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打卡第六十一天

八阿哥满月办得并不大, 这会儿大部分王公大臣都跟着皇上在南苑,劳动一趟就显得太大费周章了,因此只有留在京里的一些宗室和命妇们, 还有留在宫中的太后和嫔妃们到场。

热闹了一日方才散去, 人太多,她也没认下几个。

攸宁兴致勃勃翻看着各府送来的礼单, 放在以前这么一长列的东西,她看了一准眼晕咂舌,不过现在她库房里收着不少好东西,看惯了心里有数以后,她反而能从这么长的单子里看出来些东西。

只要能把这些名贵的金玉瓷器书画等等, 看成以前家里年节时候收到的水果糕点牛奶酒品之类的,就能以平常心待之了。

大部分人送的贺礼都差不多, 千篇一律都是如意金锁银锁项圈长命锁等等,也有用心些的还附带了小孩的衣裳什么的。

庄王府送来的礼既厚又用心, 还送了许多弓箭匕首之类的,瑚家也是一样,金锁这些东西都是很有分量的,除此外还有一些小孩子的玩具, 一件百家衣

此外就是她有过来往的一些内三旗的人家,她们的礼是提前送到的。

正式来的客人里面也有佟家的,攸宁一开始知道时还觉得稀奇,后面听来的佟夫人说八阿哥时离不了皇上, 就明白她可能是觉得自己是皇上那边的人。

不过礼物倒是挺丰厚的,他家单拿出来一个金锁能有八阿哥两个拳头那么大,握着沉甸甸的,幸亏没给孩子戴上, 她都怕压着了他。

然后,还来了赫舍里氏的人,钮祜禄氏的人,都是前头那两位皇后家的,旁边还带着两位姑娘。

和安避着人跟她说,这两位大概就是这两家想送进宫来的姑娘了。

按着贵妃的旧例,今年也是时候往宫里迎新人了。

只不过到了这会儿皇上那边还没吩咐,这两家估计是等急了,索性趁着这个时机能把人带进来,也是想从太后这里打听一下。

只不过这样一来,多少有点拂了攸宁和八阿哥的面子。

和安吐槽,说这些人家的这种眼高于顶,谁也瞧不上的嘴脸,还真是从祖辈传到了这一辈。

攸宁注意到这两家夫人看人的眼神里都带着挑剔,就知道不是好相与的。

不光她,荣嫔等人也是注意到了的,这目光虽没有对着她们,是对着那些没什么品级的嫔妃的,可难免叫人心中不悦。

她们就算再没有品级,那也不是这些外命妇可以看轻的。

攸宁想到的就更多了,两位皇后都已经不在了,这家的女眷还敢这么张扬,当年皇后在世的时候,恐怕也不会对荣嫔等人多么客气。

满人这时候的门第之见还很深。

和安这桩婚事在外面,也是惹了不少人嘲笑议论的。

然而这样的场合,闹起来总归不好看,攸宁也没有要为难人的意思。

皇上跟前两位皇后感情有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好,她不清楚,在前朝对这两家又是个什么态度,她也不清楚,不过她知道这位钮祜禄家的姑娘未来是有前程的。

那就不能当着外人的面如何了。

况且她自己在这方面也不大看重。

和安见她神色如常,略放了点心,家里也是担心宁嫔难以应付这些,所以让她时时来提醒着些。

可她这几日觉着,与从前那个小贵人相比,如今的宁嫔瞧着愈发美丽,尊贵,可见皇上的恩宠养人,可除此之外,她的心性没有任何变化。

和安也只是在心里纳闷儿了一下,宁嫔这样的女子不多见,兴许皇上就是爱她的天然,她们这些外人不清楚状况,胡乱插嘴反而不好。

攸宁自然也不知道和安心里想了这么多,她和瑚大的婚事定在了明年夏,时间很充足,可以慢慢准备,倒是没什么好再关照的了。

宴罢,攸宁多留了会儿她,赶在关宫门之前叫人把和安送回去了。

人都散了,攸宁叫人把八阿哥抱到主殿里逗着玩,哭了饿了或者是尿了,都有乳母们带下去处理,倒是十分省事。

时间一晃过去一个多月,皇上从南苑回宫了。

宫里一下子就活过来了。

要攸宁说,皇上不在的时候其实也并不冷清,宫里住的人多,除了那些特别偏僻的地方之外,别的地儿都挺好的,就算是到了晚上,也是各处点着灯,两两走着人,就是她也几乎联想不到这是座几百年的古城。

只不过皇上回来以后,捧着东西往各处走动的人就更多了。

攸宁知道其中缘由,她这里也是一样,桂英她们张罗着要换应季的花朵摆设,廊下摆了许多,还有人身上穿的戴的,都要换了新鲜的。

她对底下人没有那么苛刻,于是不光桂英等人,连牛常在三人来给她请安的时候,鬓边都簪着秋海棠和玉簪花。

一眼瞧着就是花团锦簇,热闹极了。

攸宁看着,也觉得整个启祥宫都鲜活起来了。

这番准备也没白费,皇上来了启祥宫,就没先叫人进去通报,自己下了辇驾慢悠悠一路进来,看着蹲身行礼的宫女头上簪了花,面上很有神采的样子,就知道她们日子过得都不错,宁嫔的脾性一向都是极好的。

