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方集群司令的多尔衮,虽然失去了近卫师的火箭炮,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攻占瑞典的信心。相反,他以一种冷静而自信的态度看待当前的局势。在他眼中,如今的瑞典就如同秋后的蚂蚱一般,虽然还在蹦跶,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和实力。
在成功占领芬兰公国之后,多尔衮的军队不仅控制了这片土地,还将公国沿海的几座城市的造船厂纳入了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些造船厂对于明军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们能够提供大量的船只,从而增强明军的海上实力。
特别是船台上那些已经建造好的风帆战舰,如今全部成为了明军的财产。这些战舰虽然不如现代战舰那样先进,但在当时的海战中仍然具有相当的威力和作用。
随着冬去春来,时间的推移,多尔衮也没有闲着。他积极集结了三十余艘大小战船,组成了一支小型舰队,几百艘大小商船,作为运输船队。尽管这支舰队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多尔衮相信,只要运用得当,它们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多尔衮非常清楚,如果仅凭这支小型舰队与瑞典人进行一场正面的海战,那无疑是以卵击石。瑞典作为一个拥有强大海军的国家,其舰队的实力远非明军这支小型舰队所能比拟。
因此,多尔衮并没有急于采取行动,而是选择了等待。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够让他的计划得以实施的时机。
他所等待的,正是施琅的北冰洋舰队能够出现在挪威海。多尔衮相信,一旦施琅的舰队出现在挪威海,卡尔十世必定会惊慌失措,将瑞典的主力舰队全部抽调去应对施琅的威胁。
到那个时候,瑞典本土的沿海防御将会出现空虚,而这正是多尔衮所期望的。他相信,凭借着芬兰明军的实力和勇气,一定能够成功地跨海进入瑞典本土,给敌人一个沉重的打击。
......
三月的摩尔曼斯克港,一片繁忙景象。码头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芬兰人和斯拉夫人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他们光着膀子,嘴里喊着“嘿哟!嘿哟!”的号子,齐心协力地将一箱箱物资搬运到停靠在港口的明舰上。
施琅,舰队司令,站在一旁,身上穿着厚厚的驯鹿皮大衣,手中抱着两个鹿皮编制的热水袋。他的鼻子被冻得通红,时不时地流着鼻涕。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些非人类的异族人,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身材高大的异族人能够在如此寒冷的时节,光着膀子干活却不会被冻伤。他不禁想起自己,即使穿着这么厚的衣服,仍然觉得寒气逼人。
随着最后一箱物资被搬运到船上,整个码头都安静了下来。突然,一声声悠长的号角声从旗舰上传来,响彻整个港口。这是起航的信号,也是新征程的号角。
修缮一新的北冰洋舰队四十三艘主力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威武。它们缓缓地离开港口,驶向了远方的海洋,开始了又一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