂。不知道要损失多少生意呢,与之相比,一两个雇工的工钱并不多。

卫文康是今日的主人公,光顾着迎客、陪客就成。来的最早的是私塾里的几个同窗,有跟卫文康一起考府试的华希,平日里关系好的刘严章、钱文远、朱伯玉。

其中华希、刘严章、钱文远都是童生功名,几人关系好,也是平日里一起讨论课业,相互欣赏,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如此了。

朱伯玉是里面唯一一个没有功名的,跟几人在一块显得有些拘谨。卫文康待他的态度却是同样的热情,说来两人熟识还是那时家里穷,柳天骄想吃水果又买不起,卫文康贪图人家家里的甘蔗,才主动与人结识。

如今才过去半年,家里境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起来竟有恍如隔日之感。

柳天骄是内人,这种场合并不适合出现,跑腿的便是江闵。他一向是个有眼力劲的,见卫文康带人进来,也不用人吩咐,自己就找了个精致的托盘,端了茶水和果子出来,几个同窗见了直夸这小孩儿灵透,长相也好,要是跟唐睿凑在一块儿,看着就舒心。

江闵已经听过好多次唐睿的大名了,知道对方比自己小一两岁,却是读书好几年了,是个极有天分的,性子也好,骄哥哥特别喜欢他。

江闵没跟任何人说过,其实每回骄哥哥提起唐睿的时候,他是有些吃味的,好像独属于自己的骄哥哥被人硬生生分走了一半。但他不敢说,因为自己本来就比不上人家,要不是骄哥哥可怜,饭都还吃不饱。

说曹操曹操到,没一会儿院子里就响起还带着奶音的童声,“师弟,弟媳妇儿,我来了。”

唐睿从马车上跳下来,都没顾得上秦百宣,就自个儿跑到了里面。

卫文康赶忙出去迎人,“来了,快到里面坐。”

唐睿只顾着问,“弟媳妇儿呢,怎么没见他?”

卫文康笑道:“在灶房里给你弄好吃的呢。”

“灶房在哪儿?我去给弟媳妇儿帮忙。”

贪吃鬼是出了名的,什么帮忙,是去悄悄找吃的吧。秦百宣把人拉住,“忘了来之前跟你说过什么了?你今日是客人,要讲规矩,待会儿夫子还要来呢,叫他瞧见又得骂你一遍。”

“你如今都不在私塾里念书了,怎么还怕夫子?”唐睿嘴里抱怨着,却是再不敢造次,乖乖跟着进了屋。没法,在州城的时候,王夫子给他单独开的小灶可是差点儿没把他折磨死。

柳天骄在灶房里也是听到了唐睿的大呼小叫的,笑得不行。念在这小子还有点义气的份儿上,临时炸了些小糖饼,叫来江闵,“把这些小糖饼端出去,和唐睿一块儿吃。”

江闵有点吃味儿,“骄哥哥,你待他可真好。”

柳天骄笑道:“那孩子待人也好,跟你一样,讨人喜欢得紧。”

江闵满意了,跟他一样讨人喜欢,嗯,在骄哥哥心里自己也还是很重要的。

书生凑在一块儿能干什么,除了探讨学问还是探讨学问,唐睿哪里坐得住,正想找借口去外面玩呢,就见一个小孩儿对他招手。他听弟媳妇儿说过,他家还有个小孩儿,叫江闵的,长得好看人也聪明,简直跟个小号的卫文康一样。

“你是江闵吗?“

看着小孩儿笑眯了眼,江闵有些不自在,“我是江闵,你怎么知道我名字的?”

“听弟媳妇儿说过,他说你特别聪明,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可受欢迎了,帮了他不少忙。对了,弟媳妇儿就是卫师弟的夫郎。“

“他真的这么说的吗?“

“对啊,他可喜欢你了。“唐睿小朋友一脸的真诚和艳羡。

江闵白皙的脸蛋儿一下就红了,“我也很喜欢他。”

唐睿笑得一脸乖巧,“我也喜欢弟媳妇儿,他做饭可好吃了,你知道他今日做了什么菜吗?我好想现在就吃啊。”

“哦,对了,叫你出来就是吃好东西的。骄哥哥做了小糖饼,让我们一起吃。”看在这个小孩儿这么识相会说话的份儿上,江闵决定暂时不计较他分自己的宠了。反正这个小孩儿离他们远,一年也见不了几回。

唐睿听说有吃的,哪里还顾得上别的,“真的啊,在哪在哪,我要吃。”

“在边上的屋子里,跟我走吧。”

不愧是弟媳妇儿的手艺,外皮酥脆、内里软绵的小糖饼一入口,唐睿眯起了眼睛,感觉幸福得全身冒泡。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啊,他以后可不可以长住在弟媳妇儿家啊,每天换着法吃好吃的。

这头两个小孩儿吃得高兴,正屋里却是气氛严肃,几个学生偷偷瞧着吴举人,都不怎么敢说话。

第127章 第 127 章 贵客

吴举人不着痕迹地把屋子打量了一番, 虽说打扫得干净,但穷酸之气丝毫掩盖不住。

说来也是可惜,卫文康还是被家境耽误了,没钱上私塾以至于耽搁了念书不说, 好不容易考上秀才又意气用事, 掺和他夫郎家那些烂事, 白白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 还是太年轻了,掂量不好轻重, 该出去好生长长见识才是。

思及此,吴举人问道:“卫老弟,你今后是怎么打算的,州学招考就要开始了,你准备何日启程?”

