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 / 2)

仁孝皇后的父亲,哥哥,都得到了善待。

至于叔父一家,琇莹心里想,那更像是康熙竖出来的标杆,像是放在那儿给吸引什么火力的。

琇莹猜,太子应当是看出来了,但太子没有这样说,她就不能这样说。

“太子是觉得今儿个的事,心里听着不痛快了?”

琇莹没敢让太子吃太多的果干,回头吃上火了可不好,把果盘撤下去了,一会儿可就要用膳了。

琇莹说,“太子听听也就罢了。风过耳,云如烟,也很是不必什么都放在心上的。”

赫舍里嫔是噶布喇的小女儿,也没在仁孝皇后跟前长起来,真要说什么姐妹情分,其实是很少的。

小赫舍里氏说是索尼留下的福晋养大的。其实老福晋年纪大了,哪里有什么精力教养小姑娘呢。

噶布喇的福晋要照顾丈夫,他们家里又没有分家,还都住在一起,其实小赫舍里氏多有索额图福晋照看的时候。

跟索额图那边亲近也是理所应当的。被人家挑着说了几句,带着心思进宫这几年都是能看出来的。

人人都知道该安稳的时候,小赫舍里氏同索额图一样心有不甘,也是能够理解的。

大概在他们看来,皇上还是不大宽厚的。

太子仿佛是自个儿和自个儿说话,声音不大,却能叫琇莹都听见。

太子嘀咕说:“汗阿玛要人去问去查清楚,究竟是谁把人放进去的,多半也不会动到索额图的身上去。汗阿玛还要重用他的,有什么事,也是经手的人担了。”

“宜娘娘的话,我都明白。我只是——”

只是什么呢。

太子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如今懂得一些汗阿玛的心,索额图有所求。后宫嫔妃之所求,譬如赫舍里嫔所求,大约还会被宫闱困住,总不能越出东西六宫去,我只要不见她,也能清净自在。”

“可索额图这所求,就不是宫墙能困住的了。汗阿玛还要用人,不能竭泽而渔,我也不能与索额图过于亲近。不见索额图倒是没什么。只是许多年,我也很难见郭罗玛法与舅舅一面,心里,总有些想头。”

太子年纪越长大,其实对亲情亲人就越是想念的。这是人之常情。

他已经失去额娘,阿玛身上还是帝王的身份,先是帝王与储君,而后才是父子,这其中微妙与平衡都是需要掌握的。

大约纯粹的亲人,就只有噶布喇与常海。

只是不知是不是康熙有意无意的,这些年了,太子见外祖父与舅舅,大约也不过两三面,甚至单独说话都是没有的。

太子心里有这么需求,却不敢吐露。

今儿个是凑巧了,也是蓄谋已久,更是寂照和尚的鼓励。

琇莹想,顺治爷可真行啊。

三言两语的几封信,就把事儿推到她这里来了。

看遍身周,太子还真是无人可以倾诉,好像就只有一个她了。

顺治爷可是亲祖父,亲祖父教孙子找得宠的嫔妃求教外祖父的事儿,也真是稀奇了。

只是顺治爷不在宫中,不在京城,甚至不在红尘中,恐怕也不好教太子这样的事情。要是教不好,把人家父子关系就教坏了。

然后,就来为难她来了。

琇莹看外头的风雪越来越大了,心说也不知道康熙和六阿哥洗的怎么样了,怕不是早就洗完了,大概也是知道这里的事,偏不肯早些回来,要留她在这里好好儿和太子相处,为太子解惑。

琇莹随手拿了个六阿哥放在榻上的积木过来,轻轻在窗上磕了磕,外头窗台上的一层雪就应声落了下去。

她温声道:“若是太子想时常见噶布喇大人与常海一面,也没什么不可以的。皇上不会卡着。可是我听太子的意思,似乎心中还有不平事?”

康熙也算是别有用心了。更是别有居心,蓄谋已久。

琇莹瞧得出来几分,别人要是接近太子,他护得跟什么似的,就怕太子被带坏了。

唯是她,巴不得把她往太子身边推。

康熙是默认太子和她亲近的。

这么个大好事,康熙一力促成的,琇莹没什么好退缩的。

太子身边,总要站着一个人的。

哪怕这父子身边是一片漩涡,她也早就卷进来了。若有风雪,那就止住风雪,又有什么事不能成的呢?

第86章 086

◎“跌进他的怀里。”◎

“大阿哥与明珠来往甚密。”太子说了一句。

太子与大阿哥相差不过两三岁。

太子开蒙很早,几乎是还没有满四岁的时候就开蒙了。

那会儿正是大阿哥开蒙的时候。

兄弟俩也算是长成的皇子里面头一批的。康熙还是很重视这两个的教育问题的。尤其是太子。

太子的开蒙是康熙亲自来做的。大阿哥是请师傅教的,但是康熙也会跟进,不会那么轻易就放手不管了。

太子虽然年纪小一点,但在学业上,显然是跟得上大阿哥,或者说是比大阿哥进学的节奏要快的。

皇子之中,也确实会有资质出类拔萃的。太子便是那一个。

太子确实是什么都很出众,完美的皇太子形象也不全然是康熙炫耀的,身上的骑射功夫与所学的东西,那都是这些年实打实积累出来的。

若是个嫡出的皇长子,那大约别人也没什么想头了。

偏偏上头还有个大阿哥。

大阿哥比太子年纪大,越长大想头就越大。

也没人说要兄弟两个比拼什么的。但大阿哥心里就存了这个念头,大阿哥没有说出来,也不会说出来,可就冲着那个劲头,谁能看不出来呢?

