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银案,大明嘉靖帝也是采取了类似的做法......”
“不过两案对大明影响甚深,百姓和朝廷都损失惨重.......”
“假银问题甚至一直延续至明末,成为加速明朝财政崩溃的诱因之一......”
“因此罪臣建议陛下,迅速缉拿相关案犯,查明银票造假方法的同时,改进银票工艺......”
“对于假冒的银票,朝廷下旨进行作废处理,避免银钱大量损失.....”
“如果贼人不能迅速抓捕归案,一旦对方狗急跳墙,在短时间内发出大量的假银票,到时候或是百姓,或是朝廷,将会损失惨重......”
“甚至会影响到物价,造成物价大幅度上涨,出现陛下您说过的,通货膨胀现象.......”
当初为了提高金管局的金融管理能力,陈昊特意和系统兑换了不少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临时充当了老师,给金管局的骨干人员培训过不少次......
至少金管局的处级以上管理人员,都是人手一本陈昊专门编纂的《华朝金管入门指南》的......
金盛才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建议,随后神情忐忑的站在下首,等着陈昊的反应。
顾炎武听得也是直点头。
虽然他并不像金盛才一般,通晓前朝案例。
但是对于如何解决当下的困局,他的思路和金盛才却是相同的。
甚至金盛才还想到了不少他没想到的点......
“陛下......”
一想到贼人狗急跳墙,大规模假银票流向市场后,造成民不聊生的情景,顾炎武就心急如焚,忍不住再次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昊这次却是摆了摆手,制止了顾炎武的话头。
“金盛才,我来问你,刚才李雷读的电报中,有说到李正国的口供......”
“关于那三张疑似的假银票,他是怎么说的?”
对于陈昊的问话,金盛才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回陛下,罪臣刚才听的仔细......”
“李正国说,当日的华朝银行主管在笔录中称,那三张疑似假的银票,明记、暗记、花押、印章、纸张等等全部和真银票一致......”
“他是通过对银票上的编码号段推断,判断那三张银票可能是假银票.....”
陈昊点点头,随后再次问道:“那你觉得,什么样的贼人,能把假银票做到和真银票完全一致,甚至连华朝银行的人员,都无法通过银票本身,辨别真伪?”
金盛才愣住了。
他刚刚关心则乱,现在才来得及思索这种可能性。
当初设计这款银票时,金盛才是全程参与并提出过很多建设性意见的。
譬如明记、暗记的样式,花押的种类等等,他都参与了制定......
再三思索之后,金盛才还是老老实实的摇头道:
“回陛下的话,银票本身的纸张是科学院最新研究出来的,里面夹杂了金属丝和棉纺丝,已经不是单纯的桑皮纸了......”
“一张银票上共有明记五处、花押三处、暗记三处、签章两处......”
“若说这世上有人能把这么多处的防伪手段都做全了,罪臣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