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最后几天,阳光炽热而刺眼,仿佛要将大地烤焦一般。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一支庞大的军队正缓缓前行,他们是多铎统领的大明帝国的军队,目的地是突厥斯坦。
自月初开始,多铎率领着六万五千名精锐骑兵,从七河流域出发,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他们所面对的敌人,是由十几个大玉兹部落组成的联军,数万部落骑兵。然而,多铎的军队并没有丝毫畏惧,他们以惊人的勇气和战斗技巧,一次又一次地击败了敌人。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多铎的军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自身的伤亡人数不下五千人。然而,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继续坚定地向前推进,直至抵达突厥斯坦的外围。
突厥斯坦城内的大汗撒勒哈穆·江格尔汗意识到,大明帝国与之前和他们交手数次的准噶尔汗国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大明帝国的军队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战术高明,这让他深感压力巨大。
自从明军踏入哈萨克汗国的领地后,撒勒哈穆·江格尔汗就开始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他迅速集结了那些忠于他的部落军,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另一方面,他紧急派人向周边的各个势力求援,包括希瓦的希瓦汗国、萨尔特人、乌兹别克人的布拉哈汗国、杜尚别的塔吉克人,以及盘踞在里海周边的土库曼部落。
可以说,只要是有可能提供援助的势力,撒勒哈穆·江格尔汗都不放过。他深知,面对如此强大的明军,单凭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联合各方力量,才有可能抵挡住明军的进攻。
当明军如钢铁洪流般抵达突厥斯坦外围时,撒勒哈穆·江格尔汗早已严阵以待。他不仅集结了汗王军四万精锐,还召集了大玉兹部落军三万、布拉哈汗国援军一万余、希瓦汗国军三千余以及其他零零碎碎的援军七千余,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九万余人马!
这片广袤的中亚地区,原本是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的领地。这里的人们,要么是蒙古人的后裔,要么就是曾经被蒙古人统治过的原生部落。在这片面积达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将近几十个大小不一的部落,然而总人口却不到三百万人。
在如此庞大的地域和相对稀少的人口基数下,能够凑出九万人马的军队,这已经是相当恐怖的数字了!相比之下,大明帝国虽然拥有两亿人口,但也不过只有两百万军队而已。
明军以六万对九万,在数量上是处于劣势的,但是在战斗技艺、斗志、战术、战略以及武器装备上,明军都是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的。
八月初一,撒勒哈穆·江格尔汗在留下了一万汗王军作为都城的守备力量,亲自统领着八万联军浩浩荡荡的出城迎战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