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娖撇了撇嘴:“我又不是包租婆,卷什么头发啊。”
朱媺娖算是看出来了,她这个爹就是看她不顺眼。
朱媺娖轻哼一声,表示不想搭理自家爹。
“夫君,为何大明宦官专权那么严重啊。”
这是朱媺娖一直搞不懂的地方。
张彦呵呵一笑:“你听听你在说什么?讲真的,汉唐明三朝,明朝的宦官专权是最轻的。”
朱媺娖一头问号:“啊?”
“啊什么啊,你父皇我老丈人之一登基三个月,根基还不稳呢,就把魏忠贤弄死了。”
“在明朝,魏忠贤已经够厉害了吧。”
朱媺娖点头:“对,很厉害。”
“嗯,但魏忠贤就算再厉害,可是那些权力都是皇帝给的,皇帝想拿下,那就是一句话的事。”
“这也导致明朝宦官无论权力多大,都不可能超越皇权,明朝的宦官始终在皇权的可控范围之内的,这是以往的朝代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媺娖,你想一下,唐朝的宦官,唐朝后期有个官职叫枢密使,基本都是宦官担任的。”
“他们就负责代替皇帝收缴地方的奏章,还有就是向中书门传达皇帝的圣旨。”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唐朝宦官的权力超越了皇权,甚至可以册立皇帝,不止如此,唐朝宦官还能监禁皇帝,废立皇帝甚至是谋害皇帝。”
“我就问一下,明朝的宦官配和唐朝宦官比吗?”
朱媺娖被惊的目瞪口呆:“好像还真不行。”
“那就在说说汉朝宦官吧,东汉的宦官专权够严重了吧,但东汉皇帝大部分都英年早逝,这也是所谓的东汉幼儿园。”
“这也导致皇帝岁数小,经验不足,权力真空,所以需要太后辅政。”
“但太后的岁数也不大,所以就需要依靠外戚,这也导致东汉一直都是外戚掌权的状态。”
“等小皇帝长大后,外戚还是不愿意交权,所以这个时候,皇帝如果想拿回权力,就必须要依靠最亲密的人。”
朱媺娖懂了:“所以宦官就是第一选择。”
“没错,但东汉皇帝给宦官权力只是因为要对抗外戚,东汉皇帝说白了也不想让宦官专权,外戚没了,皇帝也不想让宦官掌权。”
“甚至在东汉,王甫和曹节直接挟持了汉灵帝和太后。”
“直接召集附近的兵来平叛”‘’
但无论如何东汉皇帝都不允许宦官专权。
“所以汉朝的太监难道不比明朝强?”
“媺娖,现在说说,明朝的宦官专权还强吗?”
朱媺娖语塞。好像还真是这样,魏忠贤再强,那也是皇室的一条狗。
“所以啊,别再说明朝宦官专权了。明朝宦官就算再强,也强不过皇帝。”
“哦,是这样吗?”
朱媺娖看向朱由检,自家这个爹还是有点能力的,但不多。
朱由检被看的很不自在:“你这小丫头,别这样盯着朕!”
朱由检被闺女看的有些发毛,生怕自家闺女憋着坏。
朱媺娖有些委屈:“父皇,我现在在你心里就那么不堪了吗?”
“对。”朱由检很实在,这个闺女漏风,不如小闺女。
朱媺娖不想搭理自家爹了,省的又被阴阳。
“夫君,历史上有哪些前期做的不错,后期就开始昏庸的人?”
“那可太多了,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汉武帝。”
朱媺娖愣了一下:“哦,好像也对啊,你也说过这件事。”
“差不多,汉武帝的口碑两极分化主要是晚年的那些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他太能活了。”
“汉武帝早年打匈奴,平百越,收朝鲜,通西域,虽然也消耗了一大笔钱,也消耗了很多人口,但这些在王朝发展上来讲确实有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平定南越和西羌,奠定了后世华夏内地的版图,这是无可否认的功绩,也是相当能拿的出手的贡献。”
“等这些事情都做完后,汉武帝差不多也五十多岁了,在征讨完大宛国之后,汉武帝的人生就迎来了转折点。”
“之前的汉武帝如果站在汉王朝的发展和对历史的贡献上去讲,那是妥妥的千古一帝无疑。”
“但是之后的汉武帝就彻底变得好大喜功了,理性思考越来越少,完全不顾及实际的情况。”
“而且这个时候的汉朝也因为大规模扩张而导致人口变少,动员能力远远不如以前了,再加上缺少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人,这也导致汉军的对外战争越来越吃力。”
“到了汉武帝晚年,汉武帝直接整了个更大的,辛苦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被整没了,而且还把支持太子的和不支持太子的大臣也都搞没了,几乎把朝堂一口气给清空了。”
“要知道,培养人才本来就需要时间,培养一群高级官员更是需要时间。”
“结果汉武帝把这些人都弄死了。以至于班固都认为这是汉朝发展的转折点,也是后来很多问题爆发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晚年的刘彻很难说他是一位明君,甚至可以说他是昏君和暴君的结合体。”
小主,
朱媺娖不解:“为什么变化会那么大?”
“简单,他是皇帝,所以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在他晚年时,那些大臣和他都不是一个辈分的,有的甚至是孙子辈的。”
“年轻时和同辈分的人相处还可以以朋友来论,但到了后来,面对晚辈,就不讲理了。”
“就像家里的老人那样,如果是普通老人,祸害的只是一个家庭,但作为皇帝,那就不是一个家庭的事了,那是一个国家的事。”
“下面就是梁武帝萧衍,他原本是旁支,后来篡位当上了皇帝,一开始的时候还知道积极北伐。”
“但是上了年纪后,他就有了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信佛。”
“对于普通人来说,信仰什么宗教并不重要,甚至不算什么坏事。”
“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
“如果是嘴上说说还好,但萧衍信佛已经信到狂热了。”
“甚至为了自己的信仰,萧衍好几次进了寺庙,让朝廷出钱赎回来,以此达到扩建寺庙和供奉香火的目的。”
“最后就是南梁内乱,侯景某逆,信了一辈子佛的梁武帝被活活饿死。”
“下一个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了,这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李隆基前期是什么样的,不用我多说了吧。”
朱媺娖点头:“嗯,开元盛世,夫君你说过,开元盛世是达到了华夏古典时代的巅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