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0(1 / 2)

第24章

皇帝抱着云岚去了乾清宫角落的房间,也就是他上次弹钢琴的地方。

云岚:好东西原来还是钢琴吗?

然而皇帝的脚步没停,也没靠近钢琴,而是去了角落,她才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个房间。

皇帝推开门,云岚看着这个房间不大,甚至没有窗户,墙壁还都刷成了白色。

没有窗,房间内十分昏暗,打开门才能看见一丝光线照射进来。

也不知道皇帝拨弄了什么东西,云岚听见头顶发出一点声响,然后就有光线亮了起来。

云岚眨眨眼,发现白色的墙壁上渐渐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

她:啊?

皇帝抱着女儿问道:“你刚出生没多久就进宫了,估计没见过彩虹,看彩虹漂亮吗?”

云岚真没想到,皇帝带她来,居然是来看彩虹的?

尤其这道彩虹,还是皇帝亲手在屋内做出来的。

皇帝这人还怪浪漫的,但凡今天来的不是她这个女儿,而是后宫嫔妃,估计看见这道凭空出现在房间内的彩虹都要惊讶和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理科生的云岚,脑瓜子里却只想着,这屋顶估计有个小孔,能让太阳光照射下来。

然后在这个小孔的地方,必然装了个三菱镜,阳光透过三菱镜,再投射到圆柱镜上,才会在白墙上显示出一道彩虹来。

不过云岚看皇帝淡定的样子,肯定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室内看见这彩虹了。

这时候应该还没有技术做出玻璃的三菱镜,想必是西洋人带来。再做出这么个小密室给皇帝看着玩儿,放松一下。

至于这些喜欢藏藏掖掖的西洋人,究竟有没跟皇帝说说这彩虹出现的原理,那就不好说了。

只是看皇帝镇静的样子,不知道是看多了觉得没什么好惊讶的,还是已经猜出了原理来。

不管如何,皇帝有好东西都跟她分享,云岚心里挺高兴的,对他露了个乖巧的无齿笑容。

皇帝见女儿这么高兴,还喜欢他这些新玩意儿,心里也很欢喜,笑着说道:“朕之前带皇后来过,可惜她看见后吓了一大跳,然后再也不敢来了。”

云岚之前还想,要是后宫嫔妃来了皇帝这个秘密基地,看见这道彩虹不知道多欢喜。

没想到皇帝还真把赫舍里皇后带来过,可惜皇后显然没能接受这么新的东西。

看见在雨后水边才出现的彩虹,她还吓到了。

皇帝为了体贴赫舍里皇后,就没再带她来过。

云岚听着,皇帝的语气里还带着点惋惜。

他难得想分享点新玩意儿给发妻,可惜对方没能体会到,还吓着了,估计皇帝心里还挺失望的。

估计后边皇帝也不敢随意带人进来了,免得又吓着谁,最后竟然带着云岚这个奶娃娃来。

那么小的孩子,看见这些新奇的东西不理解,不认识,更不可能吓着,倒是个分享的好人选。

虽然皇帝不知道,其实怀里的女儿什么都知道,还可能比他更理解这彩虹出现的原理。

可惜云岚如今还不能说话,没能跟皇帝分享交流一下彩虹的由来了,她也感觉怪可惜的。

虽然不知道云岚以后真能开口说话,跟皇帝交流这个,会不会把皇帝吓一大跳。

云岚的身体缩小了,忍不住有点孩子气,有种想做恶作剧的蠢蠢欲动,很想试一试。

皇帝又解释道:“这房间是南怀仁布置的,装了点小东西,朕第一次看到彩虹的时候还有点惊讶。原本下雨后,在水面上才能看见的彩虹,在屋里也能见到了。”

皇帝颠了颠怀里安安静静的女儿,似乎在认真听他说话,不由又多说了一些:“其他传教士喜欢给朕做这些小玩意儿看看,炫耀一番。也就是南怀仁要实诚一点,直接告诉朕,这究竟是怎么弄出来的。”

云岚眨巴着眼睛,所以那些传教士大多没能留在宫里,也就南怀仁能留下,原来是这样。

比起那些故作玄虚还炫耀到皇帝面前来的传教士,皇帝更想知道这些东西的原理。

南怀仁的做法正合皇帝的心意,于是他就能长期在宫里留下了。

当然了,南怀仁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出色,不但会测量,会画地图,会做不少仪器,甚至还会做武器,可以说是个全才了。

果然学霸更喜欢跟学霸玩儿,皇帝也不例外。

而且皇帝的心里跟明镜一样,知道这些传教士带这些有趣的东西来自己面前表演,是垂涎他的贵重赏赐。

但是他们表演归表演,却不肯说出原理,生怕被皇帝学会了,这些东西就不稀罕了。

另外这些西洋人也带着些许高人一等的傲慢,只觉得这些独属于他们国家的东西,给皇帝简单展示看看花样还行,真让别国学会还用上,那就要不痛快了。

皇帝也不拦着这些西洋传教士跟耍猴戏一样,一个接一个来他跟前展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有些的确只是小把戏,看看当个乐子就算了。

有些看着像是可以用上的,皇帝都一一记在心里,转头看看书,实在没找到答案就问南怀仁,再钻研一番。

他还给南怀仁授了官职,作为臣子,南怀仁虽说是西洋人,对皇帝还算是知无不言。

皇帝指着白墙又说道:“这里除了彩虹,还能展现出日晕来,晚上能看见月晕,相当有趣。南怀仁说这是光学投影,折射和反射。”

“还有西洋人送来的望远镜,前朝早就有了,宫里的工匠也会做,实在没什么特别的。不过西洋人说他们改造一番后,夜里也能看见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不是小小的,而是十分巨大,还特别清晰,朕倒是对此很感兴趣。”

“南怀仁联系了几个海商,说是找机会把这样的望远镜弄过来。等朕拿到手亲自看看,要真能看见月亮和星星,那就带你过来一起看看。”

云岚听得十分吃惊,皇帝竟然看出折射的原理,举一反三,知道天文望远镜也是用折射来观测的吗?

他这个古人的学习能力真是可怕,难怪传教士都不愿意教导皇帝。教会了徒弟,估计要饿死师傅了。

皇帝这瞬间看透本质的眼力劲,想学的东西就没什么是学不会的,看他就把钢琴都学会了。

这钢琴是前朝的传教士送来的,除了传教士就没人会弹奏。

放在宫里,也就当个摆设。

也就皇帝看见后,真的找人学起来了,没叫这钢琴继续成为漂亮的摆设。

不过皇帝这会儿搂着女儿遗憾道:“可惜内务府那边的匠人暂时没能做出西洋人说的,能看月亮和星星的望远镜。海商一来一回需要很长时间,加上风险大,他们未必能送过来。朕已经让南怀仁去内务府指点一二,想必很快就能做出来了。”

云岚是看出来了,南怀仁也是一块砖,皇帝哪里需要,他就被放在哪里了,人还怪好用的,毕竟南怀仁什么都会。

做个天文望远镜而已,对南怀仁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就是需要多费点时间罢了。

皇帝摆明也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只等着海商送来,另外还让内务府尝试着做天文望远镜。

鬼知道海商会不会来,而且还可能漫天要价,皇帝可不乐意当这个冤大头。

不如让内务府的工匠先试一试,能做出来的话,他就不用只能从海商手里采买到天文望远镜了。

皇帝抱着女儿看完彩虹就出去了,毕竟这个密室太小,也就用来好聚光用的,呆久了也难受。

等出去后,皇帝还带着云岚去看他的其他收藏。

皇帝喜欢不少舶来品,以及各种有趣的东西,都整齐摆在柜子里。

云岚在架子上看见一副眼镜,还颇为诧异。

她多看两眼,皇帝就察觉出来了,把眼镜拿过来给女儿仔细看看:“这东西应该是一个传教士送来的,朕留下来,也是想对比一下跟这边做的眼镜有什么不同。”

这时候的眼镜还不是架在耳朵,只能架在鼻梁上,两边想要固定,用的是丝线扣上耳朵。

其实前前朝的时候,这边就有眼镜了,不过单片居多,也很少一直戴着,而是用绳索固定在口袋里,需要的时候才取出来。

有点像怀表,小小一个放着并不重,携带也很方便。

有些人不喜欢架在鼻梁上,不太舒服,于是就用水晶石做出了放大镜。

小小一个拿在手里,就能把书页上小小的字放大很多,看得更为清晰。

当时被一个传教士看见这单片眼镜和放大镜后,惊为天人,于是让匠人模仿后传了回去。

很快有西洋人灵光一闪,单片眼镜不舒服,那就做出了双片眼镜,又传了回来。

西洋人传回来的眼镜极为昂贵,也就只有皇亲国戚和贵族能用得起。

后来这边有人发明了磨制镜片的牵陀车,让镜片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眼镜才大规模普及了起来。

等到了如今,眼镜虽然不算人人都能买得起,起码手里有钱的商人也能用上了。

西洋人也是够厚脸皮的,这边传过去的东西就当成是自己的了,然后做成礼物又送过来。

皇帝没当场拆穿这些传教士,也是够给面子的了。

因为眼镜不稀罕,皇帝都忘记架子上还放着这么一副西洋人送来的眼镜。

他给女儿看了一下就放了回去,很快就抛诸脑后了。

皇帝很快又拿出一个大圆筒的机器,熟门熟路放在刚才黑暗的小密室里,点了机器后边的蜡烛。

然后云岚就看到白墙上出现一个巨大的圆形时钟,连刻度都一清二楚,仿佛真的时钟一样。

皇帝笑着介绍道:“这也是西洋人送来的,说是叫魔灯,朕瞧着确实挺有意思。”

云岚小脸震惊:这不就是幻灯机吗?古人也太会玩了!

