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兰的眉头微微一蹙,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手指触到一个坚硬的物件。
那是陈使节的玉佩,还有他的钱袋子。当初匆忙离开时,她顺手把这些揣在了身上,一路颠簸竟也没弄丢。
她捏紧了玉佩,心里稍稍安定了些,或许,这就是她们母子俩的机会。
姜兰抱着粥粥在城门附近又等了片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来路,可除了偶尔过往的巡逻士兵,再没见到有平民百姓往城里去的身影。
日头渐渐升到头顶,晒得地面发烫,怀里的孩子蔫蔫地靠在她肩上,小嘴抿得紧紧的。
姜兰见状,便抱着粥粥往不远处的凉棚走去——那是守城士兵歇脚的地方,偶尔也会卖些茶水给往来行人。
凉棚下的老丈见她们母子面生,倒也热情,端来两碗凉茶。
姜兰付了钱,先舀了勺凉茶吹凉,送到粥粥嘴边。
孩子渴坏了,小口小口地咽着,喉咙里发出满足的轻响。
她自己也端起碗一饮而尽,凉茶带着微苦的草药味滑入喉咙,稍稍压下了一路的燥热与疲惫。
“姑娘,要点糕点吗?刚蒸好的麦糕,填肚子得很。”
老丈指着旁边竹篮里的吃食问道。
姜兰摸了摸钱袋,犹豫片刻还是买了两块。
刚递到粥粥面前,孩子的眼睛立刻亮了,小手抓过糕点就往嘴里塞,嘴角沾了碎屑也顾不上擦。
看着粥粥坐在小板凳上,晃着胖乎乎的小脚丫,吃得满脸笑容,姜兰的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揪着似的发酸。
她轻轻拂去孩子脸颊上的碎屑,指尖微微发颤——都怪自己,让这么小的孩子跟着受这种颠沛流离的苦。
一路逃到这吐谷浑边境,粥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刚才还因为颠簸哭得撕心裂肺……
想到这些,她的眼眶忍不住红了。
凉棚外的风卷着尘土掠过,带来远处士兵的吆喝声。
姜兰望着城门的方向,心里七上八下的。
端木洲……他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他知道自己来了吗?
若是知道了,又会是怎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