屋里,在了解小孩子就是会没有原因的大哭以后,攸宁已经习惯每次八阿哥哭了,就先推测他是什么情况。

如果是饿了渴了,就叫人抱下去喂他,如果就是没有原因,就自己就抱着哄,根据她的以往经验,这个时候只需要抱着他当个手动摇篮就好了。

——当然也是有摇篮的,只是小孩子虽然小,但也不好糊弄,睡在摇篮里和别人的怀抱里当然是不一样的。

攸宁用摇篮椅糊弄了八阿哥几回之后,他估计是玩够了摇篮,然后就再不买账了,攸宁只能继续练习负重。

交给乳母们倒也不是不行,但她觉得不能总这样,只要是自己有时间,她还是愿意自己哄一哄孩子的。

也许是天生的母子连心,比起那些乳母们,八阿哥也总是更喜欢她的怀抱,在她怀里被哄好的速度更快,也更喜欢她哼唱的曲调,高兴了还自己跟着叫两声,每到这时候攸宁就觉得他特别可爱。

半夜哭个不停的时候就是可恨了,幸亏他住另一边,中间隔着大屋子就听不大清楚了。

皇上站在门口看着母子俩,看着她有条不紊地吩咐人查看孩子的情况,然后熟练无比地拖着孩子的脑袋抱住他哄着,嘴里哼唱着不知名的歌谣,他的眼神也不自觉变得柔和了。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打卡第六十二天

皇上又一次没让人通报就过来, 攸宁这次倒是没怎么吓着,只是下意识胳膊动了下,然后刚刚被哄好了, 在她怀里找了个舒服姿势躺着的八阿哥就不依了。

婴儿不会说话, 只能使出他最擅长也最拿手的方法——哭。

而且是手舞足蹈的那种,虽然他现在力气软绵绵的, 不怎么能伤到人,可攸宁还是赶紧把他放在了一边。

既是怕他乱动得太厉害,自己抱不住摔了,又还要下榻行礼。

这一放可就不得了了,八阿哥本来哭就是想让人抱着他晃来晃去, 哄他,结果发现攸宁非但没继续抱着, 反而把他给放在了不喜欢的地方,于是开始扯着嗓子哭, 一边哭一边不住地扭动身体。

自太子长大后,皇上就很少再听到小孩这么哭了,乍一听,倒觉着新鲜, 连听到八阿哥哭声都觉得这声音嘹亮,一看就是个健康孩子。

不过哭太久了对嗓子也不好。

他快走了几步把攸宁拦在榻上,让她先去照看八阿哥。

攸宁无奈,发现他还在笑, 没忍住轻轻瞪了他一眼。

——她专门对着镜子看过的,只要不用力过猛,她现在的模样就是等人也是好看的。

而且上一次的时候,皇上被她瞪了也没觉得被冒犯了, 反而挺喜欢。

这一次还是一样,他不光还在笑,还很轻佻的在她下巴上抬了一下。

被来回折腾了的八阿哥这次说什么都不买账了,虽然不扯着嗓子大哭,但还是抽抽噎噎的,眼睛水汪汪的看着她。

攸宁只能继续抱着他。

但她也抱不了他多久就胳膊困了,正想着喊人正好把他带出去,要不然他一直闹,她就顾及不了皇上了。

没想到她还没开口,皇上就从她怀里把八阿哥接过去了。

攸宁手空了,但也懒得再拿什么玩具逗孩子,只想靠个什么东西歇一会儿。

可一方面她不知道皇上能不能抱住孩子,另一方面也不能离这儿太远,想来想去,就近靠在了皇上肩头,还能看着他们父子俩互动。

八阿哥不怕生,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他大概就能看清楚离得比较近的人了,小孩子肯定对熟悉的东西更有安全感,他却不是。

虽然更喜欢待在熟悉的人身边,但见着陌生人,他都挺好奇的,也会主动出击。

比如刚刚攸宁靠过来的时候,坏心思地抚摸了几下皇上一侧脖颈,他这儿的皮肤挺敏感。

然后皇上一只手搂着孩子,腾出一只手报复似地捏了她的脸。

现在就是八阿哥两手捧着他的脸了,揉来揉去地玩。

皇上往前凑了下,还做了个鬼脸想吓他,八阿哥“啊——”叫了好几声,然后没心没肺地笑了。

皇上见没吓着他,干脆上了榻,盘着腿把八阿哥放在怀里,轻轻握着他白白胖胖的两只胳膊,夸他:“咱们的八阿哥可真有胆量!”

