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调民夫修补河堤,乃是头等大事。你若能尽心协助,本官会在太子殿下面前为你美言几句,或许还能从轻发落。”段柳一番敲打之后自然也要给些鼓励。
身为地头蛇,主簿肯定更了解本地情况,征调民夫却是离不开他的帮助。
主簿闻言,空洞的眼神里似乎有了一丝波动。
他抬起头,看了看段柳,又看了看旁边面色严肃的缇骑,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毕竟,这或许是他唯一的一线生机了。
段柳见状,心中稍定。
“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征调民夫。你熟悉县里的情况,哪些地方有闲置的劳动力,你都给我一一指出来。”
主簿连忙应道:“是,是,大人。县里的几个村落都有不少百姓在家,城里也有不少闲散汉,应该都能征调过来。”
“好,” 段柳说道。
“城里你让那些衙役去征调,你随我先去附近的村落看看。”
"大人稍候,我去鸣锣!将三班衙役全派出去!"主簿也积极起来,开始配合着段柳的动作,急促的铜锣声打破县城的沉寂。
段柳随后带着主簿匆匆出了城,朝着最近的一个村落赶去。
……
一踏入村子,便见一片萧条景象,残垣断壁随处可见,泥泞的道路上积水没过脚踝。
主簿扯着沙哑的嗓子,敲响了铜锣,大声喊道:“乡亲们,都出来!朝廷征调民夫修补河堤,关乎大家安危,各家各户出壮劳力,半个时辰内到村口集合!”
然而,回应他们的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和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
许久,才有几户人家的门缓缓打开,村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满是惊恐与疑惑。
一位白发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问道。
“官爷,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这家里都来不及收拾,又要去修堤?我们这身子骨,怕是撑不住啊。”
段柳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老人家,实不相瞒,眼下河堤溃口情况危急,若不尽快修补,洪水随时可能再次泛滥,到时候整个村子都将被淹没,大家的性命和家园都保不住。还望乡亲们能体谅,为了咱们共同的安危,出一份力。”
老者听后,长叹一声,无奈地转身一个一个前去敲门。
不多时,村里陆续走出一些青壮男子,他们有的光着膀子,有的穿着破旧的蓑衣,一脸不情愿地聚在村口。
段柳和主簿一边登记着人数,一边安抚众人。
突然,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官爷,不是我们不愿意去,您看看我们村子,遭了这么大灾,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这一去修堤,家里老小谁来照顾?”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议论纷纷。
段柳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乡亲们的难处我都明白。但是只有把河堤修好,洪水不再来,咱们才能安心重建家园,日子才能慢慢好起来。”
“我向大家保证,朝廷会给参与修堤的民夫发放工钱和口粮,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咱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家,为了村里的老少爷们,齐心协力,这堤一定能修好!”
众人听了段柳的话,虽仍有些犹豫,但一想到有钱粮可拿,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你带人先去堤上听候堤上主事安排,我带人再去其他村里一趟”段柳心急如焚,向着身后一个缇骑说道。
随即他看向主簿,说道:“这离一千精壮还差很多,咱们赶紧去下一个村子。”
主簿脸色苍白,连连点头,两人又马不停蹄地朝下一个村子赶去。
在接下来的几个村子,情况大同小异。
不过他还是许诺钱粮,勉强征调了足量民夫。
段柳长舒一口气,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却眼神坚定的民夫,心中满是感慨。
段柳带着最后一批民夫赶到河堤时,天色已近黄昏。
工部工匠们早已带人在溃口处打下了一些排桩,但面对汹涌的河水,这些工作只是杯水车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段柳顾不上休息,立刻组织民夫和工匠们投入到紧张的修堤工作中。
他亲自指挥,将民夫分成若干小组,一组负责搬运石料,一组负责搅拌水泥砂浆,一组负责协助工匠砌石加固。
他来回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检查工作进度,指导民夫们如何操作。
好在傍晚开始,天色再次放晴,给了众人一些希望。
郑县、原武、阳武三处,郑县是最关键的地方,只要郑县完成堵漏,原武和阳武两处便有足够的时间封堵。
若是郑县溃堤,那么原武和阳武两处便也没有封堵的必要了,所以段柳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郑县这边。
而他携带的水泥也实在有限,能解决一处已经不易。
然而,修堤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河水拍堤,骤雨时疾,民夫们在风雨中苦苦支撑,许多人被雨水浇得瑟瑟发抖,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段柳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既焦急又感动。
“我不管你去哪弄,这些人晚上一定要吃顿热饭!而且必须是干饭!”段柳对着跟在身边的主簿说道。
“是,小人一定想办法!”只见主簿一脸难色,却并未拒绝,随即便在两个缇骑的押解下前往了县城。
一个时辰之后,远处火把由远及近,数辆马车朝着河堤而来。
随即几口大锅就在堤上架了起来。
甚至不需要他的鼓舞下,民夫们便欢呼起来。
“做的不错,本官定会为你说情!”段柳说道。
“谢谢大人,这些都是邓知…邓贼私藏……小人只是物尽其用”
要说这底层吏员真是人精。
锅炉下,大火烧的极旺,不多时,米香便在河堤上弥散。
段柳最后也和劳工全都端上了饭碗,这米香诱人,众人馋虫无不大动。
……
几天时间,堤坝也在众人的努力下有了新的模样。
也幸亏这几日风雨虽多,但都不猛烈,要不然他们还真不一定有机会修补河堤。
但段柳知道,这才只是开始。
民夫们早就累的不成样子,趁着难得一见的暖阳,一个个全都在阳面晒着暖阳沉沉睡去。
段柳则和工部主事一起,仔细检查堤坝的每一处,商讨进一步的加固方案。
如今他已有极大把握度过今夏汛期,完成王清晨所托。
也实在是因为水泥太过好用,用在堤坝之上比他想象得还要好上不少。
而针对河道两岸官员的核查也进行到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