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 / 2)

第81章 081

◎“山河之大,朕与你同往。”◎

琇莹被康熙从马上抱下来的时候,都有点晕晕乎乎的。

琇莹会骑马,从小在盛京长大的小姑娘,家里父兄又宠着她,要读书就让读书,要骑马就教她骑马。

盛京的地方又大,家里是没有跑马的地方,可从家里出去,出了城就是大片的山野,不在皇家管制范围之内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哥哥们都把地方跑熟了,带着琇莹出去跑马是轻车熟路。

只是都知道她迟早是要进内务府选秀的,就没有给她一匹专门的属于她的马,就连琇莹自己也没有要求过。

若是要了,家里是一定会给的,可她也没用呀,不如不开这个口,横竖骑哥哥们的马也是一样的。

就这么从小练到大,琇莹的骑术还是很不错的。

以前被阿玛哥哥带着出去也没有这样过。

但康熙这高头大马不一般,比盛京家里的马还要好,跑起来也很快,恨不得都是风驰电掣的感觉。

康熙骑马的路子也很野,纵马狂奔一圈下来,琇莹头上的兜帽最后还是康熙帮着取下来的。

琇莹很茫然:“万岁爷,这是哪儿了?”

别说六阿哥了,就连他们身边的侍卫都让康熙甩掉了。

山野之上,就是康熙站在她跟前含笑望着她。

琇莹也认出来了,那马好像是这里守陵旗营的马。看上头的装饰,其任主人至少也是个副都统。

这马也是很灵性的,康熙刚放开,这马就自顾自跑去吃草了,端的是潇洒自在。

康熙十分松弛,牵着琇莹瞧了瞧四周就往一个方向走。

“也不拘是哪儿,横竖还在这里。回头他们就找来了。”

康熙笑道,“这儿景色好,朕牵着你走一走。”

在京城里,在紫禁城,哪怕是南苑,都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从来都是跟着一大群奴才的,去哪儿都有人跟着,像这样走在阔达的天地之中,真是少有的事儿。

尤其是和自己喜欢的小姑娘一起。

琇莹跟着康熙走,只捏了捏他的手心,提醒道:“万岁爷是不是还忘了什么事?”

“臣妾的六阿哥是个小短腿,人小不会骑马,追万岁爷和臣妾追不上,臣妾都听见他哭了。万岁爷耳力那么好,可别告诉臣妾您没听见。”

康熙瞧了瞧琇莹,她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天地之中配在这山野里,又活泼又有灵性。

康熙想,真好啊。

纵然还不曾真的到盛京的地界,可这丫头比在宫里时还要活泼。也就是放在这里,才更像个样子。

总是拘在宫里,反而见不到这样美的画面了。

康熙现在很高兴,心情也很好,他笑着说:“朕听见了。”

“那不是还有保成么。朕带着你和六阿哥单独出来,保成一定知道。保成疼爱六阿哥,听见他哭了,一定会过去找六阿哥的。”

“六阿哥又黏保成,找不见朕和你,一定会去找保成的。有保成在,保成会哄着他不哭的。”

有太子在,太子会哄好六阿哥的。

康熙很相信这一点。

琇莹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道:“那臣妾替六阿哥谢谢您?”

康熙装作没听见琇莹话中的反讽,深笑起来,俯身过来亲了亲琇莹的唇:“那朕就不客气了。宜妃娘娘的恩谢,朕就笑纳了。”

这位万岁爷他还蹬鼻子上脸了还。

也就是仗着太子疼爱幼弟,也就是仗着太子和六阿哥关系好,若是换了其他的任何皇子,也是绝没有这样的待遇的。

琇莹也不是说不能逗小儿子,只是方才马跑得太快了,只听见儿子的哭声,都没瞧见儿子的样子。

也不知道六阿哥这么乖巧可爱的小朋友哭起来找不到阿玛额娘是不是也是皱成了个包子脸。

琇莹就是心疼儿子。

便是有点分心,也被康熙亲回来了。

天地广大,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这里,康熙都不许琇莹有别的什么分神,似乎唯一的见证者马儿也跑远了。

被放开的时候,琇莹气息还是有点乱的。

“万岁爷,有人来了。”琇莹抵着康熙的肩膀,轻声说。

其实也不怎么心疼了,更是没有生气过。

六阿哥和康熙之间,从生下来便是这样的,康熙有多疼爱这个小儿子,琇莹也是看在眼里的。

偶尔逗一逗——也不是,也不是不可以吧。

琇莹为自己的动摇找了理由,却也想好了,回去六阿哥见了康熙不理会闹脾气,她可是不会帮着康熙哄儿子的。

让康熙自个儿哄去吧。

康熙几乎是将琇莹拢在怀里了,从远远的看着,娇小玲珑的宜妃娘娘,几乎是被笼罩在这位万岁爷的身影之中的。

哪怕是宜妃娘娘这两年长高了长大了,可是怎么瞧着,还是和这位万岁爷有一些没有变化的体型差的。

康熙总是能将琇莹好好的、周全的护在怀里。

康熙在琇莹耳边轻笑:“来得真慢。”

他瞧了瞧琇莹的唇,那是他的杰作,有点点红,还有一点点肿,康熙心中回味那样柔软的触感,似乎是越来越喜欢同这丫头这般亲昵了。

但也不愿意让人瞧见了这朵只为他盛放的娇艳的花儿。

康熙稍稍拢了拢,不让人看见琇莹的美丽。

琇莹猜到康熙的心思,垂下的眼眸里也有一点清浅的笑意,她也贴过去轻笑:“那是奴才们贴心。知道万岁爷喜欢同臣妾单独在一起。这是给臣妾霸占万岁爷的机会呢。”

又撒娇。

到了外头也这样。

其实康熙是很喜欢的,心里也高兴琇莹如此。

将贴过来的小姑娘密密实实搂在怀里,康熙说:“算他们知道朕的心思。不然要他们何用。”