攸宁笑他哄孩子什么都能说出来,八阿哥这小脑瓜里还没有什么鬼啊怪啊的印象,当然就不会害怕了,就像她小时候也是不怕鬼,看恐怖电影都不会害怕,直到她长大以后知道了鬼是什么变的,再看就害怕了,晚上还做了好几个噩梦。

想到这她觉得应该趁孩子小,给他留下一些皇上不那么威严的印象,这样就算等他长大了,知道什么叫皇父了,脑海里还能记得皇父是父亲时候的样子。

她可真的是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啊。

攸宁这么想着,很有勇气地上前,趁着父子俩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她伸出一只手按住了皇上的鼻子,缓缓上抬。

一个猪鼻子出现在了他的脸上。

她本来是想逗八阿哥笑的,结果还是自己没有忍住先笑出了声。

皇上同样瞪了她一眼,然而没什么气势。

看她笑得特别欢,整个人都要趴在自己身上了,倒是难得有这么高兴的时候。

再看看圈在怀里的八阿哥,他起先以为孩子许久没见着他,肯定是生疏的,别说给抱了,看一眼被生人吓哭了也是可能的。

倒是没想到这个孩子这么不怕生,跟谁都能玩起来,现在正学着他和攸宁捂鼻子,小小一个,这么讨人喜欢,看得人心都快化了。

于是,只好由着她胡来。

八阿哥玩了一会儿就被哄睡着了,乳母把他抱去了里间。

皇上跟她靠着坐了会儿,喝过茶,就要了纸笔,在上面落了一个名字,示意她看。

攸宁心里早有准备了,定睛一看上面就是“胤禩”这两个字。

皇上给孩子取名都是早早想好了就定下来的,不过字辈一开始是变了好几个的,原因无他,就是这几个字辈的孩子基本都夭折了。

一直到封太子的时候,太子还是只有保清这个名字,是后来定了太子名字要避讳时,因为保清二字太过常见,避讳起来不方便,才给改了新的胤礽。

如此,以太子为例,皇上又给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们起了名字,之后他一连想了许多字眼,一字排开按着顺序给了后面的孩子们。

八阿哥行八,那么名字和历史上一样也就很正常了。

看着纸上疏朗匀称的两个字,攸宁觉得自己是时候把之前落下的毛笔字再学起来了,胤禩这俩字不好写,她总不能以后连自己孩子名字都写不通顺。

皇上似乎没有理解她纠结的地方,不过听到她想学,就握着她的手带着她写了一次,还应了她想要一本他的字帖的想法。

跟着,攸宁就发现他今天好像特别有兴致。

一开始倒是没想太多,两个人确实挺久没在一块儿了,皇上那边有没有新人她不知道,反正她还是有点喜欢这个的。

以皇上生儿子的年龄来说,至少在未来挺长一段时间里,他应该都是龙精虎猛的状态。

想到这里她就放心了。

第二天乾清宫有人来送字帖,她本来以为会是那种印刷版本,皇上的字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赏人的,而且要凑成一本的字帖,总不能让他按照她的想法去重写一本。

结果送来的就是真迹,内容就是千字文,是皇上前些日子写的。

攸宁这才知道,他居然现在还在练习和精进书法。

只能说不愧是成功人士,他每天都要早起读书,召见臣工,处理国事,批折子,给太皇太后请安说话,处理内务府琐事,还主动让人给自己讲课,练习书法,骑射,偶尔还要抽时间去钻研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

以上的事情听起来繁琐,但实际操作起来,也不简单,桩桩件件都要动脑子

她对着皇上的真迹胡乱思考着,忽然福至心灵,明白过来为什么送的是真迹了,大概是因为她昨天说的话让他很高兴。

两个人写字都是一样的字体,听起来确实也很浪漫,尤其是其中一个是临摹着另一个人的字写的时候。

但其实只是因为她根本就不懂书法,而刚好皇上那天写的字看起来就很漂亮,不会像草书一样飘逸太过,辨认不出来,但也没有那么呆板僵硬。

哪怕今天送过来的是楷书的版本,看着也很典雅端庄。

不过,皇上喜欢被人夸,被人崇拜这件事,她以前倒是没有想到过,主要是她以为他可能长期生活在人人恭维的环境里,免疫了。

然而再一想,也不对,她现在就天天被人夸长得好看云云,说这种话的人太多了,但是她确实还没听腻,好话听得人心里舒坦嘛。

等到皇上再来的时候,她就开始夸他了。

夸得特别明显,有谄媚之意,但是皇上听着倒是很高兴。

原因很简单,攸宁在鼓动目前大概率还听不懂人话的八阿哥,将来长大要向他阿玛学习,做一个勤劳有才华的人,最好继承皇上对外国那些东西感兴趣的基因,长大以后周游列国啊,早点发现国外各种正在发展的高科技,然后传播回来激励大清跟他们竞争!

后面的话不能跟人说,她只好在心里嘀咕一下,能说的其实就是好好跟你阿玛学习

话说到一半她有点卡壳了,倒不是忘词了,就是突然觉得自己像宫斗文无脑女配,一时得意忘形,怎么就口无遮拦说出来了,八阿哥他爹是个皇帝啊!

