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何不待两位公子亲来乐清,再议不迟(2 / 2)

高门长媳 Ms腊肠 1318 字 1天前

......

待苏建荣入内,便见容氏与袁夫人一左一右在厅中坐着,这才猛地意识到一个极大的疏忽。两家一为正经上门提亲,一为提前约好的相看,照理说应各有接待,分设厅堂,怎能混坐一处?

方才他只顾着不能怠慢,竟一时忘了这层。如今二人皆已入座,倒叫他这做主人的反而无处下手了。

但事已至此,再追悔也无益。好在他素来惯于应酬,便只得顺着眼前场面,自左至右一一致意。

方才容氏特意请袁夫人坐在左处,以示敬意。袁夫人也未推阻。因此苏建荣先向袁夫人拱手作揖。

袁夫人笑着回礼,却是什么也未说,仿佛等着瞧这苏建荣该如何处理此种局面。

苏建荣行礼后,继而转向容氏。容氏也不藏掖,坦然道:“我今日是以京城杜家二夫人之名,代我侄儿上门提亲。”

说着,她向身旁媒婆递了个眼色。

那媒婆会意上前,笑盈盈取出礼单与一纸文书,双手奉上,道:“杜公子现下人在京京城,静候春闱放榜,若得佳音,定择日亲自上门请安。”

媒婆并未直接开口夸赞杜衡,既不言其身份功名,也不多言旁事,却也不遮不掩,此为上门提亲应有之度,留三分含蓄,方显体面。

苏建荣接过礼单文书,原本心中已有决意,只待回几句场面话便算作了事,可目光一扫,却顿时动了心思。

虽说是提亲,但这礼数,几近厚礼。别家提亲不过彩帛香粉,这杜家不仅绫罗绸缎、文房四宝,就连金银玉饰都足足两匣。

毕竟也是做了多年营生之人,苏建荣心中算盘不免拨了起来。

小主,

若没有杜家这一出,他自是愿意攀上袁家这棵大树,靠着袁家的名声,往后的营生自是畅通不少。

可要说坏处,也不是没有,譬如嫁妆。

袁家与苏家都在乐清,他这一名不见经传的苏家攀上袁家二房的解元公子,这嫁妆得准备多少,才够得上面子不被人背后议论?只怕把他苏家家底全都拿出,在旁人眼里都只是将将看得过眼罢了。

再说那杜家,容氏远嫁京城时,萤儿已被接到雁荡,他自是知道杜家,但也只限于知道。只是觉得,但凡在京城,便不是那说不上名头的人家,更何况据说那是岳丈在京城为官时便定下的娃娃亲。可见这杜家也不是等闲人家,只是家底不如袁家而已罢了。

苏建荣这些年借着萤儿拿容家的好处拿惯了,若萤儿当真嫁去袁家,恐怕能有的只是袁家的光,可杜家?

苏建荣的目光再一次落在那长长的礼单之上,更何况杜家还有容氏,说不准他还能如以往一般再拿些好处,而且还不用顾忌嫁妆,反正随船上京,是多是少,都已与他无关。

他不自觉地又看向那文书,里面有着杜衡的生辰功名,解元二字让苏建荣眼皮微跳,竟是与袁家公子不相上下。

一念及此,原先那点斩钉截铁的心思更是软了几分。

一番计较之下,他终是打定主意:“萤儿是我掌上明珠,这等大事,身为父亲,岂能草率?”

说到此处,苏建荣语调一顿,目光在两位夫人脸上游移,笑道:“何不待两位公子亲来乐清,再议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