尤其皇帝还在机器里面转了一下,墙壁上巨大的投影时钟,那指针就开始动了起来,这就更像是真的时钟一样。

等整点的时候,时钟会还会发出声音来提示,加上转动的时候机械会发出声音。

要是害怕吵闹的人会不适应,换成这种幻灯投影的时钟就会很安静,还能看见时间。

云岚:西洋人这花样还挺多的,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

皇帝玩了一会,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还跟女儿解释说道:“朕听南怀仁提过,做出这个魔灯的人,在西洋的贵族面前也爱耍把戏,骗了不少赏钱。”

云岚明白他的言下之意了,被骗的人不止皇帝一个是吧?

连西洋那边的贵族,也被这种光影的把戏唬住了。

骗子加点气氛,再装神弄鬼,贵族们压根就分辨不出来,给的根本不是赏钱,而是智商税了。

云岚要是能开口,真想问:所以皇帝刚开始被唬住了吗?给智商税……啊不,给赏钱了吗?

不能说话问一问,云岚真是太遗憾了。

皇帝也不知道怎么看出小婴儿的表情来,收起这个魔灯后说道:“朕看第一眼的时候,就觉得这东西跟皮影戏很像。”

云岚想了想,确实这两样原理相似:用的光是直线传播和针孔成像。

不同的是,皮影戏还是动态的,要人为控制光源、影偶和幕布之间的距离。

甚至影偶的材料也有些许折射和反射的材质,才能让影子看起来更加立体。

皮影戏可以追溯到西汉的时候,历史悠久。可惜大家会用,却没人能从中总结光影的作用,再利用起来。

西洋人在模仿和总结上,倒是相当出色了,愣是做出了最初的幻灯机来。

看完皇帝的宝库,云岚都感觉自己长了不少见识。

皇帝这些收藏不但丰富,还相当高级!

估计这个房间集结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学,不过云岚觉得,皇帝不是把西洋人送的礼物都收了放进来,而是察觉出不一样的才会留在这些柜子里头。

想必过一段时间,皇帝把这些东西都钻研透了,模仿和复制出这些并不是多难的事了,甚至可能在这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改良和创新。

思及此,云岚还挺期待的。

两父女都很满意这次的亲子互动,皇帝多了个分享自己新玩意儿的对象,云岚则是见识到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机器和物件,感觉十分有趣。

云岚看的时候特别兴奋,看完后才感觉特别困顿,连续打了两个哈欠。

皇帝还没把她送回去后边就寝的房间,云岚就已经睡着了。

她陪着皇帝在宝藏基地玩了那么久,这小身板能挺那么长时间不瞌睡实在够不容易的。

云岚睡了个昏天地暗,醒来的时候还有点懵,吃奶后一边打嗝一边才彻底醒过来了。

苏麻喇姑接过她,笑着说道:“大格格的库房收拾好了,这就过去看看?”

云岚立刻精神起来了,属于她一个人的库房,说什么都要亲眼过去看看啊!

见她瞪大眼,十分感兴趣的样子,苏麻喇姑真觉得大格格确实跟皇帝说的一样聪慧,兴许真能听懂他们说的话。

乾清宫去永寿宫并不远,皇帝跟女儿玩了那么久,得去御书房处理政事,不能跟着过去了。

不过皇帝让李德全跟着去,另外还带上两个宫女。

她们手里还提着篮子,里头装着是云岚贴身用的手帕,就连替换的小衣服都带上了,生怕大格格路上出汗了,没及时换衣服,着凉就不好了。

云岚:这天都开始热了,出汗后她也没那么容易着凉的吧!

不过苏麻喇姑和宫女们把大格格照顾得跟易碎的瓷器一样,生怕她出什么意外,把能用上的都带了。

于嬷嬷听说云岚要出乾清宫去永寿宫,也不休息了,一并跟着过去。

还有一个奶娘跟着,就怕大格格在半路饿了。

李德全另外带着两个太监,想着有什么事也能帮把手,力气也能更大一些。

于是云岚一个奶娃娃,只是从乾清宫去隔壁的永寿宫,也就走一刻钟的路。后边跟着呼啦啦一群人,相当有排面。

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永寿宫,就有几个宫人上前来给云岚行礼:“奴才见过大格格。”

云岚还不会说话,苏麻喇姑就开口让几人起了,问道:“你们就是照看库房的人吧?都收拾好了?”

领头的一个太监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左右,恭敬点头道:“回姑姑的话,库房都收拾妥当了,这边请。”

他领着一行人去了永寿宫后边的库房,云岚看着这永寿宫虽说暂时没人住,殿内也收拾得干净整齐。

不过也许是因为皇帝开口把永寿宫的库房给云岚用,所以宫人把殿内也收拾了一番。

领头的太监带他们一行人到了库房门口,上面有两把锁,需要同时有两把钥匙才能打开。

他先示范怎么打开,然后把钥匙分别交给苏麻喇姑和于嬷嬷。

在这一行人里头,两位显然是照看大格格的主事人,收着钥匙是再适合不过了。

哪怕其中一人的钥匙遗失了,谁也打不开这个库房。

毕竟两把钥匙一起遗失的几率,还是要小很多。

打开库房后,苏麻喇姑没急着带云岚进去,于嬷嬷率先和李德全先进去看了一圈,出来后微微点头道:“库房收拾得不错,东西分门别类放着,以后要取东西也方便。”

领头的太监拿出单子,于嬷嬷交给两个宫女进去点一点。

箱子上都有编号,每个编号的箱子放的什么都写得具体明白。

她们这次来不至于一样样翻看,不过会确认箱子的数目和对照里头的东西是不是跟单子上一样。

云岚还以为苏麻喇姑会抱着她进库房,谁知道就在库房门口看了两眼,就进了永寿宫。

领头的太监引着她去了库房旁边的房间,里头有一整套的家具。

很明显这个房间是专门给库房的人布置的,以后来人到库房取东西,自然不需要他们亲自动手。

守着库房的宫人就会把需要的东西取出来,来人只需要在这个房间舒舒服服喝茶等着就行了。

毕竟哪怕没在云岚身边贴身伺候,光是乾清宫一个做洒扫或者跑腿的宫人,都比其他宫的宫人来得地位更高一些。

云岚心想皇宫果然全是人精,这领头太监的巴结和讨好就快写在脸上了。

苏麻喇姑抱着云岚和于嬷嬷一起坐下,领头太监殷勤送来了茶水。

云岚感觉这永寿宫说是库房给她用,实际上整个宫殿都算是归属于她了,连休息室都置办上了。

见状,苏麻喇姑没急着用茶,先摸了摸云岚的额头和后颈,没察觉出汗,还算凉爽,这才交给旁边的于嬷嬷。

于嬷嬷还摸了摸云岚的手心和脚心,感觉没太热,也就不用换衣服了。

云岚全程被摸了摸去,只觉得这两位嬷嬷实在太紧张了。

只是她也能理解,毕竟皇帝之前几个孩子陆续去世,估计给宫里伺候的人都留下阴影。

尤其云岚被太皇太后和皇帝认定是小福星,这小福星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那就太不吉利了,好不容易压下的流言蜚语岂不是又要起来了?

伺候的人哪怕是太皇太后身边的得力干将,她们只怕也得吃挂落。

加上云岚极为乖巧,不哭不闹,又长得好看,谁不喜欢如此懂事又粉雕玉琢的孩子。

而且相处久了,也相处出感情来了,苏麻喇姑和于嬷嬷如今照顾云岚就极为用心。

云岚打个喷嚏,*她们两个都要紧张好一阵子。

被抱着的云岚却发现李德全没坐下,反而站在一边。

看来哪怕他是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地位依旧不如两位嬷嬷,就没敢跟着落座了。

云岚闻着茶香,就知道不是太好的茶叶。

不过想想也是,她在乾清宫闻到的必然是最上等的茶叶泡出来的。

永寿宫这空置的宫殿,领头的太监哪怕去内务府领一点茶叶,也不可能太好。

当然,能送到苏麻喇姑和于嬷嬷跟前的,也不可能是很差的茶沫子。

于嬷嬷可能担心喝茶,不留神烫着云岚就不好,所以没碰茶水。

苏麻喇姑倒是稍微喝了一口,却很快放下了,也算是给了这领头太监一点面子,不至于茶水送上来,谁都没碰一下。

她们略略坐了一会,不打算等宫女点算完就准备带着云岚回去乾寝宫,只是两人还没起身,外头就有人来禀报道:“姑姑,庶妃娘娘听说大格格在这里,特地过来见一见。”

云岚有点惊讶,她人在永寿宫,哪个庶妃知道自己在这里,还特地来拜访?