让孩子将来做个他阿玛一样的人,这种话放在寻常人家是好话,放在这里就有点,有野心的嫌疑。

攸宁停了片刻偷瞄皇上,见他面色如常,还是有点不敢说。

但皇上似乎没有察觉,顺着她的话接下去了,笑眯眯地对啃着手的八阿哥道:“以后跟着阿玛一起读书骑马哦”

攸宁悄悄松了一口气。

心道自己果然是小说看多了,不至于不至于,这么小一个孩子呢,还是亲儿子,要是说什么都要避讳,那才真是,没道理。

皇上眼神就没落在她身上,但是心里却知道她想了什么,只觉得气恼又好笑。

瑚氏的脑子,他至今也不知道她是怎么长的,该小心的没见她小心,可怎么偏偏就在这种事情纠结起来。

看她刚刚那神色,简直是,好像他一露出什么神色来,她就准备好了要请罪似的。

幸亏她胆子还没那么小,大约她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想得太多了。

第63章 第六十三章 打卡第六十三天

新人入宫的事情到底没拖着太久, 毕竟是给两位已故皇后的家族施恩,也是安抚勋旧,钮祜禄氏既为皇后同胞之妹, 入宫即为妃, 居储秀宫主位,另一位赫舍里氏年岁尚小, 就暂封了贵人。

后者今年才十岁,攸宁在八阿哥满月那日见过一面,真的就是个小孩,也不知道赫舍里家怎么能舍得把这么年幼的孩子送进宫里来。

跟个童养媳一样。

是后面桂英她们才跟她说,这样的事情时下常有的, 不光是穷苦人家有换亲的习惯,富贵人家相互间有了年岁相当的孩子, 也会提前相看着。

不说别的,就是皇上为了年幼的公主们未来的女婿, 也是很早就盯上了那些容貌俊秀,家风清正的大臣们。

上次蒙古来人,就有那些弱势的部族特意挑了相貌出众的孩子随行,看上去确实比别的要养眼

总而言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皇上是个颜控这事儿,攸宁也没有太意外。

她严重怀疑这次进宫的两个新人,赫舍里家的稍显弱势, 一方面真的是年纪太小,另一方面就是她的长相确实不算太好,被斯文清秀的钮祜禄氏给比下去了。

钮妃和赫舍里氏安安静静地入宫了,宫里表面上也是很风平浪静的, 什么吃醋宫斗压根都没有发生,大家一直是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

至少在攸宁看起来是这样的,她们进宫一个月,她都只见过她们一次,后面就没什么要见的理由了。

不认识,没交情。

惠嫔跟她住的近,关系也不错,平素里两个人都是一块儿的,她也对新人没有什么表示。

但攸宁就是隐约觉得惠嫔,以及和惠嫔交好的几个嫔,不大待见储秀宫。

想想也是,任谁努力多年终于爬到个相对体面的位置,结果后来人一朝露面,只凭着家世就踩到了自己脑袋上。

如果这人是皇后也就算了,嫉妒都不敢嫉妒,偏偏是个年轻女孩,只比自己高了一级。

谁心里都痛快不了。

于是皇上近来到启祥宫的次数就变多了。

他向来喜欢可心的新人胜过旧人,更胜过不是特别合他心意的新人。

简单来说,就是有点感情,还有新鲜感的人,他最喜欢,排在后面的就是有感情但没宠爱的旧人,最后才是刚认识不久的新人,就是再貌美,不合心意他也不会留恋。

先前皇上常来的除了启祥宫,就是宜嫔那边,最近却有些躲着宜嫔的意思,人不去,却总赏东西,让攸宁有种幻视小情侣吵架了的感觉。

这种感觉在惠嫔那儿得到了验证,宜嫔确实是有点醋新人了,理智上她也为被新人压了一头不痛快,感情上,她也不乐意让钮妃分走皇上注意力,这两种情感交织下来,让皇上去了应付得够呛。

有时候他没心情玩,就自然换了另一处。

她也只是真真假假的发了些小脾气,皇上没当真,宜嫔自己也没有,反正就是情人间的小情趣罢了。

相比她,攸宁就显得很淡定了,一方面她无感,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也不会玩这种把戏,她的应对方式就是比以前更频繁的和皇上约定下次做点什么的时间。

皇上应不应另说,她反正也就那么一提。

这就使得皇上经常看她眼神就带着点怜爱和包容,好像她在任性撒娇一样。

私下的小聚会里,宜嫔一时嘴快,就刺了一句,说她倒是心宽。

攸宁当时也没什么反应,宜嫔这个性子嘛,有时候确实不着调,奈何皇上喜欢这一款,而且她平日待人也真诚,不拘小节,也就没人跟她太计较。

——人人都知晓,她是小儿女情态。

过后她就让人带了重礼算是赔罪,还在宫外让人给瑚家送了东西。

宜嫔也不傻,她知道谁是真的交好,能真心能包容她,知道谁是得罪了也不怕的,更知道她和宁嫔关系没有到那份儿上,人家没跟她吵起来或者跟皇上告状,已经是给她面子,够宽宏了。