谁又敢真正打扰万岁爷与宜妃娘娘的相处呢。

只是实在是职责所在,万岁爷在外头,侍卫们是一定要保证万岁爷的安全的。

哪怕知道万岁爷主子是动心起念的想要与宜妃主子单独在一起,梁九功也还是不敢怠慢,硬着头皮带着侍卫们就赶来了。

马跑得太快,梁九功都快颠惨了。

可算是远远的看见万岁爷了。

不敢太近,侍卫们找到了人,就远远的护卫着,只有梁九功一个人硬着头皮过来伺候,反倒是宜妃主子身边的碧蓝姑娘坦然得很。

魏昌都不敢过来,只敢远远的跟着。这会儿这小子又没了在主子跟前献殷勤的劲儿了。

给了他机会他也不敢用呀。

梁九功确实不愧是康熙身边跟了多年的人,太知道康熙的心思了,也难怪手底下的一群小子们有贼心没贼胆,做不到能越过他去。

他给牵了两匹马来。

一匹是琇莹都认识的,是康熙的御马。

另一匹马通体雪白,和康熙的御马一样,都是高高大大的蒙古马,和康熙的枣红马一样的漂亮挺拔。

康熙一见就笑了,接过来把缰绳递给琇莹:“上去试试。朕知道你很会骑马的。这是朕早就让他们找好的。蒙古新供上来的,整个漠南蒙古部落中,这是最好的一匹。”

漠北漠西还有更好的马。但那地方不太平,还没打下来,康熙就想着,先把漠南最好的给琇莹。

回头等收拾好了漠北漠西,再找更好的给她。

这丫头骑术着实不错,是该拥有蒙古最好的马的。只一匹怎么够?

琇莹立刻就去试试。

这马不会随便让人骑的,但显然康熙已经安排好了。

这马待琇莹很温柔,方才都不怎么听梁九功的话,但似乎天生知道该如何讨琇莹这位骑马人的欢心和喜欢。

梁九功当然不敢出来牵马,是康熙给她牵着的。

先小跑一会儿。过后一人一马熟悉了,再让琇莹放开去试试。

康熙的马就提提踏踏的在旁边跟着,回到了这山野之上,这马明显是十分高兴的。

梁九功跟着,不算太近,但保持一个能听见主子吩咐的距离。

他脚步还挺快的,能跟上康熙和琇莹。

康熙问梁九功:“六阿哥如何了?”

追上来的人里头就没瞧见小儿子的影子。

梁九功说:“回万岁爷,太子爷给接走了。六阿哥高高兴兴地就跟着太子爷走了。”

康熙似笑非笑地说:“高高兴兴?”

梁九功说:“是的。六阿哥开始还没瞧见太子爷,等太子爷来了,六阿哥就扑到太子爷怀里了。奴才瞧着,六阿哥是高兴了的。”

这几句话可说的很有水平了。

琇莹端坐在马上听着康熙与梁九功的一问一答。

知道六阿哥没什么事。

大概是哭了一场,太子闻讯赶来,六阿哥就投入了太子哥哥的怀抱之中。

太子哄了一场,六阿哥就高兴了。

这会儿六阿哥不在跟前,也不能哄。

索性也不必执着于此,琇莹捏了捏康熙握着她底下这匹马的缰绳的手,望着康熙莞尔一笑:“万岁爷,同臣妾一块儿跑一段,可好么?”

面对佳人相邀,康熙欣然应允:“好!”

此时夕阳西下,山野之上却犹如碎金摇影般绚丽夺目。

两人两骑,向着远方的山野奔去。

明明连手也不曾牵着,只是并驾齐驱,却与夕阳美景融为一起,漂亮的像是一副壮美的画卷。

梁九功追不上,自然肯定是不追的。做奴才的,当然有眼色,主子这样高兴,这多好啊。

梁九功眯着眼远远的瞧着,几乎被浮光跃金晃了眼睛,心里却想,真是好啊。

万岁爷与宜妃主子,真是一对璧人。

此情此景,太美了。

【作者有话说】

宝宝们,最近可能照顾病人会有些更新不稳定,我会尽量更新的,等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好一些的,我慢慢调整哈~

第82章 082

◎“朕愿意等你。”◎

康熙与琇莹携手回去的时候,见到的是换了一套衣裳的干干净净的已经睡着了的小儿子。

康熙走过去摸了摸六阿哥的脸,却被太子悄悄瞪了一眼。

太子没说话,却显然是很不赞同的样子,也是很护着六阿哥的样子。

六阿哥追不上自己的阿玛额娘,站在山坡上哇哇大哭。

身边伺候的奶娘和奴才们都慌了神,可是他们都没有马,自然是追不上皇上与宜妃娘娘的。

再者说了,皇上带着宜妃娘娘骑马跑了,摆明了是不愿意奴才们追不上去的。他们一则是不敢,二则是借了马来,难道要让六阿哥骑马去追么。

这里的困境很快被闻讯赶来的太子给解决了。

六阿哥见了太子就要抱,奴才们支支吾吾的到底将事情给说清楚了,太子本来就疼六阿哥,一听说汗阿玛居然骑马跑了,还叫六阿哥去追,就更是心疼了。

抱着六阿哥哄了好一会儿,六阿哥才笑了不哭了。

把幼弟哄的睡着了,太子心里就怨汗阿玛不靠谱。

只怨汗阿玛一个人,宜娘娘是跟着汗阿玛的,汗阿玛一意孤行,宜娘娘能有什么过错呢。

这会儿汗阿玛来了,太子见康熙的动作,哪儿能有什么好脸色呢。

况且太子如今也知道了,汗阿玛疼他,像这样的一点小情绪,汗阿玛也会包容他的。

何况,这可是六阿哥呀。

方才六阿哥哭得可怜,这会儿好不容易睡着了,小脸蛋上的泪珠都抹掉了,现在小脸蛋红扑扑的,要是被汗阿玛给弄醒了,六阿哥又哭怎么办。

康熙倒是笑,被太子瞪了一眼也是笑,丝毫不觉得自己这个做父亲的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也丝毫不觉得被太子瞪了一眼有什么不好的。

琇莹没去动六阿哥,只是好好瞧了一眼六阿哥。

六阿哥向来睡觉都是睡得很安稳的,这会儿也是这样。

但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她和康熙的气息,六阿哥动了动,竟就这样慢慢醒过来了。

醒了也没有哭,第一眼看见了琇莹,六阿哥眼睛一亮,一下子就爬起来,朝着琇莹张开手臂。

“额娘,抱!”

