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故人之一(2 / 2)

下山 君子在野 1643 字 6天前

想着想着,从苦闷中又生出一丝淡淡的甜,心说是便是吧,我属意于他,与他并没无干系,他若有心,那很好,他若无意,我也不能强求,我问心无愧,别人置身事外,也不能强求我不准喜欢他。

只是可惜了,天下人都说正邪不能两立,我的这些心事,注定了要深藏心底,不可告人。

他抬头看了一眼外面窗外爽晴的天空,心思飘飞到许久未归的圣域昆仑,心说差不多了,跟他厮混了许久,我也该为自己打算了。

他刚凭内力与孟焦拉锯了一个来回,身体酸痛困倦,从柜子里拖出一套散发樟脑味的铺盖,打了个简便地铺,睡着了。

两人在南风别院睡到太阳落山,雇了辆马车返回梅斋,各自回屋休息无话。

一点残阳如血,晚霞铺满了西方的半边天,从云隙里透出暗金的光,慢慢连那光也寂灭了,天地是一只熄了的碳火盆。

夜幕掩映之中,一队车马悄悄驶向梅斋。

队伍在宅院前停下,从马车里伸出一只青白修长的手,将那锦绣门帘掀开一道窄缝,来者并未露面,隔着山水帘子,朝前来迎接的仆役淡淡吐出三个字:“开正门。”

那声音在最清冽的山泉水中濯洗过,一字一句如冷玉碎了昆山,那仆役清正的脸霎时变色,顾不得君子仪态,跌跌撞撞往回跑,边跑边抬高嗓音,往深宅大院层层传令:“公子回来了,公子回来了!”

车马队伍无声无息的驶进园子,从马车里款款下来一名高个儿男子,初春天气,柳绿河开,那男子却捂着铜手炉,仍如隆冬腊月一般全身裹在雪白狐裘之中,风帽低低压住脸,只露出一段挺拔得不近人情的鼻梁,看不清容貌。

一众仆役围拢过来。

“公子不是传信来说要在临安住到五月?这说回就回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们也好去城门外等着,给公子备一顶暖和轿子……”

“虽已是春天,倒春寒也是要命,公子一路舟车劳顿,不知身体吃不吃得消?”

“我立刻差人准备饭食,日常吃的药也得提前煎上,公子先回房休息……”

那穿狐裘的男子脚步微一停顿:“不必。”

“我要迎客,你们各自退下,今夜任谁也不准靠近正厅一步。”

“迎客?现在?”

男子点一点头:“现在。”

那一众仆役面面相觑:“什么客人如此大的脸面?”

男子的脸隐没在风帽的阴影之中,唇角往上一牵,隐约是笑了。

“贵客。”

接着勾勾手指,朝车马队伍末尾的一只大箱子轻轻一指:“那一车药材是我从江南各处收集而来,极其名贵,你们谁都不要碰,原封不动给我送到卧房来。”

夜色寒凉,林故渊临窗而坐,点着一盏灯笼,板着一张万年不改的疏离面孔,看他的书。

门外突然起了敲门声,梅斋仆役的声音隔门传来:“公子,我们主人回来了,有请您移步正厅,见上一见。”

林故渊眉头一皱,主人?梅斋主人?

他不动声色合拢书页,淡淡道:“谢离呢?”

那仆役竖高冠,做读书人装扮,袍袖低垂,恭恭敬敬在门口作揖:“已在正厅等候。”

林故渊被那仆役带领着穿过花园,来到正厅,果然就看见谢离早已到了,正负手看墙上字画,听见他来,转身微笑着比了个“坐”的手势,大约下午饱睡一觉,脸上恢复了些血色。

难得换了端正衣袍,玄衣银绣,长发在后腰束起,编进一根银光闪闪的绦子,一股湿凉的富贵气,活像个风流倜傥的王爷,皮相真是好皮相,可惜了金玉其外,内里不堪。

林故渊开门见山:“何人夤夜相邀?”

谢离摆手笑道:“不必紧张,自己人。那人叫梅间雪,是个性情孤高的江湖郎中,当日在少室山藏经塔下,你曾冒充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