卫文康道:“还没有定下是否去州学。”

“难不成你想去京城求学?”

“自然没有这个打算,学生觉得州城还是远了些,在思索是否就留在县学。”

吴举人眉头拧成“川”字纹, “留在县学有什么用?别怪我多言, 你虽天资不凡, 但出身乡野, 有些事情掂量不好轻重, 若是长久待在这方寸之地, 少不得染上鼠目寸光的习气, 日后何谈进益?”

场面一下子凝滞了下来, 这话虽是劝诫,但语中带刺,让人很不舒服。

卫文康知道吴举人这是恼怒自己未知会一声便料理了柳老二一家,让他未出世的儿子名声有损之事。但卫文康并不后悔, 若是事先知会吴举人,对方只会为了名声劝他息事宁人。

可自己念书考秀才为了什么,不就是给骄哥儿撑腰让他过上好日子吗,怎么可能因为吴举人的喜恶罢手?卫文康脸色丝毫未变,“多谢吴举人提点,学生认为万事不可能求全责备,凡事抓住关键就好。“

吴举人听他还敢顶嘴,面色更加难看了些,再不多说一言。罢了,年轻人总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日后摔了跟头就知道好歹了。

卫文康抿了口茶,对着众人笑道:“再用些茶水吧。”

王夫子端了茶水,轻轻吹散升腾的水汽,显出一番悠然自得来。秦百宣把玩着一个果子,也看不出丝毫异常。其他四人见状松了口气,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吴举人怒气也转不到他们身上来。屋内气氛一下子又轻松起来。

吴举人面色更加难看,没见自己不喜吗,怎么就没有一个出来说句好听的?真是不知所谓,日后再也不到这破地方来。

此时,一个小孩儿兴冲冲地从屋外跑进来,喊道:“卫哥哥,有客人来了,快出来迎客。”

真是没规矩,大呼小叫的,这个卫文康,也不知道怎么约束的家里人。要是在吴府,这样的小子必得重罚才是。

卫文康笑道:“想必是梁先生来了,诸位稍等,我先去迎一下。”

王夫子放下茶杯,“我与你同去吧。”

其他人不知道这个梁先生是谁,但见夫子都亲迎去了,自己也不好在屋子里呆坐着,便也起身一起迎了出去。唯独吴举人,冷哼一声,坐得更加端正。他可是举人,除非县老爷亲临,这安泰县谁来了他不是坐主位,何至于自降身价出去相迎?

没多久,众人簇拥着一个中年男子进来,只见那男子虽也身穿绸缎,却无甚装饰,面貌也寻常。吴举人知晓自己猜得没错,对方不过是个小人物,因而见了人也没有起身,等着对方给自己行礼。

卫文康知晓吴举人的性子,忙帮忙介绍道:“吴举人,这位是梁固梁大人,现任江东州州同。”

州同,那可是正六品啊,比他们安泰县的县老爷都高一级,比普通的县老爷更是高两级。而举人选官,通常不过是县丞或主簿,就算使尽了关系,也就是一个县老爷顶天了。

也就是说,梁大人是吴举人这辈子都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吴举人自视甚高的举人身份在对方面前完全是不值一提。吴举人腾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面上抽搐了几下才反应过来,“学生吴居安拜见梁大人。”

梁固看了他一眼,点点头算是回应,面上神情没有什么变动,看不出一丝喜怒来。

吴举人心里忐忑得紧,对方是不是在生气,怪自己这回没有眼色。卫文康也是个不懂事的,这样的大人物,居然都不提前知会一声,也不知道是怎么办事的。待会儿还是得好生表现才是,也不知道梁大人是什么性子,有什么喜好,对什么话题比较感兴趣。

卫文康倒不是故意不告知吴举人梁大人要来的事情,只是梁大人最近公务繁忙,一直在各地巡视,并不确定今日是否能来。若是提前把他来的消息告知众人,到时对方又来不了,王夫子他们倒是不觉有什么,以吴举人的性子怕是要多想。

这会儿见吴举人明显比将才拘谨了许多,卫文康主动把话题引到了对方身上,“学生能得中秀才,少不得夫子辛苦教导和梁大人提点,也多亏了吴举人帮忙。他见识广博,家中藏书丰富,指点学生功课很是尽心。”

在梁固心里,卫文康是算得上他半个弟子的,此前也听卫文康提过吴举人的事情,对他还算有几分好感。不论目的是什么,能主动出手指点一个穷学生,便算是一件功德。闻言赞了一句,“吴举人高义,是我等读书人的楷模。”

居然还能被夸?将将还忐忑不已的吴举人感觉冷飕飕的寒风一下子变成了暖融融的春风,喜不自胜,嘴里谦虚道:“不过是见不得人才被埋没罢了,哪里当得起梁大人如此夸赞。”