也就是大阿哥在学业上实在是进益有限,所以在骑射这方面,大阿哥是下了狠劲儿在练的。

怎么着也要弄出个名头来,不能让人只知道太子,要让人提起大阿哥,也得有个夸一夸的词儿。

大阿哥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也没有很好。

康熙倒也没有着重在皇子之中强调太子的身份。

但太子是储君,有些规矩定下了,是不能够轻易逾越的。太子是储君,就意味着与兄弟们之间不能像寻常兄弟那样相处了。

底下的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在太子跟前都是规规矩矩的,唤太子为二哥。

说起来,也就只有一个六阿哥是例外。

太子与琇莹亲近,这整个后宫之中也是独一份的。

荣嫔与太子没有什么交集与机会亲近,乌雅氏更没有,所以这几个皇子也就一般了。

六阿哥从生下来就得到了太子的亲近与关爱,所以从会说话开始,六阿哥就和别人不一样,就他一个,能唤太子作太子哥哥。

太子不会和小皇子们比什么。

大阿哥这样上进努力,太子的眼睛里自然是总能看见他的。毕竟大阿哥有时候的存在感还是挺强的。

而且大阿哥这个皇长子的身份,在八旗勋贵里头还意外的好用。

要说起来,就大阿哥一个人蹦哒也没什么,不会成太大的事,偏生惠嫔的娘家与大学士纳兰明珠沾亲带故的,这就一下子牵扯上了。

哪怕太子幼年就被立为储君,也总有些人是不满意的。

纳兰氏这里现摆着一个皇子,要是真的有什么前程了,那纳兰氏岂不是就发达了?

大清的皇太子就没有成的先例,也难怪有人总有些不安分的心思。

这边有意,那边有心,这就攀扯上了。

也没在明面上做出什么大动静来。

但太子站在这个位置上,眼里瞧着什么了,心里总归是有些不痛快的。

太子说:“大阿哥叫了明珠叔姥爷,私底下倒是同揆叙也亲近得很。汗阿玛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往来。”

不仅如此,大阿哥与惠嫔娘家的兄弟,也就是他几个正经舅舅也是有来往的,要是想见面,总是能见上的,在京城的时候就是这样,更别说出来以后了。

惠嫔不得宠,但是因为大阿哥的缘故,在宫里还是很有些体面的。

康熙待惠嫔的娘家也不算薄,还是很可以的。毕竟惠嫔的几个兄弟比索额图的几个儿子还是强很多的,尽管几个人能力也不是很出众,但至少人家不犯错。

明珠的两个儿子,那就是十分的出类拔萃了。

大阿哥倒是想两个都搭上,但琇莹也听说了,明珠的大儿子倒是没有很亲近大阿哥,毕竟在康熙身边当差,这点规矩还是很懂得的。

二儿子亲近大阿哥,估计也是明珠的意思。

琇莹听了半晌,也是听明白了。

太子确实是心中不平,他这个皇太子的待遇,和大阿哥的待遇完全不同,也难怪他心里意难平。

在太子看来,这简直是康熙对大阿哥的放任自流。

琇莹看向太子:“依太子看,大阿哥将来的前程如何呢?身为皇长子,就这么一路顺遂的长起来,大阿哥最终能到哪儿呢?”

太子对上琇莹的目光。

太子天资聪颖,从通晓世事起,他很多事其实都是记得的。

旁人都以为他幼年经历的立储因为年纪太小了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太子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当日发生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见了什么人。

太子其实同后宫嫔妃接触的很少。

在钮祜禄氏做皇后之前,太子对后宫嫔妃们的印象都没有那么的深,毕竟他的事儿,都是康熙亲力亲为的。

钮祜禄氏做了皇后以后,太子以为自个儿会和皇后娘娘接触变多,而且看阿玛的意思,也是不反对或者说默认他与皇后娘娘来往的。

可是偏偏太子瞧着宜娘娘面善亲近。

小时候到现在,也有数年光阴了。

当年就觉得宜娘娘漂亮的像是瑶池仙女,他最喜欢亲近宜娘娘,别人慢慢的都放下了,汗阿玛默许,他自己也挺高兴的。

到了现在,岁月光阴或许没有在宜娘娘的脸上留下什么痕迹,但是宜娘娘分明也和从前不一样了。

又许是,因为他长大了,所以在宜娘娘这儿,不再是拿他当作一个小太子来看待了。

太子其实喜欢这样的,喜欢宜娘娘不哄着他,愿意同他好好说话。

太子道:“若是他没有非分之想,一生荣华富贵,亲王爵位,可太平终生。要是想做个征战沙场的亲王将军,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但亲王,也就是到头了。

太子这话说的还是挺大胆的,也是真心话。

琇莹道:“太子心里明白。将来莫说大阿哥,便是宫中这些皇子,也都是太子的兄弟。太子也不必想别的。皇子们长大了,为皇上分忧,在太子这里也是一样的。”

“太子很不必将他们看做竞争对手,如若换个角度看看,皇子们现在所学所经营的一切,将来不都是为皇上和太子所用么。”

因此很不必防着,也很不必计较这些。

琇莹还是不想太子这么早就开始提防兄弟了。

太子若是能换个心思,学会拉拢一下兄弟们,将来局面也未必会那么难看的。

琇莹这话也是直白大胆的。可若是不这样讲,拐弯抹角的,只怕太子想不透彻,到底误事。

太子一瞬豁然开朗。忽而觉得大概真的是自己有些狭隘了。

他是想要对立,是心中不忿,想的是区别对待,却从未用自己太子的身份去想过,应当如何化解。

如果用储君和太子,还有哥哥弟弟的身份来看,宜娘娘所说的,绝然是个很好的办法。

只要他肯放下成见。未必是不能成的。

本来太子自个儿心里也意识到了,自己对大阿哥这样有敌意是不成的,大阿哥对他尚未表现在明处,如果太子的态度有所改变,不单单会影响皇子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朝臣之间的关系,会有意想不到的动荡。

太子自己想不明白,因此才一定要求助的。

现在有个法子,那也不错。

太子决定:“那我试试。”

换个思路换个角度,好好试一试。

琇莹点头:“太子试试吧。”

太子现在还年轻,试试总是没错的。毕竟现在大阿哥身边还没有别的小阿哥帮衬呢。

太子解开了心结,便想回去好好想一想。

今日还有功课没有做完,太子也得回去了。

琇莹没留太子,打发人好生送太子回去了。

风雪似乎小了些许,琇莹坐了一会儿,便起身,要去看看六阿哥和康熙。

这洗澡洗了这么些时候,也不知道父子俩怎么样了。半晌没个动静,康熙也不回来,她亲自去看看。

先去了洗澡沐浴的地方一瞧,真是大开眼界,地上跟发大水似的全都是水,奴才们正在里里外外的收拾,估摸着还要好一会儿才能收拾干净。

琇莹在外头瞧了几眼,看样子父子俩沐浴的时候还玩得挺开心的,六阿哥的玩具*都散落了一地,琇莹想幸而她没来,不然可真是伺候不来。

奴才们说万岁爷和六阿哥去了六阿哥自己的屋子安寝。

琇莹就知道康熙是故意的。

她就往六阿哥的屋子那边去。

还以为会听见些动静,没想到去了在外头听了听,倒是安静得很。

悄悄往里头一瞧,六阿哥似乎睡着了。

康熙在旁边陪着,眼睛闭着,也不知道这位万岁爷睡着了没有。

琇莹进去瞧,好生看了一会儿,心里想笑,唇角勾起一点来,故意小声说:“万岁爷睡着了么,那臣妾就不打扰了。”