琇莹忙将六阿哥抱起来,香香软软的小团子趴在她肩膀上,依恋地蹭了蹭她的脖子。

琇莹含笑亲了亲六阿哥的小脸蛋,说:“额娘陪你。”

六阿哥立刻笑着说好。一点儿也没有怪罪琇莹方才把他扔下的事。

六阿哥还有点困,迷迷糊糊地趴在琇莹的肩头。

太子是将六阿哥安置在六阿哥自己的住处这边,太子显然是预备陪着六阿哥一起的,现在琇莹来了,六阿哥就安安心心的趴在额娘怀里。

琇莹也准备陪着六阿哥一块儿睡一觉。

康熙过来,要牵六阿哥的手,笑呵呵地道:“阿玛也陪你,好不好?”

六阿哥可把账算在亲阿玛的头上了。

小手一甩,小脾气发起来:“不要。不好。不要阿玛。阿玛,坏!”

小家伙还是很记仇的。

旁边的太子倒是松了一口气,弟弟乖是乖,但是没有傻乎乎的,那就好。

要不然,可对不起方才哭得那一场了。

康熙大笑,才不管六阿哥说的什么,直接过去将儿子和琇莹搂在怀里:“阿玛不坏。阿玛怎么会坏呢?阿玛是疼你。”

就这样,六阿哥抗拒的推康熙,康熙又不走,父子俩玩玩闹闹的,琇莹笑也不是生气也不是,可最后看着,琇莹的眼睛里分明都是笑意。

太子在旁边看着,一开始也是笑着的,后来眼底就不自觉有些落寞和羡慕,可能他自己都还没有发觉。

他从小也是众星捧月的太子,一开始有记忆起,就是储君的身份。

也是亲阿玛爱护长大的,可是从来只有阿玛等亲人的爱护,但却从未体会过阿玛额娘完整的关爱,并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原本还以为能从小赫舍里氏那里得到一些,但到底是人家心思不纯,太子的心是不可能不落寞的。

从赫舍里家那里,大约是得不到什么纯粹的关爱了。

人家看他,都是先看到太子,再看到保成。

似乎,似乎只有宜娘娘,是真正放下他这个太子身份来对待他的。

可是宜娘娘不是他的亲额娘呀。

太子有时候也想,自己大约和阿玛一样。从小就不能同时承丨欢父母膝下。比起阿玛,自己已经幸运太多了。

康熙自然不可能把太子丢在一边。

一眼就瞧见了太子在旁边的模样,心里自然心疼,干脆长臂一伸,把太子薅过来,说:“保成啊,你也累了,来,同朕一块儿歇一歇。”

多少年了,太子再没有和康熙一起安寝过。

这会儿可真是尴尬啊。虽然心里还是有那么些感动和高兴的。

但是太子毕竟是个半大少年了,康熙这样像小孩子一样对待他,他就很是不好意思。

六阿哥却不管那么多,也不和康熙推搡了,跑过来抱住太子,眼睛亮亮地笑:“太子哥哥,一起睡!”

小阿哥看自己亲阿玛顺眼了一点。因为小阿哥也想和太子一起睡的。

父子三个就这么奇怪的抱在一起。

六阿哥摞在太子的身上。

琇莹瞧着,想幸而这会儿是秋天,往北走天儿也不热,还有那么一点小冷,就这么抱着睡也不要紧。

要是夏天,这父子三个非是一身的大汗不可。

琇莹也不管这三个,爱怎么睡怎么睡好了。大的小的都乐在其中。

对上康熙怀里的太子求救的眼神,琇莹也笑,送过去一个安抚的笑容,就在旁边,也就是康熙旁边找了个地方,慢慢的睡了。

岁月悠长,光阴安谧,若是能一直这样,那就是极好的。

在顺治爷这里过去,再往后,去的便是仁孝皇后的地方。

这里也是将来康熙的安眠之地。

这地方无论是风水还是什么自然都是最好的。现在还尚未完工,还在慢慢的修建。

康熙来之前的夜里抱着琇莹,与琇莹说的那意思,还是希望能带着琇莹单独去给仁孝皇后看一看,磕个头的。

琇莹应了。

这也没什么不能应的。

因此,等跟着康熙按规矩拜祭过仁孝皇后之后,琇莹就跟随康熙,找了个时间单独来见仁孝皇后。

当然也没有下到地宫里去。

除非是有些事情才会开地宫,一般情形底下是不会打开的。这也是为了不惊扰仁孝皇后。

太子和六阿哥都没有带来,这次在地宫之上的城楼,便只有琇莹与康熙两个人。

康熙是来见仁孝皇后的,但又似乎不是来见仁孝皇后的。

他望着自己的陵寝选地,看着这里郁郁葱葱的树木,看着远处近前叠嶂山峦,一派巍峨气势,这是帝王该有的规格和排场。

看见那样的眼神,琇莹觉得自己像是看懂了康熙心中所想,又像是全然不懂帝王的心思究竟如何。

康熙说:“朕百年之后,将长眠此处。”

这话是这么个道理,琇莹自己也很明白。她明明心里也知道是这样的。

可就是觉得这样的话听起来有些刺耳。

她又不肯看康熙,只说:“臣妾说过的,万岁爷怎样都是万万岁。”