他这话倒是歪打正着说到了梁固的心坎里,“说来文康确实是我见过最有潜力的学生,只是早年被耽误得厉害,如今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吴举人能考上举人,自然是有几分聪明,听梁固这么说,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梁大人对卫文康很是看重,便接话道:“可不是,他府试过后来与我探讨学问,那题考的是临安府形势,我便让他从地方志中寻找临安府更名的由来,谁知道短短三日后来我府上,一番表述竟是把临安府整个情况都摸了个透彻,从历史、地理再到财政、教化沿革,无一不晓。把我惊得哟,这才知晓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王夫子也忍不住笑道:“说来我运道当真是好,这样的天才竟是一下子就遇到了两个。”

梁大人严肃的脸上也浮现出笑意来,“你运道不好谁好?要不是离得太远,这样的天才我非得分一个去。”

说来卫文康中了秀才后,梁大人也是帮他想过日后的路子的。他官居六品,自然还是有些人脉,为卫文康寻一个尚可的老师并不难,例如致士的官员,最差也是同进士出身,教一个秀才并不是难事。但当世大儒这种却还是不太可能,毕竟梁大人自己也是平民出身。与其随便拜师埋没一个好苗子,倒不如去州学沉浸几年,把根基扎得更牢固些,考上举人后再寻良师。

此话却是又把吴举人一惊,梁大人居然有收卫文康当弟子的心思,看来两人关系非同一般。日后还是得把卫文康笼络好才行,指不定有什么大前程呢。

至于先前柳老二的事情,那是什么芝麻绿豆大的小事,相比虚名,为儿子绑定一个有大前程的亲戚不是更重要?卫文康意气用事、不知轻重好啊,说明柳天骄在他心里分量重啊,那可是他儿子的亲舅舅。

思来想去,吴举人越发热情,陪笑着把堂屋里的氛围又炒热了一层,直到江闵来说用饭了,都还有些意犹未尽之意。

其他人却是早就被饭菜的香味儿吸引了,唐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跑了回来,自觉坐在秦百宣身边,目光炯炯地看向餐桌。

卫文康哪能不知道他们的心思,赶忙邀请众人入坐。江南的老百姓吃饭时并不讲究座位次序,但读书人却是读着四书五经长大,把长幼尊卑的观念刻在了骨子里,正式场合非常讲究座位次序,稍有不慎就会得罪人。

这回参加宴席的共有十人,梁大人自然坐在主位,他是正儿八经的官员,与其他人就不是一个层级的。王夫子和吴举人的位置就有些尴尬了,论世俗地位,自然是吴举人要高一些。

但卫文康此次办的是秀才喜宴,王夫子作为启蒙恩师,论理是要坐在主位的。如今主位有了人,屈居侧位也是委屈,怎么还好再排到吴举人下首?

正在众人为难之际,吴举人主动把王夫子迎到了梁大人下首,笑道:“夫子不快入座,秀才公的谢师宴哪里好开始?”

王夫子推辞,“还请吴举人先入座。”

“诶,与我客气作甚,说来我与卫秀才沾亲,还是半个自家人呢。”吴举人说着做到了王夫子的下首。

卫文康笑道:“既是吴举人好意,先生可别再推辞。”

王夫子见状只得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秦百宣几个依次坐下,卫文康提了第一杯酒,说了些感谢之词,宴席便正式开始了。

梁大人作为主位,率先提筷子,尝了口红烧肉。乡野之食他以前也是吃惯了的,老百姓日子困苦,能吃饱饭,偶尔买些肉解馋就算是顶好的日子里,味道如何往往并不讲究。

因而,梁大人对卫家的饭食也没有什么期待,只想着好歹是主家的心意,多少用些,别叫人难堪。却不料那筷子红烧肉刚入口,梁大人便不由得吞了下去。

第128章 第 128 章 宴席

肥而不腻, 淡淡的甜香味儿在喉间经久不散,刺激得人不由自主地分泌口水。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红烧肉,比京城大厨做的都不差什么了,不, 甚至更好吃一些。梁大人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 这回没舍得一下子吞下去, 细细咀嚼了一番, 还是感觉没吃够。

但读书人都是讲礼仪的,再好吃的菜也不能连着夹, 梁大人只好忍痛把筷子转向别的菜。吃点什么好呢,那个排骨看着不错,就是太大个了,吃着不雅观。

算了,还是来块儿清淡些的,梁大人夹起一块儿凉拌肉。这肉其貌不扬,梁大人想着用它压一下自己的馋意, 没想到肉刚进嘴, 梁大人就忍不住咂嘴。好吃, 实在是太好吃了, 又麻又辣, 简直有种让人上瘾的魔力。

农家真的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菜吗?梁大人不信邪, 刚把嘴里的凉拌肉咽下去, 又夹了一块肉丝。这菜没有前两道惊艳, 但也是嫩滑鲜香,连素菜也好吃,没有肉菜那么重的调料味儿,却是别有一番鲜嫩脆爽。梁大人是彻底服气了, 忍不住问卫文康:“你请的哪里的大厨啊,这饭菜也做得太好吃了些。”

还没等卫文康回答,埋头吃菜的王夫子就抬起头来,笑道:“都是他家夫郎做的,好吃吧?我第一回尝到他夫郎的手艺也是震惊不已。”

唐睿拿了一大块手抓排骨,啃得津津有味,好在他家教好,吃香虽狠却不难看。听到王夫子的话,跟着插言道:“弟媳妇儿做的饭菜是最好吃的,幸好我有远见,早早就定了在他家吃饭,坚决不去酒楼。”