等人进来了,云岚才发现居然是马佳氏。

马佳氏听宫女说,在路上遇到收拾永寿宫库房的太监,得知大格格等下会去库房看看。

她立刻动身,马不停蹄赶到永寿宫。

幸好苏麻喇姑等人带着大格格还没走,马佳氏心里松了一口气,自己不算是白走一趟了。

苏麻喇姑抱着大格格,自然是不用跟马佳氏行礼的,其他宫人倒是规矩行礼。

马佳氏扶了扶自己的簪子,笑着说道:“我正巧出来散步,听说大格格在这边,想着许久不见大格格,就进来见一见了。”

云岚:这位庶妃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记得她住在钟粹宫,在东六宫,跟西六宫的永寿宫还是对角线。

从东北方散步到对角的西南方,这散步散得够远的!

苏麻喇姑听得也是一怔,明显感觉马佳氏说散步完全是借口,就是特地来见大格格的。

她转念一想,也能明白马佳氏的焦急。

毕竟抱过大格格的后宫嫔妃接连怀孕,先是纳喇氏,接着是赫舍里皇后,偏偏马佳氏的肚皮迟迟没动静,她能不着急吗?

估计马佳氏想着只抱大格格一次不行,有机会抱第二次就好了。

可惜皇帝喜欢大格格,让她住在乾清宫,除了睡觉去哪里都带着。

大格格还太小,很少单独出乾清宫,马佳氏压根找不到机会。

如今大格格突然到永寿宫来看库房,正是最好的机会,于是马佳氏就马不停蹄赶过来。

还担心自己没赶上,特地让腿快的小宫女先到永寿宫。

要是人要走,还能帮忙拦一下,马佳氏后脚就赶到。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叫马佳氏赶上了!

云岚只感觉马佳氏看向自己的目光十分炽热,简直要吃人一样,怪吓人的。

苏麻喇姑抱着云岚侧了侧身,不叫马佳氏盯着大格格不放,把大格格吓着了。

马佳氏一见,就知道自己表现得太明显了,立刻收敛了不少,笑着说道:“有姑姑和嬷嬷照顾,大格格瞧着比之前更白净好看了。”

她一边夸着,一边小心翼翼摸了下云岚的小手,很快就收回了。

毕竟苏麻喇姑和于嬷嬷虎视眈眈盯着,马佳氏也不敢太过分。

突然被摸小手的云岚:还真当她是吉祥物了啊?

云岚是看出来了,马佳氏是特意来蹭好孕的。之前只是巧合而已,她这是当真了?

不过后宫嫔妃如果膝下没有子女,在宫里确实很难站稳脚跟,更别提是晚年的时候,有子女的嫔妃待遇总归比没有子女的要好一些。

所以马佳氏才这么心急,毕竟皇帝的宠爱不可能一直长久。

之前她是受宠,后边纳喇氏更受宠一点,兴许再过几年又有更多年轻漂亮的嫔妃进宫来,皇帝或许就忘记两人了。

趁着皇帝还记着她的时候,顺势有个孩子才是最好的。

马佳氏见着大格格了,也是见好就收,准备借口离开的时候,却听宫女来禀,又有娘娘来了。

还不止一个,来的是张氏和兆佳氏。

张氏是云岚上回在慈宁宫见过的,兆佳氏这位庶妃娘娘却是不曾见过。

兆佳氏笑盈盈上前道:“上回我病了,没能去慈宁宫请安,也就没能见着大格格,倒是可惜。听说大格格在这边,我就过来见一见了。”

她看了过来,笑着道:“大格格长得真好看,跟金玉童子似的,难怪姐姐也来看大格格了。”

马佳氏挑眉,不甘示弱道:“两位妹妹不也来了?”

兆佳氏笑眯眯道:“也是运气,我和姐姐住在一个宫里,一起出来散步,一边说着话一边走,不知道怎的跑到这边来了。”

“难怪今儿一大早,屋檐上就有喜鹊在叫,原来是咱们出门要遇到大格格了。”

云岚伸着小手摸了摸耳朵,只觉得这位兆佳氏庶妃那张小嘴更会说话了,听得人都忍不住有点耳热。

兆佳氏一边夸,一边端详,一边也偷偷摸了下云岚的小手。

云岚都习惯了,摸一下也没什么,毕竟这些庶妃特地跑过来见她,不让摸好像有点过意不去。

说真的,云岚感觉自己就像是宫里的香饽饽,简直人见人爱。

张氏要腼腆一点,没兆佳氏那么会说话,只看向她的目光很是温和慈爱:“大格格比上回长开了,的确是好看了不少。”

尤其看着大格格的小脸白里透红,身子骨壮实,显然被养得很好,瞧着也很健康。

张氏伸出手的时候有点犹豫,怕吓着大格格。

云岚被摸了两回,看张氏迟迟没放下手,索性伸手拍了下她的手背。

这让张氏很惊喜,顺势轻轻握了一下云岚的小手,没敢使劲,生怕弄疼了大格格,很快也松了手。

苏麻喇姑和于嬷嬷彼此隐晦看了一眼,担心后边还有其他娘娘赶来见大格格。

虽说大格格看着并不怕生,但是陌生人太多,她们总归担心孩子会吓着,于是麻溜跟几位娘娘告辞,抱着大格格迅速回去乾清宫了。

马佳氏最先来,跟大格格相处的时间长一点点,倒是不太遗憾。

兆佳氏和张氏刚来,苏麻喇姑就要带着大格格回去了,不能一起多呆一会,两人的表情看着都有点失落,却也不敢拦着。

云岚感觉苏麻喇姑像是带着自己跑路,原本走一刻钟回乾清宫,还比之前快了不少。

回去后她们第一件事,是给云岚擦手擦脸,然后换了一身新衣裳。

云岚就不懂了,只是出去一会儿,怎么又要换衣服的?

李德全则是先去前边跟皇帝禀报,提起几位庶妃娘娘去永寿宫见大格格的事。

皇帝一听就知道这几个嫔妃的心思,皱眉道:“大格格没吓着吧?”

闻言,李德全连忙摇头道:“大格格并不怕生,后来还主动拍了一下张庶妃的手背。”

这话叫皇帝有点意外,毕竟除了他,女儿很少主动搭理谁,看来对张氏的印象还不错。

只是皇帝不大放心,让苏麻喇姑把女儿抱过来亲眼看看才行。

云岚换了一身衣服,收拾好又被抱去御书房。

皇帝接过她,低头仔细看了看,见女儿并没有受到惊吓的样子,这才彻底放心了。

他握着女儿的小手,软软的,还热乎乎的:“看来朕的云岚特别受欢迎,只出去一会,就那么多人急着来拜见了。”

云岚心想,别人不知道,皇帝还能不清楚吗?

那些庶妃娘娘就当她是吉祥物,平日她们不敢进乾清宫,也就趁着自己去永寿宫的时候跑去见了。

皇帝打趣完女儿,打发掉伺候的宫人,抱着云岚坐下。

云岚见皇帝脸上的笑容淡了很多,就知道这位年轻的皇阿玛又打算跟她说悄悄话了。

果不其然,皇帝蹙眉说道:“朕没想到耿精忠居然留了后手,一边私下联系平西王,另一边竟然派人去找了郑经。靖南王这边都拿下了,郑经如今却趁乱占了建省沿海几座城。”

云岚眨巴着眼睛,郑经,那不就是郑成功的长子吗?

郑成功这人不用说,是早年收复台岛的民族英雄。

只是他这个长子郑经,性子却相当离经叛道。

当初郑成功牵线,长子郑经迎娶了兵部尚书的女儿。

可惜郑经并不喜欢这位端庄贤淑的发妻,后来跟弟弟的乳母私通,还生下了一个私生子,甚至有意让这个私生子赖继承家业。

兵部尚书气得写信把此事告知郑成功,后者大怒,派人要把长子、乳母和私生子一起处死。

可惜派去的人不敢动手,郑成功没多久又病死了,于是此事就不了了之。

所以郑经压根不在乎毁了父亲的好名声,会趁乱占下建省的沿海城镇,云岚实在不太意外。

皇帝就感觉意外多了,还十分棘手。

“朝中大臣主张议和,让郑经带人退出去。郑经的条件是要五艘战船,恢复跟台岛的通商,以及留下占有的三座城池作为贸易港口。”

前面两个条件还算凑合,加上之前两边一直通商。是耿精忠想要跟郑经合作,于是先截断了通商,逼对方就范。

如今再次恢复没什么,可是要给三座城池,皇帝是绝不会同意的。

“朕已经让康亲王过去商议,只愿意恢复通商。”

云岚忍不住看了皇帝一眼,他是真的一点便宜都不想让郑经占。

康亲王跑去云省也没多久,又要跑回建省来处理郑经的事,实在够累的。

但是换句话来说,皇帝哪里是让康亲王跟郑经议和,毕竟康亲王还领着大军呢!

云岚深感皇帝很清楚议和的精髓,议和在于议,但是在议之前先把人狠狠打服了,双方议和的时候就容易沟通多了是吧?

她忍不住伸出小手拍了下皇帝的手背:皇阿玛依旧干得漂亮!