说完作势要走,结果当然是没走成。

被康熙一拽,就跌到他的怀里去了。

六阿哥是真睡着了,完全不知道阿玛额娘在他身边抱成一团。

康熙就是装睡的,这会儿抱着琇莹不让她走,亲她的鼻尖,热息霸道,说:“不许走。”

“只许在这儿陪着朕。”

第87章 087

◎“越来越离不开你。”◎

琇莹也没想走的。

康熙将她一抱,摆明了挣脱不来,琇莹顺势半推半就的亲上去了,等好不容易放开了,琇莹还有点气息不稳。

“万岁爷真霸道。”琇莹嗔怪一句。

康熙就笑起来,和她咬耳朵:“难道朕的莹儿不喜欢?莹儿不就是喜欢朕这样?”

琇莹不回答,康熙就缠着她问,琇莹还是怕把六阿哥给吵醒了,只好红着脸亲了亲康熙,求这位万岁爷别缠着不放了。

康熙瞧了瞧她的脸,唇角噙着一点笑,大发慈悲放过了他的小姑娘。

有这么几年了,这丫头脸皮还是这么薄啊,经不起逗。

但又偏偏让人觉得喜欢。

康熙小声说:“六阿哥睡熟了。你又不是不知道,睡得这么沉了,别说是说话了,便是打雷也是醒不了的。”

琇莹在康熙怀里,声音更小些:“臣妾知道。”

知道归知道,但是也不能当着儿子的面太过分嘛。亲一亲什么的就已经可以了,再有别的,琇莹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的。

还好康熙没有别的什么,就是两个人密密实实的抱在一起,好好儿说话。

往那边瞧了六阿哥一眼,这孩子睡得真好。

小孩子没心事,身边的人样样事事都安排的好好的,也不必费什么心思,这孩子无忧无虑的,当然睡眠质量是很好的。

以前遇上暴雨,第二天早上起来,还瞧见过六阿哥一脸懵的来问她,为什么地上都是水的话,可见这孩子心多大。

“太子回去了。”琇莹说。

虽说出门在外,住的地方肯定是比不上紫禁城的。但是康熙是天子,如今的大清也早就比入关前更加的强盛有钱。

这回东巡是往回去祭祖的,声势浩大,更不可能让皇上吃什么亏。

吃苦也轮不到皇上与皇子,还有随行的嫔妃们。

六阿哥是如今康熙最小的皇子,又十分得宠,琇莹更是康熙身边唯一得宠的嫔妃,因此六阿哥的住处,那自然也是极好的。

这床榻也是大,六阿哥睡一边,琇莹与康熙睡一边还挺宽敞的。

虽然不常过来住,但奴才们将这儿收拾的很好,很干净,琇莹和康熙还有六阿哥躺在榻上,自然是温暖舒适的,也难怪六阿哥睡得这么好。

琇莹倒也有些昏昏欲睡了,康熙沐浴过两回了,替六阿哥沐浴这一回洗的更彻底些,身上的气息好像雪后青松,琇莹闻着神清气爽的,想说了话后再抱着康熙歇一会儿。

康熙就更不累了。

今儿个下雪,他不过出门了一趟,也没有跑马,没什么太大的活动量,回来给六阿哥沐浴玩耍一回,也算不得什么。

现在歇着也不错,但不困的。

顺势摸了摸琇莹的头发和身上,都是干爽的,瞧着琇莹的状态是好的,知道琇莹没有因为在外头淋了一点雪而生病,康熙的心就放下来了。

对于琇莹的话,康熙也就是随意点了点头,倒是没有说什么。

琇莹可不相信康熙真的就这么不在意,她特意起来看了看康熙的眼睛,笑着问:“万岁爷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康熙想了想,说:“饿不饿?想不想吃点东西?”

琇莹哼了一声:“万岁爷这是不想和臣妾说太子么。”

“万岁爷是不是偷偷听臣妾与太子说话了?”

康熙说当然不是:“朕是真怕你饿了。”

琇莹就笑:“臣妾和太子方才在隔壁吃了些果干,现下不饿。万岁爷要是饿了,倒是可以吃些什么。”

就是要再这儿吃的话,怕是六阿哥就睡不得这么沉了。

吃东西就一定会有香气,那六阿哥不醒才怪。

康熙倒是也没有那么饿,回来的时候其实吃了点东西的,和琇莹一块儿沐浴过后吃的,这会儿不过嘴上说说罢了。

倒是也不是不想和琇莹说太子,是当真不在意。倒是很放心让太子和琇莹说话。

但凡太子心里有什么疑惑的,同这丫头说一说,必定是能解开的。

康熙其实是有悄悄过去听一耳朵的,听完之后,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自个儿回来了,让他们在那边安安静静的说话。

太子大了,有些事儿父子之间也不好说的太明白和直接。

康熙也是这一两年才慢慢意识到的,他和太子之间,可能做不到他在太子小时候所期望的无话不谈的帝王与储君之间的关系。

他曾经是这样想过的,但有些话他说不出来,太子也无法深切领会,确实是需要一个人在中间这样融洽一下。

从前他想着,寂照和尚或许能做这样一个人。

但人家还不乐意呢。也确实是不合适。毕竟是个红尘外的和尚了。

有些话哪怕是真的在其位,也很难说出来的。

后来他就想,或许钮祜禄氏这个皇后可以做这样一个人。

钮祜禄氏没有皇子,又是皇后的身份,和太子相处得好,也是挺好的,若不是这样,康熙也不能放心。

康熙是给过钮祜禄氏机会了,但她没有抓住,而且太子与钮祜禄氏大概也是没有亲近的缘分,就只能这样不冷不热的相处了。

钮祜禄氏大概也低不下这个头,早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不服气赫舍里氏,想着太子的身世,大约也还是不愿意屈就的。

那既然不愿意屈就,他做帝王的时候,钮祜禄氏一族就这么冷着吧。等以后的继任者,看看谁愿意给他们出头的机会。

太高傲的臣属,总是需要些时间来压低他的头颅的。不压一压他们的傲气,便不知道谁才是主子。

到底还是有这么一个人的。

琇莹能与太子融洽,太子愿意相信琇莹,康熙心中甚觉安慰。

总算还是有这么一个人能给太子说说话,倾听倾听太子内心的声音。

这就很好了。

琇莹说:“万岁爷要是不全程盯着,难道不怕臣妾教导些乱七八糟的给太子,将来出现什么难以收拾的场面么?”