“哦,看来就我功课没做到位。”梁大人哈哈大笑,“好在我运道好,跟着你们吃了顿难得的美食。”

卫文康笑道:“大人谬赞了,都是乡野粗食,诸位吃得惯就好。”

唐睿大声道:“吃得惯,吃得惯,要是能天天吃就好了。”

吴举人笑得得意,“那说来还是我运道好,仗着有亲戚关系,时常能吃到他家的好东西。”

“哈哈哈,对,还是吴举人运道好。”梁大人比将将看起来随和许多,“这么好的手艺,想必令夫郎定是个温婉贤惠之人,文康你有福啊。”

“弟媳妇儿才不是什么温婉的人呢,他可勇猛了,是杀猪的好手,还会功夫,几个大男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唐睿这是忍不住想跟人分享他弟媳妇儿的好处,但这些好处放在哥儿身上可就说不准是好是坏了。梁大人表情一滞,半响回了句:“令夫郎可真是英雄豪杰。”

卫文康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自家夫郎这种与众不同的哥儿的,对梁大人的态度并没有放在心上,只笑道:“吃菜,别凉了。”

吴举人痛心不已,这个小娃娃说话真是不知道轻重,本来柳天骄可以在梁大人那里挣足了好感,如今只怕不牵连卫文康就是好的了。哎,小儿误事,小儿误事啊。

秦百宣放下筷子,正色道:“卫夫郎当真是我辈楷模。年纪轻轻便能靠双手养家,不叫外人欺负,支持夫君科考,把一个衰败的家庭硬是一步步推向兴盛,还能静下心来为我等洗手做羹汤,实在是难得。这么多菜,想必卫夫郎忙活了很久吧?”

卫文康眼神湿润,“从昨日起就在忙碌了,今日更是天不亮就起床备菜。我想要帮忙,他说学业为重,家里一切有他。我心怀愧疚,他说一家人就该齐心协力,何必分得那么清楚。”

王夫子叹道:“想当初你来拜师的时候,我瞧他凶神恶煞的样子,还以为你在家成日里受他欺辱。后来才知晓,他为了你可当真是什么都豁得出去,掏空家底供你读书,却连哥儿最重要的名声都舍了个干净。”

其实这点倒是抬举柳天骄了,名声算什么,值几个钱?别说为卫文康读书,就是谁给他一两银子,他都可以把名声卖个干干净净。当然,如今他家卫文康是秀才了,柳天骄为了他的前程还是能装模作样一下的。

梁大人不知道柳天骄的本性啊,听到王夫子这么说惭愧不已,怎么能为了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否认一个哥儿的品格呢?多好的夫郎啊,为了夫君殚精竭虑不求回报,实在是至诚至信。粗鲁些怎么了,他要是个温婉柔弱的性子想必也撑不起这个家来。

“这杯我干了,敬令夫郎,是我等狭隘了。”

众人瞧着梁大人一饮而尽,满脸惭愧,也跟着提起酒杯,“我等狭隘,望令夫郎海涵。”

卫文康眼眶泛红,“诸位大义,卫某代夫郎谢过。”

在这个世道,柳天骄这样的另类注定是难以被接纳的,连清水村那些贫苦不识字的村民都可以小瞧他,何况在座这些有学识有身份的人呢?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实属不易。

江闵这个鬼机灵的趁着上菜的机会,把桌上的动静都与柳天骄说了。对方先是一愣,接着笑道:“我家夫君就是厉害啊,交的朋友都是好的,那书里怎么说的来着,对,君子,都是君子。”

柳天骄心情好,把原定的两道点心增到了三道。加了一道蛋黄糕,这是他自己瞎琢磨的点心,因为喜欢吃咸蛋黄,又觉着只吃蛋黄有些干巴,便加了糯米粉和豆沙,做成了点心。如今市上卖的点心都是甜味儿的,这款点心加了咸香,别具一番风味儿。

梁大人本来还在后悔,将将在餐桌上探讨卫夫郎的品性问题,影响了吃饭的兴致,白白浪费了一桌子美味,实在是亏得慌。见有点心上来,忍不住一喜,“这也是令夫郎亲自做的?”

话刚出口,梁大人又有些后悔,如此精致的点心,除了点心铺子,谁家能做得出来?就他家养的那个厨娘,也不过会做些桂花糕、红糖糕这些最基本的样式。他这样问,岂不是叫人难办?

哪料卫文康却是笑道:“正是我家夫郎做的,大人尝尝味道如何。”

居然真是他自己做的,卫文康这个夫郎可真是能干啊。光看着精致的花样,味道能差到哪里去?

果真,一口不知道是什么做的小吃下肚,梁大人眼前一亮。嫩滑的豆花中带着酒酿的清甜,还有淡淡的桂花香,最奇特的是,从喉中下滑时还带着微微的凉意,一下子化解了燥热,实在是高。

“我读了这么多书,竟是找不到合适的赞语了。秦小案首,不如就考考你?”