康熙就笑了。

这丫头,还是这么执拗。

将人温柔地揽在怀里,康熙说:“此间时辰还早,朕也不必吓唬你。但既来了此处,朕总有考虑。也总是该与你有些交代的。”

“这地宫里头,早晚会选上好的楠木做成朕的棺椁摆在这里,和仁孝的摆在一起。到时候帝后封门,就不会再打开了。”

康熙说完顿了顿,才道,“哦,对了,朕将钮祜禄氏给忘了。”

“她比仁孝和朕都要大上两岁,要是有幸还活着,将来也是皇太后,朕身边按规矩得给她留一个位置。到时不能提前封门了。”

“要是她比朕先走,那就是跟仁孝一样,先去里头等着朕来。”

琇莹不可置信地望着康熙:“万岁爷素日里总说喜爱臣妾,原来都是假的。皇后娘娘都能陪着万岁爷,臣妾就不能了?一封门,万岁爷把臣妾撂在何处了?”

仁孝皇后的事,琇莹计较不来,自然是不计较了。

钮祜禄氏,现在还活得好好的,看她身体也还挺好的,居然身后还能与康熙合葬,两位皇后一左一右的陪着,那她这个宠妃怎么办?

直接睡在康熙身上吗?

这是一万分的不合规矩的。

但琇莹居然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种可能性的实施了。

毕竟人之百年,她也不可能万万岁的活着,将来总有个地方是给她的。

要是做到了皇太后的位置,是不是能名正言顺的和康熙躺在一起了?

太子现在就和她这么好,将来应该能满足她这个愿望吧?

可是仁孝皇后是太子的亲额娘啊。

琇莹觉得有点儿难办。似乎更应该现在说动康熙,给她留一道旨意什么的,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便是太子登基为帝,也是不能违背先帝旨意的。

康熙捏了捏琇莹的后脖颈,让小丫头回个神。

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皱着个眉头,瞧着愁人。

康熙的声音几乎温柔如水,含笑凝望琇莹的眼睛:“你比朕小八岁,哪里就先计较起身后事了?”

“现在也依旧年轻的很。朕知道,钮祜禄氏向来不喜欢你,朕将来也会想法子护着你的,不叫她能有欺负你的机会。”

琇莹转过脸,不让低下头的康熙亲到。

康熙垂眸亲了亲她的眼角,低声道:“朕只想与你说生者事。”

琇莹撇了撇嘴角,不高兴地很:“万岁爷明明说的是生死事。”

康熙眸带缱丨绻之意,身边有秋蝶飞舞,绕着两个人转圈圈,清风拂过,康熙的声音轻柔得仿佛散在天地里的誓言。

“你说陪朕,朕心里高兴。莹儿,你要好好的想一想,真的想陪着朕?你要是想,朕会有办法的。”

“只是人生在世,朕长你八岁,总是想你,比朕更长长久久的享受这人间烟火快乐。”

“你要是陪着朕,朕愿意等你。”

哪怕要等数年才能封门,当然也不是不可以的。

琇莹还不服气了:“那怎么不能说是臣妾等——唔——”

后面的话,被康熙堵住了,没有让琇莹把话说出来。

不许说。

康熙想,这样不吉利的话,不许这丫头说的。

三十岁的帝王,与二十来岁的大清宠妃,站在城楼之上温柔地秋风里,依依亲丨吻。

那些话落在城楼下的阶石上,一句一句的被天地见证。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总是逃不开生死。

但总会有温柔的亲吻落在对方的唇上。

康熙想,朕带着她来这里,大约就只是想听她说一句愿意陪着朕的。

朕不止想与她相守百年,还想生死都在一起。

在这样风华正茂的年纪里,朕就已经生出了这等的心愿。

第83章 083

◎“白头红颜人不老。”◎

山岭之上,不知何时竟开始下雪。

这里的地界比京城还要冷一些,这都已经入冬了,下雪也是正常的。

这倒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雪还是不小的,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铺满了山道。

琇莹被康熙放开的时候还有点小迷糊。

她缓了缓,视线稍稍清明些后,才看见这些雪。

有雪透过屋檐飘落在她的鼻尖上,有点凉,仿佛一下子就沁到了心里去。

她自己还没有伸手呢,康熙就用指尖将那一点雪水抹去了。

指尖慢慢抚过琇莹的嘴唇,琇莹自己也摸了摸嘴唇,让康熙抱着亲,这下好了,都亲肿了。

还有点热。

这会儿下雪了,气温稍稍降下来些,倒是觉得凉凉的很舒服。

奴才们压根就没上来,都在底下候着的,就是梁九功碧蓝几个在转角拐弯的地方候着,不叫他们是不会出来碍眼的。

康熙握着琇莹的指尖放在唇边亲了亲,那动作温柔珍重,牵着琇莹轻声问她:“跟朕走一走?”

今儿穿的衣裳都还是挺合适的,知道天冷,就是怕下雪,碧蓝雪奴给她预备的鞋子也是适合走路和踩雪的。

出来以后,常常跟着康熙到处走到处跑,倒是很少很少穿花盆底了。

琇莹故意戳了戳康熙的脸,笑道:“好啊。”

也就只有她了。

别人哪里敢戳这位万岁爷的脸呢。

碰一下都是不敢的。

这雪下起来很漂亮,从天上洋洋洒洒的下来,又落在山道上山岭上,乃至于天地之间,都是很漂亮的样子。

这儿人少,这陵寝所在风水又极好,此时维护得当,完全不见分毫萧瑟模样,反而庄严秀美并存,处处都是安宁景色,雪落下来一片,美得就跟在仙境中一样。

牵着手慢慢走在这里,琇莹的心情很平静,好像方才在城楼上看在眼里的漂亮美景,现在是自己同康熙一起融入其中了。

琇莹故意将兜帽放下来,雪落在她的身上,又慢慢的轻轻柔柔地落在了她的头发上。

这会儿其实雪下得还是有些大的。

但是谁让宜妃娘娘任性呢。

受尽宠爱的宜妃娘娘任性起来,连万岁爷都不能干涉的。

康熙有时候也想,这也是他将小丫头宠成这样的。

既然都这样了,那还能如何。自然是继续宠着呗。

任性的宜妃娘娘不要打桐油伞,万岁爷也陪着。

还好万岁爷戴着个圆绒帽子,否则要是脑袋露在外头,还不定多冷呢。

直接接触雪,很快就是一头的湿冷了。

琇莹想着想着,又觉得有些好笑。

大清男子的这个发型,在这样的大雪天里,还真是有些吃亏的。

康熙眼里只有琇莹,把人牵在身边瞧她:“笑什么呢?”