康熙垂眸笑起来:“能有什么难以收拾的场面?”

“朕在太子这里,也不是局外人。身在局中,太子年幼,看见的是最少的。你跟在朕的身边,至少这几年总学了些东西的。也就只有你,能教给太子,叫他看看朕看见的东西。而这些,他东宫的那些师傅们,怕都是不敢教的。”

琇莹又爬起来看康熙:“臣妾觉得万岁爷话里有话。”

康熙含笑:“朕当然话里有话。莹儿能听出来吗?”

琇莹思忖:“臣妾不知道想到的是不是万岁爷要说给臣妾听的。但似乎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好像说出来就不对劲了。”

琇莹怀疑地看向康熙,“万岁爷该不会是在交代臣妾什么事情吧?臣妾怕自个儿想歪了。要不然,还请万岁爷明示。”

康熙把人一抱,一时忍俊不禁:“朕没和你打哑迷。”

琇莹一脸我可不信的神情。

旁边的六阿哥翻了个身,睡梦里一脚蹬过来,康熙反应可快,抱着琇莹躲过去了,两个人都笑,差点就笑出声了。

还好忍住了。

六阿哥自个儿把自个儿弄了个四仰八叉,但就这样这孩子居然还没醒,又沉沉睡过去了,也是真的神奇。

在这儿没耽误多久,便又继续启程了。

琇莹先前就猜测康熙不会怎么样的。

果然在查清楚确实是索额图做的手脚后,康熙也没动索额图,只管将那些插手的人全都处置了,然后这事儿就过去了。

小赫舍里氏那边也不许再随意乱走了,康熙有话,让荣嫔节制小赫舍里氏的行动。

也就是说,要荣嫔管着小赫舍里氏不许再乱来了。

从这儿再往北走,离漠南草原上的部落就近了许多。

别的部族倒是也殷勤,但其中,要属科尔沁是最殷勤了的。

还没怎么到地方,就派人来护送,又派人来接,生怕康熙不肯去草原上,不肯让这次的草原会盟让科尔沁来参与护卫的工作。

这一回的会盟,康熙其实是早就打定了主意的,但也是出京之后才透露出来的,为了这个,是筹备很长一段时间了。

琇莹跟着康熙,陪伴他这么久了,能看出来他的野心,更知道他的野心。

草原上只是编旗还真是不大让人放心,要是能一口吃掉,自然是更好的。

可现在,不是一口吃掉的时候,最好的法子,就是徐徐图之,取而代之。

等蒙古各部察觉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全然变成了大清的臣属,那才是最精彩最好的时候。

而这样做,需要的就是从高层渗透,而非暴丨力夺取。

皇子就六个,公主就四个,这可不是数量多可以随意婚嫁联姻的时候,这些年里,公主也是在慈宁宫小书房里精心教养出来的。

要说康熙这心思是什么时候有的,琇莹虽然没问过,但心里大概也能想到。

那承乾宫被查出来全是损药的时候,又爆出来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人干的时候,康熙就已然下定决心了。

“到了科尔沁为朕所用的时候了。”

康熙远远的望见草原,牵着琇莹的手,说,“莹儿,好好助朕一臂之力。”

琇莹莞尔一笑:“臣妾可从没有让万岁爷失望过。”

跟前没人,康熙贴过去亲了亲怀里的人:“对,你是朕的好姑娘,好帮手。朕真是,越来越离不开你了。”

琇莹也笑。

一步步,来时路,仿佛都在眼前。

康熙说得对,也不必回头,只管跟着他往前走。

那已经是一片全然不同的崭新天地。

第88章 088

◎“宜娘娘的体贴与温柔。”◎

大公主到了可以相看的年纪,成婚自然是还早的。

康熙的意思,现下就这么几个公主在身边,大公主虽然是恭亲王所生,但从小生下来就抱到了宫里来养着,那就是康熙的亲生女儿,和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都是一样的。

可不能随便就这么嫁出去。也不想嫁得那么早。

可以早早的将额附选出来,观察个几年,如果好,那等公主到了年纪,就让两个人成婚,如果不好了,那中途再换人也是很可以的。

康熙既有了这个心思,想着要整顿一下蒙古各部,这公主嫁哪里不嫁哪里,选择的余地也就大一些,情况更会好一些的。

为了让公主婚后能够健康的生活,并且在嫁过去后不要当个纯粹的花瓶,这成婚的年纪是定在十六岁以后的,基本上也就是十八岁成婚了。

毕竟蒙古部族的夫人们,掌权做主的不在少数,这样长大了成年了再成家,才能够在部族之中掌握话语权。

几位公主在慈宁宫小书房里读书,然后接受太皇太后的教导,那毕竟都是理论知识,康熙这回将公主带出来,让公主往北边出关走一遭,在草原上逛一逛,就能直观的感受到一些真正的草原部族是个什么模样。

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还小,尚还可以再等一等,先可以再看一看。

倒是大公主,要在这回的会盟中将额附的人选暂定下来。

再等个几年后成婚。

康熙选额附的标准也没有藏着掖着,公布出去之后,倒是丝毫不减草原人的热情。

太皇太后与皇太后这一回都没有出来,康熙的意思,是要让大公主跟在琇莹身边,让琇莹替大公主操持一二。

倒也不是不信任皇后,实在是钮祜禄氏对太子和皇子们都只是那个模样,康熙是真不敢将大公主托付给钮祜禄氏。

横竖琇莹是仅次于皇后的宜妃,在康熙身边是最得宠的,将大公主托付给她也是名正言顺的,没有人能对这个说嘴什么。

康熙私底下也和琇莹说过了,她生在盛京,又是长到十四岁才进京选秀的,生在盛京的这十来年,可比现在的太皇太后与皇后更熟悉漠南草原蒙古部族上的事儿。

大公主与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都处的好,姐妹几个关系是很亲近的。

琇莹把大公主带在身边,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总跟着,一排小姑娘个头慢慢溜下去,像一串什么似的,瞧着真是可爱得很。

