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赵充国(2 / 2)

“票骑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凡七万余人,左王将皆遁走。票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

“初,汉两将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而汉士物故者亦万数,汉马死者十余万匹。匈奴虽病,远去。”

“而汉马亦少,无以复往。单于用赵信计,遣使好辞请和亲。天子下其议,或言和亲,或言遂臣之。丞相长史任敞曰:“匈奴新困,宜使为外臣,朝请于边。”汉使敞使于单于。单于闻敞计,大怒,留之不遣。先是,汉亦有所降匈奴使者,单于亦辄留汉使相当。汉方复收士马,会票骑将军去病死,于是汉久不北击胡。”

“赵充国参军时,卫青霍去病已经把匈奴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了,所以赵充国没有参与进汉武帝时期那几场重要的战役。”

“当时的汉朝已经拿下了河套打通了西域,所以汉武帝就下令移民,所以赵充国也就去了金城郡。”

“在这段时间,汉朝北方迎来了差不多二十年的太平,也正是这段时间,卫青霍去病相继去世。”

“虽然没仗打了,但小时候积累的经验,导致赵充国整天研究打仗的事,”

一直到赵充国四十岁时,机会来了,匈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再次从漠南南下。

“当时的汉武帝虽然年纪大了,但依旧有斗志,这一次主将是李广利。”

“天汉二年,赵充国就是跟着李广利去的。”

“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阵,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连骑将军长史。”

“这个李广利没办法和卫青霍去病比,一到匈奴就被围了,补给线被断了,汉郡损失惨重。”

“虽然将领不行,但汉军强大,赵充国带着百名士兵突围,把李广利带回去了,赵充国受伤的地方多达二十处。”

“李广利回去后就和汉武帝说了,汉武帝赶紧召见赵充国,这也让汉武帝想到了很多故人。”

“这也是赵充国在汉武帝时期唯一一次走进朝堂,不久后,巫蛊之祸爆发了,汉朝陷入短暂的内乱。”

“巫蛊之祸结束后,汉朝开始休养生息,赵充国成了闲人。”

“一直到汉昭帝时期,虽然汉昭帝不怎么打仗,但他很看重边防,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赵充国。”

“昭帝时,武都氐人反,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将兵击定之,迁中郎将,将屯上谷,还为水衡都尉。击匈奴,获西祁王,擢为后将军,兼水衡如故。”

“虽然没有太多记载,但在赵充国主持防御时,匈奴一点草谷都打不到。”

“所以汉昭帝经常召见他,这也让赵充国认识了一个人,那就是霍光。”

“因为汉昭帝短命,所以大臣又开始挑皇帝了,汉昭帝之后的刘贺就不提了,没意义。”

“反正就是赵充国站在了霍光这边,刘贺下台,之后大臣又选了一个皇帝,那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废太子的孙子,也就是汉宣帝。”

“因为是霍光的朋友,又是汉宣帝的从龙功臣,所以赵充国得到了重用。”

“与大将军霍光定册尊立宣帝,封营平侯。本始中,为蒲类将军征匈奴,斩虏数百级,还为后将军、少府。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亡者题除渠堂降汉言之,遣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单于闻之,引去。”

“也是因为汉宣帝的信任,六十多岁的赵充国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除了匈奴,汉朝在西北还有一个敌人,那就是羌人。”

“羌人在商朝就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商朝人总是拿他们的祖先当祭品,汉朝时,羌人就开始占据汉人没有占据的土地。”

“因为山地阻隔,羌人没有形成大一统王朝,彼此经常互砍。”

“可是到了汉宣帝的元康三年,羌人开始联合了,汉宣帝知道后就开始问赵充国。”

“赵充国在西北待了很长时间,所以很了解。”

“是时,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使行诸羌,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逐民所不田处畜牧。安国以闻。充国劾安国奉使不敬。是后,羌人旁缘前言,抵冒渡湟水,郡县不能禁。元康三年,先零遂与诸羌种豪二百余人解仇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充国,对曰:‘羌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一也。往三十余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与汉相距,五六年乃定。”’

“赵充国表示羌人要搞事时,一开始先放弃矛盾,之后联系匈奴,因为山多,所以不太好走,赵充国也给了意见。”

“失此二册,羌人致敢为逆。失之豪厘,差以千里,是既然矣。今兵久不决,四夷卒有动摇,相因而起,虽有知者不能善其后,羌独足忧邪!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为忠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明朝管理女真也是用的这个办法。”

“赵充国没有亮眼的战绩,但赵充国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保持当地的稳定,赵充国的办法被用了一千多年就是证据。”

“别忘了,游牧民族恢复的能力很快,如果一直用汉武帝的办法,没等游牧民族垮台,中原王朝就先没了。”

“赵充国很了解,同样也给了办法。”

“臣闻兵者,所以明德除害也,故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不可不慎。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月用粮谷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千六百九十三斛,茭藁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难久不解,繇役不息。又恐它夷卒有不虞之变,相因并起,为明主忧,诚非素定庙胜之册。且羌虏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故臣愚以为击之不便。”

“用屯田的方法,维持最大的防御能力,平时种地,匈奴来了直接上马杀敌,不来也没事,直接分化匈奴,让匈奴内乱,打代理人战争。”

“最后汉宣帝用了赵充国的办法,开始在边境屯田,人口的规模超越了汉武帝时期,匈奴也分裂成了五个部分。”

“虽然赵充国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杀敌数量,但赵充国却是实实在在把匈奴的根打断了。”

“甘露二年,八十六岁的赵充国去世,谥号为壮。”

“一年之后,匈奴呼韩邪单于朝见汉宣帝,这让汉宣帝想起了赵充国,之后在麒麟阁中给赵充国留了个位置。”

麒麟阁有十一功臣,霍光是第一,赵充国是第四。

(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