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空营惑敌,铁骑潜行(1 / 2)

北魏中军的号角在黎明时分撕裂薄雾,二十万铁骑拔营的动静搅得淮水两岸间烟尘滚滚。

拓跋焘立于高坡之上,望着斥候带回的蜀锦残片在风中颤动,狼头刀鞘重重磕在马鞍上:“辛弃疾小儿,以为摆几具稻草人就能瞒天过海?给我仔细的搜,务必把飞虎军找出来,让他们瞧瞧咱们大魏铁骑的厉害。”

长孙观捧着新绘的盱眙城防图,指尖在 “南门粮仓” 四字上反复摩挲:“陛下,斛律幡地斤回报,沼泽假阵的粮车辙印确实指向盱眙,且城中炊烟比往日稠密三成。”

老臣顿了顿,银须上的露水坠入尘埃,“只是。。。那片沼泽的芦苇丛里,没发现任何战马的粪便,太干净了。”

“干净才好。” 拓跋仁的黑槊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甲叶间还沾着昨夜试阵时的草屑。

“说明他们听到咱们大军的风声就已经急着往城里钻了,连制造痕迹的功夫都没有,不然早就遍地粪便了。陛下,飞虎军必已入城,末将愿带黑槊营为先锋,午时之前定能踏破盱眙南门!”

拓跋焘挥刀指向东方:“传朕旨意,全军分为三队 —— 拓跋翰攻东门,拓跋仁攻南门,朕率主力压阵。记住,留辛弃疾一命,朕要亲自问问他,空粮车好吃还是铁牢饭好吃!”

铁骑洪流涌向盱眙的同时,城中的辛弃疾正站在府衙地图前,用朱笔圈出三个红点。

“沈璞将军,你带城内弩手守南门,每隔一个时辰放一次号炮,让魏狗以为我们在增兵。”

他将一支雕翎箭插在地图西侧,“刘勔,你率民夫把城西的空屋全挂上军旗,灶里烧湿柴,务必让炊烟到申时再断。”

薛安都摸着腰间的环首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将军,那我们呢?”

辛弃疾掀开帐帘,晨光恰好落在校场 —— 四千五百匹战马正不安地刨着蹄子,马背上的飞虎军将士个个束紧甲胄,鞍旁挂着双斧与三棱锥,行囊里带足了干粮和盐巴。

“我们” 二字被他说得极轻,却带着惊雷般的分量,“去青州。”

子夜的雾气像浸透了桐油的棉絮,沉甸甸压在盱眙城头。

沈璞和傍晚驰援而来的臧质望着城南魏骑营地的篝火连成星海,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马蹄声 —— 辛弃疾正率一千五百名飞虎军从西门暗道出城,马蹄裹着麻布,在青石板上只留下一团团模糊的白影。

“将军保重!” 沈璞低声嘶吼,手中的床弩机括发出轻微的 “咔嗒” 声,那是他特意调松的机簧,故意让北魏斥候听见 “疏于防备” 的假象。

臧质说道,“沈将军,又要一同守一次盱眙城了。”

飞虎军全力向东踏入泗水河谷时,薛安都突然勒住马。

少年将领沈攸之的坐骑打了个响鼻,马鞍旁的水囊晃出半盏清水,在月光下闪着亮。

“这小子,” 薛安都刚要呵斥,却见辛弃疾抬手制止 —— 河谷对岸的北魏斥候帐篷里,隐约传来胡笳声,显然还未察觉异常。

“一人三骑不是让你们惜力的。”

辛弃疾的声音混在水流里,斩马刀突然出鞘,将岸边一株枯柳劈成两半。

“从现在起,除了换马,不许停。谁掉了队,就留在原地当诱饵。”

断裂的柳木在水中打转,像极了被遗弃的空营旗帜。

次日辰时,拓跋仁的黑槊营已冲到盱眙南门下。铁甲骑兵撞向城门的刹那,却发现城楼上的宋兵竟是稻草人,手中的长戟还缠着昨夜的新藤。

“不好!” 拓跋仁的吼声未落,城头突然滚下无数浸油的柴草,火折子在空中划出弧线的瞬间,他看见城门内侧的车辙 —— 那是往城东去的,且深得异常,显然是载过重物。