秦百宣一口蛋黄糕下肚,笑道:“一切尽在不言中。”

众人愣了一下,接着哈哈大笑。“这个小案首可真是个鬼灵精。”

一番吃饱喝足,卫文康见众人都吃了不少,便带着他们出去转了一圈消食。说来梁大人普通农家出身,也是干过种田下地之事的,如今公务繁忙,却是很少再接触农桑之事。

见卫文康家中规划得整整齐齐,各种小菜鲜嫩欲滴,还蹲下身子亲自摘了一小把小葱,放在鼻尖闻了闻,“这香味儿纯正,用来烙葱花饼最香不过。”

得,这是吃上瘾了,肚子还饱着呢就想着吃。

卫文康道:“说来学生科考之时,每回必带的便是夫郎亲手做的葱花饼。选家中最鲜嫩的小葱,加上鸡蛋和面粉,刚出锅的时候香飘十里,就是冷了香味儿减损,嚼起来也是滋味儿十足。”

梁大人忍俊不禁,“我就说府试时好几个坐臭号的,怎么单你能坚持下来,看来夫郎的葱花饼功不可没啊。”

卫文康笑道:“大人说得有理。”

吴举人道:“卫老弟你把令夫郎的葱花饼说得神乎其神,我等却是未曾吃过,就罚你晚食亲自央了你夫郎做给大家吃。”吴举人这是不想错过跟梁大人接触的一点机会呢,还想把人留下吃晚食。

梁大人有些可惜,“只有你们吃了,我待会儿还要赶回安泰县城,明日另有公务。”

吴举人有些失望,但也没表现出来,“那卫老弟你就给梁大人带上些。”

卫文康一口答应,“成,我夫郎知晓大人欣赏他的手艺,必然高兴不已。”

梁大人今日是真的被柳天骄勾起了馋虫,竟然也没有推辞。“那我就不客气了。”

卫文康又领着人观赏了一番他亲自养大的鸡鸭,见它们个个圆润机灵,众人也很给脸地夸赞了一番。

待柳天骄这头紧赶慢赶把葱花饼准备好,又另外烙了些小糖饼、土豆丝饼,仔细拿油纸包好,让江闵分与众人。梁大人就出言告辞了,再不走天黑都进不了城。

待他一走,吴举人自然也不会多留,领着柳金儿就回去了。说来柳金儿是个妇人,又是妾室,不便见客,就待在灶屋看柳天骄忙活。

她是客人,又是孕妇,柳天骄自然不会亏待她,有什么好吃的她都能尝到第一口,临走时还打包了一些她喜欢的饭菜,倒也自在舒服。

唐睿却是扭扭捏捏地不肯走,说要再玩一会儿,摆明了是还惦记人家的晚食。王夫子瞧他那无赖的样子,眼神一肃,唐睿就只能低声叽咕着上了车。

柳天骄还真有点舍不得他,见梁大人和吴举人都走了,剩下的都是熟人,便没讲究那些规矩,亲自出来送他。只是很快柳天骄就对自己这个决定感到了无比的悔恨。

第129章 第 129 章 抉择

“弟媳妇儿, 你赢的那三十二两银子用来做什么了?我想悄悄存着买吃的,结果不知道怎么被我娘发现了,一股脑全收走了。”

柳天骄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三十二两银子?”

唐睿提醒道:“就是咱们院试时在赌坊赢的啊。咱俩不是一起下的注, 一两银子押给了师弟, 其他四两押给了秦哥哥。如今秦哥哥得中案首, 咱不就赢了三十二两?”

柳天骄慌了, 赶忙道:“哦,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 我早就忘了。你可别再说了,夫子在那边看着呢。”

唐睿摆了摆手,“怕什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难不成你的银子也被收走了?”

卫文康眯了眯眼,“你确定他押了一两银子给我?”

“对啊,师弟你别伤心。那个时候只能押廪生, 我们也是没办法。要是知晓后头还能押秀才, 保管一人给你押五两银子。”

卫文康微微笑了笑, “那我还该感谢师兄看得起我, 明知我考不中廪生, 居然也给我押了一两银子。”

“你得感谢弟媳妇儿, 是他一直在说我不给你下注没义气。我是那等没义气的人吗?”唐睿挺起了骄傲的小胸脯。

卫文康:“很好, 你可真有义气, 不像有些人。”

唐睿一脸天真,“有人不讲义气吗,哪个?”

柳天骄实在不想面对这场面,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唐家怎么回事, 这么聪明的娃娃就不能好生教教吗?别把脑子光用在念书上啊。“好了好了,快早点回去休息吧。”柳天骄说着一把将车帘子甩了下来。

唐睿没防备被唬了一跳,接着探出脑袋来,“弟媳妇儿你干什么啊,我还不想回去呢。要不日后我就住你家里吧。”

“不收,坚决不收。”柳天骄说着跑开了。

唐睿想要去拦,被卫文康按回车里。“好了,再不回去你祖母该担心了,日后有机会随时再来就是了。”

“好吧,那我日后再来,你们空了也可以来镇上找我哦。”

终于把人送走了,卫文康走进屋里,很好,果然没见人,又去后面鸡棚鸭棚和蘑菇地看了一圈,同样没人。躲得够快的,看来是真的心虚了。

卫文康跟小包说了一声,“我出去一趟,今晚就不回来了。”

“啊,卫哥哥你去哪儿?”