皇帝见女儿给自己回应了,脸上带着一点笑容说道:“你也觉得朕的做法不错是吗?大臣们还说朕派康亲王过去实在太强硬,议和估计不太顺利,该让嘴皮子厉害的文臣前往才是。”

他说到这里,冷哼一声道:“郑经是什么人,能轻轻松松说服的吗?没看他连老子的名声都不顾了,直接跑过来闹腾。朕看郑成功当年给长子的名字起错了,什么郑经,压根就不是什么正经人。”

云岚深有同感,郑经能冷落发妻,还跟亲弟弟的乳母滚作一团,确实不是什么正经人。

对付这样的人,靠说服是不行的,还不如直接上拳头,才能让对方好好说话。

李德全这时候进来禀报道:“皇上,八百里加急到了!”

皇帝让他送进来,迫不及待打开箱子,捏碎蜡丸,展开了一张纸条。

云岚如今的视力比之前好多了,纸条上那么小的字也能看得清楚。

这纸条是康亲王派人送来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耿精忠这边发现五条藏起来的战船,估计是为郑经准备的。

想必当初让郑经出手的报酬就是战船,耿精忠先让人做出来了。

第一个好消息,这五条战船充公,不费一文钱就直接归属于皇帝,等于是白捡的。

第二个好消息,康亲王带兵把郑经打退了,夺回了两座城池。

但是也有坏消息,郑经的船队在沿海抢夺,神出鬼没的,让人防不胜防。

原本康亲王认为郑经的补给线太长,很快就要坚持不住。如今他们却以突击抢夺的方式,沿着海岸抢掠。

海岸线太长,兵力有限,根本防不住,如今康亲王就陷入僵局,不得不写信来求教皇帝。

皇帝看完后思索一会,就开始写回信。

云岚偷看了一眼,发现皇帝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让百姓带着家眷和财物退居十里。

海岸线直接空了,没有人没有吃的用的,那就不需要防了,反正对方想抢,也什么都抢不到,只能空手而归。

这办法简直是釜底抽薪,却也是个大工程,一时半会估计完成不了。

让百姓突然搬家,背井离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是强制执行,他们收拾东西也需要时间。

但是时间一长,依旧给了郑经船队抢掠的机会。

所以云岚见皇帝写了一半就停了笔,明显知道这个办法一时半会解决不了问题。

皇帝很快撕掉了刚写的,让李德全送来火盆,把写了一半的回信扔了进去烧掉,又重新写了起来。

云岚好奇看了过去,皇帝直接换了一个解决办法。

都是釜底抽薪,不如从郑经那乱七八糟的家庭关系入手。

他想要立最年长的私生子为继承人,台岛其他部属可不乐意,觉得私生子并不是正统,有意拥立次子。

次子虽然是庶出,却因为郑经的原配没有生下任何子女,生母早年去世,他是养在嫡母身边的。

这次郑经亲自带兵出征,把台岛的政务都交给私生子来管。

要是后方着火,出现内乱,那么郑经就不得不撤兵回去处理了。

云岚:只能说这招够损的,却能在短时间内十分有效!

皇帝写完后刚放下笔,见女儿好奇凑过来看,他忽然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抱着云岚说道:“你这是会抬头了?”

【作者有话说】

[害羞][害羞][害羞]万更送上,么么么!~

第25章

云岚一愣,后知后觉自己抬头了,就为了偷看皇帝写的回信。

没想到皇帝写回信还那么不专心,那么快就察觉到云岚抬头了。

皇帝连朱笔都懒得好好放,直接扔在一边,低头笑道:“今儿看来是个好日子,该好好庆贺一番才是。”

云岚:她只是会抬头了,这不是个小婴儿到时间就会的事吗?怎么还要庆祝了?

但是显然云岚不能反对,皇帝就已经开口吩咐李德全道:“让御膳房准备一桌好菜送去慈宁宫,再派人过去说一声,朕等会过去跟皇祖母和皇额娘一起用饭,给大格格庆祝。”

会抬头了,证明女儿慢慢在长大,皇帝满脸笑容,之前为郑经苦恼的事似乎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说完,皇帝把回信封好,让李德全派人送去给康亲王,又交代道:“宣施琅明天进宫见朕。”

云岚听着有点惊讶,看来皇帝打算让施琅去实施计策,对付郑经,这真的可以吗?

施琅当初其实是跟着郑成功的,可惜后来他跟郑成功多次发生分歧,时间一长,渐生嫌隙。

后来因为曾德之事,对方犯错却找关系重新进军营,施琅秉公办理,把人捉拿并处死。

郑成功认为曾德是自己的旧臣,不该随意处置,施琅却坚持,不肯更改。

这导致郑成功认为施琅有了反意,一怒之下就把施琅的父兄杀了。

施琅悲愤欲绝,心想郑成功怀疑他没做过的事,于是索性转头就真的投了朝廷。

可惜因为他曾经是郑成功属下的缘故,他投诚后一直被圈在京城当中,始终没被重用,就这么磋磨了足足十几年的时间。

如今皇帝倒是忽然想起施琅来了,毕竟最熟悉台岛那边情况的,估计只有施琅了。

郑成功去世后留下不少旧臣来辅助郑经,郑经出征后,这些大臣有些跟着那位私生子,有些则是拥立次子。

对施琅来说,这些都是熟人,要看怎么利用起来了。

交代完公事,皇帝抱着女儿就出了乾清宫。

离着慈宁宫一段距离,皇帝担心云岚会晒着,就让人送来御撵,一路坐着过去。

有华盖遮顶,太阳丝毫晒不了。

御撵又十分平稳,几乎没什么颠簸,云岚只需要舒舒服服在皇帝怀里躺着就行了。

皇帝把女儿带走后,走到半路才想起要跟苏麻喇姑和于嬷嬷说一声。

免得两人去御书房接大格格,却没见着人,只怕要吓坏了。

李德全叫来一个太监跑腿,赶紧回去告诉两位嬷嬷等会一并去慈宁宫。

云岚被皇帝抱着进慈宁宫的时候还有点懵,皇帝真是雷厉风行。

他说要给云岚庆祝,一阵风一样直接就抱着她跑到慈宁宫来了。

太皇太后见着皇帝也十分惊讶,笑着说道:“还以为皇上这会忙,晚些用饭的时候才会过来。”

皇帝笑着给她行礼,解释道:“朕忙完一阵,见大格格会抬头,就赶紧过来给皇祖母看看了。”

虽说已经有人先来告诉太皇太后,她这会听着还是很惊喜道:“快,皇上把大格格给我抱一抱。大格格长得真快,这就会抬头了。”

皇帝把孩子一递,云岚就落入太皇太后的怀里。

太皇太后抱着孩子的姿势很熟练,让云岚躺得很舒服。

她身上也没有丝毫的香味,估计知道云岚受不了香味,早早就让人撤掉了慈宁宫里的香炉。

云岚稳稳当当被她抱在臂弯里,太皇太后低头看着大格格粉粉嫩嫩的小脸,十分稀罕道:“一阵子不见,大格格长开了,漂亮了许多,越发像皇上小时候了。”

这话让云岚微微睁大眼,又来?她究竟哪里像皇帝了?

皇帝乐呵呵附和道:“朕也感觉跟大格格越发投缘,她陪着朕的时候不哭不闹的,还似是能听懂朕说的话。”

“朕不高兴的时候,大格格似乎能感受到,还会主动安慰朕。”

云岚被皇帝夸得有点脸红,不过什么时候主动安慰皇帝了,怎么她自己不知道的?

她回想了一下,小手抓着衣襟和拍手背算安慰的话,那确实有那么几次。

太皇太后听后嘴角含笑道:“大格格年纪小小的,就已经是个孝顺孩子了,知道体贴皇上。”

皇帝重新接过女儿,笑着颠了颠云岚说道:“是啊,大格格看着就是个好孩子。朕看着她一天天长大,估计很快就会叫人了。”

他低头看着云岚,轻声说道:“来,叫皇阿玛。”

云岚:她才三个月大,怎么可能会喊人,如果会叫人那就太惊悚了!

太皇太后这时候却轻轻皱眉提醒道:“按理说,两三个月的孩子会发声了,怎么从来听大格格开口?”

她带过不止一个孩子,知道这时候的孩子还不能说完整的话,大多只能发出一点含糊的单音。

但是大格格一直就没开口过,反而安安静静的。

皇帝觉得女儿不爱哭闹挺好的,不然像其他孩子,自己抱着就大哭,实在烦不胜烦,吵得厉害。

但问题是不哭闹,她也不发出任何声音。

他听着顿时有点担心了,总不会女儿的嗓子有什么问题,才不能发出声音,以后是不是学不会说话了?

皇帝想到怀里香香软软的女儿长大点后不会叫自己皇阿玛,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来人,去叫御医过来。”

云岚真怕那老御医过来检查后,又让她饿一顿。

虽说皇帝肯定拦着,不会让自己饿着,云岚更不想被当做哑巴。

之前她不出声,也是因为如今婴儿的身体,嗓子发育还不够好,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单音。

对婴儿来说没什么,但是对云岚一个曾经成年的人来说,那就有点太羞耻了。

所以她原本打算在嗓子彻底长好,能说出比较有意义的音节的时候再开口。

谁知道计划跟不上变化,太皇太后忽然发现问题,还提醒皇帝了呢!

