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第一次突厥斯坦之战(1 / 2)

对于哈萨克汗国来说,每一名士兵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们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尤其是那些阵亡的士兵,他们不仅是汗王的亲卫军,更是汗国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存在对于震慑各个部落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现在这些亲卫军不幸阵亡,这对于撒勒哈穆·江格尔汗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这意味着他对整个汗国的控制力将会大幅削弱。

而对于多铎来说,他手中掌握的七万兵马以及济尔哈朗手中的六万兵马,已经是西域自治领能够抽调的最大兵力了。如果这一战失败,不仅整个西域的元气会大伤,而且要想从内陆再次抽调如此大规模的兵力,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尽管多铎和济尔哈朗都对这样的损失感到无比痛心,但他们也非常清楚,今天这一战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彻底将对手击败,那么接下来的拉锯战将会让双方都难以承受。

对于明军来说,出国征战本身就是一种侵略行为,虽然七河流域的那些部落目前表现得非常温顺,就像绵羊一样,但一旦多铎战败的消息传到那里,情况恐怕就会完全不同了。那么留守的 76 师很快就会陷入绝境,因为那些表面臣服,暗地里并不愿意接受大明帝国统治的部落,会突然出手,对他们展开无休止的攻击和骚扰,让他们疲于应对,最终被彻底葬送在这陌生的土地上。而他的七万大军到时候能够活着回到自己国家的人恐怕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了,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结果。

而对于撒勒哈穆·江格尔汗来说,九万联军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先不说这其中所涉及的人情世故,单是这九万人马每天的人吃马嚼就是一笔极其惊人的开支。特别是现在正值七月,本应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按照惯例,汗国的牧民们此时应该驱赶着无数的牲畜和战马前往各自的牧场,让它们在那里尽情地吃草长膘,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做充分的准备。

然而,由于明军的突然到来,这一切都被彻底打乱了。各部落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要么为了躲避明军的锋芒而离开传统的牧场,躲藏起来;要么将部落中的青壮年男子抽调出来,编入军队,奔赴战场去与明军厮杀。可以说,这场战争无论最终的胜负如何,对于哈萨克汗国来说,他们所遭受的损失都是极其巨大的,甚至可能需要数年时间都无法恢复。

因此,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两位主帅都心有灵犀地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其他战场上,期待着能有好消息传来,以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