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邵陵厉公中(1 / 2)

嘉平元年(公元249 年,己巳年)

春天正月甲午日,皇帝去拜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和他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都跟着去了。太傅司马懿借着皇太后的命令,把各个城门都关上,带着兵占领了武器库,分发兵器后,出兵驻扎在洛水浮桥。还叫来司徒高柔,让他拿着符节代理大将军的事儿,去占了曹爽的军营;让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的事儿,去占了曹羲的军营。然后司马懿就向皇帝举报曹爽的罪行,说:“我以前从辽东回来,先帝把陛下、秦王还有我叫到御床前,拉着我的胳膊,特别担心后事。我就说‘太祖、高祖也把后事托付给我了,这陛下您也看到了,没啥可担心的。万一出了事,我拼死也会遵照明诏。’现在大将军曹爽,违背先帝的嘱托,把国家制度搞得乱七八糟,在宫里就跟皇帝似的摆谱,在外面又独揽大权,把各个军营都搞乱了,把禁军都抓在自己手里,重要官职都安排自己人,连殿里的护卫都换成自己的心腹,势力盘根错节,越来越放肆。还让黄门张当当都监,监视陛下,挑拨太后和陛下的关系,伤害皇室感情,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大家都害怕。陛下就像被架空了,哪能长久安稳呢!这可不是先帝叫陛下和我到御床前托付后事的本意啊。我虽然老了,但以前说的话可不敢忘!太尉蒋济他们都觉得曹爽心里没皇上,他们兄弟不适合掌管军队和担任护卫,我们就上奏给永宁宫的太后,太后下令让我按奏章的事儿办。我就命令管事的和黄门令‘罢免曹爽、曹羲、曹训的官职和兵权,让他们以侯爵的身份回家,不准逗留,别耽误皇上行程;谁敢逗留,就按军法处置!’我就强撑着身体,带兵驻扎在洛水浮桥,以防万一。”曹爽收到司马懿的举报信,不敢给皇帝看,急得不知道咋办,就把皇帝的车驾留在伊水南边,砍树做防御工事,还调了几千屯田的兵来保卫自己。

司马懿派侍中高阳、许允和尚书陈泰去劝曹爽,让他早点认罪,又派曹爽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跟曹爽说,只是免他的官,还对着洛水发誓。陈泰是陈群的儿子。

以前,曹爽因为桓范是老乡,又年纪大,在九卿里对他特别客气,但关系也没多亲近。司马懿起兵的时候,用太后的命令召桓范,想让他代理中领军。桓范本来想答应,他儿子拦住他说:“皇上在外面,咱不如往南走。”桓范就跑出去了。到平昌城门的时候,城门已经关了。守城门的司蕃,是桓范以前举荐的人,桓范就举起手里的板子给他看,假传圣旨说:“有诏书召我,你赶紧开门!”司蕃想看看诏书,桓范就骂他:“你不是我以前举荐的吗?怎么敢这样!”司蕃就开门了。桓范出城后,回头对司蕃说:“太傅要造反,你跟我走!”司蕃跟不上,就躲到一边去了。司马懿对蒋济说:“那个智囊跑过去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可曹爽就像那没出息的马,贪恋马槽里的那点豆子,肯定不会听桓范的。”

桓范跑到曹爽那儿,劝曹爽兄弟带着天子去许昌,调各地的军队来给自己撑腰。曹爽犹豫不定,桓范就对曹羲说:“这事儿都这么明显了,你读书都读到哪儿去了!就你们家现在这情况,还想求个贫贱安稳的日子,可能吗?再说了,一个普通人绑架个人,都还想着活命呢;你们跟着天子,对天下发号施令,谁敢不听啊!”大家都不说话。桓范又对曹羲说:“你另外的军营就在皇宫南边不远,洛阳管农业的官员就在城外,召唤他们很方便。现在去许昌,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许昌还有备用的仓库,足够供给物资;唯一担心的就是粮食,不过大司农的印章在我这儿呢。”曹羲兄弟还是不说话,也不听他的。从夜里到凌晨,曹爽把刀一扔,说:“我就算不当官,也能当个有钱的老头!”桓范哭着说:“曹子丹那么厉害的人,怎么生出你们兄弟俩,跟小牛犊子似的!没想到今天因为你们,全家都得遭殃!”

