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世祖文皇帝上(1 / 2)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壬寅年)

春天,正月丙寅初一,发生了日食。

庚午日,曹丕前往许昌。

曹丕下诏说:“现在的计吏、孝廉,就相当于古代举荐的人才。要是限定年龄来选拔人才,那姜子牙、周晋这些人在以前就没法出头了。命令各郡国选拔人才,别管年龄大小,只要儒生精通经学,官吏熟悉法令条文,来了都先试用。有关部门要查处那些故意弄虚作假的人。”

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的国王各自派使者来进献礼物。从这以后,西域又和中原恢复了联系,朝廷设置了戊己校尉。

蜀汉皇帝刘备从秭归准备进攻东吴,治中从事黄权劝说道:“吴人打仗勇猛,咱们水军顺流而下,前进容易后退难。我请求作为先锋去抵挡敌人,陛下您在后面坐镇。”刘备没听他的,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让他统领长江北岸的各路军队;自己则亲自率领其他将领,沿着长江南岸翻山越岭,把军队驻扎在夷道猇亭。东吴的将领们都想迎战,陆逊说:“刘备带着大军东下,士气正旺盛呢,而且他们占据高处,守住险要之地,很难一下子攻克。就算咱们进攻能拿下一些地方,也很难全部取胜,要是有个闪失,那对咱们的影响可就大了,这可不是小事。现在咱们就激励将士,多想想策略,看看他们有什么变化。要是这地方是平原旷野,咱们可能还得担心被他们追得四处乱跑;但现在他们沿着山路行军,兵力施展不开,时间一长,他们自己就会在山林岩石间疲惫不堪,咱们再慢慢想办法对付他们的弱点。”将领们不理解,觉得陆逊是害怕了,心里都很气愤。蜀汉从佷山打通了到武陵的道路,刘备派侍中襄阳人马良带着金银锦缎去赏赐五谿的少数民族,还封给他们官职爵位。

三月乙丑日,曹丕封皇子齐公曹睿为平原王,皇弟鄢陵公曹彰等人都晋爵为王。甲戌日,封皇子曹霖为河东王。

甲午日,曹丕前往襄邑。

夏天,四月戊申日,封鄄城侯曹植为鄄城王。那时候,诸侯王都是只有封地的空名,没有实际权力。每个王国只有一百多个老兵负责守卫,他们被隔绝在千里之外,不允许进京朝见皇帝,朝廷还设置了防辅、监国等官员来监视他们。这些诸侯王虽然有王侯的名号,实际上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有的人甚至想当普通老百姓都不行。法令又严格又苛刻,诸侯王的过错和恶行天天都有听闻。只有北海王曹兖为人谨慎,喜欢学习,从来没犯过什么错。他的文学、防辅官员一起商量说:“我们接受诏令要监督王爷的一举一动,有过错得奏报,有好事也应该让上面知道。”于是一起上表称赞曹兖的优点。曹兖听说后,吓得不轻,责备文学官员说:“我修养自身,安分守己,这不过是普通人该做的,你们却上报给朝廷,这反而给我增加负担啊。而且要是我真有优点,还怕别人不知道吗?你们这么着急一起上报,这可不是对我有好处啊。”

