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蹲下身,从脚边抓起一把土。这土混杂着沙砾和尚未完全融化的冰碴,冰冷刺骨。“你们看这土,确实贫瘠,确实寒冷。但艾娃在非洲面对的土地,是寸草不生的沙漠。她是怎么做的?她找水源,挖沟渠,改良土壤,引进耐旱作物。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她,找到属于这里的方法?”
“可是将军,”一个名叫铁兰的女兵,性子最是急躁,忍不住问道,“这里能种什么?难道我们要种沙子吗?”
“当然不是种沙子。”春桃笑了笑,将手中的土放回地上,“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勘察。艾娃的团队,花了数月时间勘察地形、水源、气候。我们也要做同样的事。西伯利亚这么大,总有相对温暖、水源充足、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比如我们之前发现的那片勒拿河谷地,地势相对平坦,有河流灌溉,而且河谷地带,往往气温会比周边高上几度,无霜期也可能更长一些。”
她转向王老栓:“王老伯,您经验丰富,您觉得,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片土地,夏季温度能稳定在十度以上,有至少三个月的无霜期,土壤经过改良,水源充足,我们大夏的哪些作物,或者经过改良的作物,有可能在这里生长?”
王老栓沉吟片刻,捻着花白的胡须,缓缓道:“若是真有这样的地方……那或许,一些生长期短、耐寒的作物可以试试。比如……春麦?还有豌豆、燕麦?不过,老身从未听说过有人在这么靠北的地方种这些。就算能发芽,产量也肯定高不了。”
“产量不高,总比什么都没有强!”春桃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求一步登天,能种出养活我们自己的粮食,就是第一步胜利!然后,我们可以慢慢摸索,改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大夏的农书上不是记载过,有些作物,经过几代人的选育,可以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吗?”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希望将自己的信心传递给她们:“姐妹们,兄弟们!我们来到这里,不是来送死的,我们是来开创未来的!艾娃能让非洲的沙漠开出花,我们就能让西伯利亚的冻土结出粮!从明天起,我们分成三个小队:第一队,由我带领,继续勘察勒拿河谷及周边地区,寻找最适宜开垦的土地,重点是水源和土壤情况;第二队,由柳叶带领,组织大家加固营地,修缮工具,并开始学习如何利用当地的材料建造更坚固、更保暖的住所,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季做准备;第三队,由王老栓老伯带领,挑选一些相对容易开垦的地块,尝试进行小规模的土地翻耕和土壤改良试验,同时,将我们带来的各种作物种子,进行低温发芽试验,看看哪些品种最有潜力。”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激昂:“我知道,前路必然充满艰辛,甚至可能有人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想想艾娃和她的团队,想想那些在非洲大陆上为了绿洲梦想而奋斗的人们!我们大夏的智慧,不仅仅是用来守成的,更是用来开拓的!我们要让这片沉寂的土地,听到生命的号角!我们要让大夏的旗帜,飘扬在这片辽阔的东方冻土之上!”
春桃的话语,如同投入冰湖的火种,瞬间点燃了众人心中的激情。王老栓看着春桃坚毅的眼神,浑浊的老眼里也泛起了光芒,他猛地一拍大腿:“好!将军说得对!老汉我活了大半辈子,也想看看,这冻土到底能不能种出咱大夏的粮食!老婆子要是知道我在这极北之地开荒,指不定多骄傲呢!”
“对!跟着将军干!”
“我们不怕苦!”
“让那些说我们异想天开的人看看!”
女兵们和农夫们纷纷响应,原本因寒冷和疑虑而有些沉闷的营地,顿时充满了昂扬的斗志。篝火的光芒,映照在每一张年轻或饱经风霜的脸上,都显得那么坚定,那么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