曹爽就把司马懿的举报信给皇帝看了,还让皇帝下诏书免了自己的官,然后带着皇帝回宫。曹爽兄弟回家后,司马懿派洛阳的士兵把他们家围起来,在四个角上盖了高楼,让人在楼上盯着曹爽兄弟的一举一动。曹爽拿着弹弓到后花园,楼上的人就喊:“ 前大将军往东南方向走啦!”曹爽又愁又闷,不知道该咋办。

戊戌日,有关部门上奏说:“黄门张当私自把选好的才人送给曹爽,怀疑他们有奸情。”就把张当抓起来交给廷尉审问,张当交代说:“曹爽和尚书何晏、邓飏、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人密谋造反,打算三月份动手。”于是就把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还有桓范都抓进监狱,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弹劾他们,和张当一起被灭了三族。

当初,曹爽出去的时候,司马鲁芝留在府里,听说出事儿了,就带着军营的骑兵砍开津门,出去找曹爽。等曹爽要交出印绶,准备出去的时候,主簿杨综拦住他说:“您挟持着天子,手握大权,就这么出去,等着被砍头吗?”有关部门上奏要抓鲁芝和杨综治罪,太傅司马懿说:“他们也是各为其主。放了他们吧。”没过多久,让鲁芝当了御史中丞,杨综当了尚书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鲁芝要出去的时候,叫参军辛敞一起走。辛敞是辛毗的儿子,他姐姐宪英是太常羊耽的老婆。辛敞就和姐姐商量说:“天子在外面,太傅把城门关了,有人说这对国家不利,这事儿能是真的吗?”宪英说:“依我看,太傅这么做,就是为了除掉曹爽。”辛敞说:“那这事儿能成吗?”宪英说:“差不多能成!曹爽的本事可比不上太傅。”辛敞说:“那我可以不出去吗?”宪英说:“哪能不出去呢!尽自己的职责,这是做人的大义。一般人遇到困难,别人都会帮忙;给人做事却在关键时刻甩手不干,没有比这更不吉利的了。而且既然受了人家的任命,就得为人家效命,这是亲密关系里该做的,你就跟着大家一起吧。”辛敞就出去了。事情结束后,辛敞感叹说:“我要是没跟姐姐商量,差点就做了不义的事儿。”

之前,曹爽征召王沈和太山的羊祜,王沈劝羊祜接受任命。羊祜说:“把自己托付给别人做事,哪有那么容易!”王沈就去了。等曹爽失败后,王沈因为是曹爽的旧部被免官,他就对羊祜说:“我没忘你之前说的话。”羊祜说:“这也不是我一开始能想到的呀!”

曹爽堂弟文叔的老婆夏侯令女,早早守寡还没孩子,她父亲文宁想让她改嫁;夏侯令女就拿刀割掉自己两只耳朵发誓不嫁,平时都依靠曹爽。曹爽被杀后,她娘家上书断绝婚约,强行把她接回去,又想让她改嫁;夏侯令女偷偷跑到寝室,拿刀割掉自己的鼻子,她家人又惊又惋惜,对她说:“人活在世上,就像轻轻的灰尘落在柔弱的草上,何必这么折磨自己呢!而且夫家都已经被灭族了,你还守着干嘛呢!”夏侯令女说:“我听说,讲仁义的人不会因为家族兴衰就改变气节,重情义的人不会因为生死存亡就变心。曹家以前兴盛的时候,我都想一直守着,何况现在衰败了,怎么能忍心抛弃呢!这连禽兽都不会做,我怎么能做呢!”司马懿听说后,觉得她很贤德,就允许她领养个儿子,当曹家的后代。

何晏这帮人当时正掌权,觉得自己是天下少有的人才,没人能比得上。何晏曾经给名士们点评说:“因为有深刻的思想,所以能通晓天下人的志向,夏侯泰初就是这样。因为能洞察细微,所以能成就天下的大事,司马子元就是这样。至于那种像神一样,不用着急就能很快达成目标,不用行动就能到达的境界,我只听过这样的说法,还没见过这样的人。”他这是想把自己比作神呢。

评论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更迭的关键节点。这场由司马懿策划、以“清君侧”为名的军事政变,不仅终结了曹爽集团的专权时代,更开启了司马氏篡魏建晋的历史进程。透过这段史料,我们能清晰看到权力斗争中的谋略、人性的弱点与历史的偶然必然。

政变策划:司马懿的老谋深算

司马懿发动政变的过程,堪称古代宫廷夺权的经典范例。他精准把握曹爽兄弟陪同皇帝祭扫高平陵的时机,以皇太后名义迅速控制京城:“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洛水浮桥”,同时派遣亲信接管曹爽兄弟的军营,从物理空间和军事力量上完成对京城的全面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