这丫头笑得不怀好意,眼睛里都是促狭,指定是没想着什么好事的。

相伴这几年,康熙对琇莹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了。

琇莹当然不会说自个儿笑什么。

好不容易这会儿不‘欺负’她了,回头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这位万岁爷一个不高兴把她摁在雪里亲,那岂不是又是一场吃亏?

琇莹就笑:“臣妾在盛京长大,从小到大见过的雪比这个还要大。每年都要见好几场大雪,可不知道怎么的,又遇上了还是觉得高兴。”

瞧着心里高兴,面上自然是笑着的。

康熙眸中也是笑意,却望着琇莹含笑不语。

琇莹捏了捏康熙的指尖,用眼神询问,那意思是说,万岁爷又笑什么呢。

康熙与琇莹一样,头发上都落满了白雪。

他只看琇莹就知道,自己应当也是一样的。

琇莹容貌最是出众,此时在大雪之中,红颜白头,美得惊人。

总是能让人觉得仿佛看见了她年华老去,与自己白头偕老的模样。

可瞧着那秀美的眉,艳丽的容貌,又有哪一点是年老呢?

但总是仿佛能窥见一点的。

想着自己在琇莹眼里也是这样的,康熙的心里就很高兴。

好像眼前这一幕,能看见往后几十年的光景。

康熙心里高兴这个,笑得就是这个。

宫中嫔妃,不出意外的话,连同皇后在内,都是要与他白头偕老的人。

可是能真正陪在身边,放在心底的,真没几个。

这丫头顶顶是一个。

但这雪还是太大了,再淋下去可是要生病的。

康熙将琇莹头发上的雪都拂掉,两个人都把兜帽带起来,叫了梁九功来伺候着,大桐油伞打起来,一片雪花都落不到身上了。

康熙说:“朕虽未到过盛京,却也听见太皇太后从前说起的盛京事。盛京大雪,在从前的宫室中瞧着,倒也是一景。可入关后进了紫禁城,自然还是紫禁城更巍峨壮观。”

顺治爷那会儿倒是不大,却也不小了。

正是记事的时候,在盛京长大,也不会不记得自己儿时的事。

但这些事儿,顺治爷不会同康熙说起。

康熙还小,顺治爷就走了,想听也是听不到的。

对盛京的诸多了解,都是从太丨宗皇帝的一点笔记还有太皇太后那儿知道的。

康熙有时候也想,要是盛京的大雪落在紫禁城中,岂不是更美么。

想看看这丫头口中眼里见惯了的盛京风景。

想看看盛京的一年四时四季,只是今次这一回,怕是能体会一下冬春之景,夏秋景色,大约是要等以后来年有时间了。

他没在盛京长大,却很愿意去看看盛京的风物。

那里不但是大清的起兴之地,更是琇莹从小长大的地方,就更应该看一看了。

还有大清的列祖列宗,很应该带着琇莹一一拜祭过去。

不是那种他同皇后,琇莹跟随的场合,而是像如今这样,他单独带着琇莹,慢慢的将大清的列祖列宗都看望一遍。

列祖列宗们,倒是很应该看一看他和他身边的好姑娘。

方才淋一场雪,纵然头上身上的雪花都拂掉了,但琇莹任性,康熙纵容,两个人身上穿戴的衣裳其实都不是那么容易沾染雪花潮湿的,但总归是有一场雪落下。

康熙怕琇莹受冻着凉,梁九功更怕两位主子都受冻着凉,所以回程的速度就稍微加快了一些。

只是这道上都是雪,前头许多奴才清雪,走起来还是没有大晴天那么快。

这儿将来是康熙的长眠之地,仁孝皇后已经在这里了,琇莹将来不出意外只怕也是在这里的,自然不好骑马上轿的。

里头是清场过的,不会有什么闲杂人等敢贸然闯进来。

可是从陵门一出来,琇莹就瞧见了远远一队人站在雪中。

雪有点大,人人都带着风帽,奴才们身上的衣裳都差不多,也看不出来谁是谁。

为首的那个看着包裹的还挺严实的,不太能知道是谁,但能看出来是宫里的嫔妃。

跟出来的嫔妃,现在都应是在自己住的地方歇着。也不是说不能出来活动,只是活动的范围有限。

这么大的雪,好些人都在屋里歇着了,谁会特意跑出来呢?还在这里等着。

明显就是在等康熙的。琇莹可不会自作多情的觉得是在等她。

两方的距离正在缩短,琇莹想着近些就能看得更清楚了,也能认出来是谁。

却忽而感觉到身侧的康熙有那么微微一怔的感觉。

两个人牵着手,又离得近,康熙有个什么细微的反应,琇莹都能察觉到。

恰巧就是这么一怔,琇莹也看清楚了。

等着的人是赫舍里嫔。

这位还真是不陌生的。

琇莹要协理宫务,见嫔妃们多,赫舍里嫔更是常见的。

早早时候,赫舍里嫔在她这里讨了没趣,又被佟妃抢白一顿,讨好太子后来翻车了,赫舍里嫔倒是安静些时候了。

宫里琇莹一枝独秀,嫔妃们争不过,都像是歇了心思的。

赫舍里嫔似乎也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去争宠了。

主要是康熙压根就不为所动,这殷勤又能给谁看呢?

