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郎中!”王清晨也不再过多关注了,让开地方让工部上下围拢过来的一众官吏看个稀奇。
“都来瞧瞧,这东西往后或许要常伴咱们工部左右了。”有大匠毫不客气道。
围上来的官吏们立刻涌上前,七嘴八舌地议论开。
有人伸手轻叩刚凝固不久的水泥墙,听着那沉闷又坚实的声响,不住点头;有人俯身细看水泥与砖石的衔接处,见那灰白色的浆体将砖石牢牢黏合,连细微的缝隙都填得满满当当,不由得啧啧称奇。
“王大人,此物当真是神了!若是用来修缮衙署,怕是能保五十年无虞啊!”工部工部司营缮监郎中张元启更是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墙面,触感冰凉坚硬,竟比寻常糯米灰浆牢固数倍,他转头对王清晨拱手道。
“张郎中过奖了”王清晨拱手。
“诸位大人有所不知,昨日本官已试过,这水泥加水凝固后,便是水泡三日也丝毫不松垮,寻常砖石碎了,它都未必会裂!”岳钧上前一步,朗声道,显然信心十足。
官吏们闻言更是惊叹,看向水泥墙的眼神仿佛在打量稀世珍宝。
王清晨淡然一笑,对岳钧道:“不必多言,后面这几堵墙好好看着,别再让同僚们给砸了。”
“大人!”岳钧有些不好意思,他此刻对王清晨已是全然信服。
自打王清晨提出烧制水泥的法子,从矿石配比到窑土控制,桩桩件件都透着常人难及的远见。
如今成品性能远超预期,他心中早已将这位年轻上司视作引路明灯。
“另外,让匠人试着再垒几堵墙的时候往水泥里掺些铁条试试。”
“记住,铁条要纵横交错,像编竹篾似的嵌在水泥里,用铁扣锁紧。另外,让人把库房的地基再挖深三尺,清掉浮土后用水泥浇筑,务必夯实。”
岳钧连忙应下,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大人放心,下官这就去安排!这般一来,墙体怕是能抵得住马车冲撞了!”他方才已见过水泥的坚硬,此刻听闻要掺铁条,不难猜到这是要进一步增强强度,心中对王清晨的智谋愈发钦佩。
“还有……”王清晨补充道。
“每一步试验都要和以前一样,详细做好批注,用了多少水泥、铁条粗细、浇筑时长、凝固后的硬度变化,一丝一毫都不能漏。”
“是!”岳钧应声时,特意挺直了腰板。
他早已发现,自家上官对这些批注格外看重,甚至会亲自翻阅核对,故而每次记录都不敢懈怠,如今更是将其视作头等要务。
“下官定会让匠人每日记录,当晚便整理成册。”
王清晨微微颔首,转而问道:“对了,钱铸那边如何了?母版和水车改造可有进展?”
提及钱铸,岳钧脸上的兴奋之色淡了几分,语气也严肃起来:“回大人,母版已交由大匠刘老柱雕刻,还得几日才能完工。至于水车,倒是大致改造好了,只是……”
他顿了顿,似有难言之隐。
“下官正组织大匠琢磨着怎么提高效率,眼下看来,还是慢了些。”
这三日,岳钧大半时间都扑在水车改造上。原本的水车只能驱动简单的舂米器械,如今要用来驱动轧币的模具。
需得调整齿轮咬合的角度,还要控制力道均匀,光是调试曲柄的转速就费了不少功夫。
“试着轧制了吗?”王清晨有些疑虑。
若是每日只能铸出寥寥数枚,再好的设计也难以推广。
“试过了。”岳钧有些赧然。
“下官用库房存的银板轧了几个纹样,纹样倒是清晰,只是……效率实在不高。”
“多久能轧制一枚?”王清晨眉头微蹙,心中已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至少也得三五息时间。”岳钧据实以答,见王清晨神色凝重,又连忙补充。
“不过下官已让大匠们重新设计传动装置,想着能不能让模具开合更快些,只是尚未有眉目。”
王清晨沉默片刻,三五息一枚,一日下来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千余枚,这速度确实太慢了。
水车本就是权宜之计,动力输出不稳定,速度自然受限。
他不由得想起前世的蒸汽机,若是有那东西,驱动机床轧制钱币,效率怕是能提上百倍不止,只是眼下,也只能先想办法改进水车。
“这样……”王清晨抬眼道。
“你去通知下边的工匠,无论是谁,只要能将轧制效率提高一倍,虞部特别奖励一百两银子!若是能再翻一倍,赏银再加倍!”王清晨也是舍得下本。
岳钧闻言一愣,眼中满是震惊。
他在虞部待了十余年,从未见过给底层工匠如此重的赏钱。
以往即便打造出精巧物件受了赏赐,也都是上官领去,工匠们最多得些布料粮食,何曾得过银子?
这一百两对寻常大匠而言,可是近一年的俸禄,足以让一家人过上安稳日子了。
“大人,这……”岳钧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去吧,”王清晨摆了摆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总能有人想出法子的。”
王清晨相信没什么事情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加钱。
若是实在无法提高效率,便只能再增加水车数量,只是虞部的水车都有定数,挪用一辆便会影响其他工坊的运作。
重建更是耗时耗力,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走这一步。
“是!下官定不负大人所托!”岳钧深深一揖,提着下摆便匆匆离去,脚步轻快得像是脚下生了风,显然是急着去进德坊的工坊,将这喜讯告诉工匠们。
王清晨望着他的背影淡然一笑,转身回了公房。
案上,段柳交上来的《水灾减防公略》才看了一半,他得趁着午后清静,抓紧看完。
……
五月初一,大朝会。
金銮殿上,百官肃立,原本按部就班的议事流程,却被工部尚书的一道奏请打断。
当“水泥”二字从尚书口中说出,伴随着那面被抬上殿的水泥墙样本出现时,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此物真能防水固堤?”户部尚书高辅率先发问。
他掌管国库,最清楚每年修缮堤坝耗费的银子有多惊人,若是真有这般好物,不知能省下多少钱粮。
“本官亲试,此物加水凝固后坚如磐石,水泡不烂,虫蛀不腐,用来修缮衙署、加固堤坝再好不过!”农禾底气十足,将水泥的性能一一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