不涉及正事儿的时候,琇莹当然爱带着小姑娘们一起玩耍。

可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还没有到年纪,琇莹不想让小姑娘们这么早就接触婚嫁之事,哪怕小姑娘们聪明得很,大概心里早就猜到了,但是琇莹还是想她们无忧无虑的单纯玩几年,不用这么早就操心这些事。

所以有时候,会把三位小公主送出去,叫她们自个儿玩去。

大公主的事,现在是琇莹操持,说句实在的,恐怕在大公主的事情上,钮祜禄氏的话语权都没有她的大。

也正因为是这样,琇莹才更要慎重。

前儿在陵寝那边雪下得大得不得了,到了这边来,却总是晴好的天气。

不辜负这样的好天气,琇莹就带着大公主出来骑马了。

康熙还要会见蒙古部族使者,没有一起来。

琇莹也没带着六阿哥,打发六阿哥去找太子,太子那边读书,大概还能拘着六阿哥多看几眼字,要不然等六阿哥明年开蒙的时候,准保不能好好读书了。

小公主们被跟着那些蒙古王爷郡王来的蒙古格格们请去玩儿去了,有让人好好跟着的,琇莹安排妥当后,叫她们好好的放开心去玩。

琇莹这里让大公主自己挑马。

碧蓝进来道:“主子,恭亲王侧福晋来给主子请安了。”

恭亲王侧福晋先去给皇后请安,然后才来的琇莹这里。

琇莹看了大公主那边一眼,心知侧福晋这个时辰来,也是用心良苦。

都是常来常往的,不知道见了多少回的亲戚,也没有必要避着,琇莹就让碧蓝将人请进来,然后笑着邀请恭亲王侧福晋一同骑马去。

大公主挑了马回来,听见说恭亲王侧福晋也一同去,有点愣了愣,但也没多说什么,好好儿的见过了。

琇莹对恭王侧福晋笑道:“侧福晋是会骑马的。大公主正好在挑,惯常的马都没挑上。这一批是科尔沁送来的,就只当是试着玩一玩儿。我替侧福晋挑一匹吧。”

侧福晋当然不会说不好,说都听宜妃娘娘的。

其实大公主从生下来就抱到了宫中抚养,按规矩,现在大公主就不是她的女儿了。

可总有一层亲缘关系在。侧福晋心里总是惦记的。

这层惦记,在恭王面前都不敢露出来,更别说在外头。

侧福晋也就只敢在规矩底下悄悄的望一眼,生怕因此连累了什么生出什么事端来。

别人那里都是规矩森严,侧福晋是一步不敢踏错的。偏偏宜妃娘娘是好的。

哪怕侧福晋从没有同宜妃娘娘说过什么,却还是能感受到宜妃娘娘若有若无的维护,就好像现在这样。

仿佛是心照不宣,又仿佛恰到好处。

侧福晋自个儿私心里想着,这样体贴温柔又不失规矩的美人儿,难怪万岁爷眼里心里丢不开的。

就连侧福晋自己,心里都对宜妃娘娘充满了感激。

要不然,宜妃娘娘是很可以将她打发走的,又何必要留她一起呢。

还让她和大公主一块儿挑科尔沁送上来的马。

其实侧福晋心里头是有点没底的,都说大公主的额附要从科尔沁的小郡王里头挑,可谁不知道科尔沁先前那事呢。

侧福晋是担心大公主吃亏。

但在这件事上,侧福晋心里也很清楚,她是不能够说什么的,哪怕问都不能问。

琇莹去骑马的地儿,是康熙御用的。

别人都不能随便去,唯独她可以。

今儿就是要好好畅快畅快的,所以带着大公主和侧福晋来了没人的好地方。

要是去了外头,没一会儿,那些蒙古王妃福晋夫人们就要围上来,那只怕就不能清清静静的和大公主说话了。

大公主的骑术还是很不错的,琇莹看了频频点头:“马不错。人更好。”

“咱们的大公主将来驰骋在草原上,也该有这股子气势才好。”

大公主的脸有点红,小姑娘从小就聪明,现在也没什么事儿避着她,很明白的就听出了琇莹话里的意思,她有点不好意思,但学了这么多年,就连不好意思也是落落大方的。

大公主眼睛很亮,说:“儿臣不会辜负宜娘娘的话。”

琇莹就笑。

她们过来这边说话,奴才们都远远的候着。

下了马,放马儿各自去玩耍。

琇莹同大公主一起走,恭王侧福晋在后头远远的跟着,没有靠得太近。

琇莹道:“皇上想过了,若将你放在别处,总是不放心的。科尔沁欠皇上,欠大清的太多了,他们求娶公主,是要弥补,是想补偿,绝不敢对你不好。”

“况且,皇上要做的事儿,也还是得从科尔沁开始。把你放在这儿,我也能放心些。你在这儿就是自由自在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敢阻拦你。只有你在这儿立住了脚跟,将来你的妹妹们,路就更好走了。”

大公主点头:“儿臣明白。”

琇莹摸了摸大公主的头发,回身瞧了一眼,才说:“方才说的,是大节。这些时这些事,已经与你说过许多了。甚至你在慈宁宫的这些年,学的就是这个。你阿玛教导你的也是这些。咱们就不多说了。”

“这是你的大事。我要说的,是你跟在我身边这些天,科尔沁三部的王妃郡妃夫人福晋们,也基本都见过了。那几个小郡王也都接触过,你心里瞧中哪一个了?”

琇莹温声道,“这事儿,我和皇上谈过,人选就那么几个,但可以你来定。总归过几年,是你要过日子的。大事之外不外乎四季春秋,诗酒冬茶,两个人过不好,受苦的是两个人。”

“额附是别人家的儿子,咱们不心疼,可咱们心疼的,是自己家的闺女。所以,你得好好选一个。”

大公主眼睛有点红,大公主很感动。

其实大公主对琇莹是很依恋的。

从太子到公主们,除了大阿哥、五阿哥之外,宫里又有哪个皇子公主对宜娘娘不依恋的呢。

但凡是得到过宜娘娘关爱的,尤其是从小就有的渊源,就没有不依恋宜娘娘的。

大阿哥和五阿哥,那是各有缘由,强求不得,也没人说什么。只能说是同宜娘娘没缘分。

大公主悄悄看了恭王侧福晋的方向一眼,宜娘娘的体贴温柔,她心里都是明白的。

大公主说:“儿臣听宜娘娘的。宜娘娘说谁好,儿臣就选谁。”

琇莹忍俊不禁:“这是傻话。这也就是你这样的女儿家才会这样说。这怎么能叫别人选?”