“就出去走走,你不用管。”卫文康说着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小包眼见卫文康真走远了,急了,转头就钻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把躺在草坡上睡觉的柳天骄拉起来,“骄哥哥,别再睡了,卫哥哥都被你气跑了。”

柳天骄猛地睁开眼睛,“真跑了?不可能啊,他真就这么小气。”

“你还好意思说呢,搁谁不生气?还忽悠人家小娃娃下注,说人家不讲义气,结果你这个自家人倒是光顾着挣银子去了,叫卫哥哥面上哪里挂得住?”

“我那不也是为了家里好嘛,他当时那水平明摆着考不上廪生,我浪费钱也没用啊。”

“那你干嘛忽悠人家唐睿下注?” 小包也是无奈,这事儿干的,但凡没有唐睿在那衬托着,也显不出骄哥哥的无情来。

“赌坊都要挂被下注的人名字,到时一个给他下注的都没有,多丢人啊。反正唐睿那个小娃娃天不怕地不怕的,吃点儿教训,叫他直到人心险恶也好。”柳天骄真不觉得这是个什么事儿,要不是唐睿提起来他都要忘了,只是有一点点心虚而已,真的只有一点点。

他也料到这事儿被爆出来卫文康肯定要给他几个白眼,没想到居然直接把人气跑了。“这事儿真值当那么生气?”

小包不确定,“我倒是觉得没啥,就看卫哥哥怎么想了,总之是你不对。既然都下注了,咋就不能支持一下自家人呢?”

“嘴里大喊几句支持,甚至撸袖子支持都没问题,可那是一两银子呢,你当银子是好挣的?”

别看柳天骄有时大手大脚的,那都是没法子。像今日的宴席,菜少了像样儿?都是卫文康以后几十年的人脉呢,头一回上家吃饭,家境不好能力有限是一回事,叫人觉着几个好菜都舍不得,那就是没把人放在眼里,得罪人得很。自家平日里吃喝,哪样不是精打细算的。没办法,就这点赚钱能力,该花的地方要花,该省的要省。

白白扔一两银子展现对卫文康的支持,那不是见外嘛?本来想出来躲一会儿,等卫文康那口子气缓一缓就好了,没想到把人惹得都不回家了。毕竟自己有点小理亏,柳天骄决定还是展现一下自己的心胸,好生把人哄一哄。“罢了,你忙去吧,我自己出去找找。”

“那你找到卫哥哥后好生与他说一说,我听说读书人最是在乎脸面呢。”

“脸面算个啥,我非得亲手给他扒拉了。”柳天骄嘴上说得凶,但心虚的眼神还是把他出卖了。

两刻钟后。卫文康坐在河边儿,手里不知道摆弄着个什么东西,头也不抬地喊了句,“行了,别躲了,我都瞧见你了。”

后边的草丛动了动,然后一个身上沾满了许多草屑的人从里面拱了出来,有些尴尬地笑道:“嘿嘿,你怎么知道我在那里?”

“除了你,还有谁会鬼鬼祟祟的?”

“那不是怕你一气之下又跑了嘛。”柳天骄从身后扑过来,一把抱住卫文康,险些没把人直接撂翻。“好啦,别生气啦,等我赚了银子,日后直接给你押上一百两,就押你考上状元。”

卫文康把身子扶正,睨了他一眼,“我考状元你只给我押一百两银子?”

“啊,一百两还不够啊,咱家日后再有钱也不能那么糟践啊。”

“感情押我就是糟践,押秦百宣就是赚钱是吧?”

你对自己的水平没点数吗?柳天骄在心里嘀咕,嘴里却是大放厥词,“押你怎么是糟践?那是押宝,给我赚大钱的。”

见卫文康不说话,柳天骄拦着人摇了摇,哄道:“别生气啦,我错了。你要怎么才能原谅我,要不我给你学个小狗叫?汪汪,汪汪……”

卫文康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随即意识到不对,又把笑容收了回去。“别插科打诨的,我不吃这一套。”

柳天骄见他绷不住了,松了口气,“什么不吃这一套,明明很吃。快别生气了,不然我挠你痒痒。”

卫文康忍不住往边上挪了挪,“你这个无赖,是来道歉还是来气我的?“

柳天骄嬉皮笑脸道:“当然是道歉啊,你要不要原谅我?“

卫文康虎着脸,“才没那么容易原谅你,先把账记着。你这个叛徒,怎么能支持别的男人,在你心里,我比不过秦百宣是不是?“

“秦百宣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算什么男人?我是爱护小弟弟。在我心里,你当然是最优秀的。只是他毕竟比你多念了那么多年书嘛,奋起直追也要时间不是?“

“骄哥儿,你真的希望我去州学念书吗?“

“怎么说起这个了?我当然希望你去吧,那话怎么说的来着,一鼓作气,再鼓就衰竭了。不趁现在势头正好赶紧念书,日后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可我觉得还是家里好,不想离远了。骄哥儿,你陪着我去州城吧?“

眼见对方双眼锃亮地看着自己,柳天骄很想回一句好,可那只能是骗人的。“我跟你去州城了,咱们吃啥?小包他们再得力,也还得人镇着场子呢。离开的时日短还好,到时咱们成日里不在家,不知道有多少人打歪主意呢。“

