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儒家和孔子(1 / 2)

可是李丽质皱着眉头看着张彦:“夫君,可是我还是感觉大唐之后的汉人战斗力越来越弱了。”

“不是感觉,是本来就是。”

李丽质不解:“为什么?”

“因为集权越严重,军队的战斗力就越弱。”

“华夏历代王朝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集权,华夏的历史也是权力不断集中的历史。”

朱媺娖也是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会这样?”

张彦调出地图:“华夏所在的东亚大陆是相对闭塞的,在农业社会中,本来就有利于集权。”

“你们在看看西欧,很少有大平原。”

“但是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在私有制出现之后,国家的权力也开始被私有化。”

“这也是历代皇帝不断集权的原因。”

“但问题就是皇帝为了集权会想尽一切办法消灭一切威胁皇权的势力,那么皇权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军权!”李丽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军权。

“没错,早知道汉朝时期就已经占领了半岛了,这个时期的汉人战斗力非常爆表。”

“东汉后期,中原王朝对半岛的统治已经断了,但当地的汉人依旧爆发了非常强大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

“在没有中原王朝的支援下独立对抗高句丽,直到南北朝时期才被消灭。”

“东汉末年到南北朝相距近两百年呢。”

“别说汉朝,就连唐朝都盛行尚武之风,李白这种文人都仗剑走天涯。”

“别忘了以前华夏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个射和御是排在书之前的。”

李丽质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侠以武犯禁,民间武德爆棚就说明管理起来非常麻烦。”

“皇权的内核是什么?”

朱媺娖想了想:“天人感应?”

张彦摇头:“别说那些抽象的,所谓的皇权就是一个人想控制所有人,这其中就包括财富和生命。”

“这也是封建时代皇权不断诞生的原因,皇帝如果想控制一切,那只有两个办法。”

“一个办法是提升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和力量控制一切。”

朱媺娖想了想:“确实是个好办法,开国之君就是这样的。”

“没错,还有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弱化别人。”

“要知道,皇帝也是人,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对于绝大多数皇帝来说,与其提升自己,不如弱化别人。”

“所以唐之后的宋,那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就兴起了。”

“遏制武将,抬高文官,这也是文武分开的原因,这种制度在后面不断加强。”

“明朝时期的地方军镇就不断被打压,到了清朝就更直接,所有人都变成了奴才。”

“哦,这么说也不对,毕竟有的人都没资格当奴才。”

“但历史告诉我们,百姓越弱,皇权就越集中,很简单的例子,明末时期,各地军镇在朝廷的指挥下一个个被拿下。”

“但是没有朝廷后,农民军一度把清军打到自闭。”

。。。。。。

“夫君,这个例子举的很好,下次别举了。”

“所以说只要不刻意压制,汉人的战斗力是非常恐怖,这是新华夏成立仅仅一年就可以单挑十七个堂口的原因。”

“古代集权越强,民间战斗力就越弱,一开始有皇权的保护,军队还是可以维系战斗力的,但是到了中期,军田被强占,朝廷正规军的战斗力一样会下降。”

“而且为了集权,皇帝还会分化文官和武将,让他们内斗。”

“如果皇帝掌握好,王朝还是可以维持的,但一但出岔子,那问题就大了。”

朱媺娖看了看自家爹,当即就明白了,自家爹就是玩崩的那个。

朱媺娖现在也不想阴阳自家爹了:“夫君,为什么后来没有能出现超过孔夫子的人呢?”

“也不能这么说,像老子,孟子,孙子这些人的影响力也很大,只不过在唐朝之后,只要还想升官发财,那就只能依靠儒家这一套。”

“所以就很难出现超越孔子的人了,你都是依靠人家的学说起家的,怎么可能超越,也不能超越,不然会被同僚口诛笔伐。”

朱媺娖点了点头:“哦,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其实吧,孔子的名气很大,但孔子这一生过的挺憋屈的。”

朱媺娖愣了一下:“啊?不会吧?”

朱媺娖也不用科举,而且身为公主,看历史也没什么用,所以也就偶尔了解一下。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时,当时的中原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没了四十年了。”

“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原主要是楚国和晋国互相打架。”

“这楚庄王没了之后,楚国忙着内乱,晋国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士大夫逐渐掌权,内部也不太平了。”

小主,

“也因为这个,中原消停了很长时间。”

朱媺娖有些意外:“哦,我还以为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呢,原来就是楚晋想争啊。”

朱媺娖又看了看小天幕:“哦,现在是唐明相争,夫君,你的锅。”

。。。。。。。

“他们真行啊。”

“哎呀,别提春秋了,继续。”

“孔子虽然出生在鲁国,但实际上的孔子祖上是宋国人,或者说是殷商的后人。”

“所以孔子的祖先一直都是宋国的国君。”

“只不过孔子的六世祖因为斗争失败,孔子一家就落寞了。”

“孔子的父亲是宋国的武将,史记中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这个野合的解释比较模糊,这里就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