琇莹笑起来,“就得你自己选。选不好也没关系,什么时候觉得不好了,咱们就换一个。没得说大清公主还得受委屈从一而终的。”

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选额附就是这么豪横。

第89章 089

◎“要不,再生一个?”◎

大公主其实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

再者也确实是年纪小,还年轻,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不知道琇莹一定要让她自己选的用意和深意。

大公主在太皇太后跟前接受教导,在慈宁宫的小书房读书学习。

因为她是最大的,自然学的东西接触的东西都要比妹妹们快一些早一些。

基本上接触的学到的都是有关政治方面的。

康熙虽没有和太皇太后细致的谈过他的打算,但是太皇太后毕竟是历经三朝的人,很有一些时候,也是站在大清□□势最前沿的人。

太皇太后心里很明白,草原上的蒙古各部以后都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或者说,是现今这样的局势之下,并不是皇上愿意看见的。皇上一定会想要将草原各部更牢固的控制在手里。

她的孙儿雄心万丈,在收拢了三藩之后,必然就是海战,之后就是要把目光落在草原上的蒙古各部了。

而公主们,也一定是有她们的用武之地的。

因此太皇太后在教导公主们和制定公主们的课程规划时,就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公主们的政治手段及眼光之上。

有关情丨爱之事,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太皇太后原本的观念中,就对皇家之人,尤其是帝王会有爱情这件事是并不赞成甚至深恶痛绝的,太皇太后认为这会耽误很多事情。

而皇家的人,若没有那么大的责任在身上,能在既定的婚姻中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那自然是好事。若不能,这侍妾或者妾室的位置,不就是为了宠爱设置的么。

而皇家的格格公主们,这方面就得不到什么基本的保障了。太皇太后是想着,这么多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不能够奢求,不能够得到,那不如就认命。

及至后来许多事,去五台山见寂照和尚,又因为琇莹与康熙之间的事有所触动感悟,认识到了自己的想法是有些偏执的。

若是能让公主们掌握自己的命运,那情丨爱之事就更不会是首选了。

因此,哪怕大公主已经长成了少女,甚至可能会有的青春萌动,可能会有的情窦初开,也都不在太皇太后的计划之中。

也没有人教导大公主该如何调整和面对自己心态上的一个变化,大公主自己接触的少,也不好意思问什么,自己摸索下来得到的方法,就是尽量不去想。

不去想就不存在,就不需要考虑。

只需要考虑长辈们教导的东西就可以了。

而现在,宜娘娘却和她说,不是这样的,这些也是同样需要考虑的,甚至是重点需要考虑的。

草原上开阔,水草丰美,康熙圈起来的地方,更是风景如画。

琇莹同大公主慢慢儿的走,慢慢儿的说话,慢慢瞧着草原上的落日余晖。

琇莹说:“到了如今,你可不是一点儿感觉都没有的。跟我在这儿,就咱们两个人,你可以慢慢回想那种感觉,不必紧张。咱们可以慢慢来。”

琇莹像大公主这么大的时候,身体上是个小姑娘,但其实心理上并非是个懵懂的小姑娘。

从小胎穿,尤其是姐姐入宫后,琇莹就知道自个儿将来的身份了。

既然知道要进宫选秀,又是从内务府进去的,琇莹就不会让自己有什么萌动的少女心思。

很多的事情在进宫之前就想好了,进宫之后见着了康熙,后来一日日的相处下来,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又怎么去做,琇莹老早就想的透透的了。

可是大公主不一样。

大公主早些年接受的教育,并不涉及这方面。琇莹虽与大公主接触多,但也并不想揠苗助长,所以从来不说这些。

现在是时候到了,琇莹就和大公主慢慢说起来。

大公主想起最近这些时候跟在琇莹身边见到的那些人。

她知道,能被这些蒙古王妃福晋夫人们带在身边的小王爷小郡王还有台吉们,都是皇上遴选过的,是可以作为她将来额附的人选。

是被允许到她眼前来的。那些不够格的,根本就不会让她看见。

蒙古各部,尤其是漠南蒙古,这一次的会盟,漠南蒙古各部是来得最齐全的,其次是漠西蒙古,漠北各部基本上没什么人来,来了也没有说想要参与这件事的热情。

因为大公主的额附是要经过观察的,观察个几年之后再成婚,必然要遵守很多的规矩。

漠北蒙古与大清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他们不能接受与大清公主的联姻是这样的。

他们是想要个公主回去联姻,不是要娶个麻烦和注定掌控他们的人回去。

大公主在太皇太后处教导几年,已经很明白草原上的局势了。

漠北蒙古几部中,不服大清者甚众,将来是迟早要反的。

她是如今头一个要联姻蒙古的公主,太皇太后和皇上的意思,都是不让她远嫁的,只会在漠南蒙古几部中选。

而很显然的,科尔沁是最好的选择。

大公主回想这些时日见过的科尔沁的小王爷小郡王,还有几个台吉,心里其实很拿不定主意。

琇莹瞧着小公主一会儿皱眉,一会儿脸红,一会儿又举棋不定的模样,很是有趣,就勾唇笑起来。

大公主看过来,小姑娘不住羞恼:“宜娘娘笑话我!”