这样一来,攸宁和宜嫔的来往,居然就比以前多了不少。

人和人的关系都是接触多了相处出来的,她和宜嫔不说是关系有多好,起码也能说得上话了。

大概就是能推着正在学走路的孩子们,一起去外面遛娃的关系吧。

攸宁让人弄了个学步车,还有矮自行车啊,小木马啊等等,她只负责提意见,然后内务府就让人弄了一大堆玩儿的车送来了。

她本来是想给八阿哥学走路,谁知道皇上看了觉得挺好,然后大手一挥,很豪气地给孩子们都批量定制了一套。

然后一岁多的五阿哥就缠着人要天天坐这个玩,这个东西在地砖上面动静挺大的,五阿哥还特别喜欢自己在前面跑着,让人在后面追,动静就更大了。

太后的作息就有些跟不上,但是她是真的宠爱五阿哥,不忍心不让他玩,这个时候宜嫔就出现了,她就每天都去太后那儿把五阿哥带出来疯玩。

因为这一层原因,宜嫔跟她的关系就变得更好了。

不光是五阿哥,喜欢这个的还有不爱出门的三阿哥,对于这个把他勾得爱出门的玩意儿和它的发明者,她也是很感激的。

三阿哥当哥哥的喜欢,就引得下面的四阿哥也想玩,然后五阿哥也爱玩,六阿哥,七阿哥也都跟上了。

攸宁意料之外的就这么和这几个阿哥的额娘以及抚养者拉近了关系。

孩子们疯玩的地方一开始是御花园,后面因为人变多了,就在贵妃的提议下改到了景仁宫,反正这里不住嫔妃,院子里也很宽敞。

皇上就让人做了好几张特别大的毯子在院里铺着,防止孩子磕了碰了。

几个人靠在檐下,看着孩子们玩了会儿,景仁宫门突然开了道小缝儿,进来个眼熟的小太监,说太子殿下让人来借书了。

说着,太子和大阿哥就进来了,匆匆见面行礼之后,贵妃就带着一众嫔妃避到了后殿去。

谁都知道这是个借口,景仁宫是存着一些书,要是只借书,哪用的着太子自己过来,他来就是为了和弟弟们玩耍的。

八阿哥眼尖地瞥到了那一角杏黄色的衣服,立刻像只小鸡一样“咯咯咯”叫起来,叫得旁边三阿哥笑个不停。

八阿哥刚学会说话喊人的时候,他还是看衣服颜色喊的,对着明黄色就叫阿玛,有时候当然能叫对,有时候就不是了,攸宁还看到过好几次,他对着正在熏香的皇上的衣服喊阿玛,但是等到皇上到了面前,穿的不是常看的衣服颜色,就要反应好久喊什么。

然后就是喊哥哥,最开始是皇上给他带些小玩意儿,说是太子哥哥给的,他老在八阿哥面前提太子哥哥,八阿哥就记住了怎么喊哥哥,但是他以为是喊哥哥就有好玩的,于是想玩的时候就到处叫哥哥,对谁都这么叫。

攸宁纠正了好久,最后让他把太子的服饰颜色给认下来了,到现在能认脸了,他还是一看杏黄色就条件反射了。

八阿哥一叫,旁边几个小阿哥也激动了,一时间景仁宫院子里面此起彼伏都是“咯咯咯”的声音,活像养了一院子的小鸡。

太子就笑眯眯地把面前的七阿哥给抱起来了,旁边大阿哥大步走到八阿哥面前抱他,听到他一声清脆的“大哥哥”,立刻笑得眼睛都闭起来了。

——其实八阿哥会的称呼就是阿玛,额娘,娘娘,然后就是哥哥。他一开始喊大阿哥也只是哥哥,后来大阿哥发现他这个哥哥主要叫的是太子,就趁着私下跟八阿哥玩的时间里,软磨硬泡泡出了大哥哥这个专属称号。

一群小萝卜头们都喜欢往太子跟前凑,皇上经常在他们面前提太子,三阿哥头回学识字读书的时候,就是太子哄着他学的,四阿哥是很喜欢太子给的小马鞭,小匕首,后面的孩子们小,但是也都懵懵懂懂觉得太子是笑眯眯的,大阿哥看着就有点凶了。

而且太子也确实给面子,肯和这帮小萝卜头们玩一玩,兄友弟恭嘛,弟弟们喜欢他,他当然也要对他们友爱。

大阿哥不耐烦和小鬼头玩,也只有对着看着长大的八阿哥耐心多一点,饶是这样,看着怀里的小八眼睛往太子那边不住看着,也没忍住气闷了。

八阿哥人小鬼大,探着身子被太子逗了会儿,回来看到大哥哥盯着自己,笑得很欢快地凑到他脸跟前,给他糊了一片亮晶晶的口水。

大阿哥立刻高兴了。

然后八阿哥又扭头期盼地看着太子,太子无奈地倾身上前,就感觉脸上一热又一凉,不用看,也是一滩口水。

阿哥们玩了过后散了,身边伺候的人一回去,就下意识先给旁边的小主子擦脸,伺候久了的人都知道,宫里的八阿哥最喜欢给哥哥们脸上糊口水了。

小孩子不懂事,谁也不好为着这个说什么,只能是养成经常擦脸的习惯了。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打卡第六十四天

