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求救(1 / 2)

梁拾意陡然跌坐在地,手指触到地上滑腻的液体,亦已经凉透了。

她拼命地咬住嘴唇,到自己口中都出现了血腥味,这才没有叫出声。

梁拾意颤抖地爬到床前。

月光恰在此时,正好投于插在胸口的匕首之上,再由匕首的折射,映在杨钧翊的脸上。

除开毫无血色外,他看上去就像睡着了一般。

就像他有时候奏折看累了,也会倚着塌不知不觉地便安静睡了过去。

杨钧翊叮嘱过梁拾意,如果他还没看完奏折便睡着了,一定要在一刻钟内,叫醒他。

不过有时候梁拾意叫了两声,杨钧翊还没醒,她便想他一定是太累了,又把一刻钟算得更长一些。

或许这一次,他也只是需要睡得久一点。

没错。

梁拾意听阿爹讲过,在战场上也有那种胸口中箭还被救回来的人,杨钧翊只是身体冷了些,那是因为乾清宫的地炉灭了。

他还有救,没错一定还有救!

梁拾意像催眠似地不断向自己重复到,她脑中忽然掠过一句话。

“白先生像你一样救过朕,救过很多次。”

白居岳可以救陛下……梁拾意仿佛拽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她浑身一下有了力气,腾地站起来,回忆着杨钧翊那日是如何打开的暗门,在床边不住地摸索着。

没一会儿,她在墙面上摸到一处凸起,用力按下,暗门打开。

梁拾意用床上的被褥,将杨钧翊裹了起来,尽量不碰到他伤处,小心翼翼地拖进密道之中,然后从内侧将门合上。

“陛下,臣妾一定会找到人救你的。”

她拽下杨钧翊腰间的玉牌,没再耽搁,毅然朝前跑去。

不多时。

梁拾意便摸到此前分岔之处,她又褪下衣裳,用力将身上可能沾血的地方擦了擦,然后蹲下身子,找到了那套太监衣服给自己换上。

接着,直接转向左侧。

左侧的路比右侧长了许多,更是弯弯绕绕,因没有火折子照明,她又跑得急,连连撞了好几下墙。

但最终梁拾意钻出密道,看见不远处亮着灯的文渊阁时,她觉得一切她都赌对了。

杨钧翊说过他最信任的就是白居岳,那这一条道,一定是通向他的。

梁拾意不要命似地奔向那里,因举着杨钧翊的玉牌,并无人拦她。

戌时。

这个时辰文渊阁内唯余一人,还坐于桌前检阅文书、写着票拟。

他听到推门声却没有通传,抬眼看去,只见一个举着皇帝玉牌的小太监,冲到了身前。

烛台的明光映出她眼尾的红痣,他的笔竟在纸上多落出一个墨点。

“陛下在乾清宫遇刺快去救他!”

纵然梁拾意已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拼尽全力说了出来,她求救般,将手抓在了那个应该是白居岳的人衣上。

那人的容貌同她想象般一样,是疏朗的。

略瘦削得呈现出皮下的骨相,既不过分柔和,亦不过分凌厉,眼神落在她身上好似一汪静静的清潭。

但她很快发现,那汪清潭深处,竟是完全掀不起波澜的漠然。

他将眼神从她身上移开,朝外道:“来人,把这个假扮御前太监者,押入暗室待审。”

语气仍是不急不缓,从容不迫的。

但外面的侍卫却十分迅疾地便冲了进来,毫不留情地便将梁拾意扣住,哪怕她手中拿得是皇帝玉令,这些人似乎也只听从于眼前这个男人。

梁拾意慌乱地解释:“是真的,快去救……”

却听那人,又言:“堵住他的嘴。”

她的嘴立时被塞上,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

梁拾意在被拽出去前,看见男人在用手捋平她此前抓过的地方,那仙鹤补图的红衣竟似没有一丝褶皱。

她莫名浑身一个惊颤,骤然懂了他人口中的怕字。

梁拾意被五花大绑着扔进了暗室。

乾清宫内尚有月辉照明,这间暗室则是彻头彻尾地全无光亮。

无法动弹,无法出声。

门“哐啷”关上后,除开她自己的呼吸和一些无谓的挣扎,梁拾意甚至听不见任何声音。

她唯一还有用的感官,传递着由地面渗进衣内的寒冷。

梁拾意以为自己找到水中浮木、救命良方,而产生的一时意气已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巨大的恐惧感。

什么样的人,在听到皇帝遇刺的消息后,神情竟能没有一丝起伏?

除非,他早有预料,甚至就是凶手……

这想法极尽惊骇,梁拾意瞬时便开始竭力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