琇莹爱怜地摸了摸大公主的脸:“往日里你是最成熟稳重的,这样儿可是少见的。但我觉得这样很好啊,你想想,难道将来你和你额附过日子,也要叫他看见你,就像是上峰和下属的关系么。”

“难不成,你发号施令,他去执行。那叫什么夫妻啊。”

大公主闻言若有所思。

琇莹慢悠悠地道:“科尔沁三旗中,这回来的青年才俊不少的。能放在你跟前叫你看见的,都是与你能够匹配的。用皇上的话说,就是尚能入眼的。”

几个年岁大的,满了十八岁的就不做考虑的。

年纪大的身边肯定跟了人,纵然没有正妻,也不可能真的等几年等大公主长大嫁过去。

康熙和琇莹都不想让大公主受委屈,就还得从年纪相仿的小王爷小郡王这些里头找。

想求娶公主的,也都是真心实意愿意等几年的,成了额附之后,自然也是愿意和公主好好相处的。

“但是这些人里头,肯定会有真心实意的,也会有投机取巧的。”

琇莹道,“你们夫妻将来一起过日子,总不会是分开的,要朝夕相处,总是要性情相合,两个人才能过得好。你是大清公主,他因着科尔沁的身份,天然觉得矮你一等,可他也是科尔沁的小王爷小郡王,咱们就不能真的觉得他低人一等,将他踩下去了,那长此以往,这日子还怎么过?日子过不好,正经事也就办不好了。”

“还有一层,选个喜欢你的自然是最好的,可也不能是你自个儿不喜欢的。也别想着什么培养感情以后可以慢慢喜欢。第一眼瞧着不喜欢的,以后也不会喜欢。就还得是顺眼的,能有感情的。但是这感情呢,又不能给的太满了,你要是给的多了,人家觉得理所应当了,你这里的主动权就丧失了。你啊,就得让他觉得不够,对你欲罢不能,这才是最好的。”

大公主听得很认真。

听着听着,大公主就想,这大概是宜娘娘的经验之谈。

宫里可没人听见宜娘娘说这个。宜娘娘轻易也不会对人说这个。

大公主想,宜娘娘从入宫就得宠,专宠了这么多年,是不是就是照着这些个心思做的么?

大公主心里也只是这样想,并没有问出来,也不会问出来的。

大公主只是把这些想法在心思存着,反正是绝不会跟人讲就是了。

就那么几个人,说透了想透了,其实也是很好选出来的。

大公主给琇莹交了底:“宜娘娘,我觉着,海日勒可以。”

琇莹一听就笑了:“是了。这个倒是不错。”

她和康熙心里,其实取中的也是科尔沁左翼旗的海日勒。这位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的小郡王,身份上是没得说的,关键和大公主年岁相仿,大一岁,身边很干净,而且很喜欢大公主。

海日勒长得也很好,模样很周正的。

大公主过几年嫁过去,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绝不会对大公主不好的。方方面面都有康熙看着,是最好的人选。

可见海日勒也入了大公主的眼。

人选定了,还要观察几年,等大公主过几年再成婚。

剩下的事儿就不必大公主劳心了,自有康熙去操持。

草原上这几年不太平,康熙还要等这次会盟后整顿个几年,之后再说大公主的婚事,这也是早就定好了的。

琇莹让人送了大公主回去,再送恭王侧福晋的时候,琇莹对着侧福晋笑了笑,没说别的什么,只说让侧福晋好生保重身体,那侧福晋一听,再瞧琇莹笑盈盈的模样,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

等琇莹回了康熙这儿,康熙闲下来,刚打发走了六阿哥。

六阿哥闹着要烤羊吃,但一只羊太大了,他一个人吃不了,就跑出去请哥哥们来,要大家一起吃全羊宴。

六阿哥也是为了吃一点儿不嫌累,跑出去挨家挨户的请人去了。

倒是琇莹和康熙这儿清静了。

康熙把琇莹抱在怀里,手掌不自觉的在琇莹柔软的小肚子上摩挲。

琇莹动了动,忍不住就笑:“臣妾怎么就生了个这么闹腾的小阿哥呢。”

康熙也笑:“和大公主骑马尽兴了吧。”

“小子闹腾,要不然,你同朕再生个乖巧的小公主来疼一疼?”

六阿哥一晃都要启蒙读书了。这也有好几年了吧。

康熙出神地望着琇莹,这丫头是不是也该有动静了?

第90章 090

◎“你就是仗着朕喜欢你。”◎

琇莹这些年身体一向都是很健康的。

加上康熙也很注意,太医都会定期给琇莹诊脉,但凡有个什么小问题或者哪里不好的,总在最开始萌芽的时候就慢慢调理好了。

琇莹似乎也不是易孕体质,要果真是,康熙与她在一起的时候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这几年怕是早就有孕好几次了。

顺其自然而来,倒是一直都没能有孕。

有关琇莹怀孕的这件*事,康熙是一点不着急的,太皇太后那边半点不催,皇太后更是不管事,皇后压根在这件事上插不上嘴,所以没人说什么。

康熙已有太子,几个皇子从小长起来,个个都很是不错。

公主们也都很出众。

皇子公主人数虽没有那么多,但比之顺治爷的时候可是强多了。

康熙大权在握的,又过了这么几年,是真没几个人敢当着皇帝的面说这个了。就算是有些人私底下有什么牢骚抱怨,也只敢私底下自己与人说。

就连琇莹自己也觉得,好像确实是到了可以再有一个孩子的时候了。

但是这事儿可不归琇莹自己说了算。

什么时候能有,什么时候会有,那得看缘分。

是能有个小公主,还是再有个小阿哥,那也是要看缘分的。

虽然琇莹自个儿心里觉着,八成还是个儿子。

这样的事情,恐怕着急也是急不来的,欲速则不达,还是得放宽了心,说不准某一日就有了。

“随缘是真,可也不一定都要等缘分。”

康熙轻笑道,“咱们自个儿,是不是也得努努力。”

琇莹有点脸红,小声道:“咱们还不够努力么。”

明明是很努力的。

琇莹才骑了马回来,这样运动一番,原本就健康的肤色看起来更是红润透亮。

这几年娇养下来,琇莹既还有小姑娘时期的纯稚情韵,又有这个年纪的风丨月情韵,在她身上淋漓尽致,总是叫康熙瞧着怜爱不已。

康熙就有点动了心思了。

在琇莹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琇莹的脸更红了,不禁低声娇嗔:“万岁爷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康熙笑着把人贴紧自己:“朕向来求知若渴,怎么可能不知道?朕知天文地理,你的事,朕更是知道了。”

“要不要?”康熙含笑问。

琇莹没法子,又有点心动,还是点了点头。

康熙就把人抱到床榻上去了。

琇莹陪伴在康熙身边,康熙几乎是与琇莹朝夕相伴的,和她这么在一起,自然琇莹的许多事情康熙都是知道的。

她的月信向来都还是挺准的,前后不怎么错日子,康熙对琇莹有孕的事,其实态度也是比较随意的。

这丫头还年轻,倒也不必那么着急就喝药调理。

该有的总会有的。况且两个人还有六阿哥在呢。

也就是方才抱着人说话的时候,康熙突然想起来,好像有一回琇莹诊脉的时候他就在跟前。

太医似乎说起过如何容易受孕的情形,但那会儿两个人都没有在意,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可康熙的记忆力那绝对是很好的。