皇帝以前虽然有过好几个孩子,却很少跟孩子日夜相处,根本没注意到他们什么时候发声,什么时候抬头。

也是他亲自照顾云岚之后,才慢慢知道这些。

如果没太皇太后提起,皇帝还真的不知道孩子两三个月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了!

亏得他以为女儿要大一点才会说话,心里还有点遗憾,不能听见女儿的声音呢!

另一边的云岚拼命给自己做心理准备,鼓起勇气发出了这辈子开口说的第一个单音:“啊!”

开口之前,她还感觉有种说不出的羞耻。等真的开口后,又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了。

果然万事开头难,开头之后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丢脸一回后,第二次丢脸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云岚看着皇帝,又张嘴“啊”了一声。

殿内安安静静的,从她第一次发声开始,众人就惊讶得没能及时做出回应来。

还是皇帝这时候先回过神来,诧异道:“皇祖母听听,大格格会说话了。这是朕刚才教她说皇阿玛,她这是学会了?”

他一脸“朕的女儿就是聪明”的样子,就连太皇太后都有点接不上话来了。

毕竟谁家三个月的孩子就会叫人,“皇阿玛”三个字就只有中间那个像,其实压根就是大格格含糊说的单音,孩子太小,可能压根不知道什么意思。

只是这时候也不好太扫兴,太皇太后就点头附和道:“皇上提早教一教,大格格听着耳熟,等会喊人的时候,肯定第一个喊皇上了。”

这话皇帝喜欢听,已经迫不及待想听女儿喊自己“皇阿玛”的声音,一定又甜又软!

皇帝抱着女儿更高兴了,逗弄道:“来,多喊几次,朕听着呢!”

云岚觉得自己如今就像是一只猴子,给皇帝耍猴看呢!

她不大乐意开口,正好这时候苏麻喇姑和于嬷嬷赶到慈宁宫了。

见状,云岚感觉救星来了,双眼一亮,嘴里发出一声“咿”,又一句“呀”,还刹不住,接着“呀”了一下。

她说完,第一次感受到嘴巴不受控制的窘况,果然小婴儿这个时候能发出的声音不多,都奇奇怪怪的。

苏麻喇姑一听,却面露惊喜道:“皇上,大格格会说话了?奴婢还是第一次听大格格开口,瞧着仿佛是在喊人?”

云岚:她这含糊得连自己都听不出是什么东西来,皇帝这个脑补帝打算怎么解读?

皇帝沉吟了一会说道:“朕听着大格格似是在喊于嬷嬷,只是有点口齿不清。”

云岚对皇帝佩服坏了,居然还能解读成这个样子吗?

“咿”和于是有那么一丁点相似,但是“呀呀”和嬷嬷这个发音除了是一样的叠音之外,就真的毫无相干了。

于嬷嬷一听,却是满脸的欢喜道:“大格格还记得奴婢,实在叫奴婢受宠若惊。”

旁边的苏麻喇姑就有点失落了,毕竟她先过去照顾大格格,但是大格格开口喊的却是于嬷嬷,不是自己。

云岚看出苏麻喇姑有一点点不开心,可是她也爱莫能助。

毕竟苏麻喇姑四个字,每个字都超出她如今这小嗓子的极限,哪个字都喊不出来,连相似的都不行。

估计得再过两个月,云岚的嗓子长起来了,才可能发出“麻”的音节了。

太皇太后也瞧出苏麻喇姑的失落,笑着安慰道:“大格格还小呢,暂时只能喊几个简单的音,过两月想必也能喊苏麻喇姑你了。”

苏麻喇姑听了,这才笑着点头道:“是奴婢失态了,大格格如此聪慧,想必很快就能听见她说更多的话了。”

云岚:忽然就有一点压力了!

殿内一时欢声笑语的,皇帝也没冷落皇太后,用蒙语跟她聊了几句。

云岚虽然听不懂,但是看皇太后面露微笑的样子,看来两人聊得很愉快。

她不知道的是,皇帝正跟皇太后夸赞自家女儿长得好,长得快,都会抬头了,刚还会喊皇阿玛了。

皇太后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她没养过孩子,也知道这么小的奶娃娃不可能会喊皇阿玛。

还是旁边的太皇太后听见后,小声跟皇太后解释了两句,皇太后才知道大格格会喊的是“啊”,被皇帝脑补成“皇阿玛”了。

大格格确实喊了,就是三个字只喊了一个,在皇帝这里,四舍五入就当都喊了。

皇太后抿着唇有点好笑,她看着皇帝从年少开始长大成如今,虽说还年轻,却已经逐渐有了真正帝王的威严。

有时候皇帝板着脸不说话,那神色让人忍不住心里有点发怵。

如今抱着大格格的皇帝,却渐渐表现出跟他实际年龄一样的活泼来。

皇太后心想这也挺好的,皇帝从小把什么事都压在自己身上,板着脸努力表现出气势来,就是怕他太年轻,不能压住那些成精的大臣。

十年来始终不敢放松分毫的皇帝,旁人光是看着就感觉累了。好在如今有了大格格这个养女,他倒是在女儿面前坦然表现出几分轻松来。

皇太后原本还担心皇帝,一直紧绷的弦,哪一天可能就会断了,如今倒是能稍微放心下来。

几人说了一会话,御膳房那边就准备好了,派人来上菜。

皇帝把云岚交给苏麻喇姑抱着,又吩咐人送来一碗糖水,免得女儿看着吃不了要闹的,好歹有糖水能安抚一下。

云岚闻着香味就有点饿了,忍不住含着手指头,被苏麻喇姑轻轻拨开。

于嬷嬷亲自去盯着人做了一碗糖水来,摸着碗底是温的,这才满意。

要是做的凉的,叫大格格吃着太凉,肚子不舒服就麻烦了。

云岚一边被于嬷嬷喂了一口甜水,嘴里甜甜的,一边看着宫人上菜。

估计因为太皇太后年纪大了,不像之前皇帝宴请大臣上的都是大鱼大肉,这回上的都颇为清淡,素菜居多。

见状,云岚偷偷松了一口气。又是大鱼大肉的话,那她光能看不能吃,只能闻着味儿,自己就要闹了啊!

哪怕是素菜,御膳房依旧做出不少花样来,光是摆盘就极为漂亮,看着就秀色可餐。

云岚一边眼巴巴看着几人用饭,一边被喂一口甜水。

甜水里放的糖非常少,就只有很淡的甜味,这也是担心孩子太小,吃糖多了不好。

稍微有一点点味道,能安抚住她就行了。

云岚吃了几勺子,就被苏麻喇姑带去后边的房间,让奶娘喂了。

她吃完一边打着奶嗝,一边开始发困。

云岚看了一眼旁边的苏麻喇姑,忽然伸出小手。虽然不能喊她一声,主动让抱抱表示亲近,安抚一下苏麻喇姑倒是可以!

苏麻喇姑见大格格难得主动要她抱,赶紧抱了过来,轻轻拍着云岚的后背道:“大格格是困了吧,主子刚才发了话,慈宁宫里的房间多,收拾一个房间给格格歇息。”

云岚听得咂舌,除了在乾清宫,在慈宁宫也要拥有一个只属于她的房间了吗?

甚至房间还能选,苏麻喇姑抱着她去了几个房间,看哪个更喜欢就留下。

云岚看得眼花缭乱,每个房间的布置都很相近,家具全是上等的梨花木。

苏麻喇姑还跟她低声解释道:“原本殿内的家具都是紫檀木,只是会有很淡的檀木香气。主子担心大格格受不住香味,就让内务府把殿内的家具都全换了一遍。”

云岚听着人都麻了,居然为了不让她闻到香味,那么大手笔把慈宁宫的家具全换了吗?

苏麻喇姑一边说着,一边又进了一个新房间。

这个房间朝南,外边是一个小天井,阳光从窗户倾泻而至,洒满半个房间。

隔着窗户的太阳并不毒辣,洒在身上暖融融的,让云岚有点昏昏欲睡。

她伸出小手拍了拍苏麻喇姑,显然很喜欢这个房间,就选这里了!

苏麻喇姑居然明白了云岚的意思,笑着吩咐道:“大格格选了这里,把床铺好了,等会就让格格睡下。”

慈宁宫里的两个宫女麻利帮着铺床,等铺好的时候,云岚已经呼呼大睡,被苏麻喇姑放在榻上的时候丝毫没有感觉,睡得极为香甜。

苏麻喇姑给大格格盖了薄薄的小被子,守在榻前,只等她醒来。

这边选好了房间,就有宫女去跟前头的太皇太后禀报。

用完饭正喝茶的太皇太后笑着点头道:“大格格倒是聪明,选了我们两个之外最好的房间。”

皇帝听着也笑了:“大格格这眼力劲真不错,愣是在皇祖母这里选了个好房间。”

太皇太后说道:“大格格长得好又乖巧,看着就叫人喜欢。早上来我这请安的嫔妃,一个个眼巴巴问起大格格,也想见一见抱一抱,沾一沾福气。”

听见这话,皇帝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许:“今早苏麻喇姑带大格格去永寿宫走了走,马佳氏、兆佳氏和张氏都跑过去了。”

这事才过去没多久,太皇太后还真不知道。

她跟皇帝提起,也是希望后宫能够开枝散叶,嫔妃们多有孩子,宫里才能更热闹。

谁想到太皇太后心软,打算帮后宫嫔妃说说话,叫皇帝送大格格来慈宁宫多两回,谁料到就已经有嫔妃偷跑去见大格格了呢?

