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邵陵厉公中(1 / 2)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庚午年)

夏天五月,朝廷让征西将军郭淮当了车骑将军。

早先呢,会稽的潘夫人特别受吴王宠爱,还生了小儿子孙亮,吴王对这孩子喜欢得不行。全公主跟太子孙和关系不好,就想着提前给自己找个靠山,老是在吴王面前夸孙亮有多好多好,还把自己丈夫哥哥的孙女嫁给孙亮。吴王因为鲁王孙霸拉帮结派去害他哥哥,心里对孙霸也挺厌恶,就跟侍中孙峻说:“孩子们不和睦,大臣们也分成好几派,这就跟以前袁绍家似的,最后得衰败,被天下人笑话。要是就立一个人当太子,怎么能不乱套呢!”于是就有了废掉孙和、立孙亮为太子的想法,不过这事儿他也琢磨了好几年,一直没下定决心。孙峻是孙静的曾孙。

到了秋天,吴王终于把太子孙和给软禁起来了。骠骑将军朱据劝说道:“太子可是国家的根基啊,而且孙和这孩子生性仁爱孝顺,天下人都很拥护他。以前晋献公听了骊姬的话,申生就没了;汉武帝相信江充,戾太子就蒙冤而死。我真担心太子承受不住这打击,到时候就算您再建个思子宫,也来不及了!”吴王根本不听。朱据和尚书仆射屈晃带着一帮将领和官吏,把自己绑了,头上还顶着泥,连着好几天到宫门外,请求吴王放过孙和。吴王登上白爵观,看到这场景,心里特别不爽,就命令朱据、屈晃他们“别没事瞎折腾”。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也各自上书,言辞激烈地劝谏,朱据和屈晃更是坚持不停地劝。吴王这下可气炸了,直接把陈正、陈象灭族。还把朱据、屈晃拖进大殿,这两人还是不停地劝,磕头都磕得流血了,语气坚决得很。吴王气得用棍子各打了他们一百下,还把朱据降职成新都郡丞,把屈晃赶回了老家,其他因为劝谏而被杀或者被流放的官员有好几十个。最后,吴王把太子孙和废成了老百姓,流放到故鄣,还赐鲁王孙霸死。把杨竺也杀了,尸体扔到江里,又杀了全寄、吴安、孙奇,这些人都是因为帮着孙霸说孙和坏话才遭此下场。当初,杨竺年轻的时候名声还不错,但是陆逊就觉得他最后肯定得倒霉,还劝杨竺的哥哥杨穆跟杨竺断绝关系。等杨竺倒台,杨穆因为多次劝诫杨竺,这才没被牵连致死。朱据还没到新都上任呢,中书令孙弘拿着诏书追上去,赐他死。

冬天十月,庐江太守谯郡人文钦假装叛变,想引诱吴国的偏将军朱异,让朱异亲自带兵来接他。朱异看穿了他的把戏,就向吴王报告,说不能去接文钦。吴王说:“现在北方还没统一,文钦要是真心想归顺,咱们应该接纳他。要是怀疑他有诈,那就想办法设个圈套,多派点兵防备着就行。”于是就派偏将军吕据率领两万人,和朱异一起到北方边境,文钦果然没投降。朱异是朱桓的儿子,吕据是吕范的儿子。

十一月,大利景侯孙礼去世。

吴王正式立儿子孙亮为太子。

吴王派十万大军在堂邑修筑涂塘,想用水淹了北边的道路。

十二月甲辰日,东海定王曹霖去世。

征南将军王昶上奏说:“孙权把好大臣都流放了,太子和其他儿子争来争去,咱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攻打吴国。”朝廷同意了他的建议,就派新城太守南阳州泰去袭击巫县、秭归,荆州刺史王基带兵向夷陵进发,王昶则率军攻打江陵。王昶用竹子编了个桥,渡河去进攻,吴国大将施绩吓得连夜逃进江陵城。王昶想把施绩引到平地上再打,就先派五支军队沿着大路假装撤退,让吴国人看见,好让他们高兴;又把缴获的铠甲、马匹、首级围着江陵城摆了一圈,故意激怒他们,还设下了伏兵。施绩果然上当来追,王昶就跟他打了一仗,把施绩打得大败,还杀了他的将领钟离茂、许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