这么多年学习和工作锻炼下来,这位万岁爷几乎到了过目不忘出口成诵的地步,稍稍一想,就记起太医当时说的办法来。

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和琇莹在一起,是比较容易怀孕的。

康熙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可不是巧了么,就在今日。

那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帷帐放下来,里头自成天地。

琇莹身上都有点红了,几乎都有点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感觉到康熙爱怜地亲了亲她,问她大公主的事。

琇莹缓了一会儿,才低声说:“和万岁爷想的一样的。大公主选的海日勒。想来应该是不错的。”

她声音都哑了,就着康熙喂过来的水喝了,才觉得舒坦了许多。

两个人还都有点想要孩子,这一回努力了,就不那么着急去洗漱了,康熙抱着琇莹缓了好一会儿,打算先说说话,要等一等,多等一会儿再说。

康熙道:“朕看过,你也瞧过,太皇太后心里也是满意的。只管错不了。将来若是都走了眼,那就给大公主另选一个。先看个两三年,朕也不定准就是他。两三年后,要是他不长歪了,就许别人婚嫁,让大公主和他订婚。”

似乎是等的差不多了,康熙才抱着琇莹去洗漱。

外头六阿哥要的烤全羊早就烤起来了,六阿哥请来的人还真是挺齐全的,都给六阿哥面子,都来了。

满满当当的坐了一屋子的人,喝茶吃点心,等着吃烤羊。

嫔妃们没请,外头张罗的是六阿哥,太子听见消息,结了课业过来,张罗的人就变成太子了。

太子到底是比六阿哥周到些。

六阿哥没想那么多,请客的地方也不是他住的地方,更不是分配给琇莹住的地方,而就是在康熙住的地方。

康熙这里大得很,他们在这儿吃东西,也是挺好的。

但是实际上和康熙并不会冲突。

可到底是御前,能见到康熙的机会肯定是很大的。

来的人心里都很清楚。

皇子里头,大阿哥和太子叫保清保成,三阿哥四阿哥是亲兄弟,一个叫长生,一个叫长禄,庶妃乌雅氏所生的五阿哥跟着叫长禛。

再就是琇莹所生的六阿哥永曜。

大阿哥自诩是皇长子,与太子关系清淡,和底下的小阿哥们就更不怎么亲近了。

三阿哥四阿哥是荣嫔所出,长生又是琇莹救过的,荣嫔和琇莹关系也不错,所以三阿哥四阿哥和六阿哥关系就很好。

五阿哥在里头跟哪头关系都不怎么亲近。就像他额娘,至今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庶妃。

大公主领着公主们来了。

公主们当然和六阿哥亲近了,所以就显得这群人里头,大阿哥与有点沉默的五阿哥很是显眼了。

大阿哥可不管这些,只管坐着。他觉得自己是皇长子,连太子都比他小,就很是只拿自己当大人了。

这场合又不能不来,就只这么坐着。

大公主也不想冷落了五阿哥一个人,就带着五阿哥一起说话。

大阿哥说:“你说请咱们来吃烤羊,说汗阿玛也在的。汗阿玛为何不来?你莫不是哄骗了我们?”

大阿哥这话是对六阿哥说的。

大阿哥要是虎着脸,说实话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都还是有点怕的。因为大阿哥很壮实,又在骑射上下了狠狠几年的功夫,他拳脚厉害,别人不敢惹。

六阿哥不怕,六阿哥就要说话。

太子先说了:“你是大哥,吃了六弟的烤羊,还要质问他。没有这样的道理。汗阿玛临时有事,就算不来又能如何。你莫非就只是为了能见汗阿玛,而非是这样兄弟和乐。”

“六弟一片心意,咱们也是难得聚在一起,和姐姐妹妹弟弟们说说话,难不成大阿哥心里就不自在了?”

太子后来的话说的和缓,更是带着笑说的。

像个做太子的样子,更像个弟弟哥哥的样子。

大阿哥实在就不好说什么了。

实际上,早就有人来说过了,万岁爷忙着,一会儿会来的。

六阿哥说出去的话,康熙又怎么会让小儿子的期望落空呢?

方才,也确实是忙着嘛。不耽误什么的。

正经烤羊总是需要些时间的。

康熙牵着琇莹出来,正巧听见这些话,还有六阿哥在那儿嚷嚷,说阿玛真的很忙的,忙完了就会来啦。

孩子们不知道,这边帝妃两个人心知肚明啊。

忙的什么呢。琇莹有点脸红,又觉得没什么。

大人总是会有大人的事情啊。

康熙含笑,显然对太子的表现很满意。

琇莹想了想,叫了人去传话:“再多添些吃食。多烤几只羊。请荣嫔还有贵人们都来坐一坐。”

是说孩子们的生母都来,大家一起聚一聚。

后来又想了想,又让人去传话:“请皇后娘娘也来。佟妃、赫舍里嫔,几位嫔,都来吧。就是六阿哥今儿高兴,小孩子喜欢热闹。还请长辈们赏脸。”

都请来也没什么,大家一起吃点。就当是做给六阿哥的人情了。

这一路上,没人给她添堵,好像都挺安分过自己的日子的,琇莹也不介意她们过来吃点东西,见着康熙看一眼也没什么。

就当公司团建聚餐了。六阿哥应该会很高兴的。

宫里如今,就连皇后都没有对六阿哥冷言冷语的。

这就挺好的。

听见这些话,康熙就只是笑,等传话的奴才走了,才低声笑道:“莹儿不吃醋?”

叫这么多人过来,真是难得。

琇莹轻轻捏了捏康熙的指尖:“臣妾吃什么。回头臣妾让她们吃醋才对。一会儿谁心里酸溜溜的还不一定呢。”

康熙又笑,捏琇莹的下巴:“你就是仗着朕喜欢你。”

琇莹故作倨傲:“那怎么了。这是万岁爷给臣妾的底气。”

康熙点头:“对,是朕给你的底气。”

自己的女人自己宠着,只给身份地位怎么够呢?

康熙想,总要还有些东西给出去,才能放心啊。

就这样,暗地里还有些人蠢蠢欲动。

她们倒是不争宠爱了。可是有些人的手伸的太长了,撺掇着家族里的人,总想在朝堂上争些东西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