她不悦皱眉道:“这些嫔妃实在太莽撞了一些,要惊着大格格该如何是好?不是不让她们见大格格,也得按照规矩来才行。”

“正好大格格喜欢布老虎,让那几个嫔妃帮着做,也算是给大格格赔罪了。回头做的不好,那就重新做,叫针线房的人示范一二。”

如今布老虎做的最好的是大乌雅氏,太皇太后知道这宫女是被皇帝从乾清宫的茶房撵去针线房的。

要这几个嫔妃没能做好,还要让一个身份不如自己的宫女来指点一二,估计心里要不痛快。

太皇太后要的就是她们的不痛快,也就能上进一些,还更知道什么叫规矩了。

毕竟皇帝在前头忙着政事,赫舍里皇后如今好不容易又怀上了,不能多操劳,大多只在坤宁宫养胎。

太皇太后怜惜她,让身边的嬷嬷帮忙处理一些繁琐的宫务,叫皇后能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赫舍里皇后如今精力不济,一时管不住这些到处蹦跶的后宫嫔妃,太皇太后不介意帮把手压一压,叫她们安分一些。

皇帝赞同地点头道:“皇祖母这个主意好,朕这就派人去各宫说一声。只让那三个嫔妃做布老虎也太少了一点,朕还想给大格格铺满整张床榻。其他宫的嫔妃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一起做了。”

她们不是在太皇太后这边口口声声说喜欢大格格吗?

光凭一张嘴说喜欢有什么用,全都是虚的,真喜欢就拿出诚意来,给大格格亲手做布*老虎好了。

当然她们的布老虎要是做得不如大乌雅氏,那是不可能送到大格格跟前的。

不说赔礼什么的,这样的布老虎都入不了皇帝的眼,他压根不会让女儿看见。

各宫被传话的嫔妃猛地被皇帝派了差事,感觉天都要塌了!

其他没抱到大格格的嫔妃简直要气死了,什么都没捞到,就要跟着被罚!

马佳氏、张氏和兆佳氏偷跑去见大格格的事,自然很快在各宫传遍了,不知道暗地里多少嫔妃偷偷骂这三人连累了自己。

还能怎么办,她们只好拿起针线开始给大格格做布老虎。

皇帝都发了话,谁做的不好,那就要打回去重新做!真要被打回来,她们这脸面都要挂不住了!

云岚睡得舒服,醒来的时候还有点迷迷糊糊的。

她还没睁眼,就听苏麻喇姑跟于嬷嬷小声提了皇帝让后宫所有的嫔妃给自己做布老虎的事。

这话让云岚立刻清醒过来了,然后满头问号。

在她睡着的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怎么皇帝让满宫的嫔妃给自己做布老虎了?

后来得知是那三个庶妃偷偷跑去永寿宫见自己的事,叫太皇太后知道后特别不高兴。

正好皇帝想给女儿铺满整张床榻的布老虎,就大乌雅氏一个人做实在太慢了。

索性这些嫔妃那么闲,不如一起来做布老虎好了!

云岚:这招够狠的,直接把那三个来见她的庶妃立成靶子,其他嫔妃估计要恨死这三人了。

这三位庶妃以后的生活,想必会变得有点水深火热了。

不过这样一来,以后云岚就不担心自己只要出乾清宫,就会被满宫的嫔妃来围堵摸摸,其实也不算是坏事。

皇帝来这么一招,震慑了后宫嫔妃,她们再是想来见大格格,也得掂量一下了。

第26章

后宫嫔妃一个个派人拿了布老虎的布料,兢兢业业开始做了起来。

她们大多都是在家里娇宠长大的,女红是会一点,却没那么精通,最多只会做点帕子和简单的刺绣。

如今突然要做布老虎,可愁坏这些嫔妃了。

她们自持身份,当然不想让针线房的宫女过来指点,只能拉着贴身宫女跟布料努力起来。

一个个埋头苦干,都没时间出门偶遇大格格了。

皇帝对此很满意,只觉得这是个解决的好办法。这些布料还是他吩咐准备的,毕竟是给女儿玩的布老虎,当然不能用参差不齐的糟糕布料了,刮着她娇嫩的皮肤怎么办?

索性他让内务府统一了布料给嫔妃们发放,她们直接用好布料,动手做就行。

每个嫔妃给的布料还绰绰有余,哪怕做得不好,重新做也不至于没有布料,就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皇帝算是相当贴心了。

不过这样一来,嫔妃们也没有借口,说布料不够什么的,就不用做那么多布老虎了。

皇帝直接就堵死了这个可能,后宫这些嫔妃能怎么办,只能一个个埋头苦干。

既然都要做了,那就要做最好的那个,还要最早给大格格送布老虎的那个。

到时候大格格的年纪还小,可能记不住她们,但是布老虎要先送去给皇帝过目。

谁做得最好最多,皇帝必然会知道,她们当中就有人就能让皇帝记住了。

思及此,后宫这些嫔妃就更卖力了,恨不能立刻就做出一个特别漂亮的布老虎来。

然而她们奋斗了好几天,却得到了一个噩耗,那就是马佳氏居然有喜了!

这样一来,马佳氏就能被皇帝免了做布老虎,安心养胎。

明明是她先惹来的祸事,连累众人一起被责罚。最后马佳氏因为有孕却被免了这差事,其他后宫嫔妃简直气得牙痒痒。

最郁闷的人当属是兆佳氏,明明她们几个一起去看过大格格,怎么就马佳氏先灵验了呢?

气得她不小心把针扎着自己,疼得龇牙咧嘴的,感觉更郁闷了。

其实最意外的是马佳氏本人,她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怀上了。

毕竟之前她请御医过来把脉,迟迟没动静,怎么见过大格格后,忽然就把出来了?

原本马佳氏也是想要个盼头,心里并不是真的相信大格格会有作用。

又不是送子观音座下的童子,还真能让人有喜吗?

不过是沾个福气,图个吉利,于是当初马佳氏一听说就赶紧去见大格格了。

谁能想到,还真的灵验了?大格格还真是个送子的福娃娃?

如今马佳氏只觉得自己实在太英明和果断了,那天要不是自己二话不说就冲去永寿宫见大格格,未必这么快就有喜!

马佳氏又感觉自己特地花钱叫御医过来请平安脉是再明智不过的了,虽然前几天她还有点心疼这赏钱不少,这会儿却觉得太值了!

御医笑着连连恭喜道:“娘娘月份还小,胎气却稳固,只要好好养胎就行。”

马佳氏听后别提多高兴了,又给御医塞了一个鼓鼓的红封,御医道喜的话就更真诚了。

周围伺候的宫人也不例外,连连恭喜自家主子。于是马佳氏大手一挥,宫人全都多给了一个月的月银做赏钱。

马佳氏当了一会散财童子,这时候也不肉疼了,只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

有宫女送御医出去后,她的心腹嬷嬷才小声提醒道:“主子这针线活是不能继续做了,是不是该派人去乾清宫那边说一声?”

没皇帝的允许,马佳氏也不能停下手里的活计,怎么都要先禀明一二才能破例。

闻言,马佳氏这才回过神来,连连点头附和道:“嬷嬷说得对,我这一高兴,险些忘了正事。别人去我不放心,不如玉嬷嬷亲自去乾清宫走一趟。”

玉嬷嬷自然没有不应的,立刻去乾清宫报喜了。

云岚这会儿正躺在柔软的大篮子里头,陪着皇帝在御书房干活呢!

突然李德全进来禀报,说是马佳氏这位庶妃娘娘有喜了。

这话让云岚都惊呆了,那么巧的?

才几天功夫,去永寿宫见过她的人就怀孕了?

云岚忍不住低头捏了一下自己软乎乎的小胳膊,有点疼,看来不是做梦。

皇帝听着也有点高兴,后宫这喜事是一个接一个了。尤其女儿果真是个小福星,马佳氏不过多见了她一回就有喜了。

他低头忽然见女儿掐着自己的小胳膊玩儿,这都掐红了,赶紧伸手轻轻拨开,无奈道:“你这怎的还捏自己的胳膊,疼吗?”

皇帝赶紧吩咐李德全送来药膏,亲自给云岚掐红的小胳膊擦了一圈。

云岚其实也没多疼,就是小孩子的皮肤太嫩了,稍微掐一下就红了,看着有点吓人而已。

皇帝但凡擦药慢一点,这胳膊上的一小片掐出的红晕就要散了。

李德全送了药膏后在旁边候着,见皇帝仔仔细细擦好了大格格的小胳膊,似乎忘记马佳氏的事,这才斗胆小声再次询问道:“皇上,玉嬷嬷就在外头候着,庶妃娘娘如今不适合拿针线,这缝制布老虎的差事只怕要耽搁了,特意来问皇上的意思。”

皇帝一听就明白,马佳氏如今有孕,不能动针线,又不敢擅自做主,赶紧派身边的嬷嬷来问他的意思:她是不是就不用继续给大格格做这布老虎了?