康熙二十年冬发生的事儿说来真的不少。

先是太子率诸王官员以及命妇送走了两宫皇后的梓宫, 后又代皇帝前去祭祀,说起来都是露脸的好事儿,攸宁也听说前朝早开始提议让太子出阁读书了。

这一次露面过后, 皇上果然允了此事, 于是关于太子的讨论就越来越多了。

教导太子的师傅,陪同的官员, 侍从等等,总之所有能够作为未来储君助力的位置,如今都成了香饽饽,往前凑的人多得数也数不过来。

要说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还只是一岁小娃娃的八阿哥, 嘴里都不停念叨着他的太子哥哥,不光是八阿哥, 其他的阿哥对太子的态度亦然,可以说是尊崇至极。

当然, 这其中也少不了皇上的刻意引导,在他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下,太子永远都是众兄弟们中最为优秀的那一个。

在这种绝对权威的地位上,太子对底下的弟弟们也更加友爱了。

这倒是和攸宁原以为的不一样, 所谓九龙夺嫡,她一开始理所当然以为,是太子的地位过于尊崇,引起了周围逐渐长大的兄弟们的不满, 还暗戳戳观察过,在太子风头之下不得不退缩的大阿哥的反应。

毕竟她与惠嫔相熟,对大阿哥的了解也更多,在她看来, 大阿哥是个优秀,刻苦,肯努力的孩子,文武双全这四个字放在他身上一点也都不违和。

外界将太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几乎完全忽略了大阿哥,甚至她隐约能够察觉,惠嫔在试图让大阿哥藏拙。

这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尤其是一个渴望得到皇父赞赏的孩子,无疑是最残忍不过的。

然而即便如此,惠嫔与大阿哥母子俩对太子的态度,仍然是尊崇的,大阿哥与太子关系依旧亲密,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太子毕竟是太子。

这句话攸宁反应了许久,才终于明白过来。

对她而言,太子是夺嫡中注定的失败者,甚至他现在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旁人有的尊崇她是不可能有的,更没有那么盲目的认为他就是未来的皇上。

她都不了解古人的脑回路,又怎么可能能够通过一个结局,来推断出促成这个结局的所有因素?

在当下所有人眼中,甚至是八阿哥这样的小孩子的认知里,太子都是特殊的那一个,代表着无可置疑的权威。

攸宁简单代入了下自己就明白了,不说别的,就说小时候母亲一句‘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从胳肢窝里掉下来的’,就让她一直相信到了上初中。

而这群小孩几乎从小是被太子教导着长大的,听着太子的传说长大的,要等他们彻底醒悟过来,估计也要在上高中的年纪了吧。

如果他们从小都在太子的阴影下长大,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就生出推翻他的想法呢?

她的心理果然还是太阴暗了些,至少在目前为止,大家都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不忿太子,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啊。

攸宁说不上自己是希望太子被废还是不被废,但很显然,前者听起来更加平稳一些。

作为历史之外的人,她当然会觉得九龙夺嫡多精彩啊,雍正在后世评价好像也还不错的样子,谁当皇帝也不关她的事情,爱怎么发展怎么发展,反正她是看热闹的。

但当自己成为其中的人的时候,她发现她还是很胆怯懦弱的。

她管不了那么多,只要想着九龙夺嫡,每失势一个官员,一个阿哥,就有一大堆人被连累下狱抄家砍头什么的,就下意识的排斥。

想到历史上说太子被二废二立有多惨的时候,她其实也没有什么实感,但是现在发生在她身边的,却是康熙对太子几乎永无止境的宠溺和看重。

她记得后世的人讨论朱元璋有多宠爱长子朱标,说得就是如果朱标哪天穿件龙袍被朱元璋看到,后者可能会很高兴很欣慰。

这是不是真的,她不知道。

但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是太子的服饰仪仗都和皇上的几乎无异,连所谓皇帝专属的明黄色,太子身上的衣服都有和明黄差不多的,不仔细看都分不太清。

八阿哥虽然能认脸了,但还是保持着靠衣服认人的习惯。

然后他就对着面前明黄色的衣摆喊了声“阿玛”。

一抬头,发现是太子。

跟在他身边的小太监回来说了这回事儿,似乎是当个乐子,还说当时太子和皇上都笑了,笑话八阿哥又靠衣服认人了。

攸宁却有点笑不出来。

就这么个疼爱太子的皇上,未来是要发生些什么事情,才能闹到那种地步啊?

他如果对太子都是那样,对其他人呢?

