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旧地之二(1 / 2)

下山 君子在野 1678 字 5天前

苍南道人有些唏嘘,叹了口气:“可惜,你们天邪令上下五十年,就属他跳的出浮名虚妄,算是个人物。”

谢离道:“老先生与师父有过交情?”

“曾有数面之缘,并未有幸深交——想当年围剿魔教,贫道年纪尚轻,也曾出过手。”他仿佛不愿意回答,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雪山,后退了两步,远远冲两人摇手:“行了,快走吧,老头儿年纪大了,看不得年轻人吃苦受罪,你们年轻人的事老头儿也不明白,不想管了。”又对林故渊道:“你这孩子重情重义,是棵好苗子。”

他忽然住口:“走了,走了。”

说罢便要运轻功,林故渊急的紧赶两步:“掌门师公留步——”

苍南道人:“还有何事?”他见林故渊神态诚恳,摆了摆手,“你问回门派的事啊,管不了的,就连咱们昆仑山的大小事务,老头儿既然转手让别人操心受累,就不好觍着脸再问,何况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一切皆有定数,儿孙有儿孙的福分,我们这些老不死的还是少插手,免得损了自己的福寿。”

林故渊不依不饶,抱拳一揖:“请掌门师公明示。”

苍南道人看他坚持,思忖片刻,从背后解下只被布裹的严严实实的长条包袱,隔空朝他抛来,林故渊举手接住,只觉沉重坠手,低头看去,只见那包裹足有三尺来长,极为破旧脏污,他见苍南道人没有反对之意,将外面破布层层解开,解至最后,突然被迸射出的霜冷光芒刺痛了眼睛。

那是一把长剑,凛若秋水,锋芒无匹,剑身篆刻群山,纹章如鱼鳞细密,刻太极八卦,万物相生相克——

剑柄曲折扭转,却是一条张口咆哮的银龙,鳞须毫发分明,龙身左侧篆刻一行小字:万里西风一剑寒。

旁边两个大字端庄朴拙,气质沉郁,正是此剑之名:问天。

林故渊大惊之下险些跌了包裹,抬头惊道:“这——这是问天,昆仑掌门剑!”

那剑浸透了昆仑的风雪,寒凉刺骨,他却仿佛被灼痛了手,扑通一下双膝跪地,低沉两肩,将剑托在手心,高高捧出:“请师公将掌门剑收回,故渊不敢接。”

苍南道人冷笑一声:“你以为你拿着这把剑,别人就把你当掌门了么?”

林故渊忙道:“弟子不敢。”

“那你有什么不敢接!”

林故渊仰着头,更是惊讶,连谢离也紧皱眉头,猜不透这离经叛道的老头儿是何用意,苍南道人一改顽皮之色,轻甩浮尘,昂首肃立于苍茫天地之间,任大风翻起花白的鬓发——

背后是低昂起伏的灰白山麓,脚下是荒凉如盐壳的旷野,丝丝缕缕的白雾贴地浮卷,莽莽昆仑,广袤无垠,那情形既荒诞又神圣,仿佛这道人自盘古开了天地便一直站在铺天盖地的风雪里,万年的风云变幻都只做浮光掠影,从他身畔一闪而过。

苍南道人淡然道:“入我昆仑派时发过的誓,可还记得?”

林故渊道:“记得。”

“背与我听。”

林故渊逐字逐句念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派思过堂绝壁之上有一道人石像,那石像取自何意?”

林故渊:“取自我门剑招:问道于天。”

“石像姿态如何?”

“眉眼低垂,双肩垂落,拱手呈作揖状。”

苍南道人:“不错,道人明明低头敛目,为何叫问道于天?”

林故渊凝神思索,一时无言。

“你记得,天和地正如黑与白,阴阳相生,清清楚楚,又何须你去问?问了又有什么结果?你要问道,只能俯身朝向芸芸众生,一步一步从人间烂泥走过,才知众生为道,众生为天。”

林故渊隐约觉得此话另有所指,仓促间倒也品不出什么滋味,便应道:“受教。”

“好。”苍南道人负手于后,话锋一转,“昆仑掌门剑斩妖除魔,破除世间一切邪佞,你拿着,时机到时,我再找你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