只是没想到,出来之后,在这儿,赫舍里嫔来了。

这可*是个特殊的地方。

康熙才带着她见过仁孝皇后,心里多半会有些回忆。

琇莹觉得这是人之常情,但小赫舍里氏的时机把握得很好啊,在这个时候出现,确实能让康熙心起波澜。

大雪之中突见,康熙这么稍微一走神,琇莹心里就明白。

大概不必刻意打扮什么,小赫舍里氏只是这样站在风雪中,最是容貌不清的时候,应当是很像仁孝皇后的吧。

可能有那么一瞬间,康熙都有些恍惚了。

康熙的微微一怔,就只是那么片刻,之后看清是小赫舍里氏,眼中晦暗幽深顿时退去。

小赫舍里氏走过来了,谁都能看清楚了。

康熙牵着琇莹的手,见小赫舍里氏微微红着眼睛给他和琇莹行礼问安。

小赫舍里氏说:“臣妾斗胆,再请万岁爷恩准,臣妾想近前祭奠仁孝皇后。”

来之前,小赫舍里氏就有这个请求,康熙给驳回了。

没想到这会儿又来提。

康熙只站了站,然后便牵着琇莹往外走,撂下一句:“不准。”

神色冷淡,似乎就不大高兴小赫舍里氏擅自到这儿来。

转过头来,眉眼却又对琇莹温柔地很:“朕要快些带你回去,风雪太大了。朕怕你着凉。”

两个人也没就走远,康熙的神情动作话语,还有琇莹含笑答应的模样,都落在小赫舍里氏的眼中。

但一会儿,人家就走远了。风雪迷了眼睛,小赫舍里氏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万岁爷对宜妃的温柔,宫内上下都是见过的,偏偏此时再见,万岁爷与宜妃私下相处竟然这样亲昵自然,明明她才是仁孝皇后的亲妹妹,万岁爷为何要带宜妃来拜祭姐姐?

小赫舍里氏嫉妒极了。今日过来,本该是有把握的。此举冒险,可好似又失败了。

小赫舍里氏真是不明白为什么。

万岁爷明明是很惦念姐姐的啊。

康熙既有话,身边的人自然是要办得妥妥当当的,很快就有人来请小赫舍里氏离开,不让她在此久留。

小赫舍里氏银牙一咬,只能悻悻走了。

琇莹还想回头看看呢,却被康熙捏着下巴,贴过来悄悄亲了亲。

康熙温柔含笑:“看什么。莫回头,跟着朕,只管往前走。”

第84章 084

◎“太子的需要。”◎

回到温暖的住处,琇莹就去沐浴了。

头发上还是有些雪水的,肯定是要洗掉,再把自己弄的干干爽爽的比较好。

康熙要一起来,琇莹半推半就的,也就一起了。

出来以后,琇莹作为随行的嫔妃,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住处的。

作为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嫔妃,又是专宠于帝王的宠妃,琇莹的待遇也是很好。

康熙的偏爱朝野皆知,自然也不需要隐藏什么。

喜欢同琇莹在一起,哪怕带了满宫的嫔妃出来,还是只希望琇莹陪伴在他的身边。

因此许多时候,琇莹都是与康熙一同起居的。她自己的住处基本上是备着,但其实很少会过去。

六阿哥还养在琇莹身边,既如此,六阿哥也就跟着康熙这里一同起居了。

康熙今日倒是很温柔的,在宽大的浴池中,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难得这里的行宫建的还挺好的,琇莹和康熙倒也难得在水里。

在宫里的时候很少这样放肆。

出了宫路上其实也很少能这样尽兴,倒是在这儿,难得放松了一回。

也不是一回,若是琇莹来说,那就是好几回,后头都有些迷迷糊糊的记不清了,只晓得自己好像是晕过去了。

是康熙抱着她出来的。

方才回来的时候,瞧见太子正领着六阿哥在那边写字。

太子今儿下学早,回来得也早,下雪暂时停了骑射,回来瞧见六阿哥在门廊上玩雪,就把六阿哥的脖领子一薅,拎着六阿哥学写字去了。

六阿哥还没有开蒙,但康熙与太子父子俩都认定了六阿哥天资聪慧,将来必定是个会读书能读书的。

都存了引导之心,所以有时候会教几个字。

奈何六阿哥聪明那是真聪明,可六阿哥不爱读书啊,不喜欢坐在那儿学写字,写也不好好的写,专门捣乱。

一会儿身上的衣裳都被墨迹染了好多。

琇莹倒是也稀奇,心里也纳闷的,儿子从生下来,那乖巧是真正的乖巧,活泼聪明是一点儿都不缺的,怎么就是不爱读书呢?

想她小时候,那可是很愿意读书的。

后来又想,她从小也不算是个真正的小孩子,想好好儿立足肯定是要多学习多读书的。

但六阿哥是真正从小孩儿长起来的,现在这个年纪,不爱读书才是正常呢。

琇莹想明白了,倒是也就不怎么管了。

主要是六阿哥那儿,有康熙和太子看着呢,她再干涉进去,督促六阿哥的人就太多了,对孩子心灵的成长也不好。

琇莹就安安心心做个不逼着儿子读书的慈爱额娘了。

当然了,她也有底线,就是儿子不能真的长成个什么都不懂的棒槌。

太子带着六阿哥在暖阁那边,琇莹就不许康熙把她这么直接抱出去,这个样子叫孩子们看见了怎么得了?