癸亥日,曹丕回到许昌。

五月,把长江以南的八个郡划分为荆州,长江以北的各郡设为郢州。

蜀汉军队从巫峡建平开始,扎营一直连接到夷陵边界,设立了几十个屯兵点,任命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前部督。从正月开始和东吴对峙,一直到六月都没分出胜负。刘备派吴班带着几千人在平地上扎营,东吴的将领们都想进攻,陆逊说:“这里面肯定有诈,先看看再说。”刘备发现这招不行,就带着八千伏兵从山谷中出来。陆逊说:“我不让大家攻打吴班,就是猜到他们肯定有别的花样。”陆逊给吴王孙权上疏说:“夷陵是要害之地,是咱们国家重要的关隘,虽说容易得到,也同样容易失去。一旦失去,可不只是损失一个郡的地盘,整个荆州都让人担忧。今天争夺此地,一定要成功。刘备违背天理,不安守老巢,竟敢自己送上门来。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仰仗您的威望,以正义之师讨伐叛逆,打败他们就在眼前,没什么可担心的。我一开始还担心他们水陆并进,现在他们反而舍弃船只改为陆地行军,到处扎营,观察他们的布置,应该不会有别的变故。希望您高枕无忧,别为此事操心。”闰六月,陆逊准备进攻蜀汉军队,将领们都说:“攻打刘备应该在刚开始的时候,现在他们都深入五六百里了,双方对峙了七八个月,他们把各个要害都守得牢牢的,这时候进攻肯定没好处。”陆逊说:“刘备可是个狡猾的家伙,经历的事多着呢。他们军队刚集结的时候,心思都放在谋划上,很专注,咱们没办法下手。现在他们驻扎这么久了,没占到咱们便宜,士兵疲惫,士气低落,也想不出新计策了。抓住这个机会打败他们,就在今天。”于是先攻打一个营寨,没成功,将领们都说:“这不是白白牺牲士兵嘛!”陆逊说:“我已经知道打败他们的办法了。”就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把茅草,用火攻的办法拿下了这个营寨。一旦火势形成,陆逊率领各路军队同时进攻,斩杀了张南、冯习以及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等人,攻破了四十多个营寨。蜀汉将领杜路、刘宁等人走投无路,只好投降。刘备逃到马鞍山,让士兵围着自己列阵。陆逊督促各军从四面围攻,蜀汉军队土崩瓦解,死了上万人。刘备趁夜逃跑,负责传递文书的人自己挑着焚烧的铙铠在后面断后,刘备才得以逃进白帝城。蜀汉的战船、器械,水军、步兵的物资,一下子几乎全没了,尸体顺着江水往下漂。刘备又羞愧又愤怒地说:“我竟然被陆逊羞辱,这难道是天意吗!”将军义阳人傅肜负责断后,手下士兵都战死了,他的斗志却更加高昂。东吴人劝他投降,傅肜大骂道:“东吴的狗东西,哪有汉朝将军会投降的!”最终战死。从事祭酒程畿逆江而上撤退,有人说:“后面的追兵就要到了,应该解开船只,轻装逃跑。”程畿说:“我在军队里,从来没学过面对敌人怎么逃跑。”也战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初,东吴安东中郎将孙桓在夷道另外攻打蜀汉的前锋部队,被蜀汉军队包围,向陆逊求救,陆逊说:“不行。”将领们说:“孙安东是皇室宗亲,现在被围,情况危急,为什么不救他!”陆逊说:“孙安东很得士兵们的人心,城池坚固,粮食充足,没什么可担心的。等我的计策实施,就算不去救他,他自己也能解围。”等到陆逊的策略全面实施,蜀汉军队果然溃败逃跑。孙桓后来见到陆逊说:“之前我真埋怨你不救我,到了今天,才知道你指挥调度自有办法啊!”一开始,陆逊担任大都督,手下的将领有的是当年跟随孙策打天下的老将,有的是皇室贵戚,一个个都自高自大,不听从指挥。陆逊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闻名,连曹操都忌惮他,现在就在咱们边境,这可是个强大的对手。各位都蒙受国家的恩典,应该和睦相处,一起消灭这个敌人,报答国家的信任。你们却不服从命令,这是为什么?我虽然是个书生,但接受了主上的命令。国家之所以委屈各位听从我的指挥,是因为我多少还有点能力,能忍辱负重。大家各负其责,怎么能推辞!军令如山,不可违抗!”等到打败刘备,很多计策都是陆逊想出来的,将领们这才心服口服。吴王孙权听说后问陆逊:“你当初为什么不告诉我哪些将领不服从指挥呢?”陆逊回答说:“我深受您的厚恩,这些将领有的是您的心腹,有的是能为国家效力的得力之人,有的是功臣,都是国家要一起成就大事的人。我私下里仰慕蔺相如、寇恂互相谦让成就国事的大义,所以没说。”孙权大笑,称赞陆逊,加封他为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评论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是三国初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里,魏、蜀、吴三方的政治博弈与军事交锋持续升级,既塑造了当时的天下格局,也埋下了影响后世的制度伏笔。从魏文帝的人才改革到吴蜀猇亭之战的惊天逆转,从西域重通到曹魏宗室政策的僵化,每一件事都折射出三国时代的复杂面相。

政治改革:曹魏的人才与宗室政策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