攸宁一面觉得自己多少有些杞人忧天了,没影儿的事情何必这么担忧,一面又觉得自己应该早做打算,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了,还不有所准备的话是不是太蠢了。

当晚就睡得有些不太好,梦到太子扯着一帮弟弟们造反,气得皇上把排行在前面的儿子们全圈了关起来,一边对着不知道排行十几的小阿哥说以后你就是太子,一边去找人继续生儿子,还得意洋洋对着年长的儿子们说,他不缺儿子用!

梦里面八阿哥自然也是被圈的一员,戴个铁链子缩在墙根底下,凄凄惨惨戚戚,见了她就张嘴大哭。

——哭声是属于小八阿哥的。

攸宁一下子就睁开眼,捂着胸口喘了两口气,才发现皇上披了件外衣站在门口。

她连忙也起身走过去,不知道自己面上有几分惊惶:“刚刚似乎听见了胤禩在哭?”

皇上回头就见她连衣裳都没穿,又看她神色有些不对,握住她的两肩推着她走到床边,给她裹了被子道:“胤禩只是尿床了,刚被人哄睡,不用担心。”

他这几日精神都不错,这会儿也有了多余的精力,很快就发觉了攸宁的心情远远没有平复。

“这是做了什么梦,把你吓成这样?”

皇上身上的暖意源源不断传递在她身上,还裹着被子,刚刚发凉的身体逐渐回暖,她找回了几分理智,简单道:“就是梦见胤禩长大了愈发调皮,管也管不住”

皇上一听就知道她有所隐瞒,心里隐约有点不愉快,在他面前有什么不好说的?

不料下一刻攸宁有点怯怯地看他,低声道:“就是梦见你特别生气,说要把他赶走,赶得远远的,以后再也不见他了。”

皇上先是一怔,而后是好笑,这样没道理的事情居然也能把她吓成这样?

再然后,他摸了摸攸宁额前沁出的冷汗,知道她居然真的是为了这个在害怕,一时间居然有些不知道怎么说了。

心里念着她的慈母之心,皇上就正了神色,大半夜地同她分析了几句,若是八阿哥将来惹祸了他会怎么办,什么级别的祸事对应什么惩罚

攸宁就这么听了一番他的教育理念,然后发现除了在学习上他是个严父,在生活上他对孩子简直是过于溺爱了。

因为他的设想里,对儿子最大的惩罚就是修个有山有水有园子的宅子,把他关进去,然后扔一堆宫女太监伺候,关一段时间认错了就放出来。

然而攸宁的心绪却因此被抚平了些许,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不杀儿子已经算是慈父了。

下一刻,她就听到皇上再度提起了太子,说将来孩子们要是都跟太子一样又出息又省心,他就可以永享天伦之乐了

而皇上想着前段时间,太子郑重其事想给他写折子,说自己的服饰规制太过逾越时,他心里是有些欣慰的,这个孩子没有为周围的吹捧声迷失自我。

自然了,他也是为了给太子撑腰,告诉所有人这是他认可的储君,若自己出了什么意外,太子也有足够的威势稳住局势。

也是因此,他才允了索额图提出的这些事情。

他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打卡第六十五天

这一冬的雪格外的多, 气温一日赛一日的低了下去,从暖烘烘的屋子里走出去,就算披着厚重的斗篷也忍不住要打个哆嗦。

宜妃躲在伞下, 捧着怀里的手炉直喊冷, 不愿撒手离开。

她穿一身大红缎绣着蝶恋花的长袍,雪白的狐狸毛从衣内一直延伸到镶边处, 到了雪地里,颜色映到了那素白的面容上,妆容浓艳美丽,两颊团着不知是冻出来还是兴奋出来的红晕。

走出去几步的惠妃闻声回头,细细打量着她笑道:“知道你们今儿个打扮得好看, 还不快快随我出去见人?”

屋里紧跟着出来的就是荣妃,立在檐下适应了片刻。

她往后转头看了眼, 宜妃察觉到又是一笑:“急什么,这里不是还有一个?”

攸宁一出门就被雪花扑了满脸, 冰冰凉凉,倒是缓解了不少屋里的燥热,她不自觉叹一声。

宜妃就站在她旁边,盯着她白瓷一样的脸蛋, 和几乎没什么痕迹却比自己出众许多的妆容看了会儿,赶紧道:“可别叹气,这大好的日子,就指着这几天换换运气呢。”

她虽是这么说着, 面上神色却也见不得有多好。

惠妃和荣妃听了都打岔了几句,不过心里也都清楚她说的换运是怎么一回事。

年底将近的好日子,皇上老早说了要大封六宫,这时候旨意总算出来了, 定下的妃嫔名号,高位的一下子几乎都被填满了。

贵妃成了皇贵妃,四妃之位也有了定数,惠荣宜宁,前两位是资历身后,后两位是以宠晋位,倒是生育了两个阿哥的德嫔没有赶上这一回。

明着大概是不想打破四妃的定数,实际上,除了攸宁自己知道以外,旁人都觉得这是皇上在安抚皇贵妃。

毕竟如今的四阿哥还是在皇贵妃身边教养着,连生母都没见过几回,宫里宫外大家说起来,也都称呼他是承乾宫阿哥。

德嫔似乎也是堵着气,还真就这么任由旁人说了,自己也从没提过四阿哥。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约德嫔这会儿还自顾自委屈着,以为皇上是在给皇贵妃撑腰,铁了心把她的四阿哥给承乾宫。

可如惠妃这样的老人想到的就更多了,皇上素日里性情再怎么好,待人再怎么温和,毕竟也是皇上。他说什么就得是什么,天底下哪有女人不顺着自家夫君的?