“咱们把生意缩小点,家里如今有那么多田地,又不用交税,够咱们吃喝了,另外我空闲时多抄书,日子总过得下去的。至于州学的束脩,只第一年花些钱,岁考的时候我加把劲,争取免掉后面的。“卫文康说着都觉得自己好像在说大话,可他还是厚着脸皮说了下去,”骄哥儿,你就相信我这一回,咱们一起去州城试试好不好?“

柳天骄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卫文康,我不能跟你一起去州城。我不是不相信你,是不相信自己。在安泰,我有铺子有田地,还可以杀猪、卖吃食、卖蘑菇,每日里都有进项,能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变好,为你念书提供支持。在州城,我除了每日里在家等你,什么都做不了,我会感觉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只能拖你的后腿。“

卫文康何尝不知道这些,他太了解柳天骄了。好强不服输,从不愿意亏欠别人一点半点,让他放弃自己的生意到州城陪读,就像士兵放弃了自己手中的武器,感觉到处都充满了危险。何况柳天骄将将买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猪肉铺子,他的理想抱负全都将将开始。

对,理想和抱负。卫文康觉得柳天骄不与寻常的哥儿一样,他的气概不输任何一个男子汉。卫文康只是不舍得,“从秀才到举人是最难迈过的一道坎,最少也要花费三五年。这三五年里,我们都分隔两地吗?”

“怎么会呢,你念书走不开,我可以来州城看你啊。一月来一回,带上你喜欢的吃食,还可以顺便观望州城有没有什么好做的生意。说不准哪天我就能把猪肉铺开到州城呢?”

第130章 第 130 章 州学

“什么, 卫哥哥要去州学念书?”小包惊呼出声,“怎么这么突然啊,州城那么远,以后多久才能回来一回啊?”

柳天骄道:“不去州学难道留在县学?你卫哥哥可是要考举人的, 当然要去最好的地方。”

“骄哥哥你去不?”

“我去干什么, 家里这么多事儿呢。”

“你不去啊?你们不是才成亲一年吗, 就离得这么远, 不好吧?”小包年纪也不小了,该懂的都懂, 都说男人出去了就跟脱缰的野马一样,在外面不知道干些什么勾当。卫哥哥可是秀才公,长得也俊,一下跑那么远真能让人放心?

“好不好的有什么法子,前程要紧。对了,江闵现在是他的书童,能跟去是最好的。毕竟他也跟着学了几日了, 你卫哥哥说江闵是块读书的料, 要是他一走没人教导, 之前的功夫都白费了。”

小包有些犹豫, “他还小, 去了会不会拖卫哥哥的后腿?再说, 去了家里的活儿他就一点儿都帮不上了。”

“江闵机灵着呢, 不会拖后腿的, 至于家里的活儿,你就别操心了,明天那两个帮工就要上门了,要是没问题就都留下。只是州城离得远, 江闵又是从小就跟着你长大的,你舍不舍得?”

“舍得,跟着卫哥哥我再放心不过了。”小包不傻,卫哥哥这一去怕是最少一两年,江闵要是不跟去,念书的事情便彻底没了指望。再说了,州学是什么地方,那是一般人能去的?哪怕江闵只是去当书童,光长的见识就比待在乡下私塾读两年书强得多。

“成,你愿意就跟江闵说一声,叫他赶紧收拾东西,三日后就出发。”

“这么急?”

“再不急就赶不上州学的入学考试了。”州学招收的都是秀才,每年新增最多的生源便是那年院试新出炉的秀才,因而州学的入学考试就定在院试后不久。卫文康一直不声不响的,柳天骄都不知道有这茬,今日对方坦白了他才知晓,再磨叽两天都赶不上考试了。

“好,我回去就跟江闵说。”小巴心里立马就开始算计起要带的东西来,衣服鞋子这些自然是要有的,亏得骄哥哥照顾,他们这一年也好歹攒了些东西。冬天的衣服贵舍不得多买,夏日的却是一人备了三套,那个臭小子讲究,身上但凡有点脏污都要赶紧脱下来洗,不多备几身还真换不过来。

念书的东西一向都是蹭的卫哥哥的,他们也买不起,只能到时给江闵多带些银钱。至于别的,小包还真一时想不起来有什么好带的。这年头出门不易,但跟着卫哥哥,小包没什么好担心的。

卫文康听说柳天骄已经通知小包收拾东西了,有些哭笑不得,“不是说好待进了州学再带江闵过去吗?入学考试都还没考呢,万一到时没考上,带着江闵作甚?”