琇莹有些害羞,也不好意思。

康熙当然也不可能把她这么抱过去,实在也是不成体统。

方才沐浴的时候把琇莹累着了,康熙知道不能再有,但总还是想要再温存一会儿了,当着儿子们的面不方便,直接把人抱去了他们安歇的寝处。

太子已经不同康熙一起起居了,太子在外也有太子自个儿的去处。

但六阿哥还跟着他们一起住。

六阿哥有时候也会去太子那边住一住。

六阿哥现在大点,康熙就很少,基本上也不怎么让六阿哥和他们一起睡了。

安歇的地方都是不让孩子们随便进来的。

六阿哥现在也很懂规矩,自己要进来,从来不会横冲直撞的闯进来,都是让奴才们通报,得到了康熙和琇莹的允准才会进来。

所以这儿,相当于康熙与琇莹很私密的地方,绝不必担心被孩子们撞见什么。

琇莹皮肤嫩,痕迹还是有点多的,穿上了衣裳,倒也瞧着没那么容易让人害羞了。

只是没什么力气,就趴在软枕上歇着,听康熙与她说话。

这儿还能听见些外头的声响,还能听见六阿哥的大笑与大叫。

忽而有那么一瞬间,琇莹心中平和而满足,觉得确实是,岁月静好。

休息好了,康熙就牵着她一同出去了。

怕儿子不懂事问东问西的,琇莹没让康熙抱着她,自个儿慢慢走出去的,还好在屋里歇了一会儿,这会儿体力恢复了一点儿,喝了一杯热乎乎的酥奶茶,身上懒洋洋的还算舒服。

六阿哥写字没写成几个,闹得一身的狼狈,太子正要抓着人去沐浴,这不洗干净可是不行的。

一个要抓人,一个到处乱跑不让抓,闹成一团。

康熙看了一眼,亲爹是不管的,由着闹去。

阿玛都不管,琇莹也不管,只管坐在榻上看雪,听康熙问梁九功几件事。

话倒是问的含蓄,琇莹却听明白了。

方才的事儿也没过去。

小赫舍里氏怎么就畅通无阻的到了陵寝门前呢?

今儿的行程是康熙一手安排的。梁九功执行,按说不会如此。

可手眼通天的人总是能办成一些事的。

琇莹想,这事儿往下一查就知道,不是梁九功查得不严,是赫舍里氏一族中,如今的那位索中堂很有些能耐,要办成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一点儿都不难的。

而看在仁孝皇后的情分上,康熙压根就不能重责他们。

因为这有一层亲姐妹的情分在里头,若是苛责太过,这外头的话就不好听了。

康熙与梁九功的话没避着人,琇莹听见了,屋里的奴才们也都听见了,太子也听见了。

奴才们当然听见了也当没听见的。主子的话不能乱传,尤其是万岁爷跟前的事。

太子听见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异样。

大约这屋里,也就是到处跑来跑去不肯乖乖去沐浴的六阿哥啥也不知道。

后来还是康熙这位亲阿玛说完了事儿,把六阿哥一抓,带着六阿哥沐浴去了。

太子也跟着去了。

琇莹想,照着六阿哥那张牙舞爪的模样,八成等洗完了,康熙也是要再洗一回的,太子八成也得换一身衣裳。

有他们父子管这个小的,琇莹照样撒手不管了。

她可不想再洗一遍,又换一遍衣裳的折腾了。

结果过了一会儿,太子倒是叫康熙给撵出来了。

有康熙在,照顾六阿哥绰绰有余,就让太子出来歇着了。

琇莹这里上了些果干,招呼太子过来坐,两个人一块儿尝一尝。

“我知道赫舍里嫔去找汗阿玛的事了。”太子说。

琇莹听见这个倒是也不意外,方才康熙说话没有避着梁九功,太子稍微猜测一下就能知道。

况且太子若有疑惑,在跟前随便找个人问一声,也会知道的。

御前的奴才们不敢乱说,但储君若是问一句,也没有说不能讲的,这事儿也不至于封紧到这个地步。

琇莹道:“她现在应该已经回去了。”

琇莹也没说别的,太子大约应当知道前因后果了。

这会儿特意出来,一个是被康熙撵出来的,再一个与她说这件事,太子应当是有什么话想说。

太子微微垂眸,静静看了片刻外间风雪,在一室的静谧中说:“这件事就只能是索额图给她办的。别人不敢这样做的。”

太子这话一出,琇莹心里就知道了,方才康熙说的话,太子可全都听在心里去了。

琇莹道:“太子如今大了,许多事,万岁爷是不会避着太子的。”

“像今日的这件事,若赫舍里嫔诚心祭拜,又何必非要选一个这样的时日天气,非要冒雪等在门口呢?”

“她在宫里时就十分正经的请求,闹得阖宫上下都知道,其心就不全在祭拜上。这件事换了别人办,万岁爷指不定雷霆震怒,换了索中堂来办,万岁爷投鼠忌器,心有顾忌,大约也就只能这样了。”

太子已经是个很挺拔的少年了。

坐在那儿的仪态就十分的好,与康熙是截然不同的气质,但站在一起,一看就是顶天贵胄的父子,天生贵气逼人,随着太子一天天的成长,朝野上下已经不能看不见太子了。

太子作为储君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强了。

太子道:“像这样的事情,换了别人,是断然没有人敢与我说的。也就只有宜娘娘了。”

“他们如今不大好见我,就把主意打到了皇额娘的身上。皇额娘已经作古,却还要被他们如许利用。”

琇莹将目光落回在太子的身上,她看了看太子,指了指自己的眉心,才问太子说:“太子有烦心事?”

太子其实也不大,如今就是做学问,也没有开始办差。

皇子们都还没有到年纪,不到办差的时候,但到底身份摆在那儿,有太多的事儿会影响他们的心绪了。

这回出来,琇莹就发现了,太子的眉头有时候会皱着。现在就是。

太子端坐在榻上,脊背挺得笔直:“我心中有疑惑不解。想给玛法写信,但是玛法闭关云游去了,我找不到他在哪里,信送不出去。”

太子其实很怀疑玛法是故意的。

多少年了,寂照和尚哪里云游过?太子就想,是不是玛法这段时间故意不接他的信,就为了要锻炼他的?

