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援边工程(2 / 2)

只是黄平等人将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概念提了出来,倡导群众舆论呈低污染性工农业方面导向。

这些计划,对国土与资源部、道路与通信部等其他部门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在会上,各部门的计划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之后,就此确定下来。

会议决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就从2902年正月正式开始,但是文件发布是在最冷的腊月,北方的几个行省是注定传达不到基层了。

“夫君,你说,我去把宋渊挖来国资部怎么样?”

回家后,顶着憔悴的脸,张灵征求黄平的意见。

“呃,宋渊?你怎么想起请他了。”黄平对宋渊可太熟了,确实是能帮张灵他们国资部渡过难关的大能。

“国资部需要尽快详细地统计出国家领土和资源分布,为其他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张灵说道,“但是那些家伙,才散会就问我要数据,这也太急了吧。”

“这倒没事,有多少给多少吧,毕竟他们也不可能全面开花,也得先从有基础的几个革命中心开始,那些地方的资料,我们还是很齐全的。”

黄平分析道,“另外,宋渊确实是合适的人才,你可以试试。”

“好!”张灵畅快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几天,山河大学的地理与勘探的大拿宋渊,和地矿学院的院长钟离鸿连人带团队都被她给召进了国资部。

看到张灵的操作,其他部门也是脑洞大开,纷纷将山河大学和渤海大学的师生,给拉进了自己部门的“相亲相爱”群。

“老师,两所大学的人全被各部门给分光了,我们这恢复高考的事情还办不办了?”洪令金又苦着脸来找黄平。

“暂时,就算了吧,国家初立,本来想恢复高考,完善教育体系的。”

黄平也没什么好办法,“现在这情况,倒也不适合,总不能让学生考上大学自学吧。”

“总拖着也不是事,而且我们还差几十万教师,没有教育基础,其他计划也完全无法进行下去。”

洪令金哀叹,他还准备春天种下大学生,秋天收获一大批堪用的老师呢,结果,被截胡了大半。

反正目前缺人的情况是肯定的啦,黄平想了想,道:

“这样吧,干脆将两所大学停学五年,恢复高考的事情暂时也别做了。”

“这样,我怎么才能有适合的师资力量,五年计划没法推动啊。”洪令金看着黄平,疑惑道,“老师,你还有其他计划。”

“嗯!”黄平干脆点头,这是他突然想到的,“这样,将他们都找来,看我这个想法可不可行。”

“好!”洪令金点头,等了不久,收到通知的人全到了黄平办公室。

“刚才我们谈到两所大学的事情”,黄平开口,“我们准备将两所大学暂时停学,反正人都被各部给招收了。”

在哪学都是学,我准备将各部对边远地区的计划统合成一个援边项目,面向全国招收高二、高三和往届高中毕业生。

以你们招收到各部的人才为核心,那些高中生为联络员,组成网状组织的援边队伍,倡导青年支援边远地区。

广大青年可以一边在支援边区建设,一边在工作期间学习,五年后,能坚持下来的必定是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

到时候可以直接授予他们两所大学的毕业证和相应的学位证,对于没有坚持下来的青年学生,也不必苛责,五年后的高考恢复后,可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政策加分。

黄平讲完,众人陷入沉思,思考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我看可以,这样既将中央的人才和文化思想带了出去,也提高了国家人才的利用效率,能适当降低一五建设过程中的人才紧缺。”

张三点头,赞同谭交的说法,其他人也陆续点头。

于是,一五计划中的援边计划就这样敲定,接下来华夏报社刊登了中央的倡导书,鼓励青年学生到基层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招聘文件也同步下发各行省,直辖市和特区,其中详细列举了该项目学生受聘后的待遇,工作地点以及招聘要求等内容,至于工作岗位,则都是项目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