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殓(2 / 2)

郭鉴每次说完一句话,都要咳嗽好一会儿,故而让魏定恒和张以斯逮住机会讲话。

但不知是不是张以斯说话实在气人,愣是叫人把咳嗽憋回去,怒道:“老夫在问云中,尔等小辈不要插嘴!”

“子磐,叔断好好跪着。”

白居岳开口。

魏定恒和张以斯重新跪回去,但白居岳自己没有起身,亦没有答郭鉴的话,而是点燃柱香,对着宣泰帝的灵柩拜了拜。

“松江,你来同我一起,为大行皇帝上柱香吧,他见我们群臣一心,也好走得安心。”

郭鉴拖着病躯,走至白居岳身前。

他没有接过白居岳手中的香,却也没有之前对魏张二人的疾言厉色。

郭鉴用语重心长的口气道:

“云中,我知道你这么多年,一直留着老夫这么个病秧子在内阁,就是怕自己独揽大权,待有一日出错时都没人敢说。

可老夫一直觉得主少国疑,正是需要像你这样,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的铁腕。

所以这些年,我纵有意见,也只与你私下辩论。

但今日我不得不说,这诏书一旦宣了,你非但如坊间人口中言,偏激似赵普,专政似霍光,更是要做那指鹿为马的赵高啊。”

因着咳嗽,郭鉴一席话说得断断续续,但见他恳切望着白居岳的眼神,实在是一番真诚至极的刨心之论。

“潞王,亦是成庆皇帝的遗腹子,宣泰元年才出生,松江你这鹿若是指得这个潞,那怕真是打错了算盘。”

白居岳却骤然凛了神色。

极为罕见,他没用惯常四平八稳的语调,而将尾音落得极重,将身子一侧面向众臣道:“就请诸公评断,若同为遗腹子,究竟应当是兄弟,还是子嗣继承。”

郭鉴历经三朝上过战场,更是与白居岳同僚数年,但那一刹,他竟也被这位首辅,陡然露出的一丝愠色给慑住。

他转眼,看向其余在场臣子皆将头埋低,许多胆小之辈甚至打起颤来。

唯有刑部尚书张以斯,答道:“按我大晖律例,自是子承父业更为优先。”

除此以外,满朝再无一人言。

郭鉴没再咳嗽。

而是骤然觉着周身,像是完全失去力气般,只觉一阵昏厥朝后仰倒。

户部尚书吕肃扶住了他:“郭阁老年事甚高,还如此忧心国事,实在令人钦佩。但这诏书不光内阁议过,两宫太后也都点了头,岂会有差错。”

又朝旁边的宫人挥了挥手:“还不快扶郭阁老去休息,请太医来瞧。”

但郭鉴最终还是强撑着,推开簇拥而上的宫人。

他一把扯下了自己的官帽,扔进灵柩之前的火盆之中,背身孤独地朝殿外走去。

他一边咳嗽一边笑道:“满朝文武皆言马,竟无一个识鹿人。”

笑声颇为悲凉。

白居岳没有看那踉跄离开的背影,而是转回身又点了一炷香。

“郭阁老老迈智昏行为狂悖,但念他多年勤恳劳苦功高,更是因病至此,许他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兵部尚书一职由右侍郎裴历接任。

每逢改朝之际,边夷最是蠢蠢欲动,有任何军情随时上禀。”

此后大殓没再出任何差错。

待仪式完毕后,因宣泰帝没有子女,两宫太后又都身体欠佳,藩王们更是不准离开就地,故而一经商议,由内阁几人便按往日轮值的顺序,轮流守灵。

张以斯本自告奋勇要做第一个,但白居岳另有要事交给他办,最后便由魏定恒接替。

“老师昨日一夜都没合过眼,还是快回去休息吧。”

白居岳的确如他所言,甚至几日来,他都近乎没有歇过一口气。

但无论是跪是起是行,白居岳维持着一如既往的姿态,不急不缓不偏不倚。

一直走到无人的小道中,他才用手,在朱墙之上撑了一下。

没想到,就是这松懈的一下。

一个慌慌张张、匆忙逃窜的人影,结结实实地撞在了他身上,二人朝雪地中跌去。

白居岳不需要看。

他只从女子倒吸气的声音中,便能判断出,她就是被自己封了哑穴的梁拾意。

前朝之事太过繁杂。

他竟疏漏了这女子,除开那副柔弱无力、默默淌泪的姿态外,亦是大变当夜敢独身前来报信之人。

甚至还对他提出了要个孩子,这样惊世骇俗,却莫名帮他辟出一条蹊径的法子。

但显然,他不能任这女子四处流窜。

白居岳一手环腰、一手扣肩,翻身便是要将梁拾意彻底压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