“你怎么会考不上?反正都要带他去,这回一道上路,免得到时来回送他麻烦。再说江闵机灵,说不得还能跟着帮不少忙呢。”

卫文康:“……”真不知道他夫郎对他怎么就那么多的信心。

小包那里收拾不了多少东西,柳天骄却是乱七八糟地搞了一大堆。吃食方面就不说了,什么烙的饼子,灌的肉酱、辣酱,各种泡菜,鉴于州城的吃食水平,卫文康是啥都想要。

柳天骄忍不住说他,“你不如直接说给你做几顿饭,你饿了自己热着吃呢。”

卫文康一本正经地回他,“天气太热了,等到州城了你再给我做,反正你得等到我入学了才回来。”

柳天骄表示服气。

除了吃食,衣服鞋子这些也得多准备些。州城的布料样式都不如临安府的齐全,还卖的贵,柳天骄预备着回来经过临安府的时候再给卫文康多买些料子做衣服。读书人嘛,衣着打扮总要讲究些。

笔墨纸砚这些倒是只带平常惯用的就好了,州城文风兴盛,笔墨纸砚是唯一比临安府物美价廉的东西。

另外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什么被褥、雨伞、水囊,还有一些常用的药物。至于洗脸盆这些就太累赘了,不如到州城现买。

说到药物,柳天骄想起来,卫文康府试后生的那场大病,多亏了府城的那位老大夫帮忙。说好了要给人家送牌匾的,一直没有忙得过来。如今卫文康又要去州城念书,只能等他过年放大假的时候了。那个老大夫是府城本地人,过年期间应该都在府城才是。

收拾妥当,卫文康拜见过王夫子、梁大人,又跟吴举人说了一声后,便带着柳天骄和江闵启程去州城了。

秦百宣也要去,他家本来都已经为他安排好,去一个大儒门下求学,但秦百宣坚持想先去州学见识见识。秦家父亲知晓儿子是个好强的,犹豫一番后也就同意了。

唐睿一下走了两个小伙伴,哭得那叫一个凄惨,抹着眼泪说他明年也要去考秀才。众人难以想象,就这么个爱哭包,真要叫他考上了,秀才公的名头怕都要被他连累得没那么值钱了。

因着考试临近,路上大家也一点儿功夫没耽搁,紧赶慢赶到了州城后,临时找了个客栈安顿下来。因着没时间提前订,赶考的秀才又多,还被客栈老板宰了一笔。柳天骄唉声叹气半天,心想自己哪天能在州城买个宅子就好了,也省得花这些冤枉钱。

好在州学那么贵的束脩不是白收的,提供住宿,四人一间。书童也有住的地方,条件要差些,八人一间。也亏得江闵从小是个吃惯了苦头的,并不在意这些。

他们到州城后的第三日,州学的入学考试便开始了。

柳天骄之前听卫文康说过,州学的入学考试很难,万万没想到会这么难。猛地一瞧,赶考的居然有四五百号人了。

“这回招多少人来着?”

卫文康也有些发愁,“六十人。”

柳天骄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比院试招的稍微多一点,参考的人也就是院试的一半嘛,没问题的,比院试好考多了。”

卫文康没提醒他,这回参考的都是秀才公,二十个童生才能出一个的拔尖人才,跟院试的竞争对手完全不是一个水准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年赶考的人居然比往年多一倍。

显然发愁的也不止他们一家,江闵悄悄凑到他们跟前说:“我瞧见好些人都紧张得发抖,还是卫哥哥沉得住气。”

卫文康苦笑。沉不住气又如何,先前还在犹豫要不要来州学,今日一瞧,怕是他愿意来人家也未必能要他。算了,都走到这一步了,还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好在州学的入学考试虽难,考的时间却是不长,只有一日,天亮时开考,日落前出来。考试科目也只有两门,一门是帖经、墨义、杂文组成的大杂烩,叫“通识”,另一门就是策论,少了慢刀子磨人的折磨。

考场就设置在州学里面,因着今年参考的人数格外多,室内坐不下,便直接安排在了州学里面一处空旷的平地上。考生之前的距离也很近,一抬头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别人的考卷。

照理说不该准备得这么不稳妥才是,会试都免不了各种作弊,州学就那么相信这些考生吗?还是说州学根本就不在意这回考试能不能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来?

如今江东州州学越发势大,连安泰县的县老爷都可以借用科考的考棚,凭州学的能耐真的借不到吗?说到底要么是州学并不在意这次考试,要么就是州学借此考验人。

卫文康在客栈时听人谈论过,州学专程请了好几位大儒亲自主持此次考试,不像是不重视这次考试的样子。

排除这个可能,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州学是故意的,来的人才这么多,除了学问,想必人品也是筛查学生的重要一项。卫文康不着痕迹地往远处扫视了一番,果真,好些考官样子的人都目光审视地打量着在场的考生。

身正不怕影子邪,卫文康的目标是举人,并不想弄虚作假勉强通过此次考试,因而很快就定下了心思来。

考卷倒是如县试一般密封得很好,卫文康拆开后发现题量和难度都不小,略微思索一番后便开始下笔。

“怎么还没出来呀,急死个人了。”

“这回考试的人也太多了,出来的时候在大门口都得挤一阵呢。”

“怎么今年考试的人格外多呢,我瞅着比去年都多了一倍,就怕我家那小子又是白跑了。”

“去年乡试考得好呗,说来咱们江东州州学的院长真是个能人啊,硬是凭着一己之力拉了那么多大儒过来。”

“谁说不是呢,只是苦了这些考生了。”

柳天骄听得也心急,攥着江闵的手,“你说怎么就这么凑巧呢,赶上最难考的时候,也不知道明年会不会好点。”

“骄哥哥你之前不是说对卫哥哥信心十足吗?”

“有信心是一回事,耐不住敌人太多啊,你说明个儿要不要去寺庙里给他上柱香?州学这么好,进去学几年说不得还真能考上个举人呢。”

江闵一下子就明白“临时抱佛脚”这个话是这么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