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中枢反应(三)(1 / 2)

金盛才的建议,陈昊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但是顾炎武开口了,陈昊还是要回应一下的。

先是摆摆手,示意已经站起身的顾炎武落座,随后陈昊才慢慢开口道:

“内查部不得用刑,这是在朝会上明文宣布过的事......”

“今日事急从权,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就有了成例......”

“譬如前朝的锦衣卫和东西二厂,起先也不过是替陛下张耳目的作用,后来却演变成尾大不掉之势.......”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

陈昊话音落下,李雷直接跪了下来。

没办法,拿内查部和锦衣卫、东西二厂做对比,借李雷个胆子,他也不敢啊.......

“微臣惶恐......”

李雷只是跪地磕头。

陈昊皱着眉头瞪了一眼李雷,对方吓得赶紧爬起身来退到了一旁,再也不敢跳出来添乱了......

不过经过他这么一打岔,顾炎武也反应过来了。

他也是经历过大明朝的,自然知道东西二厂和锦衣卫的危害。

只是他实在想不到什么法子,能解决眼下的困局,一时之间竟然急的满头大汗.......

陈昊把他的反应全都看在眼里,心思转了转,反倒是不去看他,而是对着金盛才道:

“你刚刚说,仿前朝旧例,详细说说,到底是什么旧例......”

听见陈昊问话,金盛才赶紧开口道:

“回陛下的话,臣记得前朝大明时期,共有两桩假钞的案子影响较大.....”

“一是明太祖时期的句容县宝钞制假案......”

“大明朝初期,明太祖发行大明宝钞以解决小额交易货币不足的问题......”

“由于宝钞全国大量发行,用纸不稀有且防伪工艺不算复杂,给了不法之徒可乘之机......”

“句容县村民杨馒头伙同银匠、纸匠,经过两年研究临摹,制作出印刷板,开始秘密印刷假钞谋取暴利......”

“后来假钞被人发现,相关人员被抓获,此案牵连甚广,沿途被处斩者的尸体被竹竿立起来以警醒世人......”

“二是大明嘉靖年间的假银案......”

“大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户部统计发现,市面流通的 5000 万两白银中,竟有 3500 万两是假币.....”

“这些假银多为 “水银锭”“铅包银”,甚至能通过官府验银流程......”

“彼时是拥有盐引特权的徽商集团,利用漕运网络将铅芯假银分销全国......”

“当时假银的大量流通导致米价三年暴涨四倍,苏州甚至爆发了“银贱米贵”暴动......”

“大明边军军饷掺假率达六成,因此引发了大同兵变......”

对于自己领域内的典故,金盛才信手拈来,言简意赅的把大明朝时期发生的两桩案子叙述了一遍。

随后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

“当时两桩案子案发后,大明中枢迅速缉拿相关案犯,并严惩涉案的人员,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

“对于假钞案,明太祖命人迅速升级了宝钞的防伪,修改了相关律法,对参与制假贩假的人员从重处罚,而且下令作废假冒的宝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