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隔代亲(2 / 2)

【这个真金太子是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的蒙古人,结果忽必烈身边有一些自大的儒生,拼命劝忽必烈传位给金真,直接把这个太子给吓死了。】

【真金死后,忽必烈选择了金真的儿子,铁穆儿为太孙,这也是后来的元成宗。】

【元成宗没太多问题,唯独没有儿子。】

【这也导致元成宗去世后,接班人是太子金真的另一个儿子的儿子。】

【这位皇帝也是元武宗海山,论关系,他是元成宗的侄子。】

【从这里开始,元朝的皇位传承就没眼看了。】

(感兴趣的自己去查查世系族谱。)

【最后一次隔代传位是明朝的建文皇帝。】

【明太祖当时觉得元朝的传承太乱了,所以规定明朝就按照嫡长子那一套来。】

【只不过明太祖的太子也没有等到继位就没了。】

【也许明太祖只记得传位给嫡长子的那一套,完全忘了历史教训。】

【所以建文帝完美复制了皇太孙该有的悲惨。】

【而且明朝传承虽然不乱,但是元朝叔叔抢侄子皇位,兄长给弟弟等一系列皇位传承全占了。】

【这些隔代传位中,除了赵佗是无奈之举以外,剩下的基本都是爱屋及乌。】

【但是在那种封建社会家天下的背景中,把王朝的最高权力传给岁数小的后人,本来就带有风险。】

【尤其是继承人的辈分还小的情况下。】

【其他作为皇帝儿子并且经验更足的长辈还在,那基本上就很难保证善终。】

朱元璋叹了口气,他去崇祯朝时,第一时间就找了大明世系传承。

当时也确实让他眼前一黑,但好在没有太大的问题。

原建文时空,朱允炆垂眸,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是个例外,但他没想到四叔竟然这么猛。

此时的朱棣正在召见史官。

“陛下,您看史这么写可不可以。”

朱棣看了看:“按照实际写就行,朕就是奉天靖难了,也对付朝廷了。”

原建文时空的朱棣就大方多了,他爹也认可他的奉天靖难,还亲手把他按在皇位上的,这种合法性,自不必多说。

而且还有天幕曝光。

朱棣可以挺起胸膛表示自己就是起兵了,不服就对天意和太祖说。

不过朱棣心里还是有个疙瘩:“那个……朕装疯卖傻的事就不用记了,尤其是那件事。”

史官无奈:“陛下,那些记不记还重要吗?您的画像被不少人临摹了,流传最广的就是……”

朱棣大惊失色:“你说什么!锦衣卫!给朕去查!是谁开的头!为什么不报告给朕!”

锦衣卫支支吾吾的,有些为难。

这让朱棣不爽了:“说!”

锦衣卫心一横:“回陛下,是皇后娘娘传出去的。”

。。。。。。。。。

朱棣无奈,竟然是内奸。

待朱棣找到徐皇后之后就询问了这件事。

徐皇后上下打量着朱棣:“陛下,这并不是臣妾开的头。”

“那是谁!”不是爱妻就好,其他人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朱棣表示要让那个人付出代价,让他知道什么是雷霆之怒!

徐皇后笑眯眯的看着朱棣:“是父皇,而且父皇让臣妾告诉你,不许阻拦。”

。。。。。。。。。

小主,

朱棣又破防了:“啊?”

“爹啊!你没必要那么小心眼吧!”

洪武时空,朱元璋打了个喷嚏。

“重八,怎么了?着凉了吗?”

朱元璋摇头:“没,估计是有人骂咱了,应该是那些士绅,看来又要杀一遍了。”

这一次,马皇后也不劝朱元璋,就明末士绅的那些破事,马皇后也没必要劝。

朱棣也不知道,他的碎碎念给各时空的士绅又带来了一次杀戮。

但就算朱棣知道了也不在乎,在得知那些人做的事情后,朱棣也开始朱元璋化了。

天幕空间中,李丽质找到了张彦:“夫君,你说霍去病为什么敢射杀李敢?他就不怕李氏的报复吗?”

“当然不怕,不止李氏不会怨恨霍去病,反而要感谢他。”

李丽质不理解:“为什么?”

“你想想霍去病是什么人?那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还是汉军最高统帅。”

“至于李敢呢?有什么?按照当时的律法,如果闹大,轻则李敢腰斩,重就是李氏全族陪葬。”

“现在霍去病射杀了李敢,表面上是报仇,实际上是给李家脱罪。”

“都说李广不行,但实际上,李广也是名将,李家也有功劳和名望,整整三代呢。”

“霍去病射杀李敢,说白了就是把李家的重罪变成了私人恩怨,而且霍去病是冠军侯,汉武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最多臭骂一顿,暂时贬官而已。”

“对于李敢来说,这也是痛快并且体面的死法。”

李丽质点了点头:“哦,原来是这样,这就是人情世故吗?”

张彦点头:“没错,有的时候,看似交恶,实际上是交好。”

“李家全族和李敢之间孰重孰轻,李家的当家人还是知道怎么取舍的。”

“如果这么算的话,确实应该感谢霍去病。”

李丽质又看向了朱由检:“媺娖当时也是这种情况吧。”

“对,宋朝皇室的下场,所有人都知道,尤其是宋之后,程朱理学的兴起。”

“倒是挺难为他的了,不得不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