云岚想着,如今的孕妇为了图吉利,都不敢碰针线,据说是因为这些会触动胎神,对孩子不好。

当然只是个说法,但大多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想必皇帝会允许马佳氏的要求。

果不其然,皇帝点头开口道:“马佳氏既是有孕,那布老虎暂时就不必做了。”

李德全低声应下,却没急着走,因为他听见了“暂时”二字。

暂时的话,如今不做,不等于后边不做了。

云岚还奇怪李德全怎么还不出去给马佳氏的嬷嬷转述皇帝的话,反而还在原地,就听皇帝继续说道:“等马佳氏回头出了月子,就让她把布老虎补上。也不对,其他人一年做了多少,她就得翻倍做才行,不然就不公平了。”

这话叫云岚眨眨眼,其他嫔妃没怀孕的,哪怕一个月做一个布老虎,一年就能做出十二个。

皇帝这是让马佳氏怀孕的时候能轻松点,但是孩子出生后,她就要双倍补回来,那不得做二十四个了吗?

更别提其他嫔妃一个月不可能只做一个布老虎,那马佳氏后边要补的就更多了。

云岚:皇帝这神特么的公平!就是别人都给罚了,马佳氏也不能仗着有孕就免了是吧!

李德全见皇帝没有别话,这才出去转告一番。

玉嬷嬷听见前面还挺欢喜的,到后边就目瞪口呆了。

她哪里敢质疑李德全会不会传错话,这必然就是皇帝的意思,赶紧着急回去钟粹宫跟自家主子禀报了。

马佳氏的反应跟玉嬷嬷一样,还以为能逃过这差事,哪里想到皇帝最后还在这里等着呢!

“翻倍做……这得做多少啊!”

她吓了一大跳,要不是顾忌如今拿针线不吉利,都想要偷偷开始赶工了!

不然等自己坐完月子后,不知道多少个布老虎等着马佳氏做呢!

玉嬷嬷赶紧安抚她道:“主子别慌,皇上没说让主子什么时候必须做完,只要做好就行。而且快一年的时间,到时候皇上兴许就忘了,又或者见着主子的孩子尤为喜欢,也就免了此事呢!”

这话马佳氏爱听,笑着点头道:“嬷嬷说得对,我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养胎,生个活泼健康的孩子,就跟大格格一样。”

如此一来,皇帝见着她的孩子,也会跟大格格一样欢喜和宠爱了。

光是想想,马佳氏就又高兴了起来。

见自家主子想通了,玉嬷嬷这才偷偷松了一口气。

这会儿最重要的事,确实是娘娘肚子里的孩子。她心情好了,这孩子才能长得好。

后宫很快得知皇帝发了话,暂时免了马佳氏做布老虎的事,却要她在坐月子之后补上,还是翻倍补上,这让郁闷的嫔妃们忍不住幸灾乐祸。

还以为马佳氏受宠,如今又有了身孕,皇帝必然会免了她的惩罚。

哪里想到,皇帝倒是很公平,也就暂时免了,回头还让她翻倍补上,叫其他人心里舒服多了。

不然她们还没怀上,又要因为被连累做布老虎,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的。

后宫这里头最不高兴的当属纳喇氏了,她原本以为自己先怀上了,终于能赢马佳氏一头。

谁能料到,没多久之后,马佳氏又有孕了呢!

虽说皇帝发话,让满后宫都给大格格做布老虎,却除了赫舍里皇后之外,纳喇氏也是被免除之人。

一来她早就有孕,没必要找机会去找大格格再见一面,被皇帝敲打后,安安分分在延禧宫里养胎。

二来纳喇氏之前已经给大格格送来礼物,是一整套的布老虎。

虽说不是她亲手做,却是亲手画的图样。皇帝很满意,只让大乌雅氏继续按照图样做,纳喇氏再出几个新图样就是。

纳喇氏为此还挺得意的,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如果她不是先怀上了,估计也会跟马佳氏那样冒险去找大格格沾一沾福气。

那如今后宫做布老虎的嫔妃当中,也要多上她一个了。

但是纳喇氏没料到马佳氏后脚也怀上了,心里有点不得劲。

纳喇氏摸着自己还平坦的肚子,想着两人要都怀的小阿哥,她这个却是先出生的皇长子。

这么一想,她就释怀了,感觉自己到底还是压了老对手马佳氏一头。

云岚不知道纳喇氏心里跟马佳氏较着劲呢,她正双眼无神盯着皇帝手里的新玩具。

那是个小竹竿,最前边绑着一根线,线上挂着一个小小的布老虎。

竹竿有韧性,皇帝抬手稍微一动,竹竿就一晃一晃的,底下的线也在晃,布老虎就像是跳动一样。

如果换做别的小婴儿,看见会动的东西,都会下意识伸手去抓。

但是换做云岚,她看着这个新玩具,只感觉像是有乌鸦在头顶飞过,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了!

云岚:特么这不就是逗猫棒吗!

她今天不是皇帝的女儿,而是皇帝的小猫咪了是吧?

云小猫咪岚盯着那根逗猫棒,压根就提不起劲来动。

皇帝晃了一会,发现女儿一点都不感兴趣,只看着不动弹,不由疑惑道:“这是你最喜欢的布老虎,不抓一下看看吗?”

云岚看皇帝一大早兴致勃勃让人做的新玩具,见她不喜欢似乎有点失落,只好勉为其难伸出小手抓了一下布老虎。

皇帝见了,这才笑道:“看来你是不太喜欢这个新玩具,朕回头让人在上边装个铃铛如何?会响的话,你是不是会喜欢一点?”

云岚:加上铃铛的话,那就真是逗猫棒了!

不过小猫咪和小婴儿其实差不多,视力都比较一般,不能看得太远太清楚,全靠听力来辨别方向,靠味道来辨别人。

小婴儿再长大一点,视野清楚了,才能认人。

当然了,也有长大很多依旧脸盲的人,不过数量不会特别多就是了。

云岚为了阻拦皇帝在新玩具上装铃铛,两只小手用力抓着布老虎扯下来,然后张嘴要咬线,吓得皇帝赶紧伸手拦了。

“这东西可不能吃,你这是饿了吧?”

皇帝生怕这线要刮伤女儿娇嫩的嘴唇,只好遗憾地吩咐李德全把新玩具收起来。

说是收起来,其实就是压箱底去了。

毕竟这玩具也就是孩子不会走的时候能玩儿一会,能走的时候哪里会对这种小东西感兴趣,周围多的是有趣的新事物。

皇帝琢磨着等云岚会爬的时候,他还可以用用这个玩具,逗弄女儿学着爬到他的身边来,倒是不错。

光是想想,他已经有点期待女儿会爬的那一天到来了。

云岚总感觉皇帝的笑容古古怪怪,又不知道想的什么奇怪的主意。

好在她来这么一招,皇帝总算把那该死的逗猫棒拿走了。

皇帝抱起女儿在自己的臂弯里,大手轻轻点了一下云岚的脸颊说道:“朕还想让你多抬头,练习一下,你倒是一点都不配合。”

云岚:皇帝你出发点挺好,如果用的不是逗猫棒就更好了!

李德全这时候来禀报,说是施琅到了。

这几天施琅都会到宫里来,在御书房跟皇帝陆续聊起郑成功那些旧部的情况。

比如他们的出身,性格,在郑成功身边当初是担任什么职务,后来有没娶妻生子,是拥立郑经哪个儿子等等。

整理得越详细,就越能找到突破点。

云岚看着年纪已经不算小的施琅,这人也明白皇帝打算在台岛的事上用他。他要是不努力表现表现,抓住这次机会,很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

施琅这年纪再蹉跎,以后哪怕有机会,想必他也没有精力来办差。

反正他已经投靠了朝廷,压根不会再有别的选择和退路,还不如老老实实办差和立功,也不算是浪费了这十几年的时间。

皇帝对施琅的表现相当满意,对方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整理好后,皇帝在这些旧部当中,挑选了其中两个人为切入点。

一个是唐家人,当初作为陪嫁,跟着兵部尚书的女儿嫁给郑经,却因为身手不错,曾被郑成功看中,跟在身边几年。

当然,这位兵部尚书早因为年迈致仕了。哪怕当初先帝有意跟郑经联姻,稳住跟台岛的关系,也不可能让一个大权在握的兵部尚书跟郑经有所关系。

所以是在他退下来后,这身份却也足够高,他的女儿嫁给郑经算是门当户对。

不过唐家的人对唐家尤为忠诚,虽说跟着郑成功几年,也立功了,原本该授予更多的职务。

不过此人都拒绝了,最后还是回到唐家女身边当个小小的管家。

皇帝想做的,就是想让这位唐家女,作为郑经的嫡妻去质疑私生子的身份,借此剥夺私生子手里的权力。

她说私生子很可能不是郑经的血脉,这时候又没有亲子鉴定,只有所谓的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这个东西,完全是可以动手脚的。哪怕不动手脚,不同血型也很难融合在一起,根本无法自证。

私生子的辅臣就是因为他的身份才追随的,如果他的身份出现问题,并非正统,谁还会乐意跟着他呢?