毕竟玛法在信中说过了,他是太子,身份特殊,有许多的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历练的。

太子看向琇莹,眸中有信任:“我想和宜娘娘说一说。”

“玛法说,宜娘娘不是修佛的人,我的事,当问红尘中最聪明的人才成。”

琇莹想,寂照师父给她的评价真的很高啊。

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各自端坐一边。

奴才们都在外间安安静静的伺候着。

琇莹知道,康熙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出来的。

她让人都出去,只为了在这风雪之中,温和的倾听太子内心的声音。

太子很需要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太子愿意信任她,愿意告诉她,她也很愿意尽所能为他开解。

第85章 085

◎“非她不可。”◎

太子已经在文华殿宣讲过,也住进了太子东宫。

不同于从前的储君身份,太子现在的身份地位,是很有一些象征的,尤其是在康熙从小到大就很注重提升太子的储君身份一样。

若不去计算那些已经夭折的皇子,那么太子显然是康熙所生皇子,也就是所有活着的皇子中,唯一的嫡子。

是原配中宫皇后所出,又是在幼年时就被立为太子的。

从大清立国至现在,太子这样的储君是头一个。

文华殿宣讲后,给太子去东宫授课的师傅慢慢的增添了几个,都是当世的博学鸿儒。

还有朝中久经朝务的大学士。

教导太子如何做一个储君,教导太子将来如何做一个帝王,又如何处置将来的那些朝务。

按照康熙的规划,太子的求学道路是很漫长的。

太子数年内要做的事情,就只是学习。

这可是大清正儿八经的头一个嫡出储君,代表的是正统的地位。

从前头数下来,太丨祖太丨宗皇帝想做而不能做也没法做成的事情,在康熙这里做成了。

可因为过去的历史,从没有嫡子成功继位的结果,而且试图立嗣最后都会失败,储君也会落得个不好的下场。

因此满八旗之中的那些贵族们,对康熙所立之太子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

哪怕是到了现在,除了赫舍里氏一族外,对于太子的存在,也是极少有人愿意过于亲近的。

满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淌着竞争的血液。

而朝中的汉臣,因为太子嫡出的身份,对于太子正统身份的维护,趋于汉家王朝那余千年的习惯,是十分深厚的,他们很认可太子这个由康熙亲自指定并且教导起来的储君。

尤其是现在太子的对外形象是十分完美的。

教导太子的汉人大学士在外头时常被人问起,人人都知道,太子聪颖异常,几乎是个完美的皇太子形象。

“汗阿玛重用索额图,赫舍里氏一族中,如今他就是最显赫的。要不是他的几个儿子着实不中用,大约也是要委以重任的。”

太子说,“汗阿玛对赫舍里氏一族不薄。甚至可以说,甚为宽厚。”

索额图的几个儿子其实一开始是先进宫来做侍卫的。

大清皇上的贴身侍卫,这可不是随便什么八旗子弟就能做的。

得出身好,家族得康熙中用,还要皇上给这个机会,认可这个家族的将来才可以。

毕竟做好了这个贴身侍卫,这一辈子就不仅仅只是个侍卫。

在皇上身边接触的机密要务是很多的,保不齐哪一日能力锻炼好了,就有个好差事落在头上,转眼就成了封疆大吏的人也还是有的。

像如今朝中的满人大学士,那也是有早年曾在顺治爷跟前做过侍卫的,甚至许多得康熙中用的将军,也是康熙少年时身边的得力侍卫。

可偏偏索额图的儿子连侍卫都做不好,做侍卫还出了错。

几个儿子都是这样,被康熙骂了个狗血喷头。

康熙那日骂了人,气的还不轻,说索额图倒是很精明,怎么生得几个儿子这样蠢笨无知,不堪大用。

琇莹那会儿就在康熙身边,是全听见了的,她也知道。

从那次后,索额图的几个儿子就做不了这贴身侍卫了,被康熙赶回去,个个都领了闲差,日子就这么混着。

索额图倒是想让自己的几个儿子有出息,私底下运作了许多,甚至还瞒着康熙行事,奈何康熙早就留了话出去,谁也不许办这个事。

但凡有人办了索额图儿子的事,这个人是要问罪的。

自己铁定丢差事的事儿谁敢干呢。所以就哪怕索额图托遍了人,也没人敢接,也就是如今这样了。

噶布喇身体不好,向来总是要病的。

康熙有时候也会同琇莹说一说索尼的这个大儿子。

索尼的几个儿子里头,大概还是索额图最为出众些,人机灵会办事,会来事,能在官场上混得开,能接下老父亲留下的人脉关系经营。

但要说才学,还是索尼的大儿子噶布喇的才学是最为出众的。

朝中人人都知道纳兰明珠的两个儿子才学出众,甚至得到了南边文人的推崇和喜爱。

但是实际上,噶布喇亦精通满汉诸般学问。但噶布喇的短板短在何处呢。

他就是性格太老实了,不大爱说话,不大爱炫耀,是个踏实肯干的性子,但偏偏身体又没有那么好。

他这样的出身,如果一点圆滑圆融都不懂得的话,其实是很难在官场上干下去的。

尤其是他不是主动与人交际的性子。

总不能让仁孝皇后的阿玛做那些比较简单的差事吧。这就不成个体统。

复杂领头的事儿又做不了,康熙就只能把噶布喇好好放着荣养了。

仁孝皇后的亲生父亲,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又是太子东宫的太子少保,头衔在那里,没有人敢轻视。

噶布喇的儿子常海,那可是太子的正经舅舅,如今就是跟在康熙身边做侍卫的。

康熙瞧着是很喜欢常海的,琇莹想,常海大概将来,是很有前程的。

这大约就是太子所说的,对赫舍里氏一族不薄,而甚为宽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