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破天荒纳寡妇为妃(1 / 2)

人到中年的朱由校很忙,天启四十年(1660年)5月23日,在圣彼得堡,他将流亡到此的英国未来国王查理二世,送上了铁甲舰—001号,与查理二世同行的还有第五代约克公爵詹姆斯·斯图尔特。

与之随行的还有50名从近卫第1师退役下来的军官,200名朱由校的侍卫,以及一同流亡至此的查理二世的亲随一百余人。

这些人随着铁甲舰一路航行了六日,终于抵达了肯特郡多佛港。查理二世刚一上岸,在码头旁恭迎多时的乔治·蒙克将军率先跪倒在地,高呼“陛下万岁!”,多佛市长则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呈上一部《圣经》,查理二世欣然接受。讽刺的是,作为仪仗队排列在道路两侧的3万多名士兵中,许多人都曾是共和时期的军人,曾为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过殊死战斗,如今却因军官背叛革命而被迫迎接当初拼命反对的国王。

作为复辟最大的助力之一,朱由校以及他的大明帝国,此刻便是不列颠联合王国最大的盟友。

因此,刚回伦敦的第一刻,查理二世便下令由随行的50名军官接管了数万军队,并开始操练终于不列颠的陆海军。而作为对爱将乔治·蒙克的奖励,他不光任命其为海军大元帅,更是封赏其为阿尔比马尔公爵。

除了给查理二世送上精英军官之外,朱由校还资助了他五十万两黄金,一百万石粮食,火绳枪两万支,瑞典制式火炮六十门。真可谓是要钱给钱,要物资给物资。

而作为回报,查理二世登基之日,便是不列颠加入北约组织之日。

当然,他的回国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曾有一支约有四十余艘的荷兰舰队准备拦截这支大明帝国的小型编队,可事后发现,这是一支纯铁甲舰组成的舰队,荷兰人就理智的躲得远远的了。

6月15日,当这支铁甲舰准备回归圣彼得堡母港时,一支规模达到了一百余艘的荷兰大型舰队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航线上。

荷兰人以为,凭借着自己十倍于大明的海军战舰,完全能够胖揍这支大明的铁甲舰编队。

作为这支编队司令的郑芝鹏,并不恋战,编队以旗舰001号打头,直接从一百多艘荷兰舰队中间横穿而过,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留下一地的鸡毛。

这一场精心筹备,十倍数量的优势,都没有将大明的十艘铁甲舰留下,彻底的震惊了荷兰朝野。

利用威廉二世骤逝的机会(1650年),发动政变推翻执政体制的荷兰省议会寡头—大议长约翰·德·维特,连忙召集了荷属东印度公司几位大股东召开了紧急秘密会议。

但是这些政治家们殊不知的是,荷兰前任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二世的遗孀,玛丽·亨利埃塔·斯图亚特王太妃,虽然在1657年,代表儿子威廉三世成为了奥兰治亲王国的摄政王,可她和她的儿子始终没有获得政治上应有的地位。

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趁着监管的漏洞,这位摄政王,悄悄的坐上了一艘前往圣彼得堡的英国船只,离开了海牙。

如果她的表亲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能够给她提供一些援助,她也不至于会踏上圣彼得堡的土地,去寻求大明皇帝的支持。如果不是看到了她的亲哥哥,查理二世在大明皇帝的帮助下,回国夺回了丢失了几十年的王冠,她也不至于去寻求敌人的帮助。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此刻的大明帝国的敌人并不是她的儿子威廉三世,而是寡头—大议长约翰·德·维特为代表的东印度公司那一帮窃取她们奥兰治亲王统治权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