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郑经承认私生子的身份,要让事情顺利,就必须让郑经怀疑起此事来。

于是另外一个人选,则是私生子身边最为信任的心腹辅臣,却也是个墙头草,还利益至上。

只要给得出足够的筹码,对方就可能倒戈。

皇帝有意私下派人跟唐家女联络,给她足够的资金收买这个人,然后在私生子身边制造证据,叫郑经怀疑起他的身份。

人一旦开始怀疑对方,眼睛里看到的东西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每一处都有着疑点。

郑经虽然离经叛道,却也自尊心极高,根本接受不了被人戴绿帽的事,必然无心恋战,只想尽快回去查证此事。

在他最心急如焚想回去的时候,肯定会自乱阵脚,不如之前有章法,也是康亲王的大军趁机反击的好机会。

皇帝抬头看向施琅,笑着吩咐道:“朕命你立刻南下,与康亲王汇合,一举反攻,把郑经打个落花流水,能办到吗?”

施琅听见后十分激动,连忙跪下道:“皇上,微臣可以下军令状,办不到就绝不回来!”

闻言,皇帝示意李德全把施琅扶了起来:“朕相信你,就在这里等着爱卿的好消息了!”

云岚不用抬头,听着声音就知道施琅有多激动了。

不过也难免,毕竟皇帝召施琅进宫,在御书房议事好几天,压根没开口说要把他放在什么位置。

只谈事,不说别的,施琅憋了几天,还以为没门的时候。

突然峰回路转,他居然被皇帝重用,还要跟着康亲王一起带兵围剿郑经。

可以说,施琅的身份就是在康亲王之下了,这么高的职位是他之前不曾肖想过的。出乎意料之外,能不狂喜吗?

云岚:皇帝还挺坏的,故意拖着几天不安排,在施琅要放弃的时候才开口送了他一个大礼。

施琅就像是被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砸得晕乎乎的,连军令状都说出口,恨不得发誓要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会儿皇帝如果开口让施琅往东去,他是绝不敢往西走的。

云岚晃着自己的小脚丫,心想皇帝这帝王之术真是玩得够溜的。

这一手延迟满足,又让施琅对皇帝的忠心在瞬间最大化。

如今万事俱备,就看郑经会不会按照皇帝的计划来走了!

【作者有话说】

[害羞][害羞][害羞]明天更新推迟到晚上23点,么么!

第27章

施琅激动万分谢恩后,就火速出宫去收拾行李,尽快南下跟康亲王汇合,然后开始大展拳脚。

等他走后,皇帝抱着女儿颠了颠,低头笑着说道:“听闻郑经如今前线用的将领,正是郑成功的旧部。康亲王对这人不大熟悉,有施琅在,知己知彼,反击就要容易得多了。”

云岚:她就说皇帝怎么如此痛快给施琅做康亲王的副手,原来是等在这里!

施琅为了能立功,肯定不会有所隐瞒,帮着康亲王把对方打个落花流水。

如此一来,康亲王就要省事得多了。

李德全这会儿禀报道:“皇上,唐大人到了。”

云岚眨眨眼,这就是那位郑经的正经岳父吗?

皇帝连他都叫过来了?

这样看来,皇帝并没打算把收买郑经身边人的事交给施琅来办,而是准备交给这位原来的兵部尚书了。

显然皇帝心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加上让施琅又要在前线打仗,另一边又要对台岛实施计策,也实在太强人所难了。

把施琅劈开两半来用,也未必能成功。

尤其施琅更适合在前线领兵,而不是这些细节的谋略。

不够细心的人,一不留神出现破绽,这计谋就得废了。

这位唐大人年纪不小了,一头发白,进来后颤颤巍巍给皇帝行礼:“老臣拜见万岁爷。”

皇帝微微颔首道:“爱卿起来吧,赐座。”

李德全很快搬来一个凳子,唐大人再次谢恩后只敢坐一半,看着这坐姿就怪累的。

云岚看得出这位唐大人十分紧张,不过也是,如今郑经占领建省几个城池,完全跟这边撕破脸了,他估计担心皇帝要迁怒。

毕竟郑经那么远,皇帝暂时还不能直接把人拿下。

自己的女儿是郑经的发妻,却没能尽早递消息过来。皇帝说唐家错了,那就是错了,他甚至都无法反驳。

云岚都能看出来,皇帝就更是金睛火眼,笑着安抚道:“今儿朕叫爱卿过来,也是想让你帮忙递信过去台岛给郑夫人,帮着配合一二。”

唐大人吓得又起身跪下,低声说道:“皇上,小女是老臣的老来女,娇宠着长大,胆子特别小,没什么能耐。”

言下之意,如果皇帝要郑夫人做什么危险的事,比如刺杀郑经之类的,她根本做不来。

一个深宅女子,恐怕连杀鸡都不敢,让她杀人怎么可能成功?

最后只会要她赔上性命,这是唐大人不想看见的,就盼着女儿能平平安安的。

皇帝听后,并没有发怒,而是低头看了臂弯里的女儿一眼,重新把云岚放在大篮子里才说道:“朕也有女儿,很能明白爱卿的担心和顾虑。爱卿放心吧,不是让你女儿做危险之事。”

他把计策简单说了,唐大人听说只让自家女儿出面质疑私生子的出身,倒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他对郑经这个私生子也一直耿耿于怀,自家女儿久久没能怀上一男半女,自然是因为常年受郑经冷落,甚至都不肯让女儿有孩子傍身。

唐大人心里早就怀疑这私生子的出身,如今只是让女儿配合一下,对外含糊说一说,把事情传出去而已,却正中他下怀。

换句话说,他早就想这么做了!

只是唐大人也不得不谨慎问道:“皇上,小女配合后,可能会被郑经责难,到时候该如何是好?”

闻言,皇帝笑笑道:“这有何难,朕不信爱卿当初嫁女,没在女儿身边留人,自是会保证她的安全。”

唐大人低下头,他确实不放心,当年就偷偷把自己好几个身手不错的心腹跟着女儿出嫁去台岛。

这些人必然能护住郑夫人,但架不住郑经是个离经叛道的疯子。之前他没对夫人下手,谁知道这次会不会?

不管如何,唐大人想要皇帝的承诺,给女儿一个双重的保险。

云岚听着忍不住感叹,这位唐大人看来是个真疼女儿的,明明怕的要死还是忍不住委婉跟皇帝提要求。

要唐大人为自己求的,皇帝肯定不会搭理他。

但是唐大人是为女儿求的,皇帝如今也是个女儿奴了,沉吟一会就道:“这事简单,不让郑夫人直接出面,而是身边人先起哄闹腾一段时间后,再间接承认就好了。”

“至于郑夫人身边,朕记得有个曾跟着郑成功的人,身手不错。建府如今撤藩后,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皇帝这话说得委婉,云岚却能听出来,这是要破例给那位留在郑夫人身边的管事一个建府的正经官职。

原本他跟着去台岛后,很可能就再也无法回来了,对方应该也有心理准备。

如今峰回路转,他不但能回来,还可能有官职加身。

哪怕起初的官职不大,却是个正经的好出身,实在是足够厉害的诱惑了。

谁想客死异乡,谁不想回归国土,谁不想风光回来呢?

皇帝丢出的这么个诱饵,郑夫人身边那个人是绝对会上钩的,只怕恨不能立刻接住!

云岚躺在大篮子里面,都想给皇帝鼓掌了:他真是太会蛊惑人心!啊不,是笼络人心!

唐大人自然明白,自己留在女儿身边最得力的人手就要被皇帝撬走了,根本留不住。

但是郑经那个私生子因为此事被质疑,被夺走手里的权力,唐大人只舍去一个心腹部下而已,没什么不愿意的。

他跪下再次谢恩,皇帝摆摆手道:“此事就交给爱卿,想必你有联系台岛的法子。”

这话听得唐大人后背的冷汗都下来了,毕竟这些年他为了打听女儿的消息,确实私下有点联系台岛的渠道。

十几年来,皇帝从来不问,这会儿提起,仿佛早就知道了,只是不计较罢了。

要是皇帝计较,那唐家上下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毕竟私自跟台岛有联系,这跟叛徒有什么区别?

吓得唐大人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云岚仰躺着,没能看见,光是听见膝盖磕在地上的声音,就知道这位唐大人跪得多快多用力,听着就感觉很疼。

乾清宫铺的都是金砖,虽然叫这个名字,却并非金子做的。

而是制作的工艺极为复杂,用时还非常长。用的是苏州大运河边上的泥土,光是选土、晾晒、造胚和阴干就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

然后才能把阴干的砖头入窑,还得用特殊的柴草足足要烧上半年才行。

差不过一年的功夫才得一窑的金砖,烧出来后也不是直接能用了,还要筛选一番。

要形状方正,每一块的大小几乎一模一样。颜色是纯青,还不能有任何斑点,敲上去声音清脆响亮才行。

所以这砖头光是烧制的成本就十分惊人,价格堪比金子,于是就叫做金砖了。

而且每一块金砖上都刻了一个工匠的名字,证明这块金砖是对方负责挑选到模胚、烧制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