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回去吧!替那些回不去的(1 / 2)

“即日起,你卸甲归田了,回京师去吧!帮我守好京师家眷。”

白破虏的声音虽然温和,但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这是他少见地对部下露出一丝温情。

小马倌等人则是庆幸地看向满野,自家队长能有这样一个相对安稳的归宿再好不过。

但满野却是逐渐呆滞,他怎么也没想到侯爷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从他跟随白破虏再次来到北境的时候,他就没想再回去。

侯爷给了他体面,但却不是他想要的体面。

“侯爷!”满野还想争取,他不想离开战场,不想离开埋在草原上的兄弟们。

“回去吧!替那些回不去的!”白破虏有些伤感,他想起了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他们为了大朔的边疆安宁,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在场几人全都愣住,那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既是幸运又是不幸。

他们全都是背负着自己以及战友的那份在活着。

满野离开的时候,阴山下起了第一场雪。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是上天为满野送行。

一同离开的还有阴山军镇整整一马车信件,通信断绝两三年时间,这些信件承载了太多。

茫茫的雪地上,车队的身影渐渐远去,只留下一串深深的马蹄印,见证着他在这片土地上的过往。

……

与此同时

户部针对中原几州人口清查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人口清查对于对大朔来说意义重大,甚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为国之要在于得民多。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田垦税增,役众兵强,则所为而必从,所欲而必遂。

而这次针对中原的人口清查,主要是清理藏匿人口,也就是黑户、积户以及流户等,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和王清晨预料的大差不差,朝廷这次给出的徙民条件也极其优渥:只要到北境,就分五十亩良田,一年之内能够开垦多少全都造册归属个人,租用农具耕作五年后归个人所有。

针对徙民的风声也逐渐平息,对此感兴趣的人大有人在,毕竟拥有土地对于农民的诱惑实在太大。

尤其是北戎人被大举歼灭的契机,在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各州想要北上的百姓报名十分踊跃,其中多是刚到分家年龄的青壮,这些人在家都多受排挤。

对于这些生活在中原地区,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的小门小户来说,北境的五十亩良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甚至一些小世家也开始动心。

为了吸引更多的百姓北上,朝廷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在税收方面,给予移民一定的减免,减轻他们的负担。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计划加大对北境的投入,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改善北境的生活条件。

这一系列操作都是为徙民加大筹码。

而朝堂之中

随着北境局势的变化,原有的官员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北境治理的需求,需要选拔一批有能力、有经验的官员前往北境任职。

这些官员将肩负着管理北境、稳定局势、稳固边防、发展经济的重任。

而针对北境收复之地新设官员,也是朝廷争论的焦点。

王清晨在完成了官员最后的考课工作之后,也不得不协助吏部对各地方官员进行调整。

上第升迁,中第平调,下第贬谪。

除了正常的升迁、平调、贬谪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调整情况。

有些官员因身体原因,无法胜任现职工作,会被改任为闲职,让他们在相对轻松的岗位上度过职业生涯的后期。

在祖籍回避方面,为了避免官员在自己的家乡任职可能出现的徇私舞弊等问题,朝廷会将官员派往其他地区任职,以保证政务的公正执行。

还有一些临时派遣的任务,需要官员具备特定的能力和经验,他们会被临时调派到相关岗位,完成任务后再回到原岗位。

这个过程都需要考功司的协助,而这些官员的任免,王清晨也有相当的话语权,这就是考功郎中的权威。

然而,权力的重新洗牌总是伴随着激烈的政治斗争。

各方势力都希望自己的人能够得到这些职位,从而在北境的发展中占据优势。

利益两字此时显得太重太重。

……

“公子,这些时日有数百艘大船往幽州运粮,而民商最远也只能抵达幽州,至于老太爷,听说还在草原上”

郑良手中的四海商行为王清晨打探消息提供了很大便利。

“没别的办法了吗?”王清晨问道。

“最近草原上动乱的很,九边驻军仍在大肆捕杀草原人,若是想要走私的话……”墨涤并不看好。

不说被九边驻军充作军功。

估计即便找到了自家侯爷恐怕也讨不了好。

“最近还有其他消息吗?”王清晨也知道事不可为。

“听说京郊最近有邪祟将要成精,整日雷声阵阵的,裂山碎石好大动静,不过陛下好像已经派玄甲军前去镇压了,也不知能不能镇压了那邪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着墨涤说出口的坊间传闻,王清晨眉头紧皱。

按理说手雷的相关配方大朔应该已经成熟,那么如此动静那就是陛下在试验新型兵器,比如人间真理。

如今战事顺利完全没这个必要啊!王清晨不解。

“权做奇闻听了就是,洛口港船坞遣散的那些船匠可都收拢了”

为景佑帝建造游船的船匠,在王清晨眼中都是珍宝。

以后无论是在海上掠夺财富还是在内陆进行航运,这些师傅可都少不了。

“按您的要求大多都愿意给我们做工,不过都是些年轻的工匠,真正的大匠都是朝廷的”墨涤说道。

这些小工王清晨早就谋划了,工部大匠为陛下建造游船都是在当地找的学徒,游船建造完毕,试航结束,这些学徒便没了去处。

“不怕,他们不会慢慢钻研就是”

大匠身为匠籍,王清晨是弄不来的。

不过凭他在工部的关系,请他们来讲讲课,教教徒弟还是没问题的。

王清晨有这个信心。

“让郑良去南方找些大匠,银钱不惜”王清晨是真眼馋海外的财富。

以前手段缺缺,现在总算有能力分一杯羹了。

“对了,云霞是不是快该生了,你该抽些时间多陪陪的”王清晨想起了什么,随即说道。

“柴神医说一切都好,预产估计得到过年了”墨涤说道。

“那就好,对了,我师父那怎么样?”

“柴大公子把太医署的职务辞了,如今在南市重新开了济春堂,柴神医现在在济春堂坐诊”

“我怎么不知道?”

“柴神医不让我们告诉你”

墨涤怯怯。

这显然是不想耽误王清晨的前途,毕竟王清晨如今官位越高且愈发忙碌。

“什么时候的事?”王清晨严肃问道。

“中秋之后”看到王清晨脸色不好,墨涤不敢隐瞒。

这都一个月时间了,王清晨竟然丝毫不知。

“可送了贺礼?”

“夫人亲自挑选的贺礼,老爷和老夫人也去了”墨涤赶忙辩解道。

“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