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把扯下头上那顶同样蓬松的帽子,甩了甩头,几滴汗珠被甩落在干燥的地面上,他指着自己汗涔涔!”耶律齐急切地吼道,随即又补充,“剩下的四千套,多久能齐?”
“两个月内。”季如歌道。
“太慢!”耶律齐焦躁地踱了两步,踩得地上的枯草沙沙响,“一个月!一个月必须备齐!价钱好说!”
季如歌沉吟片刻,抬眼迎上耶律齐逼视的目光:“一个月赶四千套,工匠得日夜不歇,人手、材料都要翻倍。得加急钱。一套,再加二两。”
耶律齐腮帮子鼓了鼓,眼中闪过一丝肉疼,但目光扫过那堆轻暖的衣物,想到营外呼号的寒风和手下士兵冻得发紫的脸,他猛地一咬牙:“行!就按季老板说的办!一千套现银结清,那四千套,先付三成定金!现在就点货!”
营帐外,寒风依旧凛冽。季如歌带来的几十辆大车被北境兵卒团团围住。沉重的木箱被撬开,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灰扑扑的羽绒衣裤。
耶律齐亲自抓起一件短袄,翻来覆去地看,又命人随意抽了几箱点数。很快,负责清点的头目跑过来,单膝点地:“可汗,清点无误,短袄、裤子、靴、帽、袜各一千件,整一千套,做工都精细,没有偷工减料。”
耶律齐脸上终于露出畅快的笑容,用力拍了下季如歌的肩膀:“季老板爽快!”他转头厉声吩咐,“搬!立刻分发下去!先给巡哨和夜值的弟兄!动作快!”
沉重的箱子被北境士兵们七手八脚地抬下车,一箱箱扛向各个营区。季如歌带来的账房先生,则在另一处临时支起的帐篷里,噼里啪啦打着算盘。一千套,一套十两,一万两白银。
沉甸甸的银锭被耶律齐的亲兵从库房搬出,在账房先生警惕的目光下,一块块过秤、验看成色。最终,一万两雪花银被小心翼翼地搬上了季如歌来时那些已经空了大半的马车。
至于那四千套的定金,三成,一万二千两白银。耶律齐没有丝毫犹豫,大手一挥:“搬!”又一箱箱沉重的银锭被抬出,压得车辙深深陷入冻土。
季如歌的账房眼睛盯着秤杆,手指在算珠上飞快跳动,额角渗出汗,也顾不得擦。
交割完毕,季如歌的马车队满载着银箱,在耶律齐亲兵的护送下,碾过冻硬的官道,缓缓南下。车辙印又深又直。
北境军营却像烧开了的滚水。第一批领到寒衣的士兵迫不及待地换上。轻!暖!这是最直接的感受。无需再裹着沉重僵硬、行动不便的老羊皮袄。
几个领到新衣的哨兵,被同伴羡慕的目光包围着,故意在营地里昂首阔步走了几圈,又跑到营门外的风口处站了片刻,回来时脸膛红润,大声嚷嚷着:“真不冷!风都挡在外面了!”
消息像风一样刮遍各营。还没分到的士兵,眼巴巴望着那些穿着新衣、行动明显利索许多的同袍,眼神热切,围着军需官追问下一批何时能到。
营地里的气氛,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暖意,竟显出几分与严寒格格不入的躁动。
耶律齐站在大帐前,看着营中景象,脸上是连日来罕见的松弛。有了这些,这个冬天,能少死不少人。
他转身回帐,铺开纸笔,开始给王庭写信。这笔钱,花得值。他得让王庭知道,得让王庭尽快把后续的银钱拨付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