当家做主的不高兴了,后院里得罪他的女人哪还能高兴的起来?

这些事情她们脑子里过了便罢,如宜妃压根儿都懒得关心,真正叫她不好受的还是贵妃。

新的贵妃钮祜禄氏,去年年底她刚进宫就是妃,如今才一年就成了贵妃,让好不容易晋位的宜妃怎么高兴得起来?

奈何去年这时候,她就为着这个跟皇上醋过,今年要是再来一次,先不说皇上觉着烦不烦,她自己都觉得丢份儿。

迎着风雪冻了会儿,宜妃总算把心头那股气给压下去了。

皇贵妃,贵妃和四妃的册封礼是放在同一天的,也是为着省钱,不那么铺张浪费,于是她们几人就得一块儿提前练习到时候的行动了。

攸宁倒是没受冻,就是得跟着临时叫进来的女官一块儿这里跪一会儿,那里跪一会儿。

因为位份不一样,四妃和皇贵妃,贵妃的礼节也有所不同,她们就得先等着皇贵妃和贵妃行礼。

如此折腾两三天下来,她的膝盖就是铁打的,也废了大半,靠着每日晚上泡脚泡腿抹药膏,总算是把册封礼给熬过去了。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打卡第六十六天

册封礼是赶着年底办的, 一次性封了一大批人,到底省事,不过即便如此, 内务府的人还是停歇不下, 要忙着过年时祭祀的事儿。

新鲜出炉的皇贵妃自然也没处躲懒,承乾宫门口来往走动的人愈发多了。

往下数的贵妃年纪尚轻, 皇上大约是没有考虑让她协助皇贵妃,再然后便是往日惯帮着做些琐碎事情的惠妃和荣妃,这一回也都不约而同称了病。

攸宁这里就更清闲了,左右也不出门,就叫人做了个大木桶, 用热水泡着腿和脚,手里拿着本西游记读, 旁边是听得津津有味的八阿哥。

前些日子她忙着补习册封礼的那些繁琐礼节,看着八阿哥的时间变少了, 加上他身边的嬷嬷们在他眼里是没什么权威的,于是趁着攸宁不在,八阿哥可算是疯玩了两三天,不过到底是个小孩子, 兴头过了就闹着要跟额娘一块儿出门。

攸宁半哄半骗之下,才打消了他的念头,只不过八阿哥年纪小却不是好糊弄的,嚷嚷着要攸宁给他讲新的齐天大圣的故事。

八阿哥如今会跑会跳了, 他身边的人更头疼了,攸宁不是真的想让他整日待在屋子里不出门,只是这个天气太冷,着凉了也不是小事, 也乐得用这些小故事把他吸引住。

西游记里面的故事,攸宁从前就拣着两三句忽悠过八阿哥,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孙悟空,什么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会变大变小的金箍棒,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等等。

诸般神奇法术,听得八阿哥晕头转脑的,前些日子还喊着自己也要一根金箍棒呢。

今日攸宁讲的就是孙悟空偷吃蟠桃的那一段。

八阿哥边听边咽着口水,然后就缠着人要桃子吃了。

小人痴缠起来最难哄,攸宁这里备着的果酱偏又少了这一样,只得差人现去内务府要,一来一回颇费些时间,攸宁只得先哄着八阿哥做别的。

皇上到启祥宫的时候,就看到她们母子一大一小,端正坐在榻上泡着腿脚,八阿哥一点都不安分,藕节似地小腿晃来晃去,溅起的水花四散。

攸宁靠在软枕上,披了件外裳挡着,干脆不去管他,旁边的宫人忍着笑,又想往后躲又要顾着小主子,当真为难。

看到门口有动静,攸宁忙不迭起身,搂着儿子交代两句,就逃也似地去了外间,总算暂时脱身了。

皇上带着一身冷气进门,这会儿正换着衣裳,看攸宁只着寝衣就出来,示意她先进去。

“里头小祖宗正闹着,我可应付不了了。”

攸宁摇着头,就着柳英的手套了件袍子,又接过冒着热气的毛巾,一手捧着皇上的脸,囫囵擦了擦。

擦完两人都是一愣,攸宁忍不住先笑了:“给胤禩擦脸都成习惯了。”

她致力于给胤禩养成讲卫生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每天刷牙之类的小习惯都养成了,唯独洗脸擦脸这一点,他很不适应擦完脸一下子变冷的感觉,回回都要哄了再哄才肯,因此攸宁也习惯了捧着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