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日上午的战斗可以说完全照着波兰人的计划进行。明军第7军军长李懋祖听说波兰军已经决定决战后非常高兴,犯了轻敌冒进的毛病。明军第7军164师一团一个营的部队一头扎进了波兰军为他们准备的陷阱阵地之中。
结果明军徒劳地冲击着波兰人的预设工事,在惨重的损失下很快就被打了回去。这一仗,成功的打醒了明军各级军官,让他们清楚的了解到,在失去了火力的支援下,明军和波军同样是一颗头,两个胳膊的人类。
不过,这次失利仍然给明军起到了“威力侦察”的效果,让他们提前了解到了波军的意图。当天晚上,明军主力陆续赶到。李懋祖听说了败报和局势之后并没有沮丧,他劝吴三桂将军队主力机动到森林以东重新集结,然后再从一个更宽广的正面杀向波兰人。
这个机动非常大胆,但是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首先为了保证波兰人以为明军会继续在正面进攻,一部分斯拉夫军部队要留下来继续发动牵制性的进攻。但即便如此,万一波兰人利用明军正面削弱的时机以总攻摧垮斯拉夫部队,占领河畔主要公路,那么李懋祖的全盘计划就很有可能泡汤。
结果到了第二天,留守正面的斯拉夫部队却似乎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太大苦战。波兰人发动了几次突击,但都在步兵的密集火力下被击退。地形是公平的,狭窄的正面不仅限制了明军的进攻,同样也限制了波兰军进攻。随后,斯拉夫步兵在明军骑兵的掩护下,打退了波兰人,夺下了一处重要高地,并将数十门75毫米野战炮架上了高地,为接下来的战斗赢得了相当不错的开门红。
如果说一百多年之后的拿破仑是炮战之王,那么朱由校麾下的大明军队便是炮战之王中王。
波兰军似乎对丢失高地并没有什么过大的反应,对明军在他们眼皮底下静悄悄的大机动更是令人惊讶的一点反应都没有。原来,波兰军营地沉浸在喜悦之中,以为明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节奏,并且他们相信,哥萨克骑兵将会夺取明军的辎重。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明军主帅吴三桂,战斗经验丰富,他的每一支辎重队周围都有着一个连三百余人的护卫队,且辎重车都是当初戚家军的偏厢车改装而来,一来可运送粮草物资,二来可抵御骑兵的冲锋。而波兰所属的哥萨克骑兵早就不是昔日所向无敌的铁骑了,他们拿辎重车搭建的车阵毫无办法,反而是硬冲了几波,在护卫连的燧发枪和手雷的作用下,就作鸟兽散了。毕竟雇佣兵能打顺风战,这种明显是送死的行为是他们绝对不会做的。
直到下午,波兰方面才发现大批明军在向己方侧翼机动。斯特凡·恰尔涅茨基这才如梦初醒,不得不立刻作出调整。他的新计划是己方立刻抢占比亚沃韦扎森林,然后猛烈攻击正在开阔地上行进的明国军队。此时明军主力尚立足未稳,如果以骑兵的猛烈攻击其两翼,仍不是没有机会取得完胜。于是,斯特凡·恰尔涅茨基匆忙集结了麾下一万五千余人,令其以最快的速度机动到比亚沃韦扎森林以东攻击明国军队。这次行动是准备的如此匆忙以